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同胞之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23:24:51 作文素材
同胞之情作文素材

篇一:千里同胞情

千里同胞情

-----访04社工周春燕

时光荏苒,一晃眼便逝去了六年。遥想六年前,那是广工大社工系创办的喜庆日子,而如今六年前,那些怀着梦想的莘莘学子,也已学成下山,走入社会,去实现梦想啦。周春燕师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本着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与关爱,她选择了社工专业。经过四年锤炼,她终于浴火重生,走向社会。08年一场震惊中外的汶川地震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痛。无数怀着怜悯之心与同胞之情的仁人志士赶赴汶川,参与救助工作。她就是其中的一员。 心动不如行动

当汶川地震的消息漫天飞舞之时,诚然也有无数人儿急于义愤,想过亲赴汶川,救出被困同胞。可是总会在各种借口下不了了之,或者在酒足饭饱之后便把它抛到九霄云外了。而周师姐不是常人,所以就会和常人的所作所为截然不同,或者正因为她能超越常人,所以她不是常人。师姐深情的说:“当时谈到汶川地震,心理总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一来:是迫不及待的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与实践;二来:实在痛心天道无情,被那些被困同胞的无助的眼神所征服。三来:自己那颗责任心不由自主地燃起熊熊大火。于是经过层层选拔,我终于如愿在参加社工系师生抗震救灾启动仪式后,奔赴灾区现场,开始各项工作。”心动不如行动,当大部分人只沉浸在口头上震惊时,我们的师姐以超人的魄力去行动,用辛勤的汗水去抚平内心的冲动。这本来就是一种境界,而师姐却答之淡然,这又是一种境界。

春天还会再来

汶川地震不仅仅是一声巨响,最致命的是它把一个锦绣的汶川震得千疮百孔。师姐谈到她们刚到汶川,一片片残垣断壁 ,一幕幕残花败草,一颗颗折树乱枝,映入眼帘,催人泪下。面对这样一个被大自然摧毁得一穷二白的小城,就连她这个饱含满腔热情人,也不免有些心凉。但是,当她看到 各种救援物质如绝提洪水一样涌向汶川;各省救援人员如脱缰野马一样奔向灾区;各地援建捐款如南归大雁一般飞向震区;她就不再唉声叹气啦,而是把这种悲哀化为昂扬的斗志,把它转化为振兴汶川的强大动力。“大雪压断了树枝,明年春天还会长出新枝,而这场地震就好比一场大雪,它压跨了汶川,但它却压不住春天的东风。而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奋发精神就是这阵东风,我相信,汶川的春天一定会再来” ,师姐满怀信心地说。

福祸相当

当问起汶川地震对中华民族是福还是祸的时候,师姐意义深长地谈到:“这场地震对汶川人民来说的确是一种极为惨烈的悲剧,但对整个中国来说却是福祸相当。它不仅像络合剂一样把各个民族粘合在一起,而且深深地深化了我国各个民族的同胞亲情;它不仅让中国政府猛然知道防范重大灾害迫在眉睫,而且向全国人民敲响逃难避难的警钟;它不仅让中国人民看到政府力量的强大,更让世界各国知道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手腕,和中国人民无与伦比的坚强意志。这对我国来说不能不说是福。”这是一个亲赴灾区的志愿者深切的感悟,这样精美绝伦的论答绝不是信口开河,它是对汶川乃至全国人民一家亲的深刻领悟的结晶

这次采访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汶川地震,更让我们体会到全国一家亲的同胞亲情。

在采访地尾声里我们祝愿汶川能更早恢复元气,也祝师姐能更顺利地完成工作。

篇二:根之情

“根之情”

海峡两岸大型系列活动

[总体策划方案]

引语导言:“[根之情]大型系列活动”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和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导的以弘扬国学、传播传统文化为主要活动内容的文化项目。经国家文化部审定,丙戌年[2006]的活动冠以“海峡两岸”范围性名称,我们将为海峡两岸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一 活动名称: [根之情]海峡两岸大型系列活动

二 活动时间: 丙戌年[2006]3月-12月

三 活动宗旨: 文化之“根”源远流长,同胞之“根”血浓于水,民族之“根”情同手足。用华夏传统文化作为连接海峡两岸人民情感的纽带。为弘扬中国国学、传播传统文化,透过两岸的文化交流进一步激发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民族感情,进一步增进两岸人民的骨肉情谊。

四 活动主体:

(一)主办单位: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主管部门:河南省文化厅]

(二)支持单位:河南省龙凤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三)承办单位:东方华人文化艺术团

[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影视专业委员会]

五 活动方式:

(一) 活动地点:

1.“根之情”走进台湾

2.“根之情”走进北京

3.“根之情”走进郑州

(二)活动项目:

1.“根之情”根雕艺术展览

2.“根之情”书法书画艺术展

3.“根之情”才艺文化展示

4.“根之情”企业文化论坛

5.“根之情”大型文艺演出

(三)新闻发布

1.新闻发布会:具体时间另行公告

2.新闻发布会地址:

北京:全国人民大会堂

台湾:正在协商确定中

郑州:河南人民大会堂

(四)活动特邀领导单位与领导人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文化部、民政部、国务院台办、国务院新闻局、广电总局、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协、省政府、省民政厅、省文化厅、郑州市领导与上述单位有关领导人。

六 活动内容:

(一)“根之情”走进台湾的活动

大陆——台湾,由于历史的原因,曾历经“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漫长岁月。但海峡两岸同宗

同祖同血脉、同文同种同文化,两岸同胞始终是心心相印,心灵相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就是中华国学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就是曾使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经历数千年的分分合合、而始终保持凝聚力的文化之根。根系华夏、根系两岸,是一脉传承的文化,这座无形的桥,她超越意识、跨越汪洋大海,连接起两岸同胞共同的民族感情。祖国盼统一、骨肉要团聚、民族要振兴,这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我会拟于2006年3月——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的举办海峡两岸“根之情”走进台湾启程仪式新闻发布会暨赴台湾之行大型系列活动。

经文化部批准,我会十余年连续举办了“根之情”大型系列活动,得到了文化部和国台办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纳入国台办海峡两岸重点文化交流项目规划(曾划拨专款)。“根”是连接全球华侨华人的纽带,九州同根,华夏同源,一脉相承。“根之情”是我会的注册商标和活动品牌,多次经文化部指定,主办了一系列大型活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与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东方华人文化艺术团作为两岸相关团体或个人文化艺术、书画绘画和企业文化论坛活动组织人而走进台湾。以“根之情”为主题,举办走进台湾大型系列活动。[注:东方华人文化艺术团是经文化部批准的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团体,演出许可证编号:文演086号]。

全世界炎黄子孙同属一个根。海峡两岸根根相连,情情相通,让我们连“根”带“情”走进台湾、走进北京、走进郑州、开展一系列文化艺术展示联谊活动和企业文化交流活动。我们手拉着手,心连着心,你也捧出一片情,我也献上一份爱,让海峡两岸的情和爱撑起一片明郎的晴空。这就是我们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之所在。

此活动属社会团体牵头组织的纯公益性活动。纯属两岸共抒情怀,两岸真情实意的交融和增进两岸骨肉同胞的情感活动。此活动只作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或任何政治性倾向。

(二)“根之情”走进北京活动

(略)

(三)“根之情”走进郑州活动

郑州地处中原,悠久的历史给河南郑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14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嵩山风景名胜区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天下第一刹”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脚下,威震海内外的少林功夫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荟萃了我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山书院、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等。在郑州周围,还有星罗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遗址,厚重的中原文化积淀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史。

郑州商贸发达,是国家确定的3个商贸中心试点城市之一。是全国最大陆空交通港和物流中心,每年在郑州举办的各类国际性、区域性专业交易会、博览会、洽谈会上百次。郑州市区绿化覆盖较高,被誉为“中原绿城”。是国家卫生城市。

九州之中的中原河南,居西侧有九朝古都的洛阳,位东坐落有七朝古都的开封,北靠黄河及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安阳殷墟遗址。省会郑州坐落在中国八大古都之首的商城,相伴于郑州南侧有人祖轩辕氏的黄帝故里。刚刚落幕的“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更是全球华人的寻根拜祖胜地。亿万民众的河南既是华夏民族的重要起源地,更是中国国学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作出过杰出贡献,推动龙腾虎踞的中华圣贤们,他们百分之八十以上出生于河南、奉献于河南,他们铸就的灿烂文明和传统文化则是一部不朽的丰碑和史诗。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与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共同携手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为河南省与台湾省架起一座美好的感情之桥,而努力做出最大的贡献。

七 联系方式

(一)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地址:北京市国务院管理局兴华公寓37号楼1601号-1602号

电话:010-65005606 电话:010-65006016

传真:010-65005606 邮编:100020

(二)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地址:郑州市经三路15号广汇国贸B座1606号-1607号 电话:0371-65585395 电话:0371-66577161 传真:0371-65585815 邮编:450003

网址:

篇三:水相连 情相依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水相连 情相依》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台湾的位置、范围,从地理学科角度说明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第二部分讲述祖国人民共同的心愿。突出台湾风情、两岸亲情、民族情、中华情,了解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产生对台湾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台湾,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初步了解台湾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感受两岸人民的亲情和期盼统一的心情。

3、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关台湾的知识,提高搜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带一些台湾特有的水果;了解台湾的美景、物产资源、美称、历史和两岸民众友好往来的感人事例。

重点难点:感受两岸人民的亲情和期盼统一的心情

活动过程:

一、课前初探

搜集一些台湾特有的水果;了解台湾的美景、物产资源、美称、历史和两岸民众友好往来的感人事例。

二、课中深究

(一)、创设情境,触摸地理

活动一:眺望你——隔着一弯浅浅的海峡

1、 听歌曲《青花瓷》猜明星。

2、 这是谁的歌?你知道周杰伦是哪里人吗?你还知道哪些来自台湾的明星?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像闪烁的星星一样,把我们引向同一个地方——台湾。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畅游台湾。

3、 出示中国地图:你能从中国地图上,找到台湾吗?说说台湾的地形、位置。

台湾像雄鸡外出的脚,更像漂离大树的绿叶,时时诉说着对根的思念。他与大陆凭水相连,亲情相依。(板书课题)

4、 台湾作为祖国的第一大岛,他是怎样形成的呢?

播放视频《台湾岛的形成》思考:为什么说台湾与大陆是同一块土地。

(二)、合作探究,走进地理

活动二:走近你——一座美丽的宝岛

1、 关于现在的台湾,你都了解哪些?

小组里按照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悠久历史、丰富物产四个方面一一交流。

全班交流:班全班分成两个方队开展台湾知识竞赛,每答对一题,方队就会赢得一面小国旗。

① 说出台湾的一种名吃。

② 台湾的风景名胜有哪些?请至少说出三个。(教师补充台湾八景图片资料)

③ 台湾三宝指什么?

④ 台湾有哪些闻名世界的美称?

评出优胜组及得五星红旗最多的那一组。

小结:你知道吗?在台湾还没有五星红旗,以陈水扁为代表的一些台独分子甚至说台湾与中国大陆隔着一道海峡,台湾不属于中国,台湾人不属于中国人,你怎么看?谁来反驳这些台独言论呢? 全班交流,教师梳理:台湾人说中国话:台湾人的祖籍大多在大陆内地:他们说中国话,用汉字,吃中国饭:他们学习中华文化,尊崇孔孟之道:台北故宫有无数中华国宝。

小结:当人们踏上台湾的土地,看到的是中国字,听到的是中国话,相同的文化,相同的习俗,我们同样是黄皮肤黑眼睛,更重要的是两岸人民同宗、同祖、同血缘,都是炎黄子孙。

活动三、回顾你——满目沧桑的历史

生(迫不及待地):实现了“三通”!

师:你们知道是哪三通吗?

生(齐说):通邮、通商、通航。

5、老师介绍通航、通商后给大家带来的好处。

6、你有什么感慨?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解决问题,拓展课程资源。通过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台湾有更深的感性认识。渗透德育,让学生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台湾的情感。)

(四)回顾拓展,胸怀地理。

活动五 收藏夹——台湾在我心中

1、我想我们小朋友一定也有很多话想要告诉他们?

2、学生交流心愿、

3、下面,让我们带着对台湾的牵挂和对台湾小朋友的思念,一起朗诵儿童诗《盼归》(课件出示,生朗读)

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国的台湾省遥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边震响,台湾同胞我骨肉兄弟,我们日日夜夜把你们牵挂。

师: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大声呼唤——“台湾,快点归来吧!” 生(深情并茂地):台湾,快点归来吧!

(设计理念:让学生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感受两岸人民盼统一的情感。)

三、课后发展

课余时间,继续关注台湾,开展一次以《水相连 情相依》为主题的手抄报宣传活动。

板书:

水相连 情相依

美丽 富饶

盼归

《水相连 情相依》教学反思

最近,我组织了镇品德与(社会)教学教研活动,上了一堂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水相连 情相依》的《品德与社会》课,感受颇深。

这节课,我以“期盼回归——了解风景名胜、物产、历史——诉说亲情——台湾在我心中”作为教学流程,围绕目标,逐步深入,让学生的情感在情境中激发,在亲历“了解台湾风景名胜、水果”的体验中深入,在“探究海峡两岸”关系的活动中感悟,最后在小组交流两岸感人事迹的活动中升华。学生真切感受到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心灵深处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期盼台湾回归的美好心愿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同时,选准体验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虽然知道台湾这个地名,但对台湾的了解却所知甚少,上好这一课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台湾,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法,如通过课前搜集资料来认识台湾,通过课堂上的讨论交流来走近台湾,并且利用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引导他们认识台湾的物产和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等,既提高了学生搜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又十分有助于学生了解台湾、感受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心情,目标达成度较高。

篇四:周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第 1 页 共 2 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同胞之情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第 2 页 共 2 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篇五:国家公祭以历史开启未来

国家公祭以历史开启未来

今天,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南京军民一起,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第一次国家公祭。

2014/12/13

国家公祭日,旨在祭奠南京大屠杀的死难同胞,祭奠化学武器、细菌战、三光作战、无差别轰炸的牺牲者,祭奠死难劳工、慰安妇死难者。这是中国人一段必须强化的集体记忆:死难同胞,应该被国人永记于心。这既是同胞情谊使然,也是生命尊严的召唤,更是血的历史对未来的深沉启迪。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国家公祭日,首先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祭奠,同时是对近代以来所有遭遇国难,付出生命代价的同胞的祭奠。这是对一段屈辱历史中以血肉之躯记录下民族不幸遭遇的同胞,极为深刻、痛楚的缅怀之情的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无以体会人性尊严、生命价值,无以发现民族前途、国家富强的灰暗历史的记忆的刷新;更是对整个国家同胞之情的内在唤醒和国家发展期待的有效聚集。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具有极为深沉的历史感。正是这样的历史感,让中华民族生成了一种深刻地敬畏生命的道义感。祭奠死难同胞,便是中华民族历史感与道义感的严肃显现:一个具有悠久历史、辉煌文化的民族,在走过一段被人欺凌的曲折历程时,那些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同胞,总是促使人们牢牢记住,必须以一代一代生者的顽强努力,去洗练整个民族的生命认知和重生意识。这不是一种深怀历史仇恨,无以化解历史怨恨的情结,而是一种以对牺牲同胞的祭奠,礼敬生命、追寻道义的德性体现。这不是一种基于复仇的记恨,而是一种基于生死庄严感的道德决断:对一个民族来说,同时也对一个国家来讲,塑就一种和平、友善待人的精神,是一种多么重要的精神品质、行动导向。中华民族不需要以疾言厉色、恶语相向、以牙还牙对待那些施加战争灾难、杀害民族同胞的人与国家。国家公祭,呈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对自己同胞死难的深切怀念、沉痛哀悼。这是一种求诸己的历史记忆,而不是责诸人的清算筹划。

举行国家公祭,祭奠死难同胞,是所有遭遇过像南京大屠杀灾难的民族都庄严设置的国家议程。同胞深情、集体记忆、生命尊严、历史教训、超越期盼、避蹈覆辙,是所有国家公祭的重要特征。其间,两个重要的涵项,为祭奠死难者的人们指示了努力方向:自强者,免于凌辱;辱人者,终必自辱。前者告诫国人,国势疲弱,国家便难以保全国人性命。唯有国家强大,并且深切牢记为民族衰败而偿付性命代价的同胞之殇,才足以聚集全民族同心同德谋求发展的精神资源和行为动力,从根本上免除整个国家、人民的身家性命之忧。后者提醒

国人,试图以武力侵扰别国、带给别国战争伤痛、荼毒别国人民生命、戕害人类基本尊严者,必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至于那些忘记历史深刻教训,拒绝对侵略战争道歉、并对战争受害国缺乏国际诚意的国家,就更是需要在中国的深沉国家公祭中,发现一个深爱和平的民族所具有的国际公义理念、寻求正义的国际秩序的强大道德力量。

国家公祭祭奠的死难者,让人深切缅怀、沉痛悼念。死者已矣,生者感怀。经过无数悲壮的历史大考,中华民族已然成熟。国家公祭,当然促使国人牢记历史。但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启未来。仅仅纠缠于历史,而无以从历史中明智起来,那是一个民族没有在历史灾难中升华的表现。唯有在历史血的教训中,发现民族自强自信之道,以文明战胜野蛮、以开朗净化悲情、以发展夯实国力、以善性扼制恶意,死难同胞魂灵方始得慰,国家发展境界由以提升。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