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3:23:59 优秀作文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优秀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杜甫草堂最美丽

杜甫草堂最美丽

那天天气真不错,春雨过后,一切充满了活力,就是这种感觉,伴随我步入了杜甫草堂。

那宽敞而简朴的大门,仿佛在张开双臂迎接我。可能显得有些鲁莽了,握疾步走马观花般地游览,不知不觉进入了一座宅院,非常小,只有二十来平方米,也比较矮,但门前,清溪碧水横淌而过,一座别有情趣的拱桥横跨溪上,自然却不逊情调。西边,两丛翠竹拔地而起,不禁为我带来了一种清爽的扶风,朦胧的树影在竹林中若隐若现。我正惊叹这幽趣的景点,却发现了刻于青石上的两个字:柴门。

来到正门,只见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从门前环过,这儿叫浣花溪,传说唐代时着力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人美且心善,一天他正在洗衣时,迎面走来一位满身脓疮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这位和尚求她浣一下那满是农学的袈裟,哪知袈裟一入水,霎时水中金莲万朵,再看那和尚,也不知去向,于是,人们就把这儿改名为浣花溪了。

也许这儿的幽静陶醉会将你吸引至此,那么游览吧,展现你不一般的美丽收获。

篇二:杜甫草堂游记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

杜甫草堂游记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来到了大名鼎鼎的成都杜甫博物馆,博物馆座落在成都西门外,在这儿我们有幸一睹“诗圣”——杜甫的雕像。

进入杜甫草堂映入眼帘前是两旁的花卉,鲜花的香味荟萃扑鼻。我们走在“花径”上,路两旁的“樟树”和“黑壳楠”它们那玲珑精致的树冠。遒劲而伸展的树冠,高大粗壮的树干具有一种大将风范。就是这种大将风范,忠心耿耿地守护这一方水土,才使得草堂历经上千年还保存得如此完好。 我们穿过 “花径”来到了著名的“诗史堂”, 它的中央立着“大诗圣”杜甫的雕像,他神情庄重,双眼炯炯有神,仿佛在担心什么似的。再看两旁,写着“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题字,看看杜甫雕像,再看着两旁的题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在“安史之乱”时,杜甫对劳动人民的关心。

参观完了“诗史堂” 我们又来到了杜甫曾经居住过四年的“茅屋故居”。站在茅屋门口,看到用竹子围成的篱笆。走进院子,院子的右边是一口水井,左边就是一个石桌子和四个石凳子。我缓缓地踏进了屋子,屋子十分简陋,房屋经过上千年风雨的洗礼,看上去仿佛不是那么坚固了。房屋里的客厅的家具也十分少,只有一个用竹子编织的椅子,客厅的左右两边的墙上挂着山水画,再往左边走是书房了,书房只有书柜和古人写字的书桌,没有其它的东西了,往右走就是厨房了,并且厨房里只有厨柜和灶。走出房屋心里在感受颇深??

今天,我终于一览了草堂风光,让看到了“诗圣”——杜甫遗留下的痕迹。

移步换景

篇三:寒风中追寻杜甫草堂(小学生作文)

寒风中追寻杜甫草堂

这是一个冬日的早晨,我和妈妈冒着瑟瑟的寒风去瞻仰伟大诗人杜甫,去追寻他生活过的足迹-----杜甫草堂。

跨进大门第一步,凛凛的寒风便扑面而来。正对着大门的是“听秋轩”,木槛前是一盆盆美丽的鲜花,在寒冷的冬季依然盛开着。往前走一点点,我们看见了一个大大的池塘,池塘中生长的荷花已经枯萎。经过一座弯弯的拱桥,沿着山水幽林间的一条小路,翠湖就整个浮现在我们眼前了。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展览馆,里面保存着杜甫的茅屋里出土的一些文物,比如铁勺子,砚台,毛笔和大口瓶等。这些文物都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我特别地感兴趣,津津有味地边走边看,不懂的地方就请教当历史老师的妈妈。闻着展览馆里的沙土气息,听着妈妈的介绍,我开心极了!仿佛回到了杜甫他老人家生活的那个朝代!展览区正中间有一个大屏幕,用动画的方式向我们再现杜甫有生之年的欢乐满足,忧愁悲哀!

走出展览馆,我们来到了万佛楼。这是一座建于唐代的古老佛塔,我猜想它里面一定也有许多文物等着我去观赏。沿着一层层长长窄窄的楼梯往上爬,我们欣赏着各种文物:牧童吹牧笛等玉雕,青花瓷及一些珍贵文物的残片。最吸引我的是一口古老的大钟。估计五个小朋友手拉手都围不住,够大了吧!下了佛塔,我们根据路标指示,终于找到了杜甫的“茅屋”。走进去一看,有好几个房间呢!茅屋中央是客厅,窄窄的,放着桌椅和砚台,还有两个储物柜。茅屋的左边是书房,书桌对着窗户,不大的书架上挤满了各种诗词集和古代文学作品。茅屋的右边则是卧室,卧室里放有铺有草席的床,床上摆着一张放有几张诗稿的小木桌。除此之外,还有小小的厨房,厨房里整齐地摆着锅碗炉灶等。茅屋前是杜甫的雕像,因为我对他有很深的崇敬之情,便求妈妈帮我和他合了个影!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两边的草地上盛开着冬季独有的特色——腊梅!黄的白的粉的,是多么的漂亮啊!拉近一只腊梅嗅嗅,沁人心脾的浓郁香味让人陶醉!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天色不早了,我依依不舍地走出大门,但是也没忘记和草堂来个完美的合影!

通过一天的游览,我对“诗圣”杜甫又了解了很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出自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表达了伟大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我想这正是直到今天我们都还怀念与崇敬他的主要原因吧!

篇四:关于杜甫的作文

关于杜甫的作文:芳草萋萋,子美相忆

那,是个充满太多的繁华与不稳定的朝代。

那,是个永远振兴天下为己任的男人。

是谁,安逸自在,于皑皑雪意的风景里,聆听鸟鸣?

是谁,豪情天纵,愿登上泰山之颠,俯瞰众生?

是谁,忧国忧民,在萧索的鸟泣花凋里,垂泪无言?

贞观的繁华悄然褪色,唐皇杨妃也只一抔黄土掩了风流,而你,似乎仍坐在青史的草堂里,疾呼!呐喊!

杜甫,杜工部,杜子美。

你写“感时花溅泪”,你作“会当凌绝顶”,你愤然留下“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然而,我印象最深的,仍是你写《石壕吏》的凄楚。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黯然的月色下,十个字蚀骨焚心,点点,点点,不尽离人泪,断肠苦! 国已破,家已亡,谈何凌云壮志?谈何定国安邦!

所剩的,也只有这苍白的恨吧!

怎能不恨呢?年少的我意气风发,愿上九天揽月,愿跃泰山峰颠,可是而今,大唐啊大唐,你是如此的破败,你是如此的衰朽!你为何只能看见“一骑红尘妃子笑,”忘了“九宫城阙烟尘生!”听吧,安禄山的铮铮铁马! 听吧!百姓平民的哭断人肠!我好恨,我好恨,我好恨,我竟不能改变这一切,我竟不能改变这一切!

妻,你还好吗?我的儿,你可安康?太白,我的挚友,曾经喝退外国使节,要得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他,终还是放歌于青崖白鹿间,醉卧于月下伊人前,他说:“安能弯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何其一个潇洒!原谅我与你的分离吧,妻,杜甫的肩上只能扛

起家国天下,只能放弃儿女情长!

“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蝴蝶依旧眷恋着花,大唐,终究错过了你的年华,当年,你踏花归去,马蹄生香,可是,当岁月的洪波肆虐而去,有谁又能想到,垂暮的才子,面对的是国仇家恨, 面对的是鸟泣花凋?

大唐的芙蓉开的雍容而优雅,而你,亦己全无心思,流落剑外五年,你的心,怕是也荒芜了吧!

收了,收了!

儿子一路小跑来报,“爹,蓟北收了!”

你潸然落泪,我诵着你的诗句,眼泪溃不成军,颠沛流离的日子终于结束。你,终可在有生之年,回到故园!掩上一卷大唐的历史,芳草萋萋处,醇酒入了愁肠,粒粒相思。杜郎,杜郎,千年后,当我再次把你忆起,你记忆里的容颜,是否依然愁眉紧锁,缓带轻衫?

肩膀 2006年高考辽宁考生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

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赢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尽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进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

少人怒火胸中烧,泪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都说“男人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却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让人远远观望,赞叹不止。

2012-04-28 13:27文科理科里|三级

大爱杜甫

提到诗,我们最先想到的时期一定是鼎盛时期的唐朝,要想到诗人,李白,杜甫......之类的伟大诗人一定脱口而出.杜甫,我们很快回忆起他,是为什么?一个平民诗人,被称为圣,是为什么?后人对其作品的极高的评价,是为什么?后人争墓,重建草堂,泰山上随口吟出的名句,以及后人对杜甫的追忆行为,又是为什么呢?

我想,杜甫之所以可以如此伟大,是因为杜甫心中存在的一种爱,一种博爱,一种大爱.

杜甫可以称得上唐朝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始终信奉儒学,倡导以人为本,用自身实践,用生命填写.而杜甫的仁爱,不仅仅是对自己及他人,社会,甚至是对其他生物.他所倡导的是一种大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正是杜甫把这种爱推向了人民.由家到大家,到整个国家.而这一点,也可以从杜甫对国民的情怀中得以体现,杜甫对政府一直抱有幻想,希望有一天自己对国的建议意见可以被采纳,使人民富足,生活安康.

真是由于杜甫内心宽广,心中的大爱,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推动着诗圣不断专注于诗,推动着诗圣一步步走向人民,成就了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诗人.

篇五: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草堂游记

安得广厦千万间

残夏,末伏未消,斑蝉千啭不绝;繁花尽落,唯荷独立,翠竹成荫。

——游杜甫草堂

初入绿园,奇石林立,竹木环周,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清新怡人。复行数十步,亦有粉白之荷相映成趣。池中金鱼戏水,影布石上,阳光依稀,恬淡娴静。

诗史堂

粉墙黛瓦,典雅人家。

堂内史诗列布,灯光浅影。伸手轻抚木刻,感受千年文化底蕴,宛若走进古人内心一方净土,触摸他们深厚的情感和思想积淀,浮躁的心在瞬间沉下,恼人的蝉鸣亦仿佛变成动人的乐曲。轻轻念出木刻上的诗词,慢慢体会诗中蕴含着的历史,穿越千年;词中描绘的美景历历在目,是书中无法读到的美好。

踏出屋门,回首凝视,能够亲历古时友人离别,依依留念之情。

花径

若是初春径入此地,定落英缤纷,桃枝斜立,香远益清。

茅草堆成的小门竟散发着江南的独特风韵,透过门望去,青花拼就的“草堂”二字彰显着中国闻名的瓷文化。迈上湿润的青石板路,嗅着绿叶散发出的青春味道,风雨打落的寥寥枯叶铺就这一条花径。

心灵被雨露洗刷尽净,缓缓抬起双脚,跳起、落下,仿佛又回到童年毫无顾忌的欢乐时光。如果可以,多希望身旁匆匆来去的游人散

去,独留我一人沉浸在这美好中。

浣花祠

花径以内数十米,乃一精巧别致院落,正厅端坐“冀国夫人”像,传说这位保卫成都的巾帼英雄幼时帮助一落魄和尚浣洗袈裟,池中便开出朵朵莲花,后人为纪念她,修筑此幽幽浣花祠。像中人儿身着粉绿罗裳,笑靥迷人,眉眼中却透着几分英气,不难想象,多年前她披着战甲,手握长刀英勇杀敌的那一幕。

草堂故居

当双脚站在这一片土地,扑面而来的是油墨的清香,淙淙流水带走了方才凋零的海棠,亦带走了杜甫的悲哀——千年以前,杜甫在此愤懑写下流传千古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慨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千年以后,他生活的这座城市俨然已成天府之地。

再二三步,抬眼便是“少陵草堂”,这四个简简单单的汉字承载着杜甫晚年困苦的生活,若感受到那一份悲痛,眼中竟生生酸涩。

如今的草堂故居灯火通明,我想,杜甫若看到这些,定会欣然大笑,因为——它们已能大庇天下寒士了。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