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文学大师们的启蒙老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15:40 字数作文
文学大师们的启蒙老师字数作文

篇一:文学大师们的启蒙老师

文学大师们的启蒙老师

作者:苗连贵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2期

“xxx!你是个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这是少年梁实秋被老师叱骂或是教训的话。老师脾气大,傲气,姓徐,学生给他起一绰号:“徐老虎”。

徐老师虽严厉,但极敬业,他自己选辑教材,刻成蜡版,油印分发给学生。内容有古文,有白话,新旧兼收,这在当时是很开通的做法。所选文章篇篇文思精警,辞采斐然,说实话梁实秋从心里喜欢国文,虽然有点怕徐老师。

徐老师之“凶”,还表现于批改作文上。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他是不用的,提起笔来,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后,所余无几。梁实秋在《我的国文老师》中记载,初次遭此斧削,很觉灰心气短。这时徐老师一改凶相,很耐心地对他解释:“你拿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梁实秋静下心来,细一揣摩,果然,在这删削之间见出老师的功力。小小梁实秋由埋怨而钦服,及至成名后仍念念不忘:“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这位老师的教诲。”

如果说梁实秋的老师是严师,那么陆文夫童年的老师几乎就是慈父了。

陆文夫在《我的塾师》中说,老师姓秦,乡间塾师。陆文夫原名陆纪贵,老师嫌缺少文气,给他取了现在的名。陆文夫聪明好学,在蒙童中就被老师另眼相看。秦老师到外面处馆也要带上他,作为附学。附学的饭食也是由主家供给,可抵偿束脩的一部分,老师宁可少些收入。

在馆舍,秦老师并不逼他死读章句,除了经史,也教他吟诗填词,习字作画,并允许看闲书。秦老师桌上有许多不属于课本之类的书,其中便有小说。傍晚散学后,陆文夫便可翻看,诸如《精忠岳传》、《施公案》、《七侠五义》、《三国演义》等都拿来看了。秦老师兴致一来,爱和他神聊,讨论书中的故事,臧否人物的忠奸,品评文辞的优劣,师生之间,无拘无束,谈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每至夜深。“这些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生下了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私塾取消,秦老师回家种田,日子过得很艰难。但他没有忘记他的学生,常来陆文夫家,将他的藏书送给他,有古文,有诗词,还有碑帖。

那么,一代宗师金庸的启蒙老师是谁呢?他的老师是陈未冬。

陈未冬是金庸上小学时的班主任,教国文,也教历史。一次上历史课,讲到鸦片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清军将士虽然奋勇抵抗,但刀矛枪剑等冷兵器怎抵坚船利炮?以致惨败,尸横遍野。他边讲边悲愤不已,情绪激动,突然掩面失声,金庸和同学们也都跟着哭了。这件事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他从小就感受到爱国激情。金庸功课好,作文尤其出色,陈老师十分赏识他。金庸喜读课外书,尤爱古典小说,但那时社会还很保守,《红楼梦》《水浒传》被视为诲淫诲盗,在班上,陈老师唯独允许金庸一人看。金庸有写作天赋。陈未冬在《我的故事》中说:“我对他的每篇作文都细加圈点、认真批改,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评析。我曾把他的作文本交给《诸暨民报》的骆文华,他看后认为很不错,还选了几篇在《诸暨民报》上刊登了。” 陈未冬还让金庸跟他一起编校刊。金庸从组稿到修改、誊清,干得不知疲倦。开头出半月刊,后改为旬刊、周刊,小小校刊办得有声有色。金庸一生笔耕不辍,倾力办报,大约正得益于这初始的锤炼。

这三位大家的启蒙师,除陈未冬外,其余两位“已归道山”,一生籍籍无名。“乡曲儒生,老死翰墨,名不出闾巷者,曷可胜道!”但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启蒙师点燃了文学大家幼时的文学心灯。这就是为什么几十年后他们仍要作文怀念,倾注深情。

(选自《中国青年网》)

篇二:2015海淀区高三语文查漏补缺试之文学大师们的另一支笔(文学类长阅读)

文学大师们的另一支笔

——俄罗斯经典作家的绘画

冯骥才

在圣彼得堡涅瓦河边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的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里,我获得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个博物馆叫做“普希金之家”,它珍藏着有关俄国古典文学大师生前极其宝贵的文物。从中我发现我与崇敬的那些文学大师几乎全和我干的事情一样:一手拿钢笔,一手拿画笔。他们都能画一手好画,有些还称得上名符其实的画家。这使我大吃一惊!

此前,我只知道普希金喜欢画画。他常在稿纸上信手勾画一些人物的面孔,还有一些零碎的形象,都画得随意、即兴和生动。

但是这次我看到的画,却是出自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茹科夫斯基、安德列耶夫、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等等人的手笔!他们之中有的人居然还把绘画做为自己心灵生活乃至创作的一部分,在技巧上完全达到了专业水准。我回国后,把这一“发现”告诉给一些俄国文学的专家。他们听了居然也一样吃惊,甚至有一位脱口而出:“这不可能!”

应该说,即便是在“普希金之家”,这些画也并不是做为一种纯粹的艺术作品,而是做为作家留下的一种珍贵的遗物。它们和作家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它被当做作家生命气息的载体——而不是心灵欲望的载体。它们只是从属于文学,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与价值。

这实在有些不公平!这是出自多么荒谬的习惯:只承认你一种最突出的才能,其它的才能只做为一种附属,一种可有可无的资质罢了。是不是由于他们文学的成就过于巨大和辉煌,反而把自己的绘画才华掩盖了?长久以来在俄罗斯文学研究者的眼里,这些出自作家手笔的绘画,只是被当做对作家心理与性格研究的一种素材。它们不是被做为艺术品来对待的。

正为此,画艺高超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一次填写履历表时,郑重地写上“艺术家兼诗人”,而且是把艺术家放前边!这足以说明他多么渴望着自己的绘画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同时也表示绘画在自己心中的分量。那么,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

普希金

还要是先说普希金。

普希金大量的绘画是在他诗作的手稿上。每当他诗情洋溢之时,形象便在脑袋里缤纷地涌现。这是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这很象中国的大写意画家,借酒助兴,画意勃发,泼墨于纸,形象立见。所以普希金的画大多画得很快,带着灵感。他的画是他瞬间形象想象的灵性记录。他最爱画人物——各种面孔和各种表情。别以为这只是诗人单凭兴趣的信手涂抹,这些人物有的是他的虚构,有的是现实中的人;他对这些人有爱有恨有讽刺有愤怒。这些人物是诗人在诗之外的一种表达。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人物都是半侧脸的头像,而且全部向左侧。有人认为,这和写作时从左到右写字的习惯有关。但依我看,这正好说明他的绘画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因为,用侧面脸比用正面脸来表现一个人的面部特征要容易得多。而且他从来不用画笔作画,只用写作的工具——鹅毛笔和墨水来画。这表明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然而,一个好的画家并不一定非要经过专业。普希金的线条灵活、流畅、自如、飞动。而且像中国画家所说的那样——“不求形似,只求神似”。他笔下那些面孔都既富个性,又具神情。他画的人比他写的人要多得多。

他最热衷的题材是自画像。画家只有在画自画像时才面对自己。画家们都很热衷于自画像。但普希金的自画像似乎画得太多。他这种侧面的自画像上百次地出现在他的诗稿上。他几乎随手一条线就能把自己突起的额骨与眉骨、坡度很大而前伸的尖鼻子,以及略略发紧的嘴巴画出来。他画自己的卷发和向前卷起的络腮

胡须时更得心应手。尤其是画络腮胡子,他常用鹅毛笔的鹅毛一端蘸上墨汁轻快地抹几下。这几笔之间,便神采飞扬。有人以为普希金这么爱画自画像,是由于自恋,我则以为这出自诗人自我的意识。诗都是以“第一人称”为出发点的。仔细去看,普希金这些自画像的神态并不相同,有的凝重、有的轻盈、有的阴郁、有的活泼,它们是诗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不同心态中的自己。1826年普希金由高加索流放归来时画过一连两幅的自画像,这两幅画像却明显的不同。上幅似乎年轻一些,面孔光滑,目光纯洁,充满朝气;下幅好似经历沧桑,神情更加坚定刚毅,线条变得苍劲有力。据说这是他在与老朋友们重逢时,有人询问他经历了这一番挫折之后是否有了变化,他便画了这两幅自画像做为回答。

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他手边的纸上经常出现妻子娜达丽娅的形象,那是因为他过深过切、无时无刻不在爱她。至于那些令他关切的事件(比如1825年12月14日起义)、那些萦绕他心头的种种人物,以及他写作时的一些想象,都被他信手画在了诗稿上。故而,他的画大多是一些片断,乃至思维的碎片。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他的线条是思维的痕迹,不是审美语言。他画中的美感乃是出于他的天赋。

在普希金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单幅画中,有两幅是为他的小说——《别多金小说集中一个短篇《棺材商人》所画的插图。虽然还算不上是专业性插图,但它比任何画家都能传达出这篇小说里的意味,那种轻松的幽默中搅拌着辛辣的讽刺的味道。

没有人统计过普希金总共在诗稿上画了多少图画,我想数量一定相当可观。在圣彼得堡的普希金故居博物馆中,布展人员别出心裁地把他的这种带画的诗稿放大后印在黄色的胶片上,背后打上灯光,放在入口处。看上去优美之极也奇特之极。这种文字与图画自由地融混一起的景象,只有那种大段大段题跋的中国文人画才能相比,而且同样也是“诗画相生”。我想,这样的画在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人。

这些用伟大的文学巨著与写作才华震惊我们的大师们,怎么会兼有如此杰出的绘画才能?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当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 这是一句俄罗斯的民间谚语,很耐人寻味。

链接材料

“亲爱的读者,请想象一个年约七十岁的、又胖又高的人,面貌有几分像克雷洛夫,低垂的眉毛底下有一双明亮而聪慧的眼睛,风采威严,语调从容,步态迟缓,这就是奥夫谢尼科夫。他穿一件长袖子的、宽大的蓝大衣,钮扣一直扣到上面,脖子上围一条淡紫色的绸围巾,脚上穿着一双擦得很亮的有穗的长统靴,大体上看来像一个富裕的商人。他的手漂亮、柔软而白晰,他常常在谈话的时候用手摸弄自己的大衣和钮扣。奥夫谢尼科夫的威严和镇定、机灵和懒散、正直和顽固,使我想起彼得大帝以前时代的俄罗斯贵族。”

—— 《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节选)

1.下列对原文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应视为一种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

B.俄罗斯古典文学大师们的绘画作品受到歧视,反映了一种文化偏见。

C.普希金作画从来不用画笔,说明普希金的绘画出自他的自我意识。

D.普希金和托尔斯泰一样,都是既“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

E.普希金妙笔作画,虽不够专业,却逾越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壁垒。

2.第1段末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生命气息的载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灵欲望的载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4.简答。(6分)

①普希金“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不超过10个字)

答:□□□□□□□□□□

②作者为什么强调 “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唯普希金一人”?

答:

5.冯骥才曾评价俄罗斯经典作家屠格涅夫为自己的小说《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所做插图时,已经做到了“画如其文与文如其画”。请根据链接材料中对小说人物的描述,为小说选择正确的插图。( )

....

A B C D

篇三:2015海淀区高三语文查漏补缺试之文学大师们的另一支笔(文学类长阅读)

文学大师们的另一支笔

——俄罗斯经典作家的绘画

冯骥才

在圣彼得堡涅瓦河边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的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里,我获得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个博物馆叫做“普希金之家”,它珍藏着有关俄国古典文学大师生前极其宝贵的文物。从中我发现我与崇敬的那些文学大师几乎全和我干的事情一样:一手拿钢笔,一手拿画笔。他们都能画一手好画,有些还称得上名符其实的画家。这使我大吃一惊!

此前,我只知道普希金喜欢画画。他常在稿纸上信手勾画一些人物的面孔,还有一些零碎的形象,都画得随意、即兴和生动。

但是这次我看到的画,却是出自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茹科夫斯基、安德列耶夫、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等等人的手笔!他们之中有的人居然还把绘画做为自己心灵生活乃至创作的一部分,在技巧上完全达到了专业水准。我回国后,把这一“发现”告诉给一些俄国文学的专家。他们听了居然也一样吃惊,甚至有一位脱口而出:“这不可能!”

应该说,即便是在“普希金之家”,这些画也并不是做为一种纯粹的艺术作品,而是做为作家留下的一种珍贵的遗物。它们和作家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它被当做作家生命气息的载体——而不是心灵欲望的载体。它们只是从属于文学,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与价值。

这实在有些不公平!这是出自多么荒谬的习惯:只承认你一种最突出的才能,其它的才能只做为一种附属,一种可有可无的资质罢了。是不是由于他们文学的成就过于巨大和辉煌,反而把自己的绘画才华掩盖了?长久以来在俄罗斯文学研究者的眼里,这些出自作家手笔的绘画,只是被当做对作家心理与性格研究的一种素材。它们不是被做为艺术品来对待的。

正为此,画艺高超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一次填写履历表时,郑重地写上“艺术家兼诗人”,而且是把艺术家放前边!这足以说明他多么渴望着自己的绘画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同时也表示绘画在自己心中的分量。那么,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

普希金

还要是先说普希金。

普希金大量的绘画是在他诗作的手稿上。每当他诗情洋溢之时,形象便在脑袋里缤纷地涌现。这是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这很象中国的大写意画家,借酒助兴,画意勃发,泼墨于纸,形象立见。所以普希金的画大多画得很快,带着灵感。他的画是他瞬间形象想象的灵性记录。他最爱画人物——各种面孔和各种表情。别以为这只是诗人单凭兴趣的信手涂抹,这些人物有的是他的虚构,有的是现实中的人;他对这些人有爱有恨有讽刺有愤怒。这些人物是诗人在诗之外的一种表达。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人物都是半侧脸的头像,而且全部向左侧。有人认为,这和写作时从左到右写字的习惯有关。但依我看,这正好说明他的绘画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因为,用侧面脸比用正面脸来表现一个人的面部特征要容易得多。而且他从来不用画笔作画,只用写作的工具——鹅毛笔和墨水来画。这表明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然而,一个好的画家并不一定非要经过专业。普希金的线条灵活、流畅、自如、飞动。而且像中国画家所说的那样——“不求形似,只求神似”。他笔下那些面孔都既富个性,又具神情。他画的人比他写的人要多得多。

他最热衷的题材是自画像。画家只有在画自画像时才面对自己。画家们都很热衷于自画像。但普希金的自画像似乎画得太多。他这种侧面的自画像上百次地出现在他的诗稿上。他几乎随手一条线就能把自己突起的额骨与眉骨、坡度很大而前伸的尖鼻子,以及略略发紧的嘴巴画出来。他画自己的卷发和向前卷起的络腮

胡须时更得心应手。尤其是画络腮胡子,他常用鹅毛笔的鹅毛一端蘸上墨汁轻快地抹几下。这几笔之间,便神采飞扬。有人以为普希金这么爱画自画像,是由于自恋,我则以为这出自诗人自我的意识。诗都是以“第一人称”为出发点的。仔细去看,普希金这些自画像的神态并不相同,有的凝重、有的轻盈、有的阴郁、有的活泼,它们是诗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不同心态中的自己。1826年普希金由高加索流放归来时画过一连两幅的自画像,这两幅画像却明显的不同。上幅似乎年轻一些,面孔光滑,目光纯洁,充满朝气;下幅好似经历沧桑,神情更加坚定刚毅,线条变得苍劲有力。据说这是他在与老朋友们重逢时,有人询问他经历了这一番挫折之后是否有了变化,他便画了这两幅自画像做为回答。

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他手边的纸上经常出现妻子娜达丽娅的形象,那是因为他过深过切、无时无刻不在爱她。至于那些令他关切的事件(比如1825年12月14日起义)、那些萦绕他心头的种种人物,以及他写作时的一些想象,都被他信手画在了诗稿上。故而,他的画大多是一些片断,乃至思维的碎片。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他的线条是思维的痕迹,不是审美语言。他画中的美感乃是出于他的天赋。

在普希金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单幅画中,有两幅是为他的小说——《别多金小说集中一个短篇《棺材商人》所画的插图。虽然还算不上是专业性插图,但它比任何画家都能传达出这篇小说里的意味,那种轻松的幽默中搅拌着辛辣的讽刺的味道。

没有人统计过普希金总共在诗稿上画了多少图画,我想数量一定相当可观。在圣彼得堡的普希金故居博物馆中,布展人员别出心裁地把他的这种带画的诗稿放大后印在黄色的胶片上,背后打上灯光,放在入口处。看上去优美之极也奇特之极。这种文字与图画自由地融混一起的景象,只有那种大段大段题跋的中国文人画才能相比,而且同样也是“诗画相生”。我想,这样的画在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人。

这些用伟大的文学巨著与写作才华震惊我们的大师们,怎么会兼有如此杰出的绘画才能?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当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 这是一句俄罗斯的民间谚语,很耐人寻味。

链接材料

“亲爱的读者,请想象一个年约七十岁的、又胖又高的人,面貌有几分像克雷洛夫,低垂的眉毛底下有一双明亮而聪慧的眼睛,风采威严,语调从容,步态迟缓,这就是奥夫谢尼科夫。他穿一件长袖子的、宽大的蓝大衣,钮扣一直扣到上面,脖子上围一条淡紫色的绸围巾,脚上穿着一双擦得很亮的有穗的长统靴,大体上看来像一个富裕的商人。他的手漂亮、柔软而白晰,他常常在谈话的时候用手摸弄自己的大衣和钮扣。奥夫谢尼科夫的威严和镇定、机灵和懒散、正直和顽固,使我想起彼得大帝以前时代的俄罗斯贵族。”

—— 《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节选)

1.下列对原文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应视为一种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

B.俄罗斯古典文学大师们的绘画作品受到歧视,反映了一种文化偏见。

C.普希金作画从来不用画笔,说明普希金的绘画出自他的自我意识。

D.普希金和托尔斯泰一样,都是既“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

E.普希金妙笔作画,虽不够专业,却逾越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壁垒。

2.第1段末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生命气息的载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灵欲望的载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4.简答。(6分)

①普希金“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不超过10个字)

答:□□□□□□□□□□

②作者为什么强调 “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唯普希金一人”?

答:

5.冯骥才曾评价俄罗斯经典作家屠格涅夫为自己的小说《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所做插图时,已经做到了“画如其文与文如其画”。请根据链接材料中对小说人物的描述,为小说选择正确的插图。( )

....

A B C D

篇四:北京市海淀区2015届高三5月查漏补缺 语文:文学大师们的另一支笔(文学类长阅读)

文学大师们的另一支笔

——俄罗斯经典作家的绘画

冯骥才

在圣彼得堡涅瓦河边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的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里,我获得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个博物馆叫做“普希金之家”,它珍藏着有关俄国古典文学大师生前极其宝贵的文物。从中我发现我与崇敬的那些文学大师几乎全和我干的事情一样:一手拿钢笔,一手拿画笔。他们都能画一手好画,有些还称得上名符其实的画家。这使我大吃一惊!

此前,我只知道普希金喜欢画画。他常在稿纸上信手勾画一些人物的面孔,还有一些零碎的形象,都画得随意、即兴和生动。

但是这次我看到的画,却是出自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茹科夫斯基、安德列耶夫、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等等人的手笔!他们之中有的人居然还把绘画做为自己心灵生活乃至创作的一部分,在技巧上完全达到了专业水准。我回国后,把这一“发现”告诉给一些俄国文学的专家。他们听了居然也一样吃惊,甚至有一位脱口而出:“这不可能!”

应该说,即便是在“普希金之家”,这些画也并不是做为一种纯粹的艺术作品,而是做为作家留下的一种珍贵的遗物。它们和作家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它被当做作家生命气息的载体——而不是心灵欲望的载体。它们只是从属于文学,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与价值。

这实在有些不公平!这是出自多么荒谬的习惯:只承认你一种最突出的才能,其它的才能只做为一种附属,一种可有可无的资质罢了。是不是由于他们文学的成就过于巨大和辉煌,反而把自己的绘画才华掩盖了?长久以来在俄罗斯文学研究者的眼里,这些出自作家手笔的绘画,只是被当做对作家心理与性格研究的一种素材。它们不是被做为艺术品来对待的。

正为此,画艺高超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一次填写履历表时,郑重地写上“艺术家兼诗人”,而且是把艺术家放前边!这足以说明他多么渴望着自己的绘画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同时也表示绘画在自己心中的分量。那么,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

普希金

还要是先说普希金。

普希金大量的绘画是在他诗作的手稿上。每当他诗情洋溢之时,形象便在脑袋里缤纷地涌现。这是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这很象中国的大写意画家,借酒助兴,画意勃发,泼墨于纸,形象立见。所以普希金的画大多画得很快,带着灵感。他的画是他瞬间形象想象的灵性记录。他最爱画人物——各种面孔和各种表情。别以为这只是诗人单凭兴趣的信手涂抹,这些人物有的是他的虚构,有的是现实中的人;他对这些人有爱有恨有讽刺有愤怒。这些人物是诗人在诗之外的一种表达。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人物都是半侧脸的头像,而且全部向左侧。有人认为,这和写作时从左到右写字的习惯有关。但依我看,这正好说明他的绘画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因为,用侧面脸比用正面脸来表现一个人的面部特征要容易得多。而且他从来不用画笔作画,只用写作的工具——鹅毛笔和墨水来画。这表明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然而,一个好的画家并不一定非要经过专业。普希金的线条灵活、流畅、自如、飞动。而且像中国画家所说的那样——“不求形似,只求神似”。他笔下那些面孔都既富个性,又具神情。他画的人比他写的人要多得多。

他最热衷的题材是自画像。画家只有在画自画像时才面对自己。画家们都很热衷于自画像。但普希金的自画像似乎画得太多。他这种侧面的自画像上百次地出现在他的诗稿上。他几乎随手一条线就能把自己突起的额骨与眉骨、坡度很大而前伸的尖鼻子,以及略略发紧的嘴巴画出来。他画自己的卷发和向前卷起的络腮

胡须时更得心应手。尤其是画络腮胡子,他常用鹅毛笔的鹅毛一端蘸上墨汁轻快地抹几下。这几笔之间,便神采飞扬。有人以为普希金这么爱画自画像,是由于自恋,我则以为这出自诗人自我的意识。诗都是以“第一人称”为出发点的。仔细去看,普希金这些自画像的神态并不相同,有的凝重、有的轻盈、有的阴郁、有的活泼,它们是诗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不同心态中的自己。1826年普希金由高加索流放归来时画过一连两幅的自画像,这两幅画像却明显的不同。上幅似乎年轻一些,面孔光滑,目光纯洁,充满朝气;下幅好似经历沧桑,神情更加坚定刚毅,线条变得苍劲有力。据说这是他在与老朋友们重逢时,有人询问他经历了这一番挫折之后是否有了变化,他便画了这两幅自画像做为回答。

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他手边的纸上经常出现妻子娜达丽娅的形象,那是因为他过深过切、无时无刻不在爱她。至于那些令他关切的事件(比如1825年12月14日起义)、那些萦绕他心头的种种人物,以及他写作时的一些想象,都被他信手画在了诗稿上。故而,他的画大多是一些片断,乃至思维的碎片。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他的线条是思维的痕迹,不是审美语言。他画中的美感乃是出于他的天赋。

在普希金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单幅画中,有两幅是为他的小说——《别多金小说集中一个短篇《棺材商人》所画的插图。虽然还算不上是专业性插图,但它比任何画家都能传达出这篇小说里的意味,那种轻松的幽默中搅拌着辛辣的讽刺的味道。

没有人统计过普希金总共在诗稿上画了多少图画,我想数量一定相当可观。在圣彼得堡的普希金故居博物馆中,布展人员别出心裁地把他的这种带画的诗稿放大后印在黄色的胶片上,背后打上灯光,放在入口处。看上去优美之极也奇特之极。这种文字与图画自由地融混一起的景象,只有那种大段大段题跋的中国文人画才能相比,而且同样也是“诗画相生”。我想,这样的画在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人。

这些用伟大的文学巨著与写作才华震惊我们的大师们,怎么会兼有如此杰出的绘画才能?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当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 这是一句俄罗斯的民间谚语,很耐人寻味。

链接材料

“亲爱的读者,请想象一个年约七十岁的、又胖又高的人,面貌有几分像克雷洛夫,低垂的眉毛底下有一双明亮而聪慧的眼睛,风采威严,语调从容,步态迟缓,这就是奥夫谢尼科夫。他穿一件长袖子的、宽大的蓝大衣,钮扣一直扣到上面,脖子上围一条淡紫色的绸围巾,脚上穿着一双擦得很亮的有穗的长统靴,大体上看来像一个富裕的商人。他的手漂亮、柔软而白晰,他常常在谈话的时候用手摸弄自己的大衣和钮扣。奥夫谢尼科夫的威严和镇定、机灵和懒散、正直和顽固,使我想起彼得大帝以前时代的俄罗斯贵族。”

—— 《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节选)

1.下列对原文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应视为一种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

B.俄罗斯古典文学大师们的绘画作品受到歧视,反映了一种文化偏见。

C.普希金作画从来不用画笔,说明普希金的绘画出自他的自我意识。

D.普希金和托尔斯泰一样,都是既“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文学大师们的启蒙老师)

E.普希金妙笔作画,虽不够专业,却逾越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壁垒。

2.第1段末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生命气息的载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灵欲望的载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4.简答。(6分)

①普希金“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不超过10个字)

答:□□□□□□□□□□

②作者为什么强调 “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唯普希金一人”?

答:

5.冯骥才曾评价俄罗斯经典作家屠格涅夫为自己的小说《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所做插图时,已经做到了“画如其文与文如其画”。请根据链接材料中对小说人物的描述,为小说选择正确的插图。( )

....

A B C D

篇五:我的文学启蒙

我的文学启蒙

曹雁雁

经常有师长和朋友们问我,是怎么走上文学之路的?是啊,是怎么走上这条路的呢,回首过往的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眼这么多年过去,那个青涩的小女孩而今已成为一名成熟的女性。时到今日,我似乎越来越相信缘份和命运,那个爱用映山红和兰草花朵别在头上的小女孩,命中注定要和文字结伴同行。

很多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童年时期的影响,我也不例外。我童年是在农村里度过的,我爷爷是当年刘邓大军进驻大别山时,收编的一名红军,奶奶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裹过脚,会纺线织布,但一字不识。父亲是一名工人,听说父亲弟兄几人,就二叔学习最好,高中毕业很顺利考上了空军第一航空学院。为减轻爷奶的负担,初中毕业的父亲主动响应号召进了工厂工作,母亲是家庭妇女。我的家乡重男轻女思想极重,一户人家里,生女孩是很没面子和地位的,我作为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家里虽不欢喜,但也不那么讨厌,但我的妹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当时计划生育查得比较严,父亲为了保住他的铁饭碗,我二妹在一出生就被送走了。我三周岁那年,母亲生下三妹,我那时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不知为什么,我死活不让人家抱走她。父母看她长得实在可爱,也犹豫了没有送走她,但他们说,我若想留下妹妹,那我就得承担带妹妹的任务,我竟然就同意了。父亲长年在单位不怎么回家,偶尔一个月才回来一次,家里就我和母亲及三妹,母亲只顾干活,屋子里的事,她也是很少有精力去顾的,我就这样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负责照顾自己和妹妹,还负责看家和做饭。那个贫穷的乡村里,邻居经常看到一个自己还是小孩子的小女孩背上背着一个小婴儿,母亲不在家,我就在村里到处找吃的去喂嗷嗷乱哭的三妹。这样的时间居然撑了一年多,三妹刚刚会走路,邻居看我实在太不容易了,纷纷指责母亲,母亲和父亲在没有经我同意的情况下,决定把三妹送给人家。

那一年我五周岁。当时我大哭着撵来接三妹的几个人,可我有什么权利来决定我家的事情呢?我毕竟才五岁。三妹走后,孤单和贫穷再一次成了我生活中一部分。第二年,我的四妹出生了,她出生那天夜里,来领她的人就在院子里等着,如果我母亲生的是女孩,她们就抱走她,如果是男孩,人家就是来贺喜的。我连看都没有看到一眼,四妹就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后来,我的五妹和四妹经历一样的命运,稍有不同的是,接收五妹的是我家的亲戚。

四个妹妹被送走,成为我一生的一个阴影,我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极度不安全的环境里,只是因为身为女儿身,我害怕自己哪一天也被送走。我渴望父亲的疼爱,但父亲很少回家,我渴望母亲的关心,但母亲的精力全部放在田地里。他们养女孩子,那是绝对的粗养,能成人就成人,不能成人那是自然的淘汰。

我七八岁的有一天,在大庆油田工作的大伯回家探亲,将大娘和堂哥堂妹全部接走了,举家的离开,让我极度恐惧,我身边的人为什么会不断地离开?

改变我家命运的是弟弟的出生,母亲此后终于停止了生育。弟弟像是我家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宝物,全家的生活一下就改变了,父亲回家的次数开始增加,为减少母亲的负担,家里还请了两个专职保姆照顾弟弟。在弟弟出生前的那几年,我对自己的生活几乎都绝望了,虽然年纪很小,但我分明看到自己将来的命运。弟弟出生后,家里一下活泛了起来,母亲唱歌的天赋也发挥了出来,家里整天充满了欢声笑语。有保姆干活,我就从家务中解脱了出来,专心上学。

我九岁那一年,不知父亲从哪里弄来了一个唱片机,一个唱盘,上面一个大喇叭,唱片中间有一个圆孔,把唱片放上去,再把唱盘边上一个接触唱片的拉杆放到唱片上,插上电,唱片便旋转起来,美妙的音乐顿时弥漫出来。唱片很多,全是民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小河淌水》《情深谊长》《请茶歌》《洗衣歌》《十五的月亮》《望星空》《血染的风采》等等等等,一下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灵,我深深陶醉在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里。我看到唱片上彭丽媛和董文华英姿飒爽的照片,心想,我们姐妹和她俩同是女儿身,命运却如此不同,我要向她俩学习,不能让女儿身成为被遗弃的理由。这个当时流着眼泪立下誓言的场面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母亲原来在文艺宣传队,唱歌很好,我遗传了她的一部分唱歌基因。我在唱片机前偷偷学唱歌,把父亲带回来的所有唱片都唱熟唱烂,我还迷恋上了那些优美的歌词。趁母亲不在时,我不停地重复听唱片,把所有歌词都记录了下来。上学虽然还算有意思,但回家后,看到一家人围着可爱的弟弟说笑逗玩,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能陪我度过那些枯燥的日子。有一次,不知从哪里捡到一张《春笋报》,我看报纸上的文章既短小又简单,无聊之余,我就从有诗意的歌词中挑选了几句转换成我的语气,抄在作业本上,按照报下方的地址偷偷寄了过去。

一个早上,我刚到学校教室门口,教语文的陈老师叫住了我:“这报纸上的诗歌是你写的吗?”我接过她手里的《春笋报》往她手指的地方一看,天啊,那不就是我改写的歌词吗?我吓得脸一下红了,整个人像被施了定身法,大脑一片空白。陈老师是一位年过40的女老师,她和蔼地摸摸我的头说:“你是个好孩子,我早就看出来了,你很懂事,在语文上有天赋,以后可以往这方面努力。”

我可爱的陈老师牵着我的手,把我送到座位上。我不知后面的时光是怎么度过的,只记得陈老师给同学们读了这首诗,并让我上台开始教同学们学生字。我拿着小棍指着黑板上的生字,一字一字地教同学们。那首诗写的是什么,我早已不记得,教同学什么生字,我也不记得,但陈老师对我说的那句话和那一节课却像是烙印,永远烙在了我的生命痕迹里,成为我记忆的一部分。

我发表诗歌的消息很快在学校和四里乡亲中间传开,这偶尔的一次成绩让我更加迷茫了,我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往哪里去,我该怎么办,因为我的生活环境太闭塞了,我能读到的书太少了,除了节日期间走亲戚,平时我连县城都很少去。一天,我洗完衣服经过奶奶家门口,我听见奶奶大声哭骂道:“挨千刀的小武啊,你不往家里寄钱寄吃的,寄这些没用的书给我一个老太婆,有啥用啊??”

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小武是我三叔,他当时在新疆马兰地区核武器试验基地当兵,我很小时,三叔就当兵走了,他往家里寄书了?我赶紧跑到奶奶家,院子里已有一堆的邻居,都在翻看三叔寄来的包裹,硕大的帆布袋子里面除了书还是书,没有一样别的东西。村里一个识字的叔叔从一本书里翻出了一封信和三叔的一些照片,他打开信念道:“娘,这些书都是我好不容易才攒来的,花了好多津贴费,您老一定要把它放在我的箱子里保存好,不要弄坏了它,我回去要用,您见它如同见儿子。儿在这边都挺好的,我一定好好表现,争取早上考上军校。”

奶奶一听这话,坐在地上哭得更厉害了,鼻涕眼泪一把一把地揪。我上前去看看都是什么书,拿起一本,书名写着“三刻拍案惊奇”。我正要翻看内容,奶奶大概想起三叔的话,不能弄坏它,她脱掉一只鞋子扔向我:“再摸书,看我不打死你。”我吓得赶紧跑了。 我后来多次去奶奶家勘察过放书的地方,放书的那个箱子在奶奶的床头边码着,万幸的是没有上锁,奶奶家也没有钱买锁,她家大门的锁还是一个U形铁环呢,出门往两边的门鼻上一放就走了。那段时间,三叔的书像是一个魔咒吸引着我不断走近它,上学时间我没办法,放学后,我就想办法去了解爷爷奶奶的动向。后来,爷爷奶奶什么时候从家走,什么

时候到自家田地里,干多长时间农活,奶奶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去菜地拔菜,什么时候准备回家,我摸得一清二楚。算好时间,我提前把自己的作业在学校里做完,回家干点家务,装作也要去洗衣或者锄草,顺利地溜到了奶奶家。

奶奶家的大门下面有一个门槛,可以卸掉,目的应该是方便鸡鸭猫狗进出吧。我卸掉门槛爬了进去,顺利地打开了那个宝箱子。当时看到那些书的书名,我快乐得简直要哭出来,我第一次看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三刻拍案惊奇》《东周列国志》《西厢记》《金圣叹评论集》??这些书让我眩晕,让我手直发抖,让我不知该动哪一本,以至于后来我什么也没动就又爬了出来。那一年,我十岁。

第二次偷爬到进去看书时,我已有点经验,我拿了一本书塞在衣服里爬了出来。那天的天气实在是好,天空蓝得让我陶醉,白云软得让人眩晕。我跟母亲说我要去一个比较远的庄稼地里去锄草,母亲答应了。到了庄稼地,我象征性地挥动了几个锄头,拔了几根草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书看。那一天,我一直看到天黑得实在看不清书上的字了,我才合上书回家。到家门口,我用锄头在一棵树下挖了一个四方的小坑,捡了一块塑料薄膜放进去,把书放在薄膜上,上面盖上砖瓦,铺上树叶,好像什么也没有的样子。

就这样,我看完一本,又偷偷去奶奶家换一本,不认识的字也不管它,顺着意思知道大概是什么就行了。有些书我根本看不懂,但我记住了里面的主人公,叫什么詹天佑、茅以升。有时看到不喜欢的书,我会计算奶奶回家的时间,在她家里多停留一会,大概翻一翻,有时为了多看一本书,我竟忘记了回家的时间,我听见鸡鸭猫狗纷纷进屋的声音,才慌里慌张地爬出来。

为了能在学校有更多的时间看我三叔的书,我常常去山上采映山红和兰草给老师,教室里也经常有我采的花。学校离家很近,老师在母亲面前的夸奖,让母亲放心我在学校多停留,于是我有了更多时间去看书。当然我每次回家也都会把家里布满鲜花,我常常把映山红做成花环套在自己、母亲和弟弟头上。有花陪伴的生活也一直影响到现在,时至今日,我家基本不断花草。

在奶奶家看书还有一件最幸福的事情,那就是偷喝米酒。奶奶一年四季都酿米酒,她经常会用一个大搪瓷脸盆,装半盆蒸熟后的糯米,在脸盆中间揣出一个碗口大的空间,等到米糟发酵后,米酒就会沁在脸盆中间,乳白色的,盈盈荡荡,香气四溢。我有时看得渴了,就会舀起半碗米酒喝,怕奶奶发现米酒少了,我就又添上半碗水,有时喝一碗米酒,我就添上一碗水。米酒的度数虽不如白酒高,但度数也不低,我喝下满满一碗米酒好像并没有事,是三叔的那些书支撑我要看下去,还是我本来就能喝酒,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奶奶经常说:“今年的粮食酿的酒不甜啊!”

那一年多的时间,甚而更长的时间,我常常能偷喝到奶奶酿的米酒,而奶奶至今仍不知情,大概我的酒量就是那时练下来的吧。到逢年过节时,我便不用偷着喝,直接找奶奶要,奶奶懒得理我,我便跑去直接舀着喝。记忆最深的一次,就是一个中午,我给奶奶做好饭,奶奶高兴,留我在她家吃饭,我说不用了,我有点渴,喝点米酒吧。奶奶答应了,为怕奶奶反悔,我去喝酒时关上了门,把一盆米酒里的所有沁出来的液体全喝完了,大概喝了三四大碗,之后我就倒下了。等我醒来时已是傍晚,父亲来找我,看我神智不清,居然没有打我。他牵着我的手让我跟他回家,我却不能利索地走路,一路不知摔了多少跤。从奶奶家到我家,平时也只要几分钟,但那个醉酒后的傍晚,我像是走在一条梦幻一样的七彩光束上,充满了神秘与绚烂,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三叔又陆续寄了一些书回来,有一次还寄了一本三叔自费出版的字帖,我爷爷、父亲、二叔和三叔的字都写得极好,唯有三叔出版过字帖。我仍能听到奶奶接到包裹时歇斯底里地哭诉,但她的哭诉对我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那意味着没有人喜欢或者注意这些书,

否则我就没机会享有了。三叔的书陪我度过了我的整个小学进程,我已完全喜欢并享受这些文字。它向我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看到了另一个神奇世界。

小学快毕业时,不知道是假期的哪一天,我在菜园里浇菜,听见村里人头攒动,一个婶子说:“燕子,你快回去,你二叔和三叔回来探亲了。”我撒开腿就往奶奶家跑去,远远地听见奶奶那熟悉的哭嚎声:“我的儿啊,你们怎么这么狠心啊,一走就是这么多年,不来看看你们的娘哎,娘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啊??”

我站在人群里,听着奶奶的哭诉,看着叔叔和奶奶拥抱在一起,忍不住泪流满面。没想到书上描写的久别重逢,竟然在我的身边发生了,这种重逢是任何文字都描写不出来的心碎。我很小时候,三叔就到戈壁滩上去了,二叔考上了军校,一走也是多年,现在终于回来看看我们了。

我二叔后来从湖北调回到一航院,他在部队政工口工作,大多与文字打交道,期间曾担任过《机务摇篮》的总编。曾有人问我,你写文章是不是受你二叔的影响啊?实事求是地说,也许我和二叔、三叔都有文字方面的天赋,但我从没有受过他们的直接点化,因为我们很少接触,如果说有影响,那三叔的书,的确是影响了我。在我蛮荒、枯燥、单调、贫穷的童年岁月里,没有那些书的滋养,我就不可能有现在的史学观,不可能有后面对文字的狂热与忠诚。

成长,是和命运的安排绝对联系在一起的。

进入中学后,我到处找书,不管什么书我都看,哪怕是电器的说明书、卖老鼠药的介绍,我也爱不释手。但发生的一件事拉开了我和母亲矛盾的序幕,由此开始了我叛逆的青春,也加速了我从事文字工作的进程。

母亲经常以给别人做衣服来填补家用,我上初中后,来我家请我母亲做衣服的人开始增多,对这些我帮不上什么,也从不过问。有一次,我回家居然看到了我的一位同班男同学,他拿出一块面料嗫嚅着让我母亲给他做件衣服。要知道,平时都是大人来找母亲做衣服,哪有没有成年的孩子来请人家做衣服的?他家离我家至少十里地,怎么会跑到这么远来做一件衣服?我的质问让那位男同学脸红得找不着躲藏的地方,只好落荒而逃。母亲见此情景,一边骂我不通人情世故,一边打我,说我肯定在学校不学好,招惹男生了,不然人家怎么会那么远跑来请她做衣服?人家来就来了,我居然这么不懂事,把人家撵走,太不像话了! 虽然那时我才十一二岁,但我已出落成一个俊秀的姑娘,方圆邻居和亲戚来提亲的人很多,来做衣服大概也只是一个幌子吧,具体是不是这样,我不知道,但通过做衣服都问我的情况倒是真的,母亲当然不相信,我还太小。母亲的水平决定了她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她很骄傲人家都来找她做衣服,说明她做衣服技术好,另一方面不希望我这么招摇,引起人家的注意,我毕竟才十一、二岁,如果一不小心走错路,我就毁了。她希望通过骂我,来让我自觉低敛再低敛、老实再老实。

可我不觉得自己做错什么,因为我什么也没有做,我一没有招惹男生,二没有轻佻的言行举止。长相是父母给的,是人家要注意我,要怪就怪父母,凭什么拿我出气! 从那以后,我就和母亲对着干,当然我挨母亲打、挨母亲骂的次数越来越多,虽然在邻居眼里,我是一个极为懂事的孩子,做家务、缝补浆洗、带弟弟,所有人都在母亲面前夸我,但母亲说,就是因为你们都夸她,才把她夸得傲气上涨,看不到自己了。我听到这些话,恨自己怎么会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于是和母亲公开吵架,有一次把她给我做的一件衣服当众撕乱,扔到她面前说,别以为你给我做衣服就可以用这么恶毒的话来欺负我,我做一件让你看看,肯定比你做得好。于是,我花了几天时间自己设计了一件衣服,做好后穿在身上。母亲一看比她设计得时尚,更加来气:“怪不得有人来提亲,你穿得这么惹眼,腰这么细,人家能不盯着吗?这么小就这样招摇,长大也是一个祸害,不如掐死你算了!”

母亲的嚎哭让我几近发疯,可我除了家又没地方可去。在那段暗淡无光的日子里,影响我一生的书出现了,它成了我那几年全部生活的寄托,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就是因为那本书才形成。遗憾的是,它依然是一本残书,后面被撕走了,没有结尾。那是一本中篇小说《桃花湾的娘儿们》,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来的,反正看完后,我极为震撼。一是震撼小说还可以这样写,这么简单,完全不用《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那样复杂的故事,也不用那么厚,简单的叙述,简单的人物生活,却勾勒了一个个生鲜活亮的人物形象,二是震撼女主人公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只要能走出大山,看看山外的世界,那么死了也是值得的。 那篇小说,我不知翻过多少遍,我喜欢里面每个真性情的女人,喜欢从骨子里尊重并善待女人的梁厚民,喜欢它传达给读者的“尊严”“向往”“努力”和“梦想”。对文字的痴迷,让我本能地摒弃社会生活常识,我与身边的人渐渐拉开了距离,我不喜欢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喜欢聊张家长李家短,不喜欢我的女伴和女同学被定亲,不喜欢看人家小两口与公婆吵架??我生活在农村里的能力与年纪的增加成反比,我提不起重物,我不会下田插秧,不会打谷,不会种菜,不会的东西越来越多。

除了写作,除了女工,我再没有别的生存基础。我清晰地看到这个现实,于是我加倍向文字靠拢。有一次,我不知从哪里借来了一本《隋唐英雄传》,但后面几十页都被人撕走了。我看完后为了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发展,但逢有点与书有关的人,我就打听。后来听一个同学说,她家里的一个亲戚好像有这本书,但亲戚住在大山里,来去不便。我给这个女同学洗了一个星期的饭碗才得到她同意陪我一起去找。我利用月休假和她去了她亲戚家,可惜,我没有找到。回来后我很难受,心想,别人能写,我也能写。于是我按照我看到的故事情节发展,看着目录,顺着我的想法续下了《隋唐英雄传》的后几回。

有过这种看残书的情况后,我就对续写结尾有了浓厚的兴趣,记忆里好像续写过不下十本古典名著小说,由于数次搬家以及家庭条件的局限,我这些续写的小说故事都不知丢弃到哪里了。

弟弟渐渐长大,照顾他的一个保姆走了,另一个保姆有时也要回家去做自己的家事,母亲看我越来越不顺应她的生活节奏,和我矛盾日益尖锐。为了躲避母亲,我住在学校里很少回家。在学校里,我常常有意识地接触不认识的人,去小路上背诵课文,去小河边洗衣服,去山上采花,我希望能碰到《桃花湾的娘儿们》里描述的人贩子,能将我卖掉,卖得越远越好,这样既给了母亲一笔钱,算是报答了养育之恩,我也满足了看看外面世界的梦想。可惜,学校毕竟离家太近,方圆附近的人,我不认识,父母却和他们有扯着藤子连着根的联系,三年初中生活下来,我没有碰到一个人贩子来贩卖我。

我对庸俗生活的拒绝,直接导致了我对人情世故的滞后,直到如今,我依然对别人的表达慢半拍,换句话说,我是一个慢热型的人,没有时间的浸润,我似乎找不到感觉,这是不是文字的遗毒呢。

转眼到了十四岁,我初中毕业了。毕业后的那个夏天,三叔的书已没什么可以看的了,我没有等到人贩子,也不能离开家,我没有钱,我不知该往哪个地方去,于是我开始了一项无聊的工作——抄写《红楼梦》。我找到一个比较厚实的大笔记本,从小说的第一个字开始抄起,有家务就干家务,没家务就抄书。没抄几十页,我就开始高中生活了,抄了半年的时间,我终于抄写完了。

看着厚厚的几个笔记本,我心里很受启发,曹雪芹的家族有他的特殊故事,我们凡人有凡人的故事,我也可以写凡人的家族。于是我开始动笔模仿《红楼梦》的格式写我的家族故事。高一下学期,我的小说被同学们发现,由于里面的人物全是我爷奶父母叔婶亲戚的实名,小说里的事情很快成为调侃和笑话的依据,这事很快就传到了父母耳里。

那天我一进家门,就感觉气氛不对,母亲见了我,一边哭一边骂:“让你上学,你就干那些无道紧(没有价值)的事,白养活你了,你看现在有几个像你这么大的姑娘还在上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