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音乐家杨科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1:17:59 体裁作文
音乐家杨科的故事体裁作文

篇一:小音乐家扬科

++++++28 小音乐家扬科(人教版第十册)

作者:白净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根据波兰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音乐迷扬科》的主要内容改写的,作品反映的是波兰十九世纪的农村生活。当时的波兰农村在封建地主的统治下,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课文记叙了一个酷爱音乐的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被毒打含恨死去。扬科的遭遇正是那个社会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和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瘦弱、寄居、木杈、笛子、仆人、恐惧、凄惨、惩办、监狱、樱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故事中受到爱憎分明的情感教育,认识黑暗社会的罪恶本质,激起对恶势力的憎恶之情。

4.体会文中一些描写生动,感情色彩强烈,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体现扬科热爱音乐的。

难点:理解造成扬科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参考资料

显克微支 (1846—1916)波兰作家。早期作品描写波兰农民的痛苦生活。1876年旅美,回国后写了政论《旅美书简》和短篇小说《为了面包》、《奥尔索》等,揭露美国资产阶级的虚伪民主和波兰移民的悲惨处境。1883年起陆续发表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洛窦耶夫斯基先生》,反映了十七世纪波兰人民反对异族侵略的斗争。1896年写的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使他获诺贝尔文学奖(1905年)。《十字军骑士》(1900年)是显克微支的代表作,也是波兰历史上享有盛誉的长篇历史小说。显克微支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作家,他的文学语言丰富优美,被称为波兰语言大师。

五学习指导

(一)揭示课题

幸福的孩子所拥有的幸福总是相似的,就像在座的各位同学,每天都在父母和老师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甜美;不幸的孩子却各有各的不幸,他们或身患残疾、或家境贫寒、或流落街头、无家可归。这节课,我们将认识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笔下的一位不幸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扬科。在村子里,大伙儿都管他叫——小音乐家。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 词语注释

寄居:暂时住在他乡或别人家。

奏乐:演奏乐曲。

监工:旧称在工作地点监督工人或农民劳动的人,也叫工头。

眼巴巴:急切地盼望或看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而没有办法。

抗拒:抵抗,拒绝。

惊恐:惊慌恐惧。

凄惨:凄凉悲惨。

处置:惩治,处理。

号叫:拖长声音大声叫喊。

短工:临时的雇工。

2 词语积累

⑴近义词

寄居——借居 处置——处理 凄惨——悲惨

颤动——颤抖 自在——安闲 恐惧——畏惧

⑵反义词

粗鲁——文雅 自在——拘谨 抗拒——服从 瘦弱——强健

3 多音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全文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1—2):扬科和他妈妈生活在穷困的环境里。 第二段(3—5):扬科很爱音乐,他觉得自然界到处都存在着美妙的音乐。 第三段(6—8):扬科爱好音乐,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 第四段(9—12):扬科去看地主食具间里的小提琴,被人抓住,遭到毒打。 第五段(13):第二天扬科又一次遭毒打,悲惨地死去。

(四)了解为什么叫“小音乐家扬科”。

1 因为他非常喜欢音乐

2 扬科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奏乐声。

如果你是扬科,你会听到谁为你奏乐?联系课文内容试着说一说。

扬科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奏乐声:

田野里,小虫为他( );

果园里,( )为他( );

( ),( )为他( );

( ),( )。

3 扬科对音乐如此痴迷,感,你能想个比“热爱”程度更深的词吗?

酷爱音乐

(五)研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

1 一个有着如此杰出的音乐天赋的孩子,最后的结局却是悲惨的死去了,我们不能不问,他是怎样死去的? (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被毒打而含恨死去)

2 扬科为什么要去摸摸那把小提琴?

(他很喜欢小提琴美妙的声音)

3 默读课文7——12自然段,勾画出能体现扬科对音乐、对小提琴非常热爱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好好体会体会。

4 朗读、谈感受,理解。

重点指导:

(1)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呀!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就够满足的了。

扬科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什么?(摸一下小提琴)

这是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愿望啊,可他能实现吗?(不能)

他能拿什么去交换呢?他有好吃的零食吗?他有好看的衣服吗?他有漂亮的文具吗?他没有,因为他只是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他只是一个可怜的牧童。尽管如此,可丝毫不能影响他对音乐的渴望。怎样读才能表达他想得到小提琴的强烈欲望呢?

(2)一天傍晚,扬科看到食具间里一个人也没有。他躲在草堆后面,眼巴巴地透过开着的门,望着挂在墙上的小提琴。他望了很久很久,他怕,他不敢动,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门口移动。

你曾经眼巴巴地看过什么东西?当时你在想什么?(很想得到那个东西)

他望了很久很久,他会想些什么呢?

尽管害怕,他还是不由自主地一步一步地向门口移动,是什么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对音乐的热爱)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吧。

(3)(看本课插图)

图中最让你的心为之震颤的是什么?你从扬科的神情里读懂了什么?

课文哪个地方描写了这副图的情景?找出来读一读。

在这个月光如水的寂静的夜晚,扬科终于有机会和自己梦寐以求的小提琴接近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可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情形呢?你觉得哪种描述更符合当时的情况?(比较,体会扬科处境的危险和作者对扬科命运深深的担忧)

夜静得可怕,月光偏偏照在扬科身上。扬科跪在小提琴前,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

夜静悄悄的,柔和的月光洒在扬科身上。扬科跪在小提琴前,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

(4)忽然,黑暗里发出了一下轻微的凄惨的响声,是什么声音?

过了一会儿,黑暗里发出了一下轻微的凄惨的响声,扬科不小心触动了琴弦。

在扬科的心目中,小提琴的声音曾经是多么美妙呀! 此刻为什么却成了凄惨的响声?从作者的描述中你预感到了什么?(不幸即将降临到扬科的头上)

5 了解扬科临死时的情景,深化对扬科命运的同情。

(1)后来,扬科给带到管家面前,又挨了一顿打。他母亲把他抱回家去, 第二天,他没有起床,第三天傍晚,他快要死了。但我们的小音乐家扬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他最后一次听到的村子里的演奏是怎样的?在课文里找出相应的内容读一读。

(2)闭上眼睛想象,看能感受到什么。

(3)这美好的一切,扬科舍得离去吗?读最后一段。

(4)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他已经静静地离去了。他临死前为什么还睁着眼睛,他会想些什么?

(5)尽管不舍,他还是悲惨的死去了,离开了这个曾带给他多少快乐,也带给他多少伤害的人世间。白桦树哗哗地响着,如果扬科能听见,他一定会把它想象成( )?而此刻,我们听到的,却是白桦树凄惨的号叫。如果白桦树能说话,此刻,它一定在诉说着什么?

(6)再齐读最后一段。

6 句段赏析

⑴村上的更夫常常看见扬科悄悄地躲在乡村旅店的墙角下静听。

一个“躲”字,把天才少年扬科的处境及其对音乐的酷爱表现得十分深刻。

⑵他望了很久很久,他怕,他不敢动,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门口移动。

小扬科明白,他这个短工的儿子是不允许进食具间的,更不能动那把小提琴,否则就会遭到毒打,因而他很害怕,犹豫不决。“抗拒”是抵抗、拒绝的意思。“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指的是酷爱音乐的力量,是那种想看看小提琴的强烈愿望所产生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挡的,所以小扬科虽然很害怕,但是仍然向食具间门口移动。

(六)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感情色彩比较浓,朗读时一定要认真体会作品反映的细腻情感。3—6自然段应怀着赞许之情,读得比较轻松。接下来三个自然段写扬科想得到小提琴的心愿,要带着一种渴望、企盼之情去读。扬科进入食具间前后及被带到小木棚后,他一直处于惊恐状态,朗读时要充满同情。

(七)写作特点

1、语言朴实、流畅,描写细腻生动。

2、感情真挚,联想丰富。

(八)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小音乐家扬科的悲惨遭遇,说明了在剥削制度下,由于等级、贫富的差距,穷人的孩子即使有美好的愿望,有特别的才能,也只能被埋没,甚至遭到种种迫害而丧失生命。

(九)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说?有什么问题想问?请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或者一个符号标注在课文的插图下面。

2、如果小扬科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同学,一个邻居,一个朋友,你会怎样去帮助他?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希望我们的同学都能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去同情和帮助身边许许多多像扬科一样的弱者,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六小结:

小扬科是个极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命运却这样悲惨,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社会不平等的可恨、可恶。假如小音乐家扬科和我们一样,生活在我们中间,他很可能会在音乐方面有所作为,学了这篇课文,更使我们感到自己是多么幸福!最后,让我们再深情地呼唤一遍——小音乐家扬科!

篇二:简案《小音乐家扬科》(任珊)

《小音乐家扬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课文,读准多音字,在教师的引导下说清课文主要内容。

2、紧扣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学习课文1---5自然段,通过研读重点语句“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感受扬科生活的贫苦;了解“无论??总??”“凡是??都??”的用法,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和痴迷。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

4、模仿课文第四段(拟人句)和第五段(运用拟声词)的写法给文章补充内容。

课前谈话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板书):小音乐家扬科

1、读课题。

2、从课题中,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事情来写的。课文主要写了扬科的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词语划下,多读两遍。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扬科的什么事?(学生读6-7分钟,教师巡视)

2、检查反馈

▲词语: 抗拒 恐惧 凄惨 惊恐 号叫

指名读,读准“号叫”。齐读,了解这些词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构成的,再齐读词语。

▲词语:牧童 监工 仆人 更夫 管家

指名读,默读课文,了解监工、仆人、更夫、管家和扬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感受扬科的处境。

3、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在讲扬科的什么事?指名说,师引导,同桌说。

三、学习1---2自然段,感受扬科生活的贫苦。

师: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已经知道扬科的命运很悲惨,他的命运如此悲惨,主要还扬科家生活的贫苦。请同学们默读1---2自然段,划划哪些语句在告诉我们?

1、学生默读1---2自然段

2、交流:

句子A:他长得很瘦弱,脸黑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

音乐家杨科的故事

眼睛上。

引导:这句话在写扬科的外貌,“瘦弱”、“脸黑黑的”,从描写扬科的外貌来体现扬科家生活的贫苦。

句子B: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

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短工”,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是怎样的?随机积累词语:居无定所、寄人篱下、一贫如洗??(板书)

指导朗读:带着对扬科的同情,。齐读第2自然段。

四、品读3----5自然段,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和痴迷。

过渡:扬科这样的处境,还谈得上什么爱好,什么兴趣呢?可是扬科偏偏那样地热爱音乐,课文哪些自然段都在写扬科爱音乐呢?

这节课,我们先来感受扬科对大自然音乐的喜爱。

1、自由读3---5段,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用书中的哪句话来概括?

2、交流:

句子A:扬科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乐声。

学生说感受。

引导:也就是说,不管到什么地方,扬科都能——,对扬科来说,到处都有——,这是一个对音乐非常敏感的孩子。所以大伙儿管他叫——(扣题)

句子B:凡是乡村里听得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 学生说感受。

引导:为“凡是”换个词。(随机:像上面一句的“无论??都??”一样,“凡是”的后面往往也跟着“都”,它们就组成了一对关联词。)只要有声音,扬科就觉得是——,只要听得到,扬科就会——(注意听着),凡是乡村里听得到的——,他都——,他觉得——,听着这些乐声,对扬科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啊!所以大伙儿都叫他——(扣题)

齐读两个句子。这两句话都在概括地写扬科爱音乐。

3、扬科走到了哪里,听到了哪些乐声呢?课文是怎样具体来写的?

指名读出相关的句子,随机出示:

树林里??

田野里?? 果园里??

堆草料的时候??

小河边??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从重点词感受扬科对音乐的喜爱。

师引读:扬科很爱音乐,无论——,他总能——

他来到树林里,听到树林里在——

他来到田野里——

来到果园里——

堆草料的时候——

春天来了,——

强调:是啊, 凡是乡村里听得到的——

指导朗读:让我们跟着扬科的脚步,一起走进大自然,细细地聆听各种美妙的乐声。 齐读3——5自然段。(配乐)

四、小练笔。

文章3-5自然段写扬科爱听大自然的音乐,作者既有概括的写,又有具体的描述,在具体描述的时候又采用了不同的写法,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

1、第一句:拟人写法

第二句:运用拟声词。

两个句子好在哪里?

2、模仿作者的写法,写写:扬科还会来到哪些地方,听到了哪些声音?

篇三:《小音乐家杨科》教学设计

小音乐家杨科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5个生字,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小音乐家杨科以及他的悲惨命运。

2、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经历充分的阅读实践,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外国孩子生活的读物,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交流课外阅读,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课前我们一起选择了一些有关外国孩子生活的课外读物,同学们都读过了吧?和大家聊一聊书中的主人公的故事,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今天我要独立阅读课文,也是一篇有关外国孩子的文章,题目是》小音乐家杨科》。(板书课题)

二、 速度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置疑:关于这篇文章的小主人公,你们都想了解些什么内容。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说说阅读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自己还没有读懂的问题。

三、 细读课文,边读边体会

1、 再一次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随时把对小音乐家杨科的印象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用适当的词语或简短的句子写在书边上。

2、 完成:“( )的杨科”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如:酷爱音乐的杨科

具有音乐天赋的杨科

可怜的杨科

委屈的杨科

四、 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有共同阅读感受的学生自愿组合几个学习小组。小组中交流阅读感受,找出能够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组的学习伙伴听。小组内互相评点、指导同学的朗读。各小组的代表有感情地朗读,与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所得。

五、 扩展阅读,创新想像

1、“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让学生想像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杨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让学生想像听到白桦树在说些什么?

六、实践阅读,引向课外

与学生讨论,在这节课之后,关于这篇课文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学些什么。

篇四:音乐迷杨科教案说课稿

音乐迷杨科

一、教学目的:通过各种描写能理解杨科这个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述语句,体会作者为小扬科、为受苦受难的劳动人

民鸣不平的思想感情。

三、学课时:2课时

四、学过程:

(一)简介

课文是根据波兰著名作家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音乐迷扬科》的主要内容改写的,反映了波兰19世纪的农村生活。课文记叙了一个酷爱音乐的波兰男孩子——扬科,为了摸摸管家的小提琴而遭受毒打含恨死去的悲惨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饱受苦难的劳动人民的同情。 全文以小扬科对音乐的“爱”和命运的“惨”为线索,先介绍了扬科和他穷苦的身世,又讲扬科酷爱音乐和他具有卓越的音乐天赋,接着讲小扬科对小提琴的痴迷向往,最后讲他为了偷看地主仆人那把迷人的小提琴而遭受毒打丧生。

(二)正文

审“家”字——看扬科

1.齐读课题 (1)思全文主要写的是谁?(扬科) (2)思扬科是个怎样的孩子?(爱音乐) (3)思课题哪个词概括了扬科爱音乐?(小音乐家) 2.自由读全文。边读边画出表现扬科爱音乐的词句。 3.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课文顺序,分层次地归纳出小扬科酷爱音乐的表现。

4.看看课题,哪个字集中概括了扬科酷爱音乐,又非常懂音乐,是个天才的?(家)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现出扬科爱音乐)

审“家”字——思社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边读边画。

(1)小扬科被毒打,惨死的起因是什么?

(2)小扬科挨毒打的经过?

(3)小扬科挨打的结果怎样?(归纳出板书)

2.横比:扬科挨打的起因(即他的要求)说明了什么?扬科挨打的经过(即管家怎样做)说明了什么?扬科挨打的结果又告诉我们什么?(重点分析词句之间的联系)

3.纵比:(1)扬科惨死的起因、经过、结果联系起来思考,说明什么?(见板书2)

(2)再从扬科惨死的直接原因找找社会上原因,说说扬科为什么会惨死?

4.再看课题,想想既然当时社会不能造就一个音乐天才,却扼杀天才,课题为什么要称扬科为“音乐家”?(这个“家”是悲愤的心声,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是有力的反抗。)

5.指名读结尾段,体会“白桦树??不住地号叫”蕴含的悲愤、控诉、反抗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联系当今儿童天才的充分发挥,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审“家”字——想作者

1.指名读课文的部分语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1)对扬科外貌的描写:“闪闪发光的??”(聪慧)

(2)关联词的运用:

(3)环境的衬托:

(4)象声词运用:“白桦树‘哗哗,地号叫”(表达悲愤之情)

2.总结字里行间浸透着对扬科喜爱之情,怀念之情。

3.第三次看课题,课题哪个字抒发了作者喜爱、悲愤、怀念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总结全文的中心思想。 (四)回顾学习过程,悟出阅读方法。 1.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围绕课题的哪个字思考的?又是分几次思考的?

2.这个“家”字带动全文的学习,这叫什么方法?(课题阅读法——也称“牵牛鼻子法”)

3.分析这种阅读方法的操作步骤

4.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方法,主动学习其它课文。

板书:

篇五:小学音乐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

小学音乐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

中卫三小 侯晓慧

音乐课是小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必要的先决条件。”在教学中,教师是否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情感状态,是我们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到底如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

一、教师要具备多项专业技能及其它学科的知识素养

首先,教师要具有演唱不同风格曲目的声乐能力和较强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拿到一首作品,就要能根据歌曲的特点,准确表现歌曲词作者和曲作家的艺术风格,也要能恰如其分地伴奏出动听的旋律,这样,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得到启发、得到感染,进而激发学生对歌唱艺术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具有其它学科的知识素养。

音乐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门艺术学科,它不是孤立的,它是和其他艺术学科紧密相连的,又是互相影响、互相发展的。音乐教师要具有完善的开阔视野,深刻见解,广博的学识,并不断努力学习,懂得如何积累和运用知识,善于更新知识结构,除了本专业的声乐、器乐、舞蹈、指挥、和声、曲式、乐理、中外音乐史等外,并应学习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律学、语言学、电影电视剧欣赏、历史、美育等,关注各国各民族的民情风俗。音乐教师只有知识广博又多才多艺,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才能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也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达到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

再次,教师还应该像一位出色的节目主持人,通过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提出趣味的设问激发学生,运用生动的手势提示学生,做出形象的动作吸引学生,让学

生不止不觉的陶醉在你的教学活动中。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讲故事、编儿歌,培养学生的学谱兴趣

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中,要注重从低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识谱能力的培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开动脑筋,去理解歌曲的音乐形象,感受音乐的美,接受乐感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谱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音符时,我编了下面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说:从前,有个善良的老奶奶,她独自一人住在小树林中,有一天,她在出门的路上捡到了一朵七色花,于是就把它带回家种了起来,每天细心的照料着这美丽的花朵,有一天,这朵七色花忽然不见了,它们变成了七个活泼可爱的小娃娃,终于有人和老奶奶做伴了,老奶奶高兴极了,可这七个小娃娃模样都一样,只是个头一个比一个高一写,为了能够区分开来,老奶奶按个头的高低为这七个小娃娃起了不同的名字名字,分别叫 “do”、“re”、“mi”、“fa”、“sol”、“la”、“si”。这时,我在黑板上画出了七个不同高矮的小娃娃,并标出了他们的名字,学生的兴趣下就被调动了起来,并牢牢记住了这七个不同高低的音符。

(二)在游戏活动和歌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唱歌兴趣

音乐课的课堂教学形式力求生动活泼,教师将歌曲内容渗透在游戏活动中,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学生歌曲的兴趣。例如,教学歌曲《藏猫猫》时,我先带领学生在歌曲衬托下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边玩边跟着录音伴奏范唱了歌曲,学生听后立刻饶有兴趣的围着我直问这首好听的歌曲叫什么名字,我告诉学生后,他们学唱的积极性更高了,之后我有引导学生在玩中体会歌词内容,把游戏活

动中的感觉通过歌声表现出来,为了进一步巩固思想教育,我还对歌曲进行必要的情感处理,表达藏猫猫时的紧张与小心以及找到对方后的高兴心情。孩子们无拘无束,有的拍手、有低头、有的猫腰、有的边唱边晃脑袋,显得十分高兴。

又如,在歌表演《小动物唱歌》这一课中,学会歌曲后我引导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身形、动作、叫声进行歌表演,孩子们有的模仿老虎、有的模仿小猪、有的模仿青蛙、有的模仿大灰狼……每个动作、每种声音都惟妙惟肖。整个课堂活跃有序,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不仅很快学会了歌曲,还在游戏活动中跟周围的小伙伴学到许多东西,也懂得了团结合作、互助友爱。

(三)自制打击乐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器乐(竖笛、口琴、儿童打击乐)、舞蹈、律动等的作用,使课堂形式活泼有趣,也可以带学生到室外欣赏大自然的音乐。自然界中各种美妙的声音就是一曲美丽的交响乐,我们要鼓励启发学生善于搜寻,敢于模拟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在此,要特别发挥儿童打击乐的作用。但是,由于条件和能力所限,各种打击乐器是不能达到人手一件的,这样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于是,鼓励学生像音乐家杨科那样,自己动手制作音乐器材,如笛子、碰铃等,还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作音乐器材,例如:用饮料瓶装上小石子和沙子做成沙锤;用啤酒瓶盖串起来做成串铃;用柳树枝做成简易口笛;用玻璃瓶装上不同体积的水来敲击,还有锅、碗、瓢、盆等等,虽然这些器材笨拙,音准效果也不怎么好,但如果把他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就是一曲青春交响乐。学生们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便可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四)运用绘画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美不分家。绘画、音乐同属于艺术范畴,二者在形象感知、抒发情感上各有特色。而绘画更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很容易就被学生所接受,若在教学中充分

利用这条感知渠道对音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探究、理解和体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达到相互渗透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教学《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这首歌曲时,我在黑板上画了这样一幅简笔画:蓝色的天空、闪烁的小星星、弯弯的月亮、可爱的小女孩坐在月亮荡着秋千,然后把这些事物串成歌词,学生们看图学唱,触景生情,理解歌词大意,很快就能深情并茂的演唱这首歌曲。在欣赏教学中,我也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他们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的理解,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从而丰富他们的联想。通过绘画辅助音乐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加热爱大自然,并从中体验到音乐中境界。

上好音乐课,可以活跃学校气氛,调节学生精神疲劳,发挥学生音乐技能,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使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能够健康发展,但上好音乐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只有重视学生对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完成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愉快而积极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并使音乐教育真正达到“培养人”的目标。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