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新中国的发展与变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7:25:27 体裁作文
新中国的发展与变化体裁作文

篇一: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思考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思考20世纪

50年代我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成立初期,经过了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把向社会主义全面过渡的问题提到中国共产党的面前。就当时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而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个时期向全面过渡的主客观条件业已成熟,提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适时的和必要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做出的正确选择。 从国际形势来看,20世纪50年代初期,两极格局进一步巩固。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战略,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49年美国等国家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美国通过实施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和亚洲的同盟体系,建立前沿军事基地,向各国提供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在西方联盟中确立了领导地位。与此相应的,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老大哥”的地位。1947年苏联与东欧一些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成立了由苏联和东欧国家组成的经互会;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从国内形势来看,1955年,新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比较恶劣。同我们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仅有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等21个国家;有的国家在政治上受美国的影响和控制,对新中国有严重的对立情绪。美国对中国采取封锁、禁运等敌视的政策,拼凑了一些军事集团,形成不同层次的防御链条来遏制中国。1954年12月2日,美国政府同蒋介石集团非法签订了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进一步恶化了中美关系。

从这样一个大背景出发,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建国初期,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毛泽东正是在科学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着的深刻变

化及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篇二:新中国初期经济改革与发展

新中国初期经济改革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63年,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国走过了发达国家二三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如今世界的第三大经济实体,不得不说,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获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调整

旧中国的经济是半殖民半封建性质的经济,在这夹缝之中,现代工业发展十分缓慢。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长期压制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并且十年内战期间,国民党为获得内战的胜利,滥发法币,四大家族垄断经营,金融秩序混乱。到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家经济凋敝,整个国民经济近乎崩,经济秩序亟待恢复。

(一)初期经济改革

只有恢复经济才能有经济的发展,为了恢复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新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是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特权;二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三是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四是合理调整工商业。这一系列举措的实行使得1950至1952年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就有了巨大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已然超过抗战期间的历史最高水平。到52年底,新中国终于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并使得市场物价稳定,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并且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从而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同时,我国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体制满足了国家经济的

发展需要,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复苏与发展。

1953年,国家制定了“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应该优先发展重工业,当时预计实现工业化目标需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曲折中前进

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1958年至1961年受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实行了三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切实际的发展,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灾难性损失。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遭到抑制,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在经历了苏联的背信弃义,又遭到了历时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降。1961年1月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召开,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会决定指出,全国必须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到1965年底,我国经济状况才得以好转。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革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遭到重创。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缓慢,漫长的十年,使中国错过了许多发展的重大机遇。对经济发展造成的

损失无法估量。在“文革”后期,1975年,邓小平同志重新恢复工作,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申了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由此动乱开始平息,经济才得以恢复。

(三)初期经济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总结建国初期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在曲折中前进,虽有挫折,但经济仍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同时也取得了巨大成果。人民生活水平较建国前有了大幅度提高,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和科学技术都有了相当发展。例如:四大油田的发现与开采,成昆铁路、湘黔铁路、川黔铁路、襄渝铁路等十多条铁路干线,还有“两弹一星”的发射等等。这些都为国家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调整与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决策,中国赢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改革开放是一次重大的经济调整,这一经济决策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我国经济有了巨大的调整与转变。

(一)基本内容

1、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2、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在这一趋势下,要发展经济必须要与国际接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二)影响与评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成果。这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这次大改革、大开放,国家综合国力大幅提高,我国依然位于世界强国之林。并且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市场经济繁荣,商品琳琅满目,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一年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从此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接轨,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魅力北京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成果。

三、小结

纵观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我们可以看出,有曲折也有成果。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下,中国经济才能持续发展。中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党的英明指导,坚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加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中国经济必将迎来更为巨大的发展!

篇三:新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

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的制约和影响

44110325 许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通过40多年的不断改造与建设。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运输设施与装备成倍增加,交通运输势力明显增强;技术状况显著改善,运营指标、运输效率明显提高;客货运量大幅度增长;已初步形成全国性的综合运输网体系,并向相互协调的方向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主要呈现一下三个趋势: (1)高速化:交通运输日益向高速发展,以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来缩短运输时间,增加通过能力。例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超音速飞机的发展。

(2)大型化:运输工具的装载量扩大,交通运输的效率和效益提高。

(3)专业化:指某一交通运输工具或设施,专门从事某一种或几种货物的运输。发展集装箱运输,可以节省包装和仓储费用,便于机械化装卸作业,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下面从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业的制约和影响分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 经济结构的演变影响交通运输结构的演变

交通运输作为一个产业部门,为需求的满足而存在,在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而发展。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1952 年时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 51:21:28,,到 2005 年时调整为 37:32:31。可以看出以农、林、渔、牧业构成的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以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及建筑业构成的第二产业,和以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以及政府公共服务等诸多行业和领域构成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在不断提升。这种比例调整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加工业、深加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日益提高,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例大幅上升。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意味着产品结构或

货物结构的变化,短、小、轻、薄、高附加值的货物种类在货物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相应地,长、大、笨、重、低附加值的货物在货物总量中的比重相对降低。高附加值货物大都表现为:时间价值高、对运输过程中的时效性、安全性方便性的要求重于对运输费用的要求。因此,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高附加值货物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快捷、方便、时效性强的运输方式。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的需求规模始终是运输业发展规模的一个最基本的界限。

二. 社会经济发展的实力决定交通运输发展的实力

交通运输业毕竟是一个需大量资金才能发展的产业。一个投资者凭其资金实力可以兴办一家规模较大的工商企业,修建一条铁路则需动员全社会的资金积累。建国后,国内经济的发展按照 1978 年可比价格计算,2005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5273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达到了 1597 元,相比 1986 年分别增长了 212.2%和 212.5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贡献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到 6866 亿元、4832 亿元、4738亿元,相对 1986 年分别增长了 298.72%,134.66%和 308.11%。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工业化的技术创新与工业化的发展决定了诸如运河、铁路和公路等一些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而考察铁路发展的历史,铁路的出现和持续发展更是以一种主导产业的身份参与了整个工业化的全过程,既能够改善落后的运输条件,又带动了钢铁、煤炭以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运输使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也使运输业发展。

三. 出行特征及需求结构变化促使交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城乡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 1986 年到 2005 年,按可比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 5.7 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 7.68 倍,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 11.65 倍。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对旅客运输体系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引起了旅客时间价值水平的提高,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旅途时间的节约,另一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旅客作为消费者其支付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出行中,对舒适、快捷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这些都会导致旅客在选择运输方式时,越来越倾向于时效性强的运输方式。

四. 生产力布局影响交通运输布局

在发展运输业的过程中,离不开运输的合理布局,如运输线路的分布、运输企业的选址、港口、机场、码头的位置的选取等,都被当作运输布局的重要内容。这种行为本身就反映了生产力布局对运输布局的制约和影响。在1981年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国家一方面对现有产业结构、部门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对原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更新,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实行对外并放政策,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地区,以大量引进海外资金、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各种工业和其它产业。这期间为适应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发展需要,交通建设无论是修建新线还是既有线改造,都围绕着能源、外贸、旅游、港口货物集疏等的运输需要而进行的,因而交通线的建设必然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一些省份。

五. 能源工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在所有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的因素中,能源工业可谓首当其一。新能源的一次次出现,对运输动力的更替发挥着革命性的作用。煤炭开采之前,运输只能借用木筏、畜力之类,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都代表了能源业的发展,也反映了能源对运输业的影响作用。同时,能源危机的出现,都阻碍着运输业的前进步伐。

六.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中国独特的人口分布和人口数量决定了以大运量交通运输方式为主的客流运输体系。运输发展的模式、规模也必然要适应这一需要,我国人口众多,旅客运输不可能完全抛弃公用型运输这一模式,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有限时,航空旅客运输的发展步伐难以超越这一需求的限制。

参考文献:

[1]王峥. 《交通运输对我国经济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 重庆大学,2007

[2]谢如鹤主编. 《交通运输导论》, 中国铁道出版社 , 1998.11 , 第21页

篇四:中国六十年的发展变化

中国六十年的发展变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2009年我们迎来了她60华诞。这六十年来,她的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工作,使她一直处于史无前例的大变革中。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这是中国社会文明大幅提升的六十年,国际地位提高,科技发展。人们都看到了她的风发意气,昂扬精神。人们被她所折服。

经济体制完善 实力增强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跨苏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展成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步入了小康社会。

经过不断探索和积极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作出历史性贡献。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加快建设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推进计划,财税,今年光荣体制改革,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短短60年间,一个农业国家迅速变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有无数的中国人怀揣着忠诚,理想、期许,离开了家乡,艰苦奋斗,艰难求生。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这是对中国能力的肯定。中国入世标志着改革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加入WTO,从改革开放的逻辑上讲,可以借助外资和外在的推动力,促进改革进一步发展,突破改革进程中的瓶颈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成功入世,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入世有助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以一个有巨大潜力和庞大的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GATT/WTO这样一个世界性经贸组织,可以在运作规则上发挥影响力,参与规则的制定,而不仅仅是被动地予以执行,从而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提高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讨价还价中的分量,促其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参加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和与世界经济的互接互补;与此同时,有助于打破国内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垄断,促进借鉴各成员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验,加速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法治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综合国力,引进外资和拉动内需。

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领导农民奋力开拓,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曾今解决温饱是困扰中国的难题。历史上,多少农民因为交不出田赋被逼得卖儿卖女,逃荒要饭。免除田赋,是农民祖祖辈辈的梦想。当袁隆平捧出金灿灿的种子,将我国水稻产量从300多公斤提高到800多公斤,农业科技一马当先;当包产到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亿万农民的生产活力如万马奔腾;60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了100多倍。留乡务农、进城务工,抑或在当地的乡镇企业就业,农民的选择多了、增收致富的渠道也增加了。农民使用先进的设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作物产量。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大力发展畜牧业。许多农民因为畜牧业而发家致富。在农村积极发展水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得到提高。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使农业发展更有前景。

工业化 信息化迅猛发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绩显著。信息技术在工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应用水平逐步提高,信息化和工业化加速融合。信息技术产业从新兴的工业门类到支柱产业的转变,拓展了电子商务应用空间。电子商务对贸易,金融和产业分工带来了深刻变革。改变了人们的购物生活方式。

当新中国诞生之时,民族工业景象惨淡。洋火、洋灰等这些从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名称,可以说明一个国家的工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1949年前的100年间,中国工业发展积累下来的固定资产只有可怜的100亿元。 从三年恢复,到“一五”计划,中国工业在艰难中起步。而在此后的风雨征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工业始终站在前列,充当着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工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大,工业装备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国有工业面貌一新,乡镇工业异军突起?? 中国经济发展,有赖于工业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惊人的跨越,锻造共和国经济的脊梁:目前中国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一个曾经连铁锅都要砸掉炼钢的国度,如今正在为无法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而烦恼;一个曾经的“贫油国”,崛起了一座座石油新城;一个曾把轿车当作奢侈品的国家,如今正在为扩大消费而鼓励汽车下乡。数据的对比,让我们自豪:1949年我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不到世界产量的千分之一,如今粗钢产量突破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近40%。1949年我国原油产量只有12万吨,2008年接近1.9亿吨,是1949年的1500多倍。 “中国轻工产品目前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成为许多轻工商品的国际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成为重要国际贸易集散地和供应地。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正在向工业强国迈进。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此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批学科较齐全、设备较好的研究所,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力量较强的科研队伍。到1965年,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已达到1700多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到12万人。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继续发展的基础

进入太空,是中国人古来就有的梦想。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乘坐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进入太空,“神七”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

越。

人民生活水平变化

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

结尾

在将来我们的国家将更加繁荣富强,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我们的人民将更加昂扬向上,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我们的民族将更加发达兴旺,具有更高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中华文化更具影响力和亲和力;我们的山川将更加秀美壮丽,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们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

篇五:新中国65年的建设和发展

实现从旧中国的封建专制到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性跨越。65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在探索中发展。确立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并在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优势和旺盛生命力。

从文化大国逐步迈向文化强国。65年来,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人人心,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建设全面推进。65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社会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增强。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先后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求,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卫生、稳定物价、人口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和历史性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65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文明。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基本国策,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节约,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国防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建设提供和平安全环境。65年来,我国建立起(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新中国的发展与变化)完整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体系,并取得“两弹一星”、神舟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等一系列重大成就。与此同时,人民军队不断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形成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现代化水平和军事斗争

能力不断提高,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出积极贡献。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努力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地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障了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国家治理体系日臻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65年来,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2.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整体实力,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城乡人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大人民挣扎在贫困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00元,居民日常生活用品极其缺乏。即使到了197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3.4元,广大人民仍处在温饱不足的状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长。到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955元,比1978年增长7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1978年增长了65倍。

城乡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民日常生活用品凭票证限量供应。1978年我国轻工业产品还严重短缺,市场处于全面紧张状态。新世纪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寿命也明显提高,新中国成立时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到201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

城乡人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70%以上的消费都用在衣食温饱方面,家庭恩格尔系数达57%以上,城镇居民在温饱最低线上徘徊;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54年高达68.6%,1978年下降到67.7%,仍处于贫困

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城乡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消费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从简单的物质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享受性消费升级,以汽车、住宅、通讯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基本形成。

3.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彻底结束旧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外交历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完整主权的国家屹立于世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深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不断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协调与合作,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多边外交事务,逐步树立起文明、民主、开放、进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升了我国的大国地位和作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65年来,新中国全面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建交国已由成立初期的18个增加到2011年的172个。坚决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积极扩大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日益深化。同主要大国的协调与合作得到全面发展,同新兴大国之间的互利合作日益深化。

新中国积极融入国际体系,并日益成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改革者。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80年,恢复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2010年底,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成功主办APEC会议,组织并且倡导了上海合作组织,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发言权和话语权。

4.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在正视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最终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使得祖国统一大业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中央坚定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加强内地与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香港、澳门在回归祖国后继续保持了繁荣、稳定与发展。

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在此基础上两岸关系取得重要突破。2008年11月,两岸签署海运直航、空运直航、邮政合作、食品安全等四项惠及两岸民众的利好协议,结束了两岸长达60年的隔绝。近年来,两岸同胞密切经济联系,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两岸关系发生重大转折,实现和平发展。

二、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艰辛,开辟来之不易。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明确概括,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中国道路的基本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和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也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总结和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形成的,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具有旺盛生命力和自强不息理想追求的具体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