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9 12:29:24 作文素材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作文素材

篇一: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画外音:你知道苏轼吗?你了解苏轼吗?一提起苏轼你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而对于生活中和官场上的苏轼,你又了解多少呢?苏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他本人的个性为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人又该如何解读他的宦海沉浮与儿女情长呢?后世的人们为什么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历经千年而不衰?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起走进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学者,品尝跌宕欺负的别样人生。系列节目《苏轼》第一集少年成名,敬请关注。

康震:对于苏轼苏东坡,我想各位观众都非常的熟悉。为什么呢,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确,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对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我们到底想过没有,他的这些迷人的富有魅力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究竟接受过怎样的家庭教育;他科举考试成绩如何;他进入仕途之后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被一贬到了黄州,而后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短短十七个月的时间里从一个八品官升为三品大员,最后苏轼又是因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被一贬到了惠州,再贬到了儋州;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言呢?所有这些象迷一样的问题,就共同的汇成了苏轼丰富的一生。而我们要了解这些谜团,要了解这些问题,那还就必须要从苏轼少年时代说起。

画外音:走近丰富多彩的苏轼,让我们慢慢道来,苏轼字子儋,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哥俩儿竟然在日后成为苏轼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着怎样的影响,他与弟弟苏辙的名字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呢? 康震:首先我们要来看一看苏轼从小所接受的严格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我们都知道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严格得有证据啊,有诗为证。苏轼六十多岁的时候遭了难,被朝廷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老头晚上做了个梦,你猜他梦见什么了,他梦见自己又变成小孩了,父亲监督自己在那儿读书呢,醒来之后,老苏写了一首诗,记录他这个梦,这诗说的好。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沮及桓庄初。

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这个诗什么意思啊,小时候自己太贪玩儿了,不知道读书,老爸监督着自己读书。有一天,父亲出去要办事,给他布置了一家庭作业,今天你必须得把《春秋》这部史书给我读完了,回来我得检查。苏轼看看那钟表,爸爸快回来了,春秋读了还不到三分之一啊,肯定死翘翘了。这个胸口里头好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嘴上就好像那鱼咬了钩一样难受,你想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儿晚上做梦还梦见小时候被父亲严厉监督读书的情景。这个严厉不是表面的严厉,那是严厉到骨头里头了,你严格要求孩子得达到这种效果。苏洵不但对苏轼兄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重视,也交给他们做人,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什么呢,《名二子说》,从这个苏轼和苏辙的名字入手来分析,来告诫他们应该将来怎么做人。苏洵在这篇文章里说,说一辆车子有轮啊,有用;轮上有车幅,有用;车上有车盖,有用;这都是最有用处的几个部件。有个小部件好像没太大的用处,叫什么呢,叫轼,就是车子前方有一个横木,你要坐在车子里,有时候车子颠簸的比较厉害,抓一把那横木,但大多数情况下那个横木没什么用处,可是你要说少了这个横木,车子的结

构就不完整了。苏洵说,知道为什么我给你起苏轼这个轼这个字吗,希望你象这个轼一样不要那么显山露水,不要那么锋芒毕露;为人应该老老实实、安守本分,你有才华,你也给我憋到肚子里,一点一点地渗透出来。辙呢,更有意思了,如果说这轼还有点用处,这辙简直一点用都没有,为什么呢,辙是车轮子的印儿啊,举行汽车拉力赛跑了个第一名跟这辙也没关系,车跑的太快翻到沟里了,也跟辙没关系。苏洵希望苏辙象车印一样能够妥善的处理货与福的关系。他了解他的这个小儿子,性格很沉稳,不像他那个哥哥,老顽童一样。俗话说得太好了,知子莫若父,苏洵太了解这两个儿子了,他对这两个儿子名字的分析,也预示了他们将来的人生道路。苏轼这辈子吃亏吃大发了,就吃亏在两样事情上,一个是嘴巴一个是手中的这杆笔,说得太多,写得太多,才华太高,得罪人太多,招人嫉恨。可是我们觉得要不是这样这苏轼在我们眼里就没什么魅力了,他就不可爱了。苏辙比起他这个哥哥来说,那要稳健得多,要含蓄得多,要沉稳得多,可我们也觉得这个人就没有苏轼身上那种快意恩仇、潇洒自在的可爱劲儿,没有那种魅力。人生就是这样。

这是苏轼的父亲,他的教育。

画外音: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使得苏轼既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也赋予了他不拘礼教、开拓进去的卓然之气,与此同时,来自母亲程氏的教育也对苏轼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苏轼母亲的教育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这种教育对苏轼的少年成名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康震: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人家,她性格中有果敢的一面,也有仁慈的一面。这程夫人对苏轼人格的教育很值得我们在座的母亲学习。有一天,程夫人带着这十来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的一个官员,铁面无私,得罪了很多权贵,他办案子不讲人情,结果被人家诬告了,判了死刑,将要走上刑场。临上刑场的时候跟他的妈妈告别,他说,母亲大人儿子不能进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过悲伤。范滂的母亲怎么回答,他母亲说,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呢?你为了理想舍弃自己的性命,我这当妈的支持你,就是这么个故事,讲完了。十多岁的苏轼会有什么反应?他对他妈妈说:母亲,我希望长大以后也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您注意这苏轼他才十多岁,但他脑瓜子很聪明,他问他母亲你同意吗,这是反过来考他母亲的。可以有好几种回答,第一种,No.1,好儿子有志气,妈妈支持你;第二种,No.2,说儿子你真不错呀,你这范叔叔,范滂叔叔也是好样的,可是有一样,咱能不能不死啊;的三种,别瞎说,什么死啊活啊的,老娘还指着你养老送忠呢,在家给我待着。大家虽然笑了,可是你很难说这三种回答谁对谁错,他都有合理性。关键是这程夫人她怎么回答苏轼的这个问题,程夫人很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呢?什么叫人格教育,什么叫道德教育,什么叫思想政治工作,什么叫做潜移默化,什么叫做以身作则。苏轼这一辈子活得是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睛里不揉沙子,为什么,就是因为小时候有他父亲和母亲这样的好家长,这样高质量的家长,给他的良好的教育,这个实在是太重要了。

话外音:古人云,学而优则仕。才华出众的苏轼,经过十几年的历练之后终于开始向仕途进发了。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父子三人赶到当时的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那么,苏轼兄弟会在这场至关重要的考试中金榜题名吗,这场考试会改变苏轼的命运吗?

康震:考试分了三步,其实也是三道关啊。第一道关,先得参加首都开封府组织的举人考试,你得先成为举人,身份变了才能往下接着考。小菜一碟,苏轼、苏辙轻松过关,到达第二关。第二关是什么关,是礼部组织的考试,相当于我们现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考,出了个作文题挺难的,这作文题是什么名字啊,《刑赏忠厚之至论》,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请您论述古代君王在奖惩赏罚的方面都是本着宽大为怀的原则。这个题狠刁的,你得有很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得有点理论水平才能把这篇文章做好。那苏轼这篇作文写得怎么样啊,有没有得到主考官的认可?有一天,主考官当朝的翰林学士,大文人,文坛领袖欧阳修看到了一份考卷,欧阳修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瞧我们这一会儿讲了几个了,这北宋的文人太厉害了,随便讲一个就是什么家,读到了这篇作文,写得真不错,立论高远、层次清楚、文字老道,颇有些大家风范。给了几个副考官也看了看,意见比较一致,觉得这个人应该拿第一名。欧阳修拿起笔来准备给他点第一名,这笔拿起来还没落下去,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老头有点活思想,琢磨这文章写得也太好了,这谁写的,琢磨琢磨,想来想去,老头有点得意,这么好的文章别人写不出来,肯定是我的学生曾巩写的。曾巩也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我欧阳修教出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我当然是天下第一了,我的学生起码是天下副第一。老头一想这问题很严重啊,相当严重,我要给我的学生点个第一名,将来传出去岂不说我们师徒之间互相串通、徇私舞弊?我的名声跟我学生的名声都会受到重大的创伤,不能这么办啊,我得忍痛割爱、大义灭亲。梆梆梆,老头给这文章点了个第二名。欧阳修是完成了道德上一个自觉,老头儿觉得办了一件好事,他想曾巩我的学生思想境界应该跟我差不多,很能理解我的做法。其实曾巩根本就不感谢他,因为这跟曾巩八杆子打不着,曾巩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欧阳修虽然是大文豪,可是这个眼界还有点太小,他不知道天下大得很,凭什么第一就是你的弟子,四川眉山有个小伙子那文章是天下第一,姓苏名轼字子瞻,芳龄二十二岁。

苏轼写了个第一名水平的文章所以得了个第二名,冤死了,但不管怎么说第二关是考过了。还有第三关,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苏轼、苏辙兄弟也顺利过关,被授予了进士及第的光荣称号,你算一算,苏轼这一年才二十二岁,苏辙也不过才十九岁。古人有句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五十岁你考中进士算是年青的,那二十二岁和十九岁考中进士岂不是少年成名天下知吗,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画外音:在三关考试最关键的第二关礼部考试之中,本来可以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却出人意料的获得了第二名,这对苏轼来说虽然有些委屈但对后人来说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传颂的佳话。我们不禁要问,苏轼在这篇颇有点传奇色彩的文章里头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呢?主考官欧阳修为什么对它那样的青睐,欧阳修与苏轼这对师生之间又会因为这篇文章而发生什么特殊的故事呢?

康震:这欧阳修啊,这次是认对了文章点错了名次,这第一桩郁闷就不说了,这老头心里还有一个疙瘩没解开,为什么苏轼这篇作文,我们刚才说了那题目不是说历代君王处理奖惩奖罚的时候都是宽大的原则吗,苏轼在这个作文里头用了个典故,把老头给难住了。什么典故啊,典故上说,古代的时候,尧舜禹的那个尧帝手下有个司法官,三次要判一个人死刑,尧本着宽大的原则都赦免了这个死刑犯,欧阳修也是博学多才的人啊,在自己家那书房里找了三天三夜都没找到这个典故。他就纳了闷了,难道我读的书还不如一个二十二岁的孩子?问苏轼,你这典故从哪儿来的?苏轼说,《三国志.孔融传》您翻开看,肯定有。老头够辛苦的,晚上回家又翻《孔融传》,翻了一宿没找着,回头见了苏轼又问,说没找着啊,你到底是从哪来的那么一个典故啊?苏轼说,哦,您还真翻了啊,我跟您说实话吧,那是我自个儿瞎编的。怎么能瞎编呢,你怎么编的?苏轼说,您看那孔融传里不是有这么一故事吗,曹操灭了袁绍,就把袁绍那挺漂亮的儿媳妇送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听到这个事很不满意,跟曹操说:哼,当年周武王伐纣王的时候就把纣王的宠妃妲己赏给了自己的弟弟,曹操说哎哟,我知道你读书多,这典故从哪儿来的?孔融说我瞎编的,你现在当代人能做出这种丑恶的事情,古人想必也能做出。苏轼跟这欧阳修就说老师真是对不起,我是觉得凭着尧帝的那种宽厚之心肯定也能做出这样的事来,所以我先编一个。大家现在是在笑,可是你要想,你的学生这么回答你,他说这证据是我瞎编的,而且是在高考这么严重的情况下瞎编了一个论据,你会有什么反应?治学态度太不严谨了,瞎编乱造,打出学堂,不给发毕业证。欧阳修什么态度?欧阳修竖大拇哥,逢人就说这件事情,说苏轼不得了啊,这样的人读书真是善于读书,善于灵活的运用知识,这个读书是读到了自己的血肉当中,读到了自己的灵魂当中,外在的知识已经完全的变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欧阳修说,我读苏轼的文章,身上直冒汗,后生可畏,我不行了,我这老头还是早早隐退到山林里面,好给这年青人让出一条路来。欧阳修说得很重,说三十年后没有人会记得我欧阳修了,苏轼的名字在文坛上将大放光明。欧阳修当时什么官职,翰林学士,政治上地位很高,他是主考官,位置很关键,他是文坛领袖,地位很显赫。苏轼当然才华出众,但是老师对他的奖励,对他的扶持特别重要。我觉得欧阳修这个人真是胸怀坦荡,很值得我们现在当代人学习。

画外音:苏轼用他天才的文思与秒笔,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因为母亲程夫人的不幸去世,苏轼只得返回家乡服丧。三年之后,当苏轼兄弟陪父亲再次来到京城的时候,一次北宋朝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制科考试即将举行,曾经在三年前的考试中小试牛刀,一举成名的苏轼兄弟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准备向这次制科考试再次发起冲击。那么,制科考试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考试制度,而苏轼兄弟在这场制科考试中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少年成名的苏轼还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吗?

康震:这个制科考试,那跟进士科考试不一样。进士科考试基本上是三年举行一次,招收的人数也比较多;

制科的考试是不定期的,而且程序特别麻烦:首先,你得有朝中的大臣推荐你,推荐上了以后还得首先参加一个预试,由六位朝廷大臣组成的一个考试委员会测试你;这个考试通过以后才能接着进入皇帝亲自出题,亲自主持的这个制科考试。因为这个制科考试它本来就是皇帝为了直接选拔那些特别优异的人才设置的考试制度,参加完这个考试,还能拿到优秀的成绩,那更是难上加难。在这儿可以给大家说一个数字,北宋南宋加在一起,三百年左右的时间,举行了多少次制科考试呢?22次,你看看这个比例。那么录取了多少制科的人呢?41人,三百年41个。那么同期三百年里边录取了多少位进士呢?4万多人。四十一比四万多,差一千倍。话反过来,能不能这样说,我要是考中了制科我就比进士科光荣一千倍,我获得的提拔的机会是不是也要比进士科要多上一千倍呢,完全有这个可能性。宋仁宗跟欧阳修可不一样,他非常赏识苏轼的文章,而且非常准确的把他点为最高等-第三等。人家说老师你糊涂了,第三等试最高等啊?那第一等和第二等算什么?这是大家不了解情况,宋朝的制科有一等和二等,但是太高了,虚设,实际上等于没有,最高等是第三等。下来是什么呢?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最后有一个第五等,第五等的意思就是您回家,没您什么事了,不及各。北宋建国到苏轼的时候,有一百年的时间,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头,在苏轼前面只有一个叫吴育的文人考了一个第三次等,话说回来,苏轼在这一百年里头是第一个获得第三等,最高等的。可以说是百年第一。苏辙,他的小弟弟,也不示弱,我比你小,我当然不能有你考得那么好,但是我考个第四等,也很厉害啊。这一年,苏轼二十五岁,苏辙二十二岁。二十五岁正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年龄,二十二岁正是本科生毕业的年龄,太年轻了。

我们得认真想一想,苏轼兄弟一路过关斩将,取得这么好的考试成绩,他的秘诀在什么地方?我们很多人都很害怕考试,有的仁也对应试教育提出很多批评的意见。但是我们说,真正善于读书的人,读书读得很优秀的人,不会成为考试的奴隶。我们刚才讲了苏轼读书的生活,你看,他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一,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第二,他有非常扎实雄厚的基本功;第三,他有非常科学巧妙的读书方法;第四,他善于灵活运用知识;第五,他有一个好的老师欧阳修,在他人生的关键时刻提拔他,奖掖他,夸赞他。所有的这些综合的因素集合到一起,当然成为科举考试的佼佼者。

现在你想想,这也太可怕了,礼部考试第二名,制科考试弄了个百年第一,这回苏轼恐怕要获得比一般的人多一千倍的机会了吧。科举考试,少年成名,即将进入仕途的苏轼是不是也会少年成名一举成功呢?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一集《初出茅庐

画外音: 上一讲说到,苏轼进京赶考金榜题名,二十多岁的苏轼即将走进官场、步入仕途,那么初出茅庐的苏轼在应试时一举成名,在官场上会不会一帆风顺呢,自古雄才多磨难,苏轼与历史上文人从政相比有那些独特之处,他的为官之路到底是平坦还是坎坷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与我们一起品读苏轼,探秘他鲜为人知的为官之路。十集系列节目《苏轼》第二集《初出茅庐》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康震: 苏轼这辈子,实际担任的第一个官职叫什么呀,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有点长。大理评事是个什么官,就是负责审理案件的京官。这个官不是苏轼实际担任的官职,这是个虚衔,挂名的,表面身份的,他实际的官职是签书凤翔府判官。凤翔府,就是现在陕西省的凤翔市,他这个官的意思就是协助凤翔府的知府,也就是凤翔市的市长处理公务,大体相当于凤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签书凤翔府判官办公厅主任这个职务不是随随便便给的,那得有相当的资历才能担任,苏轼能够在20多岁的时候,第一次走入仕途就得到这个官职,原因大家都知道,因为他的礼部考试和制科考试成绩太优秀了所以当这个官。是啊,成绩优异给了个重要的官职,接下来就看你在做了。

苏轼是打定主义决定打响人生的这第三炮,也得来个一举成功。可这个时候有一件事让他吃不下饭,怎么回事,他跟他这个顶头上司不对付,关系处理得很紧张,他的顶头上司是谁?凤翔府的知府,凤翔市的市长陈公弼。你想苏轼是干什么的,他是办公厅主任,他天天都跟着市长打交道,跟他的关系处不好那不是添堵吗?陈公弼是个什么人,又黑又瘦的小老头,面若冰霜,不苟言笑,铁面无私,那些王公大人见了他都顺着墙边走,年轻人看见他就害怕,苏轼是什么性格,性格本来就很开朗,豪放、外向,想到什么我就说出来,可是这个陈公弼才不管你是什么第一名第二名,你到了我这凤翔府你就好好地做你的主任科员,做你的科长,别一天到晚在我这跟前摆你这点小小的资格。老陈一上来就给这小苏几个下马威,第一,苏轼当年考制科的时候他有个名头,我们知道你考这个制科的时候它分了很多种的科目类型,他这个类型

叫什么呢,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贤良方正是说他这文章写的好,品格很端正,能言极谏意思是说他善于写策论文章,敢于向皇帝提意见,这就是个科目名字。有的同时很尊重苏轼,就尊称他为苏贤良,这没什么啊,一见面,苏贤良好。让老陈听见了,老陈说,你多大个人你就贤良开了,我这还没弄上一陈贤良你就苏贤良了,把称他苏贤良那位拖出去,拿板子打屁股。那你想苏轼这脸上真是挂不住,挺尴尬的;第二,北宋它有一个规定,每年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叫做中元节,官府按照惯例市长、副市长、其他的一些官员,到了这一天大家来一个聚餐会,谈谈体会,谈谈感想,放松一下。前面不是刚把那位拖出去打了板子了吗,苏轼心里就不高兴,赌气,我不去。你不来是不是,不来好啊,不来交钱,我罚你的款,按规定你不来我就可以罚你的款罚了苏轼整整八斤铜。大家听了很奇怪,怎么罚铜啊,北宋的时候,一千文铜钱合五斤,八斤铜,算盘一打,一千六百文铜钱。这钱其实也不多,但是让人弄得又没面子,还没怎么工作呢就被罚款了;第三,苏轼是因为什么出的名,写文章,可他的这个工作老要写一些公文,这公文苏轼也很擅长写,可是有一样,他每次把这个公文写上去交给陈市长的时候,这位陈市长拿着这个公文,上面改一下,底下改一下,左边改一下,右边改一下,总得改你个七八不离,然后才定稿。这苏轼就觉得纳了闷,我的文章皇上都说好,当今文坛大腕欧阳修都说好,你个五品的知府,又不是什么大文人,在我的文章上改来改去,这不是倚老卖老吗,心里头很不痛快。

画外音: 此时此刻的苏轼只有二十多岁,年轻气盛,由于才华出众,科场成名,就连仁宗皇帝都对他倍加赏识,这更加使得苏轼对前程充满了自信,可是初涉官场苏轼偏偏遇上了陈公弼这样严厉的上司,陈大人的百般挑剔让他难以忍受,那么,面对苛刻严厉的上司,他是逆来顺受还是针锋相对?

康震: 你想苏轼这个人是爱憎分明全都在脸上写着呢,找个机会把这个干瘦老头报复一下以泄我心中之气。机会来了,陈公弼虽然对下属非常的严厉,可他也懂得一张一驰的道理,有一次,他就在官府的后花园修了一座亭台,亭台修起来挺漂亮,平时同事们没事,喝点酒啊,品品茶啊,彼此交流交流工作经验啊,这不挺好吗。台子盖好以后起了个名叫凌虚台。苏贤良不是会写文章吗,您给咱写篇作文吧,就写一篇《凌虚台记》,把这个凌虚台怎么盖起来的,有什么功能,将要发挥什么作用,表现咱们官府里头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写出来。让我写凌虚台记啊,好,没问题,我肯定写,你看我怎么写。他这个凌虚台记怎么写的,给大家翻译一段大家听一下,他说,这个万事万物,包括人生,都是变化无常的。你听他这个开头,说凌虚台建造的地方当年可是一片废墟啊,反过来说,这个凌虚台将来总有一天也会变成一片废墟,你看看凌虚台周围,历朝历代的宫殿的遗址哪一个不比凌虚台大一百倍大一千倍呢,现在不都是残垣断壁吗?苏轼说建筑尚且如此何况人世的变化呢?现在有些人仗着自己有权有势自鸣得意,殊不知,这样的想法是很错误的,我要告诉你,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号,写完了。他当然不可能直接跟他的顶头上司叫板,但是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一看这篇文章就知道,这是小苏压抑了很长时间的怒气通过这篇文章,像一支小小的讽刺的箭射向了老陈,这个老陈看到这篇文章什么反应,非常出乎我们的意料。平时不苟言笑的老陈,看到了这篇文章,笑了,他说,哎,苏轼这个人啊,这个小伙子少年成名啊,出名很早啊,我平时对他要求严格不给他好脸色看,就是担心这样的年青人成长的太顺利了,不知道生活当中有挫折,有曲折,长此以往下去,太过顺利,迟早有一天把握不住自己,会做出一些不合适的事情。我就是敲打敲打他,没想到这小家伙还挺在乎,对我挺有意见,瞧这小文章写的,还社会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陈公弼是个严厉的上司,但他的心胸非常的开阔,他告诉下级,这篇文章一个字都不要动,原模原样地刻在凌虚台旁边的石碑上,我就要让它流传下去,所以我们现在才有可能了解到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多年以后,苏轼回忆起这段往事,非常地后悔,他为了表达对陈公弼的敬意专门为陈公弼写了一篇传记,在传记中他写到,想我年青的时候,在凤翔府做官,少不更事,经常跟我的上司陈大人发生冲突,有时候甚至怒形于色,脸上就不好看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很后悔,苏轼这一辈子写了十篇传记,其中只有两篇涉及到他当代的人物,陈公弼就是一个,而且陈公弼的这篇传记在这十篇传记里边篇幅最长,记述得也最为详尽。

画外音: 苏轼写《陈公弼传》的时候已经四十六岁了,历经波折的他自然也就理解了当年陈大人对自己的一番苦心,而写凌虚台记的时候苏轼只有二十八岁,他对世事对官场的认识应该是十分感性的。在凤翔工作了三年之后,三十岁的苏轼被调往朝廷任职,但意想不到的是他竟与当朝宰相王安石在政见上发生了冲

篇二: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苏轼01.少年成名

画外音:你知道苏轼吗?你了解苏轼吗?一提起苏轼你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而对于生活中和官场上的苏轼,你又了解多少呢?苏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他本人的个性为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人又该如何解读他的宦海沉浮与儿女情长呢?后世的人们为什么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历经千年而不衰?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起走进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学者,品尝跌宕起伏的别样人生。系列节目《苏轼》第一集少年成名,敬请关注。

康震: 对于苏轼苏东坡,我想各位观众都非常的熟悉。为什么呢,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确,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对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我们到底想过没有,他的这些迷人的富有魅力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究竟接受过怎样的家庭教育;他科举考试成绩如何;他进入仕途之后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被一贬到了黄州,而后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短短十七个月的时间里从一个八品官升为三品大员,最后苏轼又是因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被一贬到了惠州,再贬到了儋州;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言呢?所有这些象迷一样的问题,就共同的汇成了苏轼丰富的一生。而我们要了解这些谜团,要了解这些问题,那还就必须要从苏轼少年时代说起。

画外音: 走近丰富多彩的苏轼,让我们慢慢道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哥俩儿竟然在日后成为苏轼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着怎样的影响,他与弟弟苏辙的名字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呢?

康震: 首先我们要来看一看苏轼从小所接受的严格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我们都知道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严格得有证据啊,有诗为证。苏轼六十多岁的时候遭了难,被朝廷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老头晚上做了个梦,你猜他梦见什么了,他梦见自己又变成小孩了,父亲监督自己在那儿读书呢,醒来之后,老苏写了一首诗,记录他这个梦,这诗说的好。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沮及桓庄初。

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这个诗什么意思啊,小时候自己太贪玩儿了,不知道读书,老爸监督着自己读书。有

一天,父亲出去要办事,给他布置了一家庭作业,今天你必须得把《春秋》这部史书给我读完了,回来我得检查。苏轼看看那钟表,爸爸快回来了,春秋读了还不到三分之一啊,肯定死翘翘了。这个胸口里头好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嘴上就好像那鱼咬了钩一样难受,你想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儿晚上做梦还梦见小时候被父亲严厉监督读书的情景。这个严厉不是表面的严厉,那是严厉到骨头里头了,你严格要求孩子得达到这种效果。苏洵不但对苏轼兄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重视,也交给他们做人,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什么呢,《名二子说》,从这个苏轼和苏辙的名字入手来分析,来告诫他们应该将来怎么做人。苏洵在这篇文章里说,说一辆车子有轮啊,有用;轮上有车幅,有用;车上有车盖,有用;这都是最有用处的几个部件。有个小部件好像没太大的用处,叫什么呢,叫轼,就是车子前方有一个横木,你要坐在车子里,有时候车子颠簸的比较厉害,抓一把那横木,但大多数情况下那个横木没什么用处,可是你要说少了这个横木,车子的结构就不完整了。苏洵说,知道为什么我给你起苏轼这个轼这个字吗,希望你象这个轼一样不要那么显山露水,不要那么锋芒毕露; 为人应该老老实实、安守本分,你有才华,你也给我憋到肚子里,一点一点地渗透出来。辙呢,更有意思了,如果说这轼还有点用处,这辙简直一点用都没有,为什么呢,辙是车轮子的印儿啊,举行汽车拉力赛跑了个第一名跟这辙也没关系,车跑的太快翻到沟里了,也跟辙没关系。苏洵希望苏辙象车印一样能够妥善的处理祸与福的关系。他了解他的这个小儿子,性格很沉稳,不像他那个哥哥,老顽童一样。俗话说得太好了,知子莫若父,苏洵太了解这两个儿子了,他对这两个儿子名字的分析,也预示了他们将来的人生道路。苏轼这辈子吃亏吃大发了,就吃亏在两样事情上,一个是嘴巴一个是手中的这杆笔,说得太多,写得太多,才华太高,得罪人太多,招人嫉恨。可是我们觉得要不是这样这苏轼在我们眼里就没什么魅力了,他就不可爱了。苏辙比起他这个哥哥来说,那要稳健得多,要含蓄得多,要沉稳得多,可我们也觉得这个人就没有苏轼身上那种快意恩仇、潇洒自在的可爱劲儿,没有那种魅力。人生就是这样。 这是苏轼的父亲,他的教育。

画外音: 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使得苏轼既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也赋予了他不拘礼教、开拓进去的卓然之气,与此同时,来自母亲程氏的教育也对苏轼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苏轼母亲的教育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这种教育对苏轼的少年成名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康震: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人家,她性格中有果敢的一面,也有仁慈的一面。这程夫人对苏轼人格的教育很值得我们在座的母亲学习。有一天,程夫人带着这十来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的一个官员,铁面无私,得罪了很多权贵,他办案子不讲人情,结果被人家诬告了,判了死刑,将要走上刑场。临上刑场的时候跟他的妈妈告别,他说,母亲大人儿子不能进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过悲伤。范滂的母亲怎么回答,他母亲说,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呢?你为了理想舍弃自己的性命,我这当妈的支持你,就是这么个故事,讲完了。十多岁的苏轼会有什么反应?他对他妈妈说:母亲,我希望长大以后也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您注意这苏轼他才十多岁,但他脑瓜子很聪明,他问他母亲你同意吗,这是反过来考他母亲的。可以有好几种回答,第一种,No.1,好儿子有志气,妈妈支持你;第二种,No.2,说儿子你真不错呀,你这范叔叔,范滂叔叔也是好样的,可是有一样,咱能不能不死啊;的三种,别瞎说,什么死啊活啊的,老娘还指着你养老送终呢,在家给我待着。大家虽然笑了,可是你很难说这三种回答谁对谁错,他都有合理性。关键是这程夫人她怎么回答苏轼的这个问题,程夫人很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呢?什么叫人格教育,什么叫道德教育,什么叫思想政治工作,什么叫做潜移默化,什么叫做以身作则。苏轼这一辈子活得是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睛里不揉沙子,为什么,就是因为小时候有他父亲和母亲这样的好家长,这样高质量的家长,给他的良好的教育,这个实在是太重要了。

话外音: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才华出众的苏轼,经过十几年的历练之后终于开始向仕途进发了。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父子三人赶到当时的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那么,苏轼兄弟会在这场至关重要的考试中金榜题名吗,这场考试会改变苏轼的命运吗?

康震: 考试分了三步,其实也是三道关啊。第一道关,先得参加首都开封府组织的举人考试,你得先成为举人,身份变了才能往下接着考。小菜一碟,苏轼、苏辙轻松过关,到达第二关。第二关是什么关,是礼部组织的考试,相当于我们现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考,出了个作文题挺难的,这作文题是什么名字啊,《刑赏忠厚之至论》,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请您论述古代君王在奖惩赏罚的方面都是本着宽大为怀的原则。这个题狠刁的,你得有很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得有点理论水平才能把这篇文章做好。那苏轼这篇作文写得怎么样啊,有没有得到主考官的认可?有一天,主考官当朝的翰林学士,大文人,文坛领袖欧阳修看到了一份考卷,欧阳修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瞧我们这一会儿讲了几个了,这北宋的文人太厉害了,随便讲一个就是什么家,读到了这篇作文,写得真不错,立论高远、层次清楚、文字老道,颇有些大家风范。给了几个副考官也看了看,意见比较一致,觉得这个人应该拿第一名。欧阳修拿起笔来准备给他点第一名,这笔拿起来还没落下去,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老头有点活思想,琢磨这文章写得也太好了,这谁写的,琢磨琢磨,想来想去,老头有点得意,这么好的文章别人写不出来,肯定是我的学生曾巩写的。曾巩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欧阳修教出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我当然是天下第一了,我的学生起码是天下副第一。老头一想这问题很严重啊,相当严重,我要给我的学生点个第一名,将来传出去岂不说我们师徒之间互相串通、徇私舞弊?我的名声跟我学生的名声都会受到重大的创伤,不能这么办啊,我得忍痛割爱、大义灭亲。梆梆梆,老头给这文章点了个第二名。欧阳修是完成了道德上一个自觉,老头儿觉得办了一件好事,他想曾巩我的学生思想境界应该跟我差不多,很能理解我的做法。其实曾巩根本就不感谢他,因为这跟曾巩八杆子打不着,曾巩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欧阳修虽然是大文豪,可是这个眼界还有点太小,他不知道天下大得很,凭什么第一就是你的弟子,四川眉山有个小伙子那文章是天下第一,姓苏名轼字子瞻,芳龄二十二岁。

苏轼写了个第一名水平的文章所以得了个第二名,冤死了,但不管怎么说第二关是考过了。还有第三关,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苏轼、苏辙兄弟也顺利过关,被授予了进士及第的光荣称号,你算一算,苏轼这一年才二十二岁,苏辙也不过才十九岁。古人有句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五十岁你考中进士算是年青的,那二十二岁和十九岁考中进士岂不是少年成名天下知吗,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画外音: 在三关考试最关键的第二关礼部考试之中,本来可以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却出人意料的获得了第二名,这对苏轼来说虽然有些委屈但对后人来说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传颂的佳话。我们不禁要问,苏轼在这篇颇有点传奇色彩的文章里头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呢?主考官欧阳修为什么对它那样的青睐,欧阳修与苏轼这对师生之间又会因为这篇文章而发生什么特殊的故事呢?

康震: 这欧阳修啊,这次是认对了文章点错了名次,这第一桩郁闷就不说了,这老头心里还有一个疙瘩没解开,为什么苏轼这篇作文,我们刚才说了那题目不是说历代君王处理奖惩奖罚的时候都是宽大的原则吗,苏轼在这个作文里头用了个典故,把老头给难住了。什么典故啊,典故上说,古代的时候,尧舜禹的那个尧帝手下有个司法官,三次要判一个人死刑,尧本着宽大的原则都赦免了这个死刑犯,欧阳修也是博学多才的人啊,在自己家那书房里找了三天三夜都没找到这个典故。他就纳了闷了,难道我读的书还不如一个二十二岁的孩子?问苏轼,你这典故从哪儿来的?苏轼说,《三国志.孔融传》您翻开看,肯定有。老头够辛苦的,晚上回家又翻《孔融传》,翻了一宿没找着,回头见了苏轼又问,说没找着啊,你到底是从哪来的那么一个典故啊?苏轼说,哦,您还真翻了啊,我跟您说实话吧,那是我自

个儿瞎编的。怎么能瞎编呢,你怎么编的?苏轼说,您看那孔融传里不是有这么一故事吗,曹操灭了袁绍,就把袁绍那挺漂亮的儿媳妇送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听到这个事很不满意,跟曹操说:哼,当年周武王伐纣王的时候就把纣王的宠妃妲己赏给了自己的弟弟,曹操说哎哟,我知道你读书多,这典故从哪儿来的?孔融说我瞎编的,你现在当代人能做出这种丑恶的事情,古人想必也能做出。苏轼跟这欧阳修就说老师真是对不起,我是觉得凭着尧帝的那种宽厚之心肯定也能做出这样的事来,所以我先编一个。大家现在是在笑,可是你要想,你的学生这么回答你,他说这证据是我瞎编的,而且是在高考这么严重的情况下瞎编了一个论据,你会有什么反应?治学态度太不严谨了,瞎编乱造,打出学堂,不给发毕业证。欧阳修什么态度?欧阳修竖大拇哥,逢人就说这件事情,说苏轼不得了啊,这样的人读书真是善于读书,善于灵活的运用知识,这个读书是读到了自己的血肉当中,读到了自己的灵魂当中, 外在的知识已经完全的变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欧阳修说,我读苏轼的文章,身上直冒汗,后生可畏,我不行了,我这老头还是早早隐退到山林里面,好给这年青人让出一条路来。欧阳修说得很重,说三十年后没有人会记得我欧阳修了,苏轼的名字在文坛上将大放光明。欧阳修当时什么官职,翰林学士,政治上地位很高,他是主考官,位置很关键,他是文坛领袖,地位很显赫。苏轼当然才华出众,但是老师对他的奖励,对他的扶持特别重要。我觉得欧阳修这个人真是胸怀坦荡,很值得我们现在当代人学习。

画外音: 苏轼用他天才的文思与妙笔,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因为母亲程夫人的不幸去世,苏轼只得返回家乡服丧。三年之后,当苏轼兄弟陪父亲再次来到京城的时候,一次北宋朝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制科考试即将举行,曾经在三年前的考试中小试牛刀,一举成名的苏轼兄弟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准备向这次制科考试再次发起冲击。那么,制科考试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考试制度,而苏轼兄弟在这场制科考试中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少年成名的苏轼还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吗?

康震: 这个制科考试,那跟进士科考试不一样。进士科考试基本上是三年举行一次,招收的人数也比较多;制科的考试是不定期的,而且程序特别麻烦:首先,你得有朝中的大臣推荐你,推荐上了以后还得首先参加一个预试,由六位朝廷大臣组成的一个考试委员会测试你;这个考试通过以后才能接着进入皇帝亲自出题,亲自主持的这个制科考试。因为这个制科考试它本来就是皇帝为了直接选拔那些特别优异的人才设置的考试制度,参加完这个考试,还能拿到优秀的成绩,那更是难上加难。在这儿可以给大家说一个数字,北宋南宋加在一起,三百年左右的时间,举行了多少次制科考试呢?22次,你看看这个比例。那么录取了多少制科的人呢?41人,三百年41个。那么同期三百年里边录取了多少位进士呢?4万多人。四十一比四万多,差一千倍。话反过来,能不能这样说,我要是考中了制科我就比进士科光荣一千倍,我获得的提拔的机会是不是也要比进士科要多上一千倍呢,完全有这个可能性。宋仁宗跟欧阳修可不一样,他非常赏识苏轼的文章,而且非常准确的把他点为最高等-第三等。人家说老师你糊涂了,第三等试最高等啊?那第一等和第二等算什么?这是大家不了解情况,宋朝的制科有一等和二等,但是太高了,虚设,实际上等于没有,最高等是第三等。下来是什么呢?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最后有一个第五等,第五等的意思就是您回家,没您什么事了,不及各。北宋建国到苏轼的时候,有一百年的时间,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头,在苏轼前面只有一个叫吴育的文人考了一个第三次等,话说回来,苏轼在这一百年里头是第一个获得第三等,最高等的。可以说是百年第一。苏辙,他的小弟弟,也不示弱,我比你小,我当然不能有你考得那么好,但是我考个第四等,也很厉害啊。这一年,苏轼二十五岁,苏辙二十二岁。二十五岁正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年龄,二十二岁正是本科生毕业的年龄,太年轻了。

我们得认真想一想,苏轼兄弟一路过关斩将,取得这么好的考试成绩,他的秘诀在什么地方?我们很多人都很害怕考试,有的仁也对应试教育提出很多批评的意见。但是我们说,

真正善于读书的人,读书读得很优秀的人,不会成为考试的奴隶。我们刚才讲了苏轼读书的生活,你看,他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 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

第二, 他有非常扎实雄厚的基本功;

第三, 他有非常科学巧妙的读书方法;

第四, 他善于灵活运用知识;

第五, 他有一个好的老师欧阳修,在他人生的关键时刻提拔他,奖掖他,夸赞他。所

有的这些综合的因素集合到一起,当然成为科举考试的佼佼者。

现在你想想,这也太可怕了,礼部考试第二名,制科考试弄了个百年第一,这回苏轼恐怕要获得比一般的人多一千倍的机会了吧。科举考试,少年成名,即将进入仕途的苏轼是不是也会少年成名一举成功呢?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一集《初出茅庐》。

苏轼02.初出茅庐

画外音: 苏轼科场拔得头筹后,便步入了仕途。然而,初出茅庐,苏轼就遇到了麻烦,他为什么刚刚穿上官服,就与上司发生了冲突,到京城做官后,他为什么又与当朝宰相针锋相对?苏轼的宦海生涯究竟是惊心动魄还是平淡无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品读苏轼,探明他鲜为人知的为官内幕。

上一讲说到,苏轼进京赶考金榜题名,二十多岁的苏轼即将走进官场、步入仕途,那么初出茅庐的苏轼在应试时一举成名,在官场上会不会一帆风顺呢,自古雄才多磨难,苏轼与历史上的文人从政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他的为官之路到底是平坦还是坎坷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与我们一起品读苏轼,探秘他鲜为人知的为官之路。十集系列节目《苏轼》第二集《初出茅庐》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康震: 苏轼这辈子,实际担任的第一个官职叫什么呀?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有点长。大理评事是个什么官,就是负责审理案件的京官。这个官不是苏轼实际担任的官职,这是个虚衔,挂名的,表明身份的,他实际的官职是签书凤翔府判官。凤翔府,就是现在陕西省的凤翔市(县),他这个官的意思就是协助凤翔府的知府,也就是凤翔市(县)的市长处理公务,大体相当于凤翔市(县)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签书凤翔府判官,办公厅主任这个职务不是随随便便给的,那得有相当的资历才能担任,苏轼能够在20多岁的时候,第一次走入仕途就得到这个官职,原因大家都知道,因为他的礼部考试和制科考试成绩太优异了,所以当这个官。是啊,成绩优异给了个重要的官职,接下来就看你怎么做了。

苏轼是打定主意,决定打响人生的这第三炮,也得来个一举成功。可这个时候有一件事让他吃不下饭,怎么回事?他跟他这个顶头上司不对付,关系处理得很紧张,他的顶头上司是谁?凤翔府的知府,凤翔市的市长陈公弼。你想苏轼是干什么的,他是办公厅主任,他天天都跟市长打交道,跟他的关系处不好那不是添堵吗?陈公弼是个什么人?又黑又瘦的小老头,面若冰霜,不苟言笑,铁面无私,那些王公大人见了他都顺着墙边走,年轻人看见他就害怕,苏轼是什么性格,好嘛,性格本来就很开朗,豪放、外向,想到什么我就说出来了,可是这个陈公弼才不管你是什么第一名第二名,你到了我这凤翔府你就好好地做你的主任科员,做你的科长,别一天到晚在我这跟前摆你这点小小的资格。老陈一上来就给这小苏几个下马威,第一,苏轼当年考制科的时候他有个名头,我们知道你考这个制科的时候它分了很多种的科目类型,他这个类型叫什么呢?叫“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贤良方正是说他这文章写的好,品格很端正,能言极谏意思是说他善于写策论文章,敢于向皇帝提意见,这就是个科目名字。有的同事很尊重苏轼,就尊称他为“苏贤良”,这没什么啊,一见面,“苏贤良”

篇三: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人见人爱苏东坡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一、人见人爱苏东坡

节目预告:

他是北宋的文坛领袖,诗词书画无不独领风骚,他曾经平步青云、官居高位,也曾经颠沛流离、九死一生,他是读书人的全民偶像,也是平民世界的知心朋友,一个不一样的唐宋八大家,一段不能被忘记的文化传奇,《人见人爱苏东坡》,敬请关注。

画外音:

这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化巨人,这是一个活得精彩的真心英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近一千年的时空当中,感染、感动着他身边周围、生前身后无数的人。公元1037年,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此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命在未来将会以荡气回肠、精彩绝伦的人生,影响着世间的人们。而他的一生,真的就像一部美妙的大片一样,自始至终震撼和撞击着每一个走近他的看客。

苏轼,曾经创造了北宋科举考试历史上的“最高分”,拥有了“全民偶像”的殊荣;他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坛领袖,也是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曾经青云直上、指点江山,也曾经几起几落、生死未卜,四十五岁被贬黄州,五十九岁被贬惠州,六十二岁被贬儋州,他的经历中似乎多了几分坎坷与折磨,但是也许恰恰是这样的苦难经历,造就了他独特而鲜明的魅力。于是,当我们回望他六十六年的人生就会发现,青年的意气风发、中年的愈挫愈勇、老年的达观淡泊,竟然如此完美地结合在苏轼的身上,连绵千年依然余音绕梁。

苏轼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他既写诗填词做文章,也挥汗弯腰种过田;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是一个真诚得让人心碎的人,苏轼得到了最大多数人发自内心的喜爱。那么,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苏轼、欣赏苏轼,苏轼的身上,到底蕴藏着怎样巨大的人格魅力?这样一个人见人爱的苏轼苏东坡,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一起,走近这位唐宋八大家中可敬可爱的文化巨人。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一集《人见人爱苏东坡》,敬请关注。

康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兄弟、父子并称的著名人物,比如说在三国时代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在西晋时代还有所谓的“三张”:文学家张载、张协、张亢;到了明代,还有著名的“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仨人。你看人家这一家子生得特别辉煌,一出来就是兄弟父子兵。还有咱们今天要讲的“唐宋八大家”的最后一个系列——“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一般的情况下,人们把父亲苏洵叫“老苏”,把大儿子苏轼叫“大苏”,最后那苏辙是“小苏”。但是咱们说句实话,就是刚才讲了“三曹”、“三张”、“三袁”,有很多其实大家都不太熟悉,“三曹”可能还好点,有的可能根本就没听说过。你要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特别是在文学艺术史上,兄弟父子并称的人里头,应该说“三苏”名气是最大的、最为著名的,那么在这“三苏”当中我们先讲谁呢?大家可能会说你先讲苏洵吧,他是老爸。我们不弄论资排辈这种事,我们从“三苏”里边最有名的苏轼开始。苏轼大家都很熟悉了,你说苏轼有名气,你说苏轼很可爱,你说苏轼很可敬,你得说出理由来,你不能很笼统地这种理解。我们说苏轼很著名、名气大、很可敬也很可爱,主要的我们分四点来看他: 第一点,苏轼是一个在文学艺术上的天才加全才,这是他的可爱的一个基础,何以见得呢?我们掰着指头可以算,在诗歌领域里边,苏轼和他的弟子黄庭坚并称“苏黄”,被认为是宋代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词的方面,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公认为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和主要的代表人物。在散文方面,他和他的老师欧阳修,并称“欧苏”,被认为是宋代散文最高成就的代表,有句话说得好,是“欧文如潮、苏文如海”,欧阳修的文章像潮水一样,苏轼的文章像大海一样,“欧苏”。苏轼的书法,“苏、黄、米、蔡”北宋四大家他排第一,这书法是大家。他的绘画,跟他的表哥文同学的画,被认为是北宋“湖州竹

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擅长画什么呢,枯木、怪石、墨竹。苏轼在哲学方面,是当时北宋关学、洛学、蜀学这三大派当中蜀学的代表人物。在史学方面,苏轼也颇有见地。

这么说吧,如果有一个人,只要在这其中的一项取得这样的成就,这辈子也可以告慰平生了,但是苏轼在这所有项目上都有斩获,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所以我们说他确实值得我们尊重,确实是个人见人爱的人。苏轼是天才加全才,这个特点在“八大家”当中是具有惟一性的。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可以再接着掰着指头算,你像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等人,他们要么是散文家;要么是诗人;要么是政治家;要么是史学家;要么是文物收藏家;要么是有的兼而有之,但是他们中间没有任何一个人像苏轼这样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里边有着全面的成就,在“八大家”当中,只有苏轼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他一生当中写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总计将近一万首篇,他活了六十六岁,就算从二十岁开始创作,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这么大数量的创作,并且在这大的数量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精品,这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确的一个奇迹。

大家说你这说了半天,说他这个好、那个好的,何以见得呢?这创作到底在哪儿体现出来好呢?我们举个非常简单的小例子,写庐山。我们知道写庐山的诗,你首先得说人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绝了。你再怎么写吧,你再去庐山,还能写得比这更好吗?不可能。什么叫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苏轼就不会按照他这个套路再去写了,他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不写瀑布,不写“生紫烟”,写什么呢?写对庐山的人生的感悟。读李白的诗,你激情澎湃,激动得不行,浑身发热。读苏轼的诗,你会陷入到沉思当中,会把你变得更加成熟,会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正好写庐山这两首诗都是唐代和宋代最大的两位诗人,最著名的两位诗人,写出了两个时代风格和时代性格的不同,唐代是一个青春勃发的时代,而宋代是一个成熟而富于思考的时代。你得这么写,这么写就叫原创诗人,以前从来没人这么写过,从这角度没写过,而李白这么写了,你不能再按着他的路数来,那这就是苏东坡心中的庐山。 你说苏轼,为什么老是说人家第一,什么全才、天才,这就是天才,你不服不行。所以我们说,这是他的第一个最大的特点。我刚才说了,天才加全才,在“八大家”当中独一份,这是他可爱的基础,才子谁不爱啊,人见人爱。

画外音:

天才加全才,苏轼确实有这样的资格赢得人们的青睐,然而仅仅拥有才情和魅力恐怕是不够的,平和与道德的力量才能够成为感召天下读书人的利器,苏轼在这方面恰恰是当仁不让。围绕在苏轼身边,活跃着一批著作等身、闻名天下的文化精英,苏轼以“士林领袖”的身份带动了北宋文坛的风起云涌,在北宋文坛上留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传奇佳话,那么苏轼究竟是如何成为士林领袖的?苏轼与他的弟子、学生们之间有着怎样感人的师生情谊呢? 康震:

可光有才还不行,你还得有范儿。苏轼第二个可爱的地方是,他是士林的领袖,文人的领袖,这个可不是所有的天才和人才都能够有的地位。在“八大家”当中好几个人都当过领袖,比如说王安石,这不用我说,改革变法的领袖,他当过宰相,他当然是领袖,但是王安石缺人气,反对他的人太多了,他成不了精神领袖。欧阳修最接近于苏轼这种状况,他不但当过副宰相,算是政治上的领袖,同时他领袖群伦,是文坛的盟主,这也算,但是欧阳修有个弱项,他在民间的影响力那跟苏轼根本没法比。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领袖,但是在

政治上他们影响力要弱得多。至于像苏洵、苏辙、曾巩,那还从来没有获得过士林领袖这样的地位。

所以我们说苏轼这个士林的领袖,不是说着玩的,确实有他独特的地方:首先他有基础,什么基础?苏轼在政治上那也是一方诸侯,他做过多任的地方官,在杭州做过通判、副市长,还做过知州、市长,杭州知州、湖州知州、密州知州、扬州知州、颍州知州、登州的知州,八任。长期在地方担任第一行政首长,获得了丰富的地方行政经验。他在中央也做过很重要的官,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那你还让他做什么啊,都做遍了,就剩下做宰相了,翰林学士这就离宰相的位置特别近了,他做翰林学士的时候,他弟弟做的是副宰相,总不能让你们俩都做宰相吧?在政治上是很有基础的,很少有像苏轼这样的超级的大文人在政治上也有过如此广泛的经验,所以你说他是士林的领袖,首先在政治上他有这基础, 但是我们说,你这个士林的领袖,你不是说你官当得多,官当得大,能够自立山头,就能够成为领袖的,大哥不是那么好做的,得真有个领袖的样子。苏轼最为人们所称道的就是他门下有所谓的“四学士”、“六君子”,我们经常说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我想接受过苏轼教诲和教导的人肯定非常多,但是这个“六君子”、这“四学士”肯定是在里边最优秀的人物,这些人能够聚集在苏轼的身边,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苏轼具有强大的道德的魅力,这些人,“苏门四学士、六君子”,你像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李廌,这在当时文坛上那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们为什么能够服服帖帖地跟随着苏东坡,道德的力量、人格的感召,还有文学和文化上卓越的创造力,让他们凝聚在一起。这不是因为苏轼官当得大,因为苏轼倒霉了好几回,他们是与苏轼的倒霉和兴起是共进退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一荣俱荣很好做到,一损还要跟着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所以苏门的“四学士”和“六君子”成为了后代文人心目当中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文人的群体。苏轼对他这个领袖的地位是很自觉的,当仁不让,他给朋友的信里边说,说凡是一个盛世,是要有文章事业的,凡是文章事业要走向兴盛,必然要有领袖。想当年我的老师欧阳修就把领袖的重托给了我,我要自觉地承担起领袖的职责,我不是为了满足领袖的欲望,而是为了造成文章的盛世,等我老了,我over(死)了,我这副重担还要传给你们这些年轻人,文章的盛世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江山代有才人出”,他是很自觉的。

当然苏轼不是个夸夸其谈的人,不是说我做这个文坛盟主,你们就供着我,我洋洋自得,我特有派、我特风光,不是的。我刚才说了,在江湖上做大哥首先是要承担义务的,这些“六君子”、这些“四学士”是要受教于他,是要受恩惠于他的,我们举个简单例子吧,“六君子”之一的晁补之写诗词和文章都写得非常好,他写了一篇文章挺好的,苏轼看了觉得写得也不错,可是有点小问题,这文章太华丽了。你想苏轼比这晁补之要大出十几岁、将近二十岁,既是长辈又是老师,而且苏轼当时在政治上地位很高,他看了这文章,他觉得这文章写得这么华丽是挺好,有才情,可是对于一个年轻的文学青年来讲,刚刚开始从事创作,他正常的顺序应该是先要写得平和一点,由平和慢慢地走向华丽,这符合创作的一般规律,如果现在就先华丽了,缺了点平和之气,对未来的创作发展不利。可是你想这晁补之那也不是一般的人,能让苏轼引入门内为入室弟子的人,肯定在当时已经是卓尔不群了。苏轼就想到这个问题,说你看,我和年龄比他大,地位比他高,跟他又是师生关系,我要直接就这么跟他说,这年轻人虽然说狂点吧,他还是需要点锐气的,我一说,弄(得)他不高兴,垂头丧气的,失去了锐气也不好,怎么办呢?想来想去,他就给黄庭坚、他的大弟子写了一封信,黄庭坚只比他小八岁,而且黄庭坚说实在的,在诗歌方面跟苏轼并驾齐驱,所以他们两个人虽然是名义上有师生关系,但是亦师亦友,有些话跟黄庭坚就好说,他就跟黄庭坚说,说你看,这样,我这个意见你拿去,当做你自己的意见,你来告诉晁补之,效果会好很多,因为你们俩是平辈,你跟他怎么说,他还能跟你争论,我跟他一说,他哑了,这就不好办了。你说这玩意儿容易吗?你说苏轼什么地位?要搁我们的话,我这么高地位,我说你小年轻两句,你

怎么着你?你还跟我争不成?没有,我刚才说了,所谓士林的领袖、文人的风范你要细致而体贴入微地关心他的成长,你想得有多细,就说明你这个人的高度有多高。通过这样的方式,既给晁补之提了意见,又不挫伤他的锐气,非常厉害,这就是领袖的风采,这是苏轼可爱的第二个地方,士林的领袖,我们知道当领袖不容易,心得细、心得热,还得会关心人,不愧是领袖。

画外音:

苏轼不仅仅在读书人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在民间也广泛地为人称道,不管他面临怎样的黑暗与险境,也不管周围 人际关系是怎样的错综复杂、尔虞我诈,苏轼总是用真心、热忱与包容面对一切,所以无论是山野村民、贩夫走卒,还是老妪孩童、和尚道士,都会把苏轼当成知心人而真心喜爱,那么苏轼这样一种非常难得的阳光心态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呢? 康震:

第三点,这一点比较独特,他是一个世俗和方外的顽童,苏轼苏东坡,为什么我们大家觉得他身上除了那刚才的全才之外,除了刚才的领袖之外,我们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可爱的地方,有趣的地方,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这种特别的气质是什么呢?就是感觉这个人老长不大,总是特别逗、特别好玩,这实际是因为他看世界是可爱的,所以世界看他也是可爱的,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辛弃疾不是有一首词说的吗,“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我瞅着青山很妩媚,青山看我也很妩媚。那我看世界多可爱,料世界看我应如是。这就是说苏轼呢。他不是也说过这么一句很有名的话吗,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我能跟玉皇大帝聊天,那是高级的,我还能到流浪儿的收容所里,跟穷人家的孩子聊个没完没了。看谁都很好,这是因为他热爱这个世界和人群。

苏辙比他哥哥谨慎,就劝他说你别乱交朋友了,你交的都什么朋友啊?你选择朋友,你得选择性地交往朋友,知道不知道?得慎重。苏轼是怎么回答的?苏轼说我眼见得天下没有一个不好的人。大家说这不傻话吗?是啊,你不觉得我们都活得太聪明了吗?都太精明了吗?你这么聪明和精明,你还能可爱吗?你不可能可爱了,这时候突然出现一个有点犯傻的苏东坡,这不正是我们生活的侥幸吗?这不正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点荣幸吗?一个可爱的人出现了,他有点傻,但是他是有一颗赤子之心的,让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有趣味而可爱起来。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抓起来了,抓起来以后,就有狱卒、狱吏得看管他,你想你跑监狱里头,那些狱卒能对你好到哪去?不可能,对他态度不太好。后来苏轼重新被朝廷起用了,在去上任的路上,很巧就碰上当年在监狱里头看管他的那个狱卒,这狱卒一看见他,挺不好意思的,有点难为情,有点尴尬,脸上挂不住。苏轼现在已经是做了大官了,看着这个当年的小狱卒,挺难受的样子,要咱们想,得发一通官威,退下、抓起来!你觉得这是苏轼干的事吗?不是。苏轼给他讲了个小故事,现编的,苏轼说你知道吗?有条蛇咬死人了,被押到阎王爷那儿,阎王爷说你这得判死刑啊!蛇说你别杀我啊,我是咬死人了,可我还救过人呢,我将功补过。阎王说你有什么功劳?(蛇)说我肚子里有蛇黄,蛇黄可以入药,我这蛇黄救过很多人。阎王爷一听你有蛇黄,好好好,免过死罪。过了一天,有一头牛,黄牛,牛角把人顶死了。阎王说死刑,这牛说我也有黄,我有牛黄,这牛黄做成解毒丸,你不经常吃吗?我这也是将功补过。行行行,放了。又过了一天,押来一个杀人犯,这是个人。(阎王)说死罪!这人急了说,仓惶之下说,我也有黄。阎王说,蛇有蛇黄,牛有牛黄,你哪来的“黄”啊?这人想想说,我、我很仓惶,我很惶恐,这就是我的“黄”。你知道了吧,这个故事是安慰这个小官员的,你见了我不要那么仓惶,不要那么惶恐,听我这故事,你笑一笑,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是非常具体的例子。他很宽容,也很幽默,所以我们说,苏轼这种顽童的心态,他有个基础,是对所有的人,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他的朋友,都保持一种极大的善意,以德报怨。所以他的这种幽默,他的这样一种诙谐才非常有内涵,这我们只是挂一漏万,举了很小的例子,以后我们讲到的还多着呢,在各种情况下,他都能编出很多的故

事来,而且都非常地贴切。

画外音:

苏轼的一生不是在浅吟低唱中形成,而是在惊涛骇浪里铸就的,从眉山小镇到汴京都城,从密州出猎到黄州躬耕,从西子湖畔到南国孤岛,他几起几落、九死一生,然而这种苦难的经历却改变和塑造了一代文化巨匠的人文气质和精神世界,从而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胸怀天下、浩气长存的苏轼,那么,在漫漫逆境之中的苏轼到底是如何对待种种磨难和生死考验的呢?

康震:

苏轼还有第四个可爱的地方,就是在贬谪和流放中,他是个达者,很达观的人。苏轼第一次被贬黄州,已经四十五岁了,在黄州待了六年;等他五十九岁的时候,年近花甲的时候,被贬广东惠州,在惠州待了三年;等到他已经六十二岁的时候,他被贬到了海南岛的儋州,在那儿又待了三年。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朋友们,前后脚加在一块儿十二年,人生中能有几个十二年?他才活了六十六岁呢。苏轼说得好,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你问我一辈子干了哪几件大事,我就干了三件事,前头四十多岁去了趟黄州,快六十的时候去了趟惠州,赶到六十了,还有最后一末班车呢,我又跑趟海南岛。

这个说法本身是自我解嘲的,但是充满了一种无畏的精神。可以这么说,在“八大家”当中,从贬谪和流放的时候的岁数、次数、时间之长、所贬之地的艰苦,以及经历贬谪之后对他人生产生的重大的影响,苏轼都是独占鳌头、首屈一指的。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在苏轼被贬黄州、被贬惠州和海南岛之前,那是我们不太了解的苏子瞻,等到他被贬之后,那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大江东去”的苏东坡,我们现在真正心目当中,我们熟悉的那个苏东坡,那是经历了好几次贬谪之后的真正的、新的、我们所爱的那个苏轼。

苏辙曾经回忆说,他的哥哥跟他原来说过,说当今之世,文人当中能够与我一较上下高低的,也就是你了兄弟。这当然是苏轼对他弟弟很爱护了。但是苏辙也不是“善茬”,他也认可这一点,可是苏辙接着说,等到我的哥哥被贬黄州之后再回来,他写的文章我一看吓一跳,好像长江大河奔涌而来,我是难以望其项背,再等到后来,他被贬惠州和儋州之后,广泛地阅读佛家的著作,并且跟孔孟、老庄的著作参照阅读,学问的广大如浩瀚的海洋看不到边界,这回我彻底就瞎了,赶不上我哥了。

所以我说他的贬谪生涯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很达观、很从容。举个小例子,例子不在多,一个就能说明问题,苏轼被贬惠州,惠州现在很发达了,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但是我们必须说在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时期,那还是一个不咋地的地方,不然怎么会把你贬到那儿去呢?苏轼到了惠州以后,他很多朋友很担心他,你想,六十岁的人了,杜甫说得好,“人生七十古来稀”,在那个社会保障条件下、医疗条件下,能活到七十很罕见。他有个好朋友,和尚,道潜和尚,给他写信,担心他,那边医疗条件差,听说有瘴气、有毒气,你身体要小心,弄不好死在那儿回不来了。苏轼给道潜回了一封信,信写得非常好,他说你的信我收到了,谢谢,你很关心我,我自从来这儿已经半年了,很多事就不用给你细说了,这玩意儿也没法细说,我就全都不说了,我说点你关心的,我是这么来感觉我现在的状态的,我现在不是当年的翰林学士了,也不是那个士林的领袖,我是杭州灵隐寺、天竺寺一个退休的老和尚,我退休了以后,住在一个村子里头、一个小院里头,天天的拿一口断了腿的锅,古代的时候那锅得有腿儿啊,架在火上才能烧饭,我天天拿一个断了腿的锅,里头盛点粗米饭,吃得香着呢,就这样过一辈子也很好。至于你说南方多瘴疠之气,水土不服,容易得湿热之病,我是这么想的,就是在北方,人也会得病。您又说这边生病了

篇四:唐宋八大家之苏轼(8)布衣之交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八、布衣之交

画外音: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既有殿堂之上的纵横捭阖,也有贬谪天涯的人生无常。可是无论走到哪里,苏轼的交友都极其广泛,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到处都有他的知心朋友。而在这其中,对他的人生观产生重大影响的,反而是乡野村夫、贩夫走卒、和尚道士一类的平民百姓,正是由于苏轼不断身处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这样的布衣之交才显得弥足珍贵。那么,苏轼是如何与这些人成为布衣之交的?他们之间到底会有哪些感人至深的交往故事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八集《布衣之交》,敬请关注。

康震:

苏轼一生除了结交“六君子”,还有那些士大夫之外,他还认识很多乡野村夫、贩夫走卒、僧道歌妓,认识的人非常多,这些人一言以蔽之,就是他的布衣之交,老百姓,他们没有权力,没有金钱,也不可能改变苏轼的命运,但他们通过他们的友好,通过这种亲近,可以改善苏轼比较糟糕的命运,这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苏轼在这些人身上得到了在落魄生活中的最基础的、最底线的那种温情,这使得苏轼在很困难的时候不至于对人生丧失信心,也不至于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所以这个布衣之交对苏轼非常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他前面的士大夫之交。

比方说,他有一个很好的朋友跟他是同乡,这个人叫巢谷,这巢谷跟他是同乡、好朋友,对他非常好。苏轼被贬到海南岛之后,巢谷当时七十多岁了,听到这消息非常着急,徒步要从老家四川出发去海南岛看他,徒步啊,坐“11路”车去,七十多岁了,他先到达的梅州,见到了苏辙。苏辙吓一跳,好嘛,说您哪是现代人呐?您整个一古人呐,您这行为,太感动了,您别再走了。他还要再去。说这个地方要到那个地儿去,更远,路途更艰难,劝您别去了。他非去,坚持,结果走到一个叫新会的地方,叫小偷把包偷了,这老头报了案之后接着走,等走到新州,知道小偷被抓了,他又折回去想把仅有的一点路费给拿回来,但是岁数太大了,就病倒了,一病不起,就去世了。这么大的岁数,这么远的路,就为了想去陪一陪苏轼。这个事让苏轼非常地难过,非常地过意不去。这叫千里的情感,我们经常说千里情牵,什么叫千里情牵?这就叫千里情牵。这是巢谷。

还有钱世雄,我说这些名字大家都不熟悉的,我们天天听到的都是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我们现在就要让大家知道一些我们从来可能没听说过的名字,他们在苏轼的生命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苏轼在常州临终之前,除了自己的子孙、儿孙以外、家人以外,身边陪伴他的只有两个朋友,一个是维琳方丈,是个出家人,另一个就是这个钱世雄,而且苏轼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给钱世雄说的,你说这人重要不重要?太重要了。钱世雄跟他本来毫无瓜葛,他给钱世雄的父亲写过墓志铭,而且跟钱世雄只做了三个月的幕僚,同事,但是他后来被贬黄州之后,这钱世雄就老给他写信宽慰他,还给他寄一些**,等到苏轼后来发了,回朝廷了,又做了大官了,钱世雄消失了。这跟巢谷是一个做派,巢谷也是,苏轼兄弟最后回到朝廷做大官了,巢谷消失了,等到他们又倒霉的时候,巢谷出现了。钱世雄也是一样,等到苏轼又被外放到定州这些地儿去做官的时候,钱世雄又出现了,等到后来他被贬到惠州,被贬到儋州以后,钱世雄给他寄药,给他写信,而且钱世雄还表示要亲自到惠州去看他。给苏轼吓得够呛,您别来了,千万别来了,我这儿都挺好的,您别再出点什么问题,年纪都挺大的。这个时候钱世雄已经受了牵连了,已经被罢了官了,但他依然故我,所以苏轼在给他的信里边说他是“高义凛然”,不得了的事。后来苏轼从海南岛回中原,这时候钱世雄已经变成个老百姓了,普通老百姓了,苏轼就托他在常州给自己租房子,后来苏轼到了常州就一病不起,这时候钱世雄就天天陪伴在他身边,苏轼把自己在海南岛写的著作托付给他,告诉

他说这书三十年以后你再公开,那时候人们才能看得懂,还给钱世雄写了很多自己写的诗。凡此种种你都能看得出来对于钱世雄这样一个本来素昧平生的同事,他给予了极大的信任,这是为什么啊?那是因为这是患难之中见真情,所以直到他去世,钱世雄陪伴在他的身边。但钱世雄也因此而遭了大罪,因为他跟苏轼之间的如此亲密的关系,他永不叙用,就是他被朝廷彻底抛弃了,最后贫病而死。

在布衣之中也有君子,这就是布衣中的两个君子。

画外音:

苏轼一生三次被贬,先是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在四十五岁时被贬至黄州,后来,宋哲宗亲政,变法派重新执掌大权,全面贬斥旧党人物,苏轼首当其冲,在五十九岁时被贬惠州,六十二岁时被贬儋州,他的晚年基本上是在贬谪中度过的,那么这种政治的失意,生活的苦难和人生的不确定性到底让苏轼体味到了什么呢?

康震:

苏轼在海南岛的时候,儋州的时候,没什么事,他没什么事,在儋州的时候那些老百姓对他更不熟悉,黄州的时候他离中原近,还有的人来看他,到了儋州跟中原离的地方就太远了,所以当地老百姓跟他都不认识,不认识有些人隐隐约约地也知道他的事。

有一次苏轼他就背着一瓢、那个大瓢,背着这大瓢在路上这么走,正走着就碰上一老太太,都七十多岁了,隔远看他说,内翰一世富贵都是春梦啊。什么意思?内翰,苏轼原来不是做过翰林学士吗?说您很有富贵,这一辈子过得都很富贵,但是是一场梦。苏轼说您说得对,我这辈子就是一个梦,就是一个梦。后来就给这婆婆叫什么呢?叫“春梦婆”,苏轼在诗里头就称呼她为“春梦婆”,也有人叫她“春婆婆”的。这是在儋州。

儋州这个地方主要都是少数民族黎族,黎族人穿的服装,包括我们现在少数民族人穿的服装,不是跟我们汉人还是有一些区别吗?苏轼在当地他肯定穿的是中原地区的儒服,就是一般老百姓像我们在电视剧上看到的宋朝士大夫们穿的长袍,但黎族老百姓可能不是这样,他可能是个短打,戴个斗笠,扛个锄头。有一次苏轼赶集去,这是很少见的,苏轼到集上去买东西,走着呢,远远地就过来一个黎族的同胞,这黎族同胞长得很瘦,面目很清癯,很有精神,苏轼一看就目不转睛了。这个人一看他,咦?穿得这么奇怪!因为苏轼的服装在当地那算是奇装异服,他看黎族的同胞们是奇装异服,人家看他也是奇装异服。这小伙子看了一会儿就嘿嘿嘿、就笑起来了,觉得你好可笑。但是两个人怎么办呢?言语不通,然后就是指手画脚,这个人就急得不行,一会儿叹气,一会儿指指点点,总算最后苏轼把他的意思弄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是说,您这个状态,就是落草的凤凰不如鸡,最后两个人临别的时候,这个人也是去赶集的,就把他卖了柴火换来的一块手织布送给苏轼,那意思指指画画就说,就这个拿回去,弄一个跟我们一样的那种穿上,不要再穿这个出来溜达。苏轼后来就把这个情景,为什么我们现在能说这一段呢,就把它写到一首诗里边。

你看,这春梦婆,这可能是一个都不怎么来往的邻居,这赶集的这小伙子就更谈不上熟悉了,但是大家没那么高的文化,也不太清楚苏轼的来历,只是觉得这人不错,然后都大老远的跑到我们这儿来,无依无靠的穿得这么奇怪,背个瓢,穿上奇装异服走来走去的,总想着让他在我们这儿待得跟待在自己家里一样,舒服点。老太太说你那是一场梦,那意思是赶紧醒来过日子吧。

后来苏轼离开了海南岛,回中原的时候过大庾岭,苏轼回到中原的路上,在路途的过程当中,他就走到这大庾岭头的时候,这地方也有人家,住了个老头,这老头从屋里头就出来,就看着他、盯着他看,问旁边人说,这是个官吧?看着气质挺好的。旁边人告诉他,是个官。他说是什么官啊?说苏尚书。因为苏轼原来做过礼部尚书、吏部尚书。苏尚书啊!老头就几步走到跟前来跟他作揖说,听说有人要陷害你,要弄死你,你现在要回去了,这是上天对你的护佑啊。苏轼听了以后非常感慨,这一方面说明苏轼确实是天下人皆知有此人,另外一方

面也知道天下知此人,并且都以为此人为好人也,都想安慰他两句。我刚才说了,这些人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但是他们也许能够改善苏轼的命运,让他能觉得好受一点,这在一个人最困难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说苏轼是个诗人,他肯定对这一些很有感慨,跟这老头聊完天之后,他就写了两句诗,他说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苏轼《赠岭上老人》

您在这岭头上住这么长时间了,您看见有几个人从那南边回来过啊?很少。为什么很少?苏轼可能没好意思说,就是他们没得到过像我这么多的关怀。由此可见,最基本之民众乃是社会道德良心的最基本的基础。

画外音:

在平民百姓的日常起居中,在家长里短的耳濡目染中,苏轼不仅获得了活下去的勇气,也增强了他活得更好的信心。而在贬谪中,苏轼之所以变得更为淡泊达观、超然洒脱,与他潜心佛法、融会贯通不无关系。这其中,苏轼与几位出家人的交往最为世人津津乐道。那么,苏轼与方外之人的交往究竟是如何改变他的?发生在他们之间诙谐幽默的故事,又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康震:

说到出家人,苏轼跟他们的关系那就太密切了,我们知道这里头跟他关系最有名的一个人是谁呢?佛印啊,大家都知道。这佛印跟苏轼在一起待着,苏轼就没有沾光的时候,老是处在吃亏的一个状态。何以为证呢?我们举几个例子吧,两个人到寺庙里头拜佛的时候,过去、现在、未来,三个佛像在那儿摆着,苏轼就问他说,哪一个佛比较厉害一点?你猜佛印怎么回答?拳头最大的那个。苏轼一听,嗯,这话也有道理。两个人就又到庙里头拜菩萨,苏轼比较好奇,就问他说,那是菩萨,我们拜菩萨没错,菩萨拜谁呀?佛印说多新鲜呐,菩萨拜自己呀。苏轼说这个也行吗?佛印说当然行啊,求人不如求己呀。啊,苏轼说是这样啊,明白了。苏轼有时候也会反击,苏轼说,古人有诗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说“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这诗大家都能听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是贾岛的诗。又听见有啄木鸟“咣咣咣”的声音,以为是和尚在敲。苏轼说我就觉得奇了怪了,古人为什么总把这鸟和和尚列在一起呢?佛印说没有问题呀,我是僧,你是鸟啊。

你看,在很多故事当中佛印都占据了上风,苏轼这个经常拿别人开涮的人处在了下风。林语堂郑重指出认为,这些故事都是佛印编的,他为什么要编呢?他当然是说佛印想借着苏轼的名头(他名气大嘛)来宣扬佛法。我其实觉得辩白这个没什么意思,即便佛印是要编这些故事,他目的也是崇高的。再者翻回来讲,我觉得为什么在这些故事当中总是佛印占据了上风,而苏轼总是吃亏、占不着便宜呢?其实这里边隐含了一个概念,吃亏的不是苏轼,占便宜的也不是佛印。佛印跟苏轼在这儿都是两个符号。佛印代表的是什么,他讲出来的东西是什么?代表的是佛法的智慧。苏轼他代表的什么呢?是接受佛法恩泽的人。所以在任何的智慧面前,你都无法高过佛法。所以在这种被涮的过程当中,你领悟了某些智慧。在这故事当中,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只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我觉得这是佛印跟苏轼的这一类故事,甭管是真是假,它的确切的内涵在这个地方。

那么问题是,苏轼对佛教到底是什么态度呢?这个很重要。苏辙给他哥哥写的墓志铭里边对苏轼有一段评价,说原来我的文章跟我哥其实差距不大,苏辙讲这个话不是冒讲的,本来差距原来也不是很大,后来自从我的兄长被贬到黄州以后,一下不得了了,什么呢,他遍览佛法,而且把佛法跟孔子的学说、跟庄子的学说、跟所有的百家学说熔冶为一炉,这时候就博涯而难以望其涘也,就看不到边际了、他的学问,这时候我就脱了鞋都赶不上我哥哥。这里边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苏轼对待佛法,苏轼对待佛教,他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他不是孤立地来研究它和依靠它,而是结合自己的亲身的经历,为什么他特别强调黄州呢?结合自己人生的体验,结合自己已有的所有的知识,把佛教的知识和智慧融会其中,成为一

种对自己切实而有用的学问。

那么问题是,苏轼拿佛教到底要解决自己的什么问题呢?这是很关键的,他认为佛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要求静,安静的静。第二,是要求其达,放达的达。但是这里边有一个问题,太安静了就懈怠了,太放达了就有点疏狂了,所以既要很安静但又不能懒惰,既要很放达又不能疏狂,既要执着又不能太执着,凡事求其中,执着怎么讲?还是要关爱民生,热爱生命。不要执着怎么讲呢?说不要走到死胡同里,碰到难题的时候要回头想一想,转个角度来做。所以我们说,苏轼对于佛教的态度是非常辩证的,是切于人生的实际的。再加上在北宋的时候,佛教发展得已经非常成熟了,特别是已经中国化了之后的佛教,禅宗更是大行其事,禅宗领悟哲理和领悟真理有很多的方法,其中有一些方法是不墨守成规的,只要能够见性成佛,那么什么样的途径都是可以使用的,什么样的手段也都是可以使用的。

我们举个例子,苏轼是深受其影响,苏轼在杭州做知州的时候,跟一个大通禅师关系不错,有一天他听说这大通禅师在禅堂上正在参禅,但一进去,老先生不高兴,没瞅他、没理他、没吭气。苏轼也不含糊,就填一首词,让这歌妓唱给老先生听。这歌妓的词是这么唱的,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嫌弥勒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苏轼《南歌子》

什么意思啊?说师父,您这是哪一家的法门啊?您这念的是哪一家的经啊?我跟你一样,拿起这门板,拿起这槌儿,我敲两下,挤眉弄眼地、我也给您装模作样地念个佛好不好啊?您别皱眉,不要连偷看我一眼都很不敢偷看,这没什么。他说一句叫什么呢,“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让我再远远地看一眼你,您千万别生气。最后两句很关键,“却嫌弥勒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却嫌弥勒下生迟”,这弥勒在这儿指的是其他的僧人,不光大通禅师一个人。说您身边这些师父,只怪他们生得晚啊,没看见阿婆我当年三五少年时俊俏着呢。您瞧就写了这么一个东西,连大通都“噗”,笑了。这说的什么意思啊?大家觉得是在开玩笑,实际上劝大通禅师,别绷着了,领悟禅法不是这么领悟的,禅法无所不在,任何的手段都可以来了解和理解它,不一定绷着在这念佛就能成。所以他这个写得非常有趣,写得很生动,通过这歌妓一唱出来,没法不笑,这是一种领悟。

所以你看我们以前了解到的苏轼跟出家人的关系,很多人可能就是因为看了他跟佛印之间的一些对话,觉得就是开开玩笑,耍耍贫嘴。事实并非如此,佛教作为中国当时的一个意识形态对北宋很多士大夫都有影响,但苏轼对待佛教的态度是很务实的,并且他虽然叫东坡居士,但是他很清醒,他依然是一个坚定的儒家的学者,只是在自己艰难和困难的时候,他会把佛教援引到自己的内心来,帮助自己排解暂时的苦恼,但他不会因此而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

画外音:

在苏轼生活的北宋时代,女性,特别是下层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十分低下的。而身为士大夫阶层的苏轼,却对这些女性表现出难得的同情与关爱。在他的相关作品中,也总是体现出了一种浓重的人文情怀和浪漫色彩。那么,苏轼究竟是如何运用他那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来涤荡人们灵魂的呢?

康震:

女性我们前面就说过,在苏轼的生命当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那是他的家人,还有一些女性在苏轼的笔下,在苏轼的生活当中对苏轼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这么讲,苏轼对待女性的态度,特别是对待这些歌妓的态度,他实际上是非常尊重的,而且往往在这些在当时地位比较低下、不怎么受人尊重,甚至没什么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这些女性身上,他感悟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知道苏轼有一个朋友叫王巩,这是张方平的女婿。我们前面讲过张方平这个人,他

对苏轼有知遇之恩,那么很自然地他跟这个张方平的女婿认识。王巩跟苏轼本来也没什么关系,就俩人有诗文的来往,结果苏轼被贬黄州,王巩因此受了牵连,被贬到一个比黄州还糟糕的地方。苏轼就觉得,你看我刚才反复讲苏轼又过意不去了,苏轼因为自己牵连很多人过意不去。结果这王巩出乎他意料之外,还没等苏轼跟他道歉呢,王巩自己先写了一封信过来表示说什么事也没有,我在这儿过得相当好,让他千万不要萦怀于心,这我们且就不说了。其实王巩在那儿受了很多罪,生了一场大病几乎把命送掉,还死了个儿子。等到苏轼再次元佑年间回到朝廷的时候,他又一次见到了王巩,让他感到吃惊的是,王巩红光满面,一点都不像吃了多大苦、受了多大罪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当然王巩自己比较有钱、会生活,这是一个原因,想得开。但也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他身边有个好女人,王巩身边有一个侍妾叫宇文柔奴,苏轼第一次见到这个宇文柔奴,我们就简称为柔奴吧,我想这个名字的意思,可能指的是她很柔顺很美丽的意思,就问这柔奴说,(不是很有歉意吗?)他说你们这些年过得还好吧?吃了很多苦,受了多少罪吧?你猜这个柔奴怎么回答他?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只要你内心平静,安心地生活,享受生活本身,在哪儿都是自己的家乡,这没什么。苏轼受的震动很大。你想,这不是高级知识分子告诉他的,也不是他的老师告诉他的,也不是司马光告诉他的,是谁呢?是他的一个朋友王巩无辜遭了牵连被贬之后,他身边的一个侍妾如此平和地回答他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只要内心平静,天下何处不是自己的故乡呢?如果你把它当做了自己的故乡,你的内心又怎么会波动不已呢?苏轼这才领悟到,为什么王巩有这么好的精神状态。而这个柔奴也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面容憔悴,满脸风霜。苏轼是个急才,当时就写了一首《定风波》送给她,其中有一句(阕)是这么说的,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定风波》

人家来的时候,回来的时候,一点都没看出老来,还反而年轻了,还带着岭南的梅花的香。问人家岭南好不好,人家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很多人以为这个话是苏轼说的,其实不是,是这柔奴这个侍妾说的话,苏轼只不过是转述而已。

苏轼我们知道他毕竟是个封建朝廷的官员,尤其在宋代,我们知道宋代歌妓的制度是很发达的,这跟苏轼和士大夫的品格毫无关系,分为家妓和官妓,就是既有官府养的歌妓,比方说开会了,要休闲的时候,这些歌妓唱唱歌、跳跳舞,还有私人家里边养的歌妓。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黄州城虽然偏僻,但是也有这样的官妓,苏轼虽然是个犯官,但我们前面说了,他跟那徐大受、跟那孟震不是关系很好吗?所以大家经常在一块吃吃饭、聊聊天、看看跳舞这都是有的。苏轼名气大,他在黄州待了这五年,这些歌妓没少跟他要墨宝的,苏轼面子又软,人家跟他要吧,他就给,这其中有一个歌妓名字叫李琪,大家记住了,很多无名之人都是因为有了苏轼而名传千古的,这李琪色艺俱佳,长得又漂亮,又能唱又能跳。可有一个,这孩子比较腼腆内向,嘴笨、不甜,人家五年下来可能都要了七张八张了,她一张都没有。苏轼就要离开黄州了,大家给他饯行,在这酒宴之上,人家就劝这李琪,说你再不跟他要这老先生就走了,走了你上哪儿要去?李琪这才走到跟前,跟苏轼说,您给我写首诗行不行?苏轼说没问题,研墨研墨,就赶紧研墨研墨,等到墨研得浓浓的,苏轼浓蘸饱墨,写下两句诗,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

——苏轼《赠李琪》

什么意思?我这儿住了五年了,为什么一次都没提到过李琪呢?这诗写得太笨了,是不是?这哪儿(是)他写的诗啊?这简直大白话,就是说我在黄州已五年,一句都没提李琪,就这意思。刚写到这儿,旁边有人说,来来来,再给您敬酒。他把笔放下,哎哟,就应酬嘛,然后就喝开了,喝到最后酒席宴该散了,李琪一看都毛了,就这两句啊?旁边人也在想,嗯?

篇五:唐宋八大家之苏轼(6)苏门六君子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六、苏门六君子

画外音:

苏轼身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当时的文坛盟主,身边自然不乏仰慕者和追随者,在这些人中间最让后人称道的就是苏轼和“苏门六君子”之间同呼吸、共命运的友谊。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和李廌,这六位出身不同、性格不同,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把他们聚集在苏轼身边,相知相惜、患难与共?而且当时这六个人也都是文坛上数一数二的翘楚,为什么他们都心甘情愿地游学于苏轼门下?他们与苏轼的关系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六集《苏门六君子》。

康震:

苏轼个性很豪爽、很洒脱,喜欢交朋友,在这些个人里头为我们大家所非常熟悉的,也为历史上所反复称颂的就是很著名的“苏门四学士”还有“苏门六君子”。我们知道“苏门四学士”指的是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那么“六君子”是后面又加了两个,一个是陈师道,一个是李廌——“苏门六君子”。为什么是这六个人?苏轼为什么喜欢这六个人?这六个人又为什么喜欢苏轼?

第一,文学。苏轼喜欢他们,他们喜欢苏轼,基于什么基本点呢?就是对于文学有共同的趣味。换句话说都具有很高的文学才华,不是一般人。你要是文学这块通不了的话,对不起,您那儿就七君子、八君子的跟这儿没关系。这六个人对于苏轼文学的造诣那是相当佩服,像黄庭坚就说过

“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耳” ——黄庭坚《跋东坡书<远景楼赋>后》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黄庭坚《跋自所书与宗室景道》

苏轼的诗文、书法,老大,天下第一,没的说。黄庭坚基本上名气跟苏轼差不多大,在“苏门六君子”里头他是年岁最大,只比苏轼小九岁,他这个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他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那苏轼是怎么看这几位的呢?评价也非常高。苏轼讲一段话大意如此:我当初继承的是欧阳修老先生给我传的衣钵,他当年是文坛的宗主,现在我也要做文坛宗主,为什么呢?因为盛世必有盛世之文学,得有人领这个头,但是光有人领头成不成呢?不成,还得有追随者才能成气候。那怎么才能成气候呢?就是我现在看重的这几个人,什么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等等,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杰出的代表,我只不过是文坛的盟主而已。

苏轼还讲,我这辈子钱财方面什么都没有,但有一条比较满足,就是我独具只眼地发现了这些人才,他用的什么话呢?

“独于文人胜士,多获所欲,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之。”

——苏轼《答李昭玘书》

大伙还都没发现他们的才华很高的时候,我独自发现了,我独具只眼了。你看,这就是说,双方对对方都非常地有好感。

像黄庭坚,苏轼对他是有特别的尊重的。我刚才讲了,黄庭坚岁数其实跟苏轼差不太多,差九岁,按说应该算是兄弟辈分,差不了一代,而且在诗歌方面,黄庭坚在宋代已经是和苏轼并称“苏黄”,书法也是并称“苏黄”。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黄庭坚在苏轼心目当中的重量级的分量,黄庭坚自称“山谷道人”,所以当时的人把他的诗体叫“山谷体”,那一个人写诗能自成一体这是很厉害了。苏轼有一次就写一首诗说“效山谷体”,什么意思?就是我

模仿您这“山谷体”也来一首,这等于老师跟学生说我觉得您那写得挺好,要不然我模仿您风格来一首?写完之后,黄庭坚受不了了,特别在苏轼写这诗后边加了个注,说这东坡先生他要模仿我的山谷体,这纯粹闹着玩儿的,这是游戏之作,这就好比让韩愈去学孟郊的诗、去学贾岛的诗一样,偶一为之,寻开心玩儿的,千万别当真。但是为什么苏轼不学其他的,不来个秦观体?苏轼去世以后黄庭坚在他屋里头挂着苏轼的一幅像,每天早晨起来得作个揖、敬个礼,有人就跟他说,你看你现在也是腕儿了,而且在诗的方面,你跟苏轼是齐名的,你用不着这样。黄庭坚说这儿哪能乱得了啊?他是我的老师,这是辈分,这是秩序,这是规矩,我敬我的老师跟我现在诗写得怎么样、名气有多大毫无关系,我对他充满敬意。

画外音:

“苏门六君子”虽然都是因为文学与苏轼结缘,游学于苏轼门下,但是他们六人性格迥异,文风更是各有特色。黄庭坚的诗风奇崛瘦硬、独辟蹊径;秦观的词风委婉含蓄、清丽雅淡;张耒擅长辞赋,以平易明畅、流利自然著称;晁补之以散文见长,风格温润典缛,流畅俊迈;陈师道的诗词拗峭避俗;李廌的文章喜谈古今治乱。那么在这六个人当中,苏轼到底最欣赏谁?喜欢谁?

康震:

那这六君子里头苏轼最喜欢谁啊?秦观,最喜欢秦观。为什么呀?因为秦观太有才华了,何以见得?他跟秦观原来根本不认识,苏轼做官的时候经过扬州,秦观当时在扬州,他听说苏轼要来,就模仿苏轼的诗歌的风格在扬州的一寺庙的墙上,他知道苏轼要来这儿,写了好几首(仿)苏轼创作的诗,他仿写的。苏轼没写过这诗,结果苏轼来了墙上一看,嗯?我啥时候写这诗了?我没来到这座墙上,怎么这个墙上有我写的诗啊?太像了,莫辨真伪。后来苏轼在他的一个朋友叫孙觉那个地方看到了秦观的诗,一看,就这小伙子,墙上写诗那位。再一问孙觉,孙觉告诉他说这个人叫秦观,是秦少游,苏轼从这儿开始认识了秦观秦少游。你知道苏轼喜欢他到什么程度?苏轼被贬黄州,后来他快离开黄州的时候,秦观参加科举考试没考中,苏轼在这种情况下给已经退居南京的王安石写了一封信,给王安石的信里边特别推荐秦观,说什么呢?说秦观

“才难之叹,古今共之。如观等辈,实不易得。顾公少借齿牙,使增重于世,其他无所望也”

——苏轼《上荆公书》

说秦观这人才难得,这样的人要是沦落于世太可惜了。您威望高,说道说道,别让他再考不中了。但是你想过这问题吗?你是谁啊你?你现在自己还顾不了你自己呢,你才刚从黄州调出来,到另一地儿去,地位跟(在)黄州一样。你也就才刚跟王安石见了面,有点“相逢一笑泯恩仇”那感觉,人王安石怎么看你,你心里不清楚啊?你怎么到的黄州你心里还不清楚吗?你嘴也太长了。忍不住,为什么?太喜欢了。

秦观去世以后,苏轼特别伤心:

“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诗人玉屑引《冷斋夜话》

秦观死了,就是万人莫赎,再多再多的人也赎不来这个遗憾了。他感到特别痛惜,给朋友的信里边说,秦观的才华是天下第一,可惜他的才能没有为世所用,现在人走了,一切都没用了。非常地痛惜。

所以你看这六君子里头其他那五个人在民间都没什么传说,只有这秦观有。人都说他是苏轼的妹夫,当然首先苏轼有没有妹妹那是另说的,我们现在都已经知道苏轼没有妹妹,他有个姐姐,早就去世了。但是你没有妹妹,你为什么非得编排秦观做他的妹夫,大家就觉得像他妹夫,为什么说像他妹夫呢?因为他跟秦观的关系很亲密,而且秦观的风流倜傥,这个好像是其他五个人身上没有的一种气质,这种风流倜傥就跟苏轼的气质特别接近。还编出他

们俩在洞房花烛夜,两个人还对诗来着,秦观对不上来诗还不准进去,苏轼在旁边扔块石头,然后这才对上来这诗,才让他进了洞房。编得有模有样、有鼻子有眼的。都不存在。为什么民间要编排这个事,那就是因为感觉秦观和苏轼之间有一种非常亲密的、莫名的一种关系。但是我们知道这前提也在那儿呢,你有才华,你看人家词写得多好啊,《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写得太好了。你写一试试?写不了啊。“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把这两个人之间那种柔肠寸断,想见面想长久又长久不了,想天天腻在一块儿又不可能,最后给了一个很堂皇的借口,说其实在一块儿也未必长久,只要两心久长,不一定非腻在一块儿。把人的心思、男女的情感都琢磨透了。

画外音:

古人云: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苏门六君子”游学于苏轼门下,他们六人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又都各有特色,那么苏轼平日里又是如何与他们交往的呢?这七位各有所长的文人聚在一起,是否能和睦相处呢?

康震:

在苏门内部,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们的风气是非常开放的,可以说是展开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这样一个局面,老师和学生,文坛盟主和文坛主力互相之间可以挑刺挑毛病,叫做教学相长。举个例子吧,苏轼有两句诗,叫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走万里路,他说的是和尚、行脚僧走到万里路的时候,在一个寺庙歇了脚,头上正顶着大太阳。他用的是“白头”对“天下”。那黄庭坚说不对,“白头”怎么能对“天下”?应该是“日头”才对。他还跟张耒说这个事,争辩到底用“白头”还是用“日头”。后来张耒就去找苏轼说,他要改您这诗,要把“白头”改成“日头”。苏轼说那也没办法,他要改就让他改吧,我能奈他几何?讲了这么一句话。这说明什么呢?只要是好的,苏轼是不会强人所难,他们互相这个气氛特别融洽。

有一次张耒和晁补之跟苏轼在一块儿聊天,苏轼就把自己的词拿给张耒和晁补之看,说你们觉得我的词跟秦观比怎么样啊?那咱要一般人说,您的好啊,您肯定(好)。没有。这二位说了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两句不疼不痒的话,谁听了都不会很高兴,说您的词写得像诗一样,秦观的诗写得像词一样。基本是各打了五十大板,为什么呢?说苏轼的词写得像诗一样,这在当时的风气当中是不好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词在北宋的时代、在苏轼的时代还是以婉约为正宗,词就要写什么呢?男欢女爱、小桥流水、月下小桥、月下小花朵,写这种东西,没有人拿词去写出诗的气概的,所以说你词写得像诗一样,这是在否定你。至于要说秦观的诗写得跟词一样,那更否了,你诗都写得跟词一样。因为诗是言志的,词是缘情的,你诗都写得跟词一样,那不就有女人气了吗?各打了五十大板。

有个很有名的笑话,说的也是苏轼跟人家说,我这“大江东去”写得怎么样?旁边有个人说“大江东去”?我们这个词,柳永的词,要由一个二八年华的少女拿着红牙板唱说“杨柳岸,晓风残月”,您这词得由一个关西大汉,身上有好多那种毛什么之类的,拿一大铁板敲着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完了苏轼一听,为之绝倒,笑得都不行。为什么呢?我们以往认为这是好话,这不是好话,你们家唱词的时候会用一个一米八、一米九的大个子拿个大铁板这样敲着唱吗?不会。词就是二八年华的少女唱的,这说明当时的风气对苏轼这种词风认同不认同呢?主流是不很认同的。人家说的这两句,苏轼也没怎么着,那像就像呗。他本来是想说,我在柳永和秦观之外又特创了一路词风,没想到他的弟子们不是特认同。

那他跟黄庭坚之间的斗嘴也很多,他们俩诗写得好,黄庭坚诗写得好,很刚劲有力。苏

轼说你的诗写得就是好,你的诗就跟海鲜一样,弥足珍贵,就是引诱着人不停地吃,但是不能吃多了,吃多了容易发。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黄庭坚的诗确实写得好,但是写得好是好,如果写得多了难免有点重复,风格有点单一化,所以你的诗写得就像海鲜一样,挺好的,非常好吃,不能多吃,多吃了容易发,容易上火。黄庭坚说您的诗也很不错,可是跟古人比起来的话还是有差距的。苏轼说,您的书法也不错,您的书法是相当不错,不过这书法看上去有时候就好像挂在树上的蛇一样。黄庭坚说,您的书法也很好,不过有时候就感觉是好像压在石头底下的蛤蟆一样。这是什么意思呢?苏轼的书法和黄庭坚的书法在北宋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苏轼的书法比较扁平,所以说好像石头压的蛤蟆似的。黄庭坚的书法呢,横胳膊拽腿的,笔划都横直竖长的,那看得多了,可不就像树枝上挂的蛇一样吗?

这就是开玩笑,朋友们,但是你看,很轻松地就把问题给你说出来,谁也没恼,不带恼的,气氛特别融洽。融洽代表什么呢?和谐。和谐代表什么?和谐代表对对方的认同和尊重。 画外音:

苏轼和“苏门六君子”,除了在文学上相互欣赏,彼此视为知音之外,把他们凝聚在一起的还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呢?

康震:

第二,苏轼和这六君子个性都比较相近,都是比较诙谐和洒脱的人。甚至有时候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言语方式有点不合礼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反对儒家的。错了。恰恰相反,他们只是想要在遵守儒家的思想和理念的前提下,保持自己活跃的个性。

有一个例子,那一年司马光去世了。司马光去世主持办丧事的是谁呢,是程颐,程颐跟苏轼一样都曾经给宋哲宗当过老师。正好那一天,朝廷要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祭奠神灵的。大家注意,这朝廷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这个礼,古代的礼分了很多类型,这种礼叫什么呢?叫吉礼,吉祥的吉。那么这个活动持续很长时间,这一天这吉礼的活动算是进行完了,祭祀的活动结束了,大臣们就赶紧换衣服,干吗去呢?去赶紧祭奠司马光,到司马光家里边去给人家守灵,或者是表达沉痛的悼念之意。程颐说,今儿不行,说为什么不行呢?说 “子曰: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今儿个你参加过一些悲伤的葬礼的活动,你就不能再去唱卡拉OK,弄这些很活泛的事。你今天很悲痛、很沉痛地参加了一个活动,不能一掉脸就去参加一个KTV的活动、唱歌的活动,这于礼不合。可是这里边有一个问题,就是孔子说的是哭完之后不能去笑的,不能去唱歌的,可是并没有说笑完了以后不能哭啊,当时就有人给程颐指出这一点。为什么?我们知道任何礼法它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一个人哭天抹泪的,你让他马上高兴这不太现实,但是有乐极生悲一说,就是笑完了以后是哭,这比较符合人的感情的基本流程,任何的礼法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所以当时就有人跟他说,您说得不对,孔子话说的是那样的,我们现在是这样的,孔子说的是哭了以后不能歌,但是并没有说歌完之后不能哭。那程颐一听,这不对!然后就粗着脖子红着脸,就跟人争起来了。这事本来跟苏轼八竿子打不着的,但是你想这种场合苏轼能不发言吗?苏轼本来就不喜欢这种恪守礼法、死守僵化的礼法的做派,他反感这个,当然他也不太喜欢程颐,他冷眼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就冷不丁说出一句特偏激的话来,说您这一套玩意儿就好比是

“鏖糟陂里叔孙通所制礼也”——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这话什么意思?鏖糟陂是什么东西?鏖糟陂是一块沼泽地,就在开封郊区,就是一个,说白了就是你把它理解为沼泽地、垃圾堆都可以。他说你这个人讲的这套玩意儿,就说程颐,就好比是开封郊区里头、从那垃圾堆里头、从那沼泽地里头爬出来的村学究一样,就是你们制定的这礼法。因为叔孙通是西汉的一个儒者,他就说你是个假学究。你想,本来在这朝堂之上程颐正在争论,跟大臣们争论,到底今天应不应该参加这个司马光的葬礼,在那儿正争得非常认真的时候,苏轼在旁边冷眼旁观地撂了一句说,这就是一村学究、假学究的酸腐气。

这一下矛头呼啦一下就转向苏轼了,不是程颐转向他了,就是程颐的那些徒子徒孙们从此就跟苏门就结下梁子了。

我们现在不争程颐对还是苏轼对,我们只说苏轼的个性是这样的,你注意他是这种类型的,这种类型他是会得罪人的,但是他的“苏门六君子”里边这些人的个性、做派跟他都很相似。大家都知道赵明诚吧,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跟黄庭坚共过事,他是山东人,赵挺之文章写得不错,特别爱表扬自己,有一天跟黄庭坚坐到一块儿,就说我们那儿乡风民风都很淳朴,凡是给他们写点文章,他们都会送很重的、很厚的润笔,我们知道润笔嘛,稿酬,说那润笔送得多,都拿车推。这就把两头都夸了,一个是说我的文章写得不错,所以老家的人都很看重。第二,说明我们老家重文章,文化气氛好。黄庭坚在旁边撂了一句,都是些萝卜和白菜之类的吧?你说这个你不是讨人嫌吗?就爱抖这种机灵。他其实是因为对赵挺之有意见。

但是你发现了,我讲到这儿你注意,苏门的人都有这个脾性。又是程颐,有一次逢着一个祭日,祭日注意,不是葬礼的日子,这个概念不一样,祭日比方说某某周年是某某人的祭日,我们在祭日的时候,顶多比方说默哀一下或者说祈祷一下就完了,这天正好在朝堂上大家吃工作餐,祭日嘛,举行完仪式之后,一看,都是素的,苏轼就说程颐什么时候念佛了?想吃素了?程颐说不是,这个祭日跟丧葬日不一样,但是也差不多,属于丧葬日的一种延续,属于小丧葬日,所以也得吃素,不能吃肉。苏轼说是吗?凡

“(为)刘氏者左袒”——班固《汉书·高后纪第三》

什么意思?当年周勃,我们知道刘邦死了,吕后不是要专权吗?周勃就号令刘邦的部下起来反吕后,以什么为标志呢?就是左袒,把左胳膊都露出来,就好像缠一块红布似的,这就是记号,咱们是一拨的。凡为刘氏者左袒,凡是拥护刘邦的,把左边露出来。苏轼说凡“(为)刘氏者左袒”,意思说凡是吃肉的把左边露出来,他不可能真露出来,最后结果是什么呢?凡是程颐那拨的都吃白菜,凡是秦观、黄庭坚这拨的苏门的人都在那儿吃肉,这就是北宋很著名的那种意气之争。

这些故事你不能光听它好玩儿有意思,你得探究它背后的东西,它反映了北宋时期两种不同的性情观念;两种不同的做人风格;两种不同的对待礼教的态度。我一再强调这不代表苏轼等人蔑视礼法,没有,没有人会这么讲,谁会蔑视礼法呢?没有。这代表着对待礼法的不同理解,礼法是用来规范人性的,但不是用来束缚人性的,如果是束缚的话,苏轼他们就写不出那么活泼的、生动的、可爱的、为我们所喜爱的那些作品了。

画外音:

我们常说: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和“苏门六君子”,不但有共同的爱好,相似的个性,而且相互欣赏、相互信任,甚至在面对磨难、面对困境时,依旧肝胆相照、同舟共济,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之间的友谊如此牢固呢?

康震:

刚讲了文学、个性、性情,还有什么呢?处事之大节。就一个人,你看一个人、判断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立朝之大节。司马光有个学生叫刘安世,他这么评价苏轼,这个评语非常重要:

“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迈峻,惟己之是信。在元丰,则不容于元丰,人欲杀之;在元佑,则虽与老先生议论,亦有不合处,非随时上下人也。”

——刘安世《元城先生语录》

什么意思?苏轼这人了不起,立朝有大节,政治上有相当的独立性。在王安石的时代,人人都想宰了他,因为他不跟着大溜儿走。到了司马光的时代,他跟老先生又议论不合,这我们原来讲过的,他对于全面否定?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ㄊ遣煌獾模运谀歉鍪焙颍驮谡飧鍪焙颍疾凰?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上下,而要坚持自己独立的个性。对不对两说。所以这叫什么呢,这叫苏轼立朝的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