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人离不开自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12 20:26:39 字数作文
人离不开自然字数作文

篇一:自然离不开人的自然观

自然离不开人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

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的思想基础。在人

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中,人不只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

然界从而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即自然观。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

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

密切相关。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几种重要的自然观形态有:

(1)古希腊自然观(2)中世纪神学自然观(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自然观(4)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 古希腊自然观:存在论

与神话自然观不同,古希腊的基本自然观思想就是用自然自身而

不是用神来解释自然。

哲学家设想万物的始基是某种东西。如泰勒斯认为万物本原

“水”, 水是万物不可须臾离开的;赫拉克利特 万物本原是

“火”; 毕达哥拉斯:数是万物的本源,这是人类从经验科学向

抽象科学迈进的重要一环,数字先于事物的存在。巴门尼德的“是

者”(存在) 达到了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柏拉图的理念论

他认为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理念的世界,另一个是经验的或物

质的世界,自然界的运动原因寓于造物主模仿理念创造自然界的

过程之中。亚里斯多德提出“自然”概念,实体论(第一实体、

第二实体)、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这

表明亚里斯多德已具有“实体-属性”的自然观。

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为中世纪自然观奠定了基础。

二、中世纪神学自然观:实体-属性论

上帝是唯一的存在,万物从上帝流溢出来,又复归于上帝,自然

界只不过是上帝创造的理念的实在化,对自然及其运动变化的本性、

原理或形式的探讨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全能、至上和仁

慈。用超自然的神来解释世界。

奥古斯丁:中世纪思想的先驱者,哲学和基督教教义的奠基人,

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把柏拉图的理念变成了在造物主之前就永恒存

在的思想——上帝的原型。托马斯?阿奎那:把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

用来作为表述神学自然观的根据,把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改造成为基督

教神学的天体观,把盖仑的人体学说改造成基督教神学的人体观。中

世纪的自然观完全是“实体-属性”范畴。

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因果关系论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出现于文艺复兴之后,是在近代自然科学基

础上产生的机械自然观,它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都可以用因果关

系来解释其规律。

1543年,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

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运动, 吹响了科学背叛并反抗神学

的号角。近代自然科学最光辉的成就是牛顿所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1、物质和运动观点:在他们看来, 自然界从来就是不变的, 地球

上有不变的山川、河流, 有不变的动植物区系和不变的物种, 天体在

不变的轨道上运行, 自然界物体的运动都归纳为位置变动, 用机械

运动来解释一切其他复杂的运动。这种唯物主义自然观必然带有机械

的形而上学的性质。

2、机器的自然图景:法国著名作家德芒纳蒂尔-世界是一部机器,

开普勒-将天体机械比喻为时钟,笛卡尔-自然图景是受精确数学法则

支配的完善的机器;动物是纯粹的机器,霍布斯(英)-生命是肢体

的运动,伏尔泰-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机器,制造机器匠就是上帝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人是机器,把人简化为一种没有灵魂

的自动机。

3、严格的机械决定论:霍尔巴赫是一个彻底的决定论者,他认为

一切都是必然的,而所谓偶然性,实际上不过是无知的代名词罢了。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1)机械还原性(2)形而上学

性(3)不彻底性。但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摒弃了旧辩证法自

然观的直观、猜测、思辨特性,开创了立足于可靠的科学理论基础上,

确立观察实验、实证、还原、分析、理想化、数学化、因果性、简单

性、决定论等科学原则和方法。

机械的自然观主张用牛顿力学的规律去解释自然, 还导致夸大

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存在的机械决定论。主张机械论的科学家从方法论

上又夸大归纳法的作用。否定和排斥演绎法在科学方法论中的地位,

以为单靠归纳法, 就可以发展科学。这种不需要理论的指导, 忽视抽

象思维作用的思想, 也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这样, 随着科学的进

步, 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已经陈腐了, 它必将被新的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取代。

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交互关系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

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

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

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

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

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

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

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

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

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

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

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

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

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

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就是承认“相互作用”的自然观。辩证唯

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各种事物相互作用的整体,也是各种作

用过程的集合体。一切自然事物,小到原子、基本粒子,大到银河系、

总星系,复杂到人、生物圈以至于社会圈,都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

的系统。自然界通过这些要素本身相互作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

用形成整体的功能和特性。

根据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对人类理性而言有“量的范畴”、

“质的范畴”、“关系的范畴”和“模态的范畴”四类范畴,古希腊米利都和

赫拉克利特的自然观是“质”;毕达哥拉斯学派是“量”;爱利亚学派是

“存在”;中世纪的自然观是“实体与属性”;近代机械论自然观是“原因

与结果”;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

人类的自然观发展历史恰好符合先验逻辑的范畴发展规律,自然离不

开人的自然观。

篇二:第1课 人离不开社会

第1课 人离不开社会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的常识。

2、阅读并提取案例中的相关信息,分析、讨论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生存需要他人和社会提供的物质产品,同时也需要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精神依托)。

3、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发展。

4、培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2、难点:恰克空间上的离开社会只是形式上的,实质上他并未真正离开人类社会。

四、案例解读

一个现代鲁滨逊的故事

不少同学对18世纪初英国小说家迪福的《鲁滨逊飘流记》的故事比较熟悉,但迪福笔下的鲁滨逊与今天的现实生活已相去甚远,所以案例选择了一个“现代鲁滨逊的故事”,来帮助学生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案例中的恰克·诺兰原本就生活在现代社会,与学生的现实比较接近比较有说服力和认同感。

案例《一个现代鲁滨逊的故事》所揭示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存,无论在物质层面上还是精神层面上,都依赖于社会;离开了人类社会,一个人将寸步难行。

当恰克·诺兰因飞机失事飘流到荒岛后,一下子从现代社会回到了原始社会,案例具有强烈的对比性,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从案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恰克·诺兰并非真正意义的与世隔绝,他依然以其特殊的方式与社会和他人打交道,从他身边仅有的排球(“威尔逊”)、飞机残骸上的钢板,到他曾经所接受的教育,他所运用的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等等,一直到他最终获救,都说明了他与现代文明社会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五、训练系统分析 【想一想】

恰克·诺兰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四年,是否说明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生活? 从字面上看,恰克·诺兰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四年,似乎说明人是可以离开社会而生存的。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四年恰克是怎么过来的呢?

恰克在荒岛上的实际生活上还是与人类社会保持着诸多联系,并且最后还是回到了现实社会。荒岛生活中所发生的这种联系。要重证据,找出具体的联系。要由此引发学生思考: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现实生活太嘈杂,希望暂时的远离尘嚣清静清静,独自生活一段时间。但是时间长了,又会觉得有许多不便。这些都说明,我们需要这个社会,不能离开这个社会。同时,还要及其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有教材中的案例联想到自己身边的其他事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握问题的普遍性,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做一做】

1、恰克依赖哪些物品才得以在荒岛上生存了四年?

要回答该题,必须仔细地阅读案例、研究案例。回答时可以进行分类:如按照荒岛上本来就有的物品和恰克飞机失事后带来的物品来划分;如物质的和精神的。通过回答问题,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案例,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分类和归纳,找出这些物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虽然荒岛上的恰克不可能直接同其他人发生联系,但是通过这些物品还是可以找到他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

结论:

第一,岛上,恰克更多的是利用自然界的物品维持生存,说明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 第二,来自于文明社会的两件物品——排球成为他的精神支柱,说明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这一点不同于其他动植物;飞机残骸上的钢板被加工成了恰克的最终离开荒岛、重返文明社会的帆船,说明恰克一刻也没有放弃回到现实社会的信念。

第三,有些物品是恰克经过简单的加工制作而成的,如果他以前没有接受过教育和训练,他也很难完成,这本身也说明他与这个社会还是有联系得,他是在现代社会生活过的、受过教育的现代人。比如,恰克的钻木取火技术,与原始人钻木取火不同,他是在人类社会接受教育中学来的;树皮是自然物,变成绳子就是人类知识的反映。

人离不开自然

3、上述物品。如果恰克只能留下其中的三件,请你帮他作出选择,并说说你的理由。 回答本题,首先要清楚每件物品的作用和对恰克的意义,有些是日常生活所需,有些是精神寄托,有些是为了将来有一天重返社会作准备的。由于选择的数量有限,必须有所取舍。恰克无法保证自己何时能回到文明社会中去,因此日常生活用品要得到保证;但他不可能永远等下去,要随时准备离开;同时孤独的生活难以打发时日,精神上的需求也是必不可少的:既要活下来,又要重返社会,这就是他选择留下物品的前提。选择标准无非两类,一是生存需要,而是回归社会需要,但精神需求、社会交往需求也是生存需要的一部分。

篇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然而,人类在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带给地球家园。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日渐强大,人类环境的破坏变得日益严重,人地关系矛盾加剧,现已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不能徘徊在无知和狂妄之间对大自然苛求无休。我们既不是大自然的奴仆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类开始反思以往的行为对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重新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逐步构建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新型伙伴关系—人地伙伴论。让我们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发展模式,在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认识和解决好环境问题,永远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形成与演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无休止的“征服”自然和“索取”资源,以掠夺性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大自然向人类亮出了“红灯”。

我们无法阻止前人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就像后人也无法阻止我们去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我们不能阻止当代人自毁家园的愚蠢行为,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无资源可用,无立足之地!

人类已经警醒,世界正在行动。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把青山留给大地,把洁净留给天空,把绿荫留给小鸟,把沃土留给子孙??让我们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求得永续发展。

当我们陶醉于人类创造的现代文明,庆贺“征服”大自然伟大胜利的时候,各种有形、无形的环境污染正从四面八方悄悄袭来:工业“三废”污染、化肥和农药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恼人的噪声污染、眩目的光污染、“无形杀手”电磁波污染??毒害着我们健康的肌体,破坏着我们美好的家园。

生存还是灭亡?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觉醒吧!人们,勇敢的直面环境污染带来的生存危机。行动起来吧!人们,重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仰望星空,茫茫宇宙,目前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放眼全球,人口爆炸、森林锐减、水源污染、土地退化??

我们难以恢复地球往日的洁净。然而,重新营造一个美好的生存世界又是何等艰难。

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污染源。然而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环境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污染问题,仅仅采取工程技术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治理问题。

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没有国际间的广泛合作,没有各国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没有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就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向环境污染宣战,做坚定的环保卫士,是我们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创造地球更加美好的明天!

继续追问:

谢谢

当上帝对亚当和夏娃说:你们是有罪的,从那时起,人类就开始背着原罪而生存。我不信基督,我也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我依然相信,人是有原罪的。说是原罪,并非从人诞生那刻就有,而是从人获得超自然能力,不再是自然生态平衡的一员开始。人不再是生态链中的一环,他们的能力越来越强,不仅仅摆脱的自然生态的控制,渐渐地改变自然让人类这一特定种群凌驾于所有的物种之上。自然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一种毁灭自然的力量。

有人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最自然界的野蛮残忍会越来越少,对不起,我从来不相信这类鬼话。人类真正拥有毁灭自然的力量,恰恰是在工业文明开始以后。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古老的藏文化还是原始的印地安文化,他们对自然的毁损程度都相对比较小,他们的文化尚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所获得的力量,完全可以把整个地球生态置于死地。

教科书总是告诉我们,世界是发展的,人类是进步的。在这里,发展和进步都被当成了一种褒义。如果仅仅把发展和进步解释为一种变化,我还可以理解。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制造局部的有序是以更大范围的无序为代价的。我怎么也不可能理解,抽水马桶和塑料袋,就能代表着人类的进步?在现代文明的高节奏高强度之下,我们幸福吗?我们快乐吗?从前印地安人每天只需工作一两个小时,其他时间是用来跳舞娱乐的,现代人显然没有这种福分。

文明的变迁过程中,人类也在认识反思一些问题,也在重新认识自然。但是,人类再也不可能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中与其他物种平等的一份子,在利益和贪婪面前,任何局部的保护都抵挡不住更大范围的攫取。自然是有限的,而人的物欲是无限的,人能做的,最多是延缓一点有限的自然被无限的贪婪所吞噬的时间。

不必用道德去批判人类的这种特质,也不必为人类的行为披上绚丽的外衣。当人拥有了毁灭自然的力量以后,也开始了毁灭自身的旅程。毁灭,然后自然在毁灭中重生,这也许就是天道的循环。

你可以参考一下哈 海洋天使 回答采纳率:27.0% 2009-03-06 21:57

好:7

不好:2

您还可能擅长回答

1回答2013-02-145 ? 1回答2013-02-155 ? 0回答2013-02-14 ? 更多您擅长的问题>>

?

? ? ? ? ? ? ?

在线求助

团队:

? 类型:中级团 ?

满意答案:1636

? 团队宣言:认真对待和回答提问者? ? 向团队求助

? 等级:19采纳率:31.1% ? ? ? 向专家求助

篇四:浅析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

浅析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

摘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人的思想也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身体素质的好坏、智力素质的高低和性格的类型,从而通过这些因素作用于人的思想。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人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自然环境;思想;影响

人类生活的环境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自然环境提供人类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变化也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然而理论界长期重视社会环境的研究,而忽视自然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这一点必须引起学者足够重视。

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人的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研究自然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对人思想影响的有利因素,规避其消极因素,借助自然环境中丰富有益的教育资源,加强对人思想的引导和教育。

一、 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理论

1、自然环境的含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然一词的解释为:“自然界;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表示理所当然”1;对环境一词的解释:“周围的地方;周围的情况和条件”2。自然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自然环境就是指围绕人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土壤、气候、山脉、河流、矿藏、地理位置等;广义的自然环境指除了人类社会之外的各种自然因素组成的系统。自然环境是形成社会环境的基础,自然环境的水平和状况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环境的水平和状况,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的思想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本为主要从广义上的自然环境来探讨其对人的思想的影响,而笔者本文所述的人的思想,既包括单个人的思想也包括作为群体的集体思想,如一个民族的思想、一个国家的思想等。

2、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

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归纳人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我们得知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人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人对自然的改造、人对自然的征服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四个阶段。在远古时代,科学技术知识匮乏,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对自然界知之甚少,人类对自然界充满恐惧和崇拜。随着人类历史的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从自然界中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质生活和生产资料,人类逐渐从依附自然变为对自然的控制。在人对自然的征服阶段,人类对自然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此时人类对自然改造和征服能力大大增强,但环境问题已引起一些人的关注。到了现代,环境危机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1

2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增补本,第1668页.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增补本,第550页.

人类开始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思想

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留下专门性的著作,相关思想只是散见于其哲学、经济学等著作中。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恩格斯曾说:“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4。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的基本观点: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面对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能运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为人的思想观念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是外部客观环境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决定着人的思想,自然环境环影响人的思想,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

自然环境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对人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间和活动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活动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的身体素质、智力素质、性格等方面来影响人的思想,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1、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的身体素质来作用于人的思想

自然环境孕育了人类,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为人类3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92页.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83页.

提供了空气、淡水、土壤、光照和适应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自然环境状况对人身体素质好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人类文明发展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开发自然的能力低下,一地区自然资源的多寡对当地人们身体素质的好坏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地区动植物资源、淡水资源等生活物质比较丰富,那么处在这种自然环境中的人们体质普遍较好;反之,生活物质匮乏的地区人们的体质发展则会受到不良影响。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一地区自然资源状况仍对人们的体质发生着重要影响。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仍对人们的体质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体质。人类具有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同的体质形态便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般来讲,热带地区生存的人群体毛较少以便于身体散热,皮肤内黑色素含量较高以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而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们体毛较多以利于保温,皮肤内黑色素较少肤色较浅则因当地太阳光线较弱。而人是否健康长寿也与自然环境的好坏息息相关。有科学研究表明,居住在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水乡的人多长寿,居住在气候恶劣、过于干旱或寒冷的地区的人多短寿。地理位置的较大变化常常引起“水土不服”的现象,也说明了特定的自然环境造就特定的体质这一观点。

人的身体是人的思想产生和存在的物质载体,离开了这一物质载体,人的思想是无法产生和发展的。而人的身体素质的好坏、体质的强弱,也深刻影响着人们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具有了良好的体质,人们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和体力去学习和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具有了良好的体质,

人们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果才能得到显著提高,而学习和实践的效果与人们新思想的产生与原有正确思想的巩固密切相关。自然环境影响人的身体素质,而人的身体素质的好坏又影响人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的身体素质从而影响人的思想。

2、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的智力素质来作用于人的思想

影响人智力素质的因素有很多,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人们的智力素质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而自然环境又是人们生活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系统,探讨人类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研究。

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这些营养物质为人的智力素质发展提高必要的条件。“民以食为天”,一个人聪明与否,从生理角度看,食物对其有重要影响。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这些食物使人们生存和生长发育得以进行。人类从胚胎发育开始到生命终老,都在接受着这些食物的滋养。一地区自然食物的数量、质量和种类影响着人们的智力发展。仔细观察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分布位置不难发现,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发源于河流平原地区,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和相对适宜的气候使得这些地区动植物资源较丰富,良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人类早期文明。

人的智力发育离不开一些必要的微量元素的摄入,如碘、锌、硒等,这些元素的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甚至可能危及人的生命。如果一地区食物和饮用水中碘元素缺乏,很容易造成当地居民的甲状腺肿大;锌元素的缺乏,会导致人们记忆力的下降,甚至会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一些元素的过量也会影响人们的智力发育,铅元素过量摄入会引起儿童智

篇五:人的生存离不开环境

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姓 名:徐大准

学 校:光山县北向店乡初级中

话: 学 电13839775893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人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温室效应、酸雨、沙尘暴、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减少,森林面积减少、环境污染严重等,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而,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教师。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的就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应积极地渗透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空洞的说教是苍白的。应该找准教材与环境教育结合的切入点,将有关环境知识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入情入理的讲授分析,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环境知识,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的问题。

一、情景感知、阅读理解

语文学科具有形象性和贴近生活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结合课文内容渗透环境教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很多语文课都是渗透环境教育的好教材,如《向沙漠进军》文中提到沙漠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这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不能使他们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教师授课时应该借机启发学生牢记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惨痛教训,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告戒同学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自身也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

同样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让同学们看到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可到了20世纪70年代,仙湖消逝了, 1

罗布泊从此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按课时老师可用贴切的语言描绘出一个令人恐怖的环境,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体会到老师授课时所要表达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萌生出保护环境的想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化动为静、化静为动,挖掘教材内容中美的现象,使学生对之如痴如醉,环境教育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深挖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语文课堂是融入环保教育的主阵地,但这并不意味着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都时时刻刻谈“环保”,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其实,课堂进行环境教育并不要占太多时间,一节课只需渗透几分钟,以至两三句话,日积月累就能收到滴水穿石之功。

1、巧用插图,唤起环保意识

插图是刺激学生多方面感觉的有利资源,教师应活用插图,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去联想。例如利用《云南的歌会》的插图进行多媒体教学,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回答、互问互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聚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作者的浓厚兴趣与由衷的赞叹。当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美丽的插图在学生中所唤起的感觉,会产生一种愉悦之情,这种审美体验,慢慢地沉淀为有益的营养,继而使其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

2、通过对比,移情感悟,激发环保危机感和责任感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环境教育外,还可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环保危机感,增强环保责任感和 2

使命感,从而自觉地维护生态环境。如在教学《地下森林断想》时,打破教材的顺序,引导学生将大森林的昨天和今天放在一起交流。在谈森林“雄伟壮观”时,随着学生的介绍,大家可以一起欣赏昔日雄伟的森林。在此设计角色体验:“如果你就是一名游客,看着眼前的美景,你会怎样赞美它?”;在谈森林“逐渐消失”时,我们可以观看图片,然后又一次进行角色体验:“如果,你就是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这样的森林,会说什么呢?”这样通过文本内容的对比、图片的对比、音乐的对比,就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感觉落差,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森林消失的那种惋惜之情,而且这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如果我们人类再不反思再不收手,消失的仅仅是一个大森林吗?”以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牵引学生进入拓展环节的学习。学生打开网页观看“环保资料”,这些例子和画面都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3、重点语句的分析、朗读,增强环保的愿望

在语文教学中,凭借重点语句的分析、朗读把学生引入优美的景色之中,激活学生的想象,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转化为具体、鲜明、生动的画面,显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受到形象的感染,激起情感的共鸣,不知不觉地在自己的心灵中播下热爱大自然的种子。如学习《沙漠中的绿洲》、《大自然的语言》等课文时,通过分析、朗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特别是有表情地朗读,能与文章产生共鸣,能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所以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欣赏描写美丽大自然的优美语句,并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 3

对祖国的热爱,进而增强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美好愿望

总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而语文教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反过来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同时在语文新课程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新世纪环境问题对教育的挑战,同时又赋予语文教育崭新的内容。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强化环境教育的意识,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整合目标,找准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得到情感体验,渗透时浅入深出,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课外着重实践,活动深化环保意识,付之行动。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一代具有环保意识的合格公民。

4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