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景宁畲乡导游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13 10:26:10 初中作文
景宁畲乡导游词初中作文

篇一:畲乡之窗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看过路上的好山好水,听过畲族的风土人情,美丽的大均古村就在各位的眼前。

请随我进入畲族文化陈列馆,了解畲族文化。畲族婚俗、宗教信仰、山歌、舞蹈、服饰、禁忌、饮食等别具一格,传师学师、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畲族医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彩带编织技艺、畲族婚俗、畲族服饰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分畲族服饰区、织布彩带区、畲族居室区、香菇茶叶区、农耕展区、生活文化区等六个主题文化展区,多角度展示畲族文化。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畲族彩带和畲族“三月三”。

彩带是畲族传统的手工艺织品,既是美化衣着的装饰物,以及用作腰带、背带等的生活实用品,还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定亲回礼和驱邪祝福的吉祥物,定亲时,不论男方送什么礼物,姑娘回礼必需有自己织的彩带。畲族彩带编织技艺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彩带有图案带、符号带和字带三大类。第一类:图案带。畲族人民的崇拜信仰、生活习俗等都在彩带上以图案的方式表现出来。第二类:符号带。畲族彩带上还有些看似汉字却又不是汉字的符号,畲民认为那是祖传的字,是吉祥祈福的。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意符文字”, 是“活”着的畲族“文物”,它承载着远古时代畲族先民的祈福信息。第三类:字带。近代以来,随着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畲村办起私塾,畲民开始学习汉文化。一些畲族女孩子也认识了汉字,汉字织纹彩带开始出现。景宁东弄村的一位蓝姓女子即畲族民间艺人蓝延兰的太曾外祖母首先织出了《皇帝朝纪》字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帝朝纪,宋元明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福禄寿喜,龙飞凤舞,荣华富贵,金玉满堂。”双排编制一共104个字,在两排相同汉字之间还织上50个传统符号,堪称一绝。

“三月三”是畲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称“乌饭节”。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畲族百姓云集歌场,进行对歌,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乌米饭”。深夜,进行祭祀活动。“三月三”吃乌饭源于一个民族故事。相传在唐代,民族英雄雷万兴率畲民抗击敌军,被围困在山中。时值隆冬季节,粮食断绝,情况万分危急,雷万兴动员畲民上山寻找食物。但见满山遍野草木枯黄,只有乌稔树,虽叶落殆尽,却仍然果实累累。畲族人民摘食乌稔果充饥,军威大振,于三月三冲出重围。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雷万兴抗击敌兵取得胜利,畲族后人便铭记这一天并代代相传,也就有了三月三吃乌米饭的习俗。 如今,景宁“三月三”畲乡风情节已成为吸引大批游客的传统旅游盛会。

游客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这一段欢乐时光能给您留下美妙的回忆。

篇二:畲族之乡景宁

畲族之乡景宁

吴嘉伟 国贸院2012110029 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山哈”,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She),意为刀耕火种。解放后,改称为“畲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畲族人口数为709592。畲族极少部分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90%的畲族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也有部分操闽南语。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畲族作为浙江省境内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主要集聚在以丽水和温州为主的浙西南地区,其中全国唯一的一个畲族自治县一一景宁畲族自治县就位于丽水境内。景宁的畲民集聚是源于唐永泰二年(766)间,从闽迁居浙西南时落户此地,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因此,景宁又称为中国畲乡。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传统文化蕴涵深厚,山水风光秀丽迷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家誉之为“神奇畲乡,休闲胜地”,又称之为“浙江的西双版纳”、“华东的香格里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用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并传承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三大类,即“文学艺术”“传统工艺”和“民风民俗”。具体而言指的是:具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如文学、音乐、歌舞等;世代相传,流程完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或地区特色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品,如皮影、剪纸、绘画、服饰、刺绣、编织等;反映某一民族或区域风俗习惯的婚丧嫁娶礼仪、节日、庆典、民族体育活动、饮食、民居、服饰、器具、建筑风格、传统医药知识等。

1、山哈人民的语言

畲语是全国舍族通用的民族语言,畲族内部一般自称为“山哈话”,是畲族最主要的民族特征之一。畲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语言,“其语音声母单纯,韵母发达,声调复杂,变调现象较普遍,音节多。其词

汇分虚、实两大类11种,实词尤为丰富,构词特点:多单音词,多转借和引申词,多偏正倒置词,保留不少古汉语词汇和词素??其语法特点是以特定的语序、虚词和语感来表情达意,具有民族性、稳固性和一致性。畲语还有一些带有传统性和稳固性的隐语,起助趣、避讳、盘问作用”。各地的舍语受到分布区其他语言的影响,声母、韵母、声调略有出入。畲语的声母有16到20个,没有翘舌音;韵母50个到70个,双元音、三元音比较多;声调6到8个,在语流音变中的变化很复杂。畲语的词汇主要包括舍语独有词(常见的人或事物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称谓)、古汉语词汇以及现代汉语中的大量词汇;畲语的句法规则比较接近粤语、客家话等其他南方汉族语言。

2、畲民的饮食

当游客去景宁时,少不了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酒一一山哈竹筒系列酒。它是选用当地高山优质糯米和乌衣红粬为主要原料,用山泉水精心双酿。采用畲山毛竹为包装材料精制而成。酒呈橙黄色,确有止渴、解乏、提神、养颜、益寿之功效,酒味甜醇和软,具有竹香味,筒内竹膜含有人体所需要竹荪素,适量饮用可增强免疫力。

至于装酒的竹筒,包装上用手工或绘制或雕刻有一山一寺一水,象征着畲乡的惠明山、惠明寺、惠明泉,手柄及竹节处用畲族老大娘手工织的编彩带包裹着,整个设计得着力体现畲族的传统风格,充满地方特色,让客人走进畲乡一见就爱,而事实上也却实如此。

包装上还有另外两种设计:手提礼盒、礼篮同样充满畲族风味。礼盒用一只大竹筒对半剖开支撑两边,凸出来的两面用手工雕琢出畲族的图腾凤凰及汉族的图腾飞龙。礼篮用细竹篾编织,做工精细小巧。所有这些创制,能成为游客畲乡美妙经历后的体验载体,可放在家中展示或馈赠亲朋好友,一物两用既可以当装饰品摆放,同时又可以几个好友的小酌助兴,尽情品尝畲族特色风情。

3、畲民的服饰。

畲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尤其是舍族传统女装色彩艳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畲族人有崇拜始祖三公主的文化传统,由此形成了别具风格的畲族女性服饰“凤凰装”,这种服饰由头饰、花边衫、腰带三部分组成。“浙江畲族妇女头饰主要有景宁式、丽水式、平阳式、泰顺式。如旧时处州,‘畲妇戴布冠,缀

石珠,赤足负戴’。遂昌县畲族‘妇女椎髻跌足,以斑蓝布包竹筒子,缀以珠矶蒙其首’。景宁县畲族‘厥妇女跌足椎结,断竹为冠,裹以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皆五色椒珠)’。”畲族服装崇尚蓝黑两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领口、袖口、大襟、围裙上绣有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装饰华丽富有个性;腰带上同样用五彩线绣出具有象征性和装饰性的纹样,手法夸张,富有生活性和创造性。

4、畲族的建筑设计

山客楼居通常为一层,即使有二层楼,但楼上只存储粮食或杂物。室内一般都是当中厅堂、左右厢房,厅堂又分为前后庭,中有木屏间隔,两旁留两个小门,左门顶上设神龛,右门顶上设祖先牌位。后庭放置日用杂物,如磨、臼或饲养家禽等。左右两厢房同样分隔为前后两间卧室。在左右厢房两边,常加建“撇舍”或“量股”。“撇舍”只有一层,与主屋等长,只为厨房或杂物间、牛舍。“量股”为两层,长出主屋之前,直到天井,分为前后两间,可作为卧室,或杂物间、厨房。厨房一般不设烟囱。每家的灶前均设有一个火塘,冬天全家人围坐火塘,烤火取暖。有客人来时也请在灶前坐下,吃饭、喝酒、唱歌,其乐融融。

山客盖房子通常是先立柱、上梁,搭好架子,然后屋顶盖瓦,最后才是四周砌墙、铺地板、装饰室内。一般盖一幢房子不是一气呵成,而是分期进行,农忙时不干或少干,农闲时多干,因此盖好一幢房子往往需要几年时间。山客一家盖房子,往往亲友或邻居会来帮忙,大家发扬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有的助木头,有的助砖瓦,有的助人工,齐心协力将房子盖好。来帮工的一般不计报酬,给饭吃就行。但请来的木匠、泥瓦匠还是要付工钱的。

畲族文化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既有有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又有粗犷朴实、奔放刚健的舞蹈,富有哲理的谚语,工艺精巧的刺绣编织等,尤以民歌为胜,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解放前,民歌、传说故事多口头流传,也有手抄本。解放后,经发掘整理,艺术水平不断提高。畲族自治县建立后,文化活动内容更广泛,形式更多样。例如,1984年8月省第一次畲族文化工作会议在景宁举行。1987年6月,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与省博物馆联合在杭州举办畲族文物展览。1987、1990年,丽水电视台先后摄制畲乡专题片《畲乡风情》、《畲乡风》,在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播放。1992年12月,首届景宁畲乡文化节在鹤溪镇举行,展现了丰富的畲族文化。2009年3月28日,国家文化部更是授予浙江景宁为中华民族艺术之乡。从传统文化的保护而言,畲族的文化传承与交流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前景可谓是一片美好。

参考文献:

[1]闫晶,范雪荣,吴微微.畲族古代文化服饰变迁[J],纺织学报.2011(2)

[2]吴素萍.浙西南地区畲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12(6)

篇三:浙江景宁畲乡之窗旅游景区发展策略研究

浙江景宁畲乡之窗旅游景区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邢娟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年第01期

摘要:在民俗旅游发展的内容中,民族旅游作为一种以民族文化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发展形式,不仅在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较快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景宁“畲乡之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现状,为景区的建设提出了策略的思考。

关键词:景宁 畲族 策略

1 景宁“畲乡之窗”旅游景区概况

浙江省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的省份,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得总量不多,但民族成分却较多,共有53个少数民族(无德昂族和保安族),其中畲族作为浙江省世居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在浙江的丽水设有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地方——景宁畲族自治县,总面积1950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其中畲族人口就有1.84万,占景宁总人口的10.85%。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畲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风俗浓厚,被誉为 “浙江的西双版纳”和“华东的香格里拉”,有开展民族村寨旅游的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同时,由于位于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畲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具有优越的客源优势。近年来,景宁畲族自治县一直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2009年成功创建中国“畲乡之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后,积极创建景区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景宁畲族地区,经济一直相对落后,在迁徙安置村落居民方面缺少大量的资金投入,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力度不够,与国内众多的民族村寨相比,存在太大的距离。当然,景宁地理的偏僻与交通的不便,极大的制约了景宁民族文化村寨景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联系,阻碍了景宁旅游的发展。

2 景宁畲乡之窗旅游景区建设策略

2.1 努力营造畲乡的民族氛围

景宁畲乡之窗旅游景区作为体现畲族文化传统的旅游景点,就必须向游客展示原汁原味的畲族生活风貌。建筑、服饰、习俗、餐饮等方面要有明显畲族特色,给游客的直观感受即第一感觉要有新鲜感、差异感,使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有种神奇感。一到畲乡,其人、其屋、其街、其景都要有新感觉,如在畲族博物馆内展示的畲族传统民居建筑式样,就是福安市溪潭镇马山村畲族雷氏老宅,类似于我们明清时期所建的木结构四合院。所以畲村建筑模式要固化下来,吃穿方面也要保持特色。

2.1.1 在村寨内以推广民族服饰增进民族氛围 畲族传统服饰大都尚黑,以黑色为基色,配以镶花刺绣。服饰是一个民族的外部形象,是一道靓丽风景线。景宁畲族人口比例少,而且大

部分人口集居在农村,加之长期以来汉化严重。随着时代进步,畲族同胞审美观受现代文明冲击,服饰上逐渐同化,这是造成畲乡特色不明显的重要原因。因此,以改革旧服式推广新服饰为突破口,做浓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景区的服务人员要先行推广,在村寨内鼓励村民逐渐恢复穿畲服的习惯,民族氛围自然会浓郁起来。

2.1.2 保护畲族古民居,建设特色新民居 首先,保护建设好古街民巷。古街民巷既是大均村的中心要道,亦是史迹古韵的主要体现之一。在开发之初,为适应旅游的需要,已拓宽古街至3-5米,两侧沿街房屋在建筑风格上保持原味,做前店后院式设置。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沿街的部分房屋建造过高,街道两侧拥堵现象严重,必须加大整治力度。

其次,维护好诸如李氏宗祠等古民居建筑。大均村历史上就是方圆百里的文化名村。明清时代,共有进士3名、举人4名、贡生56名、秀才46名。明朝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大均秀才李琮中举,天顺八年中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后来其弟李璋和李璋之子俱中进士。为褒扬这一门三进士,景宁县奉旨在县北建兄弟方伯坊、父子进士坊,大均村建骑街进士坊,李氏宗祠正门并开三门,一大二小,悬“父子方伯”“兄弟进士”匾。大门首旗杆同一时期达六对之多。门前的牌坊门楼于2006年恢复,上悬当代书法家、中国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祝遂之的题匾“大均古街”。抗战时期,浙江省府内迁,省教育厅财政厅分驻景宁和大均。省厅要员、名流雅客频繁往来,为景宁为大均留下许多文雅故事。村头的观音阁、浮伞祠等古建筑均有题咏。由于风雨的侵蚀,这类各建筑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坏,景区管理者应该出台相关的保护措施进行维护,保持原有的建筑文化风貌。

另外,可以在景区入口或中心广场地区建设如畲族城雕、壁画等具有畲族标志性文化元素的建筑,在交通干线以及景区沿线公路逐步实施畲族文化景观工程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建筑风情。

2.1.3 挖掘民俗节庆资源 畲族的岁时节日与汉族节日相仿,但也有自己的独特节日习俗,例如,畲族婚俗、二月二“麻山节”,三月三“乌饭节”,四月初八“牛歇节”,秋收后“古神节”,八月二十三元帅节,农历十二月十五或二十四“打尘日”等。特别是三月三“乌饭节”是景宁多年打造的一张文化品牌名片。从2006年开始,景宁县政府迁头,连续五年举办了“三月三”文化节,努力将多种文化要素纳入到节庆内容。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全国各地畲民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都要欢腾三天三夜,畲乡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飞扬,到处披满了节日的盛装,极大的渲染了畲乡民族的气息。景宁除了要继续依托政府的财力物力和调控力办好“三月三”,精心打造,提升品位,不断创新之外,要努力挖掘其他传统节日,打造更多的文化品牌。

2.2 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2.2.1 改善景宁县城至景区的交通状况 畲乡之窗旅游景区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大均村,距离景宁县城12公里,约半小时车程。景区自建设以来,投资改善了县城至景区的公路状况,但是由于缺乏公交客车线路的开发,游客至景区游玩的方便性大大降低,导致景区近年来接待的游客主要以自驾游游客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景区的客源。因此,景区在发展

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我国部分旅游景区如张家界等的作法,联合周边特色景区,开通景宁特色旅游区公交免费线路,可以让游客在景宁各特色景区内免费乘车,这样既方便游客的至景宁旅游点的游览,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游客在景宁旅游停留的时间。

2.2.2 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服务设施,丰富旅游内容 首先,应该加快建设畲族特色小吃一条街。畲族的饮食文化内容丰富,物产突出了一个“野”字,非常符合当前大部分旅游者的需求。畲乡之窗旅游景区如果能够把景宁饮食资源进行整理,同时结合畲族传统的农耕文化、捕猎文化和烹饪工艺特点,开发体验式的饮食产品,将会提高畲乡之窗旅游景区的旅游新引力。同时,景区可以利用现有的畲族婚庆活动的旅游产品,深度挖掘与畲族婚庆酒宴相关的饮食文化和相关的食礼,让游客在参与婚庆表演的过程中品尝婚庆酒宴,体验畲族特有的风情。

其次,景区应该加快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旅店,改进游客的住宿环境。游客在少数民族村寨旅游,除了有吃民族特色餐的希望,还有住畲族民居,感受畲族建筑文化的需求。因此,景区必须在住宿接待设施的建设上,强调外观的民族化、个性化,规范管理,规范价格,特别要在旅馆的内外环境上保持整洁和卫生,既要有民族旅游中的乡野气息,又要保证星级宾馆式的服务规范,让游客愿意并且乐意住在村寨内。

当然,要吸引游客入住村寨,而不选择住在景宁县城,最主要的是要靠丰富游客的“夜生活”。笔者认为,景区可以开发建设景区休闲一条街来吸引游客的旅游兴致,可以借鉴湖南凤凰古城的旅游发展成功的做法,虽然有不少学者认为凤凰古城众多现代化气息浓重的酒吧、旅游购物商店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古城的视觉污染,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些酒吧、商铺丰富了游客在古城的夜生活,拉动了游客旅游的支出。笔者调查发现,来景宁畲乡之窗旅游的游客之所以选择在县城入住,除了认为县城宾馆安全、卫生之外,游客都反映景宁县城夜间比较热闹,活动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因此,村寨的旅游发展除了要考虑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之外,还可以适度的满足现代人的某些现代化的需求,辅助性的建设一批休闲设施,让游客既能体验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又能享受现代化成果。

2.3 加强培训和政府引导,提高村寨内居民整体素质和旅游参与的能力

畲乡之窗景区的发展,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和参与,政府和景区经营者应该重视对当地村民的教育、培训和引导,加强村民旅游管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村民的旅游发展意识和旅游参与能力。政府可以委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或地方高校等单位对景区村民进行经营方式、旅游饭店服务、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的旅游专业知识培训,使每一位具有劳动能力的社区居民都能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参与旅游发展。同时可以在村民中精选具有较高文化的年轻干部,经过培训后进入旅游领导班子,起到一定的带头和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3(2):102-107.

[2]金颖若.试论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J].贵州民族研究,2002,

22(1):61-65.

[3]钟洁.民族村寨旅游的游客体验对比研究—以云南民族村和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06.

[4]罗永常.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

(3):118-121.

[5]张河清,方世敏.实施区域协作是湘西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构建“大湘西”旅游品牌的初步思考[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6):105-107.

[6]沙爱霞.宁夏纳家户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建设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2):180-183.

学院课题项目:本文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项目(浙江景宁畲乡之窗旅游景区发展策略研究)成果。

篇四:松阳县景点导游词

目 录

一、课程表 ……………………………………………………………1 二、松阳导游词参考资料

1、丽水市概况 ……………………………………………………2 2、松阳概况 ………………………………………………………5 3、箬寮原始林景区…………………………………………………9 4、延庆寺塔 ………………………………………………………23 5、卯 山 …………………………………………………………30 6、黄家大院 ………………………………………………………38 7、石仓古民居 ……………………………………………………44 8、界首古村 ………………………………………………………54 9、红色古寨安岱后 ………………………………………………58 10、浙南茶叶市场…………………………………………………62 11、大木山骑行茶园 ………………………………………………64 12、杨家堂 …………………………………………………………72 三、知识题

1、丽水知识题 ……………………………………………………74 2、松阳知识题 ……………………………………………………76 3、导?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滴窆娣逗陀Ρ涮?………………………………………79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89 五、浙江省导游人员管理办法 ……………………………………116

2013年丽水市第七期景点(景区)导游人员资格考试

松阳培训班课程表

注 1、班 主 任:应露婷13645787791(610853);

副班主任:章露予18357868860(588860),徐慧爱673026 2、上课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3、每位学员准时上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培训将实行签到签离臸度,到课率低于90%的学员不予参加本期考试。

4、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培训的需提前向县旅游局行管科办理书面请假手续,累计请假2课时(半天为一课时)以上的不予参加本期考试。

5、上课期间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保持会场清洁和安静,手机设臵静音;

6、学员须参加规定的考核,通过笔试、口试考核合格者,将予以颁发《浙江省景点(景区)导游员资格证书》。 7、口试内容请各位学员尽早准备。

丽水市旅游局培训中心

松阳县风景旅游局

丽水市概况

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行政区划

丽水被誉为“浙江绿谷”,是“全国生态环境第一市”,获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的地级市。它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2012年户籍人口265.59万,是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地级市。

丽水古称处州,始名于隋开皇九年(589),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浙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开皇十二年(592)改为处州为括州,大业三年(607)改括州为永嘉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括州。至唐上元二年(675),台州、温州相继另臵,此后括州之域即相当于今之丽水市。1949年5月全市解放,臵丽水专区,辖八县。1952年专区撤销,1963年恢复,1968年改为丽水地区,2000年丽水地区撤地设市,下辖一区一市七县,即莲都区、龙泉市和青田、缙云、遂昌、松阳、庆元、云和、景宁7县,市政府设在莲都区。

地形特点→自然资源

丽水市是浙西南的大山区,土地面积约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境内地形复杂,地势高峻,峡谷幽深,江河密布。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7%,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

青山绿水,风光旖旎的丽水,生态环境优良。有仙霞岭、洞宫山、括苍山等山脉在境内绵延起伏。全市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其中龙泉市凤阳山黄茅尖为江浙第一高峰。丽水境内植被保护良好,被誉为“浙南林海”、“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丽水

篇五:景宁畲乡特色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传承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雷霓

摘要: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正式建于1984年6月30日,是全国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在这里,我通过实地观察和采访,亲身体会畲乡了一把畲族风情,对畲乡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真实的了解。同时发现畲乡文化发展现状正面临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伴随这新的机遇。

关键词:畲族 特色文化 现况 发展

正文

景宁畲乡特色文化的现况与发展

一·景宁畲族的起源与介绍

畲族历史悠久,畲族历史是中国古代商殷历史中的组成部分,它的始祖叫龙麒。是五帝时期,帝喾的第五个夫人刘氏娘娘耳中舍虫所变。传说刘氏娘娘耳中有虫三寸。一日因耳中瘙痒,急掏之,虫被掏出落地变为龙犬,身长一丈五色斑纹,帝见之大喜,赐名龙麒。高辛帝(帝喾)60年(公元前2637年),北方的燕部落和犬戎部落联盟入侵高辛领地,直接危及帝都郾师,形式十分严峻。帝出榜征将,“谁能平得番将,愿将三宫主(刘娘娘的继女)嫁他。”龙麒接榜,出战,第二年,龙麒趁燕王酒醉酣睡,咬死燕王,含颅奔回本营,立了大功。高辛帝见龙麒平番成功非常高兴,即封为“忠勇王”,择日与三宫主完婚。宫主见是犬,不愿嫁之,龙麒做人语:“将我放入金钟内,七日后,变为人形。”第六日,宫主恐其饿死,揭钟观之,见身已成人形,头尚未完整,无奈何与其洞房。龙麒与三宫主婚后,生三男一女每逢子诞生,都要请父皇赐姓。长子坠地,盘装上殿,赐姓盘,名自能;次子降生,蓝装上殿,赐姓蓝,名光辉,再生三子,巧逢帝外巡回朝,宫主速抱子拦路求父赐姓,帝见三子非可爱,忽然天上雷鸣,帝即赐姓雷,名巨佑;后生一女,龙麒大喜,抱女上殿,帝问“何时降生?”答“辰时”,帝大笑,“今龙抱龙上殿,仍二龙戏珠,赐姓龙名龙。”长大后赘军丁钟志琛为婿。龙麒喜捕猎,不愿为官,高辛帝赐广东潮州带为其领地,并建祠凤凰山,赐盘、蓝、雷、钟四姓为一族。从此,畲族有了本名族的姓氏和地域,也有了本民族的风情民俗。

相传景宁畲族祖籍是广东潮州凤凰山。畲族古籍《高皇歌》有"凤凰山上安祖坟,荫出盘蓝雷子孙,山上人多难作食,分掌潮州各乡村"、、“福建官差欺侮多,搬掌景宁挪云和,景宁云和浙江管,也是掌在山头多"的记述。

景宁畲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有畲族17378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0.0%。景宁畲族人约在唐永泰二年(766)从福建罗源迁居景宁,与当地的汉族兄弟姐妹一起生活,共启山林,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畲民自称“山哈”,同时由于从前频繁的迁徙,畲家人身上带有许多客家人色彩。

二·走进“山哈寨”

依照计划,在景宁的第一天,我们由蓝老师的带领,开车去观察畲家村寨。现在,在景宁有许多规模较大的山哈寨和正在建设的山哈寨。而我们准备去拜访的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也是规模较大的一个村寨。 村寨位于景宁县城的郊区,由于位置较偏僻,道路情况并不好,水泥路两旁是密布的农田,路面很狭窄,仅容普通轿车和小型巴士通过。有许多水泥路面出现了断裂,而且接近村子的路段并没有浇筑水泥,车子开过去后面便扬起了一连串的尘土,让路边的行人避得够呛。可以想见,若是下雨天,路面会非常泥泞。一同前去的

好友在到达目的时,五脏庙已经翻江倒海。到达后发现我们要观察的畲家村寨位于一个两山之间的狭小谷地,地势低平。经过蓝老师的介绍,知道这个村子大概有三十几乎人家居住,常住人口却只有有五十几个人。而在这些人里,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与小孩,许多青壮年都出去务工。留在村子里的人则多选择种些农作物以维持基本的生计。“不过,”蓝老师指了指不远处的黑色大棚:“近年来,许多人都做了菇农,以前的稻田变成了香菇大棚,收入有了提高。在政府的扶持推广下也有许多人开了畲家风味农家庄,在那里,不仅可以吃到畲家特色菜肴,还能体会畲家人接待客人吃饭所特有的的习俗。”的确,随着农家风情观光休闲游的兴起,许多乡村资源得到了利用。

了解了村子的一些大致情况,蓝老师又带着我们走进了一个畲家农庄解决我们的午饭,当然最重要的是好好体会一下蓝老师所说的畲家习俗,据说是这畲家村寨最具有畲家特色的农庄,并且这是蓝陈启老人的家。说起她,蓝老师脸上全是骄傲。进了屋子,我们看到客厅里德各种荣誉证书。才知道蓝陈启老人是目前景宁畲族自治县中畲族山歌的唯一继承人,目前已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浙江省民间艺术家”、“浙江省十大新闻人物”等称号。今年虽已72岁,但是身体还是很健朗。我们见到她时,她刚好从厨房里出来,问我们怎么才到,一张挂着微笑的脸庞,显得十分和蔼可亲。通过与老人的交谈,我们知晓在她六七岁时,受母亲的影响,对畲族山歌产生了兴趣;十几岁,在干农活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和畲族的小姑娘小伙子对唱山。之后,参加了许许多多民族山歌比赛。然后,又去许多地区进行了畲族山歌的表演。不过她真正骄傲的是1994年,她赴日本代表中国演出,她的畲族山歌、彩带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近年来,她还陆续到上海、杭州、温州、丽水等各地表演并得到几位中央及省级领导的接见。而每回上舞台,她都记忆犹新。蓝大妈目前在温州、丽水等地教授畲族山歌,学员达到1000人次。蓝大妈的女儿、孙子以及娘家孙女均继承了畲族山歌。其中她孙女15岁的蓝晶晶曾和老人一起参加当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型文艺节目“三月三”的山歌表演。

交谈过后,便上菜了。除了许多的特色农家菜外,我们注意到一盘黑乎乎的菜干。蓝婆婆告诉我们那叫“驴憨菜”,是一种野生菜,采自高山竹林,吃了可以清热降火,用来配火锅吃味道是极好的。说完又向我们推荐“豆腐酿”,虽然我并不是地道的畲族人,但这道菜也是从小就吃的。用石磨将新鲜的青豆磨的细细的,直接下锅煮熟最后加上简单的调味料,散上一小撮葱花。冒着热气,飘着诱人的豆香,青中透白,足以让人垂涎。畲家人待客吃饭都是会与客人敬酒的。而敬酒也不单纯只是敬酒,畲家人敬酒是要对歌的,对上一句便可以喝上一杯。可怜我们一群人没有一个能唱山歌。最后,只好请蓝婆婆给我们唱上一曲,而后她的女儿也进来与她对唱,隔壁包厢的人闻声也走了过来围成一圈,场面一时热闹非常。山歌是用畲语唱的,带有吴方言“吴侬软语”的特点,婉转悠扬中带有畲家人的热情豪爽。一曲完毕后,我们自然也跟蓝婆婆讨教起唱山歌来,却无奈不懂畲语,于是便又学了几句畲语。比如“吃饭”,用畲语说便是“qi pan(22)”,“不知道”是“a pie(22)”。吃过饭后,我们便坐在客厅闲聊。当问及现在有多少人会畲语是,旁边的蓝老师告诉我们现在他们这一辈很多人都还是会的,但他们的下一代大部分的都已经不会了,会也只会一点。因为在平常交谈中使用的一般是景宁的本地方言,并且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将畲语传承下去的意识,更没有他们本民族语言可能会消亡的危机感。

出了农庄,我们继续赶赴景宁畲族博物馆。一路上,我想,我作为畲族人,不就是老师口中所说的新一代吗?

三·参观景宁畲族博物馆

在车上休息了一会,我们开始赶往景宁畲族博物馆,蓝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国家级的博物馆,去年落成,全国只此一个。可惜我们到达时,博物馆并未开放。经过一番协调,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明天早上可以让我们进去参观。没办法,我们只好先打道回府。 第二天一早,我们早早出发,来到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始参观博物馆。站在外面看博物馆,犹如放大版的畲族民居,泥黄色外墙、青瓦屋顶,朴实而厚重,在墙角等地方还雕有形象生动的凤凰图像,说不出的精巧。馆内的参观路径,是回行长廊的设计。从涉足的起源迁徙到定居,生活与发展。古老的畲民蜡像,微缩的畲家村寨,真实的日常家居用品,模拟的狩猎与生活场景,赤足的畲医,虔诚的祭祖,悲戚的丧事,喜庆的婚嫁,“三月三”时的热闹场景。看到这里,蓝老师告诉我们,“三月三”里面有个项目,叫 “问凳”。问凳是浙江畲族民间早期的宗教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畲族民间体育活动。今年被列位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上古时代,人们处于愚昧时期,身染疾病,家受灾难,以“问凳”方式祈

求神灵保佑,以期待消灾灭邪保全安宁。它的设置是在一个高1.2米的三脚架上,横套一根长4米许,直径为10CM的钢管,钢管两头分别焊着高30、40CM的铁板(30CM为靠背,40CM为握手)中间焊接着一块宽约20CM的铁板作座位,形似翘翘板的体育用具。两端各坐一人,上下翘动,同时左右旋转,边问边答,告知除病消灾的方法,因此被称为“问凳”。“问凳”现在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蓝老师正是这项活动的代表性继承人,而且“问凳”作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项目之一,蓝老师曾经多次代表畲族参加,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文化故事都是通过史诗,神话传说,山歌等方式才得以保留。所以可以说畲族的文化一直是通过口口相传留下来的,而这个博物馆设立则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缺陷,将畲族的文化以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让人为着绚烂的文化深深地吸引,触动。

四·逛畲族特色服饰店

最后的安排较前面显得轻松随意了许多,我们一行人在吃过晚饭后,走上了景宁的大街。景宁并不大,我们也很快找到了我们要去的服饰店一条街。挑了一家店面较大的服饰店,入眼的是各种畲族服装饰物,琳琅满目。朋友拿了相机就要拍,不过却被店主阻止了,原来这里是禁止拍照的。虽然在博物馆里与蓝老师家里看到过畲族服饰,但店里的衣服饰物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店里有典型的畲族服装,但更多的是经过改良的各种服装,也有些是融合了畲族服饰元素重新设计制作的。而店里的头饰手镯也一样进行了很多创新设计,迎合了现代人的需求。

除了服装头饰,畲族的编织品也是很有特点的。店里摆设的都是畲民们手工编织的彩带,围腰,小挂件如手提包,钱包等。当然,由于是纯手工编织的,价格也是很高的。

五·对畲族文化的发展的思考

经过两天的实地调查,对畲族文化的现况有了更多的切实了解。但时间有限,一个民族的文化又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范围,我们无法面面俱到,进行更多深入细致的调查,只能针对我所看到的进行一些思考。

在畲家村寨——“山哈寨”,我们主要体会了畲家山哈寨,畲家山歌畲语,饭桌敬酒的习俗以及特色菜肴。而在畲族博物馆,则对景宁畲家文化的起源发展等有了大致的了解,看到了景宁政府建设与保护畲家文化的切实行动。而最后在畲家特色服饰店,看到了以畲家服饰为代表的畲家文化,应经济发展与现实要求所做的转变努力。应该说,畲族文化如今在政府的扶持,社会的日益增加的关注,畲民与共同生活的其他民族的努力下,较之以前,有了很大发展。。当是,我们无法忽略的是,它现在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在现代化、城镇化的影响下,畲族传统服饰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畲族习俗日益淡化,在景宁境内的畲民也只有在三月三时才能看到部分畲民穿着畲族服饰。有许多畲民对畲文化都缺乏基本的了解,更不用说是掌握一两种畲族技艺,因为对他们来说,学习这个是无用的,不如打工赚钱来的实在。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畲语的逐渐消失。 语言与文字作为文化保存传承重要的媒介,对于一个民族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畲族通用汉文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因而畲语的地位更为重要。当现在的年轻一代一般都不再学习畲语,也有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有畲语所以,畲族文化的(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景宁畲乡导游词)保护是迫在眉睫的,尤其是文化的传承。教育新一代的畲民成为畲文化的传承者,加强他们对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意识与荣誉感。

最后,畲语文化的发展大体来说,是发展的机遇大过挑战的。对于畲民与畲乡政府来说,应是捉住这个契机,在保护好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挖掘畲文化,发现畲文化的发展潜力,政府与畲民以及各民族人民同心,集思广益,创新畲文化的表现形式,将畲文化的元素融合进城乡建设经济建设之中,在这样一个各民族文化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求量而求质求精,打造一个高品位的畲文化品牌。

【作者简介】雷霓,10024069,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0级对外汉语,指导老师无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