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打卡游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13 23:23:00 体裁作文
打卡游戏体裁作文

篇一:新手必看 如何启动游戏

确定你有java 7或者8

打开

输入你的名字必须是英文和字母,不可短于3,长于16.

然后点

就能打开了。

进去后点多人游戏,选择我们的服务器进入。 输入/register密码密码

(2次密码,密码是你的密码)

然后就能注册了。

以后用/login密码登陆。

祝您游戏愉快!

篇二:数学游戏打开思维大门

数学游戏打开思维大门

作者:江碧良 宋煜阳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5年第06期

一、学情回放

学生学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倍的认识》后,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综合练习。20分钟后,还有不少学生没有完成,笔者发现他们被一道习题难住了:

这道看似十分简单的习题,为什么能把大部分学生难住了呢?他们的困难究竟来自哪里呢?

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教师一般会直观地呈现两个相比较的量,然后让学生通过圈一圈等方法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从而理解“倍”的意义。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教师一般会呈现学生较熟悉的棋类价钱问题,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的道理”。但这道题,由于白色珠子都是连在一起的,学生找不到可以放黑珠子的空隙,难以和原先的“倍的解决问题”策略联系起来,因此找不到问题解决的脚手架,寻觅不到问题解决的模型,遇到困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初试遇阻”

如何才能使学生顺利地将此题和“倍的问题模型”沟通关联呢?笔者想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问题来寻求解答路径。

师:读一读题目,你发现了哪些重要信息?

生:李阿姨做手链,如果每2颗白珠子之间需要加入2颗黑珠子。

师:那还发现了什么图片信息呢?(学生一起指右面的图)

生:两颗黑珠子,其余都是白珠子。

师: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

生:做一串手链一共需要多少颗珠子?

师:图片上是完整的手链吗?为什么?

生:不完整,题目要求是每2颗白珠子之间要加入2颗黑珠子,图片上的不是这样的。

师:那你能不能画一画呢?

学生开始动手画,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懵懵懂懂,不知如何落笔。也有个别学生在把白珠子改成黑珠子。看来,简单的问题引导并不能帮助学生完全理解题意,无法打开学生的思维。

三、“游戏切入”

毕竟手链的图片看起来已经是“完整”的一串,只有个别学生能根据信息自发思考“修正”图像,其余学生对“每2个”、“加入2颗”仍然无法理解,需要用更直观的方式去打开他们的思维。

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做游戏,何不让他们在游戏中理解抽象地“规则”呢?笔者让3个女生和2个男生拉成一圈,再提出要求:如果每2个女同学之间需要加入2个男同学,这个圈一共会有多少人?

师:每2个女同学之间需要加入2个男同学,这两个男同学,可以加入哪里?(学生各自指着任意相邻的2个女生中间)

师:现在这个圈一共有几个男生了?

生:2个。

师:数数看,还需要加几个男生呢?

生(齐):4个。

师:那总共有几个男生呢?你有好的算法吗?

生:3个女生,每两个女生中间都有2个男生,那就是3个2,3×2=6。

师:为什么3个女生,就有3个2呢?

生:因为3个女生,相互之间就有3个空隙了。

师:数学里叫“间隔”。(老师将3个女生相互之间地位置拉开一些,使“间隔”明显一些)我们数一数,1个间隔,2个间隔,3个间隔,每个间隔处插入2个男生,一起数,1个2,2个2,3个2。

(此时,数学游戏结束了。)

师:刚才的游戏和作业本的题目有联系吗?

生:女生就像白珠子,男生就像黑珠子。

师:图上白珠子多了,不像刚才只有3个女生,你还敢挑战吗?可以画一画,也可以直接算一算。

这一次巡视,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能直接用2×9计算得出结果,说明他们已经对此题有了充分地理解,能直接予以抽象。也有一些学生仍然依靠画图解决,但至少说明他们结合游戏已经对题目有了真正地理解。

四、教后感悟

这个与“倍”相关的数学问题,需要两步计算,关键是求黑珠子的数量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此题图文并茂,看上去简单,实际上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题,对题意的理解还是存有不小的难度。一开始,笔者尝试着用引导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但学生显然没有深层理解问题,借助简单的游戏活动,才让学生豁然开朗。通过这个数学游戏,使笔者萌生了一些粗浅的想法。

1.数学游戏仿题促理解。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关键,是理解信息“每2颗白珠子之间需要加入2颗黑珠子”表示什么意思?即使题中配了一幅直观图,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每2颗白珠子”,“加入2颗黑珠子”这些貌似简单的信息,其实对学生深层理解题意略显抽象,打开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难度?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此时,笔者想到了数学游戏这个教学策略,先模仿着让3 个女生和2个男生拉成一圈,顺便提出心中预设问题:如果每2个女生之间需要加入2个男生,一共有几人?学生在欢快的游戏过程中,清晰地明白2个男生应该站立的正确位置,自然而然理解游戏的规则,最终求出了一共有多少人的结果。借助这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学生渐渐理解题中的关键信息,悄悄地打开缠绕学生四周枷锁的思维,为问题解决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数序游戏动态助推进。数学游戏中,设计了一个“3个女生和2个男生拉成一圈”的游戏,并适时引发提问:这2个男生应该加入在哪里?学生当时意见不一,各自指着任意相邻的两个女生中间。紧接着,这两个男生明白游戏的规则,心有灵犀地站到两个相邻的女生中间。通过这个动态游戏的生成,使学生明白了抽象的游戏“规则”,为解决问题又起到了递进的作用。另外,在建立“倍的问题模型”框架时,笔者在游戏中,特意让3个女生把相互之间的位置拉长些,让间隙显得更大点,从而明白这3个间隙就是男生要加入的位置,进而计算出求男生的人数,其实就是求几个几的问题。

3.数学游戏趣味催思考。众所周知,低段的学生对数学游戏是较感兴趣的。做手链,解决一共有多少颗珠子的具体问题,学生对题中抽象的信息难以深刻理解。借助“3个女生加2个男生拉成一圈”的游戏,提升了学生对游戏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趣味的游戏中,通过老师适时点拨,能较清楚地了解游戏的规则,进而深入地理解题中的重要信息。尤其是对数学中 “间隔”概念的理解,游戏起到了“桥梁”作用。当学生解决计算出3个女生之间一共有几个男生时,笔者

加以追问“为什么3个女生就有3个2呢?”通过游戏,学生深入思考,弄懂3个女生之间,相互之间就有3个空隙,直观而又形象地理解“间隔”的意思,为后续的问题解决打开了一把“智慧之锁”。

总之,数学游戏是一种集娱乐而带有智慧的教学活动,教师不能光看游戏表面中所生成的热闹气氛,而应注重数学游戏的背后可以帮助学生思维的扩展,进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笔者建议老师在平时紧张而繁忙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数学游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打开紧锁的思维,何尝不是一种教学良策。

(编辑:杨迪)

篇三:怎样打开扫雷游戏

怎样打开扫雷游戏

第一步 打开按钮 。 第二步

打开按钮。

第三步 打开按钮。

第四步 看见 第五步 开始游戏。

篇四:打开幼儿心门让游戏“活”起来

打开幼儿心门让游戏“活”起来

作者:邵维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5年第04期

摘 要:角色游戏是想象的世界,是浓缩了的小社会,是使幼儿获得动作、语言、情感、认知、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再也没有比角色游戏更能使儿童享受快乐的了。以中班的角色游戏为例,从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产生游戏主线索、自主设置游戏场景、按幼儿需求投放材料、开放式的游戏指导方式、灵活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在角色游戏中如何促进中班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中班;幼儿主体性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有着良好的教育作用,陈鹤琴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

一、抓住兴趣点,灵活转换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积极与否,主要不是服从目标,而是来源于兴趣和自身发展需要。因此,在游戏中,我关注着幼儿的一举一动,捕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信息。例如,我发现许多幼儿会谈论去超市购物的话题。幼儿知道永辉超市、沃尔玛超市、大润发超市等,对超市购物很感兴趣。有的幼儿说:“我喜欢超市,因为那里面有许多好吃好玩的东西,想买什么都有。”我发现幼儿有一定的超市购物经验,但对超市的认识与了解并不完整、全面,而超市的主题是一个很好的、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题材,它能使幼儿进一步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幼儿通过几次游戏积累了经验,在游戏中逼真地模仿成人进行角色分工,对整个购物的程序及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交流有了一定的了解,超市角色游戏不但能锻炼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还帮助幼儿积累购物的经验,感受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交流,幼儿成为游戏的主角,游戏起来更带劲了,满足了他们游戏的需求。

二、依据多种原则,投放材料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有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这说明材料与幼儿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角色游戏中,游戏材料的投放非常重要。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准备,是幼儿主体性得以发挥的良机。创设有意境的、丰富的游戏环境,会使幼儿产生遐想,萌发参与游戏的愿望。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上,可以采用师生共同商议的形式,按游戏的需要摆放场景,添置玩具材料,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在游戏中教师还要与幼儿一起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变废为宝,采取收集、利用、替代的方法,为幼儿提供半成品材料,启发幼儿自己动手,

运用半成品加工制作玩具,这也是幼儿主体性发挥的良机。在材料的使用上,充分利用陌生的或比较复杂的材料使幼儿有更多的探索,不断增添、更换材料使幼儿有更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发展了幼儿的主体性。

三、建立开放式,观察指导

幼儿是游戏中的主体,教师在角色游戏的指导中要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幼儿的意愿,真正实现五个自由,即尊重幼儿选择主体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主体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尊重幼儿讲评自己的游戏的自由,我认为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儿这五个自由,游戏才能变为幼儿自己的游戏。用幼儿的眼睛去看,用幼儿的心去体会,已经成为今天我们看待幼儿游戏活动的新视角。开放的游戏指导,并不等同于采用放羊式的方式,认为不干预就是发挥幼儿主体性,而是应间接地进行指导,从而实现游戏活动中潜在的发展价值。游戏中我努力做一名观察者、引导者,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空间、伙伴;培养幼儿独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很多幼儿朦胧了角色意识,以致游戏没办法玩下去。教师可根据幼儿个体发展差异,适时给予随机指导。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参与游戏,帮助幼儿增强角色意识,突出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四、优化评价,提升游戏

游戏评价是幼儿自由表达情感、交流经验的时刻,我与幼儿一起相互交流、分享在游戏中自己创设的游戏情节,并进行拓展,使其得到幼儿的理解和认可,丰富幼儿游戏内容。实际上教师也知道: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游戏评价的内容也可以交给幼儿来完成。但在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评价中,教师常常会因为缺乏方法在评价中遭遇瓶颈:分享快乐和经验一般总是围绕玩了什么、怎么玩、有什么高兴或成功的事、解决了什么矛盾等问题来展开。久而久之,这种游戏评价方式也会失去魅力,幼儿也会对这样的游戏评价漫不经心。评价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从幼儿的游戏中可以捕捉到许多东西,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只要我们仔细去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尊重幼儿,让幼儿去解决、观察周围的事和物,那么,这样的游戏会越玩越丰富,越玩越有创造,只有从幼儿中来的东西,幼儿才乐于接受,并把所有吸收的知识通过游戏自由地表现出来,才会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雷红云.对幼儿主体性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前教育,2004(05).

[2]徐丽玲.试论儿童角色游戏及其指导[J].基础教育研究,2004(07).

[3]罗惠敏.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优越性[J].当代幼教,2006(11).

篇五:游戏带给我的乐趣

游戏带给我的乐趣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乐趣。有的人喜欢打羽毛球;有的人喜欢拉小提琴;有的人喜欢滑雪;还有的人喜欢打排球。而我,喜欢打游戏。

我最喜欢的游戏就是赛尔号。只要周五、周六和周日有时间,我就打开电脑,津津有味地玩起来。

记得是周五那天,我回家写完作业,我就打开电脑,玩起了赛尔号。我打开精灵包一看,不知谁整得,6只精灵都没写了,我马上给他们补血。“叮铃铃”我一看,原来是NONO的闹钟小管家,我打开一看,原来是精灵探索,我去到那里,领取精灵,还送了我一只魔花仙子!我打开地图,前往精灵太空站,马上点击精灵王之战,战斗开始了,我出手的是圣灵系的谱尼。对方是雷伊。他使用了雷神天明闪,电系对我的圣灵系微弱,减我了84滴血,我说:“谱尼!上啊!圣灵魔闪光!”雷伊没血了,我胜了,“战斗胜利!”之后,我玩起了精灵大乱斗,这个是系统随机抽取精灵。交换精灵打仗,我分到了罗德利斯、菲尼克斯和泰戈尔。他分到了咪咔、厄尔塞拉、和艾斯菲亚。战斗开始了,我罗德利斯先出招,“天火凤凰!”对方的咪咔死了,又换了厄尔塞拉,我又出招(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打卡游戏),“天火凤凰!”对方的厄尔塞拉死了,又换了艾斯菲亚,我又了天火凤凰,他又死了。“胜利了!”我大喊。

我真快乐!我喜欢游戏!

五年级:张梓俊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