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哪位开国上将没当过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9 09:24:17 体裁作文
哪位开国上将没当过兵体裁作文

篇一:开国上将名单

篇二:开国上将简历

1955年9月初,在罗荣桓主持下,中央军委召开了授衔工作总结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徐向前,叶剑英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在会上,罗荣桓宣读了少将以上人员名单,赖传珠作了授衔工作总结报告.其中上将55人

王平(1907——1998)

湖北省阳新县人。一九二六年在本乡参加组织农民协会。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三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六师十六团政治处主任,第四师十一团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十一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四师政治部副主任,红二十七军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晋察冀省委军事部部长兼阜平县动委会主任、县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政治委员,冀晋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兼第一纵队政治委员,北岳军区、察哈尔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兼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政治委员,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委员,炮兵政治委员,武汉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

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王震(1908——1993) 湖南省浏阳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粤汉铁路长岳段工会纠察队中队长,湘鄂赣边区赤卫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湘东独立一师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红八军代政治委员,湘赣军区代司令员,红六军团政治委员,红二军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副旅长、旅长兼政治委员,兼中共延安地委书记、延安军分区司令员、卫戍区司令员,八路军南下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务院农垦部部长、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

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

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九八五年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王宏坤(1909——1993) 湖北省麻城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班长、排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二十八团连长、副营长,三十团营长、团长,第十师师长,第四军军长、军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直属纵队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旅长,冀南军区副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兼第六纵队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兼桐柏军区司令员,中共湖北省委第一副书记、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第二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

风云 2009-02-22 21:20 王建安(1907——1080)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一师三团排长、连长,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二二四团营长、副团长,红四方面军第十师二十八团副团长,三十团政治委员,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政治委员,红四军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津浦支队指挥,山东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一旅旅长,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鲁中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线兵团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七兵团司令员,后兼浙江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一九五六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

风云 2009-02-22 21:20 王新亭(1908—1984)

湖北省孝感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政治部秘书长、三十团政治处主任,红九军政治部主任,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三十一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三八六旅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太岳纵队政治部主任,太岳军区副政治委

员兼政治部主任、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十八兵团六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代司令员兼第二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风云 2009-02-22 21:21 韦国清(1913——1989)

广西东兰县人。壮族。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百色起义。一九三一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排长、连长,瑞金红军学校军事教员,红军干部团营长,红军大学特科团代团长,教导师特科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九旅政治委员、旅长,第四师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十兵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广西省省长,公安军副司令员,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自治区政治协商会议主席,广西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

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风云 2009-02-22 21:23 乌兰夫(1906—1988)

汉名云泽。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一九二九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西蒙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蒙旗保安总队政治部代主任、独立旅政治部科长,新编第三师政治部代理主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绥蒙政府主席,中共内蒙古工作委员会书记,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兼军事部部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任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央民族学院院长,中共内蒙古分局书记,绥远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九八三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五、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风云 2009-02-22 21:23 邓华(1910——1980)

湖南省郴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八年参加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七师政治部组织干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宣传中队长、连党代表,第三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十二军教导队政治委员,三十六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政治委员,第二师政治部主任,第一师、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政治处主任、副团长、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平西支队司令员,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挺进第十一纵队司令员,普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保安副司令员兼沈阳市卫戍司令员,辽西军区、辽吉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军长,第十五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

风云 2009-02-22 21:24 叶飞(1914—1999)

原名叶启亨。福建省南安县人。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代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长、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团长,江南抗日救国军副指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一旅旅长兼旅政治委员,第一师副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苏浙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福建军区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省民,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南京

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八、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风云 2009-02-22 21:25 甘泗淇(1903——1964)

原名姜凤威,别名姜炳坤。湖南省宁乡县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六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一九三○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一师党代表,中共湘赣省委宣传部部长,湘赣军区政治委员,湘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兼国民经济部部长,红十八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代政治委员,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普绥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候补中 央委员。

风云 2009-02-22 21:25 李克农(1899—1962)

安徽省巢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八年到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上海沪中区委宣传委员,中央苏区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参加了长征。西安事变时,任中共赴西安谈判代表团秘书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情报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秘书长,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军委情报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

风云 2009-02-22 21:26 李聚奎(1904—1995)

湖南省安化(令涟源)县人。一九二八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篇三:中国57位开国上将名单及简历

中国57位开国上将名单及简历!

2011-10-06 18:54:53|

中国57位开国上将名单及简历!

素材:网络

姓名 军衔 授衔时年龄 最高任职

王平 上将 48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委,军事学院政委,炮兵政委,武汉军区第一政委,总后勤部政委

王震 上将 47 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

王宏坤 海军上将 46 海军第二政委

王建安 上将 49 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王新亭 上将 47 济南军区代司令员兼第二政委,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政委

韦国清 上将 42 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乌兰夫 上将 49 副总理,国家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

邓华 上将 45 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副总参谋长,沈阳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叶飞 上将 41 福州军区司令员兼第一政委,交通部长,海军司令员兼第一政委 甘泗淇 上将 52 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吕正操 上将 50 铁道部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铁道兵政委

朱良才 上将 55 北京军区政委

刘震 空军上将 40 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刘亚楼 上将 41 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许世友 上将 49 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

中央军委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

苏振华 海军上将 43 海军第一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

李达 上将 50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副总参谋长

李涛 上将 50 军委作战部部长,总参三部政委

李天佑 上将 41 广州军区代司令员,副总参谋长

李志民 上将 49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委,高等军事学院政委,福州军区政委

李克农 上将 56 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外家部副部长,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副总参谋长

李聚奎 上将 54 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后勤学院院长,政委,石油工业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

杨勇 上将 43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杨至成 上将 52 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杨成武 上将 41 北京军区司令员,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杨得志 上将 42 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肖华 上将 39 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肖克 上将 47 训练总监部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政委

宋时轮 上将 48 总高级步校校长兼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

张宗逊 上将 47 副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部长

张爱萍 上将 45 副总理,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长

陈士榘 上将 46 工程兵司令员

陈再道 上将 46 武汉军区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

陈伯钧 上将 45 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陈明仁 上将 52 二十一兵团司令员

陈奇涵 上将 58 军事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陈锡联 上将 40 炮兵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理,中央政

治局委员

周桓 上将 46 沈阳军区政委

周士第 上将 55 防空军司令员,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外军训练部部长

周纯全 上将 50 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政委,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

赵尔陆 上将 50 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国防科工委长务副主任

洪学智 上将 42 总后勤部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钟期光 上将 46 军事学院政委,军事科学院副政委

贺炳炎 上将 42 成都军区司令员

郭天民 上将 50 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唐亮 上将 45 南京军区政委,军政大学政委,政治学院院长,政委

陶峙岳 上将 63 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第22兵团司令员

阎红彦 上将 46 昆明军区第一政委

董其武 上将 56 23兵团司令员

彭绍辉 上将 49 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副总参谋长

韩先楚 上将 42 副总参谋长,福州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

傅钟 上将 55 总政治部副主任

傅秋涛 上将 48 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总参队列部部长、动员部部长

赖传珠 上将 45 北京军区政委

黄永胜 上将 45 总参谋长兼军政大学校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办事组组长 谢富治 上将 46 昆明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公安部部长,副总理,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第一政委,中央政治局委员

注:表中王建安为1956年授衔、李聚奎为1958年授衔.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5年9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整整6年的建设、调整,已经由单一的步兵兵种,发展壮大成为由8大总部、4大军种、4大兵种、12大军区、志愿军和若干军事院校组成的革命化、正规化军队。

解放军作为一支全面发展的合成军队,如何走向正规化?实行军衔制就是其中的具体措施之一。所以,在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全面授衔,而且各军兵种在

服装、服饰、军衔符号、军种符号、勤务符号等外在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分。

按规定,将官这一等分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个级别,上将为将官中的第二个级别。如果说,大将是将军中的领军人物,那么上将就是将军中的骨干力量,中将可谓将军中的中坚力量,少将则是将军中的基础力量。

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共授予上将55名,1956年1月和1958年7月又各补授1名,他们是王建安和李聚奎。这样,全军共授予上将57名,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开国上将。

上将军衔的授予条件和标准很是严格,在《军衔指示》、《服役条例》、《编制军衔》里都有明确的表述。从级别上讲,规定“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从职务上讲,规定兵团司令员的基准职务军衔为上将,兵团副司令员的军衔亦可为上将。从其他条件讲,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的服务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是军官授衔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1955年首批授予的55名上将,主要是1952年评定的正兵团级干部,也有部分德才兼备的副兵团级和个别准兵团级干部,还有个别已转入地方工作的级别相当于正兵团级的干部。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的一名上将,都是正兵团级干部。具体名单和级别现录如下:

一、正兵团级上将35人:萧克、张宗逊、王震、许世友、邓华、杨成武、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陈锡联、陈士榘、宋时轮、叶飞、杨得志、黄永胜、谢富治、杨勇、李达、周士第、韦国清、朱良才、王新亭、周桓、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李聚奎、董其武、陶峙岳、陈明仁。

二、副兵团级上将19人:李克农、彭绍辉、张爱萍、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洪学智、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陈奇涵、刘震、陈伯钧、钟期光、唐亮、李天佑。

三、准兵团级上将1人:贺炳炎。

四、未评军队级别而授上将的2人:乌兰夫、阎红彦。

勋章是综合记录将帅的革命资历、政治素质、战功、级别和职务的最好载体。57名开国上将中,有52名是老红军,乌兰夫是早年参加地方工作的老党员,吕正操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八路军的老战士,董其武、陶峙岳、陈明仁是解放战争中率部起义的原国民党军将领。1955年和1957年两次授勋的情况是:49人荣获一级八一勋章,51人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57人均荣获一级解放勋章。具体细节如下:

1955年9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35人:王宏坤、王新亭、王震、甘泗淇、朱良才、刘亚楼、李克农、李达、李聚奎、李涛、宋任穷、宋时轮、陈再道、陈伯钧、陈奇涵、陈锡联、周士第、周桓、洪学智、张宗逊、张爱萍、郭天民、许世友、彭绍辉、贺炳炎、傅秋涛、傅钟、叶飞、赵尔陆、阎红彦、赖传珠、

谢富治、钟期光、萧克、萧华。

1955年9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2人:刘震、周纯全。

1955年9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2人:李天佑、杨至成。

1955年9月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6人:杨成武、王平、陈士榘、杨勇、杨得志、邓华。

1955年9月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授予二级八一勋章1人:苏振华。

1955年9月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人:吕正操。

1955年9月授予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3人:韩先楚、李志民、黄永胜。

1957年6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人:王建安。

1955年9月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人:唐亮、韦国清。

1955年9月授予一级解放勋章4人:乌兰夫、陈明仁、陶峙岳、董其武。 由于上将是军队建设中的骨干力量,所以,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7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重要部门均担任主要或重

哪位开国上将没当过兵

要职务,它们涵盖了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各重点院校:

萧克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李达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张宗逊任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李克农任副总参谋长,王震任副总参谋长兼铁道兵司令员、政治委员,许世友任副总参谋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邓华任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彭绍辉任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张爱萍任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任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兼防空军司令员,韩先楚任副总参谋长,李涛任总参谋部第三部部长,傅秋涛任总参谋部队列部部长,王平任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吕正操任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傅钟任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甘泗淇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任总干部部副部长,赖传珠任总干部部副部长,洪学智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周士第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外军训练部部长,郭天民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部长,周纯全任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杨至成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陈再道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陈奇涵任军事法院院长,王宏坤任海军副司令员,苏振华任海

篇四:哪位开国上将一生曾经七次与上级唱反调?

哪位开国大将一生曾经七次与上级唱反调?

黄克诚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其最闪光的地方,是我们党在路线上、政策上受“左”的思想影响发生偏差的时候,他不盲目追随,而是为真理敢做敢言。剖析他的一生,从中不难看出一个真正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负责、公而忘私、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

第一次唱“反调”--“右”倾小帽扣上来

1902年10月1日,黄克诚诞生于湖南永兴县一个贫苦农家。2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受湖南党组织派遣赴广州入国民党中央政治讲习所。1927年,蒋介石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大肆捕杀共产党员,黄克诚愤而离开唐生智部队,艰难转折,寻找党组织。同年11月他从武汉回到永兴,联络起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开始秘密组织农民武装起义的工作。

12月初,在白色恐怖下的永兴县城北的白头狮山顶的宝塔内,黄克诚、向大复、邝正兴等二十多党、团员和革命分子正在召开特别支部大会。“八七”会议所确定的“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的方针令黄克诚欣喜,而湘南特委为此采取的“左”倾盲动政策,却令他着实不放心。会上,黄克诚只传达了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南省委的指示。接着,向大复组织研究发动暴动问题,同时又传达了湘南特委提出的“杀!杀!杀!杀尽豪绅反革命:烧!烧!烧!烧尽他们的巢穴”的口号。与会人员顿时沸腾起来,像点燃了火药桶,摩拳擦掌,要求立即行动。

黄克诚待大家安静下来,说;“同志们,暴动的事,我赞成,但不能立即行动??”。黄克诚的发言未完,立即遭到同窗好友邝振兴等人的指责:“别说了!胆小鬼,就你怕死,我看你是右颂机会主义!”。黄克诚毫不妥协,反击道:“你知道我们永兴的党、团员有几个?革命群众又有多少?!”缓了缓口气,接着说:“要知道我们举行暴动的时机还不成熟,缺乏群众基础是要吃大亏的。还有,我们需要准备大量自制弹药,等组建起工农武装队伍后暴动也不迟。”

由于当时与会者多数赞成邝振兴的意见,黄克诚被当作右倾机会主义者而受到批评。这是黄克诚参加革命后被批判为“右倾”的开始。

尽管多数同志主张立即举行暴动,但毕竟没有多少力量,立即暴动只能是一个口号而已。在研究具体部署时,只能按黄克诚的意见进行。

第二次唱“反调”--县委书记怨怒难消

1928年1月,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永兴,黄克诚与刘申、尹子韶等人商议,决定立即发动农民暴动。他们带领几十名农会会员夜袭被朱德率领的红军打败

而潜逃到永兴的一股民团,并一举歼灭。随后,他们带领队伍,打起红旗,发动群众,十几天时间,这股农民武装发展到了3000多人,成立了永兴红军警卫团。黄克诚任党代表兼参谋长。

湘南暴动后,各县的农民革命运动受到“左”倾盲动路线的严重干扰。湘南特委错误地提出所谓“焦土战略”,命令各县大烧火杀,以此来阻止敌人的进攻。老百姓为此不得安生。黄克诚坚决抵制这种错误政策。在永兴县委讨论贯彻湘南特委指示时,黄克城激动地站起来说:“烧房子的做法不行,不得人心,我不赞成!”新来的县委书记李一鼎被这突如其来的粗大嗓门闹得一愣,等弄清他就是黄克诚时,对他进行了严厉地批评:“你不赞成,你说的算?就由你负责烧县城,看你烧不烧,否则我就给你处分!”黄克诚未敢硬顶。他灵机一动,想出个折衷的办法,指挥部队只烧了衙门、祠堂、庙宇和个别商店,而把县城的大部分房屋和商店都保留了下来。

3月,蒋介石策动湖南、广东两省军阀调集了七个师的兵力,分南北两路对湘南地区进行“会剿”,妄图夹击朱德、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和湘南农民暴动武装。4月6日,敌军逼近永兴,黄克诚得知消息后,直奔县委大院,见到李一鼎,建议:把分散在各区的武装集中起来,以应付敌人进攻,一旦情况危急,也便于转移。李一鼎心中不悦,不觉大骂起来:“你这个老右倾,就你怕死,未见敌兵就考虑撤退”。直到敌军兵临县城了,李一鼎见敌我兵力太悬殊,无法招架,不禁慌了手脚。急令黄克诚:“你迅速组织兵力,掩护县委机关和家属撤退!”黄克诚只好率几百人坚守永兴,指挥部队顽强地抗击着敌人的进攻。等部队和家属安全撤出县城后,便率领余部乘夜暗冲出了永兴县城南门,向井冈山撤退。

湘南暴动失败之后,黄克诚怀着无限的惆怅,再次告别了故乡,踏上充满艰辛、布满荆棘的寻找党组织的漫漫征途。

第三次唱“反调”--头上乌纱帽画上大问号

1930年初,黄克诚奉中央军委的命令到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工作。6月,红5军扩编为红3军团。这时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他们把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看成是中国革命决定胜负的关键,决定攻打大城市。对此,黄克诚有自己的看法,他给彭德怀同志写了一封信,陈述现在不能够去攻打武汉的理由。彭德怀同志也考虑到确实没有足够力量攻取武汉,也就没有下令去打武汉。

7月中旬,红三军团前委、湖南省委、湘鄂赣特委在平江城举行联席会议。会上,一部分人主张按照中央部署,实行武装夺取武汉的行动;另一部分人则提出武装暴动夺取长沙。黄克诚对这两种意见都不赞成,他说:“现在提出夺取武汉的主张是不现实的,因为目前我们根本不具备夺取武汉的条件??”他进一步指出:“长沙不是不可以打,但不是暴动夺取

长沙,只能是采取游击军事行动,设法将长沙守敌吸引到野外予以歼灭。若打胜了,相机占领长沙。可以达到扩大政治影响和扩军筹款之目的”

黄克诚的发言刚结束,立即受到与会者的严厉批评,纷纷指责他的观点是“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据此,红3军团前委认为,黄克诚的思想状态己不宜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原来准备要黄克诚任纵队政治委员的决定也被撤销。

第四次唱“反调”--“闫王殿”前走一遭

从1941年上半年开始,中央根据地开展了肃反运动。已担任师政委的黄克诚对滥杀无辜的做法越来越疑惑不安。此时,肃反委员会又交给第3师一份所谓‘AB团’分子的名单,要求按名单抓人,审查处理。黄克诚看到名单上的人大都是基层干部,他们平时表现好,作战勇敢,又都是农民出身。他决定进行抵制,不同意抓人。肃反委员会的人也很强硬,指着名单说:“已经有人供出了他们,必须抓起来审查!”黄克诚看到硬顶不行,便派警卫员悄悄告诉点名要抓的人暂时上山找个地方躲起来。

对于上山躲藏的干部,黄克诚派人偷偷给他们送饭,打仗时就派人叫下山,回连队带兵打仗。这些干部明知肃反委员会要抓他们,但并不逃跑,打起仗来更加勇敢。此事被肃反委员会发觉,在一次战斗刚刚结束后,有几个人还未来得及躲避,就被抓走了。黄克诚悲愤交加,质问道:“你看看他们,哪位不是身负重伤,他们哪里像“AB团”分子,你们为何滥杀无辜?要抓就把我抓去好了!”肃反委员会据此怀疑黄克诚有问题,但又找不到证据,便以“右倾机会主义”之罪名,把他也抓走了。彭德怀得到情况后,出面干预说:“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可以批判斗争嘛,不该采取捕、杀的办法。”肃反委员会只得将黄克诚释放,但撤销了他的第3师政治委员的职务,不准他再带兵了。

第五次唱“反调”--再次“右倾”丢了乌纱帽

黄克诚刚任红3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不久,中共临时中央再次推行“左”倾冒险主义,指令红军攻占中心城市,急攻赣州。

黄克诚一直反对攻打中心城市的做法,当他亲眼目睹了赣州城的地形和红军攻城受挫的情况后,更深切地感到,这个仗不能打。他打电话给军团司令部,建议撤围,但没有得到答复。一天凌晨,国民党军突然出击,城外国民党援军已到,内外夹击。红三军团损失3000多人后,黄克诚再次建议撤退,仍未获批准。为减少损失,黄克诚断然命令突围。

赣州战役后,红3军团政治部专为黄克诚开了个广昌会议,集中对黄克诚进行批判,指责他“一贯右倾”,“对抗中央路线”。他据理力争,不仅拒绝检讨所谓的错误,还直言不

讳地批评上级推行的是“左”倾冒险主义。上级认为黄克诚态度不好,又一次撤销了师政治委员的职务。

第六次唱“反调”--负冤长征不计较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攻占遵义城后,黄克诚找了一大堆报纸,研究分析了半年来的形势,遂向上建议:“老根据地已被敌人摧残殆尽,主力红军又受到重大打击,剩下来的部队已经不多了。当前应保存实力,尽量避免与敌人打硬仗,为中国革命保存火种和骨干。”有些领导不但不接受他的意见,反而怀疑他对革命悲观失望,缺乏信心,让他随军作反省。

5月中旬,部队进到西昌。红三军团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会上,黄克诚又被点名批评是“老右倾机会主义”。

长征途中,黄克诚尽管因刚直敢言而一再被认为是“右倾”而被降职、撤职,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个人恩怨,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和信心,对长征的胜利满怀喜悦。

第七次唱“反调”--头顶二十年“右倾”老帽不折腰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黄克诚以共产党员忠诚坦白和光明磊落的胸怀,向中央提出批评和建议,期望中央带头并通过全党的共同努力,切实纠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黄克诚很敬重毛泽东,但从不表白自己的忠诚。其间在与主席难得的一次接触中,他不顾自己大难临头的处境,据理力争,试图驳掉主席扣给他的几顶“帽子”。正因他这种“倔”与“迂”,最后被认定他与彭德怀组成“反党集团”,犯了“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性质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错误。”会议撤销了黄克诚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职务,进行监禁审查。这样,一顶“右倾”的帽子,又被戴上了,而且一戴就是20年。

黄克诚为真理而斗争,历经坎坷,但从未言过后悔。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黄克诚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参与领导了审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案件,以极大的热情为许多含冤受屈的同志平反,却忘却了自己也是一个应该平反的对象。别人曾不止一次地建议他给中央写个报告,要求平反,他却不以为然地说:“不必了吧。我现在有工作做就行了。 黄克诚以他毕生实践,证明他是共产党的楷模,他的一生是无悔的一生。

篇五:哪位开国上将曾四次主动要求“降职”

哪位开国上将曾四次主动要求“降职”?

王宏坤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位出生在湖北麻城的将军,多次申请“降职”,且得到毛泽东的多次批准,在党内、军内传为佳话。

1937年7月,王宏坤的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改编成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王宏坤由军长降职为旅长,没几天,部队奉令开赴抗日前线,王宏坤带着一部分人在陇东留守,负责陕甘宁边区西南面的防务。许多人听说他是常胜将军,纷纷报名参军,不久就增加了1000多人,一算帐超支了200多元钱。200多元现洋,可换100支步枪,数目巨大,留守处主任肖劲光、中央军委供给部长叶季壮看了都摇头。王宏坤找到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当场在票据上签了字。王宏坤还不肯走,说自己是放牛娃出身,水平适应不了革命工作的需要,情愿不当旅长当“学生”,到抗日军政大学来学习。毛主席觉得这个同志上进心强,马上向抗日军政大学负责人写了一份介绍信,满足了王宏坤要当学生的愿望。

哪知,抗日军政大学是“速成班”,学习时间仅一个月,王宏坤学习越觉得知识太少,学习快结束时,他又一次找毛主席,要求上党校继续学习。毛主席夸他:“你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我支持你。”于是,向当时担任中央党校校长的康生写了封介绍信。

中央党校学制本来规定一年,但前线急需人才,中央不得不让在党校中学习的人,提前到4个月就宣布结业一批,王宏坤再当不成学生了,中央拟定王宏坤去鄂豫边组建新四军五师,由他任师长。王宏坤对自己进行全面分析,感到自己文化水平低,要独立负责一个地区的工作实在困难。他向康生提出,还是回一二九师当我的三八五旅旅长好,不能让我影响了革命工作。并求康生向主席求情,康生答应试试看。几天后,王宏坤接到中央通知,毛主席批准他的要求,另派李先念去了鄂豫边组建新四军五师。

1949年7月,已担任了湖北省委第一副书记的王宏坤,与省委书记兼省主席李先念合作得很好。1950年4月,王宏坤接到命令,调他任海军副司令员,一下子提了一大格,要他速到北京任职。王宏坤发呆了:海军是新兵种,高科技、现代化装备的部队,指挥官的水平要求高,自己的水平能胜任吗?他求李先念向毛主席申请降级,李先念劝他还是去上任,不要让主席为这点小事操心,边学边干,能胜任的。

王宏坤去北京上任后,又暗中让人向毛主席提出,他当不好海军副司令,下基层干什么都行。毛主席在一个有王宏坤在场的会上特意说,不少同志觉得适应不了革命需要,难以胜任工作,我就不明白难道这些人还不想法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建设好军队,让帝国主义及蒋介石来笑话我们无用吗?边学边干,干要干好,任何人不是万能的,都是干中学来的。王宏坤听了很受教育,他安心在海军工作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