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华龙鸟化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8 00:25:21 字数作文
中华龙鸟化石字数作文

篇一:中华龙鸟

中华龙鸟

中华龙鸟(属名:Sinosauropteryx)意为“中国的有翼蜥蜴”,是目前所发现拥有化石化羽毛痕迹的恐龙中,年代最早而且最原始的,也是辽宁省热河群第一个发现的恐龙化石。中华龙鸟生存于早白垩纪的中国,它们可能是美颌龙的近亲。目前已知最大的标本身长约1米,其中大部分为它们的极长尾巴。保存良好的化石显示中华龙鸟覆盖者非常简单的羽毛;但另一派论点认为这些丝状痕迹其实是胶质纤维的化石。这些丝状结构由一种双叉的组织所构成,大约类似现代鹬鸵的原始次要羽毛。

叙述

中华龙鸟是种二足肉食性恐龙,也是最小型的兽脚类恐龙之一,正模标本的身长约68厘米,是个接近成年个体。目前已知最大的标本身长约98厘米,但不确定是否属于中华龙鸟。中华龙鸟的身体比例不同于其他小型恐龙,颅骨比股骨长,前肢相当短,长度只有后肢的30%。它们的指爪相当大,第二指与指爪的总长,甚至大于桡骨。与其近亲美颌龙相比,中华龙鸟的四肢比例较短。中华龙鸟有64节尾椎,具有兽脚类恐龙中比例最长的尾巴。

中华龙鸟目前已发现三或四个标本,其中三个标本被归类于原始中华龙鸟,正模标本(编号GMV 2123或NIGP 127586)、编号NIGP 127587标本、编号D 2141标本。而体型最大的第四个标本(编号GMV 2124)是否属于中华龙鸟,仍有争议。这些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北票市的尖山沟、大王杖子,属于义县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早期的巴列姆阶晚期到阿普第阶早期,约1亿2460万-1亿2200万年前。

发现历史

在1996年,一位农民在中国辽宁省寻找、挖掘化石以贩卖给博物馆与商人,他在拟灰岩层中发现这种小型动物的化石,于是将石块分成两块,分别卖给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季强发现这个化石具有恐龙骨骼与疑似羽毛痕迹,并命名为原始中华龙鸟(S. prima)。而在1996年10月,加拿大古动物学家菲力·柯尔(Phil Currie)、古动物画家迈克尔·斯科尼(Michael Skrepnick)在辽宁省进行挖掘勘查之后,也到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进行交流,他们也发现这个标本的重要性。

在同年,在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的脊椎动物化石学会上,菲力·柯尔公开展示这个标本的照片,引起许多古动物学家的关注。曾在70年代提倡恐龙演化成鸟类理论的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也对这个新发现的恐龙标本感到惊讶。因为自从19世纪中期的始祖鸟之后,就没有发现保存明确疑似羽毛的恐龙标本。

约翰·奥斯特伦姆、鸟类与羽毛学家艾伦·布鲁希(Alan Brush)、史前鸟类学家、赖瑞·马丁(Larry Martin)、以及始祖鸟专家彼得·沃尔赫费尔(Peter Wellnhofer)共同前往北京研究这个标本。研究成果发表于隔年的费城自然科学学院的一项会议,他们认为原始中华龙鸟的丝状痕迹并不是现代鸟类的羽毛,但也声明这标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史前鸟类专家艾伦·费都加(Alan Feduccia)在《奥杜邦杂志》(Audubon Magazine)发表评论,认为原始中华龙鸟是美颌龙的一种,而恐龙学家带有恐龙演化出鸟类的既定想法,所以才会将这些丝状结构误认为羽毛。之后的研究多认为原始中华龙鸟具有构造简单的羽毛,而另一派论点认为这些丝状痕迹其实是胶质纤维的化石。

食性

编号NIGP 127587标本的胃部曾发现一个蜥蜴的完整颅骨,显示中华龙鸟会以行动迅速的小型动物为食。在中华龙鸟的化石发现处附近,发现了大量此种蜥蜴的化石,但还没有被研究、叙述过。

在第四个标本(编号GMV 2124)的胃部区域发现了三个哺乳类的颌部。在2006年,J?rn H. Hurum、骆泽喜、ZofiaKielan-Jaworowska将其中两个颌部鉴定为张和兽(Zhangheotherium),另一个为中国俊兽(Sinobaatar),显示这两种动物曾为中华龙鸟的食物。有趣的是,张和兽已被证实具有有毒的针刺,如同现代鸭嘴兽,这显示中华龙鸟以可能有毒的哺乳动物为食。

繁衍

编号NIGP 127587标本的下腹部发现了数颗蛋。其中,两颗蛋位于耻骨柄部的前上方,其他颗则位于前两颗蛋的下方。蛋的平均长度为3.6厘米,宽2.6厘米。该标本的身长则为1.07米。由于蛋壳完整、位于身体的下腹部,不太可能是该中华龙鸟吞食这些蛋,而是该中华龙鸟还没产下这些蛋。

羽毛

中华龙鸟的所有标本都保有丝状结构的痕迹,大部分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些痕迹代表者非常原始的羽毛。这些丝状结构分布于标本的头后方、手臂、颈部、背部、以及尾巴的上下侧,身体的两侧也有额外的丝状结构。董枝明等科学家根据丝状结构的分布、密集程度,提出中华龙鸟在生前是全身覆盖者羽毛,而腹侧的羽毛在化石化过程前就已经腐烂、分解。

丝状结构与身体之间有段空隔,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空隔在生前由皮肤、肌肉组织组成。头部与尾巴末端的空隔较细,丝状结构较接近骨头,显示这些区域的肌肉组织较少。背椎与丝状结构的空隔较宽,显示该处的肌肉组织较大。

根据丝状结构的分布、与波浪般的整体外廓,显示这些原始羽毛相当柔软。有研究利用显微镜检验这些组织,发现每根丝状结构的边缘较黑,内部较亮,显示这些丝状结构的内部中空,类似现代羽毛。与体型接近的哺乳类的毛发相比,中华龙鸟的原始羽毛相当粗。

随者位置的不同,丝状结构的长度也不一样。眼睛前方的丝状结构最短,只有1.3厘米长。肩膀处的羽毛则长达3.5厘米,身体其余部分的羽毛长度一致;臀部到尾巴的羽毛较长,可达4厘米长。尾巴下侧的羽毛较短,只有3.5厘米。前肢的最长羽毛约1.4厘米长。

由于这些丝状羽毛过于密集,无法细微地检验、分析其构造。但整体来说,这些丝状结构可分成两种型态,较粗、较硬的丝状结构,以及较细的丝状结构。较细丝状结构互相平行,与较粗丝状结构之间保持一定的角度。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分别代表较粗的羽茎、以及从羽茎分叉而出的细羽枝,类似现代鸟类的羽毛,但较为原始。整体而言,中华龙鸟的羽毛构造简单,较类似现代鸟类的绒羽,有粗羽茎、长而细的羽枝。义县组的其他化石也有发现类似的羽毛痕迹,例如孔子鸟。

篇二:生物的进化

第五节 生物的进化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及进化理论的演变过程,教科书设计时力图利用科学史的素材以探究的方式呈现生物进化思想和进化理论的形成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更重要是树立生物进化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应让学生懂得一种假说的提出需要证据的支持,而随着新证据的不断发现,原先被认为正确的假说会不断得到修正和补充,甚至被否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列举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的适应。

2、说出化石形成的过程,列举生物演化的证据。

3、区分神创论与进化论,例举生物进化现象,比较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观点的异同。

4、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运用自然选择理论解释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现象。 技能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书本中的各种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科学家对古化石的研究,感受科学家严谨的作风和认真、仔细、耐心的态度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课件 寻找有关

中华龙鸟化石

的资料

【教学过程】

复习引人

1、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2、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原始生命如何演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各种生物?

让我们沿着历史的长河来关注、了解生物进化的问题。

新课学习

一、是谁设计了生物

【讨论】每种生物都以自己独特的形态结构在大自然中占据一席之地,比如:鱼类具有鳃、鳍和流线型身体,适于在水中自由游动;能否再举例?

鼓励学生从保护色、拟态、捕食消化、呼吸、繁殖、防御敌害等角度列举动物和植物与环境相适应(例如:鸟类的双重呼吸;牛的反刍胃;蜘蛛织网捕食;毒蛇的毒腺;仙人掌的叶刺;庞大的植物根系等)

【读图】图1-24、1-25、1-26中,动物的体色、植物花的颜色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

【设问】生物都有着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应的复杂而精巧

的形态结构,是谁对生物体作了如此合理的设计呢?很

早人们就在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也提出了不同的说法。

1、 神创论

【阅读】18世纪英国神学家的描述,神学家的观点是什

么?

神(上帝)创造了生物,最初创造了多少种生物,

现在就有多少种生物,而且这些生物都是一次出现的,彼此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思考】是否有科学证据支持神学家的推论?为什么当初大部分人会相信神创论?

在不同的时代对科学有不同的认识是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科学技术推动了时代进

步和文明发展,也让人们更好认识自然。

【设问】:考古学家们是通过怎样的研究来推测古代的人类文明?

(通过挖掘对各地挖掘出来的古代钱币,石器等文物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推测人类的文明)

【设问】:目前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还存在能真实记录古代生物形态结构信息的证据吗? 古生物的化石

人们在寻找证据完善假说,考古学家通过对化石和遗传物质的研究,发现神学家的推论不可靠,生物有起源、发展、变化的进化过程,而不是一开始就有现在存在的各种生物。所以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过渡】古代的生物与现在的生物不同,发生了进化,或者已经灭绝,科学家是如何寻找生物起源、发展、变化的进化过程?

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是——动植物化石。它真实记录了古代生物的形态结构,放映出当时的生活环境。

2、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有力证据

【读图】图1-28 了解化石的形成。

①化石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生物的遗体直接形成的,这些化石常常是植物或动物身体的坚硬部分,例如:植物的茎干,动物的骨骼、贝壳等,有的是完整的生物体,如湖泊里的昆虫,寒武纪时代的三叶虫化石等;另一类则是由生物的生活痕迹和遗物形成的,如恐龙的脚印、恐龙蛋和粪便等。所以说,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化石的形成经过千万年的历史,遗体化石是动植物腐烂后,有机物分解,泥沙沉积在体内(骨骼)内,天长地久,泥沙变成了岩石,无机盐沉淀在里面形成了化石。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的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的地位越高等。

【设问】挖掘到生物的化石,科学家如何研究?

研究化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利用光谱分析、同位素分析等方法测定出化石生物距今的年代。因为保存下来的化石很少完整,人们必须将各部分按照它们适当的关系重新进行正确的组装,这就要求考古家必须掌握生物的解剖知识,而且要确定未保存下来的结构的位置。最后根据化石复原出当时生物的大小和形状,并根据现代生物的颜色推出复原模型的颜色。

【资料】

碳-14不仅存在于大气中,随着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经过食物链进入活的动物或人体等一切生物体中。由于碳-14一面在生成,一面又以一定的速率在衰变,致使碳-14在自然界中(包括一切生物体内)的含量与稳定的同位素碳-12的含量的相对比值基本保持不变。当生物体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由于碳-14的不断衰变减少,因此体内碳-14和碳-12

含量

的相对比值相应不断减少。通过对生物体出土化石中碳-14和碳-12含量的测定,就可以准确算出生物体死亡(即生存)的年代。例如某一生物体出土化石,经测定含碳量为M克(或碳-12的质量),按自然界碳的各种同位素含量的相对比值可计算出,生物体活着时,体内碳-14的质量应为 m克。但实际测得体内碳-14的质量内只有m克的八分之一,根据半衰期可知生物死亡已有了3个5730年了,即已死亡了一万七千二百九十年了。美国放射化学家W.F.利比因发明了放射性测年代的方法,为考古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荣获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由于碳-14含量极低,而且半衰期很长,所以用碳-14只能准确测出5~6万年以内的出土文物,对于年代更久远的出土文物,如生活在五十万年以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利用碳-14测年法是无法测定出来的。

【设问】通过对化石的收集和整理,科学家发现什么?这些发现证明了什么?

发现:①地球上曾出现的生物远比现在多得多,证明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②有些生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已完全消失,证明了生物在发展变化,沿着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方向发展;③在陆地和高山发现海洋贝壳化石,证明了地壳在不断运动。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对化石生物与现在的生物不相似这现象感到迷惑不解。18世纪时,有许多人认为化石是上帝创造生物时使用的模子,但也有人认为当初的化石生物经过缓慢的演变而成为现在的生物。

【读图】1-2 马的化石。将同类的化石标本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进行研究,从中寻找生物变化的规律和证据是常用的方法。

通过对形态结构的分析,了解马的演变过程和生活的环境。理解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最直接、可靠的证据。

【阅读】通过对从远古到近代不同地质年代化石的研究,发现生物进化的方向。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爬行类→哺乳类 (现代鸟类和现代爬行类都起源于原始爬行类,两栖类是从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

植物: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②生物演化:自然界中的生物不断进行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缓慢演变。

【思考】1、腔棘鱼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形态结构为什么没有多大改变?

腔棘鱼是一种深海怪鱼,不但能呼吸空气,还能用鳍走路,是鱼类向两栖类进化的重要证据,人们以为这种鱼与恐龙同时灭绝,但后来发现了活标本。是由于生活环境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2、除了化石的证据,你还能列举出哪些生物演化的现象或证据?

` ※比较胚胎学上的证据:鱼、蝾螈、龟、鸡、猪、牛、兔和人,分别属于脊椎动物的各个纲,但它们的胚胎发育都起源于一个受精卵,早期胚胎发育十分相似,都有鳃裂和尾,到了发育晚期,除了鱼,其他动物和人的鳃裂都消失了,人的尾也消失了。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古代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这个祖先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尾。

※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鸟的翼、蝙蝠的翼手、鲸的鳍、马的前肢和人的上肢,从外形和功能上看,它们不相同,但比较它们内部的结构,却基本一致,都由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各种骨排列的顺序也基本相同。说明它们都是由前肢演化而成的同源器官。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只是在进化过程,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同源器官出现了形态和功能上的差异。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已经开始通过分析比较某些古生物遗体和古生物化石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来推测相互间的亲缘关系,新的证据在不断被发现,原先被认可的各种假说也在不断被修正和完善。

【过渡】当人们接受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就在思考: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即生物进化的原因?我们来了解历史上学者对此的研究。

二、进化论的演变

教学设计: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每种思想的观点和模式图。比较各种观点的差异,形成正确的认识。

1、物种不变论:自然界的生物是一成不变的

2、布丰的直线式进化思想:物种是可变的,现在活着的种类是从已经不存在的种类演变过来的。气候和食物的变化,可引起生物体的改变。

3、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进化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本身存在着一种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力量。①现在存在的生物是由其他物种变化而来;②用进废退:生物体的器官经常使用就会变得发达,而不经常使用就会逐渐退化;③获得性遗传:生物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④定向变异:生物的变异一定是沿着适应环境的方向改变的。

例子:长颈鹿的进化。

4、达尔文的进化论:①地球上的一切生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即生物间存在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②生物在产生后代的过程中存在不定向的变异;③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某些变异类型的后代因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另一些变异类型因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经过漫长的年代选择,物种发生了进化。

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内因是不定向的遗传变异,外因是环境的选择,而不仅仅是环境变化。

例子:长颈鹿的进化。

【比较】各种理论及其模型

①物种不变论是错误的。不论布丰、拉马克和还是达尔文都提出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布丰是最早提出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拉马克最早提出了生物进化的理论。

②布丰的直线式进化思想只是阐述了生物进化的历程,没有解释进化的机制。

③拉马克认为活着的种类是从已经不存在的种类演变过来的;布丰认为现在存在的生物是由其他物种变化而来;而达尔文认为生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④布丰与拉马克都认为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达尔文认为是不定向的遗传变异和环境的选择。

⑤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性的,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颈和前肢长的长颈鹿)会生存下来,而拉马克认为生物的变异是定性的,生物(一样的长颈鹿)为了适应环境发生变异(颈和前肢变长),两人的观点相反。

【小结】说说达尔文的进化论

①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不定向的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②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在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自然选择);

③自然选择是一个缓慢渐变的过程,只有经过许多代的选择,逐渐积累有利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不足之处:有时物种存在爆发式产生的现象,并非都是缓慢渐变的。

三、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阅读】自然选择学说的证据:始祖鸟化石、中华龙鸟化石:

【区分】始祖鸟(中华龙鸟)和现代鸟、爬行动物的异同。

始祖鸟:有鸟类的特征——具有羽毛和飞翔的翅;有爬行类的特征——具有脊椎骨的长尾,牙齿和翅尖有趾爪。所以始祖鸟是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的中间过渡类型。

【提问】根据读图,能否说出始祖鸟起源于哪里?能否说出现代鸟类和现代爬行类的祖先?

因为生物的进化是缓慢的,在一种生物向另一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存在过渡类型。 始祖鸟起源于一种原始爬行类,现代鸟类和现代爬行类的共同祖先——原始爬行类。

【探究】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

关于地球上生物的主要进化历程,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证据,多数古生物学家作出了如下构想:

【观察】P28图1-39

① 地球初形成时,温度很高,地球上没有生命

② 随着地球温度的下降,地球上出现了大片的海洋。最早的原始上生命出现在海洋中 ③ 水生动物逐渐繁盛,产生了适于水中生活的鱼类

④ 随着地壳的变化,陆地逐渐增多,一些水生动物开始上岸生活,鳍逐渐变化为适合陆地

生活的四肢,从而进化为爬行动物

⑤ 随着陆地的进一步增加,陆生植物开始昌盛,爬行动物大量繁衍起来

⑥ 某些爬形动物的上肢逐渐演化为翅,进化为鸟类。另一些爬形动物,则进一步进化为哺

乳动物

⑦ 演化为现代生物和人类

【阅读】人类的演化历程

布置作业: 必做作业:课后题

选作作业:收集有关进化论的资料

教后反思:

在学习了地球是如何诞生和演化的知识后,这节课继续来学习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进化的。本节主要介绍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及进化理论的演变过程,利用科学史的素材以探究的方式呈现生物进化思想和进化理论的形成过程。在课堂上要充分分析课本中提供的各种图形。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一方面要使学生树立生物进化的思想,另一方面让学生懂得一中假说的提出需要证据的支持。而随着新证据的不断发现,原先被认为是正确的假说会不断地得到修正和补充,甚至被否定。

篇三:古生物知识

菊石

菊石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是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于中奥陶世至晚白垩世。它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距今约4亿年),繁盛于中生代(距今约2.25亿年),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绝迹。因为表面通常具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得名。

菊石是由鹦鹉螺进化而来,属于头足类动物,即运动器官在头部的动物。说到鹦鹉螺与菊石的关系,我们就不得不感概大自然的神奇:菊石虽然早已灭亡,但是鹦鹉螺作为它的祖先至今仍然生存于深海之中。菊石的结构也与鹦鹉螺相似,体外有一个硬壳,它内部分为隔壁和气室两部分,通过气室排水或吸水作用来控制自身升降。菊石壳体的大小差别很大,一般的壳的直径只有几厘米或者几十厘米,最小的仅有一厘米;最大的比农村的大磨盘还要大,可达到2米。我们馆中出口处也展示了一块直径在1米左右的非洲菊石。菊石同样也是一种游速不快、运动连贯性很差的动物。闽、台一代民间认为菊石可以转运、行气,给人带来好运气、好风水,多喜收藏,室内成对摆放。不过菊石总体产量还是很大的,它的科研价值胜过收藏价值。

菊石是推算岩石年代最有用的化石。利用菊石,专家可以将地质年代划分精确到50万年。如果你认为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那么50万年就是非常短的时间段。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大部分时期,就是利用菊石以此种方法划分的。菊石化石分布地很广——发现相同种类化石的地点可能相隔数千英里。这是因为在侏罗纪,泛大陆开始分裂,给菊石散布到全世界提供了航道。

尾羽龙

尾羽龙生存在早白垩世,身长约1米,如火鸡般大小,它的前肢短且呈翼状,上面长满大片华丽的羽毛,尾巴上也长有羽扇。另外,全身则遍布绒毛状的短毛。羽毛并不是用来飞行,而是用来保持体温和吸引异性的。尾羽龙属于窃蛋龙类。窃蛋龙类是外形奇特、身披羽毛的一类恐龙。虽然它们是从肉食性的兽脚类演化而来,但这类恐龙却是杂食性或植食性的。关于尾羽龙还有一个故事:美国的前总统克林顿先生曾经想要来我们中国,他在会议上手中拿了一本杂志,杂志封面的图片就是尾羽龙,他想用这个说明我们中国不仅有历史,还有文化。

尾羽龙的发现在世界上首次为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鸟类羽毛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使我们对羽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研究第一次建立在化石证据的基础上。这些发现表明羽毛的最初功能并非飞行,而是保暖或者吸引配偶等,羽毛不能再作为鉴定鸟类的特征,羽毛发生在鸟类出现之前。以后如果我们发现长羽毛的动物化石,必须仔细观察它的骨骼形态,才能确定它属于鸟类还是肉食类恐龙。因为,长羽毛的动物未必是鸟类,它有可能是一个长着羽毛,栖息于地面上的肉食类恐龙。

顾氏小盗龙

顾氏小盗龙由于四肢都长有鸟类飞行所需的飞羽,所以也被称作“四翼恐龙”。小盗龙生存于早白垩世,是已知最小的恐龙之一,和鸽子差不多大小。这种恐龙全身覆盖着羽毛,靠把四肢张开像两对翅膀一样在树林之间滑翔。小盗龙是驰龙类的一种,同属肉食性恐龙,它不是鸟类。和鸟类不一样之处就是,它有牙齿和尾椎,前肢上还长有大爪子。但化石上也清晰地显示有飞羽的印痕,这说明羽毛并非鸟类所特有,在恐龙身上也会发现。小盗龙的尾巴末端是菱形的尾扇,上面长有羽毛。有可能是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的。由于它的后肢上长长的羽毛在奔跑行走时会很碍事,因此小盗龙一般只呆在树上。

顾氏小盗龙是目前发现的第一批会飞的恐龙。对于鸟类飞行起源这个谜,一百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两大推断:“树栖起源说”和“地栖起源说”。 这个问题至今仍然存在着争议。“树栖假说”,即鸟类的祖先栖息在树上,借助于羽毛,它们能从树“滑翔”下来,逐渐进化出了主动飞行的能力。另外一种“地栖假说”,这一理论认为鸟类的祖先生活在地上,它们肢体上的羽毛有助于行动,帮助捕食或者逃避捕食者。经历了一个高速奔跑的阶段之后,最终演化出飞行的本领。通过仔细研究“顾氏小盗龙”等带羽毛恐龙的化石标本。徐星博士认为,“顾氏小盗龙”的发现为“树栖起源滑翔说”提供了最直接的化石证据。

三叶虫

三叶虫是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迭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它们演化出繁多的种类,有的长达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三叶虫横向分为头、胸、尾三部分,纵向分为中间的中轴和两边的肋叶,由于横向和纵向都分为三部分,因此取名为三叶虫。

三叶虫为雌雄异体,卵生,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多次周期性蜕壳,形态变化很大。一般划分为3个阶段:幼虫期、分节期 、成虫期。三叶虫与珊瑚、海百合、腕足动物、头足动物等动物共生。大多适应于浅海底栖爬行或以半游泳生活,还有一些在远洋中游泳或远洋中漂浮生活。生活习性的不同决定着其身体构造各异。三叶虫的生活习性是多种多样的,化石中最多的一类是保存在石灰岩或页岩中,可见当时它们大多生活在浅海底或游移于淤泥之上。它们有的稍能游泳,有的随水漂流。

三叶虫灭绝的具体原因不明,但是志留纪和泥盆纪时期两腭强大,互相之间由关节连接的鲨鱼和其它早期鱼类的出现与同时出现的三叶虫数量的减少似乎有关。三叶虫为这些新动物可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此外到二叠纪后期时三叶虫的数量和种类已经相当少了,这无疑为它们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中灭绝提供了条件。此前的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虽然没有后来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那么严重,但是也已经大大地减少了三叶虫的多样性。

海百合

海百合是一种始见于石炭纪的棘皮动物,生活于海里,具多条腕足,身体呈花状,表面有石灰质的壳,由于长得像百合花,人们就给它们起了海百合这么个植物的名字。海百合的身体有一个像植物茎一样的柄,柄上端羽状的东西是它们的触手,也叫腕。这些触手就象蕨类植物的叶子一样迷惑着人们认为它们是植物。事实上,它并不是植物,而是一种古老的无脊椎动物,在几亿年前,海洋里到处是它们的身影。

这些珍贵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两、三亿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国画大师笔下绽放的百合花。在几亿年前,海洋里到处是它们的身影。完整的海百合由冠、茎、根三部分组成。构成冠部的萼和腕,如同美丽花朵的花萼和花瓣一样,是海百合的主体部分,它主要生活在海底和海木桩上。它吃食的方法很特别,是依靠类似花一样的触手在摇曳的过程中过滤水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来吸收营养维持生命的。

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海百合,大多在浅海底栖。海百合类最早出现于距今约4.8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朝,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经几度(石炭纪和二叠纪)繁荣。其属种数占各类棘皮动物总数的三分之一,在现代海洋中生存的尚有700余种。

孔子鸟

孔子鸟(Confuciusornis,或根据拉丁文音译作孔夫子鸟)是一种古鸟属,化石遗迹在中国辽宁省北票市的热河(即四合屯和李八郎沟等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岩)中发现。在已公开的化石标本中,孔子鸟的骨骼结构十分完整,并有着清晰的羽毛印迹。这一切使得孔子鸟成为最出名的中生代鸟。根据出土地点的地质形成史推断,这种鸟生活在距今约1.25亿年到

1.1亿年,即西方学者所称的白垩纪早期或中国学者所称的晚侏罗纪。孔子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拥有无齿角质喙部的鸟类。

孔子鸟的形态与德国的始祖鸟有许多相近的特征,例如,头骨没有完全愈合,肱骨比桡骨长,手上长有3个带爪的指,等等。孔子鸟的个体与鸡的大小相近,上下颌没有牙齿,有一个发育的角质喙嘴;它的脊椎骨退化,胸骨发育,尾巴很短。从进化角度来看,孔子鸟的形态特征比始祖鸟显得进步,生活时代也应该比始祖鸟晚。

孔子鸟的化石样品在羽毛上显示了样品差异:大概5到10%的样品显示有一对长的尾羽。很多研究人员相信这是性别特征。如果这一观点成立,孔子鸟就是最早的两性异形鸟类。这种两性异性在行为学上有着很多可能性:首先存在择偶,来自其中一别性的个体会观察异性的羽毛。如果有长尾羽的是雄性的话,根据上面提到的性别比例失调,可能出现一夫多妻制现象。但是,若雄性参与护幼活动,例如保护雏鸟等,这种制度有其经济性的一面。 这种羽毛上的差别提示,早在下白垩纪的鸟类,就可能有复杂的社会行为。

中华龙鸟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 中华龙鸟生存在早白垩世,是一种行动敏捷的小型掠食者一猎食小动物为生。它的最初骨架大小有1米左右,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利于捕食,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全身还披覆着一至原始绒毛,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其牙齿内侧有明显的锯齿状构造,头部方骨还未愈合,有四个颈椎和13个脊椎,尾巴几乎是躯干长度的两倍半,相对身体的比例来说,中华龙鸟的尾巴是所有肉食性恐龙中最长的。属于兽足类科。

中华龙鸟化石发现于中国辽西北票上园乡。中华龙鸟的脊柱和体表有着流苏一样的纤维状结构,这种结构有可能是羽毛的前身,它没有飞翔功能,主要是保护皮肤和体温。中华鸟龙化石的发现是近100多年来恐龙化石研究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不仅对研究鸟类起源,而且对研究恐龙的生理、生态和演化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当大批恐龙在中生代晚期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时,人们相信,这种称霸一时的爬行动物已经彻底完结了。其实,恐龙并没有绝灭,它们中的一支或几支,正试图离开陆地向空中发展。

篇四:中国重要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及其保护

中国重要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及其保护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 李明路

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历史的鉴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古生物化石的综合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它为国内乃至国际研究动植物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十分珍贵的实物证据;

2、对研究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的进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3、探索地球上生物的大批死亡、灭绝事件研究,提供罕见的实体及实地。

4、有些特殊、特形化石其本身或经加工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资源。

一、古生物化石的主要分布

我国是古生物化石比较发育的国家之一,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发现的河南南阳、湖北郧阳、内蒙古二连恐龙蛋及骨骼化石,辽西的鸟化石,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山东山旺动、植物等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受到国际上特别是科学界的广泛青睐。

我国有许多重要化石产地,其中有不少是国家乃至世界的宝贵遗产,以下简要介绍我国重要的古生物化石产地,以及化石研究中的新成果。

(一)山旺古生物化石

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被列为世界遗产之最,发掘于临朐县城东20公里的山旺村。其间,保存着1800万年前各种动植物化石。这些化石,种类繁多,精美完好,印痕清晰,栩栩如生,被誉为“化石宝库”、“万卷书”,是一座古生物化石天然博物馆。现已发现的有10多个门类,400余种。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和哺乳动物各类。山旺化石如圆基香椿、胡桃、昆虫、玄武蛙、螳螂、蝾螈、龟、鸟、野猪、三角原古鹿、纤细近五角犀、东方祖熊等化石标本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商品,广为收藏。

(二)橙江动物化石群

在云南橙江县帽天山,发现了轰动了世界的橙江动物群化石。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软体动物化石群。自1984年发现“纳罗虫”以后的10年间,近10个国家的50多位科学家在这一带采集化石约5万块,它们分别属于海绵、腔肠、蠕形、节肢、腕足等动物门或超门,有的动物因未曾见过而无法分属。科学家在橙江化石中已发现40多个门类的80多种动物。橙江化石群中的云南虫被证实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半索动物,从而解决了生物进化论上一个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即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别的演化关系。这一发现在进化生命科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橙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被国际学术界列为“20世纪重大科学发现之一”。

(三)恐龙化石

恐龙是爬行动物中的一个庞大家族,生活在距今2.25亿-0.65亿年前的大陆上,曾经统治地球达1.6亿年之久。专家认为,地球生活过的恐龙有900-1200个属。人类发现恐龙化石已有180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恐龙一直是古生物学界和全人类最有兴趣的话题之一。

我国发现的恐龙化石产地很多,并很有特色,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嘉阴一带,四川自贡及四川盆地其他地区,山东诸城,内蒙古二连浩特盐池和查干诺尔,广东南雄,山西天镇,河南西峡、内乡,新疆准噶尔盆地,以及广西抚绥,浙江永康,贵州等地。

(四)鸟类化石

我国鸟类化石的发现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鸟化石种类很多,仅周口店鸟类群就有鸟化石122种。近年来,辽宁西部北票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一举打破了德国在早期鸟类化石方面的垄断地位。初步认为鸟类是由小型恐龙演化而来,其科学价值无法估量。中华龙鸟是鸟类真正始祖,其发现,有力地支持了鸟类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学说,并将原始鸟类演化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中华龙鸟期-始祖鸟期-孔子鸟期-真鸟期。四个阶段的代表在辽宁西部都有发现。这些发现引起世界轰动。

(五)古象化石

在我国有多处发现,除具有科研价值外,还有重要的观赏价值。主要化石产地有:内蒙古扎赉诺尔松花江猛玛象,它是我国最大的古象化石,化石全长9米,身高4.7米。甘肃合水县板桥“黄河剑齿象”,它是世界上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同时出土的还有鸵鸟、三趾马、羚羊。

二、古生物化石的保护

(一) 保护现状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同时对古生物化石采取了不少保护措施,特别是赋予国土资源部对全国古生物化石实施保护和监督管理(国办发[1998]47号)。1999年4月9日国土资源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93号),使得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古生物化石难以得到有

效的保护。目前古生物化石保护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许多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流失难以得到有效地控制,有的甚至遭到严重破坏,损失巨大。例如,辽宁西部朝阳、锦州等地区中生代地层中鸟鱼化石的发现,引起国内外科学界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继而引发了大量鸟类及其它各种化石的乱采滥挖,大量化石被毁坏,化石产地也被滥挖得千疮百孔。

(2)由于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了追求利益有的单位和个人走私、倒卖古生物化石特别是重要化石日趋严重。仅河南西峡县恐龙蛋化石由于盗挖屡禁不止,走私猖獗,尽管海关已查堵多起走私案件,销往国外的恐龙蛋达数千枚,辽宁珍贵稀有的鸟类化石已流失到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100多块,令人震惊,社会反响强烈。

(3)古生物化石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4)由于缺少古生物化石专项保护经费,使古生物化石的保护管理难以有效地落实。

(5)一方面,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法规不完善,另一方面,对已有的法规宣传力度不够。

(6)随着古生物化石的个人收藏逐渐兴起,广大公众的古生物化石知识和其科学价值了解不够,因此,古生物化石的保护意识急待提高。

(7)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对外交流不够,与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有一定差距。

(二) 保护内容

国家对珍贵、稀有和其他具有重要科学、社会价值的古生物化石,实行重点保护。根据国土资源部起草的《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规定》(审定稿),国家重点保护的古生物化石分为两级。

下列古生物化石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1、已经过正式研究发表的古生物种属的模式标本;

2、化石保护区内所赋存的各类化石;

3、特殊意义的化石层位中赋存的化石标本;

4、保存完整或者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包括古人类化石);

5、在生物进化及分类中具特殊意义的化石;

6、国内稀有或者缺少的古生物化石;

7、在化石保存现场的大型或集中产出的骨骼化石堆积、硅化木森林、脊椎动物足迹、

蛋化石及其它遗迹化石;

8、在各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机构收藏、保存,尚未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认定的化石标本。

下列古生物化石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1、已经专家研究发表的,保存状况一般,且数量较多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2、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古生物化石;

3、保存精美,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和一定科学价值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

4、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初步判定具重要科学价值的古生物化石。

(三) 保护措施

1.加强对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的领导。首先,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明确古生物化石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其次,要理顺各级、各层次古生物化石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第三,各级政府要制定古生物化石保护的规划并组织实施。

2.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结合古生物化石保护的特点深入探讨现有的法律法规,及时出台,使各项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工作依法进行。

3.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古生物化石保护资金,国家和地方要将古生物化石保护纳入国家与当地基本建设计划,建立示范保护,积极开辟新的资金渠道,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包括建立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

4.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务使尽量多的人理解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意义。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体公众保护古生物化石的意识,正确地引导化石的个人收藏行为。

5.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其科学价值,并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保护管理工作中。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特别是学习国外古生物化石保护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切实、有效的保护好古生物化石这一珍贵的地质自然遗产。

6.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国委员会的联系,积极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质遗产保护的有关工作。尽快使我国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与国际接轨。

篇五:中华恐龙园

中华恐龙园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中华恐龙园。

中华恐龙园始建于1997年,于2000年9月20日对外开放,是一座以恐龙为主题,融博物、科普、娱乐、休闲及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乐园,也被称为“东方侏罗纪公园”。园区共分“欢乐街”、“雨林冒险”、“中华恐龙馆”、“嘻哈恐龙城”、“园艺博览园”和“鲁布拉区域”六大主题游乐区。

各位游客,眼前的这道高17米,总跨度42米的是恐龙园的“飞来石大门”,它以其造型独特、寓意深远而被誉为“龙城第一门”。正前方有一座旱地喷泉,整个平面是一幅抽象的世界版图,而出水孔的位置恰恰是当今世界出土恐龙化石集中的区域。

游客们,右前方的湖中小岛上两只恐龙似乎刚从湖水中回到陆地,他们叫马门溪龙,也被我们亲切的称为“迎宾龙”。左边近万平方米的大草坪四季常绿,草坪上十几只恐龙群雕栩栩如生,正在上演一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精彩场面:一直凶残的异特龙正追赶一群幼年的似鸟龙,恐龙妈妈在催促他们用尽力量奔跑的同时,频频回首。然而异特龙绝不会想到,在它身后一只号称“路上霸主”的霸王龙正在对它虎视眈眈。

前方是“恐龙山雨林冒险区”和化石广场。“恐龙山雨林冒险区”由26棵仿真大树组成一片微型森林,结合高低起伏的山势设置了各种项目。化石广场静静地伫立着几组石头,大家可别小瞧他们,他们生存的年代和恐龙一样久远,是两亿年前的树木经过硅化之后形成的硅化木化石,是新疆阿勒泰地区政府赠送给恐龙园的珍贵展品。眼前白色顶蓬下的特技舞台表演剧场将为您上演一场精彩的冒险恐龙岛特技表演。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恐龙园最精华的部分,中华恐龙馆。作为园内最核心的建筑,馆体外形充分运用了仿生建筑手法,远远望去仿佛三条恐龙高高的昂着头,在窃窃私语。全馆总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龙首最高处达71米,馆体穹顶最高处达36米,它已经成为常州旅游乃至华东旅游的标志性建筑,并入选《中国百年建筑经典》。

中华恐龙馆是由中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博物馆与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收藏展示中国系列恐龙化石最为集中的专题博物馆。馆内集中收藏了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五十多具恐龙化石。它以古生物的发生、演化和灭绝为线索,旨在弘扬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新自然观。馆内运用多项现代技术和娱乐手段,营造科学启智与审美情趣相融合的动感空间。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座新型的科学殿堂。

游客们,馆内影视特效厅的声、光、电的联动表演将带你回到二亿多年前的恐龙时代。四季更替、瀑布激流的精彩的影视特效表演向您展示了恐龙生息、繁衍、发展到灭亡的过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规律。

如果要真正了解恐龙,可能首先要从了解我们人类与恐龙共有的家园-地球开始。地质学家把地质史分为三个年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是古老生命的时代,而中生代也被我们称作恐龙时代,恐龙在中生代第一纪三叠纪出现,侏罗纪达到鼎盛,而在白垩纪,即6500万年前神秘消失,使之成为千古之迷。新生代就是以我们人类为代表的哺乳动物和开花植物的时代。可以说地球是所有生命的载体,眼前的地球模型则向您介绍了地球的构造。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份组成,地壳是最外的一层,平均厚度达17千米,主要由岩石圈组成,最厚的地方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可达70千米。而原始的地球并非如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鸟语花香,四季分明,它最初是一个火球,当它逐渐冷却,蒸发到空气中的气体形成了雨水降落回地球表面,形成了原始的海洋,有了水,生命得以萌动和发展,可以说世间万物源自海洋。这里陈列了当时海洋里的各种鱼类化石。由于地壳运动,发生大规模的海退,一部分海洋生物逐渐向陆地寻求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它们用了1000万年进化成两栖动物,又用了3000万年进化成爬行动物,恐龙时代从此拉开序幕!翼龙翱翔于天空,恐龙主宰着

陆地,鱼龙则霸占着海洋。它们从二亿年前的三叠纪出现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灭绝,统治地球长达一亿七千万年。

穿过海洋厅,现在我们就进入了真正的恐龙世界。

这破墙而出的就是恐龙中的暴君—霸王龙,霸王龙是陆地上有史以来生存过的最大最凶残的食肉动物。大家请看,它的牙齿像匕首一样向后弯曲着,最大的可达15公分,但长短不一,这是因为食肉恐龙的牙齿很容易脱落,旧的脱落,新的会很快长出来,而且一生都在不停的生长,不像我们人类,臼齿只换一次,因此所有肉食恐龙的牙齿都是长短不一的。 现在让我们沿着恐龙的足印走进丛林厅。在我国云贵地区,少数民族每逢婚丧嫁娶,都会踩一踩被称为"金龙"的脚印,他们深信这样能为他们带来吉祥和如意,后来经科学家考证,这些金龙的足印是恐龙脚印的化石。

顺着恐龙的脚印,您现在看到的就是中华恐龙馆的第一件镇馆之宝- -许氏禄丰龙。它的珍贵就在于它是在中国大陆上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1941年出土于云南禄丰,属于食草类恐龙。沿着脚印继续向前走,您会发现有两具恐龙相对的排列在一起,主要是便于游客朋友可以对食草类恐龙与食肉类恐龙加以区别。一般来说,食草类恐龙颈部比较长,头比较小,牙齿较为细小,并且大多数是四足行走,比如眼前的许氏禄丰龙。食肉类恐龙颈部比较短,头比较大,牙齿较为锋利,并且大多数是两足行走,比如眼前的甘氏四川龙。

穿过丛林厅,我们来到的是晶莹剔透的廊厅,设计师巧妙的将柱子、天花板、楼梯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恐龙造型,使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只庞大恐龙的腹内,而透明地台下的沙滩、珊瑚及散落的恐龙遗骨又为我们演绎着大自然沧海桑田的变迁史。

走出廊厅,也就步入了馆内的最大展厅-恐龙演化厅。在左前方角落的展台五只凶残的恐爪龙正在袭击一只巴克龙。镶嵌在玻璃罩门中的是三角龙的头部模型,属于角类恐龙,是角龙类中体型较大的恐龙之一。三角龙边上的这具体型格外巨大的恐龙叫马门溪龙,它是我馆展出的化石中最大的一具。在马门溪龙的右方陈列着中华恐龙馆的第二件镇馆之宝之一-巨型山东龙,它长15米、高8米,出土于山东诸城晚白垩纪地层中,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最大、最完整的鸭嘴类恐龙,出土时完整性高达80%,因其较高的学术价值而被誉为"中国龙王"。山东龙旁边陈列的是棘鼻青岛龙。

您现在看到的这个蛋壳造型的建筑是恐龙蛋陈列厅,共摆放了128枚近20个品种出土于我国各地的、形态各异的恐龙蛋化石。中国是发现恐龙蛋化石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个国家,仅1996年,在河南南阳地区一次性就出土了5000多枚恐龙蛋化石,被外国科学家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由此可见,恐龙蛋化石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现在请您沿楼梯而上去了解一下有关恐龙灭绝的各种原因吧!

目前世界上关于恐龙灭绝的假说不下60余种,在这个恐龙灭绝厅内通过投影电影向我们演示了四种最主流的假说。分别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论、彗星碰撞论、气候骤变论和空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比例变化论,但无一得到证实。

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罗素博士认为,恐龙如果没有灭绝,生物就会走上另一条进化道路。今天统治地球的将不是人类,而是一种窄趾龙的恐龙进化而来,智商是我们人类差不多的动物。他把这种纯假设动物称为恐人。其实科学使我们知道,谁也不可能是地球上永恒的主宰者,无论是恐龙,还是人类,其实都是时间和空间的匆匆过客。

脚下的地坑里散落了许多恐龙的骨骼,在灯光的映衬下仿佛给我们重现了恐龙遭遇灭顶之灾的惨状。墙壁里的展柜李陈列着目前我国境内濒临灭绝的国家一、二类珍稀保护动物标本,如大熊猫、金丝猴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珍爱地球,爱惜环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平衡,不要让恐龙的昨天成为我们人类的明天!

科学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假说,恐龙还没有灭绝,他们的子孙后代还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是什么呢?那就是天空中飞翔的鸟类。究竟恐龙和鸟类有什么渊源呢?让我们走进馆内

最后一个展厅,也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展厅——鸟厅。

镶嵌在玻璃罩里的中华龙鸟化石,就是我馆的第三件镇馆之宝。1966年发现于辽宁西部的北票市,石面上清晰可见一具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完整骨架,身上还有许多绒状羽毛,有力的证明了现代鸟类由中生代小型首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学说,目前为止全世界仅发现了唯一的一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在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上说过,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是20世纪以来最激动人心的发现。

我们再来看看这具东方吉祥鸟化石。它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拥有角质喙和短距离飞行能力的真正鸟类。在科学界鸟类化石的发现是极其稀少的,因为鸟类骨骼细小,且长时间在空中飞翔即便死亡之后也很难落回地面被泥土迅速覆盖,所以能成为化石保存下来的机率很低。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游程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淹城

各位游客大家好!

淹城建于春秋时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春秋时期三城三河制的地面古城遗址,距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了。1958年,当时湖塘乡淹城大队党支部书记窦甫金带领村民在河中挖泥聚肥时,意外挖出一个惊世之宝——独木舟,震惊了国内外考古界。

淹城从里向外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组成。这种建筑形制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可谓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淹城遗址先后出土珍贵文物2000多件,其中最著名的独木舟4条、青铜器20多件,均为稀世珍宝。

淹城遗址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面积为65万平方米,约1000亩。眼前看到的这座古朴壮观的大门就是淹城遗址的东大门,它是由8根从缅甸进口的大楠木搭建而成,最粗的直径可达到1.3米,需要两三个人才能环保。广场四周是一些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雕塑,有季札挂剑、亡羊补牢、负荆请罪等等。

这块巨大的石碑上面镌刻着《淹城赋》,是由陕西著名书法家雷珍名老先生所书,主要描述了淹城的人文、地理以及出土的文物等情况。

现在看到的是淹城的第一道护城河——外城河,在外城河外侧有一圈高起的土堆是外城郭,它全长3500米,约合为7里,外城河内侧高起的土堆是外城墙,它全长2500米,约合5里。

前面看到的就是淹城的第二道护城河——内城河。平均水深4米,最深的地方有十几米;河宽30—50米,最宽的地方达60米。沿河岸摆放的一排装饰物,是依照在淹城出图的文物——双兽三轮青铜盘的样式二制作的。

淹城博物馆成列着从三十年代至今先后多次考古挖掘的出土文物。其中最大的一只独木舟长11米,口宽0.9米,壁厚0.3米,深0.42米,被喻作“开天辟地第一舟”,现成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据鉴定属西周遗物,它是用整段楠木挖空而造,内壁有焦炭和斧凿的痕迹。 关于淹城的来历一说淹是商代后期一个古国名,在今山东曲阜旧城东,因参与叛乱被周成王所灭后,后裔逃到江南,建立淹城。因为周围都是护城河,像是淹没在水里,故名淹城。另一种说法,是季子不满阖闾刺杀瞭夺取王位,誓与阖闾强暴政治决裂,终身不入吴国,以示淹留决心,故名淹城。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内城区,这在当时是淹国大臣居住的地方,内城周长1500米,约合3里。眼前大家看到的这条河,是淹城最里面的一条护城河——子城河,这座桥就是通往中心子城的唯一通道。子城曾经是淹君处理朝政和生活的地方,也叫做紫罗城。

在淹城外城的西侧,南北向排列着三个高大的土墩,当地人称其为头墩、肚墩和脚墩。关于这三个土墩,也有非常动人的传说故事。传说淹君有一个女儿,名叫百灵公主,长得如花似玉,十分美丽,是淹君的掌上明珠。百灵公主心地善良,知书达理,喜欢种桑养蚕,纺纱织布,且能歌善舞,酷爱琴棋书画,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勤劳姑娘。在淹城的东北部,距淹城约4华里处还有一个留城,是留王的都城。野心勃勃的留王之子,骗取了淹君的信任,被淹君招为东床驸马。有一天,驸马乘淹君外出之机,盗用百灵公主的名义,骗得了后花园的钥匙,偷去了淹君的护国之宝——白玉龟。淹君回城后,得知白玉龟被盗,大发雷霆,不分青红皂白,就把百灵公主处死,并碎尸三段,分葬头、肚、脚三处。

前方看到的是叫角墩。在1986年至1991年六年间对整个遗址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考古,先后出土了各类文物1000多件。主要分为四大类,除了刚刚提到的独木舟、青铜器,还有原始青瓷器和陶器。其中出土最多的是几何印纹陶器,有罐、翁、坛等总计60多种,现在大部分收藏在淹城博物馆。

古淹城原有四个水门,八道水系与外河相连通,至今仍有一条与外河相连通。关于淹城,

在当地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很多的传说和名谣,有一首名谣是这样的“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罗城,三套环河四套城;内高墩,外高墩,四周林立百余墩,城中兀立王女墩;内河坝,外河坝,通道惟有城西坝,独木舟渡古无坝。”

早在1988年的时候,淹城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4年苏州举办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淹城被专家称为“冷兵器时代的城防标本,吴越争霸的军事堡垒”;2005年被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在2007年的时候被评为“中国第一水城”。 各位游客,淹城遗址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