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以跨越障碍,为题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9 01:25:32 字数作文
以跨越障碍,为题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以跨越为话题的作文

以跨越为话题的作文

以跨越为话题的作文

浙江省慈溪市新世纪实验学校初三(9)班 陈质渝

当救援人员移开了压着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昏暗的夜色中,只听得>生命探测仪在那儿不知疲倦地发出“嘟嘟”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是的,还有人活着!等到眼睛适应了光线,看到的是一具血肉模糊的躯体,躯体下一个小小的空隙中,蜷缩着一个消瘦的女人。

>地震后的空气弥漫着血腥与死亡的气息,在女人低声嘤嘤的哭泣中,人们抬出了那具尸体。这是一个强壮的中年男子,不用说,是女人的丈夫。很快,这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就被人们口口相传,没有一个人不称道这对夫妻的恩爱。

只是,谁都没有注意到,那个微微潮湿的角落里,有一张白纸,上面赫然排列着五个大字:离婚协议书。

“我们离婚吧!”伴着诡异的橘红色天空,女人冷冷地甩出了这句话。屋子里的气氛如>同桌上的白纸一样冰冷而又单调。男人紧锁着眉,大口大口吸着劣质的烟卷,吐出一圈又一圈的烟雾。女人的不满他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有想到婚姻真的会走向破裂。

>时间就在这样的僵持中逝去,厨房那个破了多年的水管正“滴答滴答”地滴着水,两个人的婚姻多年以来的摩擦也如同这水一般,积少成多。

女人的心里正庆幸当初没有要孩子,不然此刻就会成为她的牵绊。这次她很决绝,如果男人不签字,她宁可上法庭,也不要过这种生活。丈夫长年在外,一年忙到头,却攒不下几个钱,女人从来都觉得男人不爱她,从来没有爱过。

墙上的老钟走向了整点,发出“咚咚”的声响,男人的眉皱得更紧了。余晖从西边的窗户透进,显得那样红,如同白纸上的那个红油印。男人叹了口气——看来真是无法挽回了,拿起桌角的那支笔,轻轻地在白纸的一小块空白上签上了名字。

突然,房子剧烈地震动了一下,没人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一阵更剧烈的抖动,房子里的东西“乒乒乓乓”地掉了下来,紧接着更多的东西纷纷坠落。男人想到了,这是地震,拔腿要跑,却听到了女人的尖叫,他想也没想便拉住了女人的手,刚想冲出去,可是太迟了!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女人的眼前一黑??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她看到了为她挡出一小块空间的男人,浑身是血,没了鼻息。那么快,快得几乎来不及眨眼。

那一刻,女人感受到了男人震撼心灵的爱。

多年后,女人带孩子来到一块空地上,说: “这块土地下的一个角落,有一种爱,跨越了>亲情与血缘。”可没人懂得她在说什么。 《以跨越为话题的作文

以跨越障碍 为题作文

篇二:跨越障碍 轻松作文

跨越障碍 轻松作文

长葛市职业高中 时春霞

作文,是写作者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写作者语文素养的高低。所以,作文就成了考量语文学习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如果要问今天的高中生,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我想很多学生都会皱着眉头说:“作文,是作文”。如果要问语文老师,语文教学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我想很多老师都会一脸无奈地说:“作文,是作文。”是什么让学生与作文之间有了这样的隔膜,让老师与作文之间有了这样的困惑,问题出在哪里?

一、作文的目的过于功利化。

作文是什么,是表达和交流的需要,是表达写作者的体验、感受、思想、情感,通过文字告诉他人,同时也通过阅读别人的文字,感知、了解他人的思想和感情,并形成交流,互相启迪。而学校的作文训练的着眼点却是针对中考和高考的作文考题,对照每年的优秀作文,进行着一对一的专项训练。今年是话题作文,好,从入学开始就进行话题作文的训练,小标题的作文得了高分,好,学生全写小标题。今年材料作文,那就拿出各省的材料作文,也不管级段学生的特点,统一进行审题、结构套路、材料分类的训练。结果作文成了为应试而写,为应试而教,目标明确。作文目的的功利化最终导致作文学习的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做法使学生不能言为心声,文从己出,表达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又怎么会喜欢作文,面对的是一片片缺少独特个性的千篇一律的文字,老师又怎会提起兴趣批阅?

二、学生的生活单调,情感苍白。

按理论说,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渠道广泛,各种传媒冲击视听,应该是见识广、思维活、情感丰富,但事实是,不在学校的时候,电视都用来看连续剧了,电脑都用来打游戏了,那些真正能够启迪心灵、激活思维、扩大视野的书籍却因为太耗费时间而被束之高阁了。在封闭的学校里,条件好的学校可以有图书馆让学生浏览,有电视等媒体让学生看看新闻。但,还要看学校有无这种意识。条件欠缺的学校,学生能够阅读得到的除了课本就是辅助资料,还有,就是每一个学校都存在的从初年级就开始的大密度的训练与高强度的考试。如此单一的生活内容,紧张得快节奏的生活,那容得学生的心灵有飞翔遨游的空间,思想向深处和广处延伸。一些有感情投入与人生思考的学生作文谈到学习就是苦累,谈到父母就是沉重的期望与深重的愧疚,谈到未来就是考上大学,更多的则是无病呻吟,不知所云。

实际上,很多文章语言的问题、思路的问题、主旨的问题其实是思维的问题、思想的问题、情感的问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试想,在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地方,一个生活中只有“课堂、食堂、寝室”只有“上课、做题、考试”的群体,如何能让文字在笔下富有生命、具有个性、充满灵性呢?

三、作文教学模式化。

记得有一年的某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是“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个作文在当时招来了很多非议。原因就是作文命题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范围,特别是对于男生,这个题目过于女性化,不利于男生表达粗犷、含蓄的情感。对此,我也有同感。而相应的,受中考、高考命题左右的作文教学也偏向于进行同类作文的粘贴、复制。前几年话题作文时期,淡化文体,结果经过老师训练加工之后,学生的作文都成了“散文”。曾经有一位老师做了一个调研,让学生就一幅图画写三个小作文,一个是介绍画面的说明文,一个是想象故事的记叙文,一个是阐发感想的议论文。结果是

说明不是说明,记叙不是记叙,而议论也不是议论。这几年的作文比较侧重于材料作文,于是最佳立意的确定成了训练的重要一项,如有敢于发异声者,便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作赌注。训练之后再看学生的文章,仿佛是看阅兵式,整齐划一,甚至语气都一样。

朱永新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求新。这种模式化的作文教学哪里是艺术,简直是在剔去个性,加工零件。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在本能上他们肯定是抵触的、拒绝的,对于老师而言,对于有艺术气质的老师而言,这样的作文教学自然也没有成就感可言。

四、作文写作脱离现实要求。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篇马克·吐温的文章印象深刻,这篇文章是通过一份账单的便讲述了一个起伏曲折的故事。这让我想起,我们的学生有几个会知道账单,有几个会写自荐信,有几个会写新闻。现实中生活需要的似乎他们都不会,而关于这些的写作训练,我们的作文写作中确实缺乏的。在历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不少就是靠实用文体的写作而得到高分,可见,无论是哪个实际的需要,对于实用文体的写作都是不容忽视的,当然,对于职业类的学生来说,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在我们作文写作中跨越这些障碍呢?

一、 从作文的初衷出发,培养兴趣。

余秋雨先生为上海出版社“‘太阳风’中学生作文系列”丛书写的序言题目就是“作文连着健康的生命”。说到底,作文的训练就是生命与生命表达与沟通的训练。一切为完成这一需要而必备的基本技术手段,都不能代替要表达的自我生命,都是为学生表达思想、交流情感这一需要服务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写发自内心的文章,写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阅卷老师想听的话,不是无法传达出自己个性思想、性格的文字,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体会到作文在表达交流中无法替代的妙处,才会把“要我写”转化成“我要写”。

具体的做法有很多,我经常用的一种是针对班级的学习生活,和学生公开交流我写的随感随笔、或是写给他们的信,学生可以用日记或周记的形势和我交流。一次,我班一位同学没有按照老师制定的计划完成背诵任务,我让他自己再制定一个计划,结果依旧没有完成。于是,我针对这种情况写了一篇文章,“谁能为你负责”。结果延伸出了很多的文章,那位同学的“我为自己羞愧”,其他同学的“为自己负责”,“为未来负责”,“其实并不难”等文章,观点明,思路清,表达准确,感情真挚。我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缘故。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愉悦孩子的心灵。

如何改变封闭学校学生生活的单调枯燥是每一个管理者都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如何让身在其中的学生心灵多一些触动而不至于麻木是以塑造心灵为己任的语文老师不能不考虑的。言为心声,心都是死的,文字怎么会活起来,作文怎么会生动起来。而所有这些离不开“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与作文直接挂钩的“读书活动”“作文竞赛”,也可以是间接相连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会”,还可以是“课前三分钟自由演讲”“课后三分钟总结”,读报时间的“新闻播报”“热点聚焦”“最新话题”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好奇、好胜、好玩的天性得到了舒展,那颗善感的心也会因此被激发、碰撞出生活的灵感、思想的火花。

我曾经在班级利用语文课堂举办班级朗诵会,这是一个现代诗歌学习过程中的临时性的活动,但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却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在朗诵有关汶川地震的诗篇时,很多学生声泪俱下。学生的日记“那一刻,我声泪俱下”“那一刻,

我懂得-----”情真意切,“我与诗歌一起飞翔”“与诗牵手”感悟新颖,“诗歌之美”“有声无声总相宜”则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我想,老辈们常说的“寓教于乐”就是指在活动中学习吧。

三、尊重写作个性,联系实际作文。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文如其人”,他们的作文也是各有特点,各有优缺。有的擅长写议论文,有的把记叙文写得引人入胜,有的语言如天女散花词藻华丽,有的如空谷幽兰耐人寻味,有的则如下里巴人朴实无华。我们不能一概按照考试作文的要求,非让擅长或不擅长的学生去写材料作文,去列举事实,分析道理。我的意见是学生在掌握各种文体基本写作要求的基础上,要扬长避短。

我让学生在母亲节给父母写一封信。擅长抒情的同学又是引用诗句、名言、又是运用比喻,主题歌颂母爱;擅长记事的同学把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精描细刻,主题是感悟亲情;一个擅长说理的同学,开都第一句就是:妈妈,我深深地感谢你。原因如下,接下来就是一二三,虽然稍显得古板,但赤子之心,却通过简单而有条理的一二三流露无疑。我想,如果当初我非让他写那种煽情的文字,恐怕他写起来不会这么得心应手。自荐信的写作同样也是如此,文字朴实的同学就是如实介绍自己的经历、性格特点、爱好、特长,这样可以让看信的人一目了然。而有的同学则打破常规的写法,写道:请您先耐心听我给讲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故事的叙述介绍自己,这种方法我认为也很好,首先它让看信的人耳目一新。我对我的学生说,等10年后,你们再给我写信,如果不出意外,我可以通过文字准确推知是谁写的信,因为他们的个性太突出。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谁能避开,那种扎实有效的一对一的专门的训练就不要了吗?我的回答是:一二年级的作文写作一定要远离考试的功利,让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尽量多的创造活动,尽量多尊重他们的个性,尽量多的和现实的写作结合起来,扫除障碍,轻松作文,到三年级的时候再进行一些必要的专门的手段、规则的范文训练也不迟。另外,老师的引导在作文教学中有其重要,如果条件许可,老师可用自己的写作带动学生的写作。

当然,作文教学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整个的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比如,如何让学生批改作文等。我在这里只是针对我所看到的作文教学中的现状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篇三:性格障碍需要通过批评去跨越

性格障碍需要通过批评去跨越

大千世界,什么样的人都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成败,然而,人的性格障碍如何跨越?性格障碍需要通过批评去跨越。

古今中外,因为别人的批评而改掉自己的性格缺点的人比比皆是。千差万别的性格都出自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倘若没有别人的纠正,性格障碍的克服比登天还要难,做错事情后人们常常在想,究竟错在哪?需要怎么去弥补?这无疑是塑造性格的过程。委婉地问别人,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每日地自我批评,这往往可以促进一个人的进步,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问自己错在哪里,该如何去跨越性格障碍,就好比人得到了一面镜子,伟大的人亦是这样炼就自己的成功性格的。性格难以天生完美,全靠自觉改正。 有人认为,问自己的性格是否有缺陷,这无疑是一种难以启齿的事情。但是,一旦学会了如何启齿,就会有进步,起码在做人和塑造性格上,会有一定地超越。这是一种低头的做人艺术,也是跨越性格障碍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是一个贪玩的人,但是,他因为听进了父亲的劝导,克服了自身的缺陷,最后他通过了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最后成功了。这就是性格障碍需要批评跨越的最好例子。

性格障碍并非不可能改变,只要善于自我批评和接纳别人的批评,就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倘若不懂接受别人批评,再有本事,身上还是充满了性格上的缺陷,一旦有性格缺陷,也难以博得别人真正的尊重,所以,做人不能不会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君一席话”可能“胜读十年书”!

不管性格是好是坏,每天都要学会问自己,今天哪里做得不好?哪里需要改正?有说过什么伤害别人的话没有?因为性格上的冲动有可能让人做出难以回头的事情,说出难以回头的话。等到自己想回头了,发现已经晚了。因为很难想象别人是怎么想的,自己又不知道会因性格缺陷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所以,做人一定要谨慎行事,尽量避免因性格缺陷而导致的错误,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每天跨越一点性格障碍,每天都学会反省自己,每天都学会做人的道理,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大家在做人方面会有所长进的!

安质部 李笃

篇四:跨越障碍物

体育教案:跨越障碍物

作者:韦奕绚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27 文章录入:韦丽林

体育教案:障碍跑、游戏:投篮过网

作者:付国勇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096 文章录入:韦丽林

教学任务:

1、通过障碍跑,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

精神。

2、通过投球过网游戏,发展学生的投球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 开课式。

2、 队列练习:向左(右)转弯走。

3、 准备活动,慢跑200米,徒手操6节。

二、基本部分。

1、障碍跑

(1)、动作,在跑动申,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灵活协谰地越过不同类型的障碍。在40米范围内,绕过间速度,并注意安全。

(2)、教师讲解示范。

2一一3米的一组标杆,跨过一条"壕沟",钻过栏架和跳过一定高度的横杆。遇到障碍时,应根据情况适当地 (3)、练习方法:根据场地情况,进行分组练习。

(4)、注意事项:1.在场地上画两条15米的跑道,在其中一条跑道上插几根标志杆(间隔为2一一3米),后一根标杆一米处设一条"壕沟"(宽80一一100厘米)。再在终点线的申心处插一*棍标杆作为转拆点,在另一教学比赛。3.严格遵守规则和纪律,注意安全。

2、游戏:投球过网 道上放一块垫子,设置两个(间距5一-6米)一定高度的横杆(高度为40一一60厘米)。2.练习1一2次后,可

(1)、方法:参加游戏的分成甲。乙两队,每队6人,各自站在本方场地内。每队各有1人手持小篮球(或小排站在发球区,其它人分两排(前排3人后排2人)站立,游戏开始,两队持球人用力投球过网(或绳),双方其它始。每队6人依次发球后,以得分多的队获胜。

地上,不算对方得分,两球相撞,均不得分,重新发球开始。

(3)、注意事项,1.画两个排球畅地,立柱挂网,无网可用绳代替。2.遵守规则,服从裁判。

三、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下课。 都可在本方的汤地内接球并尽快投球过网(或绳)。若两球同时在一方场地上,对方得1分。得分后换人发球重 (2)、规则:1.投球出界,球不过网(绳)或从网(绳)下穿过,对方得1分。2.一球在本方空中,一球落在本

篇五:以“难”为题作文分类点评

以“难”为题作文分类点评

作者:黄军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文》2012年第04期

【题目】

“难”这个字,读nán的时候,意思往往与“易”相对。做起来费事叫“难”,使人感到困难叫“难”,不容易、不大可能也叫“难”。和“难”相关的词语有很多,比如,难处、难度、难题、难点、难免、难为、难保、难怪……

请以“难”(nán)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立意】

提示语中“做起来费事,使人感到困难,不大可能等”可归结为“不容易”这一内涵。做起来费事,重心在“费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使人感到困难,重心在“困难”,仍然在“不容易”这一层面。

对“难”做生活(包括工作、学习等)、哲学、审美等层面的解读,均视为切题。在生活方面,比如不向困难低头、挑战难度;在哲学方面,比如与“易”的辩证思考,以“易”写“难”、以“难”写“易”、表面写“易”实则写“难”等,通过对比或者辩证思考突出“难”的主题的,视为切题。

因此,“难”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第一层是因个人(自我、内心)而“难”(感到为难,觉得艰难),个人学业、事业上的困难处境,情感纠结,人生选择的为难,命途的艰难感慨,等等。第二层是因他人而“难”,主要从处理人际关系之难的角度去思考,父母与子女(养育与理解之难)、师生(教育之难)、同学同事(相处之难)、领导与百姓(服务与监督之难)、穷二代与富二代(因差距与歧视而“难”)等。第三层是指因国家(民族社会,大众百姓,历史文化,道德精神)而“难”,老百姓看病难(医保)、出行难(春运买票)、办事难(上头没人)、维权难(不懂法),生活样样都难,越活越难,不活不难。扶起一个跌倒的老人有那么难吗?调查清楚,说清事情的真相有那么难吗?承认错误,担起责任,给公众一个交代有那么难吗?少一些“三公”消费,多买几辆校车有那么难吗?

写作时,要特别注意“难”字在文章中的具体解释。即便用“难”组词,也要将重心放在“难”上。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真实体验,写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或展开具体细腻的情感体验描写,或深入挖掘表达自己对某一领域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见解。写作时应注意一个化大为小的问题,切不可罗列或泛谈各种“难”。其实就集中写家庭关系难协调、农民工买票难、做个好人难、爱一个人好难、自我人生中追逐与放弃之难等,不需要在不同层面和角度都

提到一些,展开时又“平均用力”,这样的文章往往没有侧重,表达也不鲜明。应当使文章内容更典型,更有针对性,这样的文章才实在。审题思考时可以放开,具体构思布局时就应收拢,切入角度明确,可以的话加入些辩证思考(难与易是相对的),适当深入拓展一下。

【分类点评】

苏州一考生

我从未在舅爷爷口中听到过一声“难”,无论是调侃还是哀叹。

在他回来的前几年,他常常这样告诉我:“人只要能读书,肚子里有了墨水,天下事都不至于一个?难?字了事。”说这话的时候他蹲在低矮的红砖平房前翻动着晒在场上的草药,屋檐下吊挂的龟甲轻微地摇晃着。

舅爷爷读了一辈子的书,可读书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他是当年下乡的知青,全村敲锣打鼓送出去的唯一大学生,回来时却只带了满面的风霜和到了如今也养不好的一身瘦骨。

不是没有人背地里说些闲话的,仿佛当初的歆羡如今一股恼(脑)儿地变作了毫无道理的轻蔑。除了闲言碎语,舅爷爷的生活也很不宽裕。几十年在外,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可他从未抱怨过一声“难”,也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凭着在大西北自学的中医,他在医院谋了一份工作,即便上班的路程要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他也乐此不疲。

闲暇的时候,他总爱给我们讲述在大西北的见闻,善于“引经据典”的舅爷爷能将简单的故事润色成一波三折的传奇。待到众人听得唏嘘不已,正神游其中的时候,他便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露出已然稀疏的牙齿。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忽视了漫天的黄沙,忘记了干裂的土壤,也没能在难以下咽的干菜里体味到某种艰难和辛酸。很久以后,我才懂得了那种快意潇洒后到底是怎样的“不难”。

每当这个时候,舅婆婆总会端着做好的饭菜出来,用她带着西北腔的尖细嗓音打断他的侃侃而谈,再讥讽上两句,也不忘送上个白眼。她总爱抱怨舅爷爷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也对他所谓的“读书无难事”的理论嗤之以鼻,却放任他将屋子堆满了书和工具,时不时还会帮忙整理。 舅婆婆越是跟他叫板,他就越是起劲,仿佛在这种“难”与“不难”的争辩里能获得某种快慰。可这种争辩也戛然而止了。在舅婆婆突发脑溢血去世后的那几天,舅爷爷第一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闪烁的泪光,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一度让我们担忧不已。

如今他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健谈,又似乎比往日更多话,有点喋喋不休,也不像以前那样妙语连珠。

只是他仍然不说一个“难”字,或许是不知说给谁听。

我去看望他,最后在告辞的时候,他依然告诉我:“要读书啊!就没什么是难事。”说着,眼里有泪花在闪动。

【评 析】

文章摘取了舅爷爷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段,如舅爷爷年轻时坎坷艰辛的经历,舅爷爷返乡后对自己的“传奇”的描述,以及舅爷爷与舅婆婆对“读书无难事”的争辩,一层层地引发了读者对“难”的思考。同时,细节描写精炼传神,如“便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露出了已然稀疏的牙齿”,“闪烁的泪光,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一个不畏艰难、重情义、豁达乐观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文章语言朴实真诚,字里行间汩汩流动着家庭成员间的亲情。舅爷爷的口头禅“要读书啊,没什么是难事”在文中反复出现,既串联全文,使文章衔接自然,浑然一体,又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加深了读者对“难”的感悟。总之,此文写出了有血有肉又有性格的舅爷爷这个人物。综合评分:68分。

徐燕笑

当青少年争相推崇名牌效应,当青少年对“快男超女”顶礼膜拜,当青少年对中性越来越痴迷,如何恢复青年的豪情壮志已成为难题。

是的,如何恢复青少年的纯洁已成为难题。

青少年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早已经不起物质的诱惑而迷失了自我。他们对耐克、阿迪趋之若鹜,极度追求物质享受。据说,有位年仅17岁的孩子,仅因为要买一部苹果手机而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尼采曾说:“成功只会在远离市场的前提下才会产生。”试问,这样的青少年,还会取得怎样的成就?还能担当得起祖国的未来吗?

是的,如何找回青少年的壮志已成为难题。

我们迷失在“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柔情中,失去了目标,找不到方向。我们是父母眼中的珍宝,富裕的生活让我们不必为温饱而奔波,于是“富二代”“官二代”出现了,于是有了“郭美美炫富”“我爸是李刚”等事件。青少年的志向坍塌了,那么,中国的明天又会在哪里呢? 是的,如何找回青少年的霸气已成为难题。

我们沦陷在“人似黄花瘦”的婉约中,早已没有了“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豪放。当年“五四”运动中激情澎湃的青年,当年高呼“内争主权,外惩国贼,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青年,如今又在哪里呢?

是时候了,青年们,起来吧!做一个像谭嗣同一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做一个“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战士。

如陈嘉庚一般,有“敌未退出我国土,有敢言和者,以汉奸罪论处”的豪情,有温总理“吾身虽瘦,必肥天下”的壮志。

在《敬告青年》百年之后,我要写下:

战争的而非妥协的;

激烈的而非婉约的;

精神的而非物质的;

热情的而非柔媚的;

在死亡到来之前,

让生命与日月争光辉!

【评 析】

文章抓住提示语中的“难题”展开论述,针对当今青少年中存在的缺乏“豪情壮志”的现象分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批驳,立意准确,切中时弊,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文章脉络清晰,内容旁征博引,语言热情洋溢,震撼人心。文章的不足在于对“难”缺少进一步的正面解读,内容略显单薄。同时,结尾部分还可适当点题,最后几行语意欠明。综合评分:58分。 难

沈 烨

世上之事,有难易之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难,如前进途中的绊脚石,绕过它,也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难,如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难,如穷途末路的悬崖峭壁,退一步则海阔天空。

因此,我们要愈挫愈勇,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前进途中的绊脚石不可避免,但不论多难,只要不放弃,坚定信心,就可克服那道难关。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成就“史家之绝唱”——《史记》;孙子遭到陷害,膑脚后写下《孙子兵法》;左丘明失明,写下不朽著作《国语》;孔子四处游说不成功,编著《春秋》。这些人无不遭遇难关,可他们不畏艰险困厄,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留名千古,为后人敬仰。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楚霸王项羽,兵败逃至乌江仅余二十八骑,乌江亭长为其准备一小舟,助其渡江,可他却说:此乃天之亡我也。遂于乌江自刎,留下无限遗憾。试想,若楚霸王渡过乌江,重见江东父老,那他与刘邦的鼎力之势,也许会更为长久,胜负输赢更是一个未知之数。因此,我们不应被眼前的难关吓倒,而应放眼未来,抓住机遇,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历览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文明,其间困难重重,可中国毅然挺了下来。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长期封闭的大门,西方的物质文明开始进入中国,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道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一代代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走上民族复兴之路。抗日战争之中,全民族心手相连,共同抗日,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只有不畏难,才能赢得自由。

难与易,不在客观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自身。只有不畏艰难,奋发自强,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彼岸。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评 析】

本文从“难”与“易”的辩证关系入手,围绕面对“难”该怎么做展开文章,切合题意。但文章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文章思路混乱,从“要愈挫愈勇”到“末路之难”再到“中国的不畏艰难”,各分论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层次感。其次,文章素材的使用不够典型,同时因为对材料分析不够,有硬贴标签之嫌。综合评分:45分。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