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罗江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22:59 体裁作文
罗江镇体裁作文

篇一:神剑园位于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高石村的张爱萍将军故居

神剑园位于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高石村的张爱萍将军故居,是为纪念神剑将军张爱萍所建。于2010年1月5日开馆。 张爱萍同志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新中国成立后,张爱萍将军长期从事国防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战线的领导工作,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领导者,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人们誉为“神剑将军”。

“神剑园”规划占地600亩,由将军故居、红军文化陈列馆、“两弹一星”苑、“三友”文化走廊、将军碑林、民俗文化村和生态保护园组成。作为“神剑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刚刚竣工的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雄伟大气,风格古朴,包括“序厅”、“红军战斗在达州”、“英烈浩气壮达州”、“将星璀璨耀达州”、“红色书艺靓达州”几个展厅,馆内陈列了达州籍红军将士的大批遗物,大量的照片、史料全

面展示了革命前辈的英勇奋斗的历程。

篇二:说明书

目 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罗江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规划编制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及期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区域战略地位和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罗江城市发展SWOT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城市战略定位及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 城市性质及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 城市结构与总体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 城市风貌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六章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七章 城市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八章 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九章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章 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一章 规划实施管理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2014年3月,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2011级城市规划专业受罗江县人民政府委托,进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项目组于3月下旬进驻现场踏勘,在县建设局的具体组织下,通过与县有关部门、驻县单位协调配合,充分听取各专业部门及公众意见,完成了本次规划成果。规划于2014年6月25日通过了四川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现根据评审会议纪要修改完成了全套正式成果,报四川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一章 罗江概况

一、县域概况

1.1地理位置

罗江县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德阳市北部丘陵地区。东北与绵阳市的涪城区相邻;西北与绵竹、安县相邻;西南与德阳市的旌阳区接壤;东南与中江县接壤。罗江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5′—103°47′、北纬30°44′—31°22′。南北长约24.6 公里,东西宽约37.8公里。

1.2行政区划

1996年12月10日,罗江县正式挂牌建县。罗江县面积447.88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县政府驻万安镇;农村有161个村民委员会,城镇有23个居民委员会。2011年全县总人口25万人。

1.3地质地貌

罗江县呈浅丘地貌特征,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坝区相对低洼平坦。地质状况大致为:浅丘区为砂岩、砾岩,坝区为冲击层,以粘土和壤土为主。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颁发的第三代《中国地震烈度划图(1990)》确定,罗江县设防基本烈度值为6 度。

1.4气候特征

罗江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充沛、日照较少。常年平均气温16℃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6.7℃。常年降雨量为813 毫米,无霜期271 天,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1.5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低温、霜冻等。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季风气候特点明显,干旱在一年四季中均有发生。罗江县属于川西暴雨区,暴雨频率高,除冬季外,春、夏、秋三季均有暴雨发生,因而洪涝灾害频繁,几乎每年都有洪涝灾害发生。

1.6矿产资源

罗江县矿产资源相对贫乏,境内除有一些建材资源和少量天然气外,尚未发现其它矿产资源。县内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蟠龙、白马关、文星、新盛、德

安、回龙等镇地下。砖瓦等建材页岩矿在全县分布较广,砂石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县内江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及河床内。

1.7水文条件

罗江县境内主要水系为磊水河、秀(泞)水河及其汇流而成的凯江(又名汶江),另有都江堰水系灌溉渠(人民渠)由北向南流经县境,其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年际变化与降水同步,即5-9 月为汛期,占全年水量的78.9%,11 月至翌年3 月为枯水期,仅占全年水量的9.7%。最大洪水多出现在7-8 月,最枯流量多出现在3 月。多年平均流量为24.5 m3/s。

罗江因其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境内现存具有历史、艺术、科研价值的文物点200余处,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历史纪念性建筑、古遗址、石窟及石刻30余处。故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二、县城概括

县城地处县域中部凯江西岸的冲击台地上,有由磊水、秀(泞)水汇合而成的凯江纵贯城区。自古有“双江萦绕、环城皆山”之谓。纵观其势:龙纹水合,龙池山开。西瞻鹿马雄关,两峰对峙,北接潼绵孔道,四达通冲;北望秦岭锁八百里连云,南临益州开千里之沃野;东达遂州以纳川中,伸西北而控松茂;为三国险阻之区,实两川咽喉之地。

罗江初为汉涪县的潺亭。晋末,移梓潼郡万安县治于此,南北朝时改万安为潺亭县,西魏复名万安。唐天宝元年(742年)始置罗江县。此后,建制县虽有兴废,但县名沿用至今。为川西重镇之一,1995年审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罗江县县城位于万安镇,是全县的政治、文化中心。现状建成区面积5.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538人。现辖8个社区居委会(川纤、景乐、朝圣、富乐、翰林、奎星、黎明、鹿峰),1个行政村,幅员面积7.10平方公里。

罗江镇北距绵阳市区37公里,南距德阳市区24公里。城市北接成绵高速公路,西临宝成铁路,川陕路(G108)饶城而过,对外交通便利。近几年,城市发展建设基本按照“97总规”实施。现状城市基本布局在以宝成铁路与川陕路(G108)为界的象限内。东街、西街、万安路、鹿峰路和滨江路、景乐路等构成了城市路网的骨架。城区现有跨河公路大桥四座——金雁桥、升平桥、太平桥、永平桥,此外还有铁路、高速路、国道跨河桥。

三、历史总规回顾

罗江有1700余年的城建县治历史。清代以前,城市沿凯江西岸发展,古城格局完整,城墙、白马关、南塔寺等遗踪依稀可见。

(一)1959年罗江县城总体规划

城市主要沿凯江西岸发展,不跨铁路。凯江东岸布置了少量工业,古城格局得到了保护。

(二)1988年罗江镇规划

1、 规划年限

近期1992年,远期2000年。

2、 规划区面积

8平方公里。

3、 规划城镇性质

德阳市中区北部地区经济、文化、农村贸易中心,以发展轻化、建材、食品工业为主的工业城镇。

4、 城镇规模

现状城镇人口1.51万人,用地规模1.23平方公里;2000年人口4万,用地3.07平方公里。

5、 功能分区与布局结构

以纹江河、宝成铁路为界,分片布局。形成江东工业、居住、科研综合区;江西行政、商贸、居住综合区;铁西工业、仓储综合区。

(三)1997年罗江县城总体规划

1、发展战略

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扩大吸纳剩余劳动力为中心,依托宝成铁路、成绵高速公路及现有工业基础,建成化工、建材、食品为主的,富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2、城市规划区面积

45.2平方公里。

3、城市性质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化工、建材、食品为主的城市。

4、县城规模

近期(2000年)人口4万,用地382.5公顷;远期(2010年)人口8万,用地721公顷。

5、布局与功能分区

城市用地以旧城为依托,采取“东进南下”滚动发展,远景向南塔山以南地区发展。布局分片集中,以旧城为中心,凯江为轴线,凯江以西、宝成铁路以东、川陕公路以北地区为商贸、居住用地;宝成铁路以西为仓储用地;川陕公路以南、

凯江以西为工业用地;凯江以东、玉京山以北为行政办公、教育科研用地。城市绿地以凯江为重点,沿江布置滨江绿地,南塔山、玉京山、云盖山为城市公园用地。

6、道路交通

对外交通由铁路、航空、公路组成。火车站为客货运合一三级站,货站在铁路西侧,客站在铁路东侧。航空运输利用绵阳(37公里)、成都双流(88公里)两个机场。公路以成绵高速和绵(竹)罗(江)桂(花)路构成一纵一横主干。过境路由县城南侧通过。县城道路采取方格网与自由式相结合,三条南北主干与四条东西主干构成路网骨架。

(四)2007年罗江县城总体规划

1、发展目标

罗江今后二十年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成渝地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富有浓郁历史文化和山水特色的现代化小城市。

2、规划区面积

66.40平方公里

3、城市性质

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德阳市域北部门户,以弘扬三国文化、调元文化为重点的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以发展塑胶原料、电子材料为主导的山水园林城市。

4、县城规模

近期2010年7.20万人,远期2020年11.85万人。

5、功能分区与布局结构

以县城为中心,以川陕路为城镇发展带,各县道为经济发展轴,以调元、略坪、金山、新盛、慧觉为支撑点的“一心、一带、一环、五轴”的城镇群网络状空间布局。

6、道路交通

宝成铁路已为复线,规划逐步改造现有罗江站,提高车站客货运输能力;新增绵、成、乐城际快速铁路线,由西向北穿过县域,站场设于县城西侧,线路走向与宝成铁路基本一致。全县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国道、省道、县道为主要骨架,乡道、村道补充完善的快速、便捷、安全、高效的公路网络。将县道罗中路、罗

篇三:四川

四川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篇四: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天泰采石场安全专篇

达州市通川区石谷角石材有限公司 新村乡荒田湾砂岩矿区初步设计

安 全 专 篇

四川科力建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九年七月

达州市通川区石谷角石材有限公司

新村乡荒田湾砂岩矿区初步设计

安 全 专 篇

总 经 理:

副 总 经 理:

总 工 程 师:

项目负责人: 刘运朝 杜 卉 葛汝成 黄显超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四川科力建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九年七月

编 写 人 员

黄显超

袁燮忠

胡 武

定:甘 露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审

目 录

1、设计依据及标准 .......................................................................... 1

1.1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 1

1.2 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安全法规 ....................................... 1

1.3 采用的安全规定及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 2

1.4 设计基础资料 .................................................................... 2

2、工程概述 .................................................................................... 4

2.1建设工程基本概况 ............................................................. 4

2.2 工程中涉及的新技术情况 ................................................. 11

2.3 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 11

2.4 对矿山安全状况及周边安全环境的总体评价 .................... 20

3、地质安全影响因素 .................................................................... 21

3.1 矿区地质概况 .................................................................. 21

3.2 地下水系、地下水、溶洞对矿山开采的影响 .................... 22

3.3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 22

3.4 特殊灾害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 22

4、矿床开采安全评述 .................................................................... 23

4.1 采矿方法安全可靠性分析 ................................................ 23

4.2 保障露天矿最终边坡稳定及防止边坡坍塌措施 ................ 23

4.3 露天矿排水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 24

4.4 通信设施安全可靠性分析 ................................................ 24

5、矿山总平面布置 ........................................................................ 25

5.1建筑物安全可靠性分析 .................................................... 25

5.2 排土场安全状况分析 ....................................................... 25

6、机电及其他 ............................................................................... 26

6.1 用电安全 ......................................................................... 26

6.2 矿山机械 ......................................................................... 26

6.3装卸和运输过程的安全规定 ............................................. 27

6.4防雷 ................................................................................. 27

6.5 工业与民用建筑 .............................................................. 27

6.6 特种设备及其关键部件 ................................................... 28

7、矿山安全保健辅助设施 ............................................................. 29

7.1 职工健康检查 .................................................................. 29

7.2 防尘、防毒措施 .............................................................. 30

7.3 职业病预防 ..................................................................... 30

7.4 防暑降温 ......................................................................... 30

7.5 个体防护措施 .................................................................. 30

7.6 劳动保护用品 .................................................................. 30

8、矿山安全机构及设施 ................................................................. 32

8.1 矿山安全机构及人员配备 ................................................ 32

8.2 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规章制度 ..................................... 33

8.3 安全培训与考核 .............................................................. 35

8.4 矿山消防 ......................................................................... 36

8.5 矿山救护 ......................................................................... 38

9、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39

篇五:德阳基本概况

基本概况

德阳,川西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四川省重点建设的九大城市之一,是成都旅游门户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3年,设立地级德阳市,面积5954平方公里,人口387.4万(2008年)。

德阳历史悠久,属巴蜀文化发祥地之一,人文景观量多质优。广汉“三星堆”的发掘,展现了光辉灿烂的古蜀文化,改写了巴蜀文明史。德阳孔庙建筑精美,是我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孔庙之一。庞统祠、落凤坡、诸葛双忠祠、张任墓等三国遗址以及碧波荡漾的旌湖和雕艺精湛的“东方魂”石刻艺术墙,令人流连往返。

德阳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有与安徽凤阳同时搞包产到户的广汉金鱼乡,有率先在全国摘下人民公社牌子的广汉向阳镇。随着改革的深入,旌阳八角井镇、绵竹汉旺镇等一批“中国乡镇之星”又先后涌现出来,成为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典范。县域经济发达,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中,德阳连续几年占居4席。四川省200强乡镇中,德阳占51个。什邡、广汉、绵竹、旌阳先后通过省“小康县”验收,成建制达到小康标准。中江是全国农业百强县之一。

德阳市区号0838,邮政编码,618000,代码:510600,拼音:Deyang Shi,车牌编号:川F。

德阳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地处成都平原腹地,是成(成都)-德(德阳)-绵(绵阳)高新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便利,距省会成都50公里,宝成铁路、成达铁路、成绵高速公路和国道108线贯穿境内,南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北有绵阳南郊机场。

德阳经济发展较快,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5.04亿元,同比增长1.0%(遭遇“5·12”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财政总收入98.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85元。

2008年全市出生人口3.3万人,死亡人口3.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3%。年末总户数134.2万户,总人口38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8万人,农业人口296.6万人;男性人口199.3万人,女性人口188万人,性别比为106:100。全市城镇化率39.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名称由来

在中华大地上,有很多带“阳”字的地名,“德阳”,就是一个很有内涵、很有深度的名字,一个耐人寻味、令人羡慕的名字。

所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国人自古就把“德”作为做人立身之本。《左传》中讲,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和立言。立德被列为三不朽之首。世人评价一个人德高望重、德艺双馨、德才兼备,也都是把“德”放在第一位的。可见,在“阳”字之前冠之以“德”而取名德阳,在尊崇道德的古代,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

说起德阳这个地名的来历,有一个故事在元代以后曾广为流传:西晋太康初年,道教仙人许逊任旌阳县令,因其能点石成金、救济贫困、画符水祛除瘟疫而有德于民,朝廷诏改旌阳县为德阳县。而据史料考证,自东汉起,江油小溪坝、遂宁龙凤场先后以德阳之名设县,后又撤消,到唐高祖武德3年(公元620 年)才“分雒县、绵竹地置德阳县”。德阳之名最终扎根此地,未再变迁。孝泉镇的“一门三孝”故事“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安安送米”,被誉为“二十四孝”之首,成为德孝文化的典范。德阳这个小县城的孔庙竟然位列西南之最,高镌在东西大门之上的 “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八个大字,似乎昭示着:道德,就是这块土地的“灵根”。 1300多年来,生活在钟鼓楼和龙护舍利宝塔下的人们,遵循着儒家的道德教义,延续着传统的德孝民风,在川西平原竖起了一座独特的“德”字纪念碑。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德阳壮大成为380万人的共同家园以后,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她的文化品位得到了新的升华,德孝文化已经成为德阳一张特殊的名片。

而今,大德阳渡过了20周岁生日,面向21世纪的朝阳,迈上了“共建大德阳,推进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们德阳人有必要对“德阳”的文化内涵进行更深地挖掘,作出更新的诠释。笔者认为,“德阳”内涵的最好表述是:德政如阳、德行如阳。

德政如阳——何谓德政?《高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指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和政绩。”古人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政之所行,在顺民心”。“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愿我们德阳市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坚持“三个代表”,清正廉洁,勤政务实,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爱民之心像阳光一样温暖,为民执政像阳光一样透明,利民实事像阳光一样洒满四面八方。

德行如阳——德行,即道德品行。《周礼·地官》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古人认为,一个地方“宜其德行,顺其宪政”,才能兴盛富强,“使越于诸侯”,超过其他地方。德阳人应以德立市,大力建设精神文明,树立社会公德,加强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使德阳成为文明之乡,让来德阳投资创业、旅游观光、探亲访友的人们如沐春晖,让全市人民在社会主义道德的阳光照耀下,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历史沿革

唐置德阳县。据《华阳国志》:“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县名盖取在德不在险之义。”一说因在德水之阳为名。 德阳老城

1983年,设立地级德阳市,以德阳县部分区域为德阳市的行政区域,将绵阳地区的德阳县、中江县、绵竹县和原温江地区广汉、什邡2县划归德阳市代管。

1996年8月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63号):撤销德阳市市中区,设立旌阳区和罗江县。旌阳区辖原市中区的旌阳、红旗、建设、工农村、工农桥5个街道办事处,八角井、天元、扬嘉、景福、孝感、孝泉、柏隆、黄许、德新、寿丰、通江、新中、双东13个镇,

城区、旌阳、东河、和兴、东泰、袁家、孟家7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旌阳街道办事处署前街50号;罗江县辖原市中区的罗江、略坪、金山、鄢家、蟠

罗江镇

龙、德安、新盛、慧觉、御营、文星10个镇,大井、广福、回龙、白马关4个乡,县人民政府驻罗江镇。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德阳市总人口3788056人。其中:旌阳区 628876人、中江县 1395789人、罗江县 237684人、广汉市 577298人、什邡市 432579人、绵竹市 515830人。

2003年8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003]185号)批复同意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政府机关办公驻地由德阳市区泰山北路218号迁至市区黄河东路99号。

2004年,全市共有5个街道、129个镇、33个乡。

2006年,全市由16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21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新改建两个街道办事处),共撤并39个乡镇。 行政区划

德阳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行政区划图

德阳市 面积5818平方千米,人口381万人(2004年)。

旌阳区 面积 648平方千米,人口 63万。邮政编码618000。区人民政府驻黄河东路99号。

什邡市 面积 863平方千米,人口 43万。邮政编码618400。市人民政府驻方亭街道。

广汉市 面积 551平方千米,人口 59万。邮政编码618300。

绵竹市 面积1245平方千米,人口 51万。邮政编码618200。

罗江县 面积 448平方千米,人口 24万。邮政编码618500。县人民政府驻万安镇。

中江县 面积2063平方千米,人口141万。邮政编码618300。县人民政府驻凯江镇。

地理环境

德阳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东北边缘,西南距省会成都58公里,东北接绵阳市,东南与遂宁、资阳两市交界,西南连成都市,西与阿坝州接壤。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地级市,四川省重点建设的九大城市之一,是成都旅游门户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幅员面积5954平方公里(建成市区面积近40平方公里),总人口大约380万(市区人口近40万)。现辖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1区2县,代管广汉市、绵竹市、什邡市3市,是改革开放后在成都平原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

德阳市境狭长,东西宽约65公里,南北长约162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龙门山脉中段,山地面积1171.8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9.68%;中部为成都平原东北部,面积1838.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0.88%;东南部为盆中丘陵,面积2943.1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9.44%。

德阳市河流分属沱江和涪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绵远河、石亭江、鸭子河、清白江、凯江等。此外,人工修建的四川省人民渠引来岷江过境水成为市境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利资源。德阳市最大水库为继光水库,蓄水量8900万立方米。

“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鹿头山》一诗中对德阳的恰好概述。

交通运输

德阳区位优势突出,是成都——德阳——绵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阳市区距成都80余公里,北距绵阳120余公里,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条件,形成了完善的基础条件,拥有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在成都经济圈中属重要一环,具有特殊的地位。 德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宝成铁路、达成铁路、成绵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已建成以市区为中心,以县(市、区)高等级水泥路为骨架,市、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环型公路网络。全市等级公路比重、路面铺装率、好路率等各项指标均名列全省前茅,基本实现了管养公路标美化和乡乡镇镇通水泥路或油路化。德阳地处内陆,公路交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到1999年底,德阳市全市公路、铁路总里程为4064公里,其中铁路仅占5.2%,公路占94.8%。邮电通讯发展迅速,已建成移动通讯网、程控电话网、无线寻呼网、市话网和地球卫星站等现代通讯网络。

旌阳区地处德阳市中心区,宝成铁路穿城而过,在区内设了德阳东站、德阳南站两个站落,有往返成都、上海、北京、南京、郑州、西安、青岛、福州、合肥、沈阳、昆明、呼和浩特、乌西、格木尔等地的列车班次。德阳火车站有开往成都、攀枝花、太原、广元、福州、西安等地的车次,是四川省著名的民工输出站。

德阳共有28路公交车,可以覆盖整个市区交通路线。

历史事件

【三星堆都邑兴废】今德阳地区为古蜀国地,现代考古发掘证明,公元前21世纪后的夏商时期,今广汉三星堆为古蜀国重要都邑。可能因洪灾或兵燹被毁于商末周初。

【周秦政区】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即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秦灭巴蜀二国建巴蜀二郡,今德阳地区属蜀郡。郡下设县,县下有乡亭。

【李冰治水绵雒 】公元前276~251年,李冰任蜀郡太守,治水雒、绵(地名,今德阳石亭江、绵远河一带),除患兴利,自流灌溉,受益至今。古今什邡有李冰祠墓承祀。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为重建李冰陵题词立碑纪念。

【姜氏一门三孝子】东汉初期,雒县汛乡(今旌阳区孝泉镇)有姜氏一门三孝子(姜诗、庞三春、姜石泉),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姜诗举孝廉,授江阳县令。时“赤眉”乱军至此皆敬畏孝子地。

【庞统攻雒阵亡】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进围雒县(今广汉),军师庞统“中流矢”死亡,后封靖侯,葬今白马关,有祠墓历

代承祀。

【秦宓谏阻下狱】汉末蜀中学士绵竹人秦宓谏阻刘备兴兵伐吴,被下狱幽闭。备死后,放出,受诸葛亮重用,官至蜀国大司农,助亮治蜀有政绩。

【德阳建县】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析雒绵建置德阳县,为德阳县名之始,至今历时1300余年,唐时德阳县上属益、汉州。

【玄宗驻跸万安驿】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避“安史乱”奔蜀,宿万安驿(今德阳罗江县),反感“万安”地名,曰“一安且不可,况万安乎?”乃移宿县城东外玉京山宝明寺。

【王建袭鹿关据蜀】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书召曾任利州(今广元),壁州(今通江)刺史的王建议事。王建亦谋不轨,率全军进逼鹿头关,瑄悔,力止之。王建大怒,破关而入,据德阳,进杀陈敬瑄据成都,后取东川,称王号帝,建国前蜀。

【德阳赵铎起义】明英宗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德阳赵铎于孝泉乡起义,聚众数千人,称赵王,设置将军、评事等官,联络川中多处义军,流动作战,成为著名首领,后被明军和绵竹地方武装杀死。

【德阳王的兴亡】 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蜀王之下陆续封郡王16人,华阳王已传九代,德阳王仅传三代,有8个郡王仅传一代。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占成都称王时,德阳郡王朱至璇逃奔夔州(今重庆),部属幕僚7人死守德阳藩王城,被义军杀死,藩楼被毁。

【李调元藏书楼被毁】嘉庆时(公元1800年前后),白莲教起义活动在德阳、罗江、中江一带盛行。罗江李调元的川西第一家万卷藏书楼毁于此次兵火之中。

现代

【德阳工业区】1958年10月25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视察德阳工业区东电和二重的建设工地。邓小平说:“德阳的工业是国家的大工业,拿制造冶金设备、电站设备的大工厂来说,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是机械工业之母,这里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

【德阳建市】1983年8月18日 国务院函安(1983)156号文批复:“同意设立德阳市。德阳市驻德阳城关,辖城区街道办事处、汉旺镇和旌阳、城区、八角三个公社。将绵阳地区的德阳、中江、绵竹三县和成都市的广汉、什邡两县划归德阳市管辖。”

【德阳县撤销】1984年9月12日 国务院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设德阳市市中区的请示》:“同意撤销德阳县建制,将德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德阳市;德阳市设立市中区。”1996年8月3日撤销市中区建旌阳区、复置罗江县。

历史文化

德阳历史悠久,属巴蜀文化发祥地之一,人文景观量多质优。有闻名海内外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 4A 级风景名胜区古蜀国三星堆遗址;有保存完好、建筑精美、全国第三大,西南地区最大的德阳孔庙;雄伟壮观的李冰陵,古代24孝之一“一门三孝”故事的发源地,以及白马关庞统祠墓、诸葛双忠祠、张任墓等为三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位于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以“五绝四海”闻名的蓥华山风景名胜区;集成片原始森林和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植物为一体的九顶山风景名胜区和九顶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有省级森林公园——云湖森林公园、剑南春森林公园、崴螺山景区;有东湖山公园、房湖公园和继光水库等;还有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人类智慧的结晶”的德阳石刻、旌湖等现代文化娱乐景区。德阳是名人汇聚地,有孝子安安、名臣秦宓、状元苏易简、农学家张师古、文学家李调元、“戊戌六君子”之一杨锐和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等众多古今杰出人物。

德阳市旅游接待设施配套齐全,星级宾馆饭店、旅行社服务一流。德阳市名优特产丰富,名酒、名烟、丝绸、绵竹年画、三星堆工艺品等旅游商品别具一格。

德阳教育事业发达,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德阳中学、德阳五中、德阳二中、什邡中学、雍城中学、方亭中学、罗江中学、绵竹中学、广汉中学、孝泉师范学校、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都是德阳的知名学府,筹建中的什邡大学会成为川西土地上的又一个培育众多学子的学府。

经济发展

德阳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城市,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等一批国内一四川工业重镇——德阳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化学工业主要形成了四川金路、四川宏达、四川龙蟒、美丰化工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食品工业历史悠久,享誉中外,有50多种食品被评为全国、部、省优质产品,其中剑南春、蓝剑啤酒、德阳酱油、天府花生、长城雪茄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和畅销产品。医药工业能生产化学制剂、原料药、中成药、保健品等若干大类、十余种剂型,有300多种药品获得国家批准的生产文号。服装工业年生产加工能力超过4000万件(套),得福、琪达、都通企业名列全国服装“双百强”企业。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64.17亿元、销售收入484.68亿元、利税82.08亿元、利润47.73亿元,分别增长27.6%、32.93%、42.98%和67.9%,四项指标总量均居全省第二。

德阳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属都江堰自流灌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粮、棉、油、猪、蚕、菸的生产基地。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51.49亿元,同比增长5.53%;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1家,3000万元以上的25家,其中国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6家;已建成蔬菜、生猪、家禽、食用菌、药材等十大优质农副产品基地,是国家级苗畜、苗禽基地市、省级优质瘦肉型生猪出口基地市和省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形成了绿科蔬菜、火花米、旌晶食品、明阳种子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

德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有西部第一、全国第三的德阳孔庙,有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此外,三国遗踪庞统祠、中国德孝城、特级英雄黄继光纪念馆、蓥华山风景区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也极具开发价值。200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9.28亿元,增长20.84%;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43.3亿元,增长14.63%。

德阳县域经济特色突出。什邡、绵竹、广汉、旌阳分别位居全省“十强”县二、三、八、十位,中江是全国农业百强县,全市有28个乡镇进入全省200强。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德阳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跨“千亿”,民营经济比重超过60%;“一中心三片区”组团城市群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把德阳建设成为“发展最有活力、就业最充分、城乡差别最小、社会治安最好、生态环境最佳、市民文明素质最高”的西部最和谐城市。

自然资源

动、植物资源

德阳市常见的植物资源有248科,538属,3547种。其中木本植物112科,253属,870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珙桐、水杉、秃杉等。

德阳市境内有野生动物16目,32科,52属,23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川金丝猴、云豹、扭角羚、藏羚等。 矿产资源

德阳是四川省天然气和磷矿石生产基地。境内已发现35种矿产,已开发利用的有13种,主要矿产为磷矿石、天然气、石灰岩、煤炭、矿泉水。其中:磷矿探明储量约占全省的25%;全省53个探明矿区,平均品位大于25%的有15个矿区全部在德阳境内,磷矿石产量占全省的90%以上。天然气储量丰富,约占全省储量的17%,已成为成都经济圈的工业民用天然气供应基地。

据1999年统计:磷矿石年未保有储量为16938.52万吨,产量达187.29万吨;煤炭年未保有储量为3674.52万吨,产量达91.71万吨;石灰石年未保有储量为17121万吨,产量达68.9万吨;矿泉水年未保有储量为153.71万吨,产量达1.18万吨;天然气年未保有储量约361.31亿立方米,控制储量约1000亿立方米,产量达10亿立方米。全市矿业产值为3.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 水能资源

德阳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88mm,降雨总量为64. 78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约35.12亿立方米;全市浅层地下水储存量约为35.40亿立方米,天然补给量14.46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13.05亿立方米。

德阳市山丘地区河流切割较深,浅层地下水主要从河川排泄,地表径流基本上包括了浅层地下水;平原地区河流切割较浅,浅层地下水从河川排出量较少,大量地表水转化为浅层地下水。经分析调查全市本地水资源总量为35.96亿立方米,从都江堰经人民渠引水量13.25亿立方米,流经凯江、湔江、清白江等天然河流的过境水有15.8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德阳市土地总面积890万余亩,市内地形地貌多种多样,可更具项目性质安排用地。

德阳特产

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是一种民间绘画艺术,其纸取材于绵竹之竹,绵竹所产竹品种繁多,质纤柔长。杜甫有诗称赞:“华纤,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明清绵竹造纸业蓬勃发展,为年画制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清咸丰年间《绵竹县志》说:“竹纸之利仰给数万家犹不足,则印为书籍,制为桃符,画为五彩神荼郁垒,点缀年景。”清嘉庆年间,由于经济繁荣,绵竹年画进入鼎盛时期,年画行会也相应建立,名“伏羲会”,有专业从业人员九百余,作坊三百多户,画商更加过江之鲫,购进销出,囤积贩运,成为从事纸业的经营内容。

鼎盛时期的绵竹年画作坊主要分布于绵竹城区及西南农村,风格也各异。如清道作坊偏重彩色清水大袍;遵道作坊偏重美人,娃娃戏,故事类;城区年画作品则重拓片、杂条、斗方、案子或兼门画。

绵竹年画内容多样,题材新颖,或喜庆、或幽默,珍品众多,如《老鼠嫁女》、《迎春图》等。《迎春图》是清代画师精心创作的一副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四川清代传统民俗。作者以清代绵竹县城为背景,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不同年龄、性别、身份、不同穿着打扮的四百六十多个人物形象,表现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杂耍等庆祝活动。《迎春图》为研究近代四川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绵竹蜀绣年画

《寿天百禄》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近十年,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浇灌培养这株民间艺术奇葩,使绵竹年画得到了有効的抢救保护、继承和发展。使绵竹年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遵循“艺术当随时代”的真谛,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载体,从载体到制作方法、包装等都进行了创新,使绵竹年画逐步走向了日常化、实用化、装饰化、礼品化、收藏化、宣传化,其时代精品走向了收藏领域。又特别是近两届省、市“绵竹年画节”的举办给绵竹年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活力。

中江柚

中江柚,以独特的风味著称。果大,皮薄,可食比例大。果肉乳白微黄,质地脆嫩化渣,酸甜适度,汁多味美,营养丰富,有止咳,化痰,顺气,平喘的药用功能。中江柚栽植历史悠久,但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一般农民未掌握果树嫁接管理的科学技术,故发展缓慢。 1975年柑桔选种,中江柚以它早产性,丰产性,耐贮性、抗逆性等各项指标均超过当地普通柚种,受到果树专家和有关部门重视,列为当地开发农业的重点项目。国家林业部列为全国“八五”百项林产品重点开发科技项目。1986年在全省柚类鉴评会上获唯一的肉质满分。1990年在德阳市柑桔鉴定会上又位居榜首。1991年在全省水果评审会上被专家评为肉质第一名,果形第二名的优质水果。

什邡板鸭

板鸭是著名的传统产品。以城关李武师(华国)、姜烧腊(天聪)两家产品为最。1891年,李五师板鸭已畅销省内外。

年销生、熟板鸭达三万余只:姜天聪在清光绪年间即从事腌卤业务,历经三代,一百余年,年销生、熟板鸭二万余只。他们生产的板鸭工艺独特,吃味爽口,深受欢迎。解放后,什邡板鸭继承了以前的工艺特点,生产经营至尽不衰。

中江竹编

中江县内产慈竹,农家房前屋后,荒山野岭,遍地栽植,四季常绿,郁郁葱葱。

慈竹剖成篾块,篾丝,编织席垫,筛,筐,篓、篮、箕凉扇、门帘等等,为农民普遍从事的手工副业。民间有一大批能工巧匠。尤其以太和的竹扇,悦来的花簸箕,朝中的门帘、通济的京式提篮等产品最佳,工艺均较精巧。竹篾细如丝,薄如纸,能编织出各型装饰图案,或花鸟虫鱼,或文字题诗。也有先编成后再配诗作画的。或素或艳,?色调和谐,雅俗共赏,倍受青睐。竹编制品作馈赠礼物,不失为上品。 德阳酱油

德阳酱油源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有百余年历史。

绵竹剑南春中国名酒——剑南春

剑南春原产于绵竹剑南镇原于宋代兴于唐朝在唐时被誉为宫廷御用酒,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响于整个巴蜀大地;到1984年荣获国家名酒称号,1986年剑南春系列产品先后出口欧洲,东南亚、北美和港、澳、台等30个国家和地区。剑南春以中国名泉之一的玉妃泉水精心酿造而成。也是德阳的历史最悠久的特产之一。

什邡卷烟

什邡晒烟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所产晒烟色泽红亮,口感柔顺,品味醇香,清光绪年间被作为宫廷贡品。什邡烟厂生产的“长城”、“工字”、“狮牌”雪茄,广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俄罗斯、埃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澳门地区。“长城”雪茄曾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博览会,荣获“大马士革”国际金奖、“巴拿马”银奖,2005年度被评为“中国雪茄最具影响力品牌”。目前,什邡雪茄已被誉为世界三大名牌雪茄之一。1981年《国家烟草专卖条例》颁布后,什邡晒烟被列入全国名晒烟行列,1983年什邡被国家确定为名晒烟生产县,白毛晒烟被列为国家二类农副产品。2007年2月,什邡被授予“中国雪茄烟之乡”称号。

中江挂面

中江手工挂面历史悠久,相传为南宋绍兴年间创制,至今有近千年历史。此面为传统特产,手工精制,条细如丝,粗如韭叶,神奇而中空,堪称一绝。因工艺复杂,受气候限制,历代以珍品上贡。它的特点是味甘色白,柔嫩可口,面体因经多次发酵而有微孔,故有“茎直中通”之说,其特别柔嫩易消化也缘于此。现在为增加其营养成份,在制作过程中又分别加以韭汁、菠菜汁、鸡蛋精、鸡蛋黄、朱神砂等制成蛋清面、蛋黄面、朱砂面、翡翠面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中江挂面曾先后数次被省、地、市、县评为地方优质特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探亲访友、馈赠亲朋的最佳食品之一。

中江八宝油糕

中江八宝油糕是以精面粉、精油、蜂蜜为主要原料,掺入花生、蜜瓜泥、核桃仁、鸡蛋、鲜玫瑰泥、蜜樱桃、芝麻、白糖等,用手工制作的糕点佳品。因工艺特殊,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营养丰富,外酥内软,香甜可口,品质优良曾先后四次被省、地、市、县评为优质糖果,被誉中江食品中独具特色的传统营养食品。八宝油糕的特点是油而不腻,酥而不涩,甜度适中,香味适宜,富营养,易消化,是很好的营养滋补佳品。

历史人物

【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杨 锐】

杨锐(1857~1898年),字叔峤,绵竹人,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父兄教养,少年时代即开始显露头角。参加院试时,张之洞将杨锐与其兄杨聪二人比为蜀中当代的苏轼和苏辙。及长,入已升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幕府,任职期间以其卓越的才华与高尚的品格深得张之洞的敬重,成为其重要幕僚。15中,凡送呈朝廷的奏疏与重要文献,大多出自杨锐之手。光绪十年(1884年),法军侵犯凉山和滇桂边境,杨锐力主援越抗法,并促成张之洞起用退职爱国老将冯子材为广西军关外军务帮办,率军出关,奋起反击,打败法军三路进攻,重伤法军司令尼格里,并攻占凉山。捷报传来,杨锐满怀激情,代张之洞草拟了《广军援桂奏稿》,此稿成为近代史上一篇重要文献。

光绪十五年(1889年),杨锐考取内阁中书,获章京记名,协编《大清会典》,书成后晋升内阁侍读。杨锐身入政坛以后,即义无反顾地投入救国活动。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中,和议传出,杨锐深切愤慨,而慈禧却在此时要办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太监寇连才阻谏被杀,无人再敢直言劝阻。独有杨锐激励御史王鹏运进谏并代王作疏上奏,奏疏中有“齐顷公败于鞍,七年不饮酒食肉,越勾践败于会稽,二十年卧薪尝胆”之句。慈禧看后甚为恼怒,要恭亲王奕诉将其充军,奕诉回答:“言官无邪。”方得免。甲午战败以后,1895年4月17日,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对此全国人民非常愤慨。康有为在京发动一千三百多名应试举人“公车上书”。杨锐作为年辈较早的京中名士带头参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这年8月底,杨锐同文廷式、康有为等18人在京发起组织以振兴中华、开通民智为主要上的的“强学会”。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多次向光绪帝上书都被守旧派作梗阻挠,光绪都未看到。康有为又来北就准备再向光绪陈述救亡自强之策,杨锐日夕与康筹划,为之宣扬,并在都察院一位官员高燮曾面前极力称赞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将主要内容予以条陈,高燮曾上疏向光绪推荐。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决心变法自强。6月16日 在颐和园内召见康有为,授以“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的六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