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土雪地捕鸟插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02:23 初中作文
篇一:闰土
A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3、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不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教师可通过后面的练习帮学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 只知道
无端 稀奇
素不知道 如此
如许 从来不知道
希奇 其中
单知道 无缘无故
4、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出示: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1)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
(2)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板书:年少 健康 天真 活泼
(3)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1、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2、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年少、健康
天真、活泼
第 二 课 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从对“我”和闰土初次会面时对闰土的描写中,我们体会出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写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这篇课文还描写了闰土的哪些方面?(语言)
请你们细细地品味6~16自然段,边读边想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几件事?
再识闰土,探究深读
1、学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师生交流,适时板书:雪地捕鸟夏日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
3、闰土向“我”讲述自己的海边生活,你们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着用成语描述一下。(眉飞色舞等)
4、用你们所说的那种感受读这几段话,相信会读得更好。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
5、学生自由练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看谁能让大家身临其境。(每件事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导朗读。如,“雪地捕鸟”可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看瓜刺猹”教师可扮成“我”引导朗读,调动学生情绪)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教师相机板书: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 想象画面,指导背诵
月亮地下,闰土一个人看瓜刺猹在“我”眼里是多么惊险刺激的事啊。所以,三十年过后,“我”回忆起闰土来,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这幅画面。
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
学生描述。
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景色描写烘托气氛、动词的恰当使用使画面动了起来)
引导背诵(可以出示段落填空进行提示)
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1、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学生肯定会回答: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池塘捕鱼、捉泥鳅??) 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
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
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
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
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
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3、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小结: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观看插图,想象表演
1、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可惜我们却要分手了。
2、读一读17自然段。他们会怎样话别呢?
3、同桌分角色想象表演。板书:难舍难分
课内积累,课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2、“我”和闰土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看瓜刺猹
潮汛看鱼聪明、能干
勇敢、见多识广
羡慕 佩服 向往难舍难分
( 山东省潍坊外国语学校李颖)
B案
课前准备
1、查找鲁迅先生的有关资料。
2、鲁迅形象图片、本文生字词及课文插图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课件出示鲁迅形象图片)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导语及资料袋中对鲁迅先生的介绍谈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可以谈自己从课外书中获得的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来了解鲁迅先生。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他的一篇作品。(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2、齐读课题。师:“闰土”在当时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更是一对好朋友)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识读。
检查读文情况,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自己思考,教师加以引导。(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些词语,学生今天读来感到陌生。如“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向来,“如许”──如此,“希奇”──稀奇,在读完课文后,集体交流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以便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课前预习,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文章的主要内容,少年闰土给自己的印象,闰土讲的许多“希奇的事”等等)
3、你最喜欢哪些段落?为什么?能把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吗?学生轮流读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字句。
质疑问难,释疑存疑
1、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句子或不明白的问题?先小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情况,能解决的马上解决;需要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解决的,可暂时存疑。 带着问题,深入探究
1、闰土这个名字是怎样来的?指生读第3自然段。看哪位同学能解释。理解“五行”的意思。(五行:指水、金、火、木、土)
2、就是这样一位少年,我们初次见面是怎样的情景?齐读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清楚这是对闰土的外貌的描写)议:闰土的外貌描写给你怎样的印象?
3、闰土和“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第二天他给“我”讲了好多“希奇的事”。(课件出示闰土给我讲希奇事的课文插图)他给我讲了哪些稀奇的事?自由读文,在课本空白处作批注。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雪地捕鸟、拾贝壳、看瓜、看跳鱼儿)
在这几件希奇事中,你对哪件最感兴趣?为什么?(用自己的话说最感兴趣的事,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请有声有色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的感悟。(小组内读,相互评价;推荐读)
再读读这四件事,从中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闰土是个天真、活泼、机智、聪明、见识广的农家少年)
和“闰土”相比,“我”是怎样的人?指读有关句子。(此处重点处理:“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闰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外面多姿多彩的有趣的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情,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检查朗读情况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最喜欢哪些段落?想读给大家听吗?自己先试一试。指名学生朗读。 抓住重点,深入探究
闰土讲的四件事中,哪一件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快速默读课文。小组内交流后发言。(学生根据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自圆其说即可)
再浏览全文,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闰土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1)重点处理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两处对闰土的外貌描写。
①月夜闰土刺猹的场景。
在优美的月夜田园景象中,通过对闰土刺猹时外貌、动作的描写,一位勇敢机智的少年形象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对表达的作用,可以用舒缓的语气,体现出静谧的特点。人物描写可以用略带兴奋的语气来读,把人物的机敏勇敢通过语气体现出来。
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背诵第1自然段。
②“我”和闰土初次见面的情景。这是对闰土的第二次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见人怕羞。这与第1自然段的描写合起来,构成闰土的外貌特征。从这里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少年。指导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平缓的语气去读。
(2)闰土和“我”的对话部分。
这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可采用先自读、后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注意:闰土讲的这些事,“我”是不知道的。所以读闰土的话可以干脆利索,体现他的聪明能干;读“我”的话时,可以读出好奇和佩服、羡慕的语气。
教师小结:作者是抓住了少年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等去刻画人物特点的,通过这几方面的描写,一个天真活泼、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再读全文,拓展延伸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闰土和“我”的交往过程,想象少年闰土的形象。
师:同学们,“我”和少年闰土尽管家境不同,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穷苦孩子,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然而,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时,闰土的巨大变化却让“我”大吃一惊。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历尽三十年的沧桑之后,“我们”还是那么亲密无间吗?如果想知道,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将利用阅读课交流读书体会。
C案
设计: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 李廉福
评改: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 李 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能快速地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 有速度地默读课文。
2、 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3、 根据画面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旧中国深重的黑暗下,闰土身上的健康、机灵、纯朴和勇敢。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课前了解旧社会封建家庭的生活方式,了解文中提到的动物;多媒体图片;网络教室。
篇二:少年闰土课内阅读及答案
10、“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的原因是捕鸟须下了大雪才好
11、“红的绿的都有”是说贝壳的颜色多,用一个成语代替是:五颜六色 “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是写形状多,用一个成语代替是:奇形怪状
12、请结合理解,选择最正确的答案。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说明:(③)
①猹这种东西世上根本没有,是闰土杜缀出来的。
②猹是种像小狗一样的小动物,专门吃西瓜。
③“我”根本没见过,说明“我”知识贫乏,也反衬出闰土知识丰富。
(2)“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①)
①獾猪、刺猬和猹等小动物经常咬瓜,农民要细心保护,才有好收成。 ②走路的人口渴了偷西瓜吃。
③海边风大,天气不好,西瓜容易烂,不容易有好收成。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含义是:(②) ①作者和他的小朋友家里的院子围墙都是四个角的。
②作者和他的小朋友都生活在高墙大院里,生活天地狭窄,知识贫乏。 ③作者和他的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时,都喜欢看四个角的天空。
13、从闰土所说的几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和阅历丰富的少年。文中主要是抓住人物的_外貌_、语言 、动作 等描写,来突出人物的个性,使闰土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小读者的心里。
14、看了文章,你有哪些话要对小闰土说呢?你打算怎么学习他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画横线的句子,我从中体会到“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之
情 。
16、你认为这一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三:闰土
S版五年级下册
26少年闰土
陆川县珊罗镇中心学校 陈锐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闰、胯、匾、猬、汛”,会写“闰、捏、柄、胯、匾、缚、稻、猬、谓、汛”;理解“一柄、胯下、刺猬、所谓、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4、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运用本文抓人物特点的写法,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小伙伴的外貌。
教学重点:
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句子。
教学难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时代背景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来一个调查,你们有好朋友的请举手。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伙伴,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伙伴,他呀,是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中的闰土。
2、板书课题(26少年闰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质疑
二、 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老师引导学生认识课文写作顺序:回忆——相识——相见——相处——相别。 三、引入形象,初识闰土
1、闰土是“我”儿时的伙伴,与他分别三十年了,但“我”时常惦记着他,每当这时,我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一幅神异的画面——(师深情地范背第一自然段。)
2、默读,想一想:这段有几句话?各写了什么?作者用了哪个词把景、人、物联系起来,构成一幅生动的图画?(抓“其间”这个词)
3、出示课件,并结合观察图画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走近人物、学习写法
1、引读2、3自然段,转入第4自然段
那一年,我家轮到了大祭祀的值年,需要一个人来看管祭器,闰土就这样来到了我家,于是我们便相识了。
2、默读4、5自然段,边读边想:我是怎样急切盼望闰土来我家的?“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有关句子。
3、出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4、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5、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1)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
(2)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6、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闰土外貌的段落、语句。
7、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8、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9、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是谁。
板书设计
少年土闰
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四角的天空”的含义。
一、 回顾内容,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继续带你们去认识闰土,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少年?(健康、天真、可爱)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咱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难理解的词。
2、课件出示练习:将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 只知道
无端 稀奇
如许 从来不知道
希奇 如此
单知道 其中
素不知道 无缘无故
3、指名学生回答后,师:“我”素不知道什么?
二、 深入了解,佩服闰土
导:天下有哪些是“我”这个少爷从来都不知道的新鲜事呢?
1、快速读6—16自然段,找出“我”和闰土的对话,读一读,读出了什么有趣的事?
(1) 学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况。
(2) 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学生每说一件事时,可让他读读相关的段落)
(3) 这些是什么事?你经历过吗?(没有)
2、如果是你,你想和闰土去干什么事?为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要求发挥想象,说清楚明白。
3、猜猜“我”想和闰土去干什么?为什么?你从哪些文段看出来?
(1)指名回答
(2)课件出示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8—13自然段的内容
读一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读出“我”两个疑问句里包含的好奇和担忧,读出猹的狡猾。
(3)分角色朗读
(4)从中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插图体会闰土的机智勇敢。
4、简学其他三件事
(1)令我难忘的何止是看瓜刺猹啊,我们先去雪地捕鸟,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什么?
找出动词,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再去海边捡贝壳,到沙地里看跳鱼儿,读相关段落,从中体会到闰土具有什么特点。
5、理解第16自然段的含义
听了闰土的话,“我”有什么感受?
默读,你读出了什么?(羡慕、佩服)
你有什么不懂的?重点理解“四角的天空”可以结合图片,发挥想象,理解我的见识少和闰土的见多识广。
想象:闰土还会有哪些稀奇事?
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指导“啊”的读法:高兴、佩服、羡慕、惊奇时分别该怎么读)
三、 深情诵读,记住闰土
1、闰土让我看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日,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啊,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我们要分手了,读一读第17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想想他们会怎样话别呢?
2、总结全文,再读首段。
作者对少年闰土的外貌、语言、行动的描写,都抓住了这个人物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会像作者一样,一想起闰土,脑海里就会出现这样一幅图画(出示第一幅插图),让我们边看图边诵读第一自然段,让闰土这个可爱的少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吧!
四、 作业布置,课外拓展
课件出示作业
曾经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自从分别后就没有再见面,三十年后,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后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26、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 聪明能干 闰 土 海边拾贝 见多识广
看瓜刺猹 机智勇敢
看跳鱼儿 丰富多彩
“我” 向往 敬佩 羡慕
难分难舍
篇四:雪地捕鸟—《少年闰土》续写
雪地捕鸟—《少年闰土》续写
寒假到了,我收到闰土的信,信中邀我去闰土家捕鸟。我欣喜若狂,连忙收拾行李,向乡下闰土家走去。
到了闰土家,他还是那个老样子,头戴一顶小毡帽,紫色的圆脸,项戴银圈。他帮我放下行李,我们亲切地交谈了一会儿,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要下了雪了才好。”于是,我很盼望下雪。
夜里,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在树上、屋顶上、地上...... 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爬起来,朝窗外一看,一片银白色的世界,树上像用白颜料涂了一遍似的。我吵醒闰土,要他捕鸟,满口答应了。
我们拿着捕鸟的工具来到雪地上,我扫出一块空地,闰土把竹匾用木棍支在地上,在木棍上绑上一根绳子,又把鸟儿爱吃的秕谷撒在竹匾下。一切做妥当后,我们躲在一棵大树后,手里轻轻握着绳子的一头,观察鸟儿的动静。不一会儿,一只小鸟蹦跳着朝竹匾跑来,机警地望了望四周,觉得没有什么危险了,便吃了几粒秕谷。这时,我心一急,手不由自主地拉了一下绳子,“哐”,竹匾倒了,鸟儿受了惊,飞走了。“唉,让它跑了。”我自责道。闰土安慰我:“没关系,它是去报信,等一会儿会有很多鸟来的。”果然,过了一会儿,一群“不怕死”的鸟飞来了,叽叽喳喳往竹匾里挤,等鸟儿都进了竹匾,闰土一挥手,我将绳子一拉,哈,一只鸟也没跑掉。
我把它们放进一个精制的鸟笼里。闰土指着鸟告诉我:“这是蓝背,这是稻鸡,这是角鸡,这是鹁鸪,这是喜鹊,这是麻雀......”我看了,谗得口水直流,说:“我今天要大饱口福了!”闰土说:“它们是益鸟,对这些鸟,我们只有保护的义务,没有伤害的权利。还是把它们养起来吧。”我同意了。 春天到了,我们把鸟都放了。一只喜鹊迟迟不肯飞出鸟笼,我将它捧起,抛向天空,它才依依不舍地飞上天空,又停在一棵梅树上,像在说:“谢谢你们了!”我对闰土说:“快看,‘喜鹊登梅’了,你会交好运的。”闰土苦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
寒假结束了,我接到家里的加急电报,催我快回家去。我只好向闰土道别,闰土送我几根很好看的鸟毛,从此我们没有再见面。
篇五:17少年闰土课时设计
17 少年闰土
峪道河镇中心小学 董智博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天真可爱的孩子。
3. 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4.背诵第一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对比、想象、朗读等多种方法,进一步理解文本,体会表现人物的方法。引导朗读,进入情境,体会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 ◎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景再现法、引导法、启发法。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品析想象、感情朗读。
◎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捕鸟视频、重点词句、相关图片、《故乡》片段。
◎教学步骤
一、直接导入
很多学生都认为:学语文呢,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确,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有很深的文学造诣。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攻坚克难,深入学习鲁迅的这篇《少年闰土》。大家有没有信心?
二、整体感知闰土形象
1、完成填空:课件出示( )的少年闰土
师:请同学用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完成填空。边读边做旁批。完了之后同桌交换一下意见,有必要的可离开座位,寻找合作伙伴。
生1:我填“能干的少年闰土”。从闰土雪地捕鸟这件事中看出来。 生2:我觉得应该填“知识丰富的少年闰土”。因为他不仅知道海边的各种贝壳,还知道许多“我”和“我”的朋友们所不知道的事。
生3:我想填“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因为当时海边沙地上,他一个人看瓜,猹来了,他也不害怕,还捏了胡叉去刺猹,要是我早就吓跑了。
生4:我说是“心中有无穷无尽稀奇事的少年闰土”。因为他知道下雪天怎么捕鸟,懂得稀奇古怪的贝壳、凶猛的猹和有趣的跳鱼儿等等。
??
2、学生概括具体事件,并板书
同学们根据刚才的交流,将课文介绍的几件事整理写在本子上,看谁写的既准确,字儿又漂亮。(抽生上台板书)(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月夜刺猹 看跳鱼儿。教师根据学生的板书在用词上做适当的指导。)
3、探究深读、品析语言
①师:在这几件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
生1:我认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雪地捕鸟。
插入雪地捕鸟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自由说说视频中的小男孩是如何捕鸟的。其他同学作补充。
师:再回到文本,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在和自己的对比中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习得语言。
生1:作者短短几笔就交代清了捕鸟的时间、地点、方法、结果及鸟的种类。 师:可以具体说说吗?大家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2:作者用一系列动词(扫出、支起、撒下、一拉)传神的写出了雪地捕鸟的全过程。
师:非常棒!“传神”一词用的恰到好处,老师佩服你。
师:那这儿为什么用短棒呢?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还有补充吗?
生3:我认为是“瓜地刺猹”这件事。这件事写的既具体又生动。
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强调生轻轻读) 生4:还有刺猹时的动作描写也很生动。
师:有道理。现在男生读闰土的话,女生读“我”的话,老师读旁白,希望我们配合默契。
师:老师和文中的“我”一样,也有点无知,也不认识鬼见怕、观音手??所以课余收集了一些图片,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展示图片)
②闰土的心里只有这四件事吗?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出?
课件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大家想象下,他那无穷无尽的事还有哪些?(生自由回答)
师: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谁来试一试?(层次朗读) 师:精彩极了!我从你们刚才的朗读中听出了佩服、羡慕、惊奇、自叹不如。让我们带上感情,放声读一次。
③我为什么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分析句子:“他们”指和“我”一样生活在狭小空间中的富家子弟。我们的孤陋寡闻和见多识广的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小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具体事件来分析;二是通过文中的具体句子来分析。
三、想象画面,指导背诵
①师:刚刚我们对闰土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就是这样一个聪明能干、见多识
广、机智勇敢的少年。那么,闰土是如何登场的?请大家放声朗读第一自然段。
②师:这一段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生自由言谈)
③找茬游戏:观察课本插图和课件中的主题图有什么不同之处。重心放在闰土的动作上。体会“捏”的含义。
④请大家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如何想象画面呢?老师是这样想象的:勾勒轮廓、染上色彩、让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形象逼真。
师:插入音频。娓娓说来:天空、圆月、海边、沙地、西瓜、闰土、钢叉、猹。然后读原文(语速放慢)
师:好了,请大家按这种方法背诵第一小节。抽生背,齐背。
四、质疑问难,突破难点
古人云:“学贵有疑”,那么鲁迅这篇课文中,你认为哪些词句比较难理解?(譬如:文中的“高墙”。)在这里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词语有时包括表层义和深层义两种。那么揣摩词语的含义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高墙”的表层义和深层义,体会表达的感情。
五、总结提升,生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自由说)重点引导总结这几种学习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课后拓展
师:“我”和闰土在儿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我们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之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声“老爷”让“我”大吃一惊,也拉开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插入《故乡》片段。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17. 少年闰土
稀奇事 反映品质
/雪地捕鸟 聪明能干
详写
\看瓜刺猹 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 见多识广
略写
\潮汛看鱼 知识丰富
反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遵循作者构思之路,还要遵循学生的思维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教学的高效率。所以我在摸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较合理地设计了教学程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课文,努力使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达到“入境始与亲,句句悟其神”的最佳境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