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蛇窝图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7:08:19 字数作文
蛇窝图片字数作文

篇一:三上第七单元(蛇窝)

小学数学三年级我家买新房子啦

——看新房

蛇窝泊中心完小 赵蕾华

一.教材简析: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初步建立面积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景中,理解面积的意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公顷和平方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单元教学建议:

1.重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学习面积单位时,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找一找。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各种面积单位的含义,形成感性认识。学习面积公式时,让学生观察估测再用正方形的纸片摆一摆。通过拼摆发现长方形面积与他的长宽之间的关系,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2.重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药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归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如:在学习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猜测,验证概括的过程,获得关于正方面积计算公式的知识。

四.课时安排:6课时

信息窗1 —— 2课时 信息窗2 —— 2课时 信息窗3 —— 1课时 信息窗4 —— 1课时

信息窗一认识面积单位

课时1

蛇窝泊中心完小 赵蕾华

一教材分析:

这幅图呈现的是一家人看新房的情境,画面上提供的信息是新房的平面图,通过对话引导问题,引入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学习。

二教学准备:

蛇窝图片

面积是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的纸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面积单位的认识 (二)教学策略选择:

1、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通过生活中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

2、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感悟面积的概念,认

识不同的面积用不同的单位。

四板书设计:

信息窗1——看新房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

五教 学 活 动 设 计:

(二)活动过程:

五、课堂效果信息反馈

七教学反思:

篇二:一上第七单元(蛇窝)

七 小小运动会

------20以内数的进

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一. 教材分析

这一部分主要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先让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

含义,学习口算方法,并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在老师

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

的方法解决。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

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

的估算。

2. 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

的联系。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

通过算法的多样性,初步学习会有个性地学习。

3. 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单元教学建议:

1. 活用情境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2. 注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口算方法,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计

算方法。

3. 构建开放的课堂,激活学生问题意识,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化。

4. 加强高效率的练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5. 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课时安排:12课时

第一、 课时: 81——84页

第二、 四课时: 85——87页

第五、六课时: 88——90页

第七、八课时: 91——92页

第九、十课时: 93——96页

第十一、十二课时:97——99页

信息窗1——运动会报名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81——82页自主练习1、2、3

二.教学准备:

小棒、号码卡片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本单元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内容。一年级刚入学不久,他们的思维能力太简单,对这部分知识很陌生,因此,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进行教学。课堂上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根据现实情况,特制定以下目标:

1. 知识技能:

探索9加几的口算方法。

2. 情感与态度:

借助生活中分东西,作为经验支持,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3. 解决问题,数学思考。

(二)教学策略选择

本节课力图让学生通过模拟表演,培养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因此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1. 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个信息窗是运动员报名的情境图,让学生参加模拟进入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们有了经历和体验,就能解决问题。

2. 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

课标中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本课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体系框架。接着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说出口算方法,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

3.充分认识感性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学生有了经验和体会,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就有了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参加吗?要想参加,

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加几等于几”的复习题)

2. 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

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

创设情境,教学例1

(1)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3)谁能提出一个问题?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4)小结:知道了一共有多少人,就是“需要写多少个号码”?

三.探究算法:

1. 根据题意,谁能列出算式?

2. 怎样计算9+6等于几呢?就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算

一算,互相说一说。

3. 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几种算法?都是怎样算的?

(1)想9和几凑成10?从6里拿出1和9凑成10,还剩几?10加5是多少?

我可以这样写:

(2)把9看成10

10+6=16 16-1=15

(3)用数点子法.

4. 第二个组点

(1) 你喜欢哪一种算法?我喜欢第一种是“凑十法”。

(2) 还可以怎样来表示赛跑和丢沙包的一共有多少人?

谁会列出算式?谁会计算6+9=( )。

5. 总结:

(1)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计算“小数加大数”时,可以转化成“大数加小数”的方法完成。

四.巩固练习:

1. 自主练习:第1题

是通过给出的实物图和相应的算式,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

2. 自主练习第二题

看图计算,独立完成。

3. 自主练习第三题

是一道“凑十法”计算的专题练习。

4. 拓展

结合刚才学的,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

五. 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六.教学资料

1. 通过数数得数:9+6=15

2. 把9看成10:10+6=16 16-1=15

3. 凑十法:把6分成1和5,9+1=10,10+5=15

或把9看成4和5,6+4=10,10+5=15

七.课堂效果信息反馈:

反馈:9+5= 9+3= 9+7 =

4+9= 2+9= 5+9=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83——84页,第4——8题

二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口算法,能正确算出得数。

2. 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 教学具准备:

图片 投影仪

四 教学过程:

(一)回顾口算方法的过程

1. 让学生展示多种算法。

2.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二)练习

1. 自主练习第4题,找朋友连线。

2. 自主练习第7题。

解决问题的题目:

(1)让学生编数学故事。

(2)通过故事里的信息,提出问题。

(3)独立解决问题。

3.自主练习第8题。

小朋友在游乐场的情境图

(1)让学生编数学故事。

(2)说出图中有哪些信息。

(3)解决书上问题。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打算怎样解决?

(三)课外活动

信息窗2——领饮料

第一 课时

一 教学内容:

第85——86页

二 教学准备:

饮料若干瓶

三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

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2. 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3. 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简单的不同问题,并进行解决。

(二) 教学策略选择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说,学习探索口算方法。

1. 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学生从实际入手了,联系了生活,接近学习内容,课中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提出不同问题。

2. 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

课标中提出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本课学生通过做、想、记等学习方式,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通过不同的算法,得出一样的结果,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

3. 充分认识感性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学习一个新知识,如果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教师只能满堂灌,学生学起来很困难,如果有了感性认识,学生学起来就很轻松。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导

运动员们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运动员们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你们喜欢喝什么饮料呢?(出示饮料画面)

小朋友们口渴了,要分组领饮料,你们想喝什么饮料?请看信息窗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讨论探讨

1.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1)两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2)两组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

(3)一组共要多少瓶饮料?

(4)二组共要多少瓶饮料?

(三)解决问题

1. 指名板演。

2. 用喜欢的方法说出计算过程。

(四)巩固练习

1. 圈一圈,算一算。(自主练习,第1题)

篇三:第二单元(蛇窝)

二、走进天文馆

—— 年、月、日

一、教材解析:

有关时间单位和计时法的教学,从一年级就开始了。一年级下册认识整时、半时、快几时和几时刚过。二年级下册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简单的时间计算,会看钟表,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三年级下册了解24时计时法,进行两种计时法的相互改写,计算经过的时间;年、月、日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联系,平年和闰年。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已认识了钟表,学习了时、分、秒,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单元继续学习年、月、日,他们就基本掌握了常用的时间单位。学习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进行简单时间计算。

2、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知识。

3、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同时,受到科普教育。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三、单元教学注意的问题: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比较多的了解。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电视、广播、交通等部门,24时计时法的应用比较广泛。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24时记时法

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P23 24时记时法

二、教学准备:投影仪、钟面、录音机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普通记时法”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用的记时法,学生比较熟

悉,但“24时记时法”学生接触很少,很陌生。怎样将这一陌生的记时法变成学生可感知的记时法,是我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考的重点。因此,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策略选择:

本节课我主要想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多给学生表达机会。充分

运用教材中提供的信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24时计时法。并加强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比较与转化。因此,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1、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设计本节课时,通过课中的体验活动、解决问题及举例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24时记时法与生活的联系。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这一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观察表述的能力,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质疑、解疑。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简单的时间计算

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P24简单的时间计算。

二、教学准备:课前调查生活当中哪些地方用到24时记时法,并摘录下来;时钟。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简单的时间计算”是在24时记时法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画线段、拨钟表、数一数、算一算等方法计算出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然后让学生经过讨论完善自己的推理过程,形成正确求时间的方法。这一过程学生不易掌握。因此,我把这一节教材视为难点,特制教学目标如下:

1、继续复习巩固24时记时法,加强和普通记时法的相互转化,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

2、学会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 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策略: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教学策略:

1、探索自主化,给学生提供求知的机会。让学生画线段图 、 拨

钟表 、数一数 、算一算自我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数学生活化,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我从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入手,进行2种不同时间的记录竞赛,计算在校时间,然后让学生出自己的生活中关于计算时间的问题,让学生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24时记时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篇四:乌梢蛇养殖:乌梢蛇图片欣赏——祥龙

乌梢蛇养殖:乌梢蛇图片欣赏

外形特征

体全长可达2.5m以上。体背绿褐或棕黑色及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黄色的纵纹;体侧各有两条黑色纵纹,至少在前段明显(成年个体),至体后部消失(有的个体是通身墨绿色的,有的前半身看上去是黄色,后半身是黑色)。次成体通身纵纹明显。头颈区别显著;吻鳞自头背可见,宽大于高;鼻间鳞为前额鳞长的2/3;顶鳞后有两枚稍大的鳞片;上唇鳞8,第七枚最大;下唇鳞8~10;背鳞鳞行成偶数16-16-14,中央2~4行起强棱,腹鳞雄192~204,雌191~205;肛鳞二分;尾下鳞雄95~137对,雌98~131对。

分布范围

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国外未见报道。

功能:祛风,通络,定惊。

生活习性

生活在我国东部中部东南部和西南的海拔1600m以下中低山地带平原、丘陵地带或低山地区。垂直分布范围:海拔50~1570 m。 常在农田(高举头部警视四周)或沿着水田内侧的田埂下爬行、菜地、河沟附近,有时也在山道边上的草丛旁晒太阳、在村落中发现(山区房屋边的竹林)。行动迅速,反应敏捷,善于逃跑。性温顺,不咬人(和很多蛇类一样,只有在逼急或被你捉到时过度惊吓时不得已咬人)。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狭食性蛇类)。7-8月间产卵,每产7-14枚。在我国分布较广福建等;在云南仅在滇东北和滇东地区有分布。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栖息地破坏、大量捕杀),应予保护。 估计数量:该蛇是我国蛇类中一广布种,其数量因地而异,向为中药药材,收购数量颇大。

根据统计,乌梢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1%,受精卵占产卵数的91.4%,自然孵化率64.6%,自然成活率30%。

药用价值

【摘录】《中国药典》

拉丁文名:ZAOCYS

别名

乌蛇、乌花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剑脊乌梢蛇 、南蛇

来源

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 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制法

乌梢蛇肉: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

酒(炙)乌梢蛇: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每100kg乌梢蛇 ,用黄酒20kg。

性状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 枚,较小,眼后鳞2 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用法用量

9 ~12g 。或者研粉吞服1钱,入煎剂用3钱。也可泡酒。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备注

功效与白花蛇相近而药力较弱。

食疗价值

乌梢蛇

1,乌蛇酒:乌梢蛇适量,白酒适量,以能淹过蛇体为度,浸泡10~15日。每日服10ml,一日2次。

据《朝野佥》载:“商州有人患大麻风,家人恶之。山中为起茅屋,有乌蛇堕酒器中,病人不知,饮酒渐瘥。罂底见有蛇骨,始知其由。”今以乌蛇制成蛇酒服,防治麻风病,取其祛风湿,通经络,解毒;酒还可起到行血脉、行药势的作用。本方也可用来治疗风湿痹痛。 2,三蛇酒:乌梢蛇、眼镜蛇、蝮蛇各等分。白酒适量,浸泡10~15日。每次服25~50ml,每日2次。

眼镜蛇、蝮蛇均为有毒蛇,祛风湿、通经络作用较强,乌梢蛇与二者同用,其效尤佳。用于风湿痹痛或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脊柱炎等。

3,乌蛇汤:乌梢蛇1条,切片煮汤。加猪脂、盐、姜少许调味,饮汤吃肉。

乌梢蛇有祛风除湿和解毒作用,对于荨麻疹、湿疹脓疮也有一定预防或治疗效果。本方和以煮作汤羹,尤宜于食用。

4,定命散:乌梢蛇、白花蛇各60g,蜈蚣2条。共研为细末,每次服10g,温酒调服。 源于《圣济总录》。白花蛇和蜈蚣均有较强的祛风定惊、攻毒的作用,乌梢蛇与二者同用可协同奏效。温酒调服,可增强辛散祛风的力量。用于破伤风,风毒内浸,项强直,身体强直。

食性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乌梢蛇主要以蛙类为主,小杂鱼、泥鳅、黄鳝为辅。因黄鳝的市价有时稍高,规模养殖时则很少投喂。乌梢蛇生性胆小,行动极为敏捷,善攀爬,爱活动,但少具缠绕能力,大多白天活动。久不投食后会发现乌梢蛇有追逐捕食的习性,主要以捕食活食为主,对死的动物通常不太感兴趣。但在食物缺乏时,也食部分死食,必须是刚刚死亡的。乌梢蛇对腐败变质之物根本不感兴趣。它能吞食大于头部数倍的小动物,如大蟾蜍等,只是吞食速度明显减慢,有时长达15~25分钟。乌梢蛇的食量不是很大,一次连吞几只蛙类的情况很少见。它的消化能力很强,需4~6天投饲一次。

活动期及管理

在该蛇的活动期,即每年的4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养蛇场(户)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和不同季节饲料来源的实际情况,即本着因地制宜﹑就近取材,以最大的可能满足其营养所需;又要考虑到降低饲料成本的原则,尽量结合该蛇的食欲状况,合理选择,搭配饲料。每次的投喂量应依据该蛇的年龄﹑性别﹑个体体制状况﹑气候条件及两次投喂的间隔时间长短来灵活掌握,以稍有剩余为度。如成蛇在产卵前的10~15天或产卵后食欲均比较旺盛,应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在临近冬眠或出蛰后的10~15天内,该蛇基本上

篇五:蛇窝泊中学期末奖励学生名单

蛇窝泊中学期末奖励学生名单(印30份)

一、学校之星两名

六级部 牟振阳 陈文燕

七级部 李慧颖 林双燕

八级部

二.优秀学生每班8人

6.1 牟振阳 林雪慧 王伟鸿 牟朝群 林家宁 于凯杰 邹颖丽 鲁富春

6.2 刘晓艳 张晓彤 刘福康 牟家瑗 牟涵青 李帅 刘东民 陈霞

6.3 蒋林林 林明霞 刘钰见 王超 林岳 张辰伟 林春龙 林俊宇

6.4 刘国塇 刘俊杰 林颖 谢雨真 邹爽 牟宵颖 刘兆日 牟雪燕

7.1 崔雯雯 刘珈源 刘毅宁 牟家宏 连莲 刘璐 刘小尘 刘文瑶

7.2 臧雪颖 李瑶 李东坡 刘华伟 杨琳琦 范庆仁 牟佳伟 牟磊

7.3 隋林秀 牟倩凤 林心雪 刘竹青 林浩栋 牟月萍 邹瑜 张婧琰

7.4 周丽华 王瑛滨 李晓玉 刘飞腾 牟小童 刘蒙森 李小雪 牟新颖

7.5 宋俊颐 林景惠 衣晓 张有楷 吕荣芳 王玮 刘泰聪 牟静静

7.6 王雪琳 王丽凭 刘春良 刘鑫 王学琳 牟财慧 牟雯语 周容朱

8.1 林政杰 修红娜 刘彦利 蔡睿 刘春平 严钫 牟宏伟 杨春元

8.2 牟雪飞 李晓慧 唐义鹏 林同林 林玉梅 郑一鸣 王葳 林宏雨

8.3 牟润泉 牟天昊 林丽琴 李晓真 周宏豫 林鑫 张一凡 林秀妮

8.4 林静 刘颖妮 刘梦瑶 刘冰倩 蒋从平 刘雪彬 胡建松 牟永鑫

8.5 张雪颖 刘佳莉 牟慧朋 张晓伟 张钰静 刘竹伟 隋青洁 林春旭

8.6 牟玉丰 刘志虹 林文凯 王慧婷 牟玉慧 王翔宇 蒋镓琳 王昱宁

优秀干部每班2人

6.1 王伟鸿 牟振阳

6.2 刘俊男 牟天泓

6.3 张新茹 牟奕臣

6.4 刘雅静 刘晓静

7.1 牟宇飞 李忠林

7.2 郑梦慧 郑小莉

7.3 林雨萌 柳佳宏

7.4 林怡 刘军鹏

7.5 刘雪燕 衣晓

7.6 李慧颖 杨美靖

8.1 牟宏伟 杨春元

8.2 蒋燕妮 刘亚军

8.3 李晓真 林丽琴

8.4 林雪静 林雪

8.5 王丹 郑泽鹏

8.6 姜泽林 于傢麟

学习之星每级部60人(初一40人)

六年级

陈文燕 牟振阳 刘国煊 刘俊杰 林雪慧 邹爽 牟宵莹 刘俊男 谢雨真 林颖 王伟鸿 牟朝群 林家宁 刘晓燕 李全杰 刘惠洁 张圣明 于凯杰 张晓彤 牟奕臣 刘福康 刘兆日 牟家瑗 牟雪岩 隋采 邹颖丽 刘钰见 牟天泓 刘晓静 牟涵青 林妍 林颖俐 鲁富春 刘青涛 姜云涛 张新如 林天宇 李帅 刘洋 牟萌颖

七年级

牟宇飞 李忠林 王才捷 林源慧 王嘉文 周浩彦 隋爱亮 林瑀 郑梦慧 王晓彤 李凯峰 李颖 刘雨露 郑晓莉 牟祖霖 隋晓莎 柳佳宏 隋长志 林雨萌 林双燕 姜泓真 孙文菁 林丽竹 唐雨弄 牟英菲 于金珊 牟肖璇 孙军鹏 林怡 孙浩东 林天琪 林颖 王慧敏 林延凌 马晓晨 林瑜 林春雪 林晓瑜 杨鑫明 林雪燕 蒋丛岭 张冰雪 林向阳 刘小溪 郑善行 张晓萍 林晓琳 牟瑛瑞 李慧颖 杨美靖 牟宵芸 徐鑫 林春龙 于婷 牟艳蕊 张瑜雪 林玉文 林秀 林鹏宏 刘笑佐

八年级

刘春平 牟润泉 牟天昊 林丽琴 王葳 唐霄菲 牟海峰 王丽霞 王朝 将修竹 刘文霞 林雪静 牟厚诚 牟晓程 牟恒祯 牟春欣 林青宇 林靖丽 牟新华 林丽君 李美霞 蒋燕妮 林梦竹 李晓真 周宏豫 郑莉莹 隋明芳 牟肖冲 牟秀萍 张婷 李晓华 牟东梅 林宏雨 严钫 于萍 蔡萍萍 牟美蓉 牟兆宁 张含笑 林鑫 林一凡 蒋佳宏 林安阁 蔡艳霞 林秀妮 牟丽君 林铠杨丽蓉 李佩钊 刘肖男 林朝霞 蒋言会 张丰凯 牟雪飞 李晓慧 林世宇 林昭宏 刘伟杰 刘新宇 于沛民

进步之星每班三人

(6.1)林天宇 林蓉惠 戴旭阳

(6.2)刘福康 张晓彤 林珍羽

(6.3)林颖 刘召利

(6.4)隋采 杨小杰 刘绍华

(7.1)王琳 林梦晓 林双飞

(7.2)牟进港 李瑶 王洋

(7.3)张崇华 王奎霖 林岩东

(7.4)蔡竹梅 牟芳芳 林文乾

(7.5)张冰雪 林向阳 牟静静

(7.6)牟文语 衣佳慧 周红雁

(8.1)牟晓霖 牟丹 张越

(8.2)林同林 林建英 李雪飞

(8.3)牟静 蒋慧燕 吕光政

(8.4)刘雪彬 牟建林 张洪山

(8.5)王盛竹 林静宜 林韶慧

(8.6)刘建华 牟伟杰 鲁剑平

文明学生每班二人

6.1刘亦君 孙琳

6.2胡飞鸿 潘首奇

6.3王晓亮 林晓敏

6.4刘明霞 牟晓宇

7.1刘晓峰 林腾

7.2李颖 王晓彤

7.3王静 孙明磊

7.4林延凌 李志鑫

7.5刘雪燕 孙雪莲

7.6王雪林 鲁岳

8.1孙秀艳 王冬萍

8.2林清宇 牟恒祯

8.3王捷 衣荟霖

8.4林艳萍 刘春霖

8.5牟彦港 李晨晓

8.6林彤 刘东美

体育之星全校12人

八年级 :李文凯 隋成文 杨春元 牟晓东 孙雪程

七年级: 牟泓霖 衣云建

六年级: 邹爽 刘玉见 鲁富春 林巧丽 张辰伟

艺术之星全校12人

牟振阳(6.1)刘俊男(6.2)林晓敏(6.3)张峰(6.4)林双燕(7.3)牟竹林(7.2)林天琪(7.4)牟艳蕊(7.6)杨春元(8.1)蔡萍萍(8.4)牟丽君(8.5)林菲宇(8.2)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