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单元作文 > 教育资讯

我有一盒彩笔说课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3:19:44 单元作文
我有一盒彩笔说课稿单元作文

篇一:《我有一盒彩笔》教学反思

《我有一盒彩笔》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 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我有一盒彩笔》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一首儿童诗歌,它是一首充满活泼生动的儿童诗歌,全诗写得轻松 明快,朗朗上口,它共分为两节,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写出了小作者手握彩笔绘画“美丽的今天”和“明天的理想”这两幅画。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课文的特点, 在教学中,我觉得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和表达,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才得以培养。出于此目的,我在本 课的设计上,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努力将情景带入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课文,让学生动手板画,借助画面展开想象,努力将课堂还给 学生,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从而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通过朗读、对话、欣赏、想象等方式来培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但是,本人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再加上时间有限,不能把自己想要授课的内容完全体现,在许多环节上还存在着遗憾。如:在提问学生喜欢课文哪一节时,比较保守,不能放开地把教案扭转过来,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若能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再把它写出来加以展示。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 《我有一盒彩笔》教学反思

《我有一盒彩笔》这首儿童诗,学生喜欢朗读,诗歌语 言生动,想象大胆,且朗朗上口。不但适宜背诵,而且是学生模仿写诗的最好题材。整个读的过程我都给孩子们配上优美的音乐,大大提高了孩子们读的兴趣。在理 解词语,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手画这个方式来进行,我把孩子们的画贴在黑板上,孩子们的兴致那么高昂,我感受到了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 解。

孩子的回答,总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就是自信,就是有勇气。课堂上我能及时鼓励孩子们并帮他把不成熟的想法与回答完善,使孩子们 能够得到提高。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仿写的诗句,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美好的愿望画出来,然后用诗歌的句式说出来,孩子们画出了天梯,说:我画高高的天梯,为了 让小朋友去天空看彩虹和银河;画出了带翅膀的汽车,说:我画汽车长上翅膀,为了让交通事故减少发生;画出了美丽的学校,说:我画美丽的学校,为了让是学的 儿童都能上学。画长脚的大树,为了让绿色走到每一个角落。。。。学生仿写的诗句,说明他们从小就有美好的理想、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富有爱心。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更加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他们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创造广阔的学习体验,从中积极挖掘,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思维,启发想象,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有一盒彩笔》教学反思

一、突出以生为本。《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此,在课堂教学 中,我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内把记忆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小组成员听,互相交流想法,吸取众长,引发思维的交*、补充,激发他们共同学习的乐 趣。

二、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在低年级“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到了。如:学习诗 歌前,我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在这实践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为第一课时的生字检查工作打下基础,也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良好的阅 读习惯的养成。再如:学文前,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文,学文后的师生、男女生合作朗读、配乐朗读等方式来调动他们读的兴致,为充分感受诗歌的情 感和练习背诵做好铺垫。

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这一阵地,面向全体学生设 计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以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如扩展这一环节,让学生用彩笔描绘出自己的理想,并仿照 课文说一句(一段)话。此举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实现了由在阅读中感悟、积累语言到在实践中运用、完善语言的转变。 。对于精彩的句子,我及时表扬,对于不恰当的说法,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帮忙指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缩短了说和写的距离。

《我有一盒彩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首诗歌时,学生对这首诗歌的含义理解的不透彻,首先在于教师在课前没有研究好教材,没有抓住文章的重点,这首诗歌主要写作者因:“想得美,而画的 美”而我在授予这堂课时只让生体会到:作者画的美,理想远大。其次,在朗读方面,虽然我让生通过男生读、女生读、师范读、听录音读,但生还是不能够有感情 的去读,在于教师对生指导不到位,应让生在听录音读后,让生评出录音读的好的优点在哪,而自己读的缺点在哪,并仿照录音去读,这样才能有感情的读好这首诗 歌,可见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扎实备好课,研究透教材,同时,上课时要让生多读(有感情的读)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的引导及多读中感悟,因而才能使学生更 快、更好的理解课文含义。

情境串联 惊喜无限——《我有一盒彩笔》教学反思

此次市课堂教学比赛因为时间非常紧迫,感觉自己准备得非常不充分,因为调动、接手一年级、选上二年级的课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两周内要准备课件又 要备课,备的又是第二课时,而且抽签又抽到第一天的最后一节课(第六位上课),只跟学生熟悉了一节课就要上台比赛了,所以上台前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可能 也因为原本的心里没底,变成所有学生的40分钟跃动及听课老师的欣赏赞叹,使我收获了不少:原来这样的一种简单的预设,加上课堂中教师的关注点在于生成性 的各个点,使得这堂课获得了出乎意料地好的评价。

亮点一:此课我将评价与环节的设置相结合,在课始告诉学生“如果愿意回答,能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别人回答,自己回答得有创意”等就可以获得一张精美的蜡笔 娃娃,卡片上有教师赠予的“激励话语”,如果小组四人可以获得四张蜡笔卡片的话,就可以到台上的阅读天地换取一张漂亮的太阳小诗,共有四种颜色的太阳,因 为这些情境的设置很受学生喜欢,大家在课堂上就踊跃发言,甚至到了“你争我抢”的环节,这倒是我课前所未料到的,因为在给这个班上第一课时时发现班上只有 四五个愿意回答问题,愿意表现,而课时突然遇到这种情况,我赶紧机智地组织一下课堂纪律,说明要回答,要想得到蜡笔娃娃必须做到尊重别人才有机会被选上回 答,这样才使得情况有所改善。

亮点二:此课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丁丁画的明天的理想”这第二节小诗,老师也把自己的理想分四个小礼物送给学生,让学生在闯四个关时,在挑战成功后可以获得 老师的一句话礼物,每一句话就是老师的一个理想,最后在同学们选择或画“美丽的今天”或画“明天的理想”后,在展示的时间里,教师再出示自己完整的“明天 的理想”,学生们为之动容,学生明白原来老师的四个理想就是仿照课文的小诗写成的,原来将自己的理想写成小诗是这么简单,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写小诗很难 了。这节课让我明白:只要教师用心编织,学生就会有所期待,因为学生们期待教师带给他们魔术般的惊喜,所以他们才兴趣盎然地全身心投入。

亮点三:此课的教学也深深地打动了听课老师,一上完课,听课的老师中有熟悉的不熟悉的,他们之中有优秀的的教师,有可敬的评委离开座位来到讲台前,请我允许他们把这堂课的课件拷贝回去,理由是课件的播放为他们带来了视听盛宴,理由是他们找不出这堂课有什么缺点,他们打算带回去让学校老师一起学习。作为作课者,我个人也觉得上完课后非常轻松,喜欢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投入与自由发言,我也知道这是课件带来的魔力同时也是教师自身的故事般的语言带来的魅力。我没有理由拒绝这些可爱的老师们对这堂课的高度评价,我觉得好的教学资源本身就该进行共享,把课件拷贝回去只要能让教师择优而用,只要能帮助其他学生也快乐学习,又何乐而不为呢?平时我不也是这样做的吗?因为如果每节课都自己制作课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喜欢在网上搜索合适的课件来使用,这些经过精心筛选的课件无疑为自己的课堂增色不少,我特别喜欢这样的资源共享,因为理由只有一个:为了让孩子学有所获。

反思:上完课的那一晚,接到很多个电话,都是赞美这节课如何好,都有再听一遍的冲动,特别是那晚那借班上课的语文老师在十点多还打电话过来,说是她从没见 过她们班上学生如此积极主动,整节课都让她收获惊喜,问我到底有着怎样的秘诀与法宝。然而在接受了众中肯定后,我还是冷静地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课堂并思考 一番:这节课真的没有破绽吗?那是不可能的,回忆自己上课的每个环节及课堂的生成和教师处理方面,我突然意识到我漏了一个环节:有个学生上课时发言的欲望 非常强烈,每次都是“非说不可”的状态,为了不减他的发言积极性,我请他上来回答了两回,记得第二次他的发言是:我喜欢画海洋,因为海洋里的东西可以赚 钱。我意识到这是个渗及到价值观的问题,应该重视,因此我提醒他:请你静下心来再想想海洋里真正吸引你的是什么,也请你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也许大家的 发言能让你喜欢的理由变得更加有意义。但是在其他同学发言过后,我没有再回到这位同学的这个问题中去,而是害怕这节课完成不了任务而赶紧进入到下一环节中 去,这便成了我这节课中的一个遗憾。 此次的课堂教学比赛,让我明白只要花点心思,学生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到知识的,关键是教师要有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魔法棒,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设计、去考虑问题,这样学生会还我们无法言表的惊喜。

篇二:《我有一盒彩笔》教学设计

《我有一盒彩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北师大教材第三册中的儿童诗,抒发了儿童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情感,表达了心中的理想。诗歌语言生动,想象大胆,且琅琅上口,适宜于学生朗读背诵。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艺术之魅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会认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藏”的用法,会组词。正确认读“直线、永远、饥荒、飞翔、宝藏、连绵起伏”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述的美。

3、学习作者大胆想象,尽情抒发心中的情感,掌握“??为了??”的句式,仿照课文,发挥想象编儿歌。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认读生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流利朗读课文。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盒彩笔、板画、自制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课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都有彩笔吗?如果有,说说你最喜欢画什么。

2、自由发言后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有一盒彩笔》,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画了什么。

3、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及写法,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要求:读准字音,做到正确流利。

2、让学生谈一谈是怎样识字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识字方法。

3、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到学生中间巡视指导)

方法:(1)互相帮助读读课文。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摆出生字卡片互相检查。

4、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解决。(识字教学侧重学生个体并强调合作交流)

5、指导书写:

a)按照字的结构把要写的字归类。(左右、上下、独体)

b)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线”、“挂”、“绵”、“伏”、“结”、“饥”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盒”是上下结构;“荒”是上中下结构;“永”是独体字。)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生字在结构方面的特点,为规范书写做好铺垫。) c)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后描一个,写一个。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独立书写的习惯。)

d)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三)深入感悟

品析第一节

1、指名同学读第一小节,听的同学想一想,在第一节里,小作者画了些什么?

生:小河、月亮、远山、电视塔(师板书)

2、学生边画边读出诗歌

3、全班齐读。

4、教师范读

5、师小结:丁丁画的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能看得见的东西。他们非常美丽,所以丁丁就给这画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呢?(美丽的今天)——板书

品析第二节

1、齐读课文。(师:那课文的第二节写什么?丁丁又画了些什么?请同学读一读课文用一句话来说说?)

2、让学生看课文插图想,丁丁哪一部分画得最好?

生自由回答。教师通过课件辅助教学。

A欣赏海底世界。

B理解饥荒。

C进行口语训练 如果我有一双翅膀,我要飞到,去 。

3、男女同学赛读。

[评:通过画,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对于学习,更有兴趣。通过美读,让孩子在美的氛围中使自己的审美意识、美读能力得到提高]

(四)我是小诗人 (课件出示:我也来做小诗人)

我有一盒彩笔,

我画明天的理想。

我画透明的海洋,

为了看清海底的宝藏。

我画 ,

为了 。

《我有一盒彩笔》教学反思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我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位置,努力将情景带入课堂中。以对话引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感知课文内容时,借助画面展开了想象。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享受,在文本与绘画相互对照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课文,激起了求知的欲望。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我将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发散思维。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用心听一听,用眼看一看,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用手画一画,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不足:由于本人低年级的教学经验不足,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不能把自己预期的授课内容完全体现出来,在许多环节上还存在着遗憾。如:在品读感悟两节读歌时,对“美丽的今天”这一小节的内容发费的时间较多,对“美好理想”的想象的地方处理太浅,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太少。由于时间安排不够紧凑,在我是小诗人这一环节,来不及给学生练说的机会, 若能展现,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

篇三:教案我有一盒彩笔

《我有一盒彩笔》教学设计

陇西县东郊学校 董亮亮

教者简介:

董亮亮,男,现年26岁,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2001年毕业于陇西师范,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附:板书设计

小河

美丽的 明月

今天 远山 美好

我有一 电视塔

≠ 污染

太阳→绿色 ≠炎热

明天 大树→结满面包≠饥饿

《我有一盒彩笔》说课材料

我所教学的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中《我有一盒彩笔》这篇课文。本课时教学任务在承接上课时的基础上,突出了能力训练和情感体验,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作一简单阐述。

一、 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重在能力培养和情感提升,具体有五方面内容:1、知识与能力方面,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句描绘的景象。2、过程与方法,利用故事框架激发学生兴趣,于质疑解疑中,激发学生想像力,初步培养其自主感悟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树立美好的理想;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共创美好明天的热情。

二、 学生实际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用比较直观的方式感受生活,且其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从而为教学设计圈定了新的思路:即尽可能多地运用直观教学法,辅以具有吸引力的故事为框架,加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故事中驰骋的同时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 流程设计

罗杰斯曾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

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人格才得以培养”。基于此,本课的设计努力将故事情境带入课堂,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知文本、体会情感;另一方面,努力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通过朗读、讨论、欣赏、想象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人文情感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征,以丁丁和小狐狸比赛画画的故事导入,让学生以画画比赛裁判者的身份进入课堂评判丁丁的画(即课文内容),饶有兴致地展开课文学习。

在课文学习设置上,紧扣教学目标,以质疑解疑为主要途径,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最后自己得出答案。为了在整个过程照顾到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在设计问题时注重了思维差别,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自由探究的的基础上,逐渐深入,做到先蓄势,然后待机而发,顺理成章地完成情感体验。

课中的教学延伸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和品质,我把握住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学生对小熊和丁丁画作的评价进行引导,树立其环保意识,激起学生共创美好明天的热情。最后,通过诗配画的习作训练巩固所学,强化教学效果。

四、 教学反思

附课文:

我有一盒彩笔

我有一盒彩笔, 我有一盒彩笔,

我用它画美丽的今天: 我用它画明天的理想:

画一条蓝色的直线, 我画透明的海洋,

那是小河流过稻田。 为了看清海底的宝藏。

画一个黄色的圆, 我画绿色的太阳,

那是中秋明月挂在山尖。 为了让夏天凉爽。

画一条紫色的曲线, 我画结满面包的大树,

那是连绵起伏的远山。 为了永远消灭饥荒。

画一个细细直立的三角, 我画小朋友长上翅膀,

那是电视塔插入云天。 为了在广阔的天空飞翔。

篇四:我有一盒彩笔 教案

《我有一盒彩笔》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北师大教材第三册中的儿童诗,抒发了儿童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情感,表达了心中的理想。诗歌语言生动,想象大胆,且琅琅上口,适宜于学生朗读背诵,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艺术之魅力。 教学目标:

能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写“彩”“盒”两个字。

2、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初步感受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写“彩”“盒”两个字。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录音、语文书、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谜语揭题,学写“盒”“彩”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请大家认真听,仔细想,看谁先猜出来。“细长身子穿彩衣,没事儿躺在盒子里,美术课上带着它,画出什么都美丽”(出示谜语,学生猜出后揭示谜底--彩笔)

2.哇,多么神奇的彩笔啊!谁愿意说说,你用彩笔画过什么?(出示

图片,指名回答,评价)

3.看来啊,同学们都是爱画画的孩子。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也用彩笔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

他还给这些画配上了好听的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诗——我有一盒彩笔(课件出示课题)

4.板书课题,学写“盒”“彩”

(1)认识、学写“盒”:

a“皿”古文字图片、皿的意思、理解“盒”字的意思、 b积累“盒”的词语(文具盒、饭盒、礼盒),

c形声字(合表音、皿表意)

d师范写,生书空

(2)认识、学写“彩”: a用分析“盒”的方法分析(采表音、三撇儿表意),

b师范写生书空(三撇儿用上三种颜色的粉笔)

(3)请同学们打开生字本,将“盒”“彩”这两个字各写两遍(生书写,师提醒双姿)

(4)我们去欣赏用彩笔描绘的画之前,共同把课题写到黑板上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同学们,课前老师已经请大家预习课文了,现在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可以根据生字表的拼音多读几遍。

(二)学习字词:课文读好了,文中的生字词宝宝你们认识吗?一起

来和它们打招呼吧!

1.分组出示生词,自由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1)词

稻田、紫色、曲线、理想

透明、永远、消灭、饥荒

(2)短语

美丽的今天、直立的三角、透明的海洋、广阔的天空(课件出示句式,谁还能说

出像这样的词组?)

(3)多音字:有两个调皮的字宝宝躲在句子中,谁能读准字音读好句子? 读好句子:我画透明的海洋,为了看清海底的宝藏。

我画结满面包的大树,为了永远消灭饥荒。(这个字还有什么读音?组词)

2.生字游戏:同学们把词语和句子都读得很准确。看,小魔术师来给我们变魔术

了,一起读读生字吧!

三)整体感知: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到位,生字词都难不倒大家。

1.谁来说说这首儿童诗一共有几个小节?(两个)现在,我们把生字词宝宝们请回课文中,老师请两位同学分别读第一和第二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们读得

怎样。

2.多么有趣的小诗呀,一个小节就代表一幅画。现在就请同学们回到

课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丁丁分别给两幅画起了什么名字?(师板书,生齐读“美丽的今天、明天的理想”)

好,这节课咱们就先来欣赏第一幅画中的美景吧

三.品词析句、精读指导

(一)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丁丁在第一幅画中都画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这样画?

二)品析句子、指导朗读

1.画一条蓝色的直线,表示“那是小河流过的稻田”。

理解:a.看图,小河流过稻田可以让田里的稻子怎么样? b稻子喝足了水会说些什么?哪株小稻子愿意说一说?朗读:谁能试着读出小稻子喝到水后快乐的心情吗?女生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男生比比看。

2.画一个黄色的圆,表示“那是中秋明月挂在山间。

理解:a你们见过中秋节的月亮吗?中秋节时全家在一起会做些什么呢?

洁的月光倾泻而下,谁能把这美丽的画面读给月亮姐姐听?三四小组齐读。

3.画一条紫色的曲线,表示“那是连绵起伏的远山”。

理解:a读词 “连绵起伏”是什么意思?

b(看课件)抬眼望去,远处的山高低不平,一座连着一座,这就叫——连绵起伏(加上手势动作)。

c在霞光的映射下,远山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紫纱,多么富有诗情画

朗读:谁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一二小组齐读。

4.画一个细细直立的三角,表示“那是电视塔插入云天”

理解:看图,这座电视塔高不高?哪个词告诉我们?(“插入云天”读两遍)

指导朗读:这句话该怎么读?谁来试试(重读“细细直立、插入云天”)全班齐读(评价朗读

5.小结,诵读课文:刚才同学们把课文第一小节中的每句话都读得很好,那整个小节能读好吗?老师想先和你们一起读一读。

四、把两个生字写在课堂本上。

篇五:我有一盒彩笔 教学设计

我有一盒彩笔说课稿

《我有一盒彩笔》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这一理论支撑下,我们有针对性进行前测,并依据对前测的数据分析,本着体现“关注学情调研,提高教学实效”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力求把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体现低年级的重点“识字、学词、写字”。落实以读为本,让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同时,抓住是个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读诗、赏诗、入诗、写诗。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我有一盒彩笔》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主题“画”中的首篇文章。它是一首充满童趣、活泼生动的儿童诗。全诗写得轻松明快、琅琅上口。共分为两节,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写出小作者手握彩笔,画“美丽的今天”、“明天的理想”这两幅画。本诗抒发了儿童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情感,表达了心中的理想。诗歌语言生动,想象大胆,具有儿童诗明显的特点,两小节结构相同,都是以总起句为开头,再分述展开描绘,且分述句句式相同。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品读音节、查字典、根据上下文猜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课上可以调动学生自主识字,并在读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识字。学生接触过诗歌作品,初步掌握了诗歌的读法,能读出诗歌的节奏。他们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概括能力,能在老师的点拨下读出感悟,合理想象。

(三)其它说明:

本课设计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诗歌中自主识字,并练习运用学过的认字方法自主识字,逐步达到熟练掌握。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所感所悟,在学习中获得新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并了解诗歌的结构、句式,仿写诗歌,表达自己的理想。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认11个生字,学会写3个生字。并且会用多音字“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述的美。

3.初步感受这首儿童诗结构相同,句式相同的特点,并仿照诗句特点发挥想象

续编儿歌。

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书写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朗读中理解课文。

2.照诗句特点发挥想象续编儿歌。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三、集中识字,引导归类。

四、细读课文,了解诗歌特点。

五、抓住重点,指导书写。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二)教学资源: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老师用彩笔画了一幅美丽的画,诗人金波也有一盒彩笔,并写下了一首小诗——《我有一盒彩笔》。(老师板书课题)

2.这盒彩笔都画了些什么?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应重在调动学生“学语习文”的兴趣,要关注语言文字;抓紧课堂40分,直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学过的方法读正确。

2.读完课文,再读读认字表和写字表中的字。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主归类认字

预设:左右结构的字:线、稻、绵、伏、理、结、饥、彩、消

上下结构的字:紫、藏、荒、盒、宝、灭。

偏旁相同的字:结、绵

??

3.同桌互相检查认字表和写字表中的字。(要求:认真听,同桌读对了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夸一夸。)

设计意图:学生初读课文后,自主对比字表归类,意在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和习惯。此环节,锻炼了整理资源的能力,体现高效、高质的集中识字理念。

三、集中识字,引导归类。

师: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相信这些词语朋友一定难不倒你们。

1.读词。(形式:齐读、指名读、听清要求读)

词语:彩笔、海底、消灭、连绵起伏、紫色、透明、永远、理想、一盒、直线、稻田、饥荒

2.学习多音字:藏

*读正确:宝藏、捉迷藏、躲藏、西藏

*你发现了什么?(读zàng,表示地点;读cáng,和动作有关)

点明:要据义定音。

*再读句子:海底藏着许多宝藏。

3.学习同音字:圆、园

*你发现了什么?(音同字不同,音同义不同)

*选字填句:老人们在公( 园 )的(圆)桌旁下棋。

4.学习形声字:消

*你还知道哪些字也读xiāo?请你组词来说。(板书:削、宵、霄、销)

*这些字都是“肖“加不同的偏旁组成的字,看来偏旁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5.再次集中巩固词语。

设计意图:此环节,原设计全班交流积累词语环节。但分类集词,对于二年级

上学期的孩子偏难。于是调整教学策略,变学生分类汇报为老师引领归类,重在教方法,培养对比归类、辨析词语能力。体现了“自信之中的入,挑战之中的争”。从而调动能力,回顾识记方法,体现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四、细读课文,了解诗歌特点

过渡:生字、生词大家学得不错,相信有了词语的帮忙,我们的课文一定会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一)整体入手,引导概括。

1.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画了哪两幅画面。

(板书:美丽的今天 明天的理想)

2.你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读出来的?(生读句子)

课件:

3.这两句话在每小节的什么位置上?(第一句)

4.这两句话在每小节的第一句,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又叫什么句? (生:开头句、总起句)(老师不明确定义)

5.要想知道它到底叫什么句子,让我们继续读下面的句子。(带着问题学课文)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讲读课文要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表情达意的整体,是字、词、句的有机结合,阅读教学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此环节是在集中识字后,再从整体入手,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通过进一步把握课文的局部和细节,加深对课文中字、词、句的理解。

(二)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

1.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边读边想“美丽的今天”这幅画中画了什么?

*请四位同学分别读句子。

*引导学生说出有:“小河”“中秋明月”“远山”“电视塔”

*你能这样概括说说吗?

课件:“美丽的今天”这幅画中有( )、( )、( )和( )。 (指名说,全班说)

2.作者都是怎样画的?(整体分析式,依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打乱顺序学文)

(1)小河

*先请学生读一读。(老师板书,用蓝色的粉笔画小河。)

*你觉得小河怎么美?

(引导学生想象,蓝色的小河流过绿绿的稻田,感受景美)

*读出你的感受。

(2)中秋明月

*学生读。

*请学生在黑板上画中秋明月。(黄色的圆)

预设:画高:为什么要画这么高?(山尖)

(你真会读书,通过读文,找到了中秋明月的位置。) 画低:同学们同意这样画吗?你们读读诗中是怎样描写的?

小结:你们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中秋明月又圆又亮,高高地挂在山尖,你能把中秋明月的美读出来吗?

(3)远山

*学生读。(老师用紫色的粉笔画远山)

*课件:

引导学生用手都来画画连绵起伏的远山。

*把你感受到的远山的美读出来。

(4)电视塔

*先请学生读一读。(老师板书,用绿色的粉笔画电视塔。)

*电视塔真高啊,高得插入了云天(用白色的粉笔画云彩)

*快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3.后面四句话,每一句都写了一种景物的美,有自然景观,也有人造景观,但都是什么时候的美?(今天的美,现实的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展开想象,在肯定中获得满足,在结合想象的朗读中,共享别人的学习收获。

4.在第一小节中,你发现第一句和后四句有什么关系?

生:用前面这句话管着后面四句话,后面四句话说明前面第一句话。

5.小结:第一句是总得写法,后面四句是分的写法。

总的写法叫总起句,分的写法叫分述句。

课件:

6.同桌相互说说第一句和后四句的关系。(总分关系)

7.师:我们再来看看分述的句子是怎么写的?

*课件:

师问:画一条什么?那是什么。

生答:

(谁来问?谁来答?)

生问:画什么?那是什么?

生答:

*快找找分述句有什么特点?

(生:每一句话的格式都一样,这就是分述句的特点)

*小结:实际上每一句话都是写画什么,那是什么。

8.知道了句式的特点,相信你们就能轻松背下来这一小节。(背诗歌)

9.总结:通过学习课文,现在你知道这小节的第一句叫什么句了吗? 第一句是总起句,总的写美丽的今天。

后四句是分述句,分别写今天怎么美丽。

设计意图:在第一小节中,讲解“总——分”的写法。引导学生认识总起句,分述句。渗透诗歌特点,为进一步仿写做铺垫。

(三)学习课文的第二小节。

过渡:今天的确很美丽,明天的理想更是承载了美好的希望。下面我们就用刚刚学会的方法学习第二小节。

1.请同学们小声读第二小节,找一找这小节的总起句是哪一句?分述句是哪几句?(汇报后,出示课件。)

*全班同学读总起句,找四个同学读分述句。(每人读一句)

2.孩子们,美好的愿望就是理想,作者用什么实现自己的理想?

(用手中的画笔)

3.作者明天的理想都有什么?你能概括说吗?

4.他画了什么来实现理想的?

5.你有什么理想?让我们也来当小诗人,畅谈自己的理想吧。并请用这样的格式说一说。(全班同学读总起句,找4个学生分别仿写自己的理想) 课件:

设计意图:采用迁延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在第一小节学到的知识,自己找出总分句和分述句,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理想,达到学以致用。

五、抓住重点,指导书写。

1.盒 形声字

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