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生物生存的家园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21:30:29 体裁作文
生物生存的家园教案体裁作文

篇一: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教案

A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一 年级 学科 主备人 时间

1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教师:演示"神六",太空看月球,地球图片.可上九天揽月,到太空旅游,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如今,中华民族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飞天"的梦想.到月球去之前,应该先了解月球上的环境是否适合人居住 演示图表.

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

教师:到太空去,在月球上人类能够安居乐业吗 学生:地球是目前生物生存的惟一家园.

2.探究新知

教师:导入并板书课题:第2节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一、生物圈

教师:演示地球上生物生存的范围,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描述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环境的总称.

教师:演示图片,提出问题: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备注

2

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基本运用.

教师:演示生态瓶,导入,板书:

二、生物圈Ⅱ号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5页"生物圈Ⅱ号"资料,观察课件中的图片,文字资料.

出示问题:

(1)为什么把这个实验基地命名为生物圈Ⅱ号

(2)科学家为什么要提前撤出"生物圈Ⅱ号"

(3)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分析,思考,讨论,交流,问题解决.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三、生物圈现状

教师:创设情景——播放视听材料:生物圈被破坏的现状.

提出问题: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这么重要的条件,人类的哪些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破坏作用 如果被破坏了后果如何 .

学生:观看,思考,表达.

教师:创设情景——演示图片资料:大气污染,垃圾污染,沙尘暴,黑臭的河水,对"SARS"的恐怖,禽流感等图片,了解更多生物圈被破坏的知识.

3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联系本地的环境状况,收集全国,世界上的环境污染资料,说一说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破坏

学生:交流与表达.

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生物圈的呐喊".

教师:演示生态瓶,启发学生认识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保护生物圈

教师:你知道我国与世界组织采取了哪些保护生物圈的措施吗 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你想为保护家乡做点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表达

3.拓展延伸

教师:指导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读报等,了解更多保护生物圈知识.

学生:观察,识记.

5.综合运用与评价

教师:演示课件.

学生:练习.

4.小结归纳

破坏环境,最终要受到惩罚,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让我们自觉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起 4

共同努力,把自己的家乡,国家和地球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巩固与反馈:能力测试P9 1、9

板书设计:

第2节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一、生物圈

二、生物圈Ⅱ号

三、生物圈现状

四、保护生物圈

教学反思

5

篇二:3.2生物生存的家园教案苏科版_20121011033903343

第二节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节的教学内容,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与交流、思考与辨析,以加强学生以上能力的提高,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通过前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由此学生不难得出生物圈的概念。而“生物圈的范围”设及到地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收集或分析有关资料,获得感性认识。本节的只是目标较为简单,重点在与使学生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惟一家园”,并增强保护生物圈的意识。为此需解决以下问题:一、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哪些条件?二、帮助学生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三、使学生理解生物圈的唯一性。为此课前需收集大量的资料,学生通过分析资料,解决以上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 2、阐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说出"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阐明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惟一家园。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尝试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四、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资料模拟实验,感受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惟一家园,增强保护生物圈的责任感。 五、教学难点

阐明生物圈是适应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六、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展示相关资料,学生对资料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资料的处理能力。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认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目前人类只有生物圈一个家,我们应该爱护它,进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六、教学过程

2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板书设计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范围 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生物圈是适应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篇三: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参考教案

1 / 5

2 / 5

4 / 5

5 / 5

篇四:2.3.3 生物生存的家园一生物圈 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2、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和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歌曲《童年》 在你童年记忆里的小池塘中,你是否关注过生活着哪些小生命?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池塘生态系统

生:观察池塘生态系统 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成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在生物学上,我们就把这种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火眼金睛:判断一片森林、 草地、一只青蛙和一条河流,哪些是生态系统哪些不是生态系统。并说明理由。

(二)、观察池塘生态系统:

组织学生观察P37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分小组讨论。

① 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② 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③ 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④ 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⑤ 如果池塘中缺少了某种生物,池塘中的其他生物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如果外界条件发

生了改变,池塘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引导学生讨论如下的问题:

讨论1:池塘生态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

由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有菖蒲、莲、浮游植物、水草等植物,有浮游动物、蝌蚪、鱼虾、河蚌等动物以及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成分包括水、阳光、空气、土壤、温度等。

讨论 2:联系小学学过的自然知识,你能说出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吗?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放出氧气,提供给生物。其遗体可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来源,由他们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植物还能通过蒸腾作用将水蒸发到大气中去,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从而改善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环境。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他能制造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称他为生产者。

讨论 3:池塘中的动物与植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于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因此,池塘中的动物以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释放的氧气为生活来源,而动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动物与植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如果植物大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大大减弱,动物就很有可能因缺少食物和氧而死亡。但由于植物和动物都要进行呼吸,如果植物过多,覆盖了整个水面,也会导致水中植物缺氧。

讨论 4: 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都到哪里去了?这与哪些生物有关系? 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被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土壤中、池水中的细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生态系统中若缺少了植物这一生产者行吗?同样地,若生态系统中缺少了动物和微生物也是不行的。因此在池塘生态系统中,不但其中的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且各生物部分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个由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三)、巩固:

展示其他生态系统图片,引导学生按上述方法分析图片中的各种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之间是相互依存。

阳光

非生物 空气

生态 成分 水

系统 生产者—绿色植物

生物 消费者—动物

成分 分解者—微生物

(四)、小结:

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之间象一张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成缕的联系,缺一不可。

(五)、拓展:

模仿课本中的“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收集图片剪拼一幅其他生态系统模式图。在图中尽可能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表示出来。

生:每小组选择一幅图片,仔细观察、讨论,可仿照P38的表格填写。

全班交流。

五、检测反馈

六、教后感

七、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

篇五:2.3.3 生物生存的家园一生物圈 教案 (8)

第三节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节的教学内容,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与交流、思考与辨析,以加强学生以上能力的提高,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通过前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由此学生不难得

生物生存的家园教案

出生物圈的概念。而“生物圈的范围”设及到地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收集或分析有关资料,获得感性认识。本节的只是目标较为简单,重点在与使学生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惟一家园”,并增强保护生物圈的意识。为此需解决以下问题:一、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哪些条件?二、帮助学生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三、使学生理解生物圈的唯一性。为此课前需收集大量的资料,学生通过分析资料,解决以上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 2、阐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说出"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阐明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惟一家园。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尝试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四、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资料模拟实验,感受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惟一家园,增强保护生物圈的责任感。 五、教学难点

阐明生物圈是适应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六、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展示相关资料,学生对资料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资料的处理能力。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认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目前人类只有生物圈一个家,我们应该爱护它,进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六、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范围 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生物圈是适应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