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改写伯牙摔琴谢知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8:32:50 体裁作文
改写伯牙摔琴谢知音体裁作文

篇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读后感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读后感

改写伯牙摔琴谢知音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一年前读得文章,至今印象深刻,一曲《高山流水》,吟诵千古佳话。未聆听此曲,已为伯牙子期知音之情而感动。相知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钟子期从一樵夫变成了隐士,也许,他觉得这样高雅绝妙的曲子,这样出身名贵的瑶琴,一个山野樵夫是无力领会,无法知晓的。但是知音不分贵贱,我想不管钟子期出身如何,伯牙都会视其为知音。子期并不不贪图荣华富贵,他心中唯有家中白发苍苍的爹娘让他牵挂,他的孝心也着实难能可贵,也正为此,伯牙对子期更是另眼相待。

既为知音,信任为先。伯牙江边不见子期,他并没有怀疑他爽约失信,更不为此郁闷不满。他知子期为人至孝,不来相会,定是应了商弦中哀怨之音,家中定有人亡。这便是知音,心有灵犀,毫不相疑。

伯牙只料对了一半,但他万难料到,亡者并不是子期的父母,而是子期本人。每每读到这里,我的内心百感交集,不禁感慨天意弄人,为何子期如此短命,知己难求,子期之后,伯牙再也寻找不到如此知音。

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但就是因为子期听懂了他的曲子,伯牙便为之摔琴以祭,放弃高官厚碌,栖身山野,代其赡养高堂。此情此景,曾感动无数读者,而高山流水,被千古流传,也是必然了。

现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就是少了这样至真至纯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即使是住在对十几年也不知道邻居姓什么名什么已不足为奇,当今社会会有几个人把自己一无保留地展现在朋友面前,又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拥有一个能够真正读懂自己的人。所以,才有了“人生难逢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的感叹。

10文学C 倪渊茹

篇二: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有感

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有感

近日,我学习了《伯牙绝弦》一课,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警世通言》中的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在学习《伯牙绝弦》时,我不禁被“伯牙破琴绝弦”的举动所感动。我想,伯牙会这样做,不仅是因为知音难觅,也是因为他们两人的情义。因为《伯牙绝弦》没有详细写明俞伯牙与钟子期相识、相知的过程,所以我阅读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古来论交情至厚,莫如管鲍。”“这样朋友,才算是个真正相知。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俞伯牙与钟子期就是一对知音。俞伯牙当时是晋国上大夫,因公事回到了故乡楚国,公事已毕,俞伯牙假奏楚王,称不幸患病,游览江山之胜。伯牙坐在船中,觉得无聊便抚琴弹奏,以遣情怀。忽闻岸上有听琴人,知道是一个樵夫后,就出题考问,樵夫对答如流,后又道出了伯牙的心事,成为了伯牙的知音,这位樵夫就是钟子期。

钟子期与俞伯牙没有受地位等级观念的影响,成了知音。这是为什么呢?这不仅是因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还是因为钟子期对俞伯牙的琴的出处,何人所造,选用何材,尺寸大小,六忌,七不弹,八绝等尽知,这些使一

位朝廷官员对一位樵夫肃然起敬。

钟子期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心中所想。这是一种绝高的听,是一种用心倾听的境界。伯牙巧遇到钟子期,这对伯牙来说是何等的欣喜。当听到钟子期去世的消息是,五内崩裂,泪如泉涌,大叫一声,傍山崖跌倒,昏绝于地。旁人扶起伯牙苏醒。伯牙坐于地上,口吐痰涎,双手捶胸,恸哭不已。随后又被钟子期的义所感动。子期虽死,可他死前不忘与伯牙的约期,要求家人把他葬在江边,要等伯牙来,还要听伯牙的琴声。伯牙知道了,感动至极。之后伯牙来到钟子期的坟上挥泪两行,抚琴一操。最后把琴弦弄断,发出感叹:“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最后伯牙对钟子期的父亲说:“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从这个故事中,我体会到了钟子期与俞伯牙深厚的友谊和钟子期的大义大孝的品质。

篇三:浅谈《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知音情结

浅谈《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知音情结

[内容摘要] 本文以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开卷第一篇《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为切入点,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浅略分析,在更为大众化、民间化的话本中窥探中国传统的知音情结。本文将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高山流水典故梗概;(二)话本情结分析;(三)何为知音;(四)小结。

关键词:知音 俞伯牙 钟子期 话本 文化

两千年以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为世人所传颂,《列子·汤问》、《韩诗外传》、《淮南子》、《风俗通义》、《五知斋琴谱》、《大别山志》、《琴台纪略》、《说苑·尊贤》《荀子·劝学》、《淮南子·说山训》、《史记》、《韩非子》、《吕氏春秋》、《乐府解题》、《醒心琴谱》、《双琴书屋琴谱集成》、《以六正五之斋琴谱》、《五知斋琴谱》、《琴苑心传全编》、《杨抡伯牙心法》、《神奇秘谱》、《玉梧琴谱》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可谓是史不绝书。虽版本各有差异且在细节方面有所出入,但其中或多或少流露出来的中国传统文人“觅知音”的情怀可见一斑。

(一)高山流水典故梗概

俞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氏,出任晋国上大夫,善鼓琴作曲(经考证,“俞瑞”一说乃冯梦龙杜撰,而历史上确有伯牙其人。《荀子·劝学》曾记载:“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钟徽,字子期,楚国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相传其父是当时宫廷中的一位有名的乐师,精通乐理,擅长弹琴,对钟子期产生了耳濡目染的影响,此说法尚未经考证)。一日,俞伯牙奉晋主之命修聘于楚国,拜辞楚王后思念故国家乡的胜景,与随从一行乘坐两只大船游览楚地美景。八月十五月圆夜泊于山崖之下,醉心于雨后江月,琴兴大发掌琴奏乐。琴音悠悠间主弦促断,即偶遇听琴樵夫钟子期。俞伯牙欲试钟子期的才情,先志在泰山,奏《高山》;后志在流水,奏《流水》,钟子期每每得之,“辄穷其趣”并把曲中意象说得穷极通透。由是二人结为知音之交,约定来年仲秋五六日相见。到了约定之时,伯牙未见子期,心存疑惑亲自寻往,路遇钟子期之父,得知钟子期买书攻读,白天樵采负重,晚上苦心读书,导致心力交瘁,病重亡故。俞伯牙痛失知音,认为世间再无知己,于是断琴绝弦,奉养钟子期双亲。伯牙与子期情深义重,演绎千古佳话。 ②①

(二)话本情节分析

在话本《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人的知音情怀。冯梦龙如此说道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千百年来,中国文人所渴求的,无非是意趣相投的知己。这种交情无关身份与利益,无关权势与目的,是精神上的平等与互助。

有学者质疑,伯牙和子期,一个是身份高贵侍奉帝王的上大夫,一个是地位卑微出没于③

山野之间的樵夫,这两人有太大的差距,太多的不同,怎么可能结成生死之交?诚然,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记载中,俞伯牙初遇钟子期的时候,仍是带有士大夫的桀骜不驯的。当

④他听到一个樵夫居然敢妄称“听琴”二字时,大笑道:“山中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

⑤二字!此言未知真伪,我也不计较了。左右的,叫他去罢。”我们不妨设想,假设钟子期

真的就此作罢转身离去,恐怕我们就无法感受到高山流水的情谊了。偏偏钟子期是个倔强的

⑥汉子,非但不走,还毅然答道:“大人出言谬矣!”这一声“谬矣”揭开了两人结识的帷

幕。伯牙见他出言不俗,询问钟子期乐理知识,钟子期对答如流:“小子若不知,却也不来听琴了。方才大人所弹,乃孔仲尼叹颜回,谱入琴声。其词云??”由此看来,传说钟子期之父是乐师,其子深谙乐理的说法也并非无稽之谈,一个山野樵夫,能够精通乐韵,可见

⑧⑨⑩此人定非凡夫俗子。伯牙请子期“登舟细讲”,钟子期“不慌不忙”“长揖不跪”,俞

伯牙身处于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对此是有所不满的,“下来还礼,恐失了官体,既请下船,又不好叱他回去。伯牙没奈何,微微举手道:‘贤友免礼罢。’”甚至“伯牙全无客礼,

12把嘴向樵夫一努”,其中怠慢之意读者皆可领会。哪知钟子期正是个不卑不亢的君子,“那

13樵夫亦不谦让,俨然坐下。”读到这里,人们也许会认为两人身份地位悬殊,难有交集。

恰恰伯牙心存疑虑,决定试他一试,属意于高山,拨琴一弄,子期随即赞道:“美哉洋洋乎,

14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而后属意于流水,子期再次称赞:“美哉汤汤乎,志在流

15水!”短短两句,却正中伯牙肺腑。这时俞伯牙的态度产生了360度大转变,“伯牙大惊,

16推琴而起,与子期施宾主之礼。连呼:‘失敬!失敬!’”两人倾心交谈,“子期宠辱无

1718惊,伯牙愈加爱重。”最终俞伯牙道出:“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这时,俞伯牙

已把钟子期视为知音了。

从俞伯牙初遇钟子期“微有嗔怪之意”到二人离别时叹道:“贤弟,我与你相见何太

20迟,相别何太早!”我们可以获得一种认识:真正的知音,是不会拘泥于身份地位的悬殊

的。

又有人提出,俞伯牙并不了解钟子期,不知道子期的志向,并不是子期的知音。我认为这种说法,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是可以找到例证加以质疑的。当船夫禀告俞伯牙可以开船离开时,钟子期说道:“承大人下问。小子若讲话絮烦,恐担误顺风行舟。”可见钟子期对仕途之事还是有所上心的,至少对俞伯牙归程迟缓有可能导致的后果有所上心。又见“伯牙微笑道:‘子期先生,下官也不该僭言,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于

22廊庙,垂名于竹帛,却乃赍志林泉,混迹樵牧,与草木同朽,窃为先生不取也。’”钟子

期对这番话并没有明确辩驳,我们可以大胆猜想,钟子期心中或许还是对成名出仕有所期盼的。再见俞伯牙偶遇钟父时钟父所描述的“遇晋国上大夫俞伯牙先生。讲论之间,意气相

23投??吾儿买书攻读,老拙无才,不曾禁止。”伯牙子期之交,若是意趣不相投,为何钟

24子期何必偏偏“违心”地“旦则采樵负重,暮则诵读辛勤”呢?另外,钟子期死后“乞葬

25于马安山江边。与晋大夫俞伯牙有约,欲践前言耳。”也可以表明,钟子期是十分珍视与

俞伯牙的情谊的。

从“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我们可以体会到:真正的生死之交,必是知心交心,意趣相投的。

26211911⑦

(三)何为知音

我们说俞钟乃典型的知音之交,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音”一词已不再局限于友情,还泛化为恩情、爱情。知音文化既是音乐文化,更是情感文化。知心重情和诚信是这一文化的灵魂。

(1)知遇之恩

豫让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28 荆轲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对于那些出身于民间,淡泊名利,注重气节,崇尚义气,身怀胆识与武艺的侠客们来说,知遇之恩即为知音之情,必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带着孤勇和一腔的热忱视死如归。

(2)忠贞爱情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艳淑女处兰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

29缘交颈为鸳鸯,相颉颃兮共遨翔。”一曲《凤求凰》让人们想起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的爱情佳话。司马才子奏琴示爱,卓家千金芳心暗许,两人私奔携手共创幸福生活。且问,世上有情人互为知音的又有几人?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102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二十一岁的赵明诚成婚,这一对志趣相投的知心爱侣赏心乐事在于学问方面的共同研究,生活高雅而富有情调,两人携手度过了的二十九年美满生活,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志同道合的夫妇。

“万里南天鹏翼,君正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廿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这是小凤仙吊蔡锷的挽联,民国奇女子小凤仙与蔡将军相知却无法相守的遗憾让后人叹惋。 313027

(四)小结

许多学者认为,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一段千古佳话,之所以能在两千多年里史不绝书广为流传,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这种高妙的境界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万物圆融”“物我两忘”是相一致的。知音难觅,壮志难酬似乎成了中国文人志士心中萦绕千年却难以排解的郁结。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唐·孟浩然);“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头。”(唐·贯休);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唐·贾岛);“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宋·文天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宋·岳飞);“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宋·辛弃疾)??有太多太多的文人在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扼腕叹息,他们将历史的苇草揉碎、吞咽,即便肝肠寸断,却依旧噙着泪延续对知音的思求。他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理解,更是精神上的支持和同行。

所以说俞伯牙是幸运的,他遇到了钟子期。这种知音的相遇,使得鼓琴听琴不在仅停留在技艺层次上,而是进入了更高一层的倾诉和理解的精神境界。

正是蕴含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背后的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编织绵延不断的传统知音情结。

知音——知心达意之人。

觅知音——中国文人的宿命情结。

知音文化是中国绵延千年的议题,其间蕴含着更多,更广,更深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延伸,在此,我谨就《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一话本作品,发表自己对知音情结的浅薄见解,若有错误之处,请指正。

① 《荀子》,潘嘉卓译注,广州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8页

②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③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④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⑤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⑥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⑦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⑧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⑨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⑩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11《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12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13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14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15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16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17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18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19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20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21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22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23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24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25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26 《警世通言》,冯梦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一卷

27 《江湖侠义》,刘平、赵良宇等著,齐鲁书社,2011年1月第一版,第32页 28 《江湖侠义》,刘平、赵良宇等著,齐鲁书社,2011年1月第一版,第45页 29 《十大才子》,孟庆文、张桐主编,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1月第二版,第九页 30 《中国十大词人作品选》,鸿柏昭选注,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第417页 31《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舒畅 、左书谔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321——322页

篇四: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课题: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本小说的形式特点。

2、认识课文的结构,理解文章的内容

3、对小说所表现的封建士大夫的交游观念有所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小说的形式特点。

2、认识课文的结构,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具:录音机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预习提示。

1.掌握生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桑梓( ) 兰桡( ) 徵 ( ) 忖度( )

(2)解释下列词语。

修聘 赍志 嗔怪 酬酢桑梓 僭谈 忖度 汤汤 爽信

2.阅读思考。

(1)这篇话本小说为什?开始先讲了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用一首绝句诗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

(2)俞伯牙是怎样逐渐引钟子期为知音的?

(3)钟子期死后,俞伯牙为什么会在他墓前摔琴绝弦?

二、检查预习。

三、导入新课。

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听完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在评价学生感受的基础上指出:这首古琴曲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四、指导自读。

1.指名让学生简介作者作品。

明确:本文选自《警世通言》。

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编纂宋元及明代话本小说为“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还曾搜集整理大量民歌和戏曲作品。

2.讨论解决预习提示中的思考题。

(1)这篇话本小说为什么一开始先讲了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用首绝句诗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

讨论、分析:开头讲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主要用于引出下文,是话本小说“人话、

正文、结语”中的“人话”部分。用一首绝句诗开头和结尾,可以起到吸引读者和点明题旨的作用。

(2)俞伯牙是怎样逐渐引钟子期为知音的?

讨论、分析:可结合课后练习二来体会。

俞伯牙是晋国上大夫,钟子期是楚国的一个樵夫。因而俞伯牙先以为钟子期。‘山中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对他不屑一顾。及至见他出言不俗,便“回嗔作喜”; 见钟子期“对答如流”,便对他客客气气;见钟子期见闻广博,便“大喜”;见钟于期能道出自己的心事,便“大惊”,施宾主之礼,并进一步引为知音,结为兄弟。

(3)钟子期死后,俞伯牙为什么会在他墓前摔琴绝弦?

讨论、分析:俞伯牙认为“子期不在对谁弹”、“欲觅知音难上难”。他认为,钟子期去世了,自己弹琴再没有知音欣赏,琴、弦已经没有保留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出俞伯牙对钟子期推举之至、对全中的去世悲痛之深。

五、课堂练习。

复述课文内容,要求简明扼要,字数300字左右。

六、布置作业。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阅读思考。

(1)这篇话本小说为什?开始先讲了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用一首绝句诗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

(2)俞伯牙是怎样逐渐引钟子期为知音的?

(3)钟子期死后,俞伯牙为什么会在他墓前摔琴绝弦?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篇五: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冯梦龙

俞伯牙是楚国人,但在晋国做大官。有一次,晋君派他出使楚国,他也乐得回乡走走。船行到汉阳江口,正遇中秋之夜,偶然来了一场风雨,船只好泊在山崖之下。不久风雨过了,云散了,一轮明月当空,俞伯牙对着这景色,忽然想弹一弹琴。他弹琴很郑重,先叫童子摆好囊,焚香炉,他情绪饱满之际,才开囊取琴,弹出一曲,曲犹未终,忽然琴弦断了一根。他认为必是有人偷听,或者来了刺客。叫人上岸去搜查。果寻一人,那人说是樵夫,却又说在此“听琴”,俞伯牙觉得是个笑话。大笑道:“山中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此言未知真伪,我也不计较了。左右的,叫他去罢。” 谁知那个樵夫却很有水平,一句话反驳得很尖锐而有力:“??大人若欺负山野中没有听琴之人,这夜静更深,荒崖下也不该有抚琴之客了。”这智慧的答语惊动了俞伯牙,于是把那人请上船来。这人就是钟子期。他上得船来,不行跪拜之礼,不卑不亢。这种态度令俞伯牙很不痛快。俞伯牙面对着这个樵夫,一时不知怎样对付才好,便先考一考他对音乐到底懂得多少。不料钟子期把琴的来源与构造原理,说得头头是道,他态度才有些改变了。再进一步,考考他“听琴”的能力:钟子期完全说出了俞伯牙的心思,“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使他大惊,推琴而起,连呼“失敬失敬”。重新与樵夫行了宾主之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钟子期了。因为这样的知音人实在很难得,这一夜,两个知音人,谈到了天亮,十分投机。还结拜了兄弟。俞伯牙年二十八,钟子期二十七,俞伯牙做了哥哥。故事中的俞伯牙,发现钟子期是他的“知音”之后,不但放弃了地位不同的优越感,与他长谈到天亮,结拜为兄弟,而且在一年之后,又去探望他。谁知钟子期在这一年中,因得他的赠金,买了好些书,日间采樵,夜间苦读,“心力耗废,染成怯疾,数月之间,已亡故了。”俞伯牙听了,“五内崩裂,泪如涌泉,大叫一声,傍山崖跌倒,昏绝于地。”随后在钟子期墓前抚琴为吊,一曲终了,把琴摔碎。还决定辞官不做了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伯牙绝弦

《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关于伯牙鼓琴,钟期知音的故事,史书多有记载,如《列子·汤问》、《说苑·尊贤》等,文字略有不同。《荀子·劝学》和《淮南子·说山训》还记有“伯牙鼓琴,驷马仰秣”的事。

俞伯牙,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相传生于春秋时代。他善于弹琴,荀子认为他高超的琴艺乃“积学而成”。据《乐府解题》: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鸟悲号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琴曲《水仙操》即为伯牙当时所作。古曲《高山流水》相传也是他的作品。伯牙和钟子期是一对好朋友。伯牙喜欢弹琴,而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音乐,切磋琴艺。伯牙听说成连先生的琴艺十分高明,便想去拜师学艺;钟子期全力支持他。于是伯牙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找到成连先生隐居的山中,虚心求教。三年过去了,伯牙的演奏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未能得心应手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达到创作新乐曲的高度境界。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他说:“伯牙,我的琴艺你已学得差不多了,我再也无法教你什么了。我有一位老师,住在东海。我就带你去向他请教,帮助你完成学业吧!”于是,师徒两人驾着一叶扁舟,乘风破浪来到东海蓬莱山。成连先生让伯牙上了岸,要他自己去拜老师,便驾舟径自回去了。岛上荒无人烟,伯牙一个人登上了岸,面对着四顾茫茫的浩瀚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啁啾的鸟语,不由心潮起伏,涌起了创作激情。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就在这时,成连先生又撑船回来,出现在伯牙面前,向他表示祝贺。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成连先生听了伯牙的弹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拜别成连先生,回到家乡,钟子期前来为他接风。伯牙弹起了《高山流水》。弹到“高山”章节时,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太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弹到“流水”的乐章时,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

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久,钟子期因病不幸去世。伯牙抱着琴来到他的灵前,《高山流水》一曲送别朋友,伯牙悲痛欲绝,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便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王安石《伯牙》诗) 2000年来,以“伯牙教琴、伯牙琴、伯牙弦、牙弦、伯牙曲、流水琴、高山流水、流水高山、高山深水、水深山峨、流水、钟期听、钟期耳、钟期、子期、赏音、知音”等化典的诗文不可胜数,皆写琴或琴曲的高妙,以及听尽其趣;亦比喻高妙的作品或知音、知己、心心相印。“伯牙绝弦”则喻指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以示悼念,泛指悼亡。而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则成为我礼仪之邦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