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写一副对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2:31:56 作文素材
写一副对联作文素材

篇一:最后一副对联

最后一副对联

我学毛笔书法已经四年多了,而在我的学艺生涯中,有一天晚上令我难以忘怀!没错,师恩难忘。

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我正准备写一副作品去比赛。妈妈带着我,去书法老师那儿写作品。正是黄昏的时候,落日的余辉缓缓地洒在了我身上,看看表是六点整。

老师一直以来都给我很多关照,一听说我要写作品,就匆匆扒完饭,来到我旁边指导我。老师先给我写了一副范品供我参考。刷刷几下,洁白的宣纸印上了老师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心里不经有些触动,我何时才能练成老师这样笔走龙蛇似的书法呢?我写了一副作品,可与老师相比,差得太远,自己也很不满意,就又写了一副,老师从这幅对联中,一一指出我的不足,并鼓励我“加油!你有这水平!”。就这样我不知疲倦的一副一副写下去,发誓写到满意为止。

我看见太阳渐渐西沉,深蓝的天空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看看表已经八点半了。时间过得还真快。

老师一直在我旁边指导着我,妈妈也一直陪着我。我真感动,心理想:一定不能辜负老师和妈妈的期望!只剩下最后两张宣纸了,也就是说,只能有最后一次机会写一副对联了,看看我能不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写,我落下的每一笔都非常认真,终于,最后一个字完美落幕,我大大松了口气。老师打趣地说:“嗯??

是我的学生,写得好不错。”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变得异常的轻松,哼着小曲,一路欣赏着月色,漫天的星星像在对我招手,看看表,九点十分。满载而归。 回到家,打开日记本,不禁记下一篇日记,关于最后一副对联??

篇二:我为张氏写了一幅对联

我为张氏写了一幅对联,上联为: 太岳十年当国,严执考成法 下联为:

公艺九代同堂,壮书百忍歌 横披为:宏张氏族风

篇三:中国历史上妙趣横生的20副对联

中国历史上妙趣横生的20副对联

1、诸葛亮联斥周瑜

相传,周瑜自命不凡, 有一次,他以诸葛夫人黄氏面丑为题,向诸葛亮呤道:

有目也是瞅,无目也是丑,

去掉瞅边目,加女便成妞。

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瞅”应为古汉语的写法,左偏旁为“目”,右边为“丑”,因电脑没有此字,故作解释)

诸葛亮听罢略略一笑,即刻对道:

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桥,

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成娇。

江东美女数二乔,难保铜雀不锁娇

周瑜听罢大怒,诸葛亮还是胜了一筹。

2、宦官自讨没趣

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

一过手,再过手,

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

千磕头,万磕头,

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

3、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4、 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

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

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5、 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路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接着,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 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 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了。

原来,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6、 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横批)

前程金修

7、 舒铁香讽李鸿章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

8、“混”、“球”联句

篇四:对联专题

七、对联专题专题

对联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最

能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拟写一副对联,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

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因此,这种题目倍受全国各地中考

命题者的青睐。随着语文“新课 标”的理念和“大语文”观念的深人,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我

国这一传统语言艺术对现代青少年的思维训练、品德教育、 审美陶冶的重的重大影响。近些年

全国 各地中考语文中的对联题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

一、基础知识

(1)字数相等。对联可长可短。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

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作对时,首先要考虑这一

点。

(2)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比如:“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稍长的对联,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

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

(3)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中上联“大漠”“孤烟”是名词,对下联的“长河”“落日”,

上联的“直”是形容词,与下联的形容词“圆”相对。

(4)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

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如“大漠”与“长河”, “孤烟”与“落日”都是偏

正结构。再如名对“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上联的“山穷水尽”与下联的“柳岸

花明”都是并列结构。

(5)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

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中考对联试题专项突破

【知识归纳】

随着新课标的贯彻实施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联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谐的结构形式、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纵观近年来的中考对联题,一般是重点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知识积累能力,题型以主观题为主。拟写对联,既要明确它的主要特点,又要掌握一定的技法。下面以2013年各地中考试题中的对联题为例,解析拟写对联应遵循的原则和解题技巧。

拟写对联应把握六大特征:

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

3.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4.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5.平仄相谐。古人把上声、去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6.意义相关。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解答对联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命题指向。近年来,对联命题材料开始由课内走向以课外阅读为主,尤其是指向当地人文资源,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家乡的了解。

(2)弄清题目要求。拟写对联时要注意审题,不要忽视题目或明或暗的提示信息而偏离题意。

(3)遵循“宽对”规则。中考对联题的拟写,一般只做“宽对”的要求,所以,应力求达到这样几点要求:一是上下两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是上下两联意思相关,上下衔接;三是上下两联结构对称,词性相同;另外,上下两联的字眼最好不要重复。

【题型扫描】

一、拟写对联

(2013内蒙古包头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

(1)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下联: 。

(2)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 。

【解析】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确对联的写作要求,并且认真分析上联的字数、结构、词性、节奏等特点,然后根据题目提供的答题要求或材料,选取与上联具有意义相关的对应词语。如(1)小题,上联陈述的对象是“为人”,那么下联可以选择“做事”、“处世”等,还要注意后句与前句用了顶针的修辞方法。解答(2)小题,就要从题目所提供的情境中提炼意思,注意抓住地点、行为、情景等要素,拟出与上联相对的下联。

【参考答案】示例:(1)做事戒懒,懒会关闭成功门。(2)白云观里望白云,云散见日升。

二、组合对联

(2013甘肃兰州卷)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古典名著的回目多对仗工整、内容丰富,且不同名著之间也可对仗。如:以《西游记》中的“黄狮精虚设钉钯宴”为上联,可用《红楼梦》中的“白玉钏亲尝莲叶羹”作下联。

现有一个上联: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说的是张飞饮酒,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又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并反劫三寨的故事。

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花和尚 唐三藏 野猪林 火焰山 路阻 败走 大闹

下联: 故事情节:

【解析】组合对联题以变相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比拟写对联题要简单多了。只要根据对联的规则选择与上联对应位置词语意思相对的词语就行了,但解答该题还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一定要熟悉与备选词语相关的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免弄出“张冠李戴”的笑话(简述故事情节的要求此处不作细述)。

【参考答案】示例1:花和尚大闹野猪林 故事情节: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两位押解差役受高俅指示,欲害林冲性命。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林冲至野猪林,在关键时刻救下林冲。示例2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故事情节:唐僧师徒西去取经,来到火焰山前,酷热难当,无法前行。孙悟空借来芭蕉扇,扇灭大火,才得顺利西行。

三、链接对联

(2013四川雅安卷)下列对联与文化名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合诗书礼易春秋集大成。②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③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④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A.①孟子

写一副对联

②诸葛亮 ③欧阳修 ④“三苏”

B.①孔子 ②诸葛亮 ③欧阳修 ④“三苏”

C.①孟子 ②诸葛亮 ③范仲淹 ④“三苏”

D.①庄子 ②刘备 ③王安石 ④“三苏”

【解析】链接对联题即是把对联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语法知识或名句默写、口语交际等结合起来加以考查。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积累知识的能力,解答时,应注意抓住所提供的对联与备选文化名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诗文名句和著作成就等信息,就能正确选择。

【参考答案】B

【有错必纠】

1.你一定有课外读书笔记本吧!包括课外阅读摘抄本,课外练笔本或收视笔记本。请你为自己心爱的课外摘抄本或课外练笔本写一副对联式的自勉语。

现已拟出上联“天天阅读乐趣多多”,请拟写下联:

【解析】做该题时,应把握对联的几个主要特点。如有的同学对出了“时时运动身体棒棒”的下联,虽然对仗工整,格式正确,但显然不合乎题干的内容要求,因为锻炼身体与阅读练笔和摘抄“风牛马不相及”,不能体现命题者强调读写并重的考查意图。可见,该同学没有遵循对联上下两联应该意义相关的规则,这当然就要失分了。

【参考答案】时时练笔情味浓浓。

【升格演练】

1.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

下联: , 。

2.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文学社开展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

下联: 。

3. 围绕教材中涉及到的经典文学作品,你班开展了“集体视听”系列活动。

“话剧欣赏”活动中,你和同学们一起观赏了《(陈毅市长)选场》的话剧视频;“广而告之”话剧欣赏活动结束后,大家决定把这段话剧视频向全校宣传推介。在宣传推介的过程中,晓华同学打算开展征集对联下联的话动。他拟出的上联是“陈市长亲顾茅庐得良才”,请你尝试对出下联。

下联:

4. 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时,有人曾强迫灵谷老人给汪精卫送过一幅对联。内容是:“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当时人们无不称赞这副对联写得词工句丽,是歌德颂才的佳作,可不久就有人发现这是灵谷老人利用汉字谐音双关,借联刺奸的隐语。请你把上下联各改动两个字,以还原这幅对联的真正意思:

上联: 下联: 。

5.结合下面报道的内容,补充下联,可宽对。

《眉山日报》报道:东坡区某妇女从银行取出一万元钱后,准备捐肾救女,却遭抢劫,妇女拼死护钱,被歹徒狂砍数刀,身负重伤。歹徒被捕后,得知被害人已经不能为为身患尿毒症的女儿换肾时,悔恨万分,决定要捐出自己的肾来挽救被害人的女儿。

上联:母亲挺身救女惊天地

下联:

6.社区有一位老党员准备在自家大门上贴一副对联,他拟好的上联是“共产党恩泽四海”,一家人对出了四个下联。请为这位老党员挑选一个最恰当的下联。

A.中国人意气风发 B.毛泽东名重千秋

C.子弟兵钢铁长城 D.向前看万众一心

7.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让我们怀着对中华儿女的崇敬之情来完成下列任务。

为了给这次主题班会拟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齐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

8.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诗歌百姓,常泪湿单衣,杜老永难老;已住草堂,愿民栖广厦,甫心乃赤心。” 其下联中所蕴含的杜甫诗句是: , 。

【参考答案】

1.示例:播种知识,享受智慧人生。

2.示例1:满园书香育英才。示例2:一片真情报恩师。

3.示例:齐仰之转变观念投明主。

4.昔具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

5.示例1:歹徒良心发现动真情。示例2:歹徒浪子回头悟良知。示例3:歹徒迷途知返表悔意。

6.D

7.看今朝朝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典型例题】

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解析 下联是个主谓结构,停顿格式4/4/4/3。前四字是两个名词构成的,“疾恶如仇”

为成语,“杀富济贫”是由两个动词并列构成的。最后三字为动宾结构。下联也应符

合这些要求,可拟为“西游师徒从善如流相邀除魔应天道”。

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

下联。

解析 两联都应围绕赞颂老师默默奉献这个中心。上联停顿为4/3。“三尺讲台”为偏

正短语,“三尺”是数量词,“讲台”是名词,“迎冬夏”是动宾结构,宾语是表示季节的

词。下联可对“一支粉笔写春秋”或“两鬓染霜送(谱)春秋”或“满园桃李笑春秋”。

一、例题分析例如: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

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上联:商贸繁荣 两塔擎天光禹域

下联: □□□□三山载福毓榕城

A.人杰地灵

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

D.海西明珠

按理说,这一题很简单,只要稍微有点对联知识,就能轻而易举地选出正确的

答案C。可是同学们的答题并不容乐观,据统计,只有40%的同学选了C,而另外60%的同学与这题的分数失之交臂。

这些情况在启示我们,决不能对这一“旧题”掉以轻心,要切实掌握住对联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并适当的予以训练,这种题目还是很好做的。

二、解题技巧点拨

1.明其特点

我们在做题之前,首先要明确对联的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有些同学只所以在这一题上失分,很多原因就是不知道对联的特点。试想,连对联有什么特点都不知道,能对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吗?

对联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字数相等。对联可长可短。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作对时,首先要考虑这一点。

(2)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稍长的对联,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如湖北咸宁市中考题给出的一副不符合要求的上联,上联是: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是: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让考生对不合适的上联作出修改,我们从句式上就可很快发现,“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与“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句式不对照,只要稍一调整“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就与下联句式一致了。

(3)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中上联“大漠”“孤烟”是名词,对下联的“长河”“落日”,上联的“直”是形容词,与下联的形容词“圆”相对。

(4)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如“大漠”与“长河”, “孤烟”与“落日”都是偏正结构。再如名对“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上联的“山穷水尽”与下联的“柳岸花明”都是并列结构。

(5)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上例中的福州市中考题,你会发现这道题其实很简单,上联“商贸繁荣”是一个主谓结构,而四个备选项中只有“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两项是主谓结构,这样可以把AD排除了。然后再按内容相关的特点,上联说的是“社会”,而下联也应如此,所以又排除了B,那理所当然的只有C是正确的了。

2.使用拆合法。

明确了对联的上述特点之后,我们可以使用拆合法来既快又准地对出下联。所

篇五:对联典故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位金石学家。夫妻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 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辰,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

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 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叹不止。乌老欣喜异常,亲自铺开宣纸道:“二位雅兴正浓,请再为老朽赐书一副。”未等清照表态,明诚抢先应诺,他揣度一番,纵笔写下五个大字:

三多福寿子;

只见清照从容镇静,目光落在乌老的书架上,灵机一动,低头写道:

四诗风雅颂。

明诚一心想难倒清照,向乌老施一礼说:“这般拙联既得老人家错爱,我夫妻再献一联,可否?”“好,好,好,真是求之不得!”乌老又亲自铺开了宣纸,明诚毫不谦让,刷刷刷就是几个大字:

乌龟方姓乌,

众人一愣,乌老脸上顿时也乌云密布。清照不慌不忙,在明诚的墨迹后续写道:

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

乌老看罢,手捻长髯连声叫好!明诚万没想到如此致命之词,清照竟能巧对,便“死不服输”地续写下联: 老鼠亦称老,

清照嫣然一笑,将明诚轻推一旁,提笔而书:

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鼠姑乃牡丹花的别称)

众人为清照夫妇的巧对喝彩,乌老见此联中巧嵌“乌老”二字,更是欣喜若狂,拉着明诚夫妻,连连干杯!至此,明诚也不得不服清照锦心秀口,机敏过人。

洗手间对联

本来,洗手间有一对联,“来时匆匆,去也冲冲”

3天后,第一小间门上贴有字条:“有小便宜,得大解脱”

一星期后,旁边贴上:“有小便,宜 。 得大解,脱”

10天后第二小间门上贴有:“进去三步紧, 出来一身轻”

两天后,旁边贴上:畅通上下, 集雅东西”,横批“ 新陈代谢”

15天后,第三小间贴有:“来前百步紧, 出后一身松”,横批“ 愉悦身心”。

两天后,旁边贴上“静坐觅诗句。 放松听清泉”,横批“清静世界”

回文对联

中国茶文化中,有一种有趣的回文文字,既可以正读,也可以倒读,有的还可以从任意一个字读起。有一些茶壶的壶身或壶盖上常见到这样几个字:“可以清心也”,就是最典型的回文。可以从任意一字读起:“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循环往复,饶有趣味。

与此相媲美的是这样一组回文文字:“清心明目”,随便从哪个字读皆可成句:“清心明目”、“心明目

清”、“明目清心”、 “目清心明”。 而且这几种读法的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正所谓“杯随字贵、字随杯传”,既给人以美的感受,又增强了品茶的意境美和情趣美。

有些茶碗上也有这样的字:“不可一日无此君”,是挺有名的一句茶联,也可以看成是一句回文,从任何一字起读皆能成句:不可一日无此君、可一日无此君不、一日无此君不可、日无此君不可一、无此君不可一日、此君不可一日无、君不可一日无此。据说此句的始作俑者大名鼎鼎的清帝康熙。

在很多茶馆中,经常能见到这样一副对联:“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倒过来读则成为:“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前后对照意境迥异,文采娱人,别具情趣,不失为茶联中的佼佼者。

北京“老舍茶馆”中的两副对联也是回文对联,顺读倒读妙手天成。一副是:“前门大碗茶,茶碗大门前”,此联把茶馆的坐落位置、泡茶方式、经营特征等都具体地体现出来,令人叹服。另一副是:“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满”,既点出了茶馆特色,又巧妙糅进了人们对老舍先生艺术的赞赏和热爱,堪称一绝。

药名砌对联 故事一串串

我国中药药名多达数千种,不少医家以中药为素材编出许多“药名对联”的故事来,读来颇为有趣。现信手摘来3则,以飨读者。

张氏父子在外地行医,因医技高超,求医者不绝,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可是,他们却遭到本地一名医霸的百般刁难。为此,父子决定返回故乡。临行前,他们在店门口巾了一副对联:“此地入参,附子当归。”横批是“茴香”。然后,他们悄悄离去。次日一早,病人见到门前对联,都为张氏父子的遭遇鸣不平,同时也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惋惜。

某地一位客人,慕名去拜访善作“药联”的名医。客人进门见竹,不由赞道:“烦暑最宜淡竹叶。”名医从容笑答:“伤寒尤妙小柴胡。”客人进屋坐下,又吟:“一阵乳香知母到。”名医接对:“半窗故纸防风来。”客人说:“大将军骑海马身穿山甲。”名医答:“红娘子坐车前头戴金花。”客人见窗外玫瑰,笑道:“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名医随即夺口而出:“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对罢,两人开怀大笑。

有一后生欲拜一位老郎中为师学艺,老郎中却要先考考后生。他先说出一副对联:“九死一生救阿斗,昭君出塞到番邦。”横批是:“立起沉疴,”而后,老郎中捻须笑道:“此联内含四味中药,横批则是一位古人姓名,你若能猜得出,我便收你为徒。”后生略思片刻,胸有成竹地回答:“这有何难?‘九死一生’是‘独活’,‘阿斗’是‘使君子’;‘昭君出塞’乃‘王不留行’,‘番邦’即‘生地’。横批系汉朝大将军‘霍去病’。师父,不知徒儿所答对否?”老郎中听罢大喜,伸出拇指夸道:“你果然‘药’思敏捷,回答完全正确。好!自今日起,我正式收你为徒儿。”

李明珍自幼善对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明代医学家。他好读医书,因为发现历来本草有很多错误,就立志重修。于是翻山越岭,穷搜博采,历时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三易其稿写成《本草纲目》一书,为我国药物学史上一大巨著,李时珍也被称为“中国药圣”。

李时珍自幼聪颖善对,还没上学就跟着父亲认熟了好多字。他刚入学时,私塾先生望着被树木环抱的远山,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李时珍当时虽然只有八岁,但见朝霞分外明媚,过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先生大为吃惊,决心加倍关照。

有位药铺主人,膝下有一个女儿,聪慧而美貌,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男子结为伴侣,决定用药名作上联征婚:“玉叶金花一条根。”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其中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他不得不求李时珍帮忙。李时珍少年助人为乐,脱口对道:“冬虫夏草九重皮。”铺主见马公子比较英俊,又

交给他上联,限一天对上。这上联是:“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马公子只得二请李时珍对出下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铺主看后非常高兴,随即再出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限半天对出。马公子无奈三求李时珍。李时珍为了成全这桩婚事,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红娘”作下联。铺主十分满意,当即答应订婚。

当地郝知府对医药略知一二。一次中秋赏月时,风吹灯笼熄,原来是灯笼破了三个窟窿,便口占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是防风。”因一直续不出下联,只好找李时珍对出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又有一天,郝知府去拜访李明珍。走进院后,看到从竹不禁赞叹:“烦暑最宜淡竹叶。”李时珍随口对道:“伤寒尤妙下柴胡。”

郝知府看到几株玫瑰,不胜感叹:“玫瑰花小,香闻七八九里。”李时珍笑着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郝知府是外地人,见李时珍如此投机,又吟出一联:“做官者四海为家不择生地熟地。”李时珍笑道:“行医人一脉相承岂分桃仁杏仁。”

郝知府拿起李时珍为他开的处方,自言自语:“纸白字黑,酸甜苦辣五味皆有。”李时珍手中毛笔尚未放下便说:“杆硬尖软,采晒炒切炙百合俱全。”

就这样,宾主唱和属对,沉浸在妙思雅兴之中,不觉天色已晚,郝知府起身告辞出门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李时珍笑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欧阳修答对过关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十二岁那年的一天,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问:“城下何人?为何现在进城?”欧阳修答道:“读书人远道而来,进城求宿。”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很有点口才的小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欧阳修答道:“遵命。”老兵念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欧阳修一听这上联,看似随便说出,其实叠字连用,暗藏机巧,便接上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老兵大声道:“我是要你对的!”欧阳修笑道:“学生已经对过了。”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楼开了城门。

讲到这里,也许少年朋友们会问:“对联讲究的是字数相等,既然上联十一个字,下联怎么是十六个字呢?”其实,这幅对联是:

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苏辙改对显才华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与其兄苏轼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 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

道:“何水能如河水清?”

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声叫好。从此,苏辙也远近闻名了。

徐文长手对知府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又别署田水月,山阴(今属绍兴)人,明文学家、书画家,也是晚明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一生作联很多(《徐渭集》载有对联118副,这在明代是很少见的,而所写出40字以上的长联就有12副,在明代几乎没有第二人。尤其是他最先突破百字长联,为绍兴开元寺大殿题的140字长联至今犹存),至今徐文长还有一些作联故事在浙江流传。

徐文长十四岁时来到杭州。当时的杭州知府目中无人,他得知徐文长在杭州赋诗作画,颇受人们赞赏时,大为恼火,认为一个小毛孩子竟敢在他的辖区内舞文弄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将徐文长召来对句。威胁他说如对不上,就驱逐出城。徐文长镇定自若,满口答应。知府带徐文长到西湖边,指着六合塔,说出上联:“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长没有开口,只是扬了扬手。知府以为对不上,暗自高兴。他得意忘形地指着保俶塔,又出了个上联:“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四海。”徐文长还是一言不发,而是用手指了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然后,又两手平摊,往上一举。

知府见徐文长还是没有回答,就神气十足地说:“连一句也对不出,还算什么神童!”立即下令:“快把他赶出去!”这时,徐文长却理直气壮地哈哈大笑:“休得无礼,下联早就对好了!”知府怒气冲冲地说:“你敢无理狡辩,愚弄本府?”徐文长解释说:“你是口出,我是手对。”“手对!是什么意思?”知府追问道。 徐文长答道:对第一联扬了扬手,就是说“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对第二联拱拱手,两手平摊,往上一举,是说“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知府听了哑口无言,只好悻悻而去。

张兰、张芳答武后

唐武则天(690年-704年)时期,宣化府附近有一对神童姐妹。姐姐张兰十三岁,妹妹张芳九岁,姐妹俩聪明过人,特别善于作诗联对。这消息传到女皇帝武则天的耳朵里,她不大相信,便传下一道圣旨,命宣化府火速把姐妹俩送到京都。

金銮殿上,姐妹俩对武后提出的各种问题对答如流,武后听了十分惊奇。接着,武后出联要张兰对:“河里荷花和尚掐去何人戴?”

这是异字同音联,“河、荷、和、何”四字同音,出得新奇别致,要对下联很不容易。满朝文武听了,都不由得皱眉摇头,替张兰担心。没想到那张兰斜瞟了一旁为武后弹琴的美女一眼,开口就对:“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武后面露喜色,连连颔首。两旁的官员们也扬眉舒气,低声议论“情、琴、清、青”这四字同音对得更妙。

武后接着问张芳:“朕还有一副绝对,你能不能对上?”随即吟出上联:“冰冻兵车兵砸冰冰碎兵车动。” 联中“冰、兵”同音,“冻、动”同音,十二字一气呵成,珠联璧合,确是“绝对”。大臣们手里又捏了一把汗,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张芳的脸上,只见她歪着头,转着一对又大又亮的黑眼珠,稍稍一想即对道:“龙卧隆中隆未龙龙自隆中飞。”

武后听了十分高兴。众大臣齐声夸赞:“诸葛亮隐居隆中的真情,被这小女娃一语道出了。”武后越听越高兴,即令摆酒设宴,款待这对小姐妹。

席间,武后拉着张芳的小手说:“朕爱你才思敏捷,又知礼节,想留你在我身边,你愿意吗?”张芳听了,脸上露出悲伤的神色,低头不语。武后又说:“你默许了,好,就这么定了。你现在就做一首离别诗,送送你

姐姐吧!”

小张芳慢慢地站起来,离席即吟:“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得一行归。”

吟罢,眼泪夺眶而出。满朝文武见状,纷纷放下杯箸,嗟叹不止。武后也长叹一声,说:“同来同归,二女之愿也!看来真是欲去不可留啊!”于是感叹一番,才命人把张兰和张芳送了回去。

王老者一身土气 朱先生半截牛形

相传某地有个王老头很会作对联,附近一位朱秀才见他普普通通的样子,颇有些不以为然。一日秀才登门便言:

王老者一身土气

王老头对道:

朱先生半截牛形

秀才默然。

朱秀才的上联用了析字法。因“王”、“老”、“者”三字,均含有土字在内,故云“一身土气”。王老头的对句也用析字法,因“朱”、“先”、“生”三字都含有牛字的上半部,故云“半截牛形”。

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奇趣妙绝对联》云,郁达夫某年游杭州西湖,至茶亭进餐。面对近水遥山,餐罢得句云: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一时未得对句。适逢主人报帐曰: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达夫以为主人是说对句,经交谈,不禁大笑。 三竺,指上、中、下。六桥,指苏堤上有六座桥,即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九溪,在烟霞岭西南。十八涧,在龙井之西。因巧合与误会而成联是这副对联的情趣所在。上联全为杭州山水, 下联全为食单帐目,两联数字对得尤其工整,很难得。

欠食饮泉

相传旧时有一书生,衣食无着,一日饿极,伏于泉畔饮水充饥。一老秀才路过,见面问之曰: 欠食饮泉,白水何能度日

书生答道:

才门闭卡,上下无处逃生

联语用析字双关法。“欠”与“食”组成“饮”字,“白”与“水”组成“泉”字,“才”与“门”组成“闭”字,“上”与“下”组成“卡”字。

抗战时期,蒋介石政权层层克扣教育经费,加上通货膨胀,教职员工苦不堪言。某大学教师愤题如下一联:“ 欠食饮泉,白水何堪足饱; 无才抚墨,黑土岂能充饥?”此联显然是老秀才联句之脱化和仿作,手法与前完全一样。

家藏千卷书 不忘虞廷十六字

相传宋代刘少逸幼时,一日随师往拜名士罗思纯。罗出对曰: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