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寻找快乐的小蜻蜓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22:30:08 体裁作文
寻找快乐的小蜻蜓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寻找快乐的小蜻蜓Microsoft Word 文档

寻找快乐的小蜻蜓

一只在水边生活的小蜻蜓感到自己不快乐,就离开生活的小池塘去寻找快乐??

它飞呀、飞呀??飞到田野上,看见了稻草人。就飞过去,问:“你知道快乐在哪里吗?”稻草人说:“知道啊,就在我守护的田野里。”小蜻蜓四处望了望,心里想:“没有啊,快乐在哪里呢?” 它继续往前飞,飞到了森林边,看见了啄木鸟。连忙飞过去问:“你知道快乐在哪里吗?”啄木鸟说:“知道啊,它就在我医治的这片森林里。”说完,啄木鸟就去忙着给老树捉虫子了。小蜻蜓又迷茫的望了望四周,心里想:还是没有啊,快乐到底在哪里呢?

它无精打采的继续往前飞。河里的小鲤鱼看见了,便问它:“小蜻蜓,怎么这么不高兴啊?”“我找不到快乐了,稻草人说快乐在它守护的田野里,啄木鸟说快乐在它医治的森林里,可我就是看不到。哎??”

“呵-呵-呵??”小鲤鱼笑出了一串水泡泡,“他们说的对啊,快乐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不信你去试试看!”“真的吗?我这就去试试看。谢谢你,小鲤鱼!”

小蜻蜓向前飞啊飞,看见了在路边哭泣的小蝴蝶,赶忙停住脚步,问:“怎么了,小美丽?”“我的翅膀弄脏了,再也不美丽了,呜呜呜??”“没关系,我帮你洗一洗。”说完,它就去河边弄了一些清水,把小蝴蝶的翅膀洗干净。小蝴蝶高兴得翩翩起舞,看着小蝴蝶高兴的样子,小蜻蜓也开心的笑了??

“原来,快乐就在这里啊!我今后一定会天天帮助别人的。”小蜻蜓心里想。从此,小蜻蜓便拥有了无尽的快乐。

义县 文昌宫小学

三年四班

徐 璐

篇二:寻找幸福作文

寻找幸福作文

寻找幸福作文(一)

一眨眼,我已经快上中学了。看着窗外飘飞的雪花,我不禁想起小时候与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有些人觉得现在长大了,童年已经不会再回来了,可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在这个雪天,我要找回自己的童年。

这一天下了很大的雪,雪停后,我去找和我同龄的朋友玩。我问他玩不玩打雪仗,我万万没想到他竟然和我说这种游戏是小孩子玩的。

我走在路上,迈着沉重的脚步。天有些暗了。我停下脚步,回头看看,积雪上有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看着这些脚印,我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在雪地里玩耍。

回到家以后,天已经黑了,几颗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着光芒。过了一会儿爸妈回来了,他们手里拿着蛋糕,我才发现今天是我生日,我们坐在桌前,桌上摆着蛋糕和几根蜡烛。我许了愿,爸妈问我许了什么愿望,我认真地说:“我想找回童年。”爸妈有些惊讶,微笑的说:“我们来帮你完成这个愿望。”

我们来到院子,借着月光玩起打雪仗我们都被砸中过可是我们都很快乐。 我的童年回来了,我又重新体会到了幸福、快乐的感觉。

寻找幸福作文(二)

童年是树上的蝉,童年是水中的蛙,童年是牧笛的歌,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美好的童年。

冬天到了,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我不禁想起小时候与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的美好的童年。有人觉得长大了,童年已经不会再回来了,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总觉得在这个雪天,我能够找回自己的童年。

雪停了,我出去找和我同龄的朋友玩。我问他们出去玩不玩打雪仗,可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同我一起玩打雪仗的,并且都说:“这种游戏是小孩子玩的,我们现在已经在玩电脑了。”

我好不容易才约了一个同我一起玩的小林,我们两个在学校的操场上堆起了雪人。人长大了堆起雪人也确实快了不少,不一会我们两个就把雪人堆好了。我看着我们堆好的雪人,仿佛又找回了我童年的记忆。

小时候,每逢下雪爷爷奶奶就领我到操场上堆雪人,我把把雪弄成一个小圆球,把小圆球在地上滚来滚去,滚啊滚!不一会儿雪人的身体就弄好了,接下来拿一个萝卜插在脸的正中央,再拿一张黑纸弄成两个黑圈纸片贴在脸部上方,雪人的脸也好了。然后拿两根没切过的芹菜插在身体的两边做成衣服,就这样整个雪人就完成了。回到家以后,天已经黑了,爷爷奶奶回来了,他们手里拿着蛋糕,我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我坐在桌前,桌上摆着蛋糕和几根蜡烛。我许了愿,爷爷奶奶问:“梦迪,你许了什么愿望?”我认真地说:“我想找回童年。”

爷爷奶奶有些惊讶,微笑着说:“我们来帮你实现这个愿望吧!”于是,我们就来到院子里,借着月光玩起打雪仗来了。我们都有被砸中过,可是我们都很快乐。 因为,不仅我找回了童年,同时,爷爷奶奶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寻找幸福作文(三)

在我的心中,童年像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躲藏来躲藏去,永远也抓不住。 沐浴春光,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正在追赶着草丛里翩翩起舞的蜻蜓和蝴蝶。那是

我正在寻找童年的踪迹。太阳似火,只听“扑通”一声,一个穿着游泳衣的小女孩跳进游泳池。轻快地游着,仿佛一条小鱼在水里扇动鱼鳃,那是我发现童年变成了一条小鱼向水里游去,我要捉住它。大地似金,在爸爸背上把拾来的红叶装在树上的那个小女孩,那是我要抓住童年的翅膀。树披银装,在妈妈指导下勇敢的在冰面上滑行的小女孩,那是我在追踪童年的身影。

童年,你是一座天桥! 童年,你是一颗钻石!童年,你是我心中一颗最亮的星星!

篇三:小蜻蜓1

《小蜻蜓》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小蜻蜓》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三四拍子,五声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结尾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似乎在炫耀小蜻蜓的自豪。同时告诉同学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让儿童们懂得保护蜻蜓、维护益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小蜻蜓》,指导同学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扮演,感受音乐所表示的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形象。 2.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猜谜、聆听、创编、扮演、用打击乐伴奏等音乐活动,培养同学的音乐表示力和发明力。 3.通过歌曲表达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 ,渗透维护益虫、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示歌曲形象。 难点:鼓励同学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词创编、歌曲扮演,“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同学容易受定势影响唱成“不”为两拍,“吃”为一拍。是教学歌曲的难点。 教学战略: 针对一年级同学活泼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把激发同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贯穿始终,创设一种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同学的积极表示和发明。 教具: 歌曲磁带、录音机、电子琴、课件、碰铃4个、头饰(蜻蜓、蚊子)、荷叶、荷花、歌词条、蜻蜓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同学进教室坐好。 二、师生问好。 1. 今天老师见到我们102班小朋友一个个都这么可爱,坐得端端正正的样子特别有精神,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那么我们来拉勾勾做好朋友吧。 播放歌曲伴奏《拉勾勾》,齐唱,互相做拉勾勾律动游戏。 【设计意图:由于初次接触这个班级,由歌曲《拉勾勾》导入,为同学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了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2.真好!现在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了,那我们互相来问声好吧!你们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向你们问好的,待会儿请你们也学老师的样向老师问好。听好了: ⑴师边拍手边念: 3—5 ︱2——︱6—1︱5——︱ 小 朋 友, 下 午 好。 ⑵生拍手向老师问好。 ⑶师: 3—3︱2—3︱1 1 2︱6——︱ 生: 小朋 友 们 下午 好。 ⑷生同上。 【设计意图:改变保守的问好方式,引起同学的兴趣。也为本课的学习作好节奏、旋律方面的铺垫,分散了学习的难点。】 三、谜语揭题,聆听旋律。 1.我发现102班小朋友不只聪明,而且特别友爱。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打算送一只很漂亮很可爱的小昆虫给你们。老师知道,小朋友们是最喜欢小动物的了。你们见了它呀一定会非常喜欢。它是谁呢?老师出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吧。 “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一双翅膀薄又明,捕获蚊子有身手。”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猜谜语的方式能引起同学的关注和兴趣。】 2.那么我们请它出来吧!〔点击课件“课题”动画三只蜻蜓飞入,变成课题〕 3.哇!多么可爱的小蜻蜓啊!喜欢吗?说说你喜欢它的什么? 4.小蜻蜓今天来到我们班,非常开心,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了,你们看—— 〔点击课件“节奏音乐”,两只小蜻蜓在飞舞。〕同学随音乐自由律动。 5.小蜻蜓飞来飞去的在干吗呀?(捕获蚊子)〔点击课件"蜻蜓",出现捕蚊子的动画。〕 6.看到小蜻蜓忙着捕蚊子,你想对小蜻蜓说什么? 过渡语:小蜻蜓真是捕蚊的小英雄!帮我们捉了这么多害虫。它对我们人类有益,应该称它为益虫。让我们送一首歌来感谢小蜻蜓吧! 【设计意图:激发同学对小蜻蜓的喜爱,为歌曲的教学埋好情感的伏笔。以送歌的方式让同学参与聆听歌曲的教学活动中显得亲切自然。】 四、聆听歌曲。 1.听第一遍:按节奏摆头拍手、张开双手学飞等简单律动。〔完毕课件点击"返回"〕 2.听第二遍:真好听!老师听了还想听呢。让我们指着歌词再来听一遍吧。 〔揭示歌词条〕师按旋律走向一格格指着歌词,突出强拍处。 【设计意图:歌词条的设计很新颖美观,强拍处底色用深蓝色,弱拍处用淡黄色。歌词的走向按旋律高低起伏,似乎是小蜻蜓在飞舞。给同学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旋律美感。】 过渡语:小蜻蜓听了我们送给它的歌,心里很高兴。它刚才悄悄地跟我说它更希望听小朋友们亲自唱给它听,那就让我们先来学会这首歌,等会唱给小蜻蜓听吧。 【设计意图:这样的过渡语充沛地调动了同学学习歌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歌曲的学习中,使学习由被动

变为主动。】 五、学唱歌曲。 1.按节奏读歌词。 师指着歌词条领生读,注意读准"不吃菜"中的"不吃"要连起来读。"捕""益"都是生字要读准字音。如读得不好,可以再跟着课件中的小朋友一起伴乐读。 2.唱歌词。 ⑴跟琴轻唱,唱出三拍子节奏特点。 ⑵歌曲处置:小蜻蜓的翅膀又轻又薄,飞的时候那么轻巧优美。这首歌词就像小蜻蜓在翩翩起舞一样,我们要唱出这种感觉。(边说边在歌词条开头贴上小蜻蜓的图片) 3.打击乐伴奏。 小朋友唱得真好听!假如再配上打击乐伴奏,一定会更好听!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件打击乐器,它叫碰铃。 ⑴师演示打击方法。 ⑵指名四人上台伴奏,其余生边唱边徒手做打击状。 六、歌曲扮演。 (一)学小蜻蜓飞。 1.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蜻蜓经常在什么地方飞舞吗?它是怎样飞的? 有的时候小蜻蜓喜欢在草地上低低地飞,有的时候喜欢在天空中自由地高飞,还有的时候,它喜欢在池塘里小河边上侧着身体斜飞,这时它的翅膀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可调皮了!有个成语就叫做“蜻蜓点水”。 2.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着教室学蜻蜓高飞、低飞、侧飞。 (二)情景扮演。 1.创设情景、激发热情:每年夏天,当池塘里的荷花开放的时候,也是蚊子最多的时候,这时,小蜻蜓们可就有的忙了。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荷叶和荷花,以和小蜻蜓、小蚊子的头饰,想请小朋友上来扮演小蜻蜓在荷叶丛中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 2.导演创意:在扮演之前,请小朋友都来当一回导演,想想可以怎样来扮演,我们先来讨论一下。 3.进行扮演。下面的同学演唱。 4.评议,再另请同学扮演,取长补短。 【设计意图:尽可能营造一种逼真的学习情景,组织同学通过合作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来再现歌曲形象。“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此时,同学的情感体验、体态语言、声音表示水乳交融,同学跟着录音一起扮演,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教师给同学提供充沛的表示空间,使同学的发明性得到发挥,唤起他们的表示欲和发明欲,极好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趣,获得了音乐的审美愉悦。】 七、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用歌声和优美的舞姿赞美老小蜻蜓。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昆虫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益虫。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你也能编一首歌来唱唱它们吗? 如:小蜜蜂,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酿造花蜜它最懂。 小蝴蝶,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传达花粉立大功! 小瓢虫,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专捉蚜虫是英雄。 ...... 【设计意图:教科书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从课内延伸至课外,给同学更广阔的空间。拓展了同学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使同学更加关注生活、留意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事物。】 八、课堂小结,渗透情感教育。 小朋友编了这么多首益虫的歌,真让老师佩服!听了他们编的这些歌曲,你们有什么话想说的吗?(对益虫说,对其他小朋友说,对不保护益虫的人们说......) 对啊,这些益虫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它们,让大自然中有更多的昆虫在天空翩翩起舞、愉快歌唱! 下面我们学小蜻蜓轻轻地飞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快乐吧。 【设计意图:音乐教学是声音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情感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间的渗透,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此时,同学带着美好的心情离开教室,课已完,情未尽。】 九、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为了让同学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同学享受音乐、表示音乐、发明音乐提供机会,让同学走进音乐,让音乐走入同学生活。首先,注重以审美为核心,给同学营造视觉美、听觉美、肢体美,让同学在美的环境中学习音乐,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结合同学的年龄特点,从同学的生理心理需求动身,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用富有童趣的亲切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真正体现同学为主体、教师作为同学的合作伙伴参与其中。第三,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发明。激发同学的学习主动性,让同学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发生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喜好。培养同学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示音乐和发明音乐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方法:引导式,练习法,谈话式,比赛式……

教学准备:手风琴,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会认真倾听,懂得倾听是一种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野蜂飞舞》(理解、表现)

欣赏片段1

师:你们喜欢小昆虫吗?都知道哪些小昆虫?

学生自由回答

师:能发出嗡嗡的声音,说明它飞的怎么样?

请你用动作表现一下它快速飞的样子。

请你用动作表现一下,高飞什么样,底飞什么样。(也可以用手指来表现它上下飞舞的样子)。

欣赏片段2

师:声音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当它飞的离我们很近的时候声音怎样?远时声音怎样?那它是怎么飞的呀?

师:①下面我们用“嗡嗡”的声音来表现一下它飞的很远的样子②再来用声音表现一下离我们很近的样子。

师小结后:那在昆虫的世界中也有一个专吃蚊子、害虫的小昆虫,知道是谁吗?把它请出来吧!

生:蜻蜓

三、感受、学唱并表现歌曲《小蜻蜓》。

1、启发谈话。

师 :你们见过小蜻蜓吗?

那你们见到的小蜻蜓,它们在干什么呀?

2、第一遍律动,自由表演。(播放《小蜻蜓》伴奏音乐)

音乐停后动作造型。

问问学生动作表现的意思是什么

3、第二遍律动,发现美的和与众不同的动作。 (继续播放《小蜻蜓》伴奏音乐) 师:我们再来做做小蜻蜓,这么美美地来飞一飞。

4、鼓励动作美的和动作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同学,请他们做一做,大家学一学。

师:我们这里肯定还有许多爱动脑筋的小蜻蜓,老师都来不及看,现在我要好好地再来找一找。

5、引导

师:咦,这么多聪明可爱的小蜻蜓,它们会在哪里飞呀?

池塘边;草地上;荷叶上;花的身上……

师:小蜻蜓除了可以在小树上休息以外,还能在哪里休息呢?

 小花;大树;荷叶……

 (学生随机演一演,教师随机去停一停)

7、第三遍律动,情境表演。

师:现在你可以做一只快乐的小蜻蜓自由地飞翔,也可以找个空位,做做花儿,草儿,房屋,庄稼等等,让小蜻蜓到你身上来停一停,帮你捉捉虫。

8、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内容。

 师:“小蜻蜓帮庄稼们捉掉了虫子,庄稼可高兴了,都唱起歌来夸小蜻蜓。你们听听,庄稼夸小蜻蜓什么了?

9、按节奏念歌词

 师:让我们也一起来夸夸小蜻蜓。

10、听教师范唱

 师:小蜻蜓那么棒,真是一群讨人喜欢的精灵,老师也想来夸夸它们了。

11、听琴声伴奏唱

 师:我们也试着用歌声来夸夸这群小精灵吧!

12、听录音伴奏,再唱

 师: 有些小蜻蜓偷懒了,还没捕到蚊子它就把翅膀放下来了。”(随机唱唱不连贯的地方)

 勤劳的小蜻蜓可不是这样,它们会在捕到蚊子之后再把翅膀放下来休息。”(随机唱唱连贯的第一句)

 你们喜欢怎样的小蜻蜓呀?

13、完整地边唱边表演

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勤劳的,又会唱歌又会跳舞的小蜻蜓吧!

四、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用优美的歌声和轻柔的舞姿赞美小蜻蜓。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昆虫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益虫。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你也能编一首歌来唱唱它们吗? 如:小蜜蜂,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酿造花蜜它最懂。 猫头鹰,是益鸟,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专捉老鼠是英雄! 小瓢虫,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专捉蚜虫是英雄。 ......

五、课堂小结,渗透情感教育。

益虫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它们,让大自然中有更多的昆虫在天空翩翩起舞、愉快歌唱!

篇四:小蜻蜓

《小蜻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蜻蜓》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三四拍子,五声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结尾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似乎在炫耀小蜻蜓的自豪。同时告诉学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让儿童们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小蜻蜓》,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形象。

2.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猜谜、聆听、创编、表演、用打击乐伴奏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歌曲表达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 ,渗透保护益虫、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难点: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词创编、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学生容易受定势影响唱成“不”为两拍,“吃”为一拍。是教学歌曲的难点。

教学策略:

针对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贯穿始终,创设一种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和创造。

教具:

歌曲磁带、录音机、电子琴、课件、碰铃4个、头饰(蜻蜓、蚊子)、荷叶、荷花、歌词条、蜻蜓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进教室坐好。

二、师生问好。

1. 今天老师见到我们102班小朋友一个个都这么可爱,坐得端端正正的样子特别有精神,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那么我们来拉勾勾做好朋友吧。

播放歌曲伴奏《拉勾勾》,齐唱,互相做拉勾勾律动游戏。

【设计意图:由于初次接触这个班级,由歌曲《拉勾勾》导入,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了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2.真好!现在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了,那我们互相来问声好吧!你们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向你们问好的,待会儿请你们也学老师的样向老师问好。听好了:

⑴师边拍手边念: 3—5 ︱2——︱6—1︱5——︱

小 朋 友, 下 午 好。

⑵生拍手向老师问好。

⑶师: 3—3︱2—3︱1 1 2︱6——︱

生: 小朋 友 们 下午 好。

⑷生同上。

【设计意图:改变传统的问好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为本课的学习作好节奏、旋律方面的铺垫,分散了学习的难点。】

三、谜语揭题,聆听旋律。

1.我发现102班小朋友不仅聪明,而且特别友爱。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打算送一只很漂亮很可爱的小昆虫给你们。老师知道,小朋友们是最喜欢小动物的了。你们见了它呀一定会非常喜欢。它是谁呢?老师出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吧。

“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一双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领。”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猜谜语的方式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2.那么我们请它出来吧!〔点击课件“课题”动画三只蜻蜓飞入,变成课题〕 3.哇!多么可爱的小蜻蜓啊!喜欢吗?说说你喜欢它的什么?

4.小蜻蜓今天来到我们班,非常开心,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了,你们看—— 〔点击课件“节奏音乐”,两只小蜻蜓在飞舞。〕学生随音乐自由律动。

5.小蜻蜓飞来飞去的在干吗呀?(捕捉蚊子)〔点击课件"蜻蜓",出现捕蚊子的动画。〕

6.看到小蜻蜓忙着捕蚊子,你想对小蜻蜓说什么?

过渡语:小蜻蜓真是捕蚊的小英雄!帮我们捉了这么多害虫。它对我们人类有益,应该称它为益虫。让我们送一首歌来感谢小蜻蜓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小蜻蜓的喜爱,为歌曲的教学埋好情感的伏笔。以送歌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聆听歌曲的教学活动中显得亲切自然。】

四、聆听歌曲。

1.听第一遍:按节奏摆头拍手、张开双手学飞等简单律动。〔完毕课件点击"返回"〕 2.听第二遍:真好听!老师听了还想听呢。让我们指着歌词再来听一遍吧。 〔揭示歌词条〕师按旋律走向一格格指着歌词,突出强拍处。

【设计意图:歌词条的设计很新颖美观,强拍处底色用深蓝色,弱拍处用淡黄色。歌词的走向按旋律高低起伏,似乎是小蜻蜓在飞舞。给学生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旋律美感。】 过渡语:小蜻蜓听了我们送给它的歌,心里很高兴。它刚才悄悄地跟我说它更希望听小朋友们亲自唱给它听,那就让我们先来学会这首歌,等会唱给小蜻蜓听吧。

【设计意图:这样的过渡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歌曲的学习中,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五、学唱歌曲。

1.按节奏读歌词。

师指着歌词条领生读,注意读准"不吃菜"中的"不吃"要连起来读。"捕""益"都是生字要读准字音。如读得不好,可以再跟着课件中的小朋友一起伴乐读。 2.唱歌词。

⑴跟琴轻唱,唱出三拍子节奏特点。

⑵歌曲处理:小蜻蜓的翅膀又轻又薄,飞的时候那么轻巧优美。这首歌词就像小蜻蜓在翩翩起舞一样,我们要唱出这种感觉。(边说边在歌词条开头贴上小蜻蜓的图片) 3.打击乐伴奏。

小朋友唱得真好听!如果再配上打击乐伴奏,一定会更好听!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件打击乐器,它叫碰铃。

⑴师演示打击方法。

⑵指名四人上台伴奏,其余生边唱边徒手做打击状。

六、歌曲表演。

(一)学小蜻蜓飞。

1.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蜻蜓经常在什么地方飞舞吗?它是怎样飞的?

有的时候小蜻蜓喜欢在草地上低低地飞,有的时候喜欢在天空中自由地高飞,还有的时候,它喜欢在池塘里小河边上侧着身体斜飞,这时它的翅膀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可调皮了!有个成语就叫做“蜻蜓点水”。

2.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着教室学蜻蜓高飞、低飞、侧飞。

(二)情景表演。

1.创设情景、激发热情:每年夏天,当池塘里的荷花开放的时候,也是蚊子最多的时候,这时,小蜻蜓们可就有的忙了。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荷叶和荷花,以及小蜻蜓、小蚊子的头饰,想请小朋友上来表演小蜻蜓在荷叶丛中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

2.导演创意:在表演之前,请小朋友都来当一回导演,想想可以怎样来表演,我们先来讨论一下。

3.进行表演。下面的同学演唱。

4.评议,再另请学生表演,取长补短。

【设计意图:尽可能营造一种逼真的学习情景,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来再现歌曲形象。“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此时,学生的情感体验、体态语言、声音表现水乳交融,学生跟着录音一起表演,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空间,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唤起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极好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趣,获得了音乐的审美愉悦。】

七、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用歌声和优美的舞姿赞美老小蜻蜓。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昆虫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益虫。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你也能编一首歌来唱唱它们吗? 如:小蜜蜂,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酿造花蜜它最懂。 小蝴蝶,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传播花粉立大功! 小瓢虫,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专捉蚜虫是英雄。 ......

【设计意图:教科书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从课内延伸至课外,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留意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事物。】

篇五:罗忠秀进入阅读世界,找寻作文空间

进入阅读世界,找寻作文空间

——运用期待视野进行阅读写作教学

罗忠秀

内容提要:利用“期待视野”的理论知识,思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课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能走出课本,发现新知,为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一定的基础,找寻到作文的空间。

关键词:定向期待 套板反应 作文空间

教育直面人的生命,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振聋发聩的话语“教育,首先是人学”,杜威提出“教育即生命”。教师和学生都是生命个体,相对于非生命而言,生命个体应该是灵动的,应该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教师与时俱进的运用对话观、建构观、体验观,从“塑人”的角度和学生一起创造性解读文本对写作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缘起

教学时越来越发现学生阅读视野狭窄,词汇贫乏;写作时素材匮乏,事例单一,见解肤浅,完全没有一个十七八岁年轻人该有的理智和成熟,但他们对社会的其他方面却又显出了不同于年龄的成熟与老年。这不得不由人深思。

现代社会早已进入追求生活高节奏高效率的时代,我们对文化的吸收方式也进入到“快餐”时代。时间的紧迫,工作的压力,琐事的繁多,使得我们失去了静心读书的时间和空间,于是,对古今中外的名著,对有益于提升我们精神素养和文化内涵的作品,我们“狼吞虎咽”地采取了或“速食”或“囫囵吞枣”的方式,不分三七二十一地把它们 “塞”进大脑:看名著只看简介,读大作只读梗概,于是在三朋两友吹牛时提提书名以显自己的儒雅,如果遇到内行就哑了声,谦虚者听得内行一席言,真要发出“听君一席言,胜读百家书”的感慨了。

在这样什么都追求快速的时代里,当我们有闲停留下来,窥视自己每天的生活时,才发现在每件事上我们过得就象蜻蜓过河,点水既过;鹏鸟过江,一掠而过一样,什么都显得是那么地匆匆,在记忆的大海里只有淡淡的一抹。在时光的列车上,我们做了一个匆匆的过客。

在现在这个充满了物欲的世界里,在文化的领域里我们绝大多数人也是做了一个匆匆的过客。

二、学生现状和成因

首先,80后的学生顺应了时代特色,影视文化的形象生动、通讯工具的便捷快速、社会筐架的打破,使他们视野宽阔,知识杂多,在他们的大脑里充斥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它们杂乱无章地占着他们的思想空间。可是,真要追寻这

些“知识”的源头时,他们也正应了那句俗话“该知道的不知道,不该知道的倒知道得比谁都还多”。

快节奏的生活旋律,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使他们过早地显得十分浮躁,功利心很迫切:读书也是为“分”而读,与“分”无关的则关心不多,甚至无暇顾及。

其次,现代学生与课本之间是一种隔膜状态:学生是学生,作品是作品,学生完全把自己当作是作品的“局外人”,往往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阅读作品,所以学生的感受总是很肤浅,无论多么震动人心的事件,到了他们眼里,都成了“故事”,都成了“别人瞎编的”“无事找事”的一类。于是,学生和作品之间就存在着巨大的隔阂空间,他们走不进作品的世界,更走不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就在他们看似忙碌充实的生活中淡化了,甚而消失了。

最后,是现代教学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向分看齐”,这也使教师的教学也走向了“为分而分”的教学模式,只要能教导学生“拿分”“得分”就行,因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缺失了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培养。

三、利用“期待视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基于以上原因,通过对期待视野理论的学习,对高一学生的阅读教学我得到了如下一些启发:

(一)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的世界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材汇聚了各种各样的文章:古今中外名著节选,中国传统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现代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演讲词、序言等等,也汇聚了人类的各种情感:对人情的悲欢离合,对国家的爱恨情仇。

所以,尽管现代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面很宽,得到的社会知识很多,但他们的生活面还是很单一,九年乃至十二年的学习生活大多是两点一线:家——学校,如果初中就住宿学校,那么就只有校园生活了。他们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老师和同学,而且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他们都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羽翼”下,因此,尽管他们的文化视野很宽,但认识却很肤浅;情感世界也很单纯和狭小,生活的波折几乎没有,从而,他们对文学作品中各色各样的情感就很陌生,要他们把这些陌生的情感进行再述就很有距离了。

因此,第一,作为教者就应该尽可能地熟悉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世界,力争把学生这个自由的主体与作品这个客体联系起来,使二者达成同一。因为在他们的生活小世界里也有类似于成人丰富多彩的“大人世界”,因此,只要能够抓住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就可以引导这些“不懂世故”的中学生走进“成人的世界”,进而准确的把握作品中传达的情感。

如,在阅读教学中遇到诗人、词人和作品中人物与亲朋的离情别绪时,在分

析作品中人物之间的离情别绪属于哪种情况前,先设置一个学生生活中曾有过的情景,通过这样的情感迁移来理解作品传达的情感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如何体会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可以通过高一学生刚离开初中母校,对母校和初中好友的留恋之情进行迁移,教者可以通过三个问题来达到目的:

“到了一个新的学校,你们想不想念初中母校?”

“此时的你们对母校是什么感情?”

“如果你又回到了母校,看过之后马上要离开了,你是何种情怀?” 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诗歌中徐志摩对康桥的感情了。

又如徐志摩为什么要用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潭水、天边的云彩来体现这种情怀而不是用对人的回忆或者是对事件的描述来表现呢?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可问学生一个问题“你们回到母校的时候,看见什么会让你们想起过去的美好岁月?”当然也是物!操场、教室、课桌、路边树、坛中花??它们都是记忆的沉淀。还可以问他们如何间接而明畅地表达喜悦的感情,当然也是物!这一点学生在小学时就懂了:在他们的作文中一写到高兴,“花儿对我笑,鸟儿对我唱”就会不由自主地跑进他们的文中。

第二,为了建立这种契合点,教者还可以通过平时的阅读欣赏课来强行“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丰富”学生的情感认识。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多角度持久性地进行,如:开展学生读后感畅谈,教师推荐佳作欣赏,比比谁读书多等等。有了老师的引导,同学们的竞赛,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自然涨高,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动力。

第三,通过写作练习来达到“情感内化”。无论是课堂上得来的还是课余读来的,都是客观外在的进入,学生的感受只是一时的,因此,还需要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这就需要通过平时的写作训练来达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说明》中对学生的写作是这样要求的:“着重从写作心理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这就是要求高一的学生的写作是“我以我手写我心”,也是高考作文中要求的“真情实感”。生活在这样浮躁而急功近利中的学生的真情实感毕竟很少,因此,就需要教者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去体会、感悟,从而积累生活,丰富情感的积淀。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一点也是教者常用的迁移法。它也就是期待视野中的定向期待,即读者把自己的全部审美经验期待进入到阅读活动中去理解作品,这样就导致在某种程度上,读者的审美期待视野预先决定了其阅读结果。他经阅读后所理解和接受的是和他全部生活审美经验吻合的同化了的作品世界,同时作品也要具有让读者在作品提供的语言意象和信息中找到相同点和连接点从而加以

同化的潜在可能,这就是期待视野的求同排异的定向作用。

阅读中的定向期待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倾向就会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阅读心理。

寻找快乐的小蜻蜓作文

(二)辨词析句,探幽发微,走进文本深处

第一、透过语言的载体,在阅读中品味,在品味中感悟。

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亲近文字,顾及文本主旨分析语句,结合背景把握思想、情感,钻研文本,吃透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部,最大程度地贴近作者思想、情感,与伟大的灵魂碰撞、交融。

如《哀江南》字字看来都是血,每一处景致都渗透着亡国之痛、家国之悲,我们通过对语言的咀嚼和理解感悟课文表达的历史沧桑感。我们从吊孝陵、吊故宫、吊秦淮、吊长桥、吊旧院,品读出萧条、荒芜、破败、凄冷,咀嚼出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咀嚼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引导学生通过直觉思维综合感受语言的意义、情态、情味,牵住语言进行理解、感悟、升华情感。

小说《项链》劈头一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一个“也”字,既昭示社会的特定氛围,又为下文主人公玛蒂尔德“疯狂的幻想”张本,其好友珍妮是“美丽”的,与之相比,玛蒂尔德“也”是“美丽”的呀!珍妮能过上“令人艳羡”的生活,“我”为什么只能做一个荆钗布裙的贫妇?这一“也”字,既蕴含主人公自怨自艾的不甘,也含有作者若有若无的怜惜,可以让人洞察人性的弱点,也可以让人对人生的无常发出慨叹。

所谓“读书切勿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我们根据文本特点,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涵泳渗透,关照作品中主人公的心理流程,认识前人心灵旅行经验。

一个“跪”的动作,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礼节,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却演绎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关系的重要诠释,具备界定人与人之间等级、伦理的特定功能,意味着卑下对尊贵、平民对权势的一种屈从。《阿Q正传》中,阿Q被抓进县城,到得大堂,见了官人“膝关节立即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鲁迅先生用阿Q的“跪”揭示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奴性。时间倒退几百年,临刑前的窦娥一次“跪”于刽子手将要行刑时,两次“再跪”于向监斩官诉说“六月飞雪”和“亢旱三年”两庄誓愿。虽然她曾强烈谴责“错勘贤愚”、“不分好歹”的天地。这一“跪”让我们感受到她真实的一面,她所信奉认同的仍是黑暗和残酷的既有的统治秩序、伦理道德,我们看到的是三“跪”之后挥泪与婆婆“哭”别的被其所信仰的东西戕害而无力抗争的悲剧形象。与学生们通过这“科介”的研读,我们领悟到戏剧中“除语言以外的那一部分使作者观念得到充分表现的动作

(或行动)”(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

这样阅读,我们在阅读一种思想,阅读一种人生态度,也是阅读一种文化,我们与学生一道在同文本的碰撞中走进作者心灵,走进自己心灵,将文本的思想和情感内化为生命的滋养。

第二、举一反三,以相关链接掩饰自身对文本理解的肤浅。

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得意、得体、得情、得境,不能让迁移、拓展等掩饰自身对文本理解的肤浅。

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中“我们有时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一句,让人警醒,由钞票七折换现银,明明吃了亏,却满足、高兴,由这种心态引导学生联想到奴隶心态,被人宰割,一时能活命就满足就喜悦,由此及彼,推断这一句作者有力地鞭笞了人性中的奴隶意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思考,还有一些什么心态与奴隶意识相近,有同学认为:我们有时愿意做奴隶,因为有人愿意为你安排事情做,轻松!做主人要自己寻找事情做,辛苦!亦即宁愿做一头快乐的“猪”,也不愿做痛苦的“苏格拉底”。通过联想而引发出学生的这种思想不得不令人深思,现实生活中,比较多的人安于做“奴隶”,这是人类的倒退还是进步?是悲哀还是幸福?我们与学生一起探讨我们该何去何从,让认识走向深入。让学生读懂一些文字背后的沉重意义,读出一些句子内在的沉重情感,读出作者体现在文本中的民族精神、民族反思。

又如《庄周买水》用故事新编的方法,以含着苦涩的笑展示“庄周买水”,但故事不是目的,情节之后定有内容,我们与学生读出故事背后的深刻。学生们由经济大潮的冲击联想到学术的腐败,联想到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残酷,联想到环境污染的严重???

四、和学生一起找寻作文空间

作文教学的本质是“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学生独自实现这个转变是有难度的。数据显示:中学生不喜欢写作和害怕写作文的人数占学生总数的54。5%②,这其实是学生思维转变发生困难的侧面反映。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从生活积累到思维活动的转变,从思维活动到语言表达的转变;从而降低写作难度,提高作文的兴趣,推动作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学生走进了作品,固然能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但思维一旦形成定势,又会滑入到“套板反应”(朱光潜《咬文嚼字》高中必修语文教材第二册),这样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我们还应该要求学生打破原有的阅读方式,调整自身的期待视野,接受作品中与自身视野没有的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内容信息。从而丰富和发展作品的意义和开拓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创新。 ①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