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篆刻一片冰心在玉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22:55 作文素材
篆刻一片冰心在玉壶作文素材

篇一: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廖涛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4年第02期

地处豫西南、伏牛山南麓的南召县,山区和丘陵面积占到近97%,是河南省3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340个行政村中有133个被列入重点扶贫范围。数据显示,1995年,南召县地方财政收入仅有64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0元,贫困人口17万多人,超过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而截至2013年年底,该县社会固定资产完成9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60元,贫困人口已下降到3.3万人。

扶贫工作的显著成效背后,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自1995年根据工作安排对南召县实施定点扶贫以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简称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多位领导干部情系南召,扎根深山,攻坚克难,以“你们不脱贫,我们不撤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扶贫赞歌。

项目建设拉动县域经济

扶贫先从基础开始。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南召县基础设施薄弱、农民致富无门的状况,中央文献研究室先后选派10名处级干部和5名科级干部到南召县挂职、脱产驻扎,创造条件协调中央相关部委和河南省有关部门争取建设项目与资金。18年间,中央文献研究室直接或间接协助南召县争取到上级规划项目33个、项目资金3.5亿多元;协助招商引资项目26个,引资

3.8亿多元;协调争取到国家政策性扶贫资金1亿多元,为南召县的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和支撑作用。南召县连续10年被评为“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国务院在总结“整村推进十大典型”时,把“南召经验”作为头条向全国推广。

1995年,时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滕文生帮助南召县完成了催化剂厂5000吨苯酐项目立项,并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给予的1000万元贷款支持。2003年,他又通过与中国民生银行协商,由该行出资40万元对南召44所希望小学校长进行培训。

1997年,年近七旬的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到南召考察调研,他翻山越岭,走访慰问了13个贫困户,并结合实际向县里提出了多条建议。在座谈会上,他郑重承诺:“我们会认真担负起中央交给的扶贫任务,把扶贫工作负责到底。南召不脱贫,我们就不撤!脱贫以后,我们还要继续选派干部来援助你们工作。”一诺千金,在争取第三批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鸭河口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时,逄先知亲自写信、打电话、发公函,积极推动项目进展。其中,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项目争取到上级资金2000余万元,目前碾坪水电站和乔端水电站均已建成,并网发电。经逄先知从中协调,南召县于1997年被国家财政部、农业部确定为农业综合开发县。据了解,此项目可持续20~30年,每年都将有200多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落户南召。

2007年,中央文献研究室协助南召县争取到了投资2337万元的四棵树乡廖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解决了1.8万人畜饮水问题,解除了下游近10万人的汛期安全隐患。

2010年,到南召县挂职扶贫的王全喜积极协助南召县农业局、扶贫办和发改委等部门,使得400万元的农业科技中心种子质量检测项目和600万元的农业病虫害防治项目很快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的批复。

2011年,国家实施新一轮十年扶贫开发战略之时,中央文献研究室领导积极协调,最终把南召县纳入国家秦巴山系连片开发的重点扶持地区。

特别是2012年以来,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周峰到南召县挂职扶贫任县委副书记,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经过努力协调争取,投资60多亿元的马市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在2013年年底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的会签,即将在南召县落地实施,预计2014年春天正式开工建设。

“从繁华京城到偏僻山区,他们不怕苦累、务实重干、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南召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这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历任扶贫干部留给南召县广大群众的最深刻印象。

心系教育点燃希望之光

治穷先治愚,教育是根本。18年间,中央文献研究室共筹资400余万元,先后在南召县援建了留山镇土门希望小学、马市坪乡傲坪希望小学等10所小学,解决了贫困山区1000余名儿童的上学难题。

留山镇土门希望小学是1995年援建的。建校前,这里只有8间破土坯房,100多名学生用的课桌是用泥巴糊起来的,全校没有1件像样的教学设备。中央文献研究室先后发动本单位员工,集资12万元为这所小学改建了一座拥有20间教室的两层教学楼!后来,又陆续筹资3万余元,配齐了桌椅,组建了希望书屋,配备了3台电脑、2副篮球架和2副乒乓球桌,篮球、羽毛球、军棋、跳棋等教学器材与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如今,土门希望小学校园环境整洁、窗明几净,在茂盛花木的映衬下显得非常美丽。

小店乡建坪希望小学是2008年中央文献研究室全体干部集资25万元援建的。除此之外,中央文献研究室在南召县还筹资建起了10所希望书屋,捐赠了价值100多万元的电脑、图书、桌凳等物资。其中仅2008年就筹资捐赠南召县教育教学电脑100台,捐赠图书、教学仪器4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山区的办学条件。

心系教育、扶贫济困的爱心在不断传递。2013年6月,挂职扶贫的南召县委副书记周峰深入15个乡镇中小学学校调研时,了解到中央文献研究室以前援建的10所希望小学缺乏电脑、体育器材等,心急如焚。一回到北京,周峰便向单位领导做了专题汇报,提出援助申请。

中央文献研究室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从室主任基金中划拨20万元,为这10所小学购置了电脑、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体育教学设施,赶在秋季开学前配置到位。

在南召县农办挂职的青年干部曹前发,自己的老家也在农村,到南召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经济上还需要单位救助。但他在深入山区调研后,毅然选择了乔端镇白水河村2名父母均是聋哑痴呆、经济拮据、面临辍学的儿童进行帮扶,使得他们能继续上学读书。1998年年底,挂职期满回到北京的曹前发依然惦记着这两名特困生,春节前夕他特意把500元钱寄到南召县农办,委托农办的工作人员转送到两名学生家里。他在信中写道:“一定要在春节前把钱送过去,看看孩子们过节缺什么,千万别耽误孩子节后上学。”2011年春天,曹前发又汇款6000元,指定资助南召县的30名特困学生,并写信鼓励他们要发奋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曾在南召县挂职的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宋毅军,十几年来拿出自己的工资,共救助贫困学生10名。其中,南召县城郊乡北阴坡村的岳小改因父亲去世、母亲出走,家庭十分困难,上不起学。宋毅军得知后慷慨救助,从小学一直救助岳小改到考上宁波大学。岳小改大学毕业后,宋毅军还帮其协调到宁波一所高中任教。

据不完全统计,18年间,中央文献研究室通过单位和个人总计向南召县教育行业捐资200余万元,共救助贫困学生180余名。其中有一名领导干部一人就救助了南召县贫困山区7名失学儿童,并先后对35名贫困学生进行长期帮扶。

大爱无声情深沉,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或许正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余年来定点扶贫河南省南召县的真实写照。

篇二:刘绍铭:一片冰心在玉壶

龙源期刊网 .cn

刘绍铭: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陈蕾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2013年第06期

北大黄子平教授在刘绍铭先生的《蓝天作镜》一书的序言中这么说:“爱读刘绍铭的随笔,读时每每羡慕,乃至嫉妒,他一篇又一篇,起得像这样的上好题目:《卡夫卡的味僧汤》《番薯破腿多》《驴乳治相思》等等,题目起得?响亮?(有声有色),文章已是做好了一半。”手里捧着一本刘先生的书,于是,我急匆匆地翻看其目录页,心想书中文章的题目该是如何精彩呀。果然如此。这是一本写中国文化和文学名家的散文集,先看这些书名便能领略到先生文章的奇美和风趣,如《南海先生瑞典游》《落难才女张爱玲》《梁羽生:几人如我哭先生》《余英时:以身弘毅》《齐邦媛:白山黑水的女儿》《钟玲:大地春雨》《黄永玉:书画人生》等。翻开书卷,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款款从文中走来,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是那样的儒雅、端庄,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字世界里,他让这些名家走下神坛,轻盈地走进一个个读者的心里,沁人心脾。

(编 者)

刘绍铭,广东惠阳人,生于香港,笔名桑鲁卿、二残、袁无名。小说家、翻译家。196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就读大学期间是著名学者夏济安的学生,与白先勇、陈若曦、欧阳子、叶维廉、李欧梵等台大同学创办《现代文学》杂志,1966年获得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国立新加坡大学、夏威夷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岭南大学荣休教授。与旅美学人夏志清有深交,协助其出版《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并担任部分翻译工作。

他学贯中西,著译颇丰,尤善中西比较文学及翻译学,向来关心中外文坛动态与成就,评论快人快语。刊行作品多为散文,文才辛辣坦率,行文舒徐,见解独到,富有幽默感。其主要作品有:《吃马铃薯的日子》《旧时香港》《曹禺论》《二残游记》《含英咀华》《文字不是东西》《文字的再生》《文字还能感人的时代》《灵台书简》《一炉烟火》《烟雨平生》《到底是张爱玲》《张爱玲的文字世界》《能不依依》《激流倒影》《风月无边》,另译有《一九八四》《魔桶》等。

篇三: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廖群严 邓丽云 陈思琦

来源:《荣誉杂志》2013年第03期

锺月明是一名心繫家乡发展,关注家乡教育的热心人士。他早年在香港奋斗,主要经营各种家用电器,七十年代一举成为香港冷气行业的代表人物之一。长期以来,他参与家乡的教育工作,特别是为花都本地及外来工子弟提供免费的艺术教育,为这些平时难以接触到艺术熏陶的学子们,带来了一片纯净的艺术天空,同时为花都旗新村带来了一种健康积极、阳光向上的文化氛围。他的这份无私奉献的情怀感动了大家,因此获颁了“突出贡献奖”,亦受到各大媒体爭相报导。他的座右铭是“成功的人生,並非你拥有了多少,而是在於你创造了多少,付出了多少。”

“月是故乡明”

侨乡“花都”是锺月明先生的家乡,他出生在花都狮岭镇的旗新村,早年赴香港谋生,经过一番奋斗,创办了永明行冷气电业公司,在七十年代时就已成为香港冷气行业的代表人物,三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使他积累起一定的财富,於九十年代中退休。目前公司由儿子打理,转行製造一些高科技产品,如手机、计算机之类。

八十年代初,锺月明先生便已开始支援家乡的各项建设。在改革开放之际,他曾捐赠汽车予旗新村和芙蓉镇政府,又捐赠予旗新村小学新校舍,支持花都设立教育基金会,为新落成的芙蓉镇仁柏医院捐赠美国产的全新空调机18台,又为母校花都区一中和狮岭中学赠送20多万元的教学资源卡,捐资30多万元为芙蓉中学新建图书馆,陆续向旗新小学捐献大批书籍和教学设备,期望能以此改善学子们的就学环境,提升後代的文化素养。

1997年之前,大批香港人移民国外,锺月明先生亦在此时与家人移民到加拿大。在加拿大,他了解到国外的教育条件十分优越,不但教学设施先进,而且学习氛围十分自由,想到内地家乡的教育,他不免有些担心。“月亮还是故乡的圆”,抱着这样的想法,在香港生活习惯了的他,於2001年返回香港,更回到了家乡花都狮岭。

花都狮岭,中国皮具之都,拥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锺月明先生说,“最近几年来,家乡的发展日新月異,现已建成了国际性的度假村,每年还有四五次世界性的博览会和交流会,使得越来越多人认识了这里,但是我更关心在这里的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办学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1997年之後再次回到家乡,锺月明先生看到家乡狮岭有太多网吧,“因大人们迫於工作,没有多餘的精力管教孩子,一些孩子放学後就进入网吧,甚至进入赌博场所参与赌博。小小年

纪就不学无术,若长期照此,他们的未来,很是让人担忧。人在小时候就应多受教育,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从而使我有了办学的想法。”这时,已处於退休的他又有了新的目标。

对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锺月明先生,决定将办学的重点放在艺术之上。“我希望建立一个专门进行免费艺术培训的平台,培训当地居民及外来务工子弟。”最开始,锺月明先生将自己位於旗新村的祖屋修葺一番,办成了中华文化艺术学校(慈善机构),自掏腰包聘请专业的授课老师,开设书法、美术、钢琴、扬琴、古筝等多门艺术课程,甚至星海音乐学院的教授都会前来授课。“不同年龄的孩子们都可以前来免费学习。”中华文化艺术学校开学以来,受到了旗新村村民们的热烈欢迎,使孩子们拥有了一方原本难以涉足的艺术乐土。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开办,使得周边的网吧及赌博场所减少,甚至消失,锺月明先生喜在心里。而看着孩子们被各种乐器所吸引,陶醉於中华文化的熏陶之中,锺月明先生的心中更是欣慰、满足。

中华文化艺术学校的建立,成为广州市唯一在农村里开办的艺术学校,使得锺月明先生爷爷遗留的近百年的祖屋焕发出了生机,在琴棋书画的氛围中,在密密的龙眼树叶中,成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散发出一股久违的文化韵味。

然而,随着前来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早前的祖屋已满足不了需要,於是锺月明先生又花费三百多万,在祖屋旁边建成一座五层高、佔地2000多平方的洋楼作为中华文化艺术学校的教学楼。数年来,在此受过艺术教育的学生亦越来越多,有些甚至在这里免费学习了整整八年,学校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艺术学子。谈及学生们取得的进步,锺月明先生很是欣喜的说道,“仅学习古筝的学生,考过古筝十级的就有二十多位。亦有一批学生最终前往广东省的艺术类学院继续深造。看着他们屡屡进步,收获奖项,我也很开心,是一种莫大的收穫!而且,跟孩子们在一起,自己也变得年轻,可以说,免费办学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如今,除去中华文化艺术学校,锺月明先生还开办了其他两所同样类型的学校。而在平时,如遇到孩子们前往市区表演或参加各类比赛等时,锺月明先生就显得十分兴奋,他自己租来车辆,不辞辛苦,甘愿自己担任“司机”,一路为各位学子们“保驾护航”!

影响的力量,建立文化家园

在锺月明先生的努力之下,他的家乡花都狮岭旗新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犹如春天新发出来的嫩芽,使人们看着欣喜、舒心!

锺月明先生投资数百万元,新建起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中华文化艺术学校,教室大小皆跟学校相似,而且还专设了琴房等,这里很快就成为了狮岭镇旗新村的精神乐园。

孩子们越来越多,艺术的氛围攻越来越浓,而当地的村民们也喜欢将这里当成休閒娱乐之地。每到閒暇之时,村民们便在锺月明先生的祖居附近,即中华文化艺术学校聚集,围在一棵棵老龙眼树下玩牌、下棋,或是共话家常,好一派祥和的气氛。有鉴於中华文化艺术学校在村

里的文化影响力,旗新村还新设了农家书屋,专门提供各类养殖、养生等书籍给村民们免费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锺月明先生免费培训的对象不只是局限於孩子们,对成年们亦有涉及。当他得知一些成年人不懂计算机知识时,他请来计算机老师,专门开设基础计算机培训课程,並欢迎村里的男女老幼随时前来学习;同时,注重环境卫生的他,不但自己出资把村里排水管道进行改造修整,还为清洁绿化搞得好的家庭颁发奖金以示鼓励……种种的举措,锺月明先生开办的学校、倡导的文明,宛然是为当地带去了一个有着清新阳光的文化空间,一处求知进取的精神家园。

向来,锺月明的事蹟为当地村民们所称讚,而他免费办学的行为亦受到当地政府的表扬,特颁发“突出贡献奖”,以表彰他数年来为文化艺术事业,特别是乡村文化艺术事业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同时,《花都日报》、《华侨商报》、《花都文艺》、《花都乡音》、香港翡翠台等多家媒体亦频频报导其故事,为提高孩子们文化素养的行为,其为家乡的无私情怀,成为了佳话,在人们口中广为流传……

平日里,锺月明先生不抽烟不喝酒亦不赌钱,一有空便背着网球拍四处去旅遊,曾有过在北京大学待上半年的记录,与该校的学生切磋,好不开心。而网球是他最爱的运动项目,2012年曾代表深圳队前往桂林参加比赛,与团队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

“成功的人生,並非你拥有了多少,而是在於你创造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年龄愈大,锺月明先生对家乡的爱愈浓,2013年七十三岁的他表示,仍将全力把免费的艺术培训工作继续下去。故土难离,乡情不改,在他为家乡拓建一片文化天地的同时,为外来子弟搭建一个艺术天堂的同时,大情大义,恰如“一片冰心在玉壶”!

【锺月明先生,祖籍广州花都,加拿大籍华人,担任花都区网球协会会长、中华文化艺术学校创办人(慈善机构)、中西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创办人、花都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花都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香港大中华文化全球总会会员、香港中华总商会湾仔区委员。他曾创办永明行冷气电业公司,於七十年代成为香港冷气行业的先锋人物,长期以来支持家乡建设,受到讚誉。】

篇四:古诗写意——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诗写意——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诗写意——一片冰心在玉壶

章校中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冰壶之德

永不脱色

我心依然

一片晶莹冰洁

——《读诗》·校中

一场迷蒙的烟雨笼罩在三国时的吴国之地。这是昨夜的续雨,寒意弥漫,沁心透骨,因别离。雨,透凉,是泪么?洒在心头。两个人,共拥一盏灯,到天明。

一平空蒙,一平黎明。烟雨镇江芙蓉楼,多了寂然的两把油纸伞,多了一把一把惆怅的雨声。风,大了起来,阵阵寒意扑面。江天迷蒙,一片愁绪,找不到一丝丝温暖和蔚藉。

雨斜江畔,打湿了将要起航的船帆,打湿了两个人的依依离情。水波,杂乱无章地奔流;雨丝,剪不断理还乱地飘飞。

篆刻一片冰心在玉壶

遥望江北的山,形单影只,孤独一团墨影,多像自己的心中久久化不开的一团忧伤。是因冰清玉洁,孤独无人相知,孤独无人相诉。问山:知己几人?楚山是我的知己,留下我们继续的孤独。

辛渐是我的知己,可他彳亍的身影将要被一叶白帆带走。江水浩荡,别情似水,念友的风雨兼程,也是孤独一涯。两把伞吻在一起,叮咛,叮咛,雨落秋江,辽阔水面。

洛阳,洛阳,我生命烟火的地方,我牵肠挂肚的地方。我记起母亲的手中线,那是我一直揣在行李中的绵绵目光;我想起父亲的锄头,那是我心上一直抹不去的田头剪影。

两把伞吻在一起,嘱托,嘱托,问候故乡,一把情深哽在喉中无声。我自信人生,因为我的骨子里都是父母亲的坦荡胸怀和坚贞品格。千言万语在一躬,请你转告我可爱的故乡:内怀冰清,外涵玉润,冰壶之德永不脱色,我心依然,一片晶莹冰洁。

烟雨朦胧,一帆江远。于是,芙蓉楼的眸子,便刻进了一场雨,一颗心,一片情......

篇五: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在玉壶 细细品味那份浓浓的情意——“忘年知己”,心底的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清新的甜蜜一点一点地滋润了我的心田。常常想起,繁星有时的你微笑着一语不发;有时的你妙语指点我的迷津;有时的你暖意地取笑我“你又不食人间烟火”,每每此时我总撅撅嘴,不满意的看你一眼,算是我的反抗,每每此时你也总会微笑着递给我一个削好的苹果,我赌气似的吃完,你微笑着看着。我不说话了,你会娓娓道神秘。我常常想,人说三岁一个槛,相差近二十岁的我们怎么没有槛呢?偶尔邂逅一个词

“忘年知己”,我恍然大悟,知己的我们,忘记了年龄的差距,年龄在彼此相通的心面前消失的无影无踪。

芳泥土的气息,它带着大地的深沉厚意;有一犹如茫茫海面上的灯塔,有它为伴狂风暴雨下,你依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因这份爱有一个最深沉的诠释“忘年知己”!

山流水,犹如知音在身旁。也许很多个日月的暖的一个电话,使我知道孤单只属于飘飞的落也不寂寞。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