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神舟升天地点时间人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32:42 字数作文
神舟升天地点时间人物字数作文

篇一:看神州九号升天300字

看神州九号升天300字

今天,是神舟九号奔向天宫,载人飞船再起新程的日子。晚上六点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坐在电视机旁,等待飞船发射。

这次神九飞天,有三名宇航员,他们分别是:景海鹏、刘旺和我国出征太空的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他们这次的任务是完成首次载人交会工作。

五分钟准备!、三分钟准备!、电视里传来零号指挥员发出的口令,虽然我们在电视机上只看到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巍然矗立,箭体上五星红旗图案鲜艳夺目,中国航天4 个大字熠熠生辉,但是我知道,现场的工作人员正在做着紧张的准备工作。当听到两分钟准备!口令的时候,我看见火箭两旁的云梯慢慢的移动离开了神舟九号。

五、四、三、二、一,点火!随着指挥员的口令,我听见轰的一声,只见神舟九号两旁冒起了火花和浓烟,神舟九号缓缓的飞向了天空,我终于压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欢呼了起来。

接下来电视里不时传出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飞船进入预行轨道!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啦!

哈哈,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当上航天员!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

篇二:飞向太空的航程

飞向太空的航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神舟”五号升天的相关事宜,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2、结合课文内容,试编写“中国航天大事记”。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神舟”五号,进行话题的搜集和整理。

2、分析课文标题的特色,学会拟新闻标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科学

神舟升天地点时间人物

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神舟”五号升天的相关事宜,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分析课文标题的特色,学会拟新闻标题。

教学方法

探究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安排一个课时

一、导语设计

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可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民却用自己的双手将这一神话变成了现实。杨利伟,他是我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宇航员,他更是一位英雄。他的成功凝聚着许多中国人民的期望和汗水。2003年10月15日清晨的瞬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恒的骄傲和不朽的回忆。下面,我们通过新闻报道《飞向太空的航程》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国的航天事业。

二、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屈原曾经仰望浩渺宇宙发出天问,敦煌的飞天壁画诉说了中华儿女几千年的一个梦想,飞天是那么坚定的一个幻想,走进无数智者的梦境。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是一条怎样的漫漫长路呢?请大家迅速阅读课文,给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编一份大事记。 明确:

①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人造卫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震撼。

②1958年5月17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决心要“搞人造卫星”。同时,全国各地的科研所、科学家迅速行动起来并制定了计划。

③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④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同时,中国宇航员的选拔工作结束。

⑤1986年3月,以邓小平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批准了“863”计划,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⑥1992年9月21日,以江泽民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 ⑦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⑧2000年1月9日,“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

⑨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9个月后,“神舟”四号发射成功。 ⑩最为辉煌的时刻: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二)合作探究

我们通过录像片段再来重温一下这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瞬间。

(多媒体播放“神舟”五号发射的瞬间以及杨利伟返回地球的瞬间)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整,“神舟”五号正式升空;9:33分,飞船和地面的第一次通话实现;17:04分,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俯视我们美丽的地球;18:00杨利伟在飞船内展示联合国和中国国旗;次日,中国第一位太空人从太空归来。

已经载入史册的经典时刻,让我们重温了那一刻作为华夏儿女的自豪和喜悦。人们看到了那历史瞬间的辉煌,但周建亮教授告诉我们:“为了那一天,我们付出了很多。”联系课文和你从课外获得的知识,说说哪些人“付出了很多”?付出了什么?

明确:事实上,如此庞大的一个工程,要指出谁的功劳最大实在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我们只能说,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这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它的成功是离不开千千万万的人民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人民梦想许久的飞天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啊!

(三)拓展探究

作为一篇新闻报道,忠实地传递现场信息是它不容推卸的责任。本篇报道在报道载人飞船升天的这一事件中,还合理地将与之相关的信息展示出来,让我们在看飞船升天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我们来讨论一下,它是怎样实现的?

明确:我们常说,好的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这篇课文的标题的确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一般情况我们如何拟好新闻的标题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宜明不宜隐。如果标题能一下子抓住观众,激起观众“想看”的欲望,才能谈及内容是否“耐看”,如:“一桩假药案两命归黄泉”。这个标题不仅言简意赅、浅显明白,而且震撼人心,富有吸引力。相反,“我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收效明显”这个标题看上去没有问题,但不够明白,收到的效果是什么,观众在标题中无法看出来。 二是宜实不宜虚。尤其对一些十分重要的新闻报道,利用标题可以把新闻的重要价值和报道意图很好地体现出来,进而在有限的时空传播更多的信息,让观众多侧面、多层次地了解到他们最需要获得的事实。如一个区的残疾人参加残联组织的为民服务活动,内容是上街为民免费修理家电。记者写的标题是“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街头献爱心”,这个标题不仅太虚,而且不够准确。若将其改为“××区残疾人上街为民义务修家电”,修改后的标题虽然很一般,却使原来的虚题变成了实题。

三是宜短不宜长。必须用最简洁的文字,明白地标出新闻中最新鲜的、最能体现事物本质的东西,形成视觉第一冲击波,以此吸引观众。

三、课堂小结

古有屈原发天问,今有嫦娥飞天梦。飞天的梦想,经过无数人的努力,我们终于实现了

它,这是我们的骄傲,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激励,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和英雄,把我们的航天事业推向世界的顶峰。这个目标交给谁了呢?就要靠各位同学的努力和进取。

四、作业设计

任选一个身份,如学生、工人、农民、华侨等,给翟志刚写一封信,表达你对“神七”升天的看法。

篇三: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教学设计 汉语备课

年级:七年级汉语(下) 审定人: 备课教师:

篇四: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练习 苏教版

第21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瞩目( ) 浩瀚( ) 苍穹( ) 蕴含( ) ....

2.仔细阅读下面某校体育中考辅导前的一份调查统计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统计表

②根据统计表反映的情况,你对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全面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有什么想法?

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8日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表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有网友给总理提议设立全国读书节,提倡全民读书,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根据以上这段文字,完成下列的题目:

○1仿照例句,以“希望”为对象写一句话。

例: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希望不仅 ,还 , 。 ②请你为读书节写一条句式整齐的标语。(连标点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公元 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再过30分

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

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

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

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4.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基本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冰心《成功的花》诗中这样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珠,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诗中“成功的花”,在这里如果比作杨利伟飞天成功,那么诗中“当初她的芽”与课文中什么内容最接近?(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五段为什么要具体描写航天员走出问天阁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为什么要提到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的航天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下列材料,联系文本内容,说说杨利伟是一个怎样的人?

出征前,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记者见面会上,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时,向全军将士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本报记者问:通过军报,最想对三军战友说些什么?

杨利伟答:作为一名航天员,我首先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作为一名军人,通过这么多年军队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想,在执行这次任务中,一定能够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战胜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我也想通过军报感谢全军战友对我们的鼓励、关心和厚爱,也请战友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为我们的军旗增彩。 ——《解放军报》 ____

(二)出访月宫的嫦娥

2007年金秋10月,适逢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5周年之际,令人瞩目的中国探月工程开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10月24日18时5分4秒,寄托了华夏民族月球情结的“嫦娥一号”在长征三号甲火箭的托举下婀娜升空。自那一刻起,访月团队中的核心人物——美女“嫦娥”的容貌与举止,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嫦娥一号”的外形是个6面立方体,她长着一对翅膀,8只眼睛和一张能说会唱的樱桃小嘴,体重2350千克,环绕在距离月球200千米高的极月圆轨道上,设计寿命为1年。

“嫦娥”的翅膀是两块长长的太阳能电池板,分布在身体两旁,最大跨度达18.1米。她的外形与我国“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最想像,许多方面也与“东方红三号”卫星有相同之处,实际上她就是以“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研制的,只是有的部件是从中国“资源二号”卫、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上移植过来的。其实,这也遵循了各国研制航天器的一个重要原则:尽量采用成熟技术,以提高可靠性。所谓“卫星平台”,说白了就是一辆公共汽车,轮子、车厢、动力等都按公共要求配置好,搭载不同的乘客,便可到达不同的目的地。“嫦娥一号”使用的卫星平台,承载了探测月球的8种探测仪器。平台为这些仪器提供安放位置、能源供应、姿态保证、温度环境、数据管理等条件,并负责把探测数据传回地球,它的推进系统还提供在太空中机动飞行的动力。

安装在平台上的8种探测仪器,是“嫦娥”的8只眼睛,每只眼睛都有个学名,承担不同的任务。它们分别叫做激光高度计、CCD立体相机,这两只眼睛负责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干涉光谱成像仪、ㄚ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这三只眼睛负责探测月球上14种常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微波探测仪的任务是探测月球表面的微波辐射特征,从而测定月壤厚度;太阳高能离子探测器和太阳低能离子探测器这双眼睛用于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嫦娥”的小嘴是一套语音存储装置,里面存贮着预先设置的语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及从全国征集的30首中华民族经典歌曲。当“嫦娥一号”从38万千米外的月球旁欢唱着中国歌曲,并将这天籁之音传回地球时,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

“嫦娥一号”绕月飞行获取有关月球的信息,是为了研究探索月球,是为了开发月球资源服务人类,是为了人类迈向深空的脚步走得更远。这才是“嫦娥一号”的使命、真谛和归宿。

(节选自《月球密码》,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改)

10.从本文看,“嫦娥一号”具体承担的探月任务是什么?我国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东方红三号”卫星的技术是成熟的,“嫦娥一号”以“东方红三号”卫星为基础进行研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B.安装在“嫦娥一号”卫星平台上的8种探测仪器,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它们或共同或单独承担着既定的探测任务。

C.“嫦娥一号”的语音存储装置除存贮着预先设置的语音、30首经典民族歌曲外,最重要的是还存贮了国歌。

D.“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开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

12.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其语言有着突出的特点。请任选一个角度,举例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探月专家选择长征三号甲发射“嫦娥一号”

卫星的依据。

材料一 长征一号家族是我国最早研制的火箭。它的运载能力较低,适宜发射低轨道小型卫星。长征二号家族均为两级火箭,主要服务于发射高度在200千米——600千米的低轨道航天器。长征三号家族均为三级火箭。其中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三号乙是我国目前高轨道上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它们分别能将2600千克和5100千克的探测器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材料二 上世纪90年代,国家要求研制长征三号甲火箭,为当时国内具有最高水平的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提供运载工具。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研制,在充分借鉴原有长征火箭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能更灵活地满足不同卫星的发射需求。至今,它与“东方红三号”卫星“联姻”过10多次,每次均有和谐而美好的结局。

材料三 到2007年10月,长征三号甲火箭共承担了15次发射任务,每次都获得了圆满成功,发射成功率达到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zhǔ hàn qióng yùn

2.①大部分学生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女生比率高于男生。

②要重视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真正做到全面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以达到体育中考的目的。(能提出符合表格内容的想法即可)

3.①例:希望不仅给人动力,还给人信心,给人快乐。②例: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千古文章书卷里,百代书香人品中

4.送行的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欢送航天英雄杨利伟出征。

5.环境描写,点明天气的寒冷,烘托出热烈的欢送场面,表明送行群众的热情。

6.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7.点明这次出征的不同寻常,突出做一名航天员的自豪和伟大。

8.是为了突出中国在世界航天事业上作出了具体贡献。

9.是一个具有高超飞行技术,忠于自己的职责,热爱自己的祖国,具有坚定信心,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人。

10.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图像;探测月球上14种常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情况;探测月壤的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为了研究探索月球,开发月球资源,使人类迈向深空的脚步走得更远。

11.C

12.提示:本文语言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形象性、趣味性强;二是通俗易懂。形象性、趣味性主要表现为运用拟人的手法向读者介绍陌生的事物,如将“嫦娥一号”卫星比作古老传说中美丽的嫦娥,把卫星有关组成结构、部件等比拟为嫦娥的肢体、器官等,这样就

大增强了说明的形象性和趣味性,给读者以亲切感。通俗易懂主要表现在文中多处运用了通俗化的解释,如将抽象的构造复杂的卫星平台比作公共汽车,以读者所熟悉的公共汽车的构造和功能类比卫星平台的构造与功用,就使文章显得通俗易懂。另外,本文语言还有着准确严密的特点。

13.长征三号甲运载能力大(推力大);有多次成功发射类似卫星的经验;可靠性高。

篇五: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 苏教版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

2

3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