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绕树三匝,勇气可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25:50 体裁作文
绕树三匝,勇气可依体裁作文

篇一: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作者:徐德霞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年第08期

美国哲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需要。”作为初中生更是如此。在教育他们时,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给他们最大的帮助。但有时候我们被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蒙蔽了双眼,看到的都是缺点,对他们左也是挑剔,右也是挑剔,少了关心和呵护。其实学生成长的路上,有了周围的人不断“加油”声的鼓励,他就会在跌倒后,勇敢地、充满信心地站起来,继续向前拼搏。

一、逆转师生关系,源于赏识

对于班级的后进生来说,批评听多了,耳朵起老茧了,他们的耐挫能力也极强了。所以不管班主任如何批评教育,后进生总是自我解嘲道:“我就破罐子破摔。我做我的差生,让别人去说吧。……”于是乎,上课睡觉,或者故意发出怪声,不完成作业,跟老师顶嘴,考试每次都挂“红灯”,师生关系极紧张。那么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是否应该换个方式呢?“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他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实践告诉我们,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如我们班的王同学,提到他真是感觉糟透了,比如,上课讲话,和其他同学玩三国杀,作业是做一部分,丢一部分。批评,不见好转;批评重了,还跟老师顶嘴。更夸张的是,为了玩游戏,半夜跑出来砸报刊亭偷游戏卡,整个一“问题少年”。我对他大发脾气。他总是与我对着干,作业不做,顶嘴,上课故意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气得我火冒三丈,但是拿他也没辙。后来无意间看了周弘的一本书《赏识你的孩子》。我尝试改变以前的教育方法,课堂上,我总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然后再加以表扬,给予鼓励。课后我走到他身边给他讲讲题、说说话,有时候摸摸他的头,消除他对老师的敌意。就这样,最近我发现王同学慢慢地转变了,上课主动举手了,作业较以前认真了。我给他写了一张明信片夹在他的作业本里发给他:你是个阳光的男孩,尊敬老师、待人友善。虽然曾经迷失过,但谁又没有犯过错呢?看到你的进步,我很开心。期待你,更大的进步!果然,王同学一天比一天阳光。回想过去,我们在“严是爱,松是害”的高标准下,自觉不自觉地伤害了多少学生,我不禁很惶恐。今天我很感谢他,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也重新认识了我自己。做教师要学会充分表扬和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

二、点燃学生斗志,源于赏识

“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认为,对学生要以激励为主。把学生看成一座急待开采的金矿,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提炼成闪闪发光的金子从而使学生有被发现、被重视的感觉,继而不断进步。

陈同学是我的语文科代表,懂事、乖巧,只要老师布置的任务,她都能欣然接受,高水准完成。可是……陈同学在学习上却让人有点头疼,上课走神,作业潦草,考试成绩不理想。这完全不是一个好学生的风范,我有些搞不明白。

带着这样的思绪,我悄然来到了陈同学的家。陈同学的父母听到动静后,从房间迎上前来,口中不停说着欢迎。我把陈同学在学校的表现跟家长简单介绍了下,当我说道:“她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能够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力很强,我们都很喜欢她……”小姑娘突然哭了起来。这突然的举动让我反而有些局促不安起来。出了什么问题?问了她半天,小姑娘哽咽着告诉我们:“老师,我上课不听讲,成绩不好,我以为你不太喜欢我……”陈同学这是感动吗?老师的一点点赏识对孩子来说有这么重要?我突然深刻领悟到这句话“人生,有很多次偶然,有些偶然会影响人的一生”。偶然的一次家访,偶然的一句话,给了小姑娘如此大的触动。陈同学的父亲说:“孩子的成长中会发生很多事,等她长大了,很多就淡忘了,但是这次家访她肯定会记得。”后来,新的学期陈同学在学习上干劲十足,进步飞快,挤到了前三名。

由此可见,赏识能点燃自信,产生不竭的动力,催人奋进。即使对一个各方面不太优秀的学生,只要老师发现了他的闪光之处,往往就会使他的闪光点更为明亮,原来的不足也很明显地有所改进,最后呈现在他成长路上的就是一片希望的曙光。

三、激励学生创新,源于赏识

现在的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理和心理趋向成熟,好动,思维活跃,极具创新能力。对于他们新的想法,如果轻易地否认,是否会把他们的创新意识扼杀在摇篮里呢?也许,你的赞赏会使创新的火花燃成熊熊火焰。

朱同学是一个不爱学习但是头脑灵活的学生,有一次我在上课,全班同学都坐得端端正正,只有他低着头在下面摸索什么,并不时发出声音。我趁他不留心,跑到他旁边,一看,桌子里一团电线,还有塑料瓶,他正在拿着电线晃啊晃。“这小孩怎么这样?”按照以往,我肯定没收他的东西,并且当中狠狠地批评他:“还真以为自己是发明家?”但是这次,我没有,我牢记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我对自己说:“听他解释。”于是我轻轻拍拍朱同学:“下次综合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请你展示你的作品,但是现在认真听了,好吗?”朱同学一看到我,脸红着说:“老师,对不起,我只是想检验你刚刚讲的《斜塔上的实验》里的钟摆定律。”我拍拍他的肩,笑着对她说:“没关系,你是个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学生。”再后来,江苏省科技小发明比赛,朱同学的太阳能花瓶拿了个二等奖。我想如果我当初朝他吼句:“你还真以为自己是发明家?”朱同学大概就再也不愿意弄什么小发明了,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朱发明家了。当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时候,我认为在他心里潜意识的创新精神和勇气也肯

定(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绕树三匝,勇气可依)被慢慢发掘出来了,这正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巨大潜能,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发掘,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句亲切的话语都可能引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曹孟德《短歌行》中有句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当学生困惑、迷茫、犯错时,给他们一点赏识,相信学生停留成功之树的时候会自豪地说:“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学校)

篇二:2006年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2006年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短歌行》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身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顶上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来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自然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

物犹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用“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向,周游列国后没有成功,退而办学。他成了很好的老师,弟子遍及天下,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见,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价值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被人取笑。后来,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我们不能不说,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他正确认知自我并发挥了自身优势。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美国某著名大学的一名学生,然而当他感到大学所教的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电脑研发、设计,终于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财富。

社会在发展,然而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绽放光彩。

乌鸦勇于拼搏、喜爱学习的精神,固然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注定是要以失败告终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俱备,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你的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点评

作者引用曹孟德的诗句作为标题并贯串全文,贴切自然,古朴典雅,是构思上的一大亮点;阐发观点时,事理结合,旁征博引,孔子、卓别林、比尔?盖茨等实例涉及古今中外,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语言表达简洁晓畅,富有张力,也是此文胜人一筹之处。

篇三: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作者:徐学标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1期

摘 要: 书法上的变法是一种审美思想诱导下的创作方向的改变,也可以说是一种创作的途径与手段。变法本身,并不关乎作品艺术水准。对于艺术的发展而言,变法固然可取,但并非所有的变法都是成功的,所有变法之后的作品就一定比变法之前的好,变之不当坠入魔道,走上歧途的在艺术发展史上也并不少见。然而,如果变法者在其变法之前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在艺术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那么即使是一种不成功的变法也具有极强的迷惑性,部分后来者也会盲目地将这种不成功的变法当做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境界追风效仿。书法上,赵冷月先生的衰年变法即是如此。

关键词: 赵冷月 衰年变法 丑书

艺术史上不乏衰年变法的先例,齐白石的衰年变法如蛹化为蝶,变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新天地,从而奠定了他在近代绘画史上的泰斗地位,素为世人所称道。

变法是一种审美思想诱导下的创作方向的改变,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创作的途径与手段。变法本身,并不关乎作品艺术水准。对于艺术的发展而言,变法固然可取,但并非所有的变法都是成功的,所有变法之后的作品就一定比变法之前的好,变之不当坠入魔道,走上歧途的在艺术发展史上也并不少见。然而,如果变法者在其变法之前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在艺术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那么即使是一种不成功的变法也具有极强的迷惑性,部分后来者也会盲目地将这种不成功的变法当做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境界追风效仿。书法上,赵冷月先生的衰年变法即是如此。

赵先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既已扬名书坛的沪上资深书家,其书初学欧、褚,继学王、颜,并及六朝碑版,晚年提出“通道必简”的艺术主张,否定前期成就,变革求新。赵先生这种不守陈法、敢冒风险的求索精神不能不让人由衷折服,而先生据以变法的理论主张也固然是书法艺术所可进一步拓展、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笔者所要说的是,赵先生在此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之实践的结果——书法创作,已经严重地偏离了书法本体的发展轨迹,游离于工艺制作的范畴。

如果单纯地以美、丑作为标准,似可将赵先生衰年变法之后的作品归为丑的范畴,然而,这种丑又与谢无量、徐生翁等人以拙为宗的“丑书”不同。将谢无量、徐生翁之书与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美学思想相对照,可以明显地感觉出谢、

徐二公之书,拙、丑之中表现出一种泯去人工安排的天真自然之趣,不以视觉的暂时刺激为要,而表现一种隽永的内涵精神。而赵先生之书则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线条单调而少变化,结字、章法散乱,气息不畅,通篇流露出一种费心安排的人工雕琢之气,其书虽丑但无拙趣,虽不轻滑但真率无存。之所以如此,在于赵先生在刻意表现“丑、拙、简、直”的过程中,抛却了书法创作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使书法创作行为发生了变异使然。

中国汉字的书写,并非一开始就成为一门独立于实用之外的艺术门类。其艺术性的基本规则是在实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备的。中国书法自汉魏六朝走上完全自觉化的发展之路,在此之前的历史时期内,尽管中国汉字最基本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原始造字方法,决定了汉字的书写,天然具有可变性的艺术基因,但这种艺术性还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后世的书法艺术,主要原因是象形为主的构字方法,其艺术性的变化表现为单根线条独立书写,搭配组合而成形的,缺少线条之间连贯的书写规律,而这种连贯性的书写也即后世所称之笔势连贯之主要内容。隶变的结束、今体书的出现,标志着以象形为主靠单根线条组合搭配成形的书写规范,完全被以笔势连贯为主的书写规范所取代,从而使中国汉字的书写摆脱搭配、布置的泛艺术范畴,开始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书法艺术。这也是中国书法在汉魏六朝开始走上完全自觉化的内因。自此之后,尽管书法的形式构成不断丰富,审美要素不断拓展,但没有任何一种成功的变法,是脱离笔势连贯闭门营造的,孙过庭所贬斥的“龟鹤云露”之流,史书中所记载的龙书、柳叶书等书体之所以不传,即是这一原因。从渊源上来分析,赵冷月先生的所谓丑书,与清初傅山及清中晚期崛起的碑学书风一息相连的。傅山是明末遗民,耿直狷介而近乎狂。他禀持个性,崇尚奇态,追求“真我”,他的书法以行草书成就为最高,在篆隶的学习探索上也有可取之处。尤为重要的是,他在书学上提倡的“四宁四毋”成为重要的书学理论,强有力地冲击了明末清初的书坛,尤其是处在帖学式微碑学萌芽的转折时期,直接改变了书坛的审美取向。更加深远地影响了后世的书学,在书法史上举足轻重。“四宁四毋”也因此被看做是碑学审美的滥觞。 代表清代最高成就的碑学,从其前期萌芽来说,以篆隶为先行体而逐步扩展,而后又将取法的触角伸展到钟鼎金文,甚至殷商甲骨,以高古为尚。这与前期的以赵董为取法对象的帖学自然有所不同。清代处于古代审美文化走向近代的转折处,此时的书法艺术也随着碑学审美意识的产生而逐渐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的碑学理论体系。清代碑学审美意识萌发于明末清初的金石学著作中,随着前期书法理论尚碑意识的不断加强,到了清中期阮元发明“二论”倡导碑学,遂从理论上正式确立起碑学的审美趋向。后经包世臣的渲染与补充,直至清晚期,康有为才建立起完整的碑学完美的审美体系。康氏言魏碑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俊厚,五曰意态奇异,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骨肉丰美。由此可以看出,这些美学特征,已经不同于帖学所倡妩媚甜熟,而是张扬硬瘦奇崛,强调一种遒劲的力度。不管是圆笔、方笔都看重力量的表现和线条的个性,即便显得特立独行的怪异,也不愿意流于媚俗和圆熟一路的下品。这些主张和美学追求,对书法艺术的个性彰显,具有重要意义。碑学的这种充满探索精神和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为书法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可见,在书法审美思想方面,傅山与碑学均主张取法高古,力避时人时风,以雄强自然为尚,追求丑拙而排斥奇巧柔媚。在这一方面,二者具有高度一致性。这种所谓的丑书与丑风,

是与时代环境紧密相连的,是一种逆崇高的产物,但丑书后面深厚的传统积淀是其创作的基础。而赵冷月先生则是以否定传统为其基本创作依据。

纵观历史上的一切成功之作,皆以笔势连贯为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创作法则,而赵先生的创作则是牺牲线条连贯为代价的。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笔势连贯狭隘地理解为只求连贯快速,它还昭示出中国艺术精神所一贯主张的自然变化之道。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一条线,通贯着大宇宙,如果在这条线里自由自在地运动着,就不会产生出丑的东西来”,我们可以把罗丹的这“一条线”变通地理解为书法中的笔势连贯,而“自由自在”则表明了笔势连贯的运动状态,作为一种“自由自在”运动着的“线”,其必然不会是生拉硬扯的直来直去,而应当是有曲度、韵律的流动之“线”,如同音乐中高低长短音的配合。蔡邕《九势》中说“夫书肇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便间接说明了笔势连贯与自然变化之美的关系。

由此我们再具体到赵先生的书法作品,可以发现,本来墨色的变化是笔势连贯下的自然流注,而赵先生为了强调作品给人的视觉刺激,一字之内,笔笔蘸墨,毫不顾及笔势的连绵流畅,每一根线条都在赵先生刻意的人工布置中变成了孤立的个体存在。为了突出结字之“丑、拙、支离”而有意识地叠笔、摆布,与自然之美大相径庭,这种类似“搭积木”的结字方法,不但与赵先生“通道必简”的艺术主张不相吻合,相反,倒比以求美为尚的“巧布”更具雕琢之气。赵书之章法为力避传统书法之大小、参差等诸多变化之道,刻意摆布,单字大小一律,类若算子,尤其是本以纵势连贯书写为要的行草书的书写,亦是字字独立,各尽其左右伸展之势,绝去上下连属的顾盼之姿,通篇成为单字的堆砌,毫无整体感与自然变化可言。所有这一切,无不表明赵先生变法的失败,而笔势连贯的抛弃,是其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艺术的范围是宽泛的,谁又能否定杜尚把小便器置于展厅不是一种艺术行为呢?但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自有其相互区别的本体规定性。中国书法作为一独立的艺术门类,并非简单地以用毛笔书写汉字可以界定其本质属性,以区别于其他艺术。笔势连贯的书写规律所强调的就是书法的创作必须在不可重复、不可逆转的连绵书写中来表现书家的审美理想,这是追求自然变化之道的前提条件,是与人工布置的雕琢、涂鸦判然两途。书法追求或丑、或美,本无可厚非,但丑、美的表现必须是在保证连贯书写的前提下进行的。赵冷月先生的衰年变法之作,因为物化了赵先生的主体审美,称之为艺术品似无不可,但这种艺术品从理论上是不能归于书法艺术行列的,假若一定要给它寻个归宿,那么笔者以为它应当属于制作工艺的范畴。

篇四:绕树三匝 路桥可依

绕树三匝 路桥可依

绕树三匝,路桥可依

鲁迅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在我眼里,从小就是那么的充满魅力,它不但可以带我走向游乐园,能够带我远离课堂,还能够带我走向成功,能够带我步入殿堂,最重要的是,路能够带我回家,带我找到许久未见得爸爸妈妈。

曾几何时,我怀揣着憧憬和向往远离山村,曾几何时,我怀揣着渴望和热情奔向工地。路桥人,不屈不饶、默默无闻的把青春贡献给了崇山峻岭,套套江水,讲天堑变成了通途,在江河湖海上架起一座座彩虹桥。无数的筑路人为祖国建设鞠躬尽瘁,抛弃妻子,战斗在荒无人烟之处,甚至是穷山恶水之间,没有没有灯红酒路、烟火繁华,没有珠光宝气、万里奇葩,有的只是残星村落、漫天黄沙。然而,就是这样一群人,一直坚持着,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承载着岁月的沧桑,浑汗如雨般在祖国的热土上奋命奔波。

作为一名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在尚未踏上征途之时就早已耳闻过路桥人的艰辛,师兄师姐们口口相传的殷切关怀,至今难以忘怀。来到醴茶高速32标项目部,各位前辈的谆谆教导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彷徨中每天充实菏泽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即使偶尔很辛苦,却很开心,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累并快乐着。

路桥的生涯是艰辛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工作繁重,工期紧迫,经常性的转战祖国的大江南北,走一处地方就把路桥人团结拼搏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带到那里。哪里条件最艰苦,哪里套路最危险,哪里就有我们路桥人。

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多少种轰隆的机鸣,多少路桥人艰辛的工作,祖国各地因为我们编制的网二紧紧地连在一起。想致富,先修路,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着。又值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推数过往,已然好多年不在家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啊!当万家灯火亮起时,我们也会流泪,也会想家,向家里的亲人。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但我们不怕,我们像一家人一样,互相搀扶着,互相鼓励着,互相安慰着,檫干眼泪昂首向前,因为,我们相信未来!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茫茫大漠;无论是大家大河,还是高山深海,我们路桥人都在路上,时刻准备着。 历史在进步,祖国在腾飞。路桥人从未懈怠,汲他山之石,学他人之长,只有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各种困难,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绕树三匝,路桥可依!

篇五: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短歌行》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身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顶上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来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自然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 物犹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用“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向,周游列国后没有成功,退而办学,他却成了很好的老师,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见,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价值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被人取笑。后来,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我们不能不说,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他正确认知自我并发挥了自身优势。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美国某著名大学的一名学生,然而当他感到大学所教的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电脑研发、设计,终于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财富。

社会在发展,然而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绽放光彩。

乌鸦勇于拼搏、喜爱学习的精神,固然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注定是要以失败告终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俱备,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你的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