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1:09:34 小学作文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小学作文

篇一:无边的回忆附答案

席慕蓉

①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条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②好几次,有爱管闲事的或者好心的女孩子劝我:“阿蓉,你这双拖鞋太老爷了。”

③或者:“阿蓉,你该换拖鞋啦!”

④我总是微笑地回答:“还可以穿嘛,我很喜欢它。”

⑤如果我的回答换来的是一个很不以为然的表情,我就会设法转变一个话题。如果对方还会对我善意地摇摇头,或者笑一笑,我就会忍不住要告诉他:“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它吗?”

⑥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毕业时,课比较少,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有时候我可以一直走下去,走上一两个钟头的路。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⑦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我的下午都是排得满满,别有用处的。晚上回家后赶快洗个澡就睡了。

⑧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 ⑨花园里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那时外婆住在永和,很少上山来。但来的话就总会住上一两天,把我们好好地宠上一阵子再走。

⑩那天傍晚,她就是那样含笑地对我说:“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子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旁,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那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5.①-⑤段的叙述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6.一双普通的拖鞋为什么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4分)

17.身为专业画家的席慕蓉善于以细致的描写讲述生活小事,抒发真挚的情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这一写作特点。(7分)

参考答案:

15.①引出下文的回忆。②通过写“我”不舍丢弃旧拖鞋,表达对外婆(一段美好回忆)的难忘之情。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2分。

16.①因为这双鞋带给“我”温暖(美好)的回忆,②让我想起外婆的微笑和话语,③它是外婆慈爱的见证(亲情的象征),④寄托了“我”的感念之情。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1分。

17.示例:本文所写的是外婆给我洗鞋晒鞋的小事,但作者抓住了“温暖而多皱的手”和“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进行细致地刻画,让读者真切地体验到那种温暖的感觉,使外婆慈祥的形象跃然纸上,也使作者的思念之情真挚感人。

概括事件1分,找出细致的描写1分,结合文章分析描写的内容2分,点明作者感情1分,语言表达2分。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淌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⑾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1.第③段中作者“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的原因是什么?

2.第⑥⑦这两段在文章结构、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一样吗?为什么?

4.文章最后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请概括作者在文中谈到的“从草木身上得到的人的道理”。

5.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6.阅读第②段,仿照文章原句,发挥想象力,补写一句话。

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还有一朵

参考答案

1.作者被盛开的花的美好姿态所感染

2.过渡,由上文的回忆过渡到下文的感怀;设问,启发读者,引发思索。

3.不一样。前者指的是:无法体验大自然的情感,不能相融为一;后者指的是:人为自己的事劳忙而又不受其所囿,关注更为广大的空间。

4.人不能生活得太麻木,应该为生活中的美好而感动;人要学会以微笑面对人生,面对其它生命;与

大自然的和谐融合能使人愉悦;大自然的美好能让人产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人应当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关注更为广泛的自然空间;人无法完全理解自然,与大自然悲哀的相隔着。

5.视鉴赏情况给分。

6.不用拟人手法不给分;手法正确,根据语言酌情给分。

访兰附答案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1.用一个词概括“空谷幽兰”的特征,“盆景家兰”的特征.

2.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3.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4.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

A.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B.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

C.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惜。

D.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6.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

7.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

1.纯朴。(清妙、清纯、淳朴、高雅等)媚俗(俗气、低俗、庸俗等)

2.这里的“味”既指气味、香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格调、气质

3.父亲喜爱兰草并不是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真性,降低了品格,变得低俗。

4.描写兰草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

5.C.“我”惋惜是因为野兰生长在幽谷而不被众人所知,并不是因为认识到了它的特性。

6.“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了“父亲”与“我”对兰草的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一“访”字,把兰草人格化,从而更形象地表现兰草高雅纯朴的品格。

7.一个人只有像野兰一样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格,不献媚,不低俗,才能为人们所敬重,才能有益于社会。

篇二:2011石景山语文一模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1年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

语 文 试 卷

第I卷 (共7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是:

A.绯红(fēi) 倾斜(qīnɡ) 鸟瞰(kàn) 惩恶扬善(chénɡ) ....

B.订正(dìnɡ) 模样(mú) 静谧(mì) 杞人忧天(qǐ) ....

C.脊梁(jǐ) 颈椎(jǐnɡ) 隔阂(hé) 功亏一篑(kuì) ....

D.驳斥(bó) 炫耀(xuán) 惘然(wǎnɡ) 贻笑大方(y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是:

A.戳穿 邮戳 B.名正言顺 莫名其妙 ....

C.遮蔽 屏蔽 D.举世闻名 举一反三 ....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是:

① 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种安静 的生活。 ②既能 ,把握方向,又能 ,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①闲暇 闲适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B.①闲适 闲暇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C.①闲暇 闲适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D.①闲适 闲暇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4.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于2007年3月正式动工,2011年3月重新向公众开

放。此次改扩建 ,因此 ,不仅 ,而且 。 ①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

②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

③充分考虑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特定的印象

④在方案设计时非常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新老建筑形成有机的结合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④②

5.对下面语段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有错误的是:

①来乌镇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白鹭、云朵、晨雾。要有怎样的慧眼才能惊喜地发现它们呢?②白鹭来,乘着清风,扇动着丝绸一样的翅膀,倏忽间就翩然而至了。③云朵呢,如果它们思念这片小桥流水人家了,从天空的某个角落出发,且歌且舞,也是说到就到了。④比起白鹭和云朵,晨雾不是远客,它们就栖息在乌镇纵横交织的水泽深处,只要它顽皮起来,就一哄而起,缚住太阳,把人间幻化为海市蜃楼,霸气十足地做这世界的皇帝。

A.①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乌镇清晨的热闹及带给人们的惊喜。

B.②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使人联想到白鹭飞翔时轻盈优美的身姿。

C.③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让欢快自由、轻灵飘逸的云朵跃然纸上。

D.④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晨雾笼罩一切的景象描绘得趣味盎然。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B.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长语”。

C.有幸聆听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讲座,终生受用。

D.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二、填空题(共8分)

7.默写(共5分)

①萧关逢候骑,

。(王维《使至塞上》)(1分)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1分)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1分)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这里稻田宽阔平整,田边排列着整齐的房屋,令人不禁想起《桃花源记》中“ , ”的景象。(2分)

8.名著阅读(3分)

① 时期的思想家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把 ② 学说发展到新的阶段。孟子的思想和言行主要记录在《孟子》一书中。从书中的许多篇章,都可以看出他善用譬喻陈说事理,如《鱼我所欲也》中,就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 ③ ”,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自己的主张。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日本地震海啸引发的核泄露危机,使许多居民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忧虑,甚至出

现抢购食盐、不敢吃海鲜等现象。为此,我校学生会组织了“核电知识进社区”的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为使核电知识的介绍更加生动易懂,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一个恰当的比喻句,将语段

补充完整。(3分)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造

成大气污染。相比之下,核燃料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会排放这些有害物质。但同时,核电站会排放放射性物质,必须通过专门的设施进行治理,才不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核电就像 ,只有驯服它,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0.前段时间,湖北的刘女士盲目跟风,一下子买了400斤食盐,足够全家人吃30年。

根据下列材料,向居民说明没必要抢购食盐的原因。(4分)

【材料一】

2011年3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我国的原盐产量超过

食盐需求的八倍多,每年原盐产量为6800万吨,然而食盐的年需求量只有800万吨左右,而且企业可以随时把原盐加工成食盐。另外,目前我国生产的食盐九成以上来自井矿盐,产量、质量与用盐安全都能得到保障。

【材料二】

2011年3月25日,北京青年报刊载专家意见:碘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核辐射的作

用,但我国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为20-30毫克,需要每天吃3公斤加碘盐,才能达到防核辐射的效果,这远远超出人类能够承受的盐的摄入极限,食盐过量还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多种疾病。

原因一:

原因二:

11.近年来,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会引发一部分人的过分恐慌,造成不安定局面。请综合

以上材料,就如何应对类似突发事件提出三条倡议。(4分)

倡议一:

倡议二:

倡议三: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12-14小题。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

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桓侯故使人问之 .

②使人索扁鹊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14.从全文看,桓侯的固执己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无边的回忆》,完成 15-17小题。(共15分)

无边的回忆

席慕蓉

①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条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②好几次,有爱管闲事的或者好心的女孩子劝我:“阿蓉,你这双拖鞋太老爷了。” ③或者:“阿蓉,你该换拖鞋啦!”

④我总是微笑地回答:“还可以穿嘛,我很喜欢它。”

⑤如果我的回答换来的是一个很不以为然的表情,我就会设法转变一个话题。如果对方还会对我善意地摇摇头,或者笑一笑,我就会忍不住要告诉他:“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它吗?”

⑥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毕业时,课比较少,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有时候我可以一直走下去,走上一两个钟头的路。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⑦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我的下午都是排得满满,别有用处的。晚上回家后赶快洗个澡就睡了。

⑧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

⑨花园里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那时外婆住在永和,很少上山来。但来的话就总会住上一两天,把我们好好地宠上一阵子再走。

⑩那天傍晚,她就是那样含笑地对我说:“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子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旁,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那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5.①-⑤段的叙述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6.一双普通的拖鞋为什么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4分)

17.身为专业画家的席慕蓉善于以细致的描写讲述生活小事,抒发真挚的情感,结合文章

内容分析本文这一写作特点。(7分)

(二)阅读《木版年画》,完成18-19小题。(共8分)

木版年画

①木版年画并不完全等同于年画,广义的年画是一种岁时的绘画。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只有大众过年时对年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画这一画种才真正地确立起来。

②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木版年画的

篇三:模拟试卷2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试题2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共38分)

一、识字写字(共12分)

1.看拼音写汉字。(3分)

yàn liáo pī lì tiān fù zhì xī jiǒng jiǒng

( )会 ( )亮 ( )( )( ) 目光( )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夹(jiá)衣 逶迤(yí) 折(zhē)腾 蚀秤(chèng ) ....

B.猝( cù)然 鼓槌 (cuí) 烟囱(cōng) 咳嗽(sòu) ....

C.地轴(zhú) 炽(zhì)热 挫( cuō)折 花瓣儿(bànr) .....

D.丞(chén)相 洪(hóng)水 发疯(fēng) 西安(xī’ān ) .....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闭目凝神 鬼哭狼嚎 直言不讳 完壁归赵

B.轻飞曼舞 神采飞扬 怦然心动 炯炯有神

C.心悦诚服 拨地而起 简明扼要 空谷僻野

D.兴致勃勃 乐此不疲 沧海一栗 情不自禁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俯瞰、浏览、眺望、端详?都是表示?看?的词语。

B.?水流湍急、涓涓细流、急流汹涌、口若悬河?都是描写水流状态的词语。

C.?炎热、酷热、热情、骄阳似火?都是描写天气热的词语。

D.?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意盎然、寸草春晖?都是描写景物的词语。

5.下列词语中,用来替换?你别再拿不定主意,明天就截止报名了。?这句话中?拿不定主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犹豫 B.考虑 C.思量 D.疑虑

6.读句子,查字典,按要求填空。(1分)

读书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挑剔

了,能将一本书读出破绽来,可算是读得入门了。 7.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描写图片上的景物。(2分)

⑴ ⑵ (1) (2)

8.回忆自己积累的课内外知识,填空。(10分)

(1)夏天来了。让人不由得想起《夏》里的句子:?……山坡上的 渐渐长成一

片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墨绿色的长墙。……?(2分)

(2)倘佯在诗词王国,我们可以与范成大共赏? ,麦花雪白菜花稀?的夏天美景;洞悉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问, ?的高洁清正;感

叹毛泽东?今日长缨在手,__________ __??的豪迈气概。(3分)

(3)朱熹在《熟读精思》中说:?古人云,‘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

说,自晓其义也。?句中的?云?和?谓?的意思是 。(2分)

(4) 一定有许多名著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三国演义》中的 。(1分)

(5)请写一句关于治学的名言来勉励自己: (2分)

三、实践运用(14分)

9.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比喻)

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对偶)

C.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比喻)

D.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

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排比)

10.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2分)

①只要稍微留神一下,你就会发现,在江南的田野上,鸟儿都是按时?起床?的。

②接着,鸭群苏醒了,争先恐后地发出?嘎嘎?声。

③没多久,早起的麻雀也叽叽喳喳地喧闹开了。

④隔一会儿,一种白脸的山雀醒来了,它的鸣声尖锐清越,就像带有颤音的笛声。

⑤东方欲晓,公鸡就一跃而起,首先?引吭高歌?。

⑥白头翁是喜欢睡懒觉的,金色的阳光早已普照大地,它们才慢腾腾地放开歌喉。

A.⑤②④③⑥① B. ①⑤④②③⑥ C.②③④①⑤⑥ D.①⑤②④③⑥

1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分)

12.把下面的内容放到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2分)

王五对李四说:?我要陪妈妈去医院看病,下午的活动我不能参加了,请你跟班长说一声,

13.一滴水很小很小。 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句

子)(2分)

14.口语交际(4分)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湖南省古丈县默戎镇毛坪小学看望慰问

留守儿童。当温总理将一个粉红色的书包递给8岁的龙英俊时,这名小男孩说:?我是男生,不要这个颜色。??哦,忘了你是个男子汉!?温总理赶紧让人换了一个蓝色书包。你怎么看待龙英俊的行为?请简单说一说(50个字以内)。

第二部分 阅读·感悟(共30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15—19题,请把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10分)

①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科学锻炼身体吗?

②锻炼身体要选择地点、天气。马路旁、工厂附近,人群密集处污染严重。阴雨天树林

中没有阳光照射,空气的含氧量少,会使人吸入更多的二氧化碳。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吸入人体会有害。风力大的天气,风会带走人体大量的热量,例

如气味为-4℃时,若伴有五级以上的大风,人体的感觉就好像处在-18℃的严寒环境,这时锻炼身体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疾病。

③锻炼还要注意适度适量。要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安排适宜的运动项目:儿童可以做操、

游泳、溜冰;中年人可以进行跑步、打球、登山;老年人可以选择慢走、打太极拳。一天中,可以早晚各安排一次锻炼,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判断运动是否适度,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220-年龄)x80%。例如,年龄20岁的人运动后如果每分钟心跳次数为:(220-20)x80%=160,证明他的运动量比较适宜。如果运动后心跳次数超过了160,就说明运动过量了,此时有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等现象。

④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怎么样科学地锻炼身体了吧。

15.关于科学锻炼身体,短文是从 和 来介绍的。(2分)

16.文中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部分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2分)

17.第③自然段的表达顺序是第( )个。(2分) ....

①先总述再分述 ②按时间顺序叙述 ③先分述再总述 ④按不同方面叙述

18.第③自然段中?年龄20岁的人运动后如果每分钟心跳次数为:(220-20)x80%=160,证明他的运动量比较适宜?这句话用例子进行说明,这样写的好处是第( )个。(2分) ...

①生动 ②具体 ③简洁 ④通顺

19.下面四种不同的锻炼情况,最合理的是第( )个。(2分) ...

①张奶奶特别喜欢在水泥厂附近的马路边慢走锻炼。

②李叔叔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户外锻炼。

③只要天气好,爷爷每天早上都到公园打半小时的太极拳。

④虽然今天有大雾,但是妈妈仍然坚持早饭后外出锻炼。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0—25题,请把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20分)

外婆和鞋

席慕容

①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

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

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

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②就是这样一双旧拖鞋我始终舍不得丢掉,因为那上面珍藏着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

温柔的回忆。

③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

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

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

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声色俱厉地叫嚷: ....

④“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

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⑤“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

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⑥以后,外婆每次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

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眼里含着笑,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

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

的余温?

⑦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

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

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触摸到曾

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

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20.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始终:

声色俱厉:

21.用曲线画出文中描写?鞋?的样子的句子,说说?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3分)

2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3-6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分)

23.第2自然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分)

A.前后呼应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D.突出主题

24.文中有两个句子描写了外婆的神态,请你用? ?画出来,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外婆 (4分)

25. 把你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的理解写在横线上。(4分)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共32分)

六年的小学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请以此为选材的范围,写一篇不少

于400字的习作,表达你对这段生活的怀念。你可以写事,可以写人,也可以写活动……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中的人名和校名一律用XX代替。

篇四:2014考试卷

题答

_____________要

___话电系联 不 号学_________内

_校学读就 ____线

_______名姓封密 小升初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语言积累部分(22分)

成语是祖国语言文字中的瑰宝,6年中你究竟掌握了多少。

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3分) 狂风怒( ) 再接再( ) ( )转反侧

兴国安( ) 应接不( ) 神机妙( ) 2.根据前面的意思写出恰当的成语(每个1分,共4分)

A.最吝啬的人—— B.最难的手术—— C.最大的变化—— D.最长的一天—— 3、请写出于下列名著有关的成语或歇后语(2分)

《西游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演义》(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节到来时,你想在送给母亲的贺卡上表达对母亲,母爱的赞美。(3分) 如果引用成语来表达,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应用诗句来表达,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引用名言来表达,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这几个词我们都见过,把加着重符号的字的正确义项的序号填进括号里。(3分)

(1)东张.西望( )①开,展开;②看,望;③陈设,铺排;④姓。 (2)扬.长避短( )①举起,升起;②飘动,飘荡;③发扬;④传播。 (3)香客如流.

( )①江河的流水;②流传,传播;③运转不停;④等级。 5、根据语境填写诗句、名言等。(3分)

1.但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导我们。 2.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3.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不过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6、名句积累(4分)

1、________________,毁于蚁穴。 2、鹬蚌相争,_______________。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4、《春夜喜雨》中描绘春雨悄悄降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理解部分。(15分)

1、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5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1.长:管理。2、遂:就。)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无:___________ 使:__________

(2)请写出“兽见之皆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你认为《狐假虎威》比喻了生活中的哪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古诗文阅读

①“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 )(2分) A、李白和杜牧 B、李商隐和杜牧 C、李白和杜甫 D、李商隐和杜甫 ②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 )(2分) A、梅、竹、兰 B、松、竹、梅 C、梅、兰、菊 D、松、梅、菊 ③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3分)

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 )(2分)

A、泰山的壮观景象 B、庐山的壮观景象 C、黄山的壮观景象 D、华山的壮观景象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16分)

外婆和鞋 (席慕容)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空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寻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了浅灰。鞋底也被磨得一边高一边低。

“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栋是我的家。

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

“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哩。

“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了,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

(he huo)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

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

(yin ying)中好好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

的外婆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2)

2、结合短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嚣张:

泪眼盈盈:

3、写出文中一句承上启下的句子。(2)

4、用一句话概括第3—7自然段的内容。(3) 5、文中的鞋是一双什么样的鞋?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鞋的句子。谈谈“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1+2)

6、文中有两处描写外婆神态的地方,请你找出来。(2)

(1)

(2)

四、写作实践部分

(一)基础常识(7分)

1、我们一般把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叫做________________。

2、在文章中,当一段话或一层意思说完后需要转入另一段话或另一层意思的时候,要用一句话或

几句话把他们联系起来,这种起连接作用的句叫____________,段叫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作者总要在文章中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或意思,这个道理或意思

就叫文章的_____________。

4、文章中以众多的人物的共同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叫_____________描写;为了实现中心

思想和人物形象或景物描写,文章中用了具体的,特别细致、真切的描写方法,我们把这种描写叫

做_____________描写;文章中对自然场景或社会背景的描写,被称作_____________描写。

(三)综合实践(40分)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题目:我懂得了珍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五:2014年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 姓名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34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6分)

kün ca fù yù xiū sa fai xū chún qiüng sh? jiàn ( ) ( ) ( ) ( ) ( ) xiàn mù yóu yù là zhú n?a shü dǐng lǐ mó bài ( ) ( ) ( ) ( ) ( ) 二、选择题 (12分)

1.下面带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个是( )

A 脊(jǐ)背 B 感召(zhào) C 干瘪(biy) D择(zhái)菜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坚苦卓绝 生旦净丑 劈波崭浪 B 神秘莫测 余音绕粱 惊恐万壮 C喜出望外 银妆素裹 再三权衡 D 慷慨激昂 大名鼎鼎 生死攸关 3. 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熟能生巧(熟悉) B 悲愤欲绝(气息中止) ..C 脱颖(尖子)而出 D 却看妻子(老婆)愁何在 ...

4.下面句子中的画线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品味了。 B 鬼子发起了又一轮攻击,红军战士在山头负隅顽抗。 C 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它还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D 天高云淡,朔风送爽,大雁排着队往南方飞去。 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B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C“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 D 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 6.下面没有语病的是( )

A班会课上,我们讨论并通过了“三好学生”评比方案。 B鲁迅因为珍惜自己的时间,所以珍惜别人的时间。 C音乐会上,我们观看了好听的歌曲和精彩的舞蹈。 D敌人机智勇敢,与我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三、名句默写(8分)

1. ,阳朔山水甲桂林 。

2.大风起兮云飞扬,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 王师北定中原日, 。

4.问渠那得清如许, 。 5. 读书贵能疑,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好书不厌百回读。

7. , 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8.纸上得来终觉浅, 。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 ,就像只用 ,不用 ,到处 ,轻轻 。——《草原》 2.它___________着你,___________着你,____________着你。——《安塞腰鼓》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 ,它却在一线希望之

中 。这句话给你的启示是 。

分)

(一)学与问(节选)(8分)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1.这一自然段作者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分)

2.接着,作者写了沈括的事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吗?

(2分) 3.作者写这个事例是为了 。(2分) 4.古往今来,关于勤学、好问的成语有很多,请写出两个。(2分)

(二) (14分)

①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②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③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 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

④“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边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⑤“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⑥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大阳呢, 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⑦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2分)

(1) 安详——

(2) 泪眼盈盈——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6自然段的内容。(2分)

3.文中有两处描写外婆神态的细节,请用横线画出。再选择一处说说你从这个细节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4.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鞋的句子,“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联系全文写下你的理解。(3分)

5.给短文起个恰当的题目: ,本文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3分)

(三)名著阅读(10分)

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8分) 1.“《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写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第称记叙,给人以真实感。”( )

A 笛福 第三 B 笛福 第一 C 笛福 第二 2. 下面哪个答案都是鲁滨逊送给星期五的东西?( ) A 圣经 小刀 B短剑 小刀 C皮带 斧头 3.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中国民间故事?( )

A《唐僧取经》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孟姜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八仙过海》中张果老、铁拐李、吕洞宾分别乘坐毛驴、玉箫、蛟龙过海。 B《长发妹》《猎人海力布》《月老》都表现了故事主人公为了解救老百姓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

C民间故事类型众多,有神话故事,有传奇人物故事,还有清官断案故事等。 简答(2分)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请你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一、口语交际(4分)

有一天,小明放学一回家就打开报纸看了起来。妈妈下班回来看到他不做作业,便批评他:“尽看些无用的报纸,浪费时间。”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有理有据地向妈妈解释呢?(提醒:至少写两个理由)

二、作文。(30分)题目: 影响了我

提示: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甚至是一句名言、一首歌、一个眼神、一抹微笑??都有可能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请围绕“影响”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2)有中心,有条理,结构完整,详略得当,有真情实感。(3)字数不少于400字。

400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