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飞人刘翔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9:33:18 小学作文
飞人刘翔的故事小学作文

篇一:飞人刘翔的故事

1.爷爷改变了刘翔

小时候的刘翔是个顽皮的男孩,胆子大是很多大人对他的评价。正是因为看到他别的孩子更顽皮,家人把他送到了少体校。体校的道路并不是很顺利,由于年龄小,刘翔经常受到同校大孩子的欺负,刘翔说这是全国少体校的惯例。这样的遭遇让他几乎决定放弃少体校,但有一件事情改变了年少的刘翔的决定。

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已经70岁了,此前老人家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但70岁那年突然就想学,而且学会了,老人说自己学会去哪儿都方便。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骑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呢?现在回忆起来,刘翔还在感叹,如果没有爷爷的这个行动刺激,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了。

2.那一次刻骨铭心的比赛

刘翔是个跨栏奇才。要知道1996的时候,他还在练跳高,当时刘翔很自信,他说:"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他当时已经拿过上海市少年跳高冠军了,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跳高人才。但是就是那一年,现在他的跨栏教练孙海平看上他了。用孙海平的话说,跨栏选手需要胆量,很多人看到1米多高的栏横在眼前就不敢过,而刘翔有这样的胆量,再就是从他练跳高看,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很好。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让很多国际田径界的人士都没有想到,再加上中国人甚至亚洲人在直道项目上很少有人能进入决赛,所以造就了那次让他和教练刻骨铭心的比赛。

那是2000年11月法国里昂的一次室内田径大奖赛,6名选手进入60米栏的决赛,刘翔站在第五道,其中有3个美国选手,他旁边的第六道也是一名美国选手。发令枪响过了,没想到第六道的那个美国选手在跨第二个栏的时候就摔倒了,刘翔则是第三个冲过终点,这样的兴奋仅仅保持了2秒钟,裁判和大屏幕同时宣布,第五道中国刘翔没有成绩,怎么会这样呢?刘翔和他的教练感到很气愤,找裁判理论。原来裁判误将那个摔倒的美国选手当成刘翔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不会在这个项目上跑出好成绩的。那是一次没有电视转播

的比赛,幸好刘翔的教练用自己的微型摄像机将全部过程拍下,这是孙海平的习惯,刘翔的每一次比赛他都会用摄像机拍下的,而这成了那次证明刘翔没有摔倒的惟一证据,录像十分清楚地显示,中国刘翔第三。终于还了刘翔一个清白,也给国际田径界裁判提了个醒,中国人是可以在短距离的项目上有所作为的。

正是这样的一次偶然事故,给了刘翔师徒二人很大的刺激,也让他们的训练更加有了动力。

3.他兴奋得三天没睡着觉

真正让世界知道刘翔的是2002年7月份,瑞士洛桑的一次国际田联大奖赛。那个时候19岁的他跑出了13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了美国人保持了24年之久的世界青年纪录和中国人李彤保持了8年的亚洲纪录。

刘翔说,这一切来得很快,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当时通过终点时,回头看了一下,竟然把第二名甩得很远。有人告诉他破了世界青年纪录,他不相信,但确实是事实,他足足兴奋了三天,他说那三天睡不着觉,也没心思训练,只想笑,只想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破纪录的每一个画面。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感到当初选择跨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也是从那个时候,刘翔发现自己是一个比赛型的选手,越到比赛越兴奋,越有强手,越兴奋。他说:"当看到自己跨过一个又一个栏的时候,就感觉像是在超越,这种兴奋是无法比拟的。"

4.为奶奶拿了第一块金牌

那是2001年11月广东的九运会,刘翔的奶奶因为胰腺癌在那个时候已经快不行了,但老人家因为一桩心事未了,她要等着孙子刘翔拿全运会金牌。在决赛的那天,刘翔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他一直在祈祷,能够以一块金牌献给奶奶。但那个时候刘翔并没有绝对的实力,他的师兄陈雁浩是他最强大的对手,但刘翔最终以0.06秒的微弱优势获得了冠军,他跪倒在终点,头向地磕了三次,他是在告诉奶奶自己获得了金牌。而他的奶奶没有等着他回到上海就去世了,但让老人家高兴的是已经知道刘翔获得冠军。

篇二:刘翔的故事

刘翔的故事

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至今,起起伏伏的职业生涯中,刘翔在神话与现实间反复切换,他得到了几乎一切属于竞技体育的词语,也成为了中国体育的永恒坐标。

当人们目睹他坐着轮椅离开2012年伦敦奥运会赛场,关于刘翔,已无需过多言语,只请记住这些画面。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刘翔。【视界】 2004年8月27日,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项目的决赛中,刘翔以接近3米的优势率先冲过终点,最终以12.91秒的成绩夺得金牌,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并追平了科林·杰克逊在1993年创造并保持11年的世界纪录,为中国夺得了首面男子田径奥运会金牌。【视界】

2006年7月11日,刘翔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洛桑站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2

秒88打破了已封尘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这也是刘翔首次打破世界纪录。【视界】

2007年8月31日,刘翔在大阪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克服了被分在第9跑道的不利因素,最终以12秒95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将该项目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集一身的大满贯得主。【视界】

2008年3月31日,北京,

胡锦涛点燃北京奥运会圣火,并将火炬交给刘翔,宣布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开始。随后,刘翔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第一棒,跑下仪式台,沿红地毯通过金水桥,向天安门城楼跑去。

2008年3月9日,在西班牙瓦伦西亚举行的第12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60米栏决赛中,刘翔以7秒46夺得冠军。这是刘翔的第一个个人室内赛世界冠军头衔,也是中国室内田径世锦赛历史上的首枚男子金牌。

2008年8月18日,北京奥运会男子

110米栏第一轮比赛,由于伤势复发,刘翔最后临场退出比赛,卫冕失败。刘翔曾表示:“如果我不是万不得已,我不会做出退出的决定。” 2008年12月3日,上海,刘翔坐上机场大巴,赶往机场赴美国疗伤。

2009年3月10

日,刘翔抵达政协体育组驻地宾馆房间后第一次带上政协委员出席证。此后的每一届全国“两会”,刘翔都是媒体聚焦的热点。 2009年6月30日,上海,刘翔骑车离开训练场。据教练介绍,刘翔的伤势已基本恢复。 #刘翔故事#2009年9月20日,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刘翔正式复出参赛。最终,他与特拉梅尔均跑出了13秒15,后来通过电子仪器辨别,显示为特拉梅尔有效部位先过终点,至此刘翔获得亚军。

今天 09:26:33全部转播评论(34)

转播 |评论|

更多

篇三:刘翔的故事 文档

少年之星险夭折

刘翔走上田径场是非常偶然的。10年前,少年刘翔就读于上海市普陀区的管弄新村小学,因为他个子比同龄的学生高,手大,力强,扳手腕从来不吃亏,而且脑子活络。教体育的钟老师让刘翔参加跑步训练,由此成了他田径生涯的起点。

一开始的那段日子并不顺利,少体校录取了他,家里的长辈都不同意。妈妈说:“我们翔翔是要读书上大学的。”

唯有父亲刘学根是刘翔最有力的支持者。他的理由是,小时候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有好处。父亲年轻时喜欢体育,玩耍石锁、石担,知道好身体的重要性。

最初的几年里,刘翔练的是跳高。现在想来,那段“歧途”使少年刘翔对田径的栏架有了初步的感觉。一直到四五年级,刘翔赢得了市“跳高小能手”的荣誉,长辈们方才转变了态度。

初一时,刘翔的身高窜到了1.70米以上,在上海市的中学生比赛中100米拿了亚军。有人说,刘翔是跑步的料,他的爆发力强,冲刺好。这样他又进入了市体校,开始练跨栏,一年多就进入了全国少年前3名,然而这时的刘翔心理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强烈的“排斥期”,少年星途差一点就此夭折。

悟性高人一筹

第一个感觉到刘翔心理上“排斥”的,是他的父亲。

“怎么,你不想练了?”在一次接刘翔回家的路上,父亲这样问。

“你不会同意吧?”刘翔反问。

这个对话的情景,刘学根多年后说起来记忆犹新,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刘翔从不在困难面前打退堂鼓,也从来不用这种口吻说话。“那好,我们先回母校宜川中学吧。”

半年后,刘翔家里来了一个电话,是上海队的跨栏教练孙海平。孙海平希望同刘翔的父亲谈一谈。原来,孙海平早就看上了刘翔,“在同年龄的孩子中,他个子比较高。虽然技术比较差,但节奏感很好,这可是先天的优势啊,当时我就想让这孩子跟我练。”没料到回来找他时,刘翔却不见了。

孙教练与刘爸爸谈得很坦诚:“这孩子有天赋,他跨栏的节奏感很好,这可是天生的。他要不练,真可惜了。”孙海平同时提出,刘翔要先参加一周的试训。

一周训练,让孙海平有点担心,他发现刘翔动作僵硬,已经完全不是半年前那棵让人眼睛一亮的好苗子了。孙教练有点泄气了,准备放弃了,但是一个细节最终又让他改变了想法。孙海平说:“第五天,我教了他一个动作,他的悟性很强。因为天赋有两种,一种是先天的,另一种是领悟以后获得的,因此一个练体育的孩子,领悟能力尤其重要。”

“三级跳”选入上海队

另一个细节让刘翔的父母至今感动。交给孙教练之后,16岁的刘翔“三级跳”,从一个体校学生变成了上海田径队一队的运动员。当时他膝关节有老伤,留下了积水。孙海平立即带着刘翔去上海最好的医院,找上海最好的医生。

孙海平在训练中注重针对刘翔的特点,加强基础的专项训练。3个月后,孙海平的“刘翔训练模式”就取得了成功,刘翔跑出了14秒19的好成绩,这个进步对上海田径队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14秒30是健将的标准,他也是一个真正的“三级跳”运动健将。

孙海平追求的是“多因素训练”和“实效性训练”。孙海平1982年从上海体院毕业之后,教练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他那个年代的田径运动员练得很苦,说难听一点就是“傻练”,收效甚微。孙教练说,也许亚洲人从生化指标上不适宜练短跑,人种的差异没办法,但有一点我们是具备的,那就是中国人灵敏的神经系统,说白了,就是脑子灵。刘翔在这一点上有很强的优势。有人说,刘翔是20岁的人,30岁的脑子,成熟聪明,心理素质好。孙海平从接手刘翔的第一天就决定为他全面打基础,把他的优势充分发挥,有了好底子,方法得当就一

定没问题。在我国的运动员,刘翔的训练肯定不是最苦的,但成绩上升却是最快的。除了刘翔的努力和天分外,孙海平“恰到好处的方法”是关键因素。

2002年7月,刘翔以13秒12的成绩刷新了李彤沉寂8年的亚洲纪录,同时刷新了美国黑人运动员赫米亚捍卫了24年的世界青年纪录。从那一刻,全世界的人都注意到,一个东方少年在橘红色跑道上刮起的一股“中国旋风”。

训练中曾跑进13秒

体育训练是全面的、综合的,不仅要训练技术战术,提高心理素质,还要学会做人。

生活中的刘翔懂礼貌、有孝心,自控能力强。每周训练结束,他总是直奔家中,陪爸爸妈妈,去看望爷爷。为了这份自己喜欢的运动事业,刘翔牺牲了很多,留下不少遗憾。只有一件是他无法弥补的,那就是在奶奶临终前,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小时候是奶奶把他领大,可就在老人家病危住院时,刘翔却不得不拼搏在九运会的赛场。刘翔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全运会冠军,可奶奶永远地离开了他。父母没有在第一时间告诉儿子“老人去世”的消息。比赛回来,刘翔一个人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现在的刘翔学会了关心父母,了解刘翔的人都说他是个难得的孝子。刘翔的母亲以前是一位点心雕刻师,2000年下岗之后,刘翔就不再让妈妈上班:“辛苦了大半辈子,我不想让她再操劳了。”现在,妈妈常常夸儿子:“我们翔翔从小离家,行李包都是自己打理。我突然发现,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有了名气也有苦恼。有一次,刘翔打电话回来,说自己比赛刚下来,气喘未定,记者们就围上来要他说些什么。他说:“让我喘喘气,穿好衣服,慢慢说不是更好吗?结果有记者说我耍大牌。”对此,他母亲吉粉花很心疼,希望媒体的朋友谅解刘翔。他父亲则不同意:“接受记者采访是一名运动员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代表了所有关心你的人,你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了记者啊!”

7月13日,是刘翔的生日,也是北京申奥成功的纪念日。今年的生日,刘翔是在训练

场上度过的。刘翔思忖着给父母什么礼物,教练孙海平说:“你跑出一个好成绩,就是最好的礼物。”果然他在训练中跑出了13秒以内的成绩。这个消息他对谁也没有说,只是晚上给父母打电话时悄悄地漏了出来。他说这是给父母、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篇四:刘翔的感人故事

刘翔的感人故事?

浏览次数:29005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08-2-19 11:18|提问者:_锁僾_

谁有刘翔的感人故事?

最佳答案 大年初一,家住苏堤春晓名苑的于文辉在窗前挂起了一个红灯笼。

“妈,老哥家挂灯笼了,他们回来了!”同一小区的另一栋楼里,站在窗口的刘翔向厨房里的

妈妈喊。“快,打电话,叫他们一起来吃饭!”刘翔妈妈吉粉花围着围裙,一边切菜一边说。

于文辉和他的妻子董朝霞,都是当年国内颇有名气的中长跑运动员。他们一家,和刘翔一家关系如此亲密?

一张小纸条

刘翔至今仍保存着一张小纸条,上面留着于文辉的一句话:“晚上9点30分之前必须睡觉,不然有你好看!”

1998年,于文辉和董朝霞同时作为长跑人才被引入上海田径队,26岁的于文辉与刘翔同住一个寝室。那时才15岁的刘翔心下惴惴:“和东北大汉一起住?”可没多久,他开心地回家和爸爸说:“我多了一个老哥和一个老姐!”

于文辉和董朝霞确实把刘翔当成了自己的弟弟。于文辉和刘翔同进同出,无话不谈。那时,曾连续3年获得全国女子中长跑冠军的董朝霞可以吃食堂的特灶,她经常把刘翔喜欢吃的鱼和虾省出来给他吃。

刘翔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在那时候养成的。于文辉为刘翔订了一套“规矩”:自己衣服自己洗;晚上9点30分上床睡觉;早上起床一定要吃早饭……如果外出比赛,于文辉就留下小纸条贴在壁橱上监督刘翔。

兄弟俩经常在寝室里聊天,在于文辉的鼓励下,15岁的刘翔给自己定下了3级目标:先达到健将级,再超过队友沈真声,最终要超过当时的“亚洲栏王”陈雁浩。2001年,刘翔在宁波比赛时第一次超过陈雁浩,兴奋地打电话给董朝霞:“告诉老哥,目标达到!”

当时的于文辉和董朝霞做梦也不会想到刘翔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刘翔却一直把他俩铭记在心:“如果没有老哥和老姐那时候对我的点拨和鼓励,我不会有今天。”

一罐猪蹄汤

提起猪蹄汤,董朝霞第一反应,是想起刘翔妈妈吉粉花。

那一年董朝霞临产,住院30多天,吉粉花知道她爱喝猪蹄汤,就每天煲一罐,从普陀区坐公交车到徐汇区给董朝霞送去。

于文辉夫妇对刘翔的照顾,刘翔一家一直都记在心里。因为刘翔,两家人成了好朋友。那年于文辉新家装修,老刘忙里忙外地张罗,连新家的地板都是他去厂里帮于文辉拉过来的。刘翔平时出国比赛,总会留心给于文辉的儿子于拓带几件小玩具,小于拓一看到刘翔父母,左一声“爷爷”右一声“奶奶”,叫得老刘夫妇笑得合不拢嘴。

2004年,刘翔在雅典一战成名,于文辉夫妇反倒犹豫了———刘翔成名了,我们还要去找他吗?没想到,刘翔的电话主动来了:“老哥,这次在国外给你儿子买了个玩具,回头给你拿来!”

成名后的刘翔一家,反而和于文辉一家联络得更多了。于文辉家现在住的房子,就是因为该房地产企业听说了他们两家的故事后深受感动,给予便利购买的。而普陀区政府也通过刘翔的爸爸刘学根了解到董朝霞的人品和能力,把她作为优秀人才引进。

“说实话,雅典奥运会后,我们曾经担心两家关系会变得疏远,可没想到……”于文辉动情地说。

一份感恩心

“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刘翔一直记着爸爸的这句话。

从小到大,谁帮过自己,谁对自己好,刘翔一直都记在心里。刘翔小学的体育老师钟锁贵,

每逢上海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刘翔都会记得把票子送过去;刘翔的启蒙教练顾宝刚,刘翔逢年过节都会打电话问候,送一些礼品,顾教练送过来要求签名的书和照片,刘翔来者不拒。刘家原来住的“海棠苑”里对小刘翔呵护有加的伯伯阿姨们,刘翔回家的时候也都客客气气,要签名、请合影,他都一一满足。

“如果没有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样。”刘翔说:“我记得有一句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现在?涌泉?说不上,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我想表达一下我自己的感激。”

于文辉说,他一直记得一件事。那一年,刘翔夺得九运会冠军,兄弟俩在寝室里侃大山,于文辉说:“以后这样吧,你给T恤签名,我拿去卖。”刘翔点头:“好,但别卖太贵。”“多少钱?”于文辉问,刘翔认真想了想,眨眨眼睛:“10块钱吧!”

“现在,刘翔的签名T恤早就不只10块钱了,可我却依然可以随时和他开心地聊天。”于文辉感慨。说这话的时候,刘翔拍了拍于文辉的肩,学着东北话说:“老哥,啥也别说了,咱俩谁跟谁啊?”话音一落,两家人哈哈大笑。

篇五:原来是中国“第一飞人”竟然是他 不是刘翔!

原来是中国“第一飞人”竟然是他 不是刘翔!

飞人刘翔的故事

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是武都(今属甘肃省陇南市)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擅长奔跑,勇猛善战,因眼睛大,而被称为“大眼”,敌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传说其“眼如车轮”。杨大眼跟从孝文帝征战,军功显赫,被封为直阁将军,加辅国将军、游击将军等。

北魏孝文帝准备南伐,令尚书李冲负责选拔将官,杨大眼便前去自荐。由于杨大眼当时没有什么名气,李冲很是看不起他,并予以拒绝。杨大眼说:“尚书大人不了解我,让我为您献上一技。”便拿出三丈长的绳子系在发髻上面,快步奔走,绳子被扯得直如箭矢,奔驰的马匹都赶不上他的速度,在场的人无不惊叹。李冲说:“自从远古以来,从未有过谁有如此超群的才干。”于是任命他为军主。杨大眼环顾同僚们说:“我的今天,正是所谓蛟龙入水之秋,就此一举使得我以后再难与诸君处同一行列了。”没多久,升迁为统军。跟随高祖征讨于宛、叶、穰、邓、九江、钟离之间,所经历的战斗,无不勇冠六军。世宗初年,裴叔业以寿春归服朝廷,杨大眼与奚康生等率军马先入寿春接管,因此功被朝廷封为安成县开国子爵位,食邑三百户。升任直阁将军,很快又加辅国将军、游击将军。

杨大眼一生战功赫赫,救涡阳、平蛮人、破王茂、伐淮堰等一系列战争当中显示出了极其优秀的军事才能。杨大眼擅长骑马,穿着戎装,雄伟挺拔,穿上盔甲,腾挪跳跃,灵活自如,被世人称道。巡抚士兵,称呼如子,看到士兵伤病,时常为之落泪伤心。身为将帅,经常身先士卒,冲突坚固阵地,出入英勇无畏,敌兵碰上他的刀刃者,无不立即身亡。南方敌人前

后所派遣的督军将帅,听说对手是杨大眼,军队未渡长江,个个都害怕不已。甚至传闻,淮泗、荆沔一带民间有孩子啼哭的,父母一说“杨大眼来了”,全都吓得不敢哭泣了。

王肃侄子王秉归国之初,对杨大眼说:“在南边时听见您的名字,我以为你真的是眼睛如车轮大小。今天一见,原来与常人差不多。”杨大眼说:“两军旗鼓相对,我杨某怒目圆睁,足以使您目不敢视,何必要眼大如车轮。”当时的人推许杨大眼的骁勇果敢,普遍认为即使关羽张飞也不能超过他。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