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音乐教师感情最丰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35:10 体裁作文
音乐教师感情最丰富体裁作文

篇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请您谈谈“音乐情绪与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请您谈谈“音乐情绪与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中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情感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自然流露的一种心理要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需意识到音乐情绪情感的重要性,体验音乐背后蕴含的情感,其中表现的情绪是我们音乐教师教学中的重点。

1、情为乐之魂

我们知道,音乐是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内心体验发挥出来。艺术创作是对生活的凝练,在作品为听者展现的情境里,听者应有感受情感的抒发、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想像,把自身对生活的感知和想象融入作品,以构成现有作品更真实丰满,栩栩如生的生活图画。艺术以情感人,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针对心情、表现心情。它是通过声音来表现的,我们似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听到欢快的乐曲是会有情不自禁的跳舞的冲动;当听到悲伤的乐曲时就会感到心情压抑,有时还会不自觉的掉眼泪。在今年的中国达人秀中出现的乌达木,以一首《梦中的额吉》赢得全场的掌声。当动人的音乐响起,乌达木发自肺腑的声音唱到“用圣洁的花露当茶让你先享,在您的眼中我找到的安详的眼神,您的儿子从梦中惊醒……”他的声音感觉飘到了天外,直指人心。观众为之感动,为之掉泪。广辽的呼伦贝尔草原,也只有广辽的草原有如此动人的声音,这个例子充分的体现了感情在歌曲中的重要性,我甚至可以说感情就是音乐的灵魂。

2、音乐想象中的重要性

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基石。音乐的想象,在欣赏演唱各类不同作品时,学生调动生活的累积,充分的发挥想象的翅膀,其情其景就会逼真的历历在目,人物就会生动的活灵活现,感情就像火花一样迸发,把学生的想象力也燃烧起来了。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在心里描绘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向前进行。” 可见音乐作品是与一定事物形态联系在一起,与人的生理、心理反应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投身其中,诱导他们通过心理活动设身处地的构思,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感觉,体验到音乐作品所

抒发的感情,并对作曲家描绘的“音画”展开联想。例如:在欣赏完了古筝曲《战台风》后,同样让学生说说自己初步听过后的感觉,结果几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欢快热烈的2.气势磅礴地3.沉重地。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甚至还有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原因在于,平时学生们很少接触古筝曲,对这些音乐不能进行正确的感知,在加上对音乐的内涵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所以才会出现体验乐曲的情感出现错误的现象。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要想更准确的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还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情感等等。我们只有对作品创作的背景和思想有所了解,才能够真正深入、准确的去理解音乐中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作品的旋律、曲调帮助学生们联想,但不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在享受了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在音乐表现智能上得到了发展。

3、乐以情发,发乎于心

音乐是情感表现的高度体现,情感是人们内心思维的文化特征。情感的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通过艺术表达的感情则是一般感情的升华,更具有典型意义。如在《学做解放军》一课中,我以汶川地震图片导入引出帮助人民解放军,欣赏地震图片时我选择了背景音乐《辛德勒名单》,曾经美好的家园变成了震后的灾区,亲人的逝去,加上背景音乐的衬托,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就留下了眼泪。这种情境的导入使学生们的情感完全投入到了音乐作品中,从而对整节可所有作品的欣赏都能够深入、准确的进行。音乐来源于情感,又是表现情感的载体。音乐不仅能描绘让人心动的情境,还能激发人的表现、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在情感上有了深刻、正确的理解,才能对音乐有更完整的理解。在音乐的教学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到音乐特有的魅力,达到音乐欣赏的目的。只有重视的音乐中的情感体验,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喜欢音乐、了解音乐,达到音乐欣赏的目的,从音乐欣赏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篇二: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作者:李持华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3年第01期

摘 要: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的首位目标。阐述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关键词:情感体验;音乐教学;审美;学生;培养;目的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记》)。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而引起。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的首位目标。也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使之受到美的感染,音乐教育应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以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使人的情绪、情感同音乐的情绪、情感和谐地沟通与交流并用心去歌唱或欣赏的目的。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唱会、唱好一首歌或者会欣赏一首作品,就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领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怎样引导学生去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了解歌曲意境让学生多去聆听,引发内心的共鸣

一首歌曲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思想情感不是自然就明白的,它必须依赖于我们对它的领悟、体验。这种思想感情,体现于歌词、乐曲,也体现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因此,在学唱或欣赏歌曲之前,必须先研究它的歌词、乐曲及创作背景、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深入领悟其思想内容和感情特点。只有在思想上深刻体会了,歌唱起来才能受到情感的熏陶。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听”。所谓“听”,其实就是一个感知的过程,音乐欣赏和学唱歌曲的首要途径和基础。在聆听过程中还要求老师的指导,借助老师的讲解,来理解歌曲(乐曲)。譬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时,在了解了作者冼星海的生平后,应再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当时作者在黄河岸边抒发情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特征,如果说听觉感受是进入音乐大门的一把钥匙,那么情感的抒发便是音乐审美的中心了。

二、教师自身的情绪与激情是激发学生情感的直接因素

学生的情感是靠教师来激发、调动的。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

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一个很有情感,甚至是一个富有激情的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当好情感的“二传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更要有生活的热情与激情。我们除了要努力钻研教材之外,还要自己先对作品动情,把音乐中蕴涵着的情感予以揭示,并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一首歌曲,只有以声情并茂的歌唱表演才能赋予它生命的活力。而这传情的声音又只有在歌唱者动情的前提下,情牵声,声传情,声情交融,只有当教师把真实情感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倾注到歌曲的意境中时,才能激起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会到歌声中,如学习《友谊地久天长》,教师随着轻柔的伴奏音乐,带着依依不舍的神情,十分投入地为学生演唱,深深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对教师的演唱技巧、情感的投入、形体动作的表现一览无余。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所学歌曲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美的熏陶。作为音乐教师,更应当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用最富有表现力的歌声、最生动的表情、最贴切的动作来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美。这节课的目的不是要学生把《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唱得多好,而是要通过这样的作品和这样的音乐课,让学生感受体验一种特殊的情感。

情感是音乐的灵魂,音乐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着眼点,制订情感目标,关注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正因为音乐本身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所以我们的音乐教育才不应该忽视情感的培养。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亚文.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 浙江省青田县东源中学)

篇三:浅谈音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浅谈音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那些无法用言语告诉人的东西,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在这方面应当注意到,音乐是对年轻的心灵起作用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名人一语见“的”地道出了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是要把这些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感上受到熏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下面就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谈几点体会。

一、师生交流中情感的交融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老师应该是美的化身,爱的使者,老师关爱的眼神,真诚的话语,都能打动学生,拉近师生的距离。音乐教学过程不但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当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既有认识成分也有情感成分。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擅于捕捉身边的人和事,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引到学生体验音乐中的美、发现音乐中的美,并用音乐中的真善美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和物;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少一点限制和规范,多一点宽容和鼓励”,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

二、唱歌教学中情感的挖掘

唱歌是以歌声为主要手段,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其艺术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相反,如果演唱者只掌握了表现作品中形式的娴熟的技巧,而没

有情感,只能象钟摆一样机械地表达作品的形式涵义,那么演唱是乏味的,难以打动听众。有感情演唱一些优秀音乐作品,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质,能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1、理解歌词,激发学生情感。

歌曲是通过旋律与文学语言双重手段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别是学生通过歌词来理解内容,再通过优美的旋律来记忆要表达的音乐形象。所以分析理解歌词对于学生来说,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情感的的最佳手段。在教学中,当学生接触一首新歌时,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找到歌词所表达的中心,诱发出他们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角色。例如,在教《摇篮曲》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画面(妈妈深情地摇动着小宝宝),再配上优美的乐曲,亲切的朗诵,让学生在静静的欣赏中初步了解到这首歌表达的内容。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那舒缓悠扬的歌声,头脑中幻想着小宝宝睡着后宁静、安逸的画面。在这种意境中,孩子们的思维被优美的语言和音乐所调动起来,内心的情感也被激发了出来,使他们真正领略到了音乐的美。

2、挖掘内涵,体验歌曲情感。

优秀的音乐作品凝聚着作者崇高的思想感情,伟大的人品和感人的艺术美,它们都是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开展情感教学不可多得的教材。为此,我们音乐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 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中逐步丰富和发展。但是,小学生受到生活经历的限制,有时候很难理解和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能把作品的内在情感充分表现出来。例如,我在教唱《卖报歌》时,由于今天的小学过着幸福的生活,不了解解放前报童的生活,因此他们把:“啦啦啦”的衬词唱的轻松跳跃,表现了一种欢快明亮的情绪,而不能把作品中蕴涵的对报童的深切的同情心表现出来,达不到作品所具有的特定的艺术感染力。这时,我就给学生介绍这首歌的来历和历史背景,边播放旧中国报童苦难生活的影片资料,边告诉学生这首歌表达了对当时很多象小毛头这样的报童的深切的同情心,为他们从早到晚,忍饥挨饿,奔走街头的苦难命运而呼喊不平。这首歌中抒发着对报童深沉的爱和同情,对旧社会强烈的恨与抗议。

3、深情演唱,表达真挚情感

学生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已经很好地把握了歌曲的思想与感情内涵,学生能为自己设计好适当的情绪、音色、气息、力度、速度等进行演唱,表现他们丰富、有趣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内心感觉,表达他们的真挚情感。例如,《卖报歌》这首歌通过老师动情的讲述,很快打开了同学们的情感世界,为感受歌曲艰难悲愤的音乐情绪做了积极的铺垫,以情引情,学生们富有情感地投入演唱,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欣赏教学中情感的升华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聘想像的空间。在欣赏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欣赏音乐,而不去框架学生的思维。正如“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见解。比如欣赏贝多芬的《月光》,事先我没有对学生说过这首乐曲的名称及作者,也没做任何提示,而是让学生安静的聆听,然后请学生用文字的形式把它描绘下来。有的学生写到:“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照着……"有的写到是一对情侣在晚上的树林边约会,有的说是莫斯科效外的夜晚等等。学生的这些理解无可厚非谁对谁错。看着孩子们的眼神,我充分的感受到了音乐所带来的巨大魅力,同时也体会到: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不仅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它还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情感上的启迪。

四、合作学习中情感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而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学习《走进西藏》时,我请同学们把各自小组查阅来的资料与大家共同分享、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做导游给大家介绍、会唱藏族民歌的唱上几首、会跳舞的来上一段藏族舞蹈??音乐课生动活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学到了知识,增进了感情,提高了相互协作的能力。学生在组里各自发挥所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每个学生的价值都得到了体现,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五、鼓励创造中情感的再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

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 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在引出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对音乐的再创造,再塑学生的情感。比如,在欣赏《狮子大王》之后,有学生迫不及待地要表现狮子的威武凶猛,我就让他跟着音乐学着狮子走到学生中间,吼着吓唬两边的学生,不仅使他更好地体验音乐,更使其他的同学更好地理解了音乐。

音乐以其博大的情感魅力,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净化着学生的心灵、美化着学生的行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重视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让我们帮孩子找一片属于自己的“音乐睛空”,让他们在这片晴空里徜徉,让我们未来的接班人,不仅成为高智商的专门人才,更要成为情感丰富、爱心四溢的创造者!

篇四:音乐教育要“以情感人”

音乐教育要“以情感人”

把情感教育引入中学的音乐教育实践,让音乐教育做到“以情感人”,把音乐中的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石,全方位地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触动,并有感而发,把自身的感受付诸于行动,从而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实践证明,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对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情感教育走进音乐课堂是势在必行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以及对事物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原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她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构建人的审美心理来达到陶冶人的心灵和塑造高尚人格的目的。可见,在中学生的音乐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在十几年的音乐教学生涯中,本人摸索了一些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让学生在音乐课中获得情感体验

(一)情感体验包括对学生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只是对教学内容和具体作品的情感投入,而缺少对教学对象的热爱之情,同样是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音乐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一周内仅有一课时的课堂交往时间。怎样充分利用音乐教学活动这个客体达到情感交流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在“爱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一个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直至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气氛。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一旦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唤起相应的情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记忆力更深刻,并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也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情感体验包括教师的语言直观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运用自身的优势感染学生f例如:教师的一颦一笑,优美悦耳的语言)都能深深地感染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小故事”的讲述感化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例如:通过介绍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让学生首先被他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涯,卓越的音乐成就所感动;其次,是被他那强烈的爱国热情所感染;通过介绍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的生平及有关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贝多芬“自由、平等、博爱”的高尚情操和不卑不亢、光明磊落的人格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对他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敬佩之情及思想上的共鸣。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了学生坚毅、乐观、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和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情怀。

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

(一)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产生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是尤其重要的。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二)通过音乐自身的内容(音乐的要素)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它是人对待外界事

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感情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次的知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音乐艺术自身就应是美的化身,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要素(节奏、旋律等)来感染学生,让他们仔细聆听,充分感受音乐,并做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体会音乐的变化。

(三)通过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来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

黑格尔曾说:“音乐教育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籍,超越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的……。”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音乐本身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感情也随之加重。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在中学生们青春期的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点就是情绪、情感的日益丰富,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的特点。

三、让学生接受课本外“以情感人”的音乐教育

(一)与时代结合的情感教育

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初中阶段的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汲取音乐艺术的养分和精华,从而,使其思想、行为能获得积极向上的良好倾向,有助于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优良的品格。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中,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现在,网络较发达,学生平时接受的是大量的通俗音乐,课堂上也可适当地为学生留点空间,让他们欣赏一些欢快向上的适合中学生的通俗音乐,这样也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良好的沟通,并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以自由地发挥。

(二)音乐课以外的情感教育

课内外相结合,使学生从音乐知识和音乐实践中获得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及个性。要

音乐教师感情最丰富

使音乐课堂生动有效,必须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起学生探究音乐的愿望,从中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另外,课外的音乐实践也可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实践证明,在音乐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能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感、自豪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样的人才能坦率真诚,对工作、人生充满热情,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非常向往,是真正获得了人的内在规定性的真正的人。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社会化的形成。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面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课,才能让学生把“情”带入音乐课堂,并积极地、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去,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因此,“以情感人”的音乐教育是有魅力的音乐教育,

它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张前著《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版)

周海宏著《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竹山中学

篇五:浅谈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

浅谈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

作者:陈妤

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6期

摘 要:音乐欣赏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扩大音乐视野、增长音乐知识、积累音乐词汇,还可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使之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音乐欣赏包含了各类音乐作品、各个中外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可谓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仿佛艺术百花园中的鲜艳花朵。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的体验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体会,谈谈中职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中职音乐;欣赏教学;情感体验

一、音乐是各学科中最动情的课程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的关系。如在讲“中国民歌”时,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音乐风格便也委婉秀丽;西北地区石山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流动的画面”,把美术称为“凝固的音乐”。在中职音乐欣赏课中,加入美术作品的欣赏,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

以上阐述了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高中的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

二、情感是音乐欣赏最首要的元素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中职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情感体验疏通了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情感体验是引导式与自然流露相配合,与音乐紧密相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职音乐欣赏课在目前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情感体验教学就更为重要了。音乐大门的开启,要靠教师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

三、体验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抓手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获得情感体验音乐欣赏是心理反映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必须循着由表及里的心理反映过程。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在最初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在反复欣赏时,还会听出不同的乐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的风格等,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演唱音乐作品的主题,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如古曲《长恨歌》中的男生四部合唱《渔阳鼙鼓动地来》,进行曲的风格,歌词的描绘起伏叠荡,蕴含着澈愤的因素在内心。学生们边演唱边体验出强烈的民族意志。作品在音乐表现、力度的变化、调性的变化等方面更能突出地刻画士兵们对君主“重色思倾国,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的昏庸状态的不满、愤慨的情绪,积极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中职音乐欣赏课上要尽可能多的运用有利于教学的一切教学手段、方法,并且不断地挖掘和提高,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延伸至学生今后对人生、对社会的体验、认识和理解。

(2)利用音乐特质的要素获得情感体验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节奏平稳、节奏缓慢、节奏鲜明、节奏富于民族特色,因此节奏是音乐的骨,是声音在时间上的组织。节奏的变化使情绪有很大的差异,节奏快心跳加快,动感增强,如我们黔东南的民族歌曲的音乐节奏快速、复杂多变、多层次代表了黔东南少数民族的共同感情和意志;节奏慢则心平气合、稳重,在音乐作品中多用于叙事、抒情等。因此,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体会情感随着节奏的变化而变化。

(3)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获得情感体验中职生属于青年初期,一般都是14、15岁到17、18岁之间,生理发育趋向成熟,在心理发展方面走向独立,是一个人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时期。在他们的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点就是情绪、情感的日益丰富,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的特点,这些普遍的特征在音乐欣赏课中都能得到体现。记得一次听课,欣赏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先分主题、分段落形象的欣赏,再完整的欣赏全曲,教室中一片“寂静”,只有音乐在师生的心中跳跃,此时学生的主观性被调动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自身的表现紧密结合,听觉、视觉、感觉、知觉全部被打通,情境交融的去欣赏这首作品。音乐结束了,它留在每个同学心中这真挚的情感,不正是学生们所应具有和正在寻找的吗!

另外,还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别林斯基曾说:“不管哪一种音乐都反映一种情感,只要有情感,机械表达的可怕的单调的印象就没有了。”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现在的学生平目所接触的是大量的通俗音乐。如果

在课堂上禁止,那就事倍功半了。课上找一点时间,把机会给学生们自己,大约5~10分钟,听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以自由的发挥。不过课前教师要对这些流行音乐进行筛选。小型的音乐欣赏会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自娱自乐,同学之间相互影响,同学们欣赏水平和品味在不断的提高。学生表演,台上尽情的表现,台下真情相伴反响强烈,情感投入越多,兴趣就越浓厚。

以上论述的这些只是音乐教育情感体验中的一小部分,还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下去,任务艰巨而有意义。让我们共同为艺术教育事业出谋划策,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奉献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才智。

参考文献:

[1]李林.试论音乐欣赏教学[J].神州,2012

[2]刘雪冰.谈谈音乐欣赏教学评价[J].新课程学习·中,2013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