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不贪为宝作文60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4:23:50 体裁作文
不贪为宝作文600体裁作文

篇一:不贪为宝

— “不贪为宝”是立身处世、从政为民的金科玉律 “不贪为宝”记载在《左传·襄公十五年》里,情节大致如此—

春秋时,宋国有个矿工在开凿石料时,意外得到一块宝玉,欣喜之至。但是,他随后想想,留在家里有被人偷盗的风险,加上自己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即使拿了出售也可能被人糊弄。于是决定将它送人做个人情。之后,他来到都城,选中当时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不料,子罕没有见宝眼开,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的话拒绝了他。但也没有立刻把他轰出家门,而是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为他找了当地有名的玉工,对宝玉进行雕琢,然后拿到市场出售,将所得的钱如数交给他,还派人护送他回家。

这则故事很明显地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子罕巧妙地拒绝“行贿”;二是子罕设身处地地“助人”,完美地证实了子罕既能做到机谨清廉,又深怀爱民为民之心。然而,仅说故事,我觉得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在读书学习中反观现实、从读书学习中汲取教训、参悟道理,才不失读书学习这项活动的本意。

子罕所说的“不贪为宝”,简简单单,但朴实中深含为人、当官的道理。我们不妨将“贪”拆开看,它是“今”和“贝”的合成,似乎包涵“今天、当下的钱财”的意思,预示着贪而所得的东西长久不了。这是不是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贪污受贿者行为的短视呢?其实,就如同赌博要避免有输赢只有不参与其中一样,为人、当官要不惹臭、招祸就要有不涉贪这样的决心和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将自己的受骗上当归咎于骗子手段高明、狡猾,而往往忽略骗子目标实现的一个要件——被骗者有需求、有贪念。也有人将受骗上当说成自己太纯太善良,并不是贪念作祟。其实

细加分析,其受骗的原因要么是贪图钱财,要么是贪图舒坦,要么就是贪图方便,鲜有不包括的。贪图利益对普通百姓而言,可能产生的危害不算大,差不多也就是一人之失、一家之害而已;但从教化的角度演绎推广,代代相传,世风败化,也会成为民族的积恶、国家的顽疾,那时产生的危害就不可小看了。

对肩担重责、为民谋利的公职人员,尤其是掌握相当职权的党政领导干部来讲,“不贪为宝”应该作为基本的从政道德操守,时刻铭记在心中,落实于行动上。我想,“不贪”的内容可以细化为坚决克服“六贪”,即贪钱、贪权、贪色、贪名、贪吃、贪玩。因为“贪钱”,就容易迷失用权的正确导向,在权利面前把持不住自己,变“为民谋利”为“与民争利”,甚至坑民、损民。如果一味逐利官场,置为民造福的责任于不顾,势必动摇我们的执政根基,肯定逃脱不了被历史摒弃的命运。因为“贪权”,就容易滋长跑官要官、官官相护、拉帮结派的风气。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弄权耍横,对百姓冷漠薄情,违背了“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政治文明无从谈起。因为“贪色”,就容易滑入情感纠葛和用权的无原则。“万恶淫为首”,在色的糖衣炮弹面前,“从政为民”的观念终将被床头枕畔的温言软语稀释无遗。因为“贪名”,就容易注重表面文章,习惯沽名钓誉,华而不实。为民谋利者如果掉进贪图名利的泥沼,往往做起事来喜欢论排场、讲声势,凡事注重“形象工程”,不干实事,劳民伤财。因为“贪吃”,容易陷入难以纠缠的“饭局”当中。俗话说“吃人嘴短”。所以“贪吃”者往往在该挺的时候退缩,被人堵了嘴巴;而且,在觥斛交错之间往往会吃得昏过头,什么笑话都闹得出,什么原则都可以丢到一边。因为“贪玩”,容易玩物丧志、不务正业。古有语“上若好之,下必效之”。所以,领导者的喜好如果“剑走偏锋”,底下人争相曲迎,整个团队便会偏离真正的工作中心。再说,领导者的喜好往往容易成

为巴结者的靶子,一旦被“投其所好”,命中率极高,于是腐败不可避免。

由此看来,如果中“贪”之毒,贻害就大了。

回到故事,子罕的确是值得敬佩的高明人士了。他非但不贪,反而化弊为利,替人造福,也给自己留下了好名声。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尤其要学学这点。在国家的经济建设浪潮中,自己及家庭当然不能置身世外,也要享受建设成果,但不能贪赃枉法,唯利是图。为此,在利益、诱惑和成绩面前多份“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之心,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更要开动脑子,转换思路,少些赖政和不作为,多想想宗旨信念,多思考工作方式方法。还有,有空多读点有益的书。

记住“不贪为宝”,它可是立身处世、从政为民的金科玉律啊。

篇二:论自律600字...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自律是什么?也许他是一种美好的素质,也许他是一种伟大的信仰,也许它是一种崇高的觉悟。我非常赞同,但是既然懂得了自律是什么,那我们为什么要自律呢?

自律可以得到他人的尊敬。回顾历史,放眼现实,许多因自律而闻名的人比比皆是。子罕拒绝他人的美玉,以不贪为宝。这就是自律。他也因此得到他人的尊敬。岳飞曾说过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也。这也是自律,岳飞也以此得到他人尊敬。此种事例不胜枚举。所以在生活中做到自律会得到他人的尊敬。

自律能防微杜渐。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中如果任意放纵自己而不严于律的话,那后果可想而知:坏习惯慢慢养成,举止行为令人厌恶反之如果一个人每时每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说话有礼貌,待人谦和那么这个人一定在学习生活中一定是一个好同学,一个好的孩子。一个人只有做到自律,一言一行都能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坏习惯别说养成了,就是在这个人的行为举子中都很难反映出来。

真正的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限制、不受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这是自律中的一个重要的只是。所以,自律,能使人获得行动的自由。

学会自律,对人们有很大的好处,它使人自知,能使人学会战胜自己,能使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人获得行动的自由,能使人高尚起来等。

既然自律对我们有这么多的益处,我们不是应该为自己增强自律能力吗?对于增强自律能力这方面,我有些小见解。

针对自己的十几情况,选择相关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勉励自己,使自己有一个榜样,来提醒自己,警惕自己。一旦有了自己的座右铭,就要认真地用它来知道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真正地实现,要说到做到。

篇三:成语典故:不贪为宝

成语典故:不贪为宝

“不贪为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他非常高兴,便兜着它回家,请一个玉工来加以鉴别,玉工仔细看了后,赞不绝口地说:“这块玉好极了,没有一点毛病,是个宝贝啊。不过你得小心,别在人家面前露眼,让人家把它偷了去!”

其实,这人请玉工来家,已经引起了邻居的注意。原来,平时极少有人上他家,这回玉工突然来,有人便不时进来张望。宋人心里不安,怕有个闪失空欢喜一场,便把宝玉秘密藏好。尽管如此,他还是担心宝玉会被盗走。如果把它卖掉,又怕不知它的真正价值,给别人占了便宜。他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把它赠送给一个有身份的人,这样多少还能留下些人情。过了几天,他见没人发现,便带了宝玉悄悄地前往都城。

到了都城,他去见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献上了宝玉,子罕不解地问:“你把如此贵重的宝物送给我,大概是要我帮你办什么事吧?不过,我是从来不接受别人赠送的礼物的。”

宋人慌忙摇头说:“我没什么事要您帮我办。据玉工鉴定,这块宝玉是稀有之物,所以我要献给您。”子罕再次拒绝说:“我决不能收下这宝玉。因为如果收下了,你和我都丧失了宝。”

宋人听不懂子罕这话的意思,只是呆呆地望着他。只听子罕继续说道:“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了我,当然丧失了宝,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丧失了不贪这个宝。这样,双方都丧失了宝。”

宋人见子罕说了这通不收宝玉的道理,也无可奈何,只得实告道:“小民留下宝玉不得安宁,所以特地到都城来献给您。”

子罕沉思了一会儿,叫宋人暂时留下。接着,命一位玉工为这块宝玉雕琢,把它送到市场上去卖掉,把钱交给宋人,然后派人护送他回家。

篇四:底线作文

引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的人格底线;“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是陶渊明的人格底线;“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阎罗话短长”这是于谦的人格底线。做人,更应该有底线。你的为人处世有底线吗?你的底线是什么?你能坚守得住吗

“底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及其例文

【写作精题】

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了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的灭绝。稍多一点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护大气层,可是越过了底线就产生了温室效应。人的心中也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摘自郝安《守不住底线,迟早会把自己逼上危险》)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不贪为宝作文600)

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供料式话题作文,写作前,必须弄清几个问题。

首先,要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什么是“底线”?为什么不能越过“底线”(越过“底线”有什么危害?)“底线”这个话题有什么现实意义?怎样才能守住“底线”?万一不小心越过了“底线”,该怎么办?还可以弥补吗?如果可以,该怎样补救?

话题材料已经对“底线”的含义作了界定:“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底线,即最低界线。

底线的内涵应该包括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思想的底线,即健康、向上;道德的底线,即诚实、善良;法律的底线,即奉公、守法。底线就像一道坎,守住底线,就可以确保自己的言行在道德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生存是生命的“底线”,诚信是处世的“底线”,忠诚是爱情的“底线”,尊严是人格的“底线”,而不分裂祖国,是国家对台湾当局的“底线”。

反之,越出底线,思想就会蜕变,道德就会沦丧,甚至走上违法或犯罪的道路。准确地把握住话题的内涵,作文就不会跑题。

其次,要迅速打开写作的思路。写作思路畅通,文章才能如行云流水。话题材料列举了两个事例,一是“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了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的灭绝。”二是“稍多一点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护大气层,可是越过了底线就产生了温室效应。”这为写作打开思路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其实“底线”不仅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而且还涵盖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等各个领域。就做人处世的底线而言,应该是对社会坚持正义、是非分明、富有爱心;对工作兢兢业业、尽忠职守、保持操行。就从商的底线而言,应该是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就从医的底线而言,应该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人民的生命健康负责;就为官的底线而言,应该是廉洁奉公、淡泊名利,严格自律,不在大是大非面前失向,不在常识问题上失态,不在金钱问题面前堕落。

写作时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话题的意思(底线是最低界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所以立意可能出现问题:“父爱无底线”,“生命降到了底线”,“不受欺负是我的人生底线”,“跨越底线”“底线等同宽容谦虚律己”“底线有高下之分”等。甚至作文中充斥着不良情绪,如“不要碰我的人生底线”,就是写同学之间有了矛盾要报复,以牙还牙;还有写

在追求女生时,要坚持不懈到底,这是他的人生底线。

能够正确立意的作文,如拟题“万物的底线”,切口太大,写时会打而空,等于没写。或选材低幼化,如考试不作弊,或是损坏了东西勇于承认错误,或是“小时候,我与小东形影不离,可有一次他打了我,我又骂了他……他超越底线……”基本上是平铺直叙,非常单一。

【构思点拨】

写议论文:

一、可以从“社会呼唤底线”立意,按“引、议、联、结”四步结构写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由一个道德滑坡现象或事件(从汶川地震的“范跑跑”事件到最近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入手,提出观点。然后选取典型论据(可正可反)议论,接着联系现实和自我,谈谈这一“底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结论。适当采用一些修辞手法使议论文的语言有一定亮点。

二、可按“总分总”三个方面行文①引论:什么是底线。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逾越一步的界限。就道德(伦理、人格、做人)而言,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人的心中都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②本论:为什么要坚守底线。坚守底线的重要性。底线之上的就是道德的,底线之下的就是不道德的。坚守底线的重要性。超越底线的危害性。(正面例子:屈原的正道直行,九死未悔;苏武的被扣异邦,坚贞不屈;子罕以不贪为宝等;反面例子:秦桧、吴三桂等。)③结论:怎样坚守底线。首先要“知之”:确定守法——这条道德的最后底线,丧失理性,践踏法律,利欲熏心,见利忘义,弃信离德,铤而走险,酿成惨剧。(以“三鹿毒奶粉”为例)②其次要“行之”:时时处处高标准、严要求,慎独,慎微,慎行,不断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这样做才是一个有道德情趣的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一个奋发向上的人,一个走向成熟的社会人。(提及文花枝、孙天帅)

三、反弹琵琶:把“底线”当禁锢、限制,要勇敢打破底线,冲破底线,打破禁区,要让思维的翅膀自由飞翔。以“打破底线的好处多”为题,切入一个角度主体部分采用分论点的形式:①勇于越出底线谱写科学新成就。(哥白尼、希伯索斯)②勇于越出底线带来企业新生。(陈天桥)③勇于越出底线刷新体育纪录。(占旭刚)④勇于越出底线能够拯救全军。(诸葛亮)(这种立意,最容易误认为是错误的,非十足把握,不要尝试。)

写记叙文:

以“底线丢失之后”为题,注意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可写一个人春风得意的年轻干部,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因为不能坚守底线,大搞权钱交易,大搞全色交易,最终东窗事发,进入高墙后方才猛醒的故事,表现底线不能碰撞的主旨。要重视设计较为曲折的过程,人物形象的塑造可突出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可用倒叙、顺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方法)

【参考拟题】

1、守住心灵的底线2、把持道德的底线3、把握生活中的底线4、心中的警戒线5、

尊严,生存的底线6、诚信,不能跨越的底线7、约束与自由8、给官员设置一条“道德底线”9、自尊,不可触动的底线10、正直和善良——做人的底线11、坚守心中的道德底线12、坚守心中的明月13、尊严是人生底线14、尊严是人生底线15、打破底线的好处16、底线失守是一生的痛17、守住心灵疆界

【经典素材】

1.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因坚持清高的个性,不与贵族合作,而死于屠刀之下,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天动地的绝响。

2.李清照的《乌江》诗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一方砚台,二人忠心:宋代抗金英雄岳飞有一方砚,背刻着这样一句座右铭:“坚持守白,不磷不溜。”意思是要保持玉石一般坚硬、洁白的本质,决不让黑色所玷污。后来,这一方砚又转到另一位民族英雄文天祥手里,他在上面也刻了一座右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4.叶挺的《囚歌》:1941年1月,新四军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敌人软硬兼施,企图制服他。但叶挺威武不屈,坚持斗争,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尊严。他在狱中还写下了大义凛然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哪能从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记生!

5.徐悲鸿拒绝给蒋介石画像:1935年,名声鼎盛的大画家徐悲鸿从巴黎刚回来,蒋介石就特意差张道藩来请徐悲鸿给他画一张半身像。张道藩尽管说了许多好话,可是都被徐悲鸿断然拒绝了。徐悲鸿说:“我是画家,对你们委员长丝毫没有兴趣。你还是另请高明吧!”张道藩非常吃惊地说:“对委员长你没有兴趣,你对什么有兴趣?”徐悲鸿冷冷地笑了笑说:“我对人民大众感兴趣。”张道藩说:“这么说肯定不愿给蒋委员长画像了?”徐悲鸿说:“是的,是这样。”张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我奉劝你还是不要做这样愚蠢的事,免得后悔。”徐悲鸿看了张道藩一眼说:“我永远不后悔。”

6.贝多芬却只有一个:有一天,几个侵略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发现大名鼎鼎的音乐家贝多芬,就要求给他们演奏。贝多芬拒绝了,可是,李希若夫斯基公爵为了逢迎这些侵略者,竟强迫贝多芬演奏,贝多芬愤怒到极点,他一脚踢开大门,回到住处,立即把公爵送给他的胸像摔在地板上,然后留下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公爵,只不过由于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却完全靠我自已。公爵在过去有的是,现在有的是,将来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7、近日,随着一部叫《换妻》的长篇小说在网络的风靡,换妻这个来自西方、挑战人伦底线和婚烟价值的话题,迅速在网上讨论起来,广受关注……人性中总有一些高贵的东西需要坚守,有些约束不宜轻易逾越,就像:爱是不能忘记的。这句讽喻不良世风的流行语:“小富换房子,中富换车子,大富换妻”就是绝妙的讽刺。

8、最近,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对全体师生讲了这样的话:必须抵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9、105岁的南京寿星钱道康,当被某保健品厂商邀请去做广告并承诺给予高额酬金时这样回答:“我不去。我从来没吃过保健品,不能说假话骗人。”

篇五:父母官当不贪为宝

父母官当不贪为宝

作者:杨同柱

来源:《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2013年第02期

近几年,国家各项惠农政策高密度出台。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倾斜,村官手中的权力不断扩展,他们也成为腐败分子追逐、拉拢和腐蚀的对象。根据高检的数据统计,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中,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占到了40%多。如何通过宣讲,提高“父母官”们的拒腐防变能力,成为了预防工作的关注点之一。

这篇编自北京市怀柔区院的同志在长哨营满族乡村“两委”班子培训会上的宣讲稿,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或许可以为预防同仁提供借鉴。

咱们怀柔镇于家园小区文化墙上有一幅图,一个人跪着拿一块玉献给一个站着的人,旁边四个字:不贪为宝。这图是有典故的。它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春秋时,有宋国人得到一块宝玉,把它献给掌管工程的官员(相当于今天的住建委主任)子罕。献宝人说:“我给雕玉的人看过,他们认为是真正的宝玉,所以我才敢拿来献给您。”子罕说:“我认为不贪的品格是珍宝,而你认为那块玉石是珍宝。假如你把宝石给了我,我们不都失掉了自己的珍宝吗?所以,还是让我们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守护好我们各自的?宝?。”

我想在座的各位,我们都应当向子罕学习,把不贪作为自己的“宝”,并守护好它。 下面,我分析一下“村官”发生职务犯罪的原因:

首先,从外部环境看,农村发展中隐含巨大的利益是诱发职务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 据我了解,现在不论村大小,每年每个村都有不少于15万元的建设资金。每年新农村、林地、救济、基础设施建设及工程建设等,涉及“三农”的方方面面。每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全村人的吃喝拉撒都得管。因为有工程,有巨大的利益,“两委”班子成员就自然成为腐败分子瞄准的对象。所以我说,现在的村干部也是“高危人群”,不能老想着管理、教育他,更应该做的是保护他。现在从上到下也想了不少办法,如村账镇管、农村民主议事决策八步法等,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从更多的层面采取措施保护你们。

利益这么多,责任这么重,权力这么大,权力自然就成了双刃剑。手中有权,一不会使,二使错了地方,三不敢使,结果是什么?不会使,容易被人当枪使,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转。使错了地方,不该使的权力你使了,应该民主决策的,你却一个人说了算。这事不该办,你却做主办了。不敢使,该行使你权力的时候,你不使,怕这怕那。最后,轻的是村里乡亲没得到实惠,不拥护你了。重的是你的乱作为或者不作为,违法犯罪了,让自己栽进了看守所。

第二,从思想上看,法律意识淡薄、价值观扭曲、“家长制”、“官本位”思想严重是导致犯罪发生的根本原因。

1.价值观扭曲,导致私欲逐渐膨胀。

处处腐败处处反,人人自清人人清。古人云:“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列宁也说过,政治上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贪污受贿的。

如若没有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时间一长,不注意思想改造,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扭曲。思想一跑偏,结果就正不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这么几种现象,导致了价值观的扭曲。一是“腐败宽容度” 现象在很多人、很大程度上存在。“腐败宽容度”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我们身边,很多的人,对腐败行为和现象持有宽容态度。具体表现有:当上村干部,捞点很正常;大家都搞贿选,不搞贿选上不去;他腐败他的,我管不着;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占了也白占;都这么大吃大喝,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真的是群众对腐败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吗?其实不是的。从内心来讲,广大群众对腐败是深恶痛绝的。

二是潜规则盛行,出现“正常的非正常化”和“非正常的正常化”现象。现在潜规则非常普遍,几乎遍布到各行各业。如工程建设领域,有“介绍费”提成,医疗系统有“回扣”等等。比如有一个老师雨中帮助学生的故事。雨中老师见学生路边等车,没带伞,便摇下车窗,向学生要30元钱,女学生以为是黑车就上了。结果到了地方不要钱,老师解释说:如果说我免费拉你,你敢坐吗?又比如“案件一进门,两边都托人”,打官司有理也托人;花钱到医院看病做手术,却要送医生红包。有一个好医生,病人家属送来红包,起先不收,病人家属心理负担很重,胡乱猜疑,后来,医生想了一个办法,先收下红包,手术后再还给家属。

三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人生最难吃的两碗面:情面、场面。看到别人吃喝,自己也跟着吃喝;看到别人不务正业,自己也就不务正业。整天交朋识友,贪图享受和小便宜。当上官了,瞅个便宜就想占,三头五角的,吃饭报个票,买个小东西就报销,自己花集体点钱行,集体沾自己“光”一丁点也不行。《检察日报》登过一篇报道,说河南一个村,一个人刚当上村小组长,就从会计那支了15万元,跑北京、上海,抓住他时正在火车上,钱也快花光了,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想尝尝有钱人的滋味。

2.法律意识淡薄,不拿法律当回事。

“人不能把钱带进坟墓,但弄不好钱就可把人带进坟墓。”据说这是清朝中堂大人李鸿章说过的一句话,希望大家三思。

腐败分子什么都信,就不信法律。有些腐败分子信佛,在佛祖面前许愿:只要你保佑我升官发财,或者这事能够平安过去,检察院不抓我,下月我来给你交1万香火钱。他在干什么?他这是在和佛祖做交易,佛祖能饶得了他吗!有些贪官进了监狱后,在忏悔书或法庭上说:都是我不懂法,不学法,才走到今天这地步。要我说,这些都是谎话,不是真心话。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懂不懂法?重庆文强案中的律师李庄懂不懂法?他们比谁懂得都不少,怎么也犯罪

了?要我说,这不是懂不懂法的问题,而是法律意识的问题。啥叫法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对法律有一种敬畏的心理。这和学历、官衔没有关系,心理没有腐败的念头,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并能时常自我警示、警醒。法律明文规定不能做的,你坚决不做,你拿法律当回事,法律就拿你当回事。出事的人,总是看见人家没事,就认为自己也没事,也就觉得法律就是那么回事。等到出了事,法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没有法律意识真就会出事。那时就懂得了“人心似铁假似铁,官法如炉真如炉”的老话儿。所以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你做的正,它就保护你;你做的歪,它就惩罚你。

管理学上有个名词:青蛙效应。你要把一只青蛙猛地扔到热水锅里,它会啪地跳出来。然而你要把它放到凉水锅里,慢慢加热,它就会被煮死。别人给你十万块钱,你肯定不敢要。可是先给你一百,明天给你五百,过几个月给你几千,再过几年给你几万。越收胆子越大,最后被“收”进了监狱。好多大贪官,许多人不理解,一贪就贪几千万,贪那么多钱干吗,这辈子根本花不完,可他就贪了。唐朝人荀鹤写了一首诗: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官本位”、“家长制”思想有残留,个别人十分严重。

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县衙——内乡县衙的三堂有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自古以来“升官”和“发财”是紧密相连的。当代,最典型的莫过于福建郑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说过的“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的“豪言壮语”,他三个春节收礼30多万元。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中就有这么一种思想。现在这种思想在咱们农村还依然存在。选上“两委”,尤其选上村主任,更觉得是光宗耀祖,是家族的荣耀。不能否认,许多人都有这样或多或少的想法。能耐不大,官味十足。问:你有什么特长?答:我腿特长,手特长。这种“官本位”思想是和法治社会相对立、冲突的,这种思想要不得。有了这种思想,就容易高高在上,时间一长,就爱搞“一言堂”,就会有“家长制”,听不得不同意见,就爱和挑自己毛病的人较劲,就爱把自己折进去。太拿这个官当回事,不是好事,拿这个官太不当回事,也不是好事。希望大家明白,应该这么理解:“官儿”只是个岗位,大家岗位不同,责任不同,尽好自己的责任就好。 另外,村级行政决策方面存在制度缺陷,依法依规履职还停留在个人觉悟上;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履职不规范,决策环节没有形成有效衔接;部分村级干部对民主决策不懂,认识不深,自主、自觉执行民主决策和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等制度不规范,也是职务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

最后,送给大家几句忠告:

一是不要谁给你梯子你都上,自个儿长点心眼。

二是“喝凉酒,耍官钱,早晚是病”。

三是“别总看贼吃肉,不见贼挨打”。

四是能够吃“话头子”,“善待”反对你的人。

五是心胸要大度,有人监督你是好事,让你时刻警醒。

六是“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来站稳都难”。这是曾国藩说的。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遇事儿想开些,从生物学上讲,不顺是生活的常态,顺恰是偶然。要做足心理准备,不求人人满意,但求无愧我心。

七是林肯说过的一句话:“你能够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的人,你也能够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但你却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所有的人。”

实习编辑:冯晓淑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