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伟大的悲剧评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4:28:37 字数作文
伟大的悲剧评课字数作文

篇一:伟大的悲剧 评课稿

《伟大的悲剧》评课稿 七年级语文 授课内容:《伟大的悲剧》 授课教师:陈瑶瑶 评课教师:徐洪珊

点评内容:

何所为一堂好的课堂,我以为好的语文课就是能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能让学生感到有所收获,如果能够达到这一点,我觉得也就达到了目标。

今天,聆听了《伟大的悲剧》后,我感到受益匪浅。下面简单说说我听完这节课后的感受。

1、教学目标十分明确。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这个要求,唐老师制定了十分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体味本文语言的过程中学会感动。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唐老师就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深沉,悲壮的氛围。

2、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课文篇幅长,容量大,可感可学实在是很多,但是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精力有限,只能择其精要感悟。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学会感动,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3、师生沟通自然、亲切。我们说“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师生间思想的融合、智慧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汇。比如学生在顷情诵读时,老师总是很亲切的引导:“??你觉得这句该怎么读呢?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达到很好的教学助长的效果。这就是有效的沟通,自然的沟通。

5、体验拓展恰当。

总之,无论在从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还是学生学习的效果来说,这节课都不失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但是在时间把握上,稍稍多了几分钟。但这并不影响整堂课的效果。

篇二:伟大的悲剧课堂评论

从全国教学大赛获奖教学看语文教育的悲剧

南开大学文学院

徐江

吕叔湘先生曾有一个比喻,说办教育如同办农业。即把种子播撒在土壤里,给予适当的条件,然后加上精心的管理,那么种子就会茁壮地发芽成长,结出丰硕地果实。而以此比喻认识现在的语文教育,很显然,种地的“农民”其“耕作技术”以及理论“化肥”储备都有很大的缺陷。当然,语文界不会认同我的评价。为此,笔者选择“全国第七届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解读《伟大的悲剧》课堂实录为例进行剖析,请大家能够直面现实,看一看语文课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这种教学是不是语文教育的“悲剧”。这篇实录公开发表在《语文教学研究》2007年第6期,后面还附有语文界专家的赞誉性评价。

一、“字词检测”走过场——弱化了语文基本功训练

这位获奖者在开始的“字词检测”教学环节中说得很明白——“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扫除阅读障碍”。话说得不错,但事做得很糟。因为在实录中清清楚楚写着“用时2分钟”。简直让人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么长的文章20多个重点词,怎么能够在2分钟的时间内就扫除了障碍呢?我大致将这些词汇搜罗了一下,如无垠、太古、癫狂、风餐露宿、夺眶而出、精疲力竭、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凛冽、忧心忡忡、吞噬、畏缩不前、疲惫不堪、阴森森、鲁莽、语无伦次、赢弱、蹒跚、告罄、皑皑、遗孀等等,我想这些重点词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虽不能说个个是陌生的,但至少有6成不是熟悉的,从理解意义到造句运用,还是有较大障碍的。这一切怎么可能在“2”分钟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呢?这许多词语不能准确认识,又怎么可能深入理解文本呢?

很显然,无论是教师亦或是学生,正是由于对这些重点词的认识有较大的问题,这样在后面的所有教学环节都出了问题。审美解读出了许多盲点,比如在讨论所谓斯科特等人“悲壮地覆没时”,却讲不出如何“悲壮地覆没”。甚至连这样生动感人的具体细节都忽视了——“最后一篇日记是用他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斯科特将“我的妻子”改为“我的遗孀”这有什么意味?情感有什么不同?“遗”者,有“留下来”的意思。“孀”,名词之意为死了丈夫的女人;形容词之意就是寡居。斯科特将“我的妻子”改为“我的遗孀”表现了十分复杂的情感,这是一个让人心碎的细节。“我的遗孀”,严格说这是一个矛盾的说法,写下这句话的人在“此在”时,他的妻子还不是“遗孀”。但因为斯科特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处境,当这本日记送到他的妻子手中时,她肯定是一个死了丈夫的女人。“我的遗孀”,里面蕴涵着“我”对“妻子”的深爱和歉疚。似乎在说是因为“我”参与南极探险罹难而使爱妻由“妻子”变成“遗孀”。这种修改就预示了“妻子”的变化。他想到妻子“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李白《双燕离》),这种修改显示了自己一种心理的变化,甚至想到妻子心情。爱怜、关怀、无奈与理智都融注在这一词语的变换之中。这种审美解读的缺乏,很显然是对“遗孀”一词缺乏情感性认知造成的。在讲课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知道这一细节中的情感蕴涵。所以,师生所谓解读“悲壮地覆没”仅仅是粗粗的感觉,而不是细致的“品味”。后边所谓“解读悲剧”、“品味伟大”都是乏味的“品味”,不解的“解读”。

因此,我认为与其作这种可悲的解读,还不如把宝贵的时间资源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把上述重点词讲清楚,至少学生在语言基本功方面能够得到实惠。况且此路一通,而后边的解读也就顺畅了。请读者仔细地品味一下我选出来的这些词语,斯科特一行不就是在“无垠”的南极雪原“风餐露宿”,拖着“疲惫不堪”的“赢弱”身子,“蹒跚”行进在“皑皑白雪”上吗?当燃油与食物均已“告罄”时,“凛冽”而“阴森森”的狂风“吞噬”了他们,使自己的妻子成为“遗孀”。斯科特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是沿着自己去南极极点留下的足迹往回折返的,我想茨威格在文中使用的重点词不就是他们的脚印吗?沿着这些词语透示出来的内涵不就把文本读懂了吗?这岂不是一举数得吗?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忘记了这一点。用这些关键词以“造句”的形式把故事复述出来,显然比老师那些浅薄的分析要有用。

二、“概括情节”——不懂“时”、“空”内涵而作出空泛归纳

这位一等奖获得者第二教学环节是“概括情节”,他说归纳情节目的是“理清故事脉络,为下一步的品味研讨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这位老师还提示学生抓重点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对此,某专家在评课时还高度评价说:“教师有意识地教学生用抓记叙文‘六要素’的方法概括情节??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样的“主导”下,

学生最后这样归纳全文内容——“本文讲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了极地,但在返回途中悲壮地覆没了的故事。”

在这样的归纳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忽略了这个时间表:1912年1月16日、1月18日、2月17日夜里一点钟、3月2日、3月21日、3月29日、10月29日、11月12日。

与这个时间表相对应,还忽略了事件的空间点:阿蒙森营地、南极极点、屠宰场营地、距下一个“贮藏点”20公里的“贮藏点”。

我在本节标题中说这位获奖者不懂“时”、“空”的内涵,包括那些评课专家。他们仅仅是空泛地谈论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诸要素之类,而不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要素的“点”连接起来去品味“事件”,去理解“人物”。

如果你把1912年1月16日——3月29日连续起来看,那么这是斯科特等人在这次探险活动中意识到自己作为探险者失去“首位”位置开始一直到“全军”“悲壮地覆没”的时间跨度,这是文中所叙事件本身的“长度”,即73天。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挣扎了73天,这就为读者体验人物的精神提供了具体的参照数字。时间跨度是事件过程的重要因素。跨度愈长,愈体现出探险者挑战极限的精神忍耐及身体忍耐的强度。

而从“阿蒙森营地”抵达南极极点,然后折返,经“屠宰场营地”、到一个“贮藏点”??又到一个“贮藏点”(这个“贮藏点”距下一个“贮藏点”20公里),这是事件的空间轨迹。这个空间轨迹是斯科特等人的探险路线图。它体现出斯科特等人尽管已经落后于挪威人阿蒙森抵达南极极点,失去了“首位”的称号,但他们还是坚持到终点。在折返途中,终因环境恶劣,死在距大本营大约15天行程的一个“贮藏点”。这个时间化的空间距离是根据营救人员10月29日出发,11月12日发现他们的尸体计算的。令人痛心的是,他们最后罹难的地方,距下一个“贮藏点”20公里。是暴风雪困住了他们,滞留在罹难处八、九天,否则结局也许会好一些。他们到了南极极点,从这方面说是成功者,是英雄;但他们在距基地不远的地点死去,让人惋惜。特别是距基地“距离”愈短,表示着他们挣扎的路程愈长,仅仅剩下大约1/5多的路程。这事件空间路程愈长,对读者的震憾愈强。这是从空间角度显示着斯科特等人挑战极限的精神忍耐和体力忍耐的强度。当然其中还有无法想象的走错路而延长了“空间距离”不算在内。这是事件过程的空间因素。

这种粗略的估计,是解读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方式,一个过程。“时间”和“空间”的“长度”,体现着斯科特等人挑战的力度。它使读者对斯科特等人在恶劣条件下的搏斗具体化。读者从文本中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把它们建立起一个路线图,显示出这些要素的关系,无疑对“人物”和“事件”都会因这些因素的具体化而加深理解,包括这些量化因素的估计都使读者的内心有一种震颤。“长度”对读者产生着巨大影响。中学老师喜欢用电脑做课件,我看你们应该根据文本中的“时间点”和“空间点”,画出这个轨迹图来,这才是有用的课件。这是从“时间”推移和“空间”推移来想象斯科特等人同“厄运”的博斗过程。

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南极极点”这个空间点的意味。它本身就是一个空间“极限”,地球最南端。它是一个“未知点”,而且是一个充满凶险的“未知点”。它本身就是造就伟大之所,登上这个极点就意味着伟大,使“未知”开始成为人类的“所知”。

1912年1月18日,斯科特等人抵达南极极点。这个时间,它与后世读者阅读并知晓这一事件的时间差,比如现在2008年1月18日,就意味着大约在百年前人类就已完成了挑战南极的事业。这个时间差,也会增加后人对前辈的尊敬,认识他们经历之艰难,认识他们的勇敢和坚忍。因为当时的科研和物质条件还是相当落后的。

所以,这个事件的情节概括应该是这样富有情感的概括,而不是前边所引那样干巴巴的表述:

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一行5人于1912年1月18日继挪威人阿蒙森之后登上了南极极点。他们忠实地接受了挪威同行的委托,携带挪威人在南极留下的信件和采集的珍贵的岩石标本回返大本营。经过70多天的死命挣扎,“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搏斗中”,最终于1912年3月29日在距离大本营十几天路程的一个“贮藏点”被南极寒冷的暴风雪“吞噬”,演绎了一(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伟大的悲剧评课)场人类探险史上伟大的长幕悲剧。

三、“解读‘悲剧’”——没有悲情的解读

这一环节,令人不解的是“解读‘悲剧’”却没有悲情。

获奖者的实录说要“理解为什么称之为悲剧”。这个设题并不错,问题是老师并未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把这一事件称之为悲剧。这不仅关系到对文本的理解,也关系到学生从中汲取怎样表达“悲剧”的经验。我们仅仅看到学生泛泛地说“很心酸”、“很感动”。而老师则以“失败之悲”、“死亡之悲”作结。我不同意“失败之悲”的概括,况且这个概括与后边“死亡之悲”是重复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斯科特一行不是失败的,因为他们登上了南极极点。他们死了,这是可悲的。不仅如此,通读实录都是概念化的结论性解读,显然教师不知道“悲”在何处,如何表现“悲”。当然,整个解读也就没有情感的沉浸。我想,

课堂情感氛围只不过是由外在的“抒情”性的“配乐”所构成。

理解“悲”之所在,必须进入文本所叙事件的细处。

比如,“2月17日夜里1点钟”这个时间,还有“屠宰场营地”这个地点。特别是时间的精确,这是海军军士埃文斯死亡的时间。显然,这是从斯科特的日记中发现的,他这样庄重地记载下第一位伙伴死亡的时间和地点,可见他对伙伴的心重。痛苦和尊敬就在这精确的数字中。

第二位死亡者是奥茨,文中没有交待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只能大体推断是在3月2日至3月21日之间的某一天。是斯科特日记没有记还是茨威格没有写,不得而知。但是,文中详细交待了奥茨死前的情景——奥茨理性地选择死亡,以免因自己的病体拖累伙伴行进的速度。这时“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既不能阻拦,又不能面对,这是矛盾的,无法选择。这就是悲剧。奥茨勇敢地走向“死神”,这是壮烈,是伟大;伙伴不敢阻拦,不能握别,这种矛盾则是悲哀。体味“悲剧”要体味这种两难的不可选择性。

在日记中,一个团队的领头人不断记录自己的伙伴如何离自己而去,还有最后写下自己的遗嘱。演完悲剧的最后一幕。 作为读者解读“悲剧”,不要停留在“死亡”这个结局上。而是要知道死的方式以及人们对死的方式的反应。悲剧性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而这恰恰是最令人感动的。生命消失了,而在生命消失过程中生命流淌出来的生命情韵由于文本的记载而成永远。要学会这样细致地分析和品味,要学会这样细致而具体地表达。

四、“品味伟大”——没有“品位”的“品味”

我之所以说这位“全国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品味”这一环节是没有“品位”的“品味”,就是说他与学生的对话“品味”没有境界。教师对文本、对学生、对教学基本上没有“觉解”。

课后评课专家说这节课的特点是“巧设主问题”,即围绕“伟大的悲剧”而巧设“解读‘悲剧’”、“品味伟大”、“探究升华”三个“主问题”进行解读。那么在“品味伟大”这一环节就要搞清“伟大”的意涵是什么。这个“伟大”不是一般意义的“伟大”,它是修饰斯科特等人南极之行“悲剧”的,是这一特定“悲剧”的定语。所以,“品味伟大”应该从教学思想上要明确斯科特南极之行作为“悲剧”为什么是“伟大”的。很显然,实录告诉读者这位获奖者与他的学生都没有明白这个问题,他们的解读不是理性的。

我如此批判这位获奖者,是因为他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作出了三个结论——“牺牲自我”、“无私博爱”、“献身科学”。他所“品味”的“伟大”是斯科特一行在探险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的崇高品质。但这些人的崇高品质不是这一探险“悲剧”之所以“伟大”的规定因素。当然并不是说这些品质不“伟大”,也不是说这些精神不是这一“悲剧”之所以“伟大”的因素。

假如奥茨的死不是自己选择走出帐篷,而是和埃文斯一样死于绝望和幻觉;假如威尔逊就没有采集珍贵的岩石标本;假如斯科特没有写下对祖国、对朋友、对妻子情深意长的信和日记??也就是说这位获奖者所赖以品味“伟大”而总结出所谓“牺牲自我”、“无私博爱”、“献身科学”之精神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斯科特一行就是携带着阿蒙森留在南极极点的信而于折返途中遇难,那么斯科特一行探险行为就不是“伟大的悲剧”吗?

规定这个“悲剧”之所以“伟大”是“悲剧”自身所具有的意义。第一因素是斯 科特等人登上了南极极点。如果斯科特等人没有登上南极极点并遇难,那么他们悲剧之“伟大”价值就要打一点儿折扣。而第二规定因素就是斯科特等人是以第二位的身份登上南极极点。虽然斯科特等人为迟到一个月而沮丧,但是,正如文中所说,那位第一个登上南极极点的挪威人阿蒙森在“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这种“相信”里面蕴涵着对人类探求未知本性之信任,斯科特等人的行动使阿蒙森的“相信”变成了现实。同样,斯科特等人也“相信”随他之后会有第三批、第四批??来南极探索的人到来。他自己写信、写日记留给后人,就是这一信念的佐证。南极极点,这个空间点本身意味着“未知”,意味着“凶险”,但人类会前仆后继来此探究,斯科特等人就是这支队伍的前驱,并且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继往开来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探索经验和精神鼓励。

我在这里首先看到的是一种行动,是人类探究未知的连续的行动,是一种整体的前后相继相衔的连续行动;而获奖者则是在孤立地品味某个人行动里表现出来的人的品质。这是一种哲学认识上的差异,即追问的对象是不同的。这种追问对象的不同,就是品味实践表现出来的品味之品位的差异。

“品味”没有“境界”的另一表现说来让人感到尴尬。

面对挪威人阿蒙森留下的充满期待与渴望的信,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解读这一段文字时,学生说:“其实斯科特在这时候可以完全不接受为阿蒙森作证的要求,他甚至完全可以把挪威的国旗拔掉,换上英国的国旗,但斯科特没有这么做,这体现了他们诚实的高尚品质。”

我不知道英国和挪威的中学生如何解读《伟大的悲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英国和挪威的中学生如果在这位获奖者的课堂上,听到中国的中学生如此解读一定很吃惊,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呢?“可以完全不接受”一个前驱者对后继者的信任和委托,“甚至完全可以”拔掉挪威国旗而换上英国国旗。言为心声,假如这位学生真的面对斯科特这种遭遇,说不定他有可能作出这样荒唐的选择。作为孩子,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些幼稚的错误思想并不为怪,让我愤怒的是这位教师竟然不告诉学生这是“完全不可以的”!要慎独!让我悲哀的是这样的课竟然被语文界评为全国“一等奖”!我们的“人文”教育把孩子教到哪里去呀!

五、“拓展延伸”——拙劣的“续貂”

这位获奖者解读《伟大的悲剧》最后一个环节是以写作实践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他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你想要为这些我们敬仰的英雄立一块墓碑,你会在上面写些什么?请你写一段文字以表达你对这些英雄的敬佩或追思。”

有学生写道:

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他们的牺牲就比泰山还重,他们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所以我要送他们一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还有学生写道:

你们因渺小而伟大,你们因平凡而伟大,你们献身科学的精神让我钦佩,你们是民族的骄傲,是全人类的骄傲。

由于前边的解读没有读懂伟大的“悲剧”,所以后边这些“拓展延伸”自然也是不会有精彩可言。而且在动笔之前,老师未给学生任何有意义的指导,他至少应该告诉学生写这则碑文要注意紧扣文中人物行动的特点而写,不能写成谁都可适应的共性碑文。比如:

追念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一行登陆南极极点——遗憾的第二,伟大的第二。承前者来,启后人去。念极地之悠悠,众怆然而泣下。

我的示范就是只适合斯科特上校一行。他们作为第二顺位登陆南极极点,承前启后。有遗憾,但仍不失伟大。作教师的就应该对学生给予这样的有效指导。

然而可悲的是写作前老师没有给学生以有益的指导,写作后也没有必要的评点,指出其缺陷。比如,前一则不像是给英国人写的,后一则更是远离人物。在“好”的、“很好”的赞誉声和学生“热烈”的掌声中,这些毫无个性、套话连篇的碑文便成了所谓“拓展延伸”的佳作。

其实,学生之所以写出这样的碑文究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具有实际的示范能力。请听一听这位获奖者在“拓展延伸”的教学环节的结语——“英雄已逝,但英魂长存??只有一种死,永远也不代表毁灭,那就是自落的花,发芽的种,成熟的果,脱壳的笋,落地的叶??由此可以坚信,英雄的美德在于面对死亡而永远没有失败。”

如果不是白纸黑字印在《语文教学研》2007年第6期杂志上,谁能相信这是“全国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解读《伟大的悲剧》所说的感言?然而这是真的,作证的便是署了名的文章。所以,当读者看到学生写什么“因渺小而伟大”、“因平凡而伟大”等不着边际的话语作为《伟大的悲剧》的感言时也就不奇怪了。

《伟大的悲剧》记录的是斯科特等人南极探险的“伟大的悲剧”,而这样的解读本身对于正受教育的幼稚的中学生来说是地地道道的悲剧,语文界将这样的课评为“全国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对于语文来说是真真切切的悲剧!

伟大的悲剧

郑州四十七中 曹俊华

一\引入:

放南极图片(师:这就是南极,又叫寒极、风库,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

画面显示阿盟森于斯科特争夺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的情景

定格斯的特写,这就是斯科特,他一去不复返,,,引出并板书题目

二\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1\

2\(没记住)

三\检查预习:

(正字音)

四\学生概括故事

先介绍概括的方法:

1\抓"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围绕重点筛选信息

五\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谈谈课题中的"悲"体现在那些方面?

六\合作探究:

分小组讨论解决:

1\找出文章中最使你感动的令你敬佩的情节'

2\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3\谈谈令人感动与敬佩的原因

学生展示探究结果:

段10 牺牲自我

段9

段2 诚实守信

段13 执着坚毅

段6 献身科学

12

讨论:斯 是个英雄吗?

(别人已经到达)

(不是只有胜利才是英雄,

坚毅 诚实 ,,,也是英雄,,,)

小结:他们具有____的品质,他们是真英雄

六\你心目中崇拜的英雄是谁?请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七\小结,拓展

(画面上南极石碑上写的五个爱"爱事业 , ,,,,"

(2002年2月7日,英国,安妮公主到达南极,旨在纪念英雄斯科特登上南极90周年,当年的十字架在岁月的漂洗中班驳了,那里立着一个平凡的小土堆,如果你是随行人员,你想给斯科特立一块碑,你准备在上面写上什么话?

(学生:再冷的冰雪也阻挡不了你的意志;

无怨无悔

英雄已逝,英魂长存,,,)

八\结束语

有一种死永远不代表毁灭,,,

由此可以坚信,英雄的美德在于面对死亡\失败\苦难而永远没有失败.

让我们,,,

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诚实守信

牺牲自我 伟大 献身科学

执着坚毅

篇三:从全国教学大赛获奖教学看语文教育的悲剧

从全国教学大赛获奖教学看语文教育的悲剧

南开大学文学院

徐江

吕叔湘先生曾有一个比喻,说办教育如同办农业。即把种子播撒在土壤里,给予适当的条件,然后加上精心的管理,那么种子就会茁壮地发芽成长,结出丰硕地果实。而以此比喻认识现在的语文教育,很显然,种地的“农民”其“耕作技术”以及理论“化肥”储备都有很大的缺陷。当然,语文界不会认同我的评价。为此,笔者选择“全国第七届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解读《伟大的悲剧》课堂实录为例进行剖析,请大家能够直面现实,看一看语文课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这种教学是不是语文教育的“悲剧”。这篇实录公开发表在《语文教学研究》2007年第6期,后面还附有语文界专家的赞誉性评价。

一、“字词检测”走过场——弱化了语文基本功训练

这位获奖者在开始的“字词检测”教学环节中说得很明白——“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扫除阅读障碍”。话说得不错,但事做得很糟。因为在实录中清清楚楚写着“用时2分钟”。简直让人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么长的文章20多个重点词,怎么能够在2分钟的时间内就扫除了障碍呢?我大致将这些词汇搜罗了一下,如无垠、太古、癫狂、风餐露宿、夺眶而出、精疲力竭、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凛冽、忧心忡忡、吞噬、畏缩不前、疲惫不堪、阴森森、鲁莽、语无伦次、赢弱、蹒跚、告罄、皑皑、遗孀等等,我想这些重点词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虽不能说个个是陌生的,但至少有6成不是熟悉的,从理解意义到造句运用,还是有较大障碍的。这一切怎么可能在“2”分钟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呢?这许多词语不能准确认识,又怎么可能深入理解文本呢?

很显然,无论是教师亦或是学生,正是由于对这些重点词的认识有较大的问题,这样在后面的所有教学环节都出了问题。审美解读出了许多盲点,比如在讨论所谓斯科特等人“悲壮地覆没时”,却讲不出如何“悲壮地覆没”。甚至连这样生动感人的具体细节都忽视了——“最后一篇日记是用他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斯科特将“我的妻子”改为“我的遗孀”这有什么意味?情感有什么不同?“遗”者,有“留下来”的意思。“孀”,名词之意为死了丈夫的女人;形容词之意就是寡居。斯科特将“我的妻子”改为“我的遗孀”表现了十分复杂的情感,这是一个让人心碎的细节。“我的遗孀”,严格说这是一个矛盾的说法,写下这句话的人在“此在”时,他的妻子还不是“遗孀”。但因为斯科特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处境,当这本日记送到他的妻子手中时,她肯定是一个死了丈夫的女人。“我的遗孀”,里面蕴涵着“我”对“妻子”的深爱和歉疚。似乎在说是因为“我”参与南极探险罹难而使爱妻由“妻子”变成“遗孀”。这种修改就预示了“妻子”的变化。他想到妻子“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李白《双燕离》),这种修改显示了自己一种心理的变化,甚至想到妻子心情。爱怜、关怀、无奈与理智都融注在这一词语的变换之中。这种审美解读的缺乏,很显然是对“遗孀”一词缺乏情感性认知造成的。在讲课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知道这一细节中的情感蕴涵。所以,师生所谓

解读“悲壮地覆没”仅仅是粗粗的感觉,而不是细致的“品味”。后边所谓“解读悲剧”、“品味伟大”都是乏味的“品味”,不解的“解读”。

因此,我认为与其作这种可悲的解读,还不如把宝贵的时间资源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把上述重点词讲清楚,至少学生在语言基本功方面能够得到实惠。况且此路一通,而后边的解读也就顺畅了。请读者仔细地品味一下我选出来的这些词语,斯科特一行不就是在“无垠”的南极雪原“风餐露宿”,拖着“疲惫不堪”的“赢弱”身子,“蹒跚”行进在“皑皑白雪”上吗?当燃油与食物均已“告罄”时,“凛冽”而“阴森森”的狂风“吞噬”了他们,使自己的妻子成为“遗孀”。斯科特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是沿着自己去南极极点留下的足迹往回折返的,我想茨威格在文中使用的重点词不就是他们的脚印吗?沿着这些词语透示出来的内涵不就把文本读懂了吗?这岂不是一举数得吗?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忘记了这一点。用这些关键词以“造句”的形式把故事复述出来,显然比老师那些浅薄的分析要有用。

二、“概括情节”——不懂“时”、“空”内涵而作出空泛归纳

这位一等奖获得者第二教学环节是“概括情节”,他说归纳情节目的是“理清故事脉络,为下一步的品味研讨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这位老师还提示学生抓重点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对此,某专家在评课时还高度评价说:“教师有意识地教学生用抓记叙文‘六要素’的方法概括情节??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样的“主导”下,学生最后这样归纳全文内容——“本文讲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了极地,但在返回途中悲壮地覆没了的故事。”

在这样的归纳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忽略了这个时间表:1912年1月16日、1月18日、2月17日夜里一点钟、3月2日、3月21日、3月29日、10月29日、11月12日。

与这个时间表相对应,还忽略了事件的空间点:阿蒙森营地、南极极点、屠宰场营地、距下一个“贮藏点”20公里的“贮藏点”。

我在本节标题中说这位获奖者不懂“时”、“空”的内涵,包括那些评课专家。他们仅仅是空泛地谈论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诸要素之类,而不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要素的“点”连接起来去品味“事件”,去理解“人物”。

如果你把1912年1月16日——3月29日连续起来看,那么这是斯科特等人在这次探险活动中意识到自己作为探险者失去“首位”位置开始一直到“全军”“悲壮地覆没”的时间跨度,这是文中所叙事件本身的“长度”,即73天。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挣扎了73天,这就为读者体验人物的精神提供了具体的参照数字。时间跨度是事件过程的重要因素。跨度愈长,愈体现出探险者挑战极限的精神忍耐及身体忍耐的强度。

而从“阿蒙森营地”抵达南极极点,然后折返,经“屠宰场营地”、到一个“贮藏点”??又到一个“贮藏点”(这个“贮藏点”距下一个“贮藏点”20公里),这是事件的空间轨迹。这个空间轨迹是斯科特等人的探险路线图。它体现出斯科特等人尽管已经落后于挪威人阿蒙森抵达南极极点,失去了“首位”的称号,但他们还是坚持到终点。在折返途中,终因环境恶劣,死在距大本营大约15天行程的一个“贮藏点”。这个时间化的空间距离是根据营救人员10月29日出发,11月12日发现他们的尸体计算的。令人痛心的是,他们最后罹难的地方,距下一个“贮藏点”20公里。是暴风雪困住了他们,滞留在罹难处八、九天,否则结局也许会好一些。他们到了南极极点,从这方面说是成功者,是英雄;但他们在距基地不远的

地点死去,让人惋惜。特别是距基地“距离”愈短,表示着他们挣扎的路程愈长,仅仅剩下大约1/5多的路程。这事件空间路程愈长,对读者的震憾愈强。这是从空间角度显示着斯科特等人挑战极限的精神忍耐和体力忍耐的强度。当然其中还有无法想象的走错路而延长了“空间距离”不算在内。这是事件过程的空间因素。

这种粗略的估计,是解读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方式,一个过程。“时间”和“空间”的“长度”,体现着斯科特等人挑战的力度。它使读者对斯科特等人在恶劣条件下的搏斗具体化。读者从文本中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把它们建立起一个路线图,显示出这些要素的关系,无疑对“人物”和“事件”都会因这些因素的具体化而加深理解,包括这些量化因素的估计都使读者的内心有一种震颤。“长度”对读者产生着巨大影响。中学老师喜欢用电脑做课件,我看你们应该根据文本中的“时间点”和“空间点”,画出这个轨迹图来,这才是有用的课件。这是从“时间”推移和“空间”推移来想象斯科特等人同“厄运”的博斗过程。

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南极极点”这个空间点的意味。它本身就是一个空间“极限”,地球最南端。它是一个“未知点”,而且是一个充满凶险的“未知点”。它本身就是造就伟大之所,登上这个极点就意味着伟大,使“未知”开始成为人类的“所知”。

1912年1月18日,斯科特等人抵达南极极点。这个时间,它与后世读者阅读并知晓这一事件的时间差,比如现在2008年1月18日,就意味着大约在百年前人类就已完成了挑战南极的事业。这个时间差,也会增加后人对前辈的尊敬,认识他们经历之艰难,认识他们的勇敢和坚忍。因为当时的科研和物质条件还是相当落后的。

所以,这个事件的情节概括应该是这样富有情感的概括,而不是前边所引那样干巴巴的表述:

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一行5人于1912年1月18日继挪威人阿蒙森之后登上了南极极点。他们忠实地接受了挪威同行的委托,携带挪威人在南极留下的信件和采集的珍贵的岩石标本回返大本营。经过70多天的死命挣扎,“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搏斗中”,最终于1912年3月29日在距离大本营十几天路程的一个“贮藏点”被南极寒冷的暴风雪“吞噬”,演绎了一场人类探险史上伟大的长幕悲剧。

三、“解读‘悲剧’”——没有悲情的解读

这一环节,令人不解的是“解读‘悲剧’”却没有悲情。

获奖者的实录说要“理解为什么称之为悲剧”。这个设题并不错,问题是老师并未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把这一事件称之为悲剧。这不仅关系到对文本的理解,也关系到学生从中汲取怎样表达“悲剧”的经验。我们仅仅看到学生泛泛地说“很心酸”、“很感动”。而老师则以“失败之悲”、“死亡之悲”作结。我不同意“失败之悲”的概括,况且这个概括与后边“死亡之悲”是重复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斯科特一行不是失败的,因为他们登上了南极极点。他们死了,这是可悲的。不仅如此,通读实录都是概念化的结论性解读,显然教师不知道“悲”在何处,如何表现“悲”。当然,整个解读也就没有情感的沉浸。我想,课堂情感氛围只不过是由外在的“抒情”性的“配乐”所构成。

理解“悲”之所在,必须进入文本所叙事件的细处。

比如,“2月17日夜里1点钟”这个时间,还有“屠宰场营地”这个地点。特别是时间的精确,这是海军军士埃文斯死亡的时间。显然,这是从斯科特的日记中发现的,他这样庄重地记载下第一位伙伴死亡的时间和地点,可见他对伙伴的心重。痛苦和尊敬就在这精确的数字中。

第二位死亡者是奥茨,文中没有交待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只能大体推断是在3月2日至3月21日之间的某一天。是斯科特日记没有记还是茨威格没有写,不得而知。但是,文中详细交待了奥茨死前的情景——奥茨理性地选择死亡,以免因自己的病体拖累伙伴行进的速度。这时“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既不能阻拦,又不能面对,这是矛盾的,无法选择。这就是悲剧。奥茨勇敢地走向“死神”,这是壮烈,是伟大;伙伴不敢阻拦,不能握别,这种矛盾则是悲哀。体味“悲剧”要体味这种两难的不可选择性。

在日记中,一个团队的领头人不断记录自己的伙伴如何离自己而去,还有最后写下自己的遗嘱。演完悲剧的最后一幕。

作为读者解读“悲剧”,不要停留在“死亡”这个结局上。而是要知道死的方式以及人们对死的方式的反应。悲剧性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而这恰恰是最令人感动的。生命消失了,而在生命消失过程中生命流淌出来的生命情韵由于文本的记载而成永远。要学会这样细致地分析和品味,要学会这样细致而具体地表达。

四、“品味伟大”——没有“品位”的“品味”

我之所以说这位“全国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品味”这一环节是没有“品位”的“品味”,就是说他与学生的对话“品味”没有境界。教师对文本、对学生、对教学基本上没有“觉解”。

课后评课专家说这节课的特点是“巧设主问题”,即围绕“伟大的悲剧”而巧设“解读‘悲剧’”、“品味伟大”、“探究升华”三个“主问题”进行解读。那么在“品味伟大”这一环节就要搞清“伟大”的意涵是什么。这个“伟大”不是一般意义的“伟大”,它是修饰斯科特等人南极之行“悲剧”的,是这一特定“悲剧”的定语。所以,“品味伟大”应该从教学思想上要明确斯科特南极之行作为“悲剧”为什么是“伟大”的。很显然,实录告诉读者这位获奖者与他的学生都没有明白这个问题,他们的解读不是理性的。

我如此批判这位获奖者,是因为他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作出了三个结论——“牺牲自我”、“无私博爱”、“献身科学”。他所“品味”的“伟大”是斯科特一行在探险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的崇高品质。但这些人的崇高品质不是这一探险“悲剧”之所以“伟大”的规定因素。当然并不是说这些品质不“伟大”,也不是说这些精神不是这一“悲剧”之所以“伟大”的因素。

假如奥茨的死不是自己选择走出帐篷,而是和埃文斯一样死于绝望和幻觉;假如威尔逊就没有采集珍贵的岩石标本;假如斯科特没有写下对祖国、对朋友、对妻子情深意长的信和日记??也就是说这位获奖者所赖以品味“伟大”而总结出所谓“牺牲自我”、“无私博爱”、“献身科学”之精神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斯科特一行就是携带着阿蒙森留在南极极点的信而于折返途中遇难,那么斯科特一行探险行为就不是“伟大的悲剧”吗?

规定这个“悲剧”之所以“伟大”是“悲剧”自身所具有的意义。第一因素是斯 科特等人登

上了南极极点。如果斯科特等人没有登上南极极点并遇难,那么他们悲剧之“伟大”价值就要打一点儿折扣。而第二规定因素就是斯科特等人是以第二位的身份登上南极极点。虽然斯科特等人为迟到一个月而沮丧,但是,正如文中所说,那位第一个登上南极极点的挪威人阿蒙森在“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这种“相信”里面蕴涵着对人类探求未知本性之信任,斯科特等人的行动使阿蒙森的“相信”变成了现实。同样,斯科特等人也“相信”随他之后会有第三批、第四批??来南极探索的人到来。他自己写信、写日记留给后人,就是这一信念的佐证。南极极点,这个空间点本身意味着“未知”,意味着“凶险”,但人类会前仆后继来此探究,斯科特等人就是这支队伍的前驱,并且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继往开来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探索经验和精神鼓励。

我在这里首先看到的是一种行动,是人类探究未知的连续的行动,是一种整体的前后相继相衔的连续行动;而获奖者则是在孤立地品味某个人行动里表现出来的人的品质。这是一种哲学认识上的差异,即追问的对象是不同的。这种追问对象的不同,就是品味实践表现出来的品味之品位的差异。

“品味”没有“境界”的另一表现说来让人感到尴尬。

面对挪威人阿蒙森留下的充满期待与渴望的信,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解读这一段文字时,学生说:“其实斯科特在这时候可以完全不接受为阿蒙森作证的要求,他甚至完全可以把挪威的国旗拔掉,换上英国的国旗,但斯科特没有这么做,这体现了他们诚实的高尚品质。”

我不知道英国和挪威的中学生如何解读《伟大的悲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英国和挪威的中学生如果在这位获奖者的课堂上,听到中国的中学生如此解读一定很吃惊,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呢?“可以完全不接受”一个前驱者对后继者的信任和委托,“甚至完全可以”拔掉挪威国旗而换上英国国旗。言为心声,假如这位学生真的面对斯科特这种遭遇,说不定他有可能作出这样荒唐的选择。作为孩子,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些幼稚的错误思想并不为怪,让我愤怒的是这位教师竟然不告诉学生这是“完全不可以的”!要慎独!让我悲哀的是这样的课竟然被语文界评为全国“一等奖”!我们的“人文”教育把孩子教到哪里去呀!

五、“拓展延伸”——拙劣的“续貂”

这位获奖者解读《伟大的悲剧》最后一个环节是以写作实践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他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你想要为这些我们敬仰的英雄立一块墓碑,你会在上面写些什么?请你写一段文字以表达你对这些英雄的敬佩或追思。”

有学生写道:

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他们的牺牲就比泰山还重,他们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所以我要送他们一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还有学生写道:

你们因渺小而伟大,你们因平凡而伟大,你们献身科学的精神让我钦佩,你们是民族的骄傲,是全人类的骄傲。

篇四: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作者:吴再柱

页面功能 【我要“揪”

错】【打印】【关闭】

教学反思写什么?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对它进行描述。写教学反思有什么用?我也无法很理性地予以梳理,只觉得在翻阅以前的备课本时,浏览一下日常的教学反思,便勾起一个个小回忆,好像看到了一颗颗珍珠,虽不耀眼但依然光亮。教学反思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依然无法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但偶然看到“真、善、美”三字时,突然发现,原来写教学反思,正是在教学生命中对这三个字的孜孜追求。

“随机抽取五名男生到讲台复述,磨蹭了好半天,结果3人开了口,2人一言不发,且站立的姿势不端正,他们自己都觉得尴尬,我这个老师也不安。随后,又点了平时口语表达不错的学生上讲台复述。当时剩下5分钟,但这位学生对课文也不熟悉,复述时还不时看黑板提示,最终全班只有3人作了很流利的复述。可见本文复述难度较大,备课时学情估计不足,课堂上又没有及时调整,实在是一次失败!”(茨威格《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追求的“真”,即真诚、真实。给人评课,总难免带些世故。但写教学反思,给自己评课,则大可不必这样前思后想、怜香惜玉,可以直奔主题,用百分之百的真诚对待自己的课堂教学。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写完了,但依然被自己的激情所感动。上课时的激情,写反思时的激情,仍然难以抑制。寻思自己的心情为何这般激动,激情为何这样高昂?是被作者端木蕻良对关东原野“炽痛的热爱”所感染,还是自己的心原本就“喷涌着热血”在“泛滥着一种热情”?是许多学生原本淡漠的心绪被我所打动,还是学生燃烧的激情影响着我?不管答案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写这节课的教学反思,让激情继续延续,让热血继续沸腾。——教学反思追求的“善”,是指善良,有善意、有爱心等,是一种人本主义关怀。对我们教师而言,则主要是指高尚的师德、纯洁的师魂。在向善的过程中,

教师会积极调整价值取向,不断改变教育观念,努力完善自我人格。

文言文该如何教?怎样让兴趣与实效成为孪生兄弟?“自读——点读——自译——质疑——复述———探究”,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为主导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逐步在教学反思上呈现出来,课堂精彩高效,学生兴趣盎然。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如何让个性化阅读走向农村学生?用批注作杠杆,改变了学生被动式的阅读,拨动了无问题学生的阅读神经。用交流批注方法打开基础薄弱、缺乏自信学生的嘴。阅读作批注,互相交流批注,在农村初中学生与个性化阅读之间建起桥梁。——教学反思也追求“唯美”,即对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对教学艺术的不断追求。在追求“唯美”的同时,教师积极探寻适合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了从搬运工向研究者的角色转换。

有位教育名家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能成为教育行家。”坚持写教学反思,我们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思想,就能迈向“真、善、美”的更高境界!

篇五:高中语文听课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听课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听课心得体会一:高中语文听课评课总结

来xx高中教学三年,曾遇到很多困难,也有很多想法,所以曾和同屋老师探讨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思路,限于各种条件,只能搁浅。近日,期待已久的外出学习终于成行,满是欢喜。

不失所望,二中的一老一小两位政治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不同的风格。

小范老师的教学总的来说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小组合作探究,还有小组展示。形式上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自然,学生总体的表现也让我们赞叹。从知识点的把握上,从我的角度看,小范老师也有个别地方没有完全展开,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比较而言,老李老师的科班底蕴比教深厚,带有老教师那种严谨的风范,对知识的的整合有自己的观点,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但是她的班级小组学习就不是那么到位,小组内的讨论不活跃,各组也没有竞争意识,展示环节学生也不积极发言。这可能与开学初期同学们还不太适应有关。

课后进行了探讨。

关于深度,虽然教材有些变化,但他们还是按老的套路讲,能深则深。

关于导学案,他们否定了预习案的作用,说也实践过,但认为填空把学生限制住了。对这个问题我保留个人意见。这学期,我也在我们班尝试了使用预习案,感觉效果还可以。因为具体学情不同,我们的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即使预习了也不会看书。设置填空或简答可以帮助他们养成预习习惯。部分同学在“我的疑惑”里还真有问题提,我也就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水平及疑问,有的放矢。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及时检查预习案。自然,任务量增多了。

自我感觉,在教改中二中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尝试、总结、舍弃、尝试;也知道,外面还有更精彩的世界。所以很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机会。学习自然是为了借鉴,所以回来后更有实践的想法。当然,我们要想在改革的路上图新,还需要有相应的条件来支撑。我认为目前有以下三点比较为重要。

一、教室内多媒体硬件安装的必要性。一是“温故”的过程以课件呈现前两节课的知识线索,既提醒了学生,又将知识点串线成功,利于学生记忆。二是“知新”过程以课件展示教材上没有的公式、表格、例题,课堂容量大增。三是用课件呈现五套人民币并配以古典音乐,给学生以文化的熏陶,有效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这个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即便还是目前这种大班授课,课件的辅助作用也会为课堂增色不少。

二、小班化教学、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载体就是小组,这相当于一个小家,几个兄弟姐妹熟悉了,交流了,才会有思维的碰撞和创新意识的产生。二中的五、六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并固定下来的形式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因为目前来说,大多数学校还是这种传统的课堂。也看过人手一台电脑围成圆桌似一圈的,那个太不现实了。在现有条件下重新排列组合一下即可。当然,人数以25-36人较为合适。

三、各科联动、备课组齐上阵。班级内小组固定,每科都进行小组讨论,形成一种常态氛围,学生慢慢就会适应,就会放得开手和脑。很多资料的收集、习题的挑选需要大家分工,工作量就会小些。

或许是因为年轻吧,总希望有所改变,不喜欢墨守成规。15年前来铁高补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那时老师留给我的印象,如今,我也登上铁高的讲台,还是这样的形象。不可否认,很多老师用他们博学的知识、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演弥补了这一缺陷,博得了学生的喝彩,但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有时也想,15年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得承认,人容易变懒的,或许那时连改变的想法都没有了,也是上上网聊聊天,与当初的喝个茶水看个报纸相比,这也算与时俱进了吧?

其实有时也怕改变,因为改变就意味着有可能失败,承受得起吗?但不失败是否就是成功呢?很多事做过了才知,也就那么回事吧。

听课总结?似乎跑题了。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如有失言,还请阅者见谅。哲学里有个观点,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在学校领导的英明领导下,铁岭高中的教改之路会拥抱胜利的朝阳。

>高中语文听课心得体会二:语文听课心得体会>>(1727字)

4月20日,威海市举行了优质课的评选, 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由于时间的限制, 我仅听了四节课:塔山中学张秀平老师的《孤独之旅》、威海中学丛旻光老师的《我的叔叔于勒》、蜊江中学袁晓燕老师的《伟大的悲剧》以及威海九中杜兰薇老师的《你一定会听见》。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在这几堂课中,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一, 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才认识到《孤独之旅》这篇文章原来也可以这样设计的, 那精美的电影更让我心动!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语文的教学。

第二,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让学生自由畅谈,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 杜兰薇老师在《你一定会听见》中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学生各抒己见, 积极性很高!还有蜊江中学袁晓燕老师的《伟大的悲剧》,老师让学生在欣赏南极美景的同时,自己表达心中的感想。

第三, 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 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 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比如:塔山中学张秀平老师在《孤独之旅》中让学生反复诵读描写环境的句子, 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在《我的叔叔于勒》中, 丛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菲利普夫妇的语言,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人物的性格以及语言的描写手法, 并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了人物的性格。

第四,注重有效地延伸,领悟其义。在拓展延伸这一部分,张秀平老师为大家出示了《壮志在我胸》这首诗歌,让学生更加深刻透彻地体会到了“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也许要孤

孤单单走一程”这一重要含义。林清玄先生说过:\'心美则一切皆美, 情深则万象皆深\'。无论是郁达夫对江南的如诗如画的深情眷恋, 还是苏轼的乐观豁达的情怀, 只要我们有发现美的眼睛, 感受美的心灵, 世间万物一切皆美。课堂上只有教师的精心指导才能造就课堂深层次的延伸。

其次,就是老师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说教师的语言。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这四位老师的语言魅力深深的折服了了我;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直苦于课堂语言,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而在这一环节中,四位老师也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评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听了这四位教师的课之后,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慢慢地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使自己的体育教学不断地充实。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提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不断成长。

总之,这一次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高中语文听课心得体会三:高中语文听课心得体会 语文听课心得体会 >>(1728字)

10月27——29日三天时间,我在禹城观摩了市教研室组织的“高中语文听课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能手评驯活动。每一堂课都是具有学习意义,但都各有特色。对于正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这次观摩学习使我产生很大的思想震动,当然收获也很多。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注重指导学生朗读,恰当点评学生的发言。

还给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在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境界,并且还要生发联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读,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要达到这一步,学生应建立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老师讲解分析的基础上,学生靠阅读读懂、品析文章,可以形成自己的能力,如果靠老师讲解分析那永远是接受现成的分析成品,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在这次语文课堂上,都将阅读贯穿始终,对学生的读书通常做了如下安排:1、观其大意,谓之粗读,只要求将课文读通,了解其大意,2、参照有关注释和有关资料,细嚼慢咽,谓之细读,可提出疑难,请求解决。3、在已然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品析美句美词,4、细赏其文理构思,享受美文,谓之美读(或范读),通过这四步既发挥了学生的客观主动性,又在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

很多老师会在课件上给学生出示“学习方法”,名字多样“温馨提示”,如王晓林老师在执教《五柳先生》品读课文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括号中是这样提示的:(提示:如性格、爱好、生活状况、人生追求??)。让学生收获一种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个别老师很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三、设置简单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因此,很多老师在新课的导入中会有意地设疑,激疑或精心设计,或课前播放歌曲,或课前进行语言互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新课意境。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