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播撒爱的种子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2:25:31 字数作文
播撒爱的种子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播撒爱的种子

播撒爱的种子,收获爱的果实

我于2013有幸考取特岗教师,也就开启了我的教师之路。也就开始在羊坊小学任教,作为一个新老师,我没有经验,有的只是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所以在德育工作的沃土上,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积极努力,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在探索的道路上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

一. 注意以身作则;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结合学科的特点,搜集多种书籍,使枯燥的课程变的有意思起来。特别是在生活、学习中,我力求能做到以身作则,给同学们起到示范的作用。当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练习和测试等作业时,我总是按照同样的标准认真做一遍,这样的举动也影响着那些不愿意做作业的同学。在批该作业的过程中,我会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给予他们不同的批语,使得成绩好的同学不骄傲有了更大的学习动力,成绩差的同学也能找到自信继续努力,找到前进的方向。作为一个德育老师不仅仅是在学习上是孩子们的老师,在生活中更是孩子们的朋友,榜样。在课上教育同学们不要随地扔瓜果纸屑、不要乱涂乱画,在课下我主动捡拾校园中的垃圾,学生们见得多了,也就自觉地遵守了,老师不应该只充当说教者,更应该是一个榜样,做给同学们看的。

二、开展丰富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在教育教学教程中,我们学校带领学生开展丰富的校内校外活动。我们带领学生参加春游活动。在每年元旦的时候让孩子们参加包饺子活动,在包饺子活动中,孩子们不光找到了乐趣,也学习到了技能,同时也能体会父母做饭的不易。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有了独立的意识,对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不断完善自我;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这也要求德育工作者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如今的小学生,知识懂得多了,同样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离孩子们更近了。这也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要不断补充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能够帮助孩子们解决更多他们遇到的但是不能解决的问题了。

老师是有爱的职业,作为一个德育老师更得是有爱的老师。德育老师不仅是学生们学习上的老师,他更是学生们生活上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德育老师不仅要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给学生们传授更新更好的知识,同时也要求我们在生活中给同学们做好带头作用。只有我们为孩子们付出的爱多了,我们才能收获更多孩子的爱。就让我们一起播撒爱的种子,一起收获爱的果实。

篇二:播撒爱的种子

播撒爱的种子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新课标也要求初中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简言之,相比对孩子们的智力开发,两者都更关注他们的人格发展。而初中阶段则是孩子们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时期,在教他们怎么学习之前,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相当多的青少年存在着自我、人际问题等问题,且青少年问题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倾向。仅2015年上半年度,关于初中生暴打小学生、多人围殴女生等校园暴力新闻就不绝于耳,部分甚至还留有视频,殴打比自己弱小的群体本身就已不对,竟还以此为乐,不禁感叹,人性竟湮灭至此。

这些新闻,让我想到了我们身边的部分孩子们。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身边同学缺乏爱心、对老师缺乏感恩之心,但是自我意识盲目膨胀。曾经我亲眼见到几个学生“出于好玩”,把同班同学用绳子将其双手反绑,使其不得动弹。教室外、走廊上,我们可能都遇到过扭过头假装没看到老师的学生,迎面而来但从不礼貌问好的学生。这些在现在看来,似乎只是个小细节,无关痛痒,但生活告诉我们,在以后的岁月中它会慢慢发酵。

这里有个真实的故事。笔者身边的一位老教师,某天在医院遇到了多年前的学生,彼时,学生已经成了专家医生身边的助理医师,但是他对多年前的恩师视而不见,恍若陌生人。这样的医师,我们又怎么能要求他对病患抱有仁爱之心呢。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善良仁爱的天性去哪儿了呢?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吗?以致于让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人竟如此冷漠、缺乏真诚的爱。我们怎么做才能唤起孩子们的仁爱之心呢?

如果把教师比作农夫,学生比作农田,想要让农田变得肥沃,既能承受狂风暴雨的袭击,也能长出繁茂作物,就得以爱心为肥料,培养孩子们用仁爱去包容一切,善良的对待周围的一切,这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别让“公车让座”、“扶老奶奶过马路”等仅仅出现在作文中。那些在课堂外对同窗暴力相向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又何尝不是表现柔顺的“好学生”呢?

如果孩子们都情感健全,富有同情心,心中有爱,又怎么会上演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呢?受教多年的学生又怎么会在多年后不认老教师呢?课堂外迎面而来的孩子们又怎么会对刚刚还在辛勤施教的老师视若无睹,甚至将他们当做嬉笑取乐的对象呢?

篇三:播撒爱的种子

播撒爱的种子

泰戈尔在诗中写到:“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她总是很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1999年8月,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我走上了教师这个神圣的工作岗位。望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孩子们纯真可爱的笑脸,我暗暗树立了一个信念:在教育事业的百花园里以一片绿叶的精神,托起花的甜蜜、果的珍贵,以真诚的心播撒爱的种子,让祖国的花蕾们茁壮成长。十年来,我无怨无悔地践行着自己的信念,把全部的热情和爱心献给了学生和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这其中,“爱”便是根本。爱是一个博大如海的字,它的蕴含是无尽的,它包容着关爱、尊重、宽容、期待??教师将这些爱给予学生,就好比是将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灵的沃土上,让这些美好的品质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一、关爱——播下热爱生命的种子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它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而孩子们就像一株株幼苗,他们的健康成长更需要爱的雨露的灌溉。在孩子看来,教师的爱包容着父亲的严厉和敦厚,包容着母亲的慈祥与温婉,像树一样,可以依偎,像泉一样,可以净化心灵。这样的爱可以成为支撑他们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原动力。

这学期我们学校并校并来一批学生,飞飞就是其中一员。飞飞看上去是一个冷漠、自傲、言语刻薄的男孩。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他眼中那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冷漠形态时,我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在内心深处甚至有一种排斥心态,但是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我便耐心等待时机,寻找教育的契机。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飞飞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还算尽人意, 但就是待人刻薄,对人冷漠,因此也就导致同学们都疏远他。作为班主任,我深知这样的恶性循环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会使他具有不健全的人格和心灵。 从其他熟悉他家境的老师口中得知,他的这些个性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他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婚,妈妈常年在外打工,他长期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虽然他姥姥、姥爷是爱他的,但远不及那细腻的母爱,加上老人的知识有限,导致教育方法欠妥当,为此,孩子逐渐变得冷漠,仇视身边的一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深知工作的艰辛,如何才能融化他心底的坚冰呢?沉思许久,顿然醒悟。我决定以“爱”为契机,开导他,满足他,改变他。我和他进行了第一次谈话,他表现得极为平静,虽然只是拉家常式的谈话,但他仅仅只用寥寥数语来应付我,第一次谈

话以失败而告终。

过了几天,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他的文章表达流畅,语言精美,为何不抓住这一时机呢 ?我用纸条写下了:“孩子,你真得很棒!从你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文思敏捷,文辞优美, 看你的作文对老师来说就是一种享受,老师很是欣赏你。”写好后,我放到了即将发下去的本子里面。我预感到这一次他会有话和我说的。不出所料,第二天下课后,他在我的办公桌上也留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老师,谢谢您的夸奖。您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赞扬我的老师,我很感动。”看完便条,我暗自乐了好一阵子,我知道,他心底的坚冰已经在慢慢融化了,只是还需要时间。

我能够真正走进他的内心,缘于他和同学发生了矛盾那次。那几天,我发现他总是闷闷不乐的,我知道,他一定是遇到了烦心事。“孩子,老师发现这些天你的心情不怎么好,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告诉老师吗?让老师也帮你出谋划策。”我写了这张便条偷偷放到他的笔盒里 。“老师,最近我和一个同学发生了矛盾,他们都不理我,我感到很孤独。”他很快回信给我说。孩子需要爱,除了师爱,还有更加重要的同伴之间的爱,不然,学习生活就会失去色彩, 变得黯淡无光。我迅速回给他:“孩子,老师能够理解你此时的心情,孤独的滋味的确不好受 ,难为你了。和同学偶尔发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以后,你的心情是可以调节的,关键看你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它,解决它。如果你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你不会感到烦恼,反之,你会感到烦恼缠身。孩子,老师说这话,是希望你待人宽容,同时,老师也相信在看完这张便条后,你会像这样做的。只要你始终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同学们会敞开胸怀接纳你的,那时,你将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五彩斑斓。加油哟!老师永远支持你!”在给他的便条的同时,我迅速找到了班上几个得力的同学,让他们嘱咐其他同学,要敞开自己博大的胸怀去接纳他,不可以让他无法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友爱。有一天,我感冒了,而且比较严重,课也不能够讲,就让学生做作业。下课后,飞飞找到我,给我一张便条,写道:“老师,今天上课时,我发现您感冒了,好象还有点严重。您弄药没有?您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老师,您辛苦了!”看完之后,我不禁热泪盈眶,为我自己,也为飞飞这孩子,我坚信,他心底的坚冰已经融化成了涓涓细流,滋润着他自己、同学以及老师的心田。他已经学会了关爱他人。不管以后他在学业上是否有所作为,但至少他是一个有着健全人格的人,他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

二、尊重——播下平等待人的种子

有一句话,曾经震撼了许多教师的心灵:请把学生当人看。是啊,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渴望

得到教师的尊重、理解,渴望享受快乐。我曾在一则消息上看到,“在西方的很多学校,有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师与学生谈话,必须蹲下来,与学生平等。”据我了解,现在我国有不少幼儿园也提倡“教师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深刻地体现了尊重应作为教育的第一原则,尊重是师生沟通心灵的桥梁,尊重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新课程改革中也强调“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是为了每一位学生自主发展”这一核心理念。这些说明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自主发展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那么身为教师如何尊重学生呢?陶行知先生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行知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到。”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应该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其实教育可以如此简单,那就是尊重你的学生。尊重你的学生,你必将换来学生的尊重,平等待人的种子就这样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三、宽容——播下善待生活的种子

宽容是一种境界,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教师在工作中具备宽广的胸怀,就要做到严而有度,宽而有节,对犯错误的学生能给以充分的时间,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增强其改过的信心和决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到变为主动自我教育。

上了小学三年

播撒爱的种子作文

级,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一直以来,学生预习的效果很不令人满意,就连最基本的朗读课文也没有做好,于是那天我来了个突然袭击。这篇课文我早已布置了预习,而且布置了两次,并再三强调课文至少读3--5遍。我先随意点了一小组轮流读课文。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不是读错了音,就是多字少字,疙疙瘩瘩,很是生硬、别扭,显然没有认真预习。一股无名火直往胸口窜,好不容易按捺住,问道:“课文读满5遍的请举手。”环顾四周,少得可怜,竟然只有两只小手举着!原本一直引以为豪的几个优等生居然也无视我的要求,你头再低,脸再红,也不解我心头之恨,太让我失望了!“读满4遍的举手!”寥寥无几!“读满3遍的举手!”不见起色??我努力强压怒火,又问道:“哪位同学,如果认为自己不需要读满3——5遍,就已经能把课文读通读准了,可

以提出申请,只要到我身边来读一遍,过关了,就可以不用再读。”结果四周一片死寂。我彻底绝望,心里不住地对自己说:他们还是三年级的孩子,自主能力要差些,要保持平和的态度去耐心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于是我说:“老师给你最后一次改正的机会,现在给你们三分钟时间把课文读熟!”

接下来,学生们一阵忙乱。有的开文具盒找笔,有的翻书找本子??短暂的热闹之后,教室里书声琅琅!望着他们小脸蛋因为激动显得红扑扑的,眼里盛满了愧疚。多可爱的孩子!这瞬间,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顷刻,又化作涓涓细流流淌在我的心田!我暗自庆幸!如果当时,为出一时之气,解一时之恨,作出草率、错误的决定,结果会怎样呢?还会有这样幸福的收获吗?

教育是对心灵的浇灌,而不是对人格的摧残。师道尊严,是饱受儒家“温柔敦厚”思想浸染,而不是受法家“严刑峻法”思想浸染的一个概念。当我们想用严厉的指责或斥骂去要求学生时,不妨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想一想,用一分宽容之心厚爱他们。我相信,这分宽容,一定会让学生受到影响,让他们学会善待生活。

四、期待——播下超越自我的种子

人人都喜欢对自己有好感的人。老师对学生有期待,学生就会从心底接受老师,并信心十足地按照老师的期待行动,往往能产生超乎寻常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对所有的学生都要有所期待。尽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不同,家庭环境各异,但只要我们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标准的期待, 学生就会向着期待的目标不懈努力,最终超越自我。

我刚转来两家子小学时,班里的一个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看上去比同龄人小了很多,一副文文静静的样子,下课时也不出去玩,只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或看书,或沉思。我惊异:这么小的孩子下课怎么在教室里坐得住呢?逐渐熟悉了以后才知道,她叫小琪,学习成绩一般,年龄比其他同学小了一岁。她下课不出去玩不是因为她不爱玩,而是别的同学嫌她小,没人和她玩。于是,以后的日子里,我的注意更多的集中到她的身上,上课时就有意让她回答问题。她的声音很细很轻,然而却令我刮目相看,小小年纪的她竟然有着独到的见解。原来她上课时不举手不是不会,而是不敢举手。于是每次她回答问题时,我都用信任的目光注视她,她的声音逐渐大了起来,举手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我见时机已到,就趁热打铁,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心,让她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并鼓励她,其实只要努力,她会做得更好。接下来她的变化简直让同学刮目相看:上课时回答问题最踊跃的是她,课后作业完成最认真的是她,班级值日做的最好的也是她??自信挂在她的笑脸上,操场上响起了她的笑声。我在征得同学们意见的前提下,又提拔她为小组长。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期末考试中,她取

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她在给我的新年贺卡中这样写到:“敬爱的老师,感谢您的培育,是您给了我信心、勇气与力量,让我超越了自我。您的期待将会影响我的一生。”我欣慰的笑了。有学生这样地理解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爱教育,也爱学生。当我们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爱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每一次过失,用爱的心态去等待孩子的每一次进步,用爱的目光去关注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用爱的心情去赞许孩子们的每次成功时,我们就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心中的这份爱,将激励着我在教育的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用热血和汗水浇灌一株株幼苗,一簇簇花蕾,将爱的种子植根于孩子的心中。

篇四:《扎根农村,播撒爱的种子》读后感

扎根农村,播撒爱的种子

—— 读《浙中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有感

苏孟小学 金姣

窗外细雨霏霏,闲来无事,随手拿起床头书柜上的《浙中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细细翻阅。这本书已经看了两遍了,但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悟。从南朝到近现代,八婺教坛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教育名家,他们用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培养了无数人才,使得金华享有“小邹鲁”的美誉。

阅读《浙中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感觉自己行走在八婺大地的历史长河里,我被“一生授徒千余人”的“九峰三贤”之一的徐伯珍深深感动;为吴晗“追求开放的、自主的、平等的教育”拍案叫好;杨效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办学思想让我折服;严济慈不图名利、为国育才的崇高精神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当阅读到何玉骢的篇章时,我不禁停下了翻页的手。他信奉“爱”的教育,这一点,让我对这位教育前辈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何玉骢,武义县熟溪街道南湖村人。名医、民国诗人何葆仁之子。他自幼接受良好家教,民国8年考入金华浙江省第七师范学校。自武汉大学师范部毕业以来,何玉骢从事中学、师范教育近50年。他为人师表,心地善良,治学严谨,教学认真。他以毕生心血写就的“爱”字,锤炼了永恒的教育思想。

何玉骢和文学大师鲁迅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他认为,为人一世,与人为善、富有爱心,是立身之本;而爱心、爱人,又分大爱和小爱,其中对国家之爱、对人民之爱,是大爱。正是基于此,在医道和教育教学两大技艺之中,他选择了以当教师为主要职业,一生在13所学校当教师或主委、校长。这种选择的依据在于,当时日军侵华,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认为培养出能够救国救民的人才是当务之急,比救治身边之人的病痛更为重要。

何玉骢认为:教育要 “爱心、爱人”为根本的出发点,然后发展、转化为“爱生,爱每一个学生”,这是当教师最起码的品格和十分高尚的精神境界。他一开始就往这个方向努力,同时又终生孜孜追求不息。他对穷苦出身的学生一样爱护备至,处事极为公正。他曾对自己的好友说,自己选择这样做,是为了能让更多的贫民子弟成才。在创办武义简易师范学校期间,他多方奔走,精心筹划, 1

篇五:《扎根农村,播撒爱的种子》读后感

扎根农村,播撒爱的种子

—— 读《浙中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有感

苏孟小学 金姣

窗外细雨霏霏,闲来无事,随手拿起床头书柜上的《浙中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细细翻阅。这本书已经看了两遍了,但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悟。从南朝到近现代,八婺教坛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教育名家,他们用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培养了无数人才,使得金华享有“小邹鲁”的美誉。

阅读《浙中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感觉自己行走在八婺大地的历史长河里,我被“一生授徒千余人”的“九峰三贤”之一的徐伯珍深深感动;为吴晗“追求开放的、自主的、平等的教育”拍案叫好;杨效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办学思想让我折服;严济慈不图名利、为国育才的崇高精神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当阅读到何玉骢的篇章时,我不禁停下了翻页的手。他信奉“爱”的教育,这一点,让我对这位教育前辈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何玉骢,武义县熟溪街道南湖村人。名医、民国诗人何葆仁之子。他自幼接受良好家教,民国8年考入金华浙江省第七师范学校。自武汉大学师范部毕业以来,何玉骢从事中学、师范教育近50年。他为人师表,心地善良,治学严谨,教学认真。他以毕生心血写就的“爱”字,锤炼了永恒的教育思想。

何玉骢和文学大师鲁迅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他认为,为人一世,与人为善、富有爱心,是立身之本;而爱心、爱人,又分大爱和小爱,其中对国家之爱、对人民之爱,是大爱。正是基于此,在医道和教育教学两大技艺之中,他选择了以当教师为主要职业,一生在13所学校当教师或主委、校长。这种选择的依据在于,当时日军侵华,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认为培养出能够救国救民的人才是当务之急,比救治身边之人的病痛更为重要。

何玉骢认为:教育要 “爱心、爱人”为根本的出发点,然后发展、转化为“爱生,爱每一个学生”,这是当教师最起码的品格和十分高尚的精神境界。他一开始就往这个方向努力,同时又终生孜孜追求不息。他对穷苦出身的学生一样爱护备至,处事极为公正。他曾对自己的好友说,自己选择这样做,是为了能让更多的贫民子弟成才。在创办武义简易师范学校期间,他多方奔走,精心筹划,

外地中学一个接一个来聘请他,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优越,他一概谢绝。

在德育层面上,何玉骢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善于做思想工作。在传授文化知识层面上,他刻苦钻研,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他认为自己执教的国文(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大宝库,教师自身非下苦工夫不可,只有这样,掌握的知识才能广博又精深。他说:学生在学国文的过程中,碰到困难的事是经常会发生的,他们看到老师功底扎实,难题一一迎刃而解,就会以你为表率,悉心仿效;等他们钻进去了,有了成效而发生了兴趣,你再要拉他们出来,他们也不干了。他强调,兴趣是一种内力,这一种力量实在不可小看,正因如此,世上才有“师傅带进门,修行在自身”的说法。

虽然何玉骢前辈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金华教育的一份宝贵历史遗产。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很深的触动,某些方面,甚至和这位前辈产生了共鸣。

和何玉骢前辈一样,我也是一位农村教师。应该说,现在的农村学生是幸运的,乘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春风,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开展,也让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就以我们苏孟小学来说,去年,我们搬入了崭新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功能齐全的报告厅、各种专用教室、宽阔的校前广场、大块的劳动基地……让我们享受到了和城区学校同样的,甚至更好的硬件设施。南苑小学、西苑小学、宾虹小学等结对学校更是经常传经送宝,让我们的教师开拓了视野,学到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

但是,身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我还是有一种深深的迷茫,我觉得我们正在逐步丧失农村特色,正在一步步地按照城区学生的要求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于是乎,很多学生不认识水稻、麦子,分不清白菜、卷心菜;说到铁锹没有概念,谈到耙子更是一头雾水;说到树木,只能说出柳树、桃树、松树;谈到鲜花,只认识油菜花、桃花、荷花、桂花、茶花……农村孩子得天独厚的优势,诸如大自然的熏陶,农村本土的地方文化、民间文化的熏陶,勤劳简朴的生活作风,都渐渐不复存在。我遗憾,我痛心,但我不知自己能做什么。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想离开农村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

了解了何玉骢的教育理念,我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任何事情,只要有了目标,就应该大踏步地往前走,尽管前方有坎坷,有困难,但我们也应该尽己所能,做一些有益于孩子的事情。于是,我抛弃了离开的念头,定下心来,在农村小学

执教,把自己的爱播撒在每一个可爱的学生身上。

一、平等之爱——倾心关爱学生,照亮前行道路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爱得深,就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的成长倾注自己的一份爱心。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已经不多了,但也有一部分家庭因为各种原因还徘徊在贫困线边缘,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比其他学生差一些,这也导致他们相对内向,不主动融入到集体中。对于这些孩子,我总是在不伤害其自尊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在生活上帮助他。和他一起制定成长目标,每达到一个,就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并告诉他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当然,也号召班里的学生主动和他交流,一起玩耍。政府的“爱心营养餐工程”,学校的“爱心基金”,我都会主动帮他们申请。

当然,除了生活方面的关心爱护之外,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精神方面的温暖。有的学生物质并不缺乏,但学习方面有困难,我就会和他们谈心,引导他们找出薄弱的原因,适时给他们“开开小灶”。同时,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进行“互帮互助,共同成长”活动,让学生帮助学生。只要学生取得了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增强其自信心,使其向着更高目标前进。

每接一个新班,我都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并建立专门的家庭联系卡,然后汇总分析,对症下药,让学生从关爱中寻求前进的力量,从关爱中汲取精神的营养,从关爱中得到满足和教育。因为我经常想到的是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所说的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 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我对学生少了苛求,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

二、理智之爱——培养优良品德,树立劳动意识

相对于城区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做事有主见,善于交往。但随着很多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带,由于娇惯,现在的农村学生也养成了一些坏习气,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学习缺乏自觉性,纪律松散。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字的两笔,第一笔是由父母写的,第二笔则由学校和社会共同完成,教师的担子不轻。我常常对学生说:“一

个人具有优良的品德比具有优良的学习成绩更重要。”

针对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自私、冷漠的问题,我常对学生说:“班级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是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我们就是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之间应该互相尊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我们的家才会更加美好。”同时教育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在班级这个大集体中与同学友好相处,让他们体会到友爱所带来的快乐、温暖。

现在不少农村学生的劳动意识也很淡薄,有些家长从来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到了学校,这些学生在做劳动值日时就马马虎虎,随便应付。因此,每学期我都要设计一张面向全班的工作岗位表,具体工作有教室卫生打扫、包干区卫生打扫、中午抬菜抬饭、分菜分饭、擦黑板、管理图书、讲台卫生、窗台及栏杆卫生、关教室门及管理电灯、电扇等。安排好后跟学生提出相应的各个工作的要求,还把名单贴上墙,目的就是要灌输学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观念。当然,如果给他们取个有意思的名称,学生工作起来会更有积极性。我会给学生封各种各样的“官位”,有“早读巡查员”、“课表抄录员”、 “灯长”、“风扇长”、 “小小保洁员”、“文明监督员”、 “护眼小卫士”、 “黑板小管家”、 “花草养护员”、 “午休小班长”、 “课桌管理员”、 “板报设计师”……

三、自由之爱——拥抱大自然,感受民间文化

很多人都说,农村的孩子比城市里的孩子拥有更多的想像力与艺术天分,我想,这是由于他们比城市的孩子更多地接触大自然的缘故。“城市里的孩子有很多很多遗憾,他们或许永远没有机会在这样整齐的梯田中品尝这美味的烤洋芋,在这空旷的山野中畅快奔跑……”因此,在我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我经常鼓励学生到大自然,欣赏春天的草长莺飞,柳绿花红,聆听鸟儿的欢叫,感受鸭群戏水的和谐;夏天,亲眼看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美景,到小河里捉捉鱼虾,戏戏水,到草丛里找一找蟋蟀,晚上和萤火虫一起舞蹈,伴着蛙鸣声入睡;秋天,帮着家长一起收割稻谷、捡捡稻穗,到果树上摘桔子、柿子,去闻闻桂花的香味,去欣赏菊花的艳丽,还可以动手做做水果拼盘、树叶贴画;冬天可以大自然感受松树的坚强,欣赏梅花的孤傲,如果赶上下雪,那就可以尽情享受雪花带来的欢乐。

乡村生活还有一个我们习以为常,其实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影响的特点,那就是全家人在一个庭院里,朝夕共处,邻里间鸡犬相闻,来往密切,这就形成了

充满亲情、乡情的精神空间,我想这是一种口耳相传的、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方式,这对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一珍贵的教育资源。因此,我经常要求学生对家长要有礼貌,出门说“再见”,回家先问好。闲暇时多和长辈说说话,听听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多和邻居小朋友玩耍,多为需要帮助的村民做点事情。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去野餐、爬山、烧烤,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增进友谊。

农村学生还有一个非常宝贵的优势,那就是本土的地方文化、民间文化。像金华有元宵迎板凳龙的风俗,清明时要扫墓、做清明果,农闲时会邀请婺剧团演戏,元旦有物资交流,中秋节要包粽子等等。每到这些时候,小孩子活跃于其间,在享受童年的欢乐的同时,也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文化传递。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对自己的家乡高密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所以我们可以学习郭人全,学校里多增设一些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自主学习。这一点,我们苏孟小学已经可喜地迈出了第一步,上学期我们在每周三开设“选修超市”,涉及种植、编织、国画、陶艺等非学科性的内容,学生兴趣高昂。另外,在每个特殊的节假日,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感受家乡独特的风情。我们希望,这些独特的民间文化能后继有人,能一代代流传下去。

感谢《浙中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这本书,让我收获了许多许多。八婺大地上的教育名家,他们严于律己、立教兴学、倾心育人、不遗余力的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