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最悲伤作文负责人被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4:20:40 字数作文
最悲伤作文负责人被捕字数作文

篇一:最悲伤作文-泪

木苦依伍木(柳彝)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年级小学生(12岁)

爸爸四年前死了。

爸爸生前最疼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可能妈妈也想他了吧。

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

那天,妈妈倒了,看看妈妈很难受,我哭了。我对妈妈说:“妈妈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支持你,把我做的饭吃了,睡睡觉,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妈妈起不来,样子很难看。我赶紧叫打工刚回家的叔叔,把妈妈送到镇上。

第三天早上,我去医院看妈妈,她还没有醒。我轻轻地给她洗手,她醒了。

妈妈拉着我的手,叫我的小名:“妹妹,妈妈想回家。” 我问:“为什么了?”

“这里不舒服,还是家里舒服。”

我把妈妈接回家,坐了一会儿,我就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

课本上说,有个地方有个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泪水。

点评:用“心”写出来的文字,就是“心声”,催人泪下,心碎。

最后一句抄自课文,是“学为己用”的极佳范例!

篇二:最悲伤作文

妈妈去世两年多了,她为五姐弟囤积的稻谷还剩六七袋,就码放在床边,足有四五百斤。16岁的大姐木苦衣生木说,缸里空了,她跟妹妹木苦衣伍木便背着稻谷去街上碾米。不脱壳,稻谷能储藏多年。“妈妈当时可能想,有这些大米,起码我们饿不着了。”

坐在木床边提及早逝的妈妈,彝族女孩木苦衣生木平静得像个大人。妹妹则腼腆地躲在她身后,对外人的提问大多只是点头或摇头,但特别爱笑。12岁的木苦衣伍木(汉语名:柳彝),将对妈妈的思念写进了作文。“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300多字的一篇课堂习作《泪》,令读者无不为之心疼。

因为作文《泪》,木苦衣伍木一家的命运更为受到关注。随着政府及公益人士的介入,五姐弟的未来多了一种可能性。

姐弟五人 已习惯了没有父母的生活

从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出发,火车在山间穿梭3个小时,便是凉山州老九县之一的越西县,老九县均在海拔2000到3500米的地区,显著特征是彝族聚集、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这里有一个普雄镇,出去4公里,便是宝石村,那里是木苦衣伍木的家。

相比其他藏身于大山深处的村落,宝石村不算偏远,只是路难走。她家的三间灰砖房,是爸爸去世前刚盖好的,还保留着当初的模样,在村里算中等水平。外屋有一个旧沙发和十来只小板凳,两侧卧室兼具储藏室的功能。三个弟弟挤在一张单人床上,屋角堆放着土豆,另一间是木苦衣伍木和姐姐的房间,床边还码放着妈妈屯下的稻谷。

5个孩子中,大姐木苦衣生木16岁,老二是哥哥木苦小平14岁,两人早已辍学。写下《泪》的木苦衣伍木12岁,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两个弟弟,10岁的木苦小和5岁的木苦小杰。

这个家庭似乎早已习惯了没有父母的生活。早上,小杰醒了,喊一声,两个哥哥立马进屋给他穿衣服,哄他玩耍。他的小书包里,装着学前班的数学作业本,上面歪歪扭扭的算术题答案,都是老四木苦小教他写的。

家里的一亩多地,种着土豆、玉米。今年,大姐、哥哥先后外出,木苦衣伍木在放学后会带着老四挖土豆,割猪草喂猪、再给俩弟弟做饭,年近七旬的奶奶有时也会过来帮忙。可是奶奶精力有限,木苦衣伍木的叔叔也去世了,留下3个年幼堂妹,这3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老宅。

2010年以前,这个家里还是有顶梁柱的。大姐木苦衣生木记得,爸爸去普雄、成都打工,在建筑工地做最繁重的活儿,总咳嗽。有时,两三个月回来一趟,帮妈妈种地。但即便是她,也记不住父亲去世的具体日期了,她只记得是2011年,父亲死于肺结核。她当年只有12岁,才读到三年级,最小的弟弟还不到1岁。

眼看妈妈太辛苦,身体又不好,大姐辍学,在家帮妈妈干农活、照看弟弟妹妹。再后来,妈妈因心脏疾病卧床不起,阴影笼罩了这个不堪一击的家庭。

木苦衣伍木在作文里描述了她们带妈妈到镇上、到西昌看病的情景,称钱花完了,病仍不见好。2013年的5月,妈妈又病倒了,脸色很难看,被打工回来的叔叔送到镇上医院。

但她这次执意回家。“妹妹(木苦依伍木的小名),妈妈想回家。这里不舒服,还是家里舒服。”

最终,木苦衣伍木跟大姐把妈妈接回了家,那天,她去外屋给妈妈做饭,端上前时,妈妈已经死了,五姐弟从那时起,都成了孤儿。

各路媒体记者和政府人员踏进家门

早在今年6月,大姐去学校时就看到教室墙上贴着妹妹写的作文,当时这篇作文还没有被媒体关注。大姐说“看了心里很难受”,于是姐妹相处时,谁也没有谈过这个话题。 木苦衣生木说,最难的时候,她们家靠两个低保指标—每月100元维持生计。但自去年6月,政府为五姐弟发放孤儿生活补助专项救助金,每人每月有678元。5个人加起来每月能领到3000多元。宝石村村支部书记潘小伍介绍,该村人均年收入才5000余元。 “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关爱。”四川省索玛花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强调。

班主任任中昌老师曾到木苦衣伍木家进行家访,送给木苦衣伍木一只粉绿相间的玩具—卡通小牛。这是家里看得见的唯一玩具,也是房间内颜色最鲜亮的物件。这几天,各路媒体、政府人员踏进家门,木苦衣伍木大多时候不知所措,她低头摆弄手上的小牛,别人问话时,多回以点头或摇头,但一直在笑。她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喜欢老师送的这件礼物,晚上睡觉时,都会抱着小牛。

小弟弟木苦小杰特别黏人,他喜欢让人抱抱,体重轻得跟城里三岁小孩子差不多。他会在镜头前大方地“摆造型”,爱在电视机前仰头看《熊出没》,还喜欢灰太狼。来探望的热心人士临走前说“拜拜”,他挥手追着喊了一路的“拜拜”。

外人面前,大姐木苦衣生木俨然家长模样。她隐忍、得体,说得最多的是“还好”、“还行”,避谈过去苦难。但她的朋友圈签名,写的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过的有多累”。 老二木苦小平,2014年8月辍学,当时六年级还没读完。他自己解释称,放学后要干农活,没时间复习功课,学习成绩不好,就不想读书了。去年12月,他只身到江苏无锡,投奔在那里打工的表哥。

“要不是家里穷,爸爸也不用去打工了”

木苦衣伍木的遭遇,在大凉山并非个例。木苦衣伍木所在的宝石小学四年级教室,贴着语文老师选出的优秀范文,包括《泪》。挨个读下去,愈发感觉,墙面上的文字更像大凉山农村图景的微缩版。针对此前出现的对该作文真实性的质疑声音,校长吉木给四年级教室多加了一把锁。

12篇作文中,有3个孩子提到眼见父亲或母亲的死亡。其中,既有木苦衣伍木这样被认定的孤儿,又有格吉日达、阿支阿呷木这样的事实孤儿—彝族民俗中,母亲改嫁不带孩子。被留下的孩子,只能跟爷爷奶奶或叔叔伯伯生活在一起。有的缺少关爱,情感难以宣泄。这种经历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何种冲击,外人似乎很难揣测。但仅从他们的文字中,便能感受到绝望和悲伤。14岁才读四年级的格吉日达写道:“我一个人守在父亲的房里,可是我的父亲没过几天就死了。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我身边哭泣。她说,我要走了。”

黄红斌转述支教老师的话称,格吉日达是个聪明又内向的孩子,作文尤其写得好。但他的爸爸早年病逝,母亲改嫁。总有社会上的朋友到学校找他逃课去玩,他有点没法安心读书。 被志愿者接到西昌索玛花儿童村后,政府曾委托其亲戚询问,他是愿意回来还是继续留在儿童村。格吉日达选择留下。志愿者解释,他在家里时只有奶奶,俩人居住在土坯房子里,交流很少,生活状况也不太好,从他家到学校要步行半个多小时。到西昌后,有同龄孩子在一起生活,还有他熟悉的老师,格吉日达开朗了很多,对功课更加上心。

还有三四个孩子用并不太熟练的汉语抒发着留守儿童的感伤。如老师眼中乐观的小胖子尼苦拉哈会在作文里写:“爸爸姐姐都去很远的城里打工了。每次我到山上砍柴,就望着火车开来的方向,盼着他们。我问:亲爱的老爸,你在那城市里过得好吗?爸爸说:还好。可我知道,他们在城里打工很辛苦。”

另一名同学也表达相似的思念“我很希望我的爸爸能够不走”,他对现实的感知是“要不是家里穷,爸爸也不用出去打工了”。

普雄镇宝石村村支部书记潘小伍介绍,宝石村1991名村民中,外出打工的有300多人。按一个家庭两名大人三个孩子的家庭结构推算,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劳动力外出打工,而且以年轻男性为主。

“我们看到网上有人说,彝族人因为懒惰所以特别穷,气得不行”。潘小伍反问,如果真像网上说的那么懒惰,怎么会有那么多村民外出去打工?因为山里贫穷,种地赚不到钱,为了生计,青壮年大多离开农村,去到外地打工。

潘小伍脱口而出的数据中,还包括村里的社会救助名额。据其介绍,该村有177个低保户,符合国家救助范围的孤儿就有8名,还有特殊困难儿童24人,多是父亲去世的孩子。 当地村民称,这里的孩子们很小就懂事,除了上学,还要做农活。种土豆、割猪草、上山劈柴、挑水等,都是家常便饭。

当本家叔叔跟旁人大声谈论孩子死去的父母时,三个弟弟就坐在旁边小板凳上,自顾自地盯着电视画面,仿佛这一切与他们并不相干。年幼时就被打上“孤儿”的标签,对他们而言,没有条件自怜,似乎这只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就得坦然接受。

意外带来的一家人生活改变

当然,因为作文《泪》,木苦衣伍木一家的命运更为受到关注。而随着政府及公益人士的介入,五姐弟的未来多了一种可能性。

此前,两个弟弟及木苦衣伍木先后被索玛花基金会接到西昌索玛花爱心小学免费读书学习。后政府人士征求其亲戚及三个孩子本人的意见后,将他们接回家,并安排木苦衣生木、木苦小平重回校园。

越西县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越西县民政、教育、移民扶贫等部门将整合力量、采取多种渠道加大对木苦依五木一家的救助帮扶力度。其中,大姐将免费就读越西县职业技术学院,每月约有300元补助;弟弟将在逸夫小学继续读六年级;最小的木苦小杰将进入普雄镇上的幼儿园,每天有校车接送。

木苦小平说,看到妹妹的作文后自己也很感动,就想着也要回去上学,“我还是想读书,读书很有必要,我希望将来能够帮助别人。”

对于眼前的改变,核心当事人木苦衣伍木留给记者的,还是羞涩的笑容。

篇三:最悲伤作文发布者被拘引争议

最悲伤作文发布者被拘引争议

前不久,一篇出自小学生之手的“最悲伤作文”,引发舆论和公众对贫困农村的广泛关注。然而,“最悲伤作文”,尚未引来多少爱心援助,反而加速了一所爱心学校的倒掉——因涉嫌违法占地和非法办学,索玛花爱心小学,将被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责令拆除。“最悲伤作文”,催生出了“最短命学校”,这显然背离了小学生写这篇作文的初衷,也不是公众想看到的结果。

据报道,“最悲伤作文”的发现者、索玛慈善基金会负责人近日因涉嫌非法买卖国有飞播林地,并违法改变土地用途、违法建设而被当地森林公安带走调查,基金会旗下的索玛花爱心小学将被强拆。

2015年8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西昌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该小学无办学资质等5项拆除依据和理由。当地教育局还表示,目前已安置该校学生分流就读,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根据情况通报可知,学校被拆除属实,被拆理由更是堂堂正正。办学须有资质,更需依法申请办学手续,这是法治时代无需重申的常识。索玛花爱心小学存在涉嫌违法建设、非法办学等多个问题,如果确有其事,当地政府部门依法拆除,无可厚非。然而,“最悲伤作文”引来了对当地贫困现象的关注,甚至引发了一些对当地不作为的批评。在这个时候,当地政府部门对爱心小学作出这样的决定,难免引起人们的猜想和不理解,把自己置于百口莫辩的舆论风险之中。有网友表示,索玛花爱心小学存续已达数年,去年不拆,前年不拆,偏偏在“最悲伤作文”轰动互联网之后采取强制措施,“不去解决志愿者反映的问题,却解决反映问题的志愿者”,真是匪夷所思。

说当地政府不解决实际问题,轻率而有失公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已表示,“将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尽管如此,仍让人难释重负。大凉山儿童失学现象由来已久,像木苦依五木一样的孤儿也非少数,不少家庭因学校路远等原因而放弃让孩子入学。将爱心小学关闭,固然有快刀斩乱麻的决绝,但也显得生硬粗放,给人一种拒绝社会力量援助的冷硬感。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如果政府工作更细致入微,不留盲区,不存遗憾,使当地物阜民熙,何需志愿者纷至沓来?相反,如果奉行家丑不可外扬的狭隘思维,迷恋锯箭疗伤的短视思维,染上外力推一下自己动一下的被动思维,恐怕受伤的就是当地民众。

政府部门不是万能的,有该管的和必须管好的事,也有一时之间管不好的事。正因如此,化解当地贫困难题,需要各方协力同心。扶贫,除了政府主导、民众互帮,践行孟子提出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互助观,更离不了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力有不逮的地方,就是民间组织大有可为的舞台;政府偶有失灵的空当,正是社会力量迅速填空的时机。

距离全面小康的既定目标,只有5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无论政府还是社会,多搭台,少拆台,相互补台,才能好戏连台;不缺位,多补位,互有作为,民众生活就会更有质地、更有品位。如此,“最悲伤作文”式的题材就会枯竭,木苦依五木们的笑容就会更多一些。

“最悲伤作文”与“最短命学校”

8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西昌市索玛花爱心学校被拆事件,凉山州教育局称社会力量办学和支教必须依法依规。此前,网上热传的“最悲伤作文”《泪》,上传者即为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2015年7月,索玛花爱心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2015年8月,新扩建校舍的主体工程完工;还是在8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向索玛花爱心小学下达了“限期拆除违建通知”,责令其在8月28日之前自行拆除,否则将依法拆除。可见,称索玛花爱心小学为“最短命学校”,可以说恰如其分。问题是,爱心小学沦为“最短命学校”,是“最悲伤作文”,剌痛了当地政府的“政绩神经”,还是剌激了有关部门拆建的执法冲动?

不可否认,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在贫困农村办学、助学和支教,是支持教育事业的慈善行动,政府和群众是表示欢迎的;但前提是,必须依规办学、遵纪守法从教或支教。从这一点来看,当地政府责令拆除涉嫌违法占地和非法办学的索玛花爱心小学,并无不妥。问题是,违法占地和非法办学是如何炼成的?在政府支持和公益办学之间,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公益办学热衷于以“非法”的形式出现,还是当地政府在管理和服务上存在缺位,甚至存在懒政行为?

再者,既然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违法占地和非法办学行为,进行了多次通报和制止,为何索玛花爱心小学及扩建工程仍然如期竣工?可见,“违法爱心小学”的横空出世,是当地政府及关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恶果;而他们拆除“违法爱心小学”,只不过是在弥补过失罢了。问题是,等“违法爱心小学”成了既定事实之后,再去进行监管和强拆,这样只会让地方政府和公益组织两败俱伤,更是慈善资源的一种浪费。

因此,爱心小学沦为“最短命学校”,值得多方反思。首先,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应依规办学、遵纪守法从教或支教。同时,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公益办学,应在用地、办学条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不要使公益办学,变成了非法办学,损害捐资助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违建的爱心学校,不可一拆了之,从节约资源和呵护公益慈善的层面考量,给违建的爱心学校,补办相关合法手续,才是理性选择。

篇四:最悲伤作文

最悲伤的“泪”

——论“最悲伤作文”

“课本上说,有个地方有个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泪水。”近日,一篇出自四川凉山12岁的彝族女孩木苦依伍木之手的作文《泪》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在作文中描述了她母亲离世前的场景,四年前,她的父亲也已去世。短短三百余字的作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父母的爱的渴望与无奈,让无数人动容,这篇作文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

最早将作文发到网上的是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该基金会长期培训、组织支教志愿者到凉山州的偏远学校支教。黄红斌表示,今年7月9日去普雄镇宝石小学探望志愿者时,他看到一间教室的墙壁上贴着孩子们新近写完的作文。其中,一篇以《泪》为标题的作文吸引了他的注意:“爸爸四年前死了。爸爸生前最疼爱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可能妈妈也想他了吧??”

木苦依伍木生活的地方,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多山地,被公认为中国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在这篇作文中,木苦依伍木回顾了爸爸去世4年后,妈妈又生病卧床,她开始照顾妈妈,陪她去镇上、去西昌看病,都不见好。后来妈妈病重,木苦依伍木请人送妈妈去镇上医院,遗憾的是,在她将做好的饭端到妈妈跟前的时候,妈妈去世了。

黄红斌说,自己读完后潸然泪下。因为很受触动,他便将这篇作文拍了下来,简单陈述事实并分享到微博及朋友圈里。黄红斌没想到的是,这篇《泪》一下子火了。在传播中,作文被接力者冠以“这一定是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的感性引言。有网友评价,“没有任何喧嚷感情的词语,却处处看得让人想掉泪。”

随着作文引爆网友的热议,中共凉山州委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从2014年开始政府就把木苦依伍木的五个兄妹纳入到了孤儿的专项基金保护。因此,木苦依伍木家庭的贫困是客观存在的,至于作文是否有枪手代写以及其背后的种种复杂就没有必要去探个究竟了,否则,人们会被舆论所误导,从而忽视这个12岁彝族女孩悲凉的命运,以及像她一样同样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想要擦干最悲伤作文里的“泪”,就需要找到这几百字描述牵扯着的无数悲惨命运中的根本矛盾。或许,物质生活的匮乏不是那么难以忍受。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比贫困更令人畏惧的是缺少父母的关心与疼爱。在我看来,精神上的空洞这正是《泪》这篇“最悲伤作文”牵动无数人内心的原因。近年来政府在扶贫、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受到自然、观念等诸多条件限制,要改变大凉山的现状恐怕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

篇五:人民日报刊文评价“最悲伤作文发布者被拘”

悲贫,除了政府主导、民众帮,更离不了社会力量参 报道,“最悲伤作文”的发者、索玛慈善基金会负责近日因涉嫌非法买卖国有播林地,并违法改变土地途、违法建设而被当地森公安带走调查,基金会旗的索玛花爱心小学将被强。8月30日下午,四川凉西昌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发布会,介绍了该小学无学资质等5项拆除依据和由。当地教育局还表示,前已安臵该校学生分流就,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画不成。”正在人们为“最伤作文”作者木苦依五木

的悲苦命运牵肠挂肚,希望她那样的孤儿和贫困儿童有一个明媚前程时,突然出有爱心小学遭遇强拆的息,不免怅然若失,尽管强拆的并不是木苦依五木在的那所小学。 据情况通报可知,学校被除属实,被拆理由更是堂正正。办学须有资质,更依法申请办学手续,这是治时代无需重申的常识。玛花爱心小学存在涉嫌违建设、非法办学等多个问,如果确有其事,当地政部门依法拆除,无可厚非。而,“最悲伤作文”引来了当地贫困现象的关注,甚引发了一些对当地不作为批评。在这个时候,当地

最悲伤作文负责人被捕

像府部门对爱心小学作出这的决定,难免引起人们的想和不理解,把自己臵于口莫辩的舆论风险之中。网友表示,索玛花爱心小存续已达数年,去年不拆,年不拆,偏偏在“最悲伤文”轰动互联网之后采取制措施,“不去解决志愿者映的问题,却解决反映问的志愿者”,真是匪夷所。 当地政府不解决实际问,轻率而有失公允。当地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已表,“将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龄儿童全部入学”。尽管如,仍让人难释重负。大凉儿童失学现象由来已久,木苦依五木一样的孤儿也

如少数,不少家庭因学校路等原因而放弃让孩子入。将爱心小学关闭,固然快刀斩乱麻的决绝,但也得生硬粗放,给人一种拒社会力量援助的冷硬感。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亦何情。”如果政府工作更致入微,不留盲区,不存憾,使当地物阜民熙,何志愿者纷至沓来?相反,果奉行家丑不可外扬的狭思维,迷恋锯箭疗伤的短思维,染上外力推一下自动一下的被动思维,恐怕伤的就是当地民众。 府部门不是万能的,有该的和必须管好的事,也有时之间管不好的事。正因此,化解当地贫困难题,

需要各方协力同心。扶贫,除了政府主导、民众互帮,践行孟子提出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互助观,更离不了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力有不逮的地方,就是民间组织大有可为的舞台;政府偶有失灵的空当,正是社会力量迅速填空的时机。

距离全面小康的既定目标,只有5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无论政府还是社会,多搭台,少拆台,相互补台,才能好戏连台;不缺位,多补位,互有作为,民众生活就会更有质地、更有品位。如此,“最悲伤作文”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