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南昌市未来发展蓝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0:35:39 字数作文
南昌市未来发展蓝图字数作文

篇一:南昌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南昌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对南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诸方面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此外,南昌

市首次在专题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兴建城市轻轨。

“一城两核”发展新南昌

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

中心城带动重点镇

南昌市至2020年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方针:做强做大中心城,适度拓展中心城用地,发挥次中心城镇各自特色职能,促进小城镇发挥。提高城市化水平,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次中心城为主体,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并辐射到广大农村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

中心城:由昌南城、昌北城构成,范围约300平方公里,人口规

模255万人,包括昌东组团、莲塘组团、望城组团、湾里组团、乐化组团;次中心城镇:向塘、民和、龙津等三座城镇,是市域城镇群的二级中心城镇。人口规模10万至25万人;

重点建制镇:文港、温圳、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三里、梅庄、新祺周、三江等十一个城镇为各自城乡经济片区的中心,各城镇人口规模在两万人以上;

一般建制镇: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是城镇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数量达34个,人口规模为1万人。

各片区功能独特

昌南城:城市适度发展,重点是疏散旧城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环境质量,理顺交通体系,调整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其中旧城中心区将不再安排工业项目,实行用地置换,逐步外迁旧城区的污染扰民工厂,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保护“四湖”等历史人文景观与环境;城东片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区,依托现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优势,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发展技术密集型,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产业。建设好青山湖、艾溪湖风景区,使城东片区成为集科技文教、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综合新区;城南

片区以提高内涵发展为主,形成上规模上等级的主导产业,使该片区发展成为以汽车、飞机、摩托车等行业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物流、仓储、居住综合区;朝阳片区充分利用赣江、抚河、象湖等自然风景资源优势,形成条件舒适、环境优美的集居住、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提升并强化其生态旅游功能,打造文化品牌。

昌北城:作为城市重点发展新区,将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建设,保证设施配套,城市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集中建设,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形成规模。吸引和疏散旧城人口和产业,发展外向型工业,保护昌北整体环境。将充分保护和利用昌北现有良好的山水自然条件,空间布局上重点突出与“山”、“水”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使昌北城成为有独特风貌的现代化新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红谷滩中心区集商务、办公、信息、商业、文化、旅游、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市中心区———CBD中心;红角洲片区是以高等教育、体育产业为主导的,集高等教育、运动休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科技新城;长片区规划依托县城现有基础,大力发展商贸和文教,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工业小区的规划建设,严格控制片区内监狱及劳改工厂的发展,远期全部迁出,形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生活综合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昌九工业走廊发展重点之一。搞好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发展综合外向型工业,重点发展机构制造、轻工食品、电子仪表、新型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

昌北城重要的现代工业、文教科研和生活综合区。

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以公路、铁路为发展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好现代化的铁路、公路客运和货运站场的同时,处理好对外运输与城市内部交通之间的关系,建设各枢纽间相互联系的交通走廊。

城市交通按照“102030”目标,形成以“三环十一射”为骨架,方格网为基本形式的“蛛网”网络结构。“三环”即城市中环(由洪都大道、解放西路、洪城路、南昌大桥、麦庐大街、新赣江公路桥组成)、城市外环(由昌东大道、昌南大道、生米大桥、西环路、北环路组成)、高速外环(由乐温高速、乐生高速、南外环高速公路组成),十一条放射路为北京路、解放路、昌南大道、南莲路、迎宾大道、桃花路、昌九南大道、长征路、昌湾大道、昌九北大道、机场路等。实现在市区任何位置,10分钟能上快速路,20分钟能上高速路,30分钟能出城,即到达县城。

南昌将建城市轻轨

南昌将在城区兴建5条交错的轻轨线。轻轨线将采用双轨架设,全电气化,其中首期一号线全长约13公里,线路规划跨过赣江。城

篇二:南昌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南昌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对南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诸方面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此外,南昌市

首次在专题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兴建城市轻轨。

“一城两核”发展新南昌

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

中心城带动重点镇

南昌市至2020年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方针:做强做大中心城,适度拓展中心城用地,发挥次中心城镇各自特色职能,促进小城镇发挥。提高城市化水平,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次中心城为主体,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并辐射到广大农村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

中心城:由昌南城、昌北城构成,范围约3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55万人,包括昌东组团、莲塘组团、望城组团、湾里组团、乐化组

团;次中心城镇:向塘、民和、龙津等三座城镇,是市域城镇群的二级中心城镇。人口规模10万至25万人;

重点建制镇:文港、温圳、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三里、梅庄、新祺周、三江等十一个城镇为各自城乡经济片区的中心,各城镇人口规模在两万人以上;

一般建制镇: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是城镇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数量达34个,人口规模为1万人。

各片区功能独特

昌南城:城市适度发展,重点是疏散旧城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环境质量,理顺交通体系,调整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其中旧城中心区将不再安排工业项目,实行用地置换,逐步外迁旧城区的污染扰民工厂,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保护“四湖”等历史人文景观与环境;城东片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区,依托现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优势,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发展技术密集型,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产业。建设好青山湖、艾溪湖风景区,使城东片区成为集科技文教、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综合新区;城南片区以提高内涵发展为主,形成上规模上等级的主导产业,使该片区发展成

为以汽车、飞机、摩托车等行业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物流、仓储、居住综合区;朝阳片区充分利用赣江、抚河、象湖等自然风景资源优势,形成条件舒适、环境优美的集居住、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提升并强化其生态旅游功能,打造文化品牌。

昌北城:作为城市重点发展新区,将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建设,保证设施配套,城市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集中建设,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形成规模。吸引和疏散旧城人口和产业,发展外向型工业,保护昌北整体环境。将充分保护和利用昌北现有良好的山水自然条件,空间布局上重点突出与“山”、“水”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使昌北城成为有独特风貌的现代化新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红谷滩中心区集商务、办公、信息、商业、文化、旅游、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市中心区———CBD中心;红角洲片区是以高等教育、体育产业为主导的,集高等教育、运动休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科技新城;长片区规划依托县城现有基础,大力发展商贸和文教,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工业小区的规划建设,严格控制片区内监狱及劳改工厂的发展,远期全部迁出,形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生活综合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昌九工业走廊发展重点之一。搞好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发展综合外向型工业,重点发展机构制造、轻工食品、电子仪表、新型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昌北城重要的现代工业、文教科研和生活综合区。

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以公路、铁路为发展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好现代化的铁路、公路客运和货运站场的同时,处理好对外运输与城市内部交通之间的关系,建设各枢纽间相互联系的交通走廊。

城市交通按照“102030”目标,形成以“三环十一射”为骨架,方格网为基本形式的“蛛网”网络结构。“三环”即城市中环(由洪都大道、解放西路、洪城路、南昌大桥、麦庐大街、新赣江公路桥组成)、城市外环(由昌东大道、昌南大道、生米大桥、西环路、北环路组成)、高速外环(由乐温高速、乐生高速、南外环高速公路组成),十一条放射路为北京路、解放路、昌南大道、南莲路、迎宾大道、桃花路、昌九南大道、长征路、昌湾大道、昌九北大道、机场路等。实现在市区任何位置,10分钟能上快速路,20分钟能上高速路,30分钟能出城,即到达县城。

南昌将建城市轻轨

南昌将在城区兴建5条交错的轻轨线。轻轨线将采用双轨架设,全电气化,其中首期一号线全长约13公里,线路规划跨过赣江。城区轻轨将在近年内开始建设。届时,将协调公交与轻轨等交通方式之间

篇三: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1月27日南昌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南昌市人民政府

2011年1月27日南昌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南昌市人民政府

目 录

序 言

第一篇 变革时代的南昌作为

第一章 南昌发展新的起点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的崛起态势

第二节 “十一五”发展的历史突破与启迪

专栏一:“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评估

第二章 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

第一节 时代特征与我市发展阶段性特点

第二节 面向机遇和挑战的发展理念

第三章 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总体目标

第一节 全面建设更高水平“两篇文章”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专栏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第二篇 建设融入世界跨越式发展的产业强市

第一章 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突出装备制造,提高“南昌制造”的行业竞争能力

第二节 突出现代服务,提高“南昌服务”的区域领先能力

第三节 突出科技创新,提高“南昌创造”的引领影响能力 专栏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任务和措施

第四节 突出市场份额,提高“南昌品牌”的市场拓展能力

第五节 突出产业集中,提高“南昌开放”的定向集聚能力 专栏四:产业重点招商领域和方向

第二章 超常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专栏五:培育和发展五大千亿产业路线图

第三章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第一节 强化现代农业地位

第二节 改善现代农业条件

第三节 发展农村服务体系

第四章 拓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第一节 产业总体布局

第二节 工业产业集群

专栏六:工业园区重点产业错位发展

第三节 服务业集聚区

专栏七: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引导

第四节 农业特色基地

专栏八:农业特色基地建设布局

第三篇 建设示范性国家低碳生态名城

第一章 扎实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第一节 强化低碳发展的能力建设

专栏九:南昌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

第二节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调整策略

第二章 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

第一节 开创城乡发展新格局

专栏十:城区空间发展重点与指引

第二节 分类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专栏十一: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指导

第三节 整体推动城市新组团的开发

第四节 大力促进县城的城市化建设

第三章 强化生态品牌建设

第一节 不断优化城乡大生态格局

第二节 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

第三节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第四节 加强资源能源集约利用

第五节 合理高效配置土地资源

专栏十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第四篇 建设引领江西崛起的现代省会都市

第一章 全力带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

第一节 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

专栏十三: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六大体系建设要点

第二节 不失时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

第三节 推动建设省会都市合作区

第二章 加快区域性功能中心建设

第一节 区域性交通中心

第二节 区域性金融中心

第三节 区域性文化中心

专栏十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第四节 区域性消费中心

第五节 区域性运营中心

第三章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推动城乡融合和共同繁荣

第二节 全面建设都市新农村

专栏十五: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策略

第三节 繁荣看城区

第四节 实力看城郊

第五节 生态看湾里

第六节 推动开发区再创业

第七节 整合大昌北区域发展

第四章 加强城乡重大承载能力建设

第一节 适度超前建设市政设施

第二节 水系整治·水城南昌

第三节 地铁建设·地铁经济

第四节 森林城乡·花园南昌

第五节 城运会项目及后续利用

第六节 智慧城市·数字南昌

第七节 房地产开发·保障性住房建设

第五篇 建设品质生活宜居健康城市

专栏十六:创建“四个国家级城市称号”目标要点

第一章 让全体市民享有优质普惠的基本公共服务

第一节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专栏十七:民生优先的方向与要点

第二节 提高社会就业水平

第三节 发展大众现代教育

第四节 构建健康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第五节 完善社会福利和养老体系

第二章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

第一节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第二节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

第三章 加强和改善城市综合管理

第一节 改善城市管理

专栏十八: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

第二节 统筹人口管理

第三节 完善社区管理

第四节 加强应急管理

第五节 创新社会管理

第六篇 开创现代美好南昌更加辉煌的未来

第一章 让创造的源泉涌流

第一节 全力打造“活力南昌” 专栏十九:重点领域改革时间表

第二节 建设高效服务型法治政府

第三节 继续深化投融资改革

第四节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节 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

篇四:南昌市十二五规划

序 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主动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攻坚时期。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南昌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按照“三规合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改革试点城市要求编制,主要阐明全市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编制各级各类规划和实施全市重大工程项目的主要依据,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上下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变革时代的南昌作为

第一章 南昌发展新的起点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的崛起态势

进入21世纪,我市提出了建设以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为标志的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北看大连、南看深圳、中看南昌”的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两篇文章”的目标。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500万人民咬定目标,奋发进取,全面实施以“打牢基础、优化结构、增强后劲、绿色崛起”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追赶型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南昌特色的品质型发展路子,确立了现代花园生态城市形态,站上建国六十周年中国大城市代表竞相发展的历史舞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2000年全省的规模,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5年杭州等先发城市的水平。十年间,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前移一位。

十年显著的变化是:抓住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总量实现十年翻两番;突破传统发展思维制约,加速大开放的工业化进程;致力于大都市发展格局,城市的品牌价值持续提

升;社会财富呈现加速积聚,人民生活得到历史性改善;坚守开发保护并重信念,独特的生态优势赢得尊重。

令人欣慰的是,十年前确定的“两篇文章”,南昌人民已经历史性地交出了初步满意答卷。

图二:十年跨越

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两倍

第二节 “十一五”发展的历史突破与启迪

“十一五”时期是南昌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大做强南昌和“六个走在全省前列”要求,克服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洪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发展平台更大,产业结构更优,集聚功能更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

在发展规模上,主要指标竞攀新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经济总量跨入2000亿元城市行列,实现“五年翻番”;财政总收入迈上300亿元台阶,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 “四年翻番”;工业销售收入向3000亿元迈进,保持连续“三

年翻番”的强劲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翻了一番;全(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南昌市未来发展蓝图)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接近2000

亿元,五年累计投资6000亿元。银行贷款连续突破2000亿元和3000亿元关口。城市建成区面积26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62万人,一个迈向大都市的南昌正崛起在长江中游、赣鄱大地。

在发展质量上,结构调整孕育新跨越。三次产业结构积极变化,先进制造业主导的经济协调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工业化率42.5%,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4%,平均每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新的经济形态大量涌现。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列中部省会城市前茅,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生态文明加速改变农村面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有工业企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间资本进入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外向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扩大,外贸出口翻了近两番,实际利用外资平均每年增加2亿美元,城乡发展倍增新的动力、新的能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64%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研发经费(R&D)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经济结构的积极变化增强了我市的结构竞争力,促进全市宏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速度的差距趋于收缩,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6%

,比五年前提高

2.1个百分点。

在发展探索上,好中求快创造新优势。我市不断探索二线城市科学发展之路,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载体功能显著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更为优良。快速拉开了以“三环十一射”为道路骨架的“一核五片,多中心、网络状、生态型”特大城市基础框架,一大批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源交通、市政设施、信息通讯、水利保障、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现代人居工程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特别是4E级昌北国际机场扩建即将竣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建设、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深入推进,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4吨标准煤/万元,主要污染物排放如期实现减排目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连续五年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城市绿化覆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达到42%以上。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南昌城市的第一品牌、最大竞争力和最为显著的后发优势。

篇五:南昌市西湖区文化发展现状及规划

南昌市西湖区文化发展现状及规划

西湖区为南昌市的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约3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万,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全区设101个社区、13个行政村。西湖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老城区,又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英雄城区。千百年来,这里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经贸繁荣,市民安居,民风淳厚,人文昌盛。在新的历史时期,西湖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都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她的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整个南昌市,乃至全省,都具有一定影响。根据文化在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日益起着关键作用的趋势,遵循“三产为主、二产为辅,文化为基、民生为本、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宏观战略思路,为把西湖区建设成全省的“经济强区、文化大区”的宏伟目标,特制订西湖区文化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1、“十五”期间西湖区文化建设发展的成就和文化建设优势

“十五”期间,西湖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各项事业都迈上了新台阶。至2005年底,全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市的五分之一,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人民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2亿元人民币,在2002年的基础上增长了1.01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形成了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等五大支柱产业,所提供的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区总数的三分之二。实际利用外资近1亿美元,内资约20亿元人民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8个,出口创汇总额位居全省各县区前列。城区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在文化建设方面,“十五”期间,西湖区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实施文化大区战略。“十五”期间的文化建设成就使西湖区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对经济的贡献力不断增强,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力日益明显。

“十五”期间,一批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保护、挖掘和开发利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建设已经启动,绳金塔景区改建扩建工程加速实施。2004年,依靠高校的智力资源,进行了区内民俗及古建的调查研究工作,编撰了调查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专著《草根南昌——豫章风物巡礼》;组织专家编写了系列文化丛书《绳金塔下话南昌》。这两本著作的编写出版,是西湖区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同时,完善绳金塔景区建设,充实绳金塔景区文化内涵,打造绳金塔楹联文化一条街等举措,使西湖区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和彰显。这对于保存文化名城的历史记忆,塑造南昌文化的新形象,张扬历史文化名区的个性,都产生了和正在产生着深远的积极影响。

西湖区的文化品牌逐步推出,文化魅力进一步得到发挥,会展经济取得重大突破。绳金塔庙会已成功举办四届,天香园国际都市候鸟节已成功举办三届,首届江西民俗文化艺术节、首届新春购物节、首届时尚嘉年华活动、国际郁金香展、万寿宫美食节等系列会展活动大获成功。这些文化经贸活动的开展,赢得了全国性的声誉,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社会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投资100万元建立了西湖教育信息网,使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网吧管理监控平台,使文化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率先在全省县(区)图书馆推出馆内、网上双轨借书、订书一卡通,快捷方便读者借阅图书。在全省率先创办“大眼睛”少儿网站,成立全省首家“国文博学启蒙馆”。百场社区文艺演出、“西湖之夜”大型歌舞晚会、孔子教育文化节、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及中国南昌首届傩文化旅游艺术节“西湖区文化旅游进社区——假面篝火晚会”、南昌书院文化研讨会、南昌书院街文化艺术展览、“绳金塔杯”江西省第十届故事创作演讲赛,等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魅力无穷。2005年,全区参加全国、全省、全市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各类比赛中获得60多项大奖,社区干部参加全省“文明采风”大赛,荣获第一名,并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决赛。科技、体育、民生等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

建设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市民素质明显得到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扎实有效;文化事业与社会其他事业协调发展,并为各项工作创造一流业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湖区被评为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区、全省计划生育工作红旗区、再就业工作先进区、低保工作先进区、具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会达标创佳先进区,建设桥社区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社区。

全区干部群众焕发了崭新的精神面貌,观念更新,创新意识提高,积极性空前高涨,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成为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行动。

“十五”时期的建设和发展,为西湖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而西湖区所拥有的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使西湖区在文化建设上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之上。

2、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在肯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西湖区的发展还是相当有限的,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与全国其他兄弟城区相比,特别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区相比,在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上仍然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距,总体上仍处于欠发达水平。

在文化建设事业方面,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开发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如何正确处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经济建设城市扩张的矛盾问题上,认识还有差距,任务相当艰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流失还缺乏有力度的控制。由于过去对建设城市、经营城市的认识不足及存在着诸多盲点,在改造旧城区时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在建设现代城市文化时缺乏全局统筹规划,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不足等等原因,造成了目前许多文化建设上的障碍,带来了文化建设项目上存在着空间小、成本大、环境不理想等问题。区内诸多的文化历史遗存,由于自然力的损害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已经破旧不堪甚至荡然无存,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几乎所剩无几,难以知晓。

文化产业在全区经济中尚未占到优势地位,其增加值在GDP的比重中还没有达到国际通行的标准。全区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其中部分行业数量严重不足,

诸如文化艺术业、书报刊业、音像制品业、会展服务业、休闲娱乐业、旅游景区服务业、工艺品生产业等等,由于所占比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区文化产业上规模上水平。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全区图书馆(室)、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事业等建设方面,存在着投资不足、人气不旺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政府管理体制方面,还没有完全理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沟通,还不是十分顺畅,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行政效率;相当一部分街道、社区干部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总结成就,找准问题,摸清家底,提高认识,分析全区文化建设上的优势和困难,是实现西湖区总体宏伟目标,争取未来更大的发展的思想前提,也是我们制定西湖区文化建设规划的基本前提。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文化大区的观念,充分认识文化对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要清晰地认识到文化产业自身不同于农业、工业、商业及其他经济产业的基本规律,具有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而一旦产生效益之后,则是其他经济领域无法相媲美的。简而言之,文化建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推动社会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机会,加强社会资本的凝聚力和社会成员的凝聚

力。文化建设没有显效,有长效,除了其长远的经济价值和巨大的社会价值之外,它对人们的精神所产生的愉悦、熏陶、提升、教化作用是极为深远的、无法估量的。因此需要我们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耐心的工作,努力发挥我区文化富区的优势,切实保护、开发和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特别关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努力建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文化,不断充实西湖区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西湖区的文化品味和美誉度,增强综合竞争力,以加快西湖区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圆满实现把西湖区建设成为全省经济强区和文化大区的宏伟目标。

2、发展目标

根据南昌市建设文明花园英雄城市,率先在中部城区崛起的总体目标,在西湖区文化建设中,挖掘历史文化,塑造现代文化,打造西湖区文化形象,提升西湖区的文化品位,使西湖区成为文化大区。必须做到的基本工作有:深入挖掘本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改造一批历史积淀深厚和文化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老街区、古建筑、旧民居;抢救、恢复、再现一批非物质性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文化品牌(十大文化品牌);创造现代都市文化、商业文化、时尚文化;引进和发展知识文化产业,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在全区GDP中的比例;培养一批文化人才及文化管理人才;根据国家标准,建设、完善社区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和纪念馆等文化设施,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努力繁荣现代文化;营造最佳生活、居住、创业发展的人文环境,以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之,要努力使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建设相适应,与市民生活需要相适应。

三、主要任务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