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15青海高原一株柳课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16:04 小学作文
15青海高原一株柳课件小学作文

篇一:15青海高原一株柳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设计:龙阳镇龙山小学 魏艳芝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三、教学评价设计: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通过单读课文了解优生对句子的停顿及词语的掌握情况。

2、在整体感知环节,学生采用默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3、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作出及时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1、学生完成生字预习。

2、教师根据学生预习,读出正确句子进行指导,以带动后进生的学习。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引入新课

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

(1)贺知章的《咏柳》

(2)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

(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

3、教师示范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

理解: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2)指导朗读这两节重音: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3) 3、4节A读“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回忆一、两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理解苍凉和悲壮。

B思考我一眼瞅见了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

C作者“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的疑问从何而来。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二课时

(五)、复习巩固

1、听写学过的生字词。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六)、读课题导入,学会析题明文意,针对“一株”质疑,并复习了解文章重点写一株柳。

1、读悟青海高原

让我们再次走进青海高原:欣赏图片,读句子

体会交流高原特点,交流积累相关成语、诗句,课件出示。

过渡:就在这广袤无垠,青石嶙峋的高原上,我们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株绿色的柳树!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呢?让我们看一看它吧!

2、读悟“一株柳”

(1)、体会这株柳的奇。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课件出示文字

从样子、叶、枝干和平原柳对比研读这株柳的神奇。

读到这,这株柳的样子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赞美、赞叹??)

小结:这株柳竟能巍巍然撑立在如此悲壮的青海高原上,真是神奇啊!

指导朗读。

(2)、聚焦“撑立”,读出精神

你们看这个撑立的“撑”,提手旁加个掌,手掌用力就是撑。那么同学们,难道这个撑立仅仅是写出了这株柳树高大粗壮的样子吗?你们在摇头。别急,咱们来读书。这回请你快速地读读描写作者猜测柳树生长情况的6、7二个自然段,读了之后啊,我相信你对这个词含着的意思会有更深的理解了。开始读,快速读。

读下来之后你感觉到这株柳树它要在这高原上生存下来容易吗?(生:不容易)你从哪些语句当中感受到了它的不容易?你赶紧看看,把这些语句语段划下来。

(3)、指名交流。预设:

①“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奇迹。”

引导“绝不宽容”的理解。感受柳苗的无望,这株柳的不可思议的奇迹。

②不单是柳树,其它的植物也活不到一岁,青海高原上的夏秋两季连续不下一滴雨,最冷的时候零下几十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茬又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活了下来,而且长得如此高大粗壮,神奇吗?从文中找到这一段读一读。

③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飞,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株柳树那种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脑海中的柳树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摧毁?它害怕了吗?

④它就是这样撑过来的。同学们,柳树经受摧毁仅仅是难得一次吗?

出示“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抓关键词语引读“多少 又 一次又一次 一回又一回”。

⑤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到很多时候,也许当它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他会怎么鼓励自己的呢?(体会生命的顽强)

这是一种怎样的撑力啊?用一词概括。

(4)、体会柳树在忍受命运不公时苦苦撑立的不易。

①比较感悟

当青海高原这株柳正在风雪雷电中为了生存而苦苦支撑,拼命挣扎,孤独地煎熬时,它的同类那些平原的柳,此时,可能在做些什么?(依据课文内容说说)

同一株柳树,生活的环境却不同,可柳树抱怨了吗?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②抓关键词“九十九”、“一”体会这株柳的顽强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课件出示:这株柳树,它就这样咬着牙,撑立在有着―― 它就这样撑啊撑,撑出了高原上壮丽的――

(5)、聚焦“伫立” 完善形象

再来读一读描写柳树样子的话。这一回你们读的时候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1)此时此刻这株柳就像个顶天立要的巨人,撑立在每个人心中,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

(2)难怪作者在开始时要这样写,咱们一起读。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七、)整体回归,由物及人,深化形象。

1、师:站在这株柳的面前,我不由的想到一个人海伦.勒,她就像青海高原这株柳(在遭受又聋又瞎的残酷打击下,还能聚合全部身心之力学习各国语言,最终成为一名世界杰出的女性。)

你呢?你想到了哪个人?哪句名言、诗句?

出示: 站在这株柳的面前,我不由的想到一个人( ),他(她)就像青海高原这株柳( )。

2、有感情的读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八)板书设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样子 粗壮 高大 伫立

柳叶 苍郁 撑立

枝干 硬

《青海高原一株柳》预习单

班级_____姓名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zhù nüè shā cuī huǐ yì zhì bào yuàn

( ) ( ) ( ) ( ) ( )

yín s?ng rèn jìn wèi qiè jiān kǔ zhu? jué

( ) ( ) ( ) ( )

二、用“ ”画出正确的读音。

伫(zhù zhù)立 嶙(líng lín)峋 深邃(suí suì) 怀恋(niàn liàn)

相差(chā chà) 抛散(sǎn sàn) 赭(zhě zhù)红 苍(cāng chāng)茫

三、填合适的词。

1、( )的柳树 ( )的蓝天 ( )的树叶 ( )的云团

2、( )的原野 ( )的青山 ( )的河川 ( )的风景

3、( )的精神 ( )的树叶 ( )的原地 ( )的寒冷

4、( )的努力 ( )的柳絮 ( )的奇迹 ( )的山峰

四、阅读课文,根据原文填空。

篇二: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目标:复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

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3.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4.学会本课8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想象青藏高原一株柳的形象,感悟青海高原的环境恶劣,进而品味这株柳树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

1.读懂“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在全文的蕴涵之义。

2.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3、走进青海高原,感受高原的荒凉和苍茫。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说到柳,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者诗句?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柳树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青海高原一株柳》。

二、检查预习,强化双基训练

1、检查生字读法

指名一个后进生读生字并且组词。

各自再一次认真地看生字表,哪些字的音和形要特别注意,在这个字的旁边坐上记号。

把自己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提醒他以后要注意。

重点强调一个字的写法:“虐”字里面的下面部分开口朝右。每人动笔把

这个字写一遍。

2、出示词串:

广袤无垠 青石嶙峋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寸草不生 悲壮和苍凉

粗实 坚硬 苍郁 深沉 巍巍然

艰苦卓绝 起死回生 顽强 毅力 韧劲

A、读词语:自由读、指名分组读,

B、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一下这三组这词串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组写了青海高原的气候、环境。——恶劣

第二组写了这株柳树的外形。——独特

第三组写的是这株柳树的精神。——顽强的毅力与韧劲

C、各自浏览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段落分别描写了这些内容? 环境恶劣(3-4) 外形独特(5) 精神顽强(6-9)

3、指名分小节朗读

谁带我们进入荒芜、苍茫的青海高原?(读3-4)

谁给我们描述这独特的高原之柳?(读第5小节)

谁让我们感悟这高原之柳的生命伟力?(读6-9小节)

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读1-2小节)

三、走进青海高原,感受荒凉和苍茫。

1、这株柳树伫立在青海高原上,那就让咱们走进青海高原吧!请同学们默读第3、4自然段,画出课文中描写青海高原环境的词语。细细地读,将文字读成画面。

2、交流:你眼前的画面是怎样的?,你是由哪个词或哪句话读出来的?3、显示一组词语,指名读。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悲壮和苍凉

4、想看吗?播放课件,学生直观感受高原的荒凉和苍茫。

学生摘抄两句描写边塞的古典诗词。鼓励学生积累背诵。

5、看过课件再来读语段,就能读得更好了。

▲出示: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

自己练习朗读,认为读得很好了就读给同桌听,请同桌给你评价。 请一名得优的同学来为大家朗读。集体评议。

齐读。

板书:

青海高原一株柳

环境恶劣(3-4) 外形独特(5) 精神顽强(6-9)

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 积累描写边塞风光的古诗词。

3、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柳树的高达粗壮,想象描写柳树与风雪雷电斗争的具体画面,感悟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3、了解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一、读题,引出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设疑?这棵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对它望而生畏?

二、感知柳树的外形

课件出示: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砺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自由地读这段文字,从哪些词语读出了神奇?想好了就喝同桌交流交流。

交流:读出来了吗?神奇在哪里?

答案预设:

一奇: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

同桌演示“两合抱粗” (板书:粗壮、高大)

二奇: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

看铁锭的色泽。 板书:坚硬

三奇: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绿得苍郁,绿得深沉

(板书:苍绿)

你难道不想赞赞它吗?四人小组带着赞叹一起读――――

四人小组比赛读。 齐读。

过渡:如此高大、粗壮的树长在环境恶劣的青海高原之上,是怎样由一颗柳絮存活下来,又是怎样长成的呢?作者进行了猜测和想象。

三、感动于柳树与环境斗争的坚强

1、师:默读课文6、7两段,圈画出这棵柳树存活、生长的语句,用着重号点出关键词,在旁边写下自己的读书体会。

2、交流:重点品读以下几个句子:

课件出示: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理解“不可思议的奇迹”

柳树生长要面临的两大困难是: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板书:严寒)

补充介绍:你们知道高原上的干旱和严寒有多严重吗?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到零下二十多度。

真替它庆幸。

让人感到神奇。

好好读读这句话。指名两个人读。

课件出示: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交流感受。(板书:风雪、雷电)

师:残酷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有没有体验过,你们肯定想象不到它有多可怕。闭上眼睛,听————

课件出示:风雪、雷电声

师: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风,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株柳树那可怜无助的样子。睁开眼睛,选择一个话题,动笔写一写柳树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摧毁?

情景提示:烈日炙烤着大地,厚实的土层渐渐裂出了缝??

刺骨的寒风割过人们的脸颊??

北风卷着漫天的飞雪呼啸而来??

一声惊雷在天空砸响,闪电从天幕劈下来??

生交流??

师:这株柳树经受着这样的摧毁,仅仅是一次吗?从这段话中找到依据?

三个“多少”,四个“又”。

师:这三个“多少”和四个“又”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师: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也许很多时候它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它会怎样鼓励自己?

师:我仿佛看到它在咬着牙坚持,女生读;

它在熬,在挺,男生读;

这是在和死神较劲呢!齐读

师:读到这里,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柳树的品格吗?

(顽强、坚毅、坚贞、百折不挠、不屈不挠??)

师:同学们, 我们再来读柳树的高大粗壮的阳子,你会有更深的感受。 齐读写柳树样子语段。

四、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第八段却用很多笔墨写了家乡灞河边的柳树,这是为什么呢?读读课文第八段,和同桌讨论讨论。 (对比反衬)

五、感悟品质,深化情感

同样是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去何远?但是

课件出示: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的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成长为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生齐读

师:最后一句话,里面有两个数字一个是“九十九”,一个是“一”。 师:从这两个数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同桌讨论后交流。

师:“九十九”让我们感受到它经历的困难那么多,

可它害怕了吗?

“一”让我们感到它生存的希望那么小,

可是它放弃了吗?

生:没有。

他表现出了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

六、首尾呼应,内化情感

师:这真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在它身处逆境却这般——(生:高大、粗壮、苍绿);神奇在它是高原上——(生:唯一的一株柳);神奇在它毫不畏惧——(生:干旱、严寒、风雪、雷电);神奇在它具有——(生:坚毅、顽强的品格)。

这不仅仅是一株柳树,更是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篇三: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

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

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

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15青海高原一株柳课件

2、说说课文最后一句话给你的启示。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图片、教学光盘。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

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指名背诵带有“柳”的诗句;集体背诵贺知章的《咏柳》。

2、你在哪里见到了怎样的柳树?

3、简要谈谈你对柳树的了解。(见附的资料)

4、今天,我们要跟随作者陈忠实一起到青海高原上去领略一

棵神奇的柳树。(板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1) 指读生字词,注意:“韧”是前鼻音,“萌”是后鼻音;

“虐”字要注意写法。

(2) 指读学生认为难读的句子。

2、找出描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相关小节,打上“★”,多读

一遍,想一想写了柳树的什么?

(第5自然段:写柳树的样子。)

3、想想其它自然段写了什么?(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内容)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感受柳树样子的神奇。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出这两小节中反义词。(平常

——神奇)

2、为什么说这株柳树是平常的,却又是神奇的?

(这株柳树长在平原水边是再普通不过,所以是平常的,而如

果长在气候恶劣的青海高原上它是非常神奇的。)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1、2节后再齐读一遍。

4、让我们踏上青海高原,在你的印象中,青海高原是怎样的?

(学生介绍了解的青海高原)

5、课文中的青海高原是怎样的呢?请你快速读课文3、4自然

段,画出相关词语或短句。

学生交流后,出示下列词语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异常苍茫

6、用PK的方法读好出示的词语,来感受青海高原恶劣的气候

环境。

7、看到这样荒凉的青海高原,让人的心头弥漫真古典边塞诗

词的悲壮和苍凉,你想到了哪些边塞诗?(指名背诵)

《凉州词》(2首) 《从军行》

8、在这样的青海高原上,生长着唯一的一株柳树,它是多么

神奇呀!(板:神奇)让我们赶快走近这棵柳树,用明亮的眼

睛,敏锐的心继续来感受它的神奇!

9、课文第五自然段描写了柳树的样子,请快速读一读,边读

边体会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第一句:“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

余平方米的树阴。”

(1)生:我从“两合抱粗”还有“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可

以看出这棵柳树是十分高大。

(2)“两合抱粗”来你们两个人合作演示一下,两合抱粗到底

有多粗。(边演示,边说:昨天我抱了学校里最粗的一棵梧桐

树,一合抱不到。)

(3)这么粗壮的柳树你们看到过吗?生:没有。

(4)真是一株神奇的柳树!而且你们看,它的树阴有百十余

平方米,咱们上课的教室大概是五十多平方米,也就是说相当

于两个教室,那么大的一片树阴,可见树冠之大。谁再来读读

这句话,读出它的高大粗壮!

(5)生读。师评:呀,我觉得还不够大唉。两合抱粗还有百

十余平方米的树阴啊。(一株高大粗壮的树仿佛就出现在咱们眼

前了!)

第二句:“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

(1)这句话写出了树干和树枝的粗实和坚硬,从“生铁铁锭

的色泽”可以感受到它的坚硬。

(2)师:铁锭现在不容易看得到了,很硬,颜色很暗淡,我

这有幅图片(出示图片),看它的颜色怎样?(暗淡、发黑),

感觉它的质地怎样?(坚硬)

(3)提到“柳”,它素以“柔”著称,人们都说是“柔柳”,

可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却这么坚硬,这真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呀!(指名读——男子汉的声音,男生读)

第三句:“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

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1)你这样读是想告诉大家,它的叶子是——非常苍郁,非

常深沉的

(2)看到过柳树这样绿的叶子吗?没有看到过

(3)那你看到的柳树的叶子是——它是非常嫩绿的,像草一

样的颜色。

(4)哦。你看到的柳树的叶子是-----

(5)是嫩绿的翠绿的草绿的鲜绿的。哪里是绿成这样的,柳

树的叶子也很神奇,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

第四句: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

召。

(1)“巍巍然”是高大雄伟的样子,这些突出了柳树的高大雄

伟。

(2)“撑立”仿佛以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使人感受到了它的

顽强。

(3)生命力很顽强。

咱们把这四句话连起来读读,再次感受它样子的神奇。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

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青海高原是一个环境恶劣的

地方,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有关词语。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异常苍茫

2、在这样苍茫的青海高原上却长着一株神奇的柳树,齐读第5

自然段,再次领略柳树的风姿。

二、聚焦“撑立” 读出精神。(学习第6、7、9自然段)

1、同学们,难道这个撑立仅仅是写出了这株柳树高大粗壮的

样子吗?(板:撑立)别急,咱们来读书。这回请你快速地读

读描写作者猜测柳树生长情况的6、7二个自然段,读了之后

啊,我相信你对这个词会有更深的理解了。开始快速读。

生自由快速读课文6、7节。

2、读下来之后你感觉到这株柳树撑立在这高原上容易吗?

(生:不容易)你从哪些语句当中感受到了它撑立的不容易?

你赶紧看看,把这些语句语段划下来。生划句子。

3、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它撑立的不容易?

“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

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

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

活到一岁”。

4、说说你的感受好不好?

5、他已经找到了青海高原上柳树生长的两个最大的困难。(红

笔划出:持久的干旱、严酷的寒冷。)

6、你们查过资料了,知道高原上的干旱和寒冷有多严重吗?

干旱的时候连续二个季节都不下一滴雨,冷的时候是零下几十

度,那儿的泥土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冻士。在这样的环境当中,

你们看,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生存下来,

而且长得高大粗壮,真是神奇呀!所以文中说:(生读句子)

——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齐读句子)

7、千年奇迹万年奇迹,无法猜度它是否属于一粒超级种子?

还从哪儿感受到了它撑立的不容易?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

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

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

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

的精神。”

学生谈体会。

8、屠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没有体验肯

定想象不出有多可怕。你们听(播放暴风雪雷电的声音)这就

是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它们像无情的

杀手在摧毁这株柳树,你能想象柳树在遭受摧毁时无助可怜的

样子吗?

想象练说:狂风暴雪中,柳树 雷轰点击时,柳树

9、是啊,柳树就在遭受着这样的摧毁,我们再来读读这二个

词组。

“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 “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

评:这么一读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柳树在遭受摧毁时的情景。

10、尽管高原上的风雪雷电是这样的凶狠残暴,柳树害怕了

吗?而是——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

抽出了新条。谁来一个人读读这句话。你读。

11、我听出来了他在咬着牙坚持。谁再读?(生读)

12、他在拼命地熬啊,挺啊!谁再读?(生读)

13、它这是在跟死神较劲呢!是吧?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14、体会柳树在遭受频繁摧毁时撑立的不易。

(1)它就是这样撑过来的。同学们,柳树经受摧毁仅仅是难

得一次吗?

(2)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A是啊,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还有,你说

B还有“冻死过多少次”这个词可以看来。

★你们看这里用了几个“多少”?(三个)

C这几个“多少,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写出了柳树遭受

的摧毁是多么地频繁。柳树还是没有畏怯。

D引读。而是冻死过多少次——生读:又复苏过来,被劈断了

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这个“又”字,你们强调得真好!

(3)这四个“又”字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坚持是多么执着。我

们甚至可以想象,也许很多时候它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自

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它会怎样鼓励自己?(写一句柳树鼓励

自己的话,写在书上)

15可见,它这种一定要撑下去的决心是多么地大呀。让我们再

合作来读这一段。

篇四:15、青海高原一株柳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研读语言文字,体会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初步感受它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精神品质。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体会柳树的神奇与顽强。

教具:

1.制作PPT。

2.搜集作者的资料以及关于“柳树”的古诗及边塞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柳树的文章。板书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学生读题目。

2.柳树在我们这儿经常能见到。谁来说说你见到的柳树是怎样的?(引导从柳树生长的地方、柳树的形态等方面进行交流)

3.从课题看,课文向我们介绍的这株柳树生长在——(引导生答:青海高原)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读字词:锻铸、抑制、虐杀、摧毁、吟诵、艰苦卓绝、抱怨、韧性

深邃、凝滞、萌发、一茬一茬、胆怯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

随机板书:印象(判断)、观察、猜测与想象、联想、赞叹

3.小结:作者既写了自己的观察,又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所以“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形象就显得那样清晰而饱满。

4、检查读课文

小组读 指名读 齐读

5、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书写指导:

1、自由观察字型,找出难写的字。

2、指导。

骤:马略窄,横改为提。

枣: 中竖短,撇捺舒展,两点与中竖对齐。

陌:百不要过大。

3、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1、自由观察字型,找出难写的字。

2、指导。

抑:最后竖为悬针竖。

摧:崔上小下大,撇短。

3、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四、目标检测:

看拼音写词语

Zhùzào nuèdài cuīhuǐ zhuóyuè

( ) ( ) ( ) ( )

五、作业:

1.课下抄写词语一遍

板书设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广袤 苍凉 粗壮 坚硬

干燥 奇寒 苍郁 高大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领悟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2、 凭借和整合文本材料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2、领悟文章言物托志、对比的写作方法,并适时进行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齐读课题。

2、这株柳树在作者的眼中是一株( ? )的柳树?师板书:神奇

3、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株柳树长得十分——高大,粗壮,让我

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直接描写柳树的这个段落,(出示投影5自然段)通过你们深情的朗读,让这株高大,粗壮的柳树巍巍然撑立在我们面前。

师:难道这株柳树的神奇就仅仅表现在它的高大与粗壮吗?让我们继续走近这株

柳树,从作者的笔下进一步去感受它的神奇之所在。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进入今天学习的柳树的神奇。】

二、品悟“撑立”,走进柳树的生长历程,体会柳树的顽强。

1、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语让老师感到疑惑,这个词语是:板书撑立。知道是什

么意思吗?(出示投影:撑——用手抵住,支住)

2、指名做撑这个动作,谈感受。师:做这个动作容易吗?(不容易)感觉怎样?

(很费力)

3、柳树撑立在高原上容易吗?(不容易)它用的力和刚才这位同学用的力一样

吗?(不一样)那么,这株柳树是靠什么力量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呢?

4、默读第6、7自然段,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勾画朗读相关句子,师相机引导并板书。

1) 这株柳树在高原上撑立容易吗?从哪些语句中看出不容易,默读时拿出笔

把重点语句划出来。

2) 交流:哪些语句看出柳树在高原上撑立不容易?(生读相关句子,师相机

引导、板书:持久的干旱、严酷的寒冷、高原风雪,雷轰电击)

预设1: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

师:是什么把其他的柳树苗子全毁了?(板书:持续的干旱)知道青海高原上的干旱有多严重吗?(师简介)如此干旱的环境中存活下来,神奇吗?所以作者说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的保存了生命。

预设2: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

师:除了持续的干旱,还有更为——严酷的寒冷,(师简介高原的寒冷,冻土)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预设3: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师:柳树还经历了什么?(板书: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它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

预设4: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师:说明它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长到这样粗大特别——不容易。

5、播放录音,启发想象,有感情地朗读7自然段。

师:孩子们,持续的干旱,严酷的寒冷。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这株柳树生存环境之恶劣,你们感受过这样的环境吗?来,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去感受。(播放声音)你们听——狂风呼啸,电闪雷鸣,大雪纷飞,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株柳树在高原上可怜无助的样子,孩子们,你们看到了吗?(指4—5名学生说)

师:这株柳树就在经受如此残酷的摧毁,但它害怕了吗?而是冻死过多少次,又——被劈断了枝干,又——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投影出示,指名读,齐读) 师:柳树经受这样的摧毁仅仅是难得的一次吗?从哪里读出来?(投影出示,学生继续朗读) 有感情地妻读这段话。

6、填写成语,诠释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力

师:书读到现在,你知道这株柳树是靠什么力量撑立在高原之上了吗?(顽强的生命)力,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指名说)

【设计意图:对话教学,唯有高扬主体之魂,调动学生的生命潜能,才能得以升腾;唯有吮吸言语之汁,发展学生的言语素养,才能得以升格;唯有浸润情感之泉,直抵学生的心灵,才能得以升华。】

三、对比阅读,启发想象,深化顽强。

1、启发想象: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展开想象的翅膀,当这株柳树在高原上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平原上的柳树此刻在干什么了?(出示投影)

2、齐读8自然段,比较高原上的这株柳和家乡霸河的柳树,畅谈想法。

师:作者写的是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为什么又用了这么多笔墨来写家乡霸河边的柳树?起了什么作用?(对比、衬托,更加突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的生命力)

四、前后联系,再读柳树,启迪人生。

1、回读5自然段。

师:这的的确确是一株顽强的柳树。现在,我们再来读读描写柳树的这段文字,相信这一回读的时候你们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投影5自然段)

生读,师相机引导

2、知道锻铸是什么意思吗?(引:古代剑的铸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什么在锻铸着这株柳树呢?(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持续的干旱,严酷的寒冷。)

引读:正是因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砺,遭受到许许多多苦寒,所以它的树干和树枝才会呈现出——

给人感觉——

它的叶子才会如此之绿,绿得——绿得——

3、此时此刻,巍巍然撑立在我们面前的还仅仅是一株柳树吗?透过这株柳树你想到了什么?

4、齐读这一自然段(加“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在末尾朗读)

5、写启示并交流。

难怪作者最后写到(投影读:“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师:从两个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这句话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学生写启示后交流)

五、回读全文,畅谈神奇。

看来,这株神奇的柳树不仅深深感动了作者,也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灵。现在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说这株柳树的神奇

六、拓展,积累语言。

1、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读懂了一棵树,更重要的是读懂了一种顽强的精神,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记住这株神奇的柳树。

最后,老师想送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出示投影齐读:

(就算、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篇五: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一、教材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P88第五单元第15课,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

二、设计思想。

陈忠实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篇借物抒情的散文,这篇课文原是初一学生所学,现在提前到小学六年级。课文文质兼美,但是词句的理解却有难度,尤其需要学生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青海高原柳顽强生存、不懈拼搏的毅力与勇气更是有困难,毕竟这些小学生身在蜜罐里,长在温室中。课文中有一段对青海高原柳树的描写,一段对这株柳树生长历程的想象,我主要抓住这两段文字进行剖析,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生长的柳树的外形差异去寻找高原柳茁壮高大的原因,通过古典边塞诗词感受高原的荒凉,与江南柳的温和舒适环境形成反差,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去想象高原柳生存的艰难。配乐范读、想象写话、配乐朗读为学生营造情境氛围,使学生化身为高原柳树,去描摹它的不屈历程。至于,高原柳和家乡灞河柳的对比,我选择了一带而过,不详细深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尤其理解“锻铸”的词义。

②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③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听写课文的最后的一个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

①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②掌握对比的写作方法,反面衬托出文章中心。

③展开想象,来理解文章语句及中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②能从课文中的柳树品格联系自身,在自己心中种下坚毅、顽强的品格。

四、教学重点。

课文语言优美流畅,用词华丽,情景交融,理解好文章中的句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尤其是课文5-7自然段,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感受柳树的不屈。

五、教学难点。

课文表面看是写物,但是作者实际是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对于课文内涵的理解,柳树这种在逆境中不屈生存的斗志和勇气是每个人必须的力量,这是我们要在教学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的难点。

六、课前准备:

1、学生读熟课文,疏通字词,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观察柳树,找找江南柳树的特点。

3、准备一张白纸给学生写话用。

4、课件制作准备:柳树图片导入,选择一些古典边塞诗词为理解高原的荒凉准备,朗读时的配乐以及理解边塞诗的配乐,重点理解的语段和字词需要出示。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一株柳。

1、出示图片:这是我们都认识的树:柳树。

2、板书:一株柳

3、你了解柳树吗?(学生发言,教师出示柳树简介)

出示第一节,齐读。

4、这儿也有一株柳树。

出示文字:第五自然段

5、指名读。

6、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

交流:扣住“两合抱粗” 板书:粗壮 (练读)

“百十余平方米” 结合教室长7米,宽6米) 板书:高大 (练读)

“绿得苍郁,绿得深沉” 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绿?板书:苍绿 (练读)

7、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棵树!

8、补全第5段的文字,教师接读: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1)这生命颜色为何如此独特?(高寒和缺水锻铸) 理解:锻铸

(2)众所周知,柳树生长在温润潮湿的江南,而这棵树又为何面临着高寒和缺水呢?(它在青海高原上)

9、补全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

10、齐读课题。

师:面对高寒和缺水,它居然长得这么好。这是一株——(出示第二节,生齐读)(板书:神奇)

过渡:这株柳,它生长在一片怎样的天地中,它的神奇究竟在哪?

(二)感受青海高原。

1、轻声读3-4自然段,感受青海高原。

2、联系课文,谈谈你眼中的青海高原?

扣句:

(1)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的、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a.学生谈感受 b.出示边塞诗词,配乐自读感受

c.指名选择读诗句,谈感受,体会青海高原的悲壮、苍凉。

(2)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

a.学生谈感受 b.扣住“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 板书:唯一

3、这是一片怎样的荒原啊!齐读两段话。(板书:擎天一树绿,自成数度春。)

4、是啊,这苍茫、悲凉的土地,怎适宜树木在此安家落户?但恰恰是在这片土地上,偏偏有一株柳树,一株只适宜在——江南生长的柳树,一株——(指板书:高大、粗壮、苍绿)的柳树。

5、出示句子: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一出示,女生读句。

(2)这怎不是自成春天的擎天绿柳呀!男生再读!

6、小结:正是这株柳,一株在平原上再普通不过的柳树,居然令行遍大江南北的作家陈忠实心悦诚服、望而生畏?这是为什么?

(三)感动于一株柳。

1、出示句子: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相信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2、快速默读6-7自然段,找找这株柳树面临着哪些困境和苦难?

3、学生交流,板书:干旱 严寒 风雪 雷电

4、场景想象。

(1)教师配乐范读6-7段,想象你看到了柳树面临什么困境在怎样挣扎生长?

(2)出示情景提示:烈日炙烤着大地,厚实的土层渐渐裂出了缝??

刺骨的寒风割过人们的脸颊??

北风卷着漫天的飞雪呼啸而来??

一声惊雷在天空砸响,闪电从天幕劈下来??

你看到了它不屈生长的哪幅画面,写下来。(音乐不停) (3)现场交流。

(4)学生配乐读6-7段。

师:面对逆境,它默默承受,它选择了顽强生存。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棵树吧,它在高原上创造了一个奇迹。(板书:默承苦几许?)

5、同一粒柳絮,如果它落在适宜它生长的江南,它的生长历程会怎样?指名读第8自然段。

6、既然陈忠实对高原上的这株柳崇拜到敬畏的境地,又为何对家乡的柳树如此怀恋,用上这么多笔墨呢?

(对比反衬,板书:坚毅、顽强)

师:如果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移植到江南,会怎样?(一语点到:成为一棵普通的柳树,不可能长得这么好,越是在恶劣的环境中越能够激发它的生机勃发。)

7、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板书:无语啸苍穹!)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啊,不悲叹命运的不公,而是用挺立的身姿告诉头顶的苍天、脚下的荒原,它是一棵树,一棵生命不止的树!它用自己的生命写成了一首诗。

8、齐诵诗歌:青海高原一株柳

9、指板书小结:这是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在它身处逆境却这般——(生:高大、粗壮、苍绿),神奇在它是高原上——(生:唯一的一株柳),神奇在毫不畏惧——(生:干旱、严寒、风雪、雷电),神奇在它具有——(生:坚毅、顽强的品格)。

(四)心里种棵柳。

1、此时此刻,面对这青海高原上独一无二的一株柳,你想说:(采访的形式)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