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关羽大意失荆州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9:39:50 作文素材
关羽大意失荆州简介作文素材

篇一: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管理启示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管理启示

关羽, 大意失荆州, 启示, 管理

相关词条:关羽, 大意失荆州, 启示, 管理

我也想创建词条赚积分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管理启示

关羽一生忠义无双,所以被中国人称为关公,奉为武圣,文武庙中与孔子并祀,可见他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多么完美的形象。关羽深感曹操恩德,但为了义兄刘备,在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回报曹操后,坚决求去。此时曹操可能杀他,刘备寄寓袁绍帐下,袁绍也可能杀他,但关羽义无反顾,是中国人心目中讲义气的经典。

讲到关羽之死,已经有一句成语“大意失荆州”,好像关羽是一个不小心才失了荆州,然后“败走麦城”,父子同死,让人不胜唏嘘。但是从《资治通鉴》的史实上看,关羽却是犯了一连串的管理失误才丢掉荆州,并且为整个组织带来了巨大的负面结果─刘备从四川起兵东征为他报仇,却又被陆逊火烧连营,兵败夷陵。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设计的战略是,雄据荆、益二州,外连东吴,内修政治,然后两道北伐,统一中原,恢复汉室。最后因为关羽的“大意”,“隆中对”的战

略完全被破坏,两道北伐成了六出祁山,蜀汉大业终于无法完成。

那么,关羽是如何“大意”的呢?

首先,在外交上,与东吴的战略联盟伙伴关系是蜀汉集团的最重要资本。刘备占领了荆州南部郡县,又向孙权借了荆州北部郡县,刚好益州州长刘璋昏弱,抵抗不了汉中张鲁的挑衅,就留下关羽坐镇荆州,亲自带军入蜀,趁机把四川吃了下来。原本周瑜想趁赤壁大胜之后征蜀,结果被刘备挡了下来,此时刘备独吞益州,实力大增,孙权怒不可遏。此间,孙权曾向关羽求亲,要为自已的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对外交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关羽却一口回绝,诟骂使臣,“虎

女焉能嫁犬子”之词更是让孙权气上加气。

更遭糕的是,此时关羽北伐,大破曹操手下将领于禁,接收了于禁的部队,粮草不足就跑到孙权地盘上抢粮。之前,刘备借荆州不还,孙权要求归还,十分不愉

快,好不容易两方和解,才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关羽跨过湘水开孙权的粮仓就食,等于撕毁了和约,孙权找到了出兵的借口,遂全军出动,给关羽致命一击。

关羽大军北伐,把基地留给了糜芳与傅士仁,这两人能力不够,供应前方军需常常不能及时,关羽总是大骂“等我班师,军法伺候”,两人遂生叛变之心。之前,以“吴下阿蒙”著称的吕蒙驻守东吴的荆州前线,已密报孙权,决定图谋关羽,陆逊接替他的位置,立刻写信给关羽,对他歌功颂德,大加拍马,还暗示自已也想投靠过来,托以前程。关羽看信,心花怒放,认为自已的后方十分安全,遂抽调全军支持北伐,后方空虚。万事俱备,吕蒙大军出动,一战未打,就占下了关羽的基地江陵。不知道关羽是不是以为两国有和约,认为这只是一场误会,基地被夺后,关羽不立刻急行回军夺回失地,反而带着大军慢慢回程。项羽在基地彭城被刘邦攻占时,杀了报信之人,封锁消息,丢下大军,只带三万铁骑立刻回袭,在刘邦阵脚不稳还在大肆庆祝时,就一举击溃刘邦五十六万大军,相反地,关羽不但让全军知道基地没了,还派了使节往来与吕蒙谈判。吕蒙趁此机会,安定江陵城的治安,秋毫无犯,还让人民写信给关羽军中的子弟报平安,结果关羽大军军心涣散,一路走一

路散,又是一仗未打,关羽大军就被击溃了。

吕蒙以“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以及“已非昔日吴下阿蒙”等语而闻名,看看他能一仗不打就拿下荆州,又一仗不打就击溃关羽大军,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柏杨的评论说得很好,汉高祖刘邦把基地关中留给萧何驻守,刘秀把基地河内留给寇恂主持,曹操把许县屯田交付给枣祗,智能之人都会把基地托付给最有才干的人,以提供源源不绝的粮草与兵源,只有关羽任命两个自已最不信任的蠢材守基地。

对独当一面在外经略的方面大才,聪明的领导只能加官晋爵、怀柔以情、系之以恩。韩信趁刘邦之危要求封齐王,刘邦即使再不高兴,但不得已,还是只能封王,否则韩信就会叛变而去,只有关羽口口声声说,我一回来军法从事。这样的“大意”对中国的领导之学有何启示?

从种种事迹来看,关羽是一个英雄主义太强的人,他是一个好将领,但是刘备把他放到领导的位置,却是错用了人。关羽的英雄主义在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来,比如,刘备称帝,封了五虎上将,其中有一个老兵一样的人物黄忠,关羽就耻于与他并列而大发雷霆,差一点不肯受封,可见得他是如何自负,甚至连孙权都看不在眼里,而自比为虎,比喻孙权为犬。又比如,他身旁都是一些听命行事的人,所以他会把基地留给两个蠢材,而大军在外,也没看到谋略之士为其出谋划策,可见得关羽的军事行动几乎就是他一人的“onemanshow”(一人独秀)。

为什么英雄主义在中国是一个不好的领导呢?

首先,中国的好领导都要靠团队,一个领袖与其团队成员的交换也是长期的人

情交换,显出“君恩臣忠”的人伦法则。领袖提供资源,提携后进是“恩德”,而成员努力做事,达成任务是“报恩”。中国团队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领袖给恩德却“不求回报”,是为了加强他的人脉网,而成员会尽心尽忠,也是因为在一个群体的合作努力中,团队发展壮大,资源丰盛,在“均沾”原则下,大家都能享有更多的资源,进行更多的交换,累积更多的人脉,从而有机会完成个人的目标。所以这依旧是一种理性交换的行为,但要展现出符合人伦法则的风貌。如果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人总是表现出自我为主的理性算计,总是一个人独揽所有光彩,智从己出、谋从己出、恩从己出,让人家做配合表演的角色,就无法建立这样的“自已人”关系。看看关羽集团中一群蠢材,败走麦城时也只有儿子跟着,就可以看出关羽根本没建立一个管理团队。

其二,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人无法与人做好长期的互惠交换。中国的组织行为固然有一部分是员工与组织间的互动,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个人与同事间以及领导与部属间的交换行为。唯有透过交换,个人才能累积人脉,为了将来组织内的升迁,或个人的转职甚至于创业储备资源;领导则透过交换建立自已的班底,完成任务,展现绩效,达成组织目标。忽略了这些个人与个人间的社会交换,只分析个人与组织间的关系,就无法了解中国人组织行为的全貌。

只是这些社会交换都是长期性的,在长期性的思考下,很多环境的限制条件是不清楚的,因此,也很难仅仅根据理性算计做出正确决定,符合“人伦”、“均沾”的行为法则往往是长期中较好的选择,所以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方式─表达甚至坚持自已的意见,个体的意识高于团队意识等等─是十分不合适的。在长期性的思考下,不确定性既然太高了,中国人会选择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利益与人均沾、隐藏个人意见,遵守传统规范(虽然这些行为也会视情境而定),因为这样反而可以累积声誉,带来人脉,在长期中更符合个人的利益。关羽军中所有的光彩都定格在他骑着赤兔马挥着青龙偃月刀就能战无不胜时,别人的价值都不见了,价值交换也显得没必要了。没有交换,没有功劳,也没有资源累积的机会,他的下属如何能够被激励?如何愿意效忠?剩下的不是唯唯诺诺没有主见之人,就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也难怪这些人一战不打就投降了,一战不打就跑光了。

柯林斯在《基业长青》及《从优秀到卓越》中形容的第五类领导人,正是那种谦逊自牧,能让部属有所发挥的领导。这样的领导不只是成功于一时,而是会立下百年不衰的基业。“谦逊”、“自我克制”、“照顾别人”,这些特质是不是很像中国人传统智慧中的好领导呢?智能之人都会把基地托付给最有才干的人,以提供源源不绝的粮草与兵源,只有关羽任命两个自已最不信任的蠢材守基地。

篇二:谈关羽大意失荆州

谈关羽大意失荆州

如果有人问你:“你觉得谁是最具仁义的人”,脑海中第一个涌现出来的一定是关羽。

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崇为

孔子齐名;还被称做;最后被封为“盖天古佛”。

关羽不得不说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的深远。近段时间我读了《三国演义》,对他有着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大意失荆州”的事。我一直认为世上没有偶然,有的是必然。关羽并非大意失荆州,荆州之失,乃势所必然。

荆州是出入川陕的咽喉之地,三国时,刘备跨有荆益二州而图天下,而曹操孙权也想吃这块肥肉,因此,荆州成了三家必争之地。正是因为荆州如此重要,所以刘备才会用重将关羽守荆州。219年,关于率军攻曹,节节取胜,至樊城,与曹将僵持,关于野中了箭。但关羽不愿退兵荆州,就给孙权以可乘之机。于是吴大都督吕蒙率并三万,快船90只,选熟悉水性的士卒伪成商人在船上,而精兵全在船舱里,直抵浔阳江北岸,荆守军盘问时就说自己是商人,因江中刮风,到此一壁,并将财务分送给守军。半夜,埋伏在船里的精兵空然杀出,将烽火台守兵抓到船舱,使之不能放信,于是吴军长驱直入,奔向荆州,让俘虏的关于士兵去叫开城门,等城门一开,吴军一拥而入,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江陵。曹操便急忙派出大奖徐晃急战关公。徐晃到处散布荆州失守的消息,关军军心大乱,但关羽并不相信。此时,曹操援军到了,曹仁从樊城中杀出,关羽进退无路,遭到吴魏两军追击夹击,只得求救。 这就是大意失荆州的大概经过。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分为内在与外在两个因素。

在内在方面,首先是关羽没有对客观实际的情况做出全面正确的判断,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因而对自己的力量估计得太高而又轻敌。在包围樊城之后,认为曹军不过是瓮中之鳖,战胜其是指日可待。当他中箭以后,部将劝他回荆州暂时调理修养,但他一意孤行,认为很快就可以攻下樊城,长驱直入,攻下许都剿灭曹操。正是这种轻敌思想使他完全丧失对吴军的警惕,吕蒙正是因为了解关羽的心理,才敢于向孙权建议,趁关羽北上攻樊城时一举占领荆州。其次,关羽刚愎自用,听不得不同意见。当关羽攻下襄阳后,军心大振,关羽野志得意满,但随军司马王甫敏锐地观察到荆州的防守是个空虚,便建议关羽派得力之人去守卫,但关羽却让王甫在沿江上下去修烽火台,倘有吴兵来犯,晚上点火白天放烟为号,“我当亲往击之”王甫有建议派派赵累替代糜芳,傅士仁总督荆州,但关羽仍不虚心听取意见,果然二人投降吴军,导致荆州失守。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在外在方面,关羽失荆州,刘备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因为在当时刘备要取西川,所以才会让魏吴有机可乘。刘备与孔明商议曰:“吾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守荆州 。" 孔明应允 。于是 孔明总守荆州;关公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张飞领四郡巡江,赵云屯江陵。后来因为庞统在落凤坡前被箭射身故, 孔明曰:"既主公在涪关进退两难之际,亮不得不去 。" 孔明遂令文官马良、伊籍、向朗、糜竺,武将糜芳、廖化、关平、周仓一班人等辅佐云长,同守荆州,一面亲自统兵入川 。先拨精兵一万,让张飞统领,取大路杀奔巴州、雒城之西,先到者为头功 。然后又拨一支兵,让赵云为先锋,溯江而上,会于雒城 。 孔明随后引简雍、蒋琬等人起行 。当日 孔明引兵一万五千与张飞同日起行 。所以在荆州这里至少又分兵一万五千,如此一来荆州还能有多少兵来守?另外就是 孙权的背叛,而在关羽拒婚之前东吴就已有两次对荆州虎视眈眈。

关羽在荆州兵败,固然与其大意有关,但绝非仅仅是大意二字可以概括其荆州失利原因。我们在谈论此事时,不应一味地指责关羽之过,只看结果、不分析过程就妄加评论。如果把失荆州的过错全推到他的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

篇三:关 失荆州

关羽失荆州

公元218年10月,南阳百姓因不堪剥削暴动,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反映迟钝,侯音为曹仁所擒杀。219年7月,关羽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为将,督7军救曹仁,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8月,山洪爆发,淹于禁等7军,关羽乘机攻击,庞德不降被杀,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马坚守樊城。关羽以偏将攻襄阳,自己亲自攻打樊城,并于樊城北布下阵地,以防北方曹军援兵;同时派人向附近郡县策反,荆州刺吏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许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应关羽;陆浑人孙狼聚众暴动,响应关羽,邺城魏讽乘机企图发动政变;即所谓“威镇华夏”。曹操听取司马懿、蒋济等人意见,与孙权结盟,同时命徐晃率军救曹仁,并命名将张辽火速援曹仁。孙权故意派陆逊代吕蒙,关羽大意,遂抽走荆州部分守军;闰十月,孙权令吕蒙为大督,率军袭取江陵,孙皎后继,另派右护军蒋钦督水军进入沔水(汉水),防关羽顺流而下。吕蒙至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将战舰伪装成商船,兵士扮为商人,昼夜兼程。至公安,迫蜀守将傅士仁归降,继用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并厚待关羽将士眷属,释放关羽俘获的魏军将士,抚慰百姓。同时,令陆逊进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刘备。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士气大增;为离间孙刘,从中渔利,乃令部将将孙权来信射入关羽营中,关羽见后,犹豫不决,军心动遥徐晃乘机大举进攻关羽据点,大破关羽,并乘机打通樊城路线。是时,洪水退,曹仁引军配合徐晃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短关羽粮道,关羽节节败退。关羽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剧降;后关羽败亡麦城。

《三国演义》---之走麦城

孙权接获曹操书信,欣然答应攻取荆州。便将取荆州的任务交给大将吕蒙。吕蒙到陆口,探子报告说沿江都有烽火台,荆州军马也有所防备。吕蒙闷闷不乐,便躺下称病不出。孙权便派女婿陆逊去看他,陆逊知道吕蒙无病,却劝他装病辞职。

孙权依计召吕蒙往建业养病,于是攻打荆州之事,便让年轻的陆逊接替。陆逊故意派人送信给关羽,信中对关羽大肆吹捧。关羽从此松懈了对荆州的防备,并将荆州的兵力调往樊城。孙权得知荆州防务空虚,便拜吕蒙为大都督起兵攻荆州。吕蒙将战船伪装成商船,精兵扮成商人,骗过烽火台的守兵。

当夜二更船内精兵杀上岸来,占了烽火台,拿下了荆州。公安守将傅士仁见荆州已失,又对失火之事对关羽怀恨在心,便到荆州投降了。孙权要他去南郡劝说糜芳,最后糜芳也投降了。屯兵于阳陵坡的曹将徐晃得知东吴攻下了荆州,也出奇兵攻下了偃城、四冢。

关平兵败,逃回大寨告诉关羽,荆州已失,关羽却不相信。徐晃兵到关羽寨前,关羽箭伤未好,仍亲自出阵与徐晃大战八十余回合。曹仁也因曹操领兵前来相助,便杀出樊城,徐、曹两下夹击,关羽不敌败走。

关羽引兵渡过襄江,探马报说荆州失陷,又说公安、南郡守将投敌。关羽大怒。昏绝于地。待关羽醒来,便依赵累之见,一面派人往成都求救,一面去夺回荆州,以为安身之地。曹操见樊城已无危险,便不再追击,反而观看东吴与关羽交战。

此时,徐晃领兵来见,曹操因他杀得关羽弃寨而逃,亲自出寨迎接,并封他为南平将军,驻守襄阳。关羽行至荆州,正在进退无路时,得知吕蒙用计来瓦解他的军心,许多将士半路而逃。便愤恨地说∶“我生不能杀吕蒙,死了也要杀了他!”

关羽率军继续向荆州前进,一路与吴军不断战斗。走到一个山谷,被吴军四面包围。关平见军心已乱,劝关羽到麦城驻扎,让廖化到上庸向刘封、孟达处求援。刘封听了廖化哭诉后,

想前去解救关羽,但孟达却尽说关羽的是非,使刘封一改初衷,不愿出兵援救。廖化见哭诉无用,便往成都去了。

关羽身临绝境,东吴便差诸葛瑾前来劝降,但关羽却不为所动,说∶“若城破,最多一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我身虽死,却可名垂丹青。先生不必多说,我要与孙权决一死战!”诸葛瑾再三劝诱,最后仍然无功而还。

诸葛瑾回报孙权,吕蒙说他已有计策擒拿关羽,便让朱然埋伏在麦城以北,潘璋引兵埋伏在临沮。又令将士三面攻打麦城,只空北门。关羽不愿困死麦城,欲从小路突围前往西川。王甫劝他走大路,关羽说就是有埋伏,他也不怕。王甫见他不听,便与关羽哭别。

关羽率关平等二百余骑,从麦城北门冲出。走没多远,遇朱然伏兵四面杀来,关羽逃往临沮。行到决石地方,潘璋引伏兵截路,将关羽等人用绊马索绊倒,关羽被马忠捉了。孙权爱关羽才德,劝他投降,关羽两眼圆睁,厉声大骂。孙权考虑良久之后,才叫人将关羽父子推出斩首。

吕蒙设计害了关羽,便觉心神不宁。一天,孙权为他庆功,他精神失常自称关羽,要杀吕蒙报仇,喧闹一阵后,便倒地而死。张昭向孙权献转祸之计。孙权便依计把关羽的首级送与曹操。曹操明白孙权的用心,便将关羽的首级配上沉香木身躯,用王侯之礼安葬了。

关羽父子被害的消息传到成都,刘备大叫一声,昏倒在地。刘备从此不吃不喝,每天只是痛哭不止,连眼睛都哭出血来,发誓要引兵为关羽报仇。刘备在成都南门外亲自主持招魂祭奠,终日嚎哭不止.

荆州简介

荆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重要港口,江汉平原的中心城市,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荆州古城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是世界闻名的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建都长达411年,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麦城在当阳市两河乡境内,距市平阳镇20余公里。为东周时楚国重要城邑,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县治所在地。清同治《当阳县志》记载:“麦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沮漳二水这间,传楚昭王所筑。三国时,关羽为孙权所袭,西保麦城即此”。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将关羽失守荆州,退守麦城,在此演出了一场千古悲剧。麦城因此闻名中外。麦城现留有残垣断壁。南北长600米,宽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横卧在沮水河畔。

篇四:关羽失荆州是战之过还是人之过

关羽失荆州是战之过还是人之过

在如今防微杜渐抓吏治、激浊扬清荡新风的形势下,重温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桥段,管窥其中的得与失,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大伙儿若有兴趣,可以去读读,也可以跟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交相印证,看看荆州到底是怎么丢的?是偶然还是必然?是战之过还是人之过?谁该承担主要责任?烽火虽已经熄灭,警示却声声可闻。 荆州守备力量的分析

本不想啰嗦这一段,但有人以战略缺失、无援、助骄等借口施展腾挪之术,意欲嫁祸于诸葛,那就要掰扯掰扯了。

诚然在正史上,刘备取西川,留守荆州的阵容是豪华而强大的,孔明总负责,文有马良、蒋琬,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防御布局也非常合理,关羽拒襄阳(拒曹),赵云守江陵、公安(防吴),张飞领四郡巡江(策应)。

庞统死后,刘备抽调孔明、张飞、赵云、蒋琬等入川相助,关羽开始镇守荆州,那么,他的团队力量削弱了吗?不尽然。

我们只分析小说,小说是这样写的,孔明入川前问关羽,若曹、孙同时来侵,该怎么办?关羽回答,可分兵拒之。孔明于是千叮咛万嘱咐,只有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才是上策。关羽回答,“军师之言,当铭肺腑”。

关羽虽然骄傲,但IQ不低,既然说“可分兵拒之”,那就排除了兵力不足的问题。这是其一。其二,关羽的团队,文臣尚有谋士马良、荆州治中从事潘濬、南郡太守糜芳等人,固然不及卧龙凤雏,但皆是“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的匡救之才;武将整体而言稍弱,如关平、周仓、廖化、傅士仁、赵累,等等,也并非不可用,如王甫就认为赵累是杰出的人才。

若说孔明留下守荆州的力量不足,关羽何以坚持了十二年?若说小朝廷没有给予相应的增援,可是关羽发出过求援信函吗?若说孔明助骄,更是不值一驳,关羽向来就是眼中只有刘备、没有他人之人。

关羽大意失荆州简介

小说试图以“关羽拒婚,破坏联盟”来概括荆州失陷,那是为了神化诸葛亮,对应那句“东和孙权”的嘱托而已,一句话就推翻了:如果和议有效,东吴四代将领长期驻守陆口干嘛? 可见不是力量不够,而是干部队伍出了问题。

吏治的根本在于选帅

种种迹象表明,只要处置得当,譬如打造出一个铁一般的干部团队,荆州是可守的。刘表那么平庸,也在荆州呆了数十年,没见守不住。即使丢了,若能合兵一处,兵贵神速,也是可以重新收复的。

假设一下,如果关羽听取了王甫的建议,让赵累都督荆州军事,协助潘濬强化烽火台防御,又或者潘濬稍稍尽忠职守,陆逊的计策又怎能得逞?如果傅士仁、糜芳不临阵倒戈,合公安、南郡之兵救援,关羽再急行军赶回,不给东吴安民喘息之机,走麦城的事儿还会发生吗?历史上有过这种例子的,如刘邦攻陷徐州,项羽就是丢下大军,仅带少量人马,乘刘邦立足未稳之际而迅速的一举击溃刘邦联军的。然而,这些只是假设。关羽是个万人敌,可以攻城掠寨,做个精干的办事员,却没有帅才,缺乏临机决断的能力,难以独当一面。

中国历代传承下来的以及如今被广泛认可的领导哲学,其实就是两个原则:一是“君恩”,一是“均分”。前者强调人才选拨,善待下属,以换取“臣忠”;后者强调资源共享,给予机会,让大多数人获得价值实现。这两个原则也是有利于打造干部队伍的,而关羽根本不懂。

我读了本回目的前面几回,发现这十二年里,关二爷从四十八岁干到六十岁,几乎都是一个人在唱戏,班子建设完全处于静止状态,谁刚开始干嘛,此时还是干嘛,没有对任何干部进行过轮岗交流或推荐升迁,甚至连起码的考察接班人的意思也没有。这在古代三年一换届的官场,相当罕见。 相反,我倒是看到了许多关于他违背“均分”原则的事儿。潘濬是蒋琬的表弟,蒋琬是诸葛的亲信,这些人都是“士子”,因此,关羽压制了他。看看潘濬归吴后所享受的提拔及发展表现,关羽泉下有知,恐怕肠子也要悔青。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算是“自己人”了吧?那也不行。关羽北伐途中催粮,糜芳与傅士仁供应不力,关羽总是大骂“等我班师,军法伺候”。跟你干,没有前途也就罢了,还这般的不待见,傻子才会对你效忠。

领导干部首先不能把自己当神,个人英雄主义或个体意识太强,甚至高于团队意识,那就相当危险了。团队其他成员经过长期思考,不会认识不到某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他们会选择符合自己期待的领导人选,比如那些善于将利益与人均分、隐藏个人意见,遵守传统规范的领袖人物,比如孙权、刘备等,都是这种优秀的领导人,关羽显然不是。

在那个十二年里,荆州所有的光彩,都集中在他骑着赤兔马、挥着青龙揠月刀的神一般的身影上,别人的价值实现不了,“恩”与“忠”的价值交换也就显得多余了,没交换,没功劳,也没资源共享与各自发展的机会,他的下属如何能够努力?如何愿意效忠?剩下的不是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就是溜顺须拍马阿谀奉承,也难怪这些人一战不打就投降,一战不打就跑光。

吏治的根本在于选帅,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大气象的领导干部来率领团队,才能实现远大目标与理想。朱熹曾撰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寥寥数语,把领导者的责任、应该具备的境界和品质,说得清楚明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关羽不具备这种大气象,刘备用他镇守一方,是用错人了。

领导干部要顾全大局

从《隆中对》的战略构思来看,荆州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关羽“大意”失荆州,然后走麦城被捉,父子同死,让人不胜唏嘘。

这一管理失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同样令人扼腕。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兵败夷陵,这些就不说了,《隆中对》战略的破产,导致诸葛亮六出祁山徒劳无功,统一大业完不成,才是最让后人“泪沾襟”的。也就是说,作为荆州的最高领导人,一方统帅,关羽所要做的所有的工作,都理应是围绕蜀汉立国的最大目标----即固守荆州等待北伐而展开,他的种种不顾大局的行为实在令人不解。 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小说里写到关羽攻击樊城时中箭,关平与众将建议他回荆州养伤。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建议,养伤可以作为理由,回防荆州才是固本。但关羽却发怒了:“吾取樊城,只在目前。取了樊城,即当长驱大进,径到许都,剿灭操贼,以安汉室。岂可因小疮而误大事?汝等敢慢吾军心耶!”当真是把好心当作驴肝肺了。另,华佗来为他刮骨疗伤,建议他固定手臂、蒙住眼睛,这也是个很好的建议,起码可以减少流血与疼痛、保存体力,他却逞强道:“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也不想想,你死了,荆州怎么办?

如今常说,领导干部要顾大局、识大体、全大节,实际上都是素质要求,即抓住根本。《吕氏春秋--当染篇》里有这么一句话:“那些不会做国君的人,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结果却治理不好国家,这是因为没有抓住根本”。《汉书--艺文志》也说:“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我想,做国君如此,做领导也该如此吧。领导干部是管理人的,是将将,而不是做具体事儿的,如果一个统帅去将兵,显然就没有做到“秉要执本”。

兵法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对于关羽来说,守住荆州,就是大局,就是“要”和“本”,其他的都是旁枝末节。有人曾断言关羽北伐,是因为刘备有过命令。不错,诸葛亮是曾建议刘备下达这样的命令,但刘备下了没?不知道,多半没有。因为《隆中对》早有北伐的前提与预设:“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当时“天下有变”了吗?刘备出秦川了吗? 可见关羽北伐是自作主张罔顾大局的。

秉要执本,领导需切记;本末倒置,领导需切忌。

作为领导干部,有任务勇挑大梁是对的,有困难迎难而上是对的,有危机挺身而出是对的,有邪气坚决斗争也是对的,但必须围绕“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一根本去谋划全局,必须以管好干部为最大要务去开展工作;如果放着这些大事实事不去做,却一竿子插到底,甚至越俎代庖,那就危害无穷了。道理很简单,一旦形成风气,将会出现职责不明、政令不通、人际纠葛、矛盾尖锐等隐患。

综上所述,关羽失荆州,不仅仅是个“大意”,“大意”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个大大的教训。俗话说得好,“有舍才有得”。选拔领导干部,不能学刘备任人唯亲;作为领导干部,不能学关羽本末倒置。不为国谋本,不为民谋利,事业终将垂成。重温这个桥段,领导干部思之,可有“职务恐慌”?(赵炎)

篇五:丢荆州不是关羽太大意

云南普洱 杨磊

对于本次之文题,思来想去,总觉不妥:我这次想讲的是关羽,关羽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武圣和威震华夏”,而谈到威震华夏就得谈荆州。但是我又想不到什么好的文题,就请各位忽略文题,而看这几个关键词吧:关羽 威震华夏 失荆州 。

关公,历来被赞誉为“武圣”,毛批《三国演义》称其为“忠绝”,像我这样的三国迷一般尊称其“二爷”。关公在民间有好多身份:财神,拜把子要给二爷上香,剃头的也认关羽为始祖,偶尔也当门神……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因抱不平而杀地主豪强而逃亡别地,改字云长。以贩枣为生,于河北涿郡准备投军时遇刘备、张飞,并与其桃园结义,立誓共扶汉室,从此开始了戎马征战的军旅生涯。《三国演义》有关二爷的外貌描写于此:“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关公跟刘备从军后,数次大战黄巾兵立下赫赫战功。在随关东诸侯讨董时,先在汜水关温酒斩华雄而受到曹操重视,又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而扬名于天下。关公与刘备,通常都是各领一军相互救援的,比如在

徐州时,刘备领一军屯小沛在前拒敌,而关公领一军屯下邳保刘备家小。后来曹操东征徐州,刘备军被打散,刘备和张飞各自跑路了,关羽被围在下邳城外,曹操爱其才而招降关羽。关羽为保全刘备家小只得投降曹操,后来得知刘备下落,纵使一人一骑也保着二位嫂嫂,千里闯关寻刘备。而因其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事迹被后人视为忠义的化身。后来刘备入川,关羽担当大任独守荆州,出兵北伐,威震华夏,有了“武圣”的美誉。(《三国演义》)

以上是对关羽一些简单的介绍。 而其实我想讲的才要真正开始。

关羽的忠勇,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了,我想是不必介绍了,下面写写关羽的一些缺点和不足。

“大意失荆州”通常是人们对关羽丢失荆州的评价, 而我想说的是,无论关羽大意不大意,他都守不住荆州。原因有二:一、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关羽守荆州腹背受敌,实力不足。 二、关羽的性格导致了他的必败。

荆州是现在的湖南、湖北两省和河南西南一部分。根据诸葛亮隆中对战略,刘备集团一定要拥有荆州;曹操想要统一天下,也必须拿下荆州;孙权地盘处于长江下游,而荆州处于长江上游,要得地利,也势必

获取荆州。所以荆州变成了四战之地。东汉末年和三国初期荆州一共发生了三次大战役:一、荆州会战(包括赤壁之战)。二、襄樊会战。三、夷陵之战。关羽失荆州就在襄樊会战之时。

赤壁之战后,荆州被曹刘瓜分。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割长沙、桂阳、零陵三郡给孙权求和。荆州被三家瓜分。

建安十六年冬(公元211年),刘备率庞统、黄忠、魏延等入川。十八年,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等入川。从此,关羽独守荆州。而襄樊会战之前,关羽守荆州三郡的兵力大概为四万人。

建安二十三年七月(公元218年), 曹操西征,与刘备争汉中。估计后来听说关羽在荆州厉兵秣马,想要北伐,曹操便在十月派遣曹仁、庞德率三万人屯樊城南征关羽。庞德还立下誓言,要与关羽死战,不杀关羽,也是被关羽所杀。

建安二十四年夏,曹仁率军攻打关羽。关羽留一万兵守江陵,率军三万北上迎击,庞德上阵亲战关羽,还用箭射到了关羽的额头 ,但是这阻挡不了关羽的攻势,曹仁三万人被打的只剩一万后败逃,躲在樊城龟缩不出,让庞德领偏军屯樊北十里。关羽趁胜北进,围住了襄阳。东边的孙权看曹操在西线忙于对付刘备,

荆州方向又被关羽打趴下,就从东线出击,攻打张辽镇守的合肥。

七月,曹操看荆州形势不对,指派了外姓第一将于禁率七军共三万救援曹仁,又强征新兵数千凑了几千杂牌军让徐晃统领屯宛城接应。与此同时,刘备在汉中称王,传檄关羽,假节钺,统荆州一切军政。 八月,关羽北渡汉水,连樊城一并围了,于禁援到,与庞德汇合,关公稍往南撤。 天降大雨,水淹于禁七军,关公生擒于禁,斩庞德,俘虏士兵三万,至此,襄樊一带,除了曹仁龟缩在樊城,曹军主力几乎被一扫而光。荆州刺史胡修降关羽。徐晃也不敢乱动,只得屯偃城看戏。荆州百姓纷纷倒戈投靠关羽,关羽派轻兵北上,中原百姓多有揭竿而起响应关羽军的,兵锋直指中原,许昌以南乱成一团。

九月,魏王城邺郡魏讽率人造反,与关羽遥相呼应。曹氏集团西有汉中之败,南有关羽之危,内有魏讽之反,中原百姓多有归汉之心,曹氏统治可谓濒于瘫痪。这不仅惊动了曹操,还惊动了孙权;不仅惊动了军队,还惊动了百姓;不仅惊动了南方,还惊动了北方——这个就是关羽的“威震华夏”。

十月,曹操率军匆匆返回洛阳,关羽偏军已经兵临许昌。曹操为避关羽锋芒,召众人商议迁都,此时,

司马懿和蒋济献计——联孙制刘。孙权也写信向曹操表示了效忠,停止攻击合肥——曹孙合谋攻打关羽。孙权明面上遵从孙刘联盟,背地里却与曹操合谋要干掉关羽夺取荆州。陆逊用计麻痹了关羽,关羽调走了守江陵最后的一万兵力攻打襄阳,而此时江陵几乎是一座空城。

曹操从东线召张辽回军,集合兵力亲自南征。派遣徐商、吕建率万余人支援徐晃,晃得援后直逼关羽,又得殷著、朱盖万余兵支援,军势大振,兵力对关羽占优,发动了攻击,利用了关羽兵力分散的弱点,声东击西,击退了关羽,徐晃长驱直入,深入敌后,滋扰关羽后方,曹仁亦从樊城杀出,两面夹击,关羽败走,撤回汉南,与曹军对峙。

闰十月,孙权派吕蒙统大军从背后插了关羽一刀——军临江陵,守将糜芳投降,公安太守傅士仁也降了孙权,武陵郡、零陵郡也相继投降。吕蒙兵不血刃拿下了荆州三郡,关羽军陷入腹背受敌,补给断绝的死地。关羽派人求援于上庸的刘封。

后来关羽撤军西还,孤军驻麦城,刘封不救关羽,羽坚守一月后弃城逃跑,吕蒙派朱然、潘璋断了关羽归路,关羽及子关平于临沮为马忠所擒,随即被孙权下令斩杀。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