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右绕三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25:31 体裁作文
右绕三匝体裁作文

篇一:绕佛三匝含义详解

绕佛三匝含义详解

右绕:敬礼之一。在尊者之傍旋绕于右也。无量寿经上曰:“稽首佛足,右绕三匝。”“四分律云:客比丘于塔边,左行过,护塔神嗔。佛言:不应左行过,应右绕塔而过。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云:右绕者顺佛法故,所以右绕。”我们去寺院时见一切三宝圣物都可转绕(佛像,佛塔,大殿或围绕整个寺院),功德无边。在寺院顶礼供养后,还有个致敬方式就是绕佛,绕佛一定是右绕,顺著右手,现在我们一般人讲顺著时钟的方向,右绕!这个代表随顺如来教诲,随顺法性,而不能够左绕,左绕是违背法性。这些都是表法的意思,时时刻刻提醒初学,也提醒自己,自己没有成佛,纵然证到等觉菩萨位,都要随顺佛陀教诲,随顺佛陀的教诲就是随顺法性。『经无量百千匝』,我们平常在一般大乘经上看到,佛的弟子见佛都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这是在我们人间;这些菩萨绕佛是「无量百千匝」,不只三匝。

右绕之时,或仅绕行一周,或三匝(称右绕三匝)、七匝,乃至百匝、千匝不等,皆随礼敬者之意。较常采用者为右绕三匝。释氏要览卷中亦谓,三匝表示三业,七匝表示七支。

旋绕三匝者也表敬三尊:(1)佛;(2)法;(3)僧。亦念灭三毒: (1)贪;(2)嗔;(3)痴。又三千威仪云。右绕佛(塔)有五事。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蹈虫。三不得左右顾视。四不得唾塔前地上。五不得中住与人语。右绕的表法可以说无量无边,今天仅此介绍海水一滴般含义。

转绕的时候,可以念宝幢如来的名号,也可以念转绕咒,这样能增上1000倍的功德。转绕咒是:

嗡 那摩班嘎瓦得 的那给德匝雅 达他嘎达亚 阿尔哈得 桑莫雅桑布达

雅 达雅他 嗡 内内 玛哈内 内布匝耶索哈

根据历代众多上师们的教言,转绕佛塔,坛城能够积累资粮、忏除业障、去病禳灾??有无量功德。阿底峡尊者在拉萨时,对转绕彻囊寺,兴趣盎然,百转不厌。这就引起了僧众信徒们的注意,以仲敦巴格西为首的大德们向阿底峡尊者

祈问有关转绕方面的教诲,尊者开示道:“在世间有为善法中,没有比转绕所获得福德更大的了。在转绕时,身语意三门都应当归摄于绕行。在印度,有转绕城市获得成就的人,有转绕经堂、藏经楼获得成就的人,也有转绕卡萨巴挪观世音菩萨圣殿,病体康复并获得成就的人??因此,大家应该精进转绕!”很多修行人边转绕边念佛号经咒,上等者,转绕一万圈以上;中等者转绕一千圈以上,下等者,转绕一百圈以上。依此品类,分别获得上中下三种功德。

据提谓波利经所载,右旋绕佛可得下列五福:

(一)于后世得端正美色之形相。(二)音声清妙。(三)得以生天。(四)生于王家,其位尊贵。(五)终究能证涅槃。[大智度论卷六十七、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万善同归集卷二]

现在很多人看到佛塔、佛像等时,不知道该怎么转绕。其实一般而言,左绕(逆时针)有毁坏的过失,右绕(顺时针)有兴建的功德,对此大家务必要注意。汉地大藏经中的《右绕佛塔功德经》,也广讲了右绕的功德。世俗当中缘起不灭,故作为佛教徒,这些基本常识一定要懂!

索达吉堪布在右绕佛塔功德中讲道:值得注意的是,绕塔时一定要右绕,汉文《华严经》中也说“右绕三匝”。绕塔必须顺时针,如果逆时针方向绕,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非常大的过失。以前我们去五台山时,整天都在绕白塔,当时看到好多佛教徒,甚至一些出家人竟然在左绕。我们里面有一个扬意喇嘛,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挡着他们。有次他拉着一个年轻女孩的手,不让她去那么绕,但他不懂汉语,就使劲地拉着她。那个女孩吓坏了,一直叫:“啊!不要拉我,不要

拉我!”其实那个喇嘛心很清净,他在道孚一带造了很多佛塔,还经常印经旗。当时他六七十岁了,也不懂什么规矩,就是在那儿挡着,叫他们不要逆转。因此,佛塔一定要右绕,否则过失非常非常大,这在汉文经典中也讲得很清楚。

还有很多传承上师、祖师的灵塔,在汉地的一些寺院中,住持、高僧大德的灵塔经常随处可见,对此我们都值得顶礼。所以,藏传佛教的人到了汉传佛教的寺院,见到汉地祖师的塔应该合掌顶礼;汉传佛教的高僧大德、居士,来到藏地见到了白色的佛塔,也应该合掌顶礼。

右绕佛塔的功德非常大。佛经中记载,往昔有批商人到海里取宝,途中遇到鲸鱼的危害,几乎被它吞食时,他们大声地念佛号,鲸鱼闭口而死。后来鲸鱼转生为人,名叫须瑞迦塔,他从小就入寺为僧,最后获得了阿罗汉果。那他获得圣果的因缘是什么呢?原来他前生曾是一只苍蝇,闻到佛塔周围的牛粪味,很幸运地绕塔一周。另有一种说法是,苍蝇停于浮在佛塔周围的牛粪上,当水流经佛塔四周时,苍蝇也跟着绕塔一周。以此功德,他在佛陀出世时证悟了圣果

篇二:绕塔之功德

绕塔之功德

思考题

1、佛塔代表什么?造塔、补塔、绕塔分别有哪些功德?请以教证具体说明。

2、如果以散乱心来造塔、绕塔,是否有功德?为什么?

3、假如你周围没有佛塔,那怎么样才能积累这方面的资粮?如何给你的父母亲友也种下这种善根?

4、从古到今,高僧大德们对转绕持什么态度?对此,你有哪些感触?

5、在转绕佛塔时,应该念诵什么?要如何观想?懂得佛塔的殊胜之后,你应该做到哪两点?

6、你曾见过哪些佛塔?你当时做过什么?学习这节课后,你今后会怎么做?怎样将右绕佛塔的功德告诉更多的人?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利用这节课,介绍一下转绕佛塔的功德。佛教徒都明白绕塔有很大的功德,但有些细节问题若没有介绍,极个别人可能不太懂,所以今天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

佛塔是诸佛的意所依,从历史上看,释迦牟尼佛之前就有佛塔了:《百业经》中有个国王叫哲巴,他前世造过拘留孙佛涅槃后的舍利塔;迦叶佛时代有个直智国王,他也造了许多佛塔;释迦牟尼佛出家时,是在清净佛塔面前出家的;尼泊尔的香根佛塔,也是好多佛之前就存在了1……所以说,佛塔的历史跟佛像、佛经的历史有所不同。

在印度,佛陀涅槃以后,阿育王于世界各地修了八万四千座佛塔;龙猛菩萨造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塔;印度金刚座那里也有一座佛塔……印度大乘和小乘的塔相当多。佛塔传到藏地时,国王赤松德赞在卫藏造了以桑耶塔为主的许多佛塔,后来又传到安多、康区,逐渐遍及整个藏地。在汉地,洛阳白马寺的齐云塔,算是最早的一座佛塔了,它修建于两汉时期,1 香根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佛塔,据史料记载:人寿一万岁时,诸佛智慧自然形成一尺高的水晶塔;拘留孙佛时,整个尼泊尔是一片汪洋,此塔在海中竖立;迦那迦佛时,这座塔被称为法界语自在塔;于迦叶佛时,寂德上师为保护此塔,扩建外形。直到今天,它依旧巍然屹立。

但现在有人认为,普彤塔的年代2比这个更早。不管怎么样,自佛灭度之后,佛塔传遍了南赡部洲的每一个角落,信奉、供养、朝拜的人相当多。尤其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是人与非人的供养福田,对之礼拜供养有相当大的功德。

至于佛塔的分类,印度有八大佛塔,藏地比较信奉时轮金刚塔,密宗各个仪轨里也有不同的佛塔,在莲花生大士的伏藏中,还有一些修行的佛塔。据《涅槃经》等大乘经典所述,佛塔与声闻缘觉的灵塔在形状上、加持上有所不同。佛塔是佛陀的意所依,《密集金刚》云:“诸佛之住处,宫殿乃佛塔。”应把佛塔当作诸佛的宫殿来想。小乘的《根本律释》中云:“佛塔即法身。”这一点在《宝积经》中也有说明,经云:“何人供养承事住世之我与涅槃后之佛塔,其二功德相等。何以故?因佛陀以法身而立,非以色身而立。”因此,佛塔是三宝的所依,是佛陀的法身,是佛陀的意所依。

但凡佛教兴盛的地方,佛塔都比较多。譬如在泰国,无论你到山上去、到城市里,一路上佛塔随处可见。同样,在我们藏地,哪里都可以看见白色的佛塔。泰国好多佛塔都是贴金的,所以是金黄色,而我们藏地比较贫穷吧,2 据史料记载,河北省普彤塔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落成,比洛阳白马寺塔早建成两年。

没有金,白色的佛塔比较多。听说有个领导来藏区视察后,特别不满意地说:“为什么这里到处都有白色的佛塔?我心里很不舒服!”(可能是他的业力现前。看见那么多佛塔,本应生起欢喜心的。)我们藏族人有种传统:见到佛塔、寺院或出家人时,会马上摘下帽子,双手合掌。如果没时间到跟前顶礼,远远在车里或者马上、路上恭敬合十,这样功德也非常大。

造塔的具体功德,《佛说造塔经》中讲得很详细。《譬喻经》中也说,造佛塔者不会生于偏远之地、不会极其贫穷、不得具有邪见之身等,讲了大概十种功德3。《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中,也阐述了造佛塔者不会横死等七种功德4。所以从大乘经典来看,有条件、有能力的话,我们应该造佛塔。在藏地,不管寺院还是村落,3 《譬喻经》举出造塔之十种果报:1)不生于边国;2)不受贫困;3)不得愚痴邪见之身;4)可得十六大国之王位;5)寿命长远;6)可得金刚那罗延力;7)可得无比广大之福德;8)得蒙诸佛菩萨之慈悲;9)具足三明(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右绕三匝)、六通、八解脱;10)得往生十方净土。 在佛教中,著名的护法天王帝释天,就是因造塔的功德而生。

4 《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云:若以清净心造佛塔,其功德为:1) 于此生中,不为一切毒药所中,寿命长远,无有横死,究竟当得不坏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一切怨家悉皆退散。2)随所生处,身常无病。一切众生见皆欢喜。3)无净戒者能够净戒满足,不调伏者能令调伏,不清净者能令清净,破斋戒者斋戒复生。4)若犯四重及五无间极重罪业,悉得消灭。无始劫来障累皆尽。5)若欲生男,即生勇健福德之男。

6)四大天王常随拥护。7) 即使佛塔毁坏,变作微尘,风吹一尘散落他处,尘所经过山林河海,一切众生触到此尘者,永更不受杂类之身,舍身受生常得见佛。

很多人都想发心造佛塔。上师如意宝有一年发动各地广造佛塔,大家纷纷响应之后,结果造了一万多座佛塔。(具体数字我忘了,反正非常多。)

汉地如今比较而言,造佛塔的现象不太多,以后自己有能力的话,应该在一个地方建佛塔,这样的话,看见、转绕、顶礼它的众生都能得到解脱。佛陀在《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中讲了造塔的许多功德,并说:“若五无间罪者,或在塔影,若遥见佛塔,或闻塔钟声,或闻其名,此人所有五无间罪、一切罪障皆得消灭。”所以,造佛塔的功德不可思议。

当然,造佛塔的标准比较严格,如果这一辈子没有能力,也可以花钱请一座小佛塔,这个是很容易的。佛陀在《造塔功德经》中讲了佛塔的种种类型,并说即使佛塔有枣叶那么大、针那么细,也能得到非常多的功德。这么一个小小的佛塔,现在很多佛店都有卖,(我们商店是不是又要发财啦?你们有没有佛塔卖?噢,没有,那完了……不说了。)按理来讲佛塔里面要装藏,如果没有装藏的咒语,佛经中说把那四个偈子5装上也算是一种装藏。然后把它供在佛台上,那就成了三宝所依。倘若造塔实在没有能力,也应该请一个金子、银子、木头、石头、玻璃等材5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或者“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皆可,后者比较常用。

篇三:绕塔之功德

绕塔之功德

作者:索达吉堪布 文章来源:智悲佛网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利用这节课,介绍一下转绕佛塔的功德。佛教徒都明白绕塔有很大的功德,但有些细节问题若没有介绍,极个别人可能不太懂,所以今天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

佛塔是诸佛的意所依,从历史上看,释迦牟尼佛之前就有佛塔了:《百业经》中有个国王叫哲巴,他前世造过拘留孙佛涅槃后的舍利塔;迦叶佛时代有个直智国王,他也造了许多佛塔;释迦牟尼佛出家时,是在清净佛塔面前出家的;尼泊尔的香根佛塔,也是好多佛之前就存在了

[1]??所以说,佛塔的历史跟佛像、佛经的历史有所不同。

在印度,佛陀涅槃以后,阿育王于世界各地修了八万四千座佛塔;龙猛菩萨造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塔;印度金刚座那里也有一座佛塔??印度大乘和小乘的塔相当多。佛塔传到藏地时,国王赤松德赞在卫藏造了以桑耶塔为主的许多佛塔,后来又传到安多、康区,逐渐遍及整个藏地。在汉地,洛阳白马寺的齐云塔,算是最早的一座佛塔了,它修建于两汉时期,但现在有人认为,普彤塔的年代[2]比这个更早。不管怎么样,自佛灭度之后,佛塔传遍了南赡部洲的每一个角落,信奉、供养、朝拜的人相当多。尤其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是人与非人的供养福田,对之礼拜供养有相当大的功德。

至于佛塔的分类,印度有八大佛塔,藏地比较信奉时轮金刚塔,密宗各个仪轨里也有不同的佛塔,在莲花生大士的伏藏中,还有一些修行的佛塔。据《涅槃经》等大乘经典所述,佛塔与声闻缘觉的灵塔在形状

上、加持上有所不同。佛塔是佛陀的意所依,《密集金刚》云:“诸佛之住处,宫殿乃佛塔。”应把佛塔当作诸佛的宫殿来想。小乘的《根本律释》中云:“佛塔即法身。”这一点在《宝积经》中也有说明,经云:“何人供养承事住世之我与涅槃后之佛塔,其二功德相等。何以故?因佛陀以法身而立,非以色身而立。”因此,佛塔是三宝的所依,是佛陀的法身,是佛陀的意所依。

但凡佛教兴盛的地方,佛塔都比较多。譬如在泰国,无论你到山上去、到城市里,一路上佛塔随处可见。同样,在我们藏地,哪里都可以看见白色的佛塔。泰国好多佛塔都是贴金的,所以是金黄色,而我们藏地比较贫穷吧,没有金,白色的佛塔比较多。听说有个领导来藏区视察后,特别不满意地说:“为什么这里到处都有白色的佛塔?我心里很不舒服!”(可能是他的业力现前。看见那么多佛塔,本应生起欢喜心的。)我们藏族人有种传统:见到佛塔、寺院或出家人时,会马上摘下帽子,双手合掌。如果没时间到跟前顶礼,远远在车里或者马上、路上恭敬合十,这样功德也非常大。

造塔的具体功德,《佛说造塔经》中讲得很详细。《譬喻经》中也说,造佛塔者不会生于偏远之地、不会极其贫穷、不得具有邪见之身等,讲了大概十种功德[3]。《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中,也阐述了造佛塔者不会横死等七种功德[4]。所以从大乘经典来看,有条件、有能力的话,我们应该造佛塔。在藏地,不管寺院还是村落,很多人都想发心造佛塔。上师如意宝有一年发动各地广造佛塔,大家纷纷响应之后,结果造了一万多座佛塔。(具体数字我忘了,反正非常多。)

汉地如今比较而言,造佛塔的现象不太多,以后自己有能力的话,应该在一个地方建佛塔,这样的话,看见、转绕、顶礼它的众生都能得到解脱。佛陀在《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中讲了造塔的许多功德,并说:“若五无间罪者,或在塔影,若遥见佛塔,或闻塔钟声,或闻其名,此人所有五无间罪、一切罪障皆得消灭。”所以,造佛塔的功德不可思议。

当然,造佛塔的标准比较严格,如果这一辈子没有能力,也可以花钱请一座小佛塔,这个是很容易的。佛陀在《造塔功德经》中讲了佛塔的种种类型,并说即使佛塔有枣叶那么大、针那么细,也能得到非常多的功德。这么一个小小的佛塔,现在很多佛店都有卖,(我们商店是不是又要发财啦?你们有没有佛塔卖?噢,没有,那完了??不说了。)按理来讲佛塔里面要装藏,如果没有装藏的咒语,佛经中说把那四个偈子[5]装上也算是一种装藏。然后把它供在佛台上,那就成了三宝所依。

倘若造塔实在没有能力,也应该请一个金子、银子、木头、石头、玻璃等材料做的佛塔,里面装藏送给别人,跟他结缘,这样功德也非常大。

不要说度量标准的佛塔,甚至孩童在玩戏时做的那些佛塔,也能成就广大善根福德。《妙法莲华经》云:“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孩童们把细沙堆积成佛塔,逐渐也会获得佛果。所以小孩在玩耍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些善根,就会与佛像、佛塔等结上善缘,成为解脱之因。我又想起自己的童年,觉得因缘还是比较好。我跟隔壁很多小孩一起玩的时候,虽然住的地方是山沟,没有沙子,但是经常拿一些尖尖的石头当作佛塔,然后在前面散花供养。有时候找一些白色的小骨头,有些是尖尖的,有些是圆圆的,就当作佛塔、佛像来供养顶礼。当时也没有读过《妙法莲华经》,但在童年时这样的经历比较多,应该能渐渐成为解脱的种子。

修补佛塔的功德也很大。《僧祇律》云:“真金千百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泥团,散心治佛塔。”以千百担的纯金布施给贫穷人,不如拿一点泥团摸在佛塔破裂处的功德大。所以去年我们几个道友一起发心,对学院门口的佛塔进行修补,确实知道它的功德很大。

修佛塔时,标准当然非常好,但不标准也有很大的功德。在佛陀时代,须漫尊者把佛的头发、指甲带到寂静的地方修塔供奉。当时那里住了500位罗汉,见此犹如佛陀亲临,于是早晚绕塔礼拜。这座山中还住了500只猕猴,每天看到阿罗汉至心虔诚地礼塔,也学样用泥土堆成一座佛塔,早晚顶礼膜拜。后来山里出现一场洪水,猕猴没有来得及躲避,全部被淹死了。猕猴丧命后即刻转生于天界,500个天人用天眼一观,才知道是过去世造塔礼拜的因缘所致。他们为了感恩,一起降到人间,对猕猴尸体绕行七匝,散花供养。后来在佛陀面前闻法而获得了圣果。

一般来讲,造佛像、佛塔必须要标准,但由于对境殊胜之故,有时就算不太标准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试想,《妙法莲华经》中的小孩堆细沙,那肯定是不标准,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刚才这些猕猴的技术再好,也比不上人修的佛塔。而且,小孩完全是一种玩耍的心,猕猴也只是模仿他人的心,既没有想解脱,也没有把它当作殊胜的供养对境,但因为所缘的是佛塔,所以就有这么殊胜的功德。这些甚深的因果道理,大家绝不能随便轻视。

佛塔造好了以后,转绕它有什么功德呢?《右绕佛塔功德经》云:“一切诸天龙,夜叉鬼神等,皆亲近供养,斯由右绕塔。”一切天龙、

夜叉、鬼神都会对你亲近供养,而不会肆意加害。经中还讲了许许多多绕塔的功德,希望大家应该抽空看一下。

值得注意的是,绕塔时一定要右绕,汉文《华严经》中也说“右绕三匝”。绕塔必须顺时针,如果逆时针方向绕,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非常大的过失。以前我们去五台山时,整天都在绕白塔,当时看到好多佛教徒,甚至一些出家人竟然在左绕。我们里面有一个扬意喇嘛,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挡着他们。有次他拉着一个年轻女孩的手,不让她去那么绕,但他不懂汉语,就使劲地拉着她。那个女孩吓坏了,一直叫:“啊!不要拉我,不要拉我!”其实那个喇嘛心很清净,他在道孚一带造了很多佛塔,还经常印经旗。当时他六七十岁了,也不懂什么规矩,就是在那儿挡着,叫他们不要逆转。因此,佛塔一定要右绕,否则过失非常非常大,这在汉文经典中也讲得很清楚。

右绕佛塔的功德非常大。佛经中记载,往昔有批商人到海里取宝,途中遇到鲸鱼的危害,几乎被它吞食时,他们大声地念佛号,鲸鱼闭口而死。后来鲸鱼转生为人,名叫须瑞迦塔,他从小就入寺为僧,最后获得了阿罗汉果。那他获得圣果的因缘是什么呢?原来他前生曾是一只苍蝇,闻到佛塔周围的牛粪味,很幸运地绕塔一周。另有一种说法是,苍蝇停于浮在佛塔周围的牛粪上,当水流经佛塔四周时,苍蝇也跟着绕塔一周。以此功德,他在佛陀出世时证悟了圣果。

所以大家不要认为绕塔一匝或礼塔一次的功德不大,因为佛塔是威力强大的圣境,稍作一点微小的善行,都足以让我们净罪积资。《一切如来秘密舍利陀罗尼经》云:“乃至应堕阿鼻地狱者,若于此塔一礼拜、一转绕,彼等皆能得以解脱。”因此,到了有佛塔的地方一定要转绕,不要拍个照片就马上离开了。

假如实在找不到佛塔,有些寺院里有祖师的灵塔,如果祖师是真正的高僧大德,那他的灵塔也一定要转绕。(上师如意宝圆寂后的灵塔倒是没有,但降生的地方修了佛塔,我们每次去的时候都顶礼膜拜。)假如连祖师灵塔也没有,那可以转绕寺院里的佛像。藏地寺院里的佛像大多靠在后面,殿堂里面没有转绕的路,但汉地很多佛像的后面是可以过的,以佛像为所缘境进行转绕,这个功德也非常大。《波斯匿王教诫经》中说:“若人以净心,绕佛塔佛像,来世怨敌敬,具德成法器。”若以清净心、恭敬心绕佛塔佛像,来世的邪魔外道、修行中的障碍怨敌都会消失,自己具足一切功德,并且成为大乘的法器。

表面上看,绕塔一圈好像不是特别大的事,但实际上这个功德相当大。以前很多人拜见华智仁波切时,他总是说:“真倒霉,你们不让我这个老头子休息。我金刚上师如来芽尊者的灵塔你们不去转绕,天天守着我这个尸体有什么用?”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也讲了华杰施主和预试七人[6]的前世。华杰施主在100岁时出家,很多阿罗汉都不知道他具有马上解脱的种子,只有佛陀才知道。原来他在迦叶佛时是一头猪,被狗追赶而绕塔一圈,以这个善根,他最终获得了圣者果位。预试七人的前世是树上的七条虫,它们落到水中,水中有个旧佛塔,它们随波逐流右转佛塔七圈,也成了解脱之因。

所以你们有机会的话,应该让自己的父母亲右绕一下佛像或佛塔,释迦佛教法下与之结缘的人,在弥勒佛的教法下会获得解脱。如果他们不信佛,也可以骗他们绕一圈。是小孩的话,就用东西逗他:“这个糖给你,跟着我来、跟着我来??”然后就转一圈。如果是父母,那可以说:“我们要不要去旅游?听说那个地方特别好。”慢慢地带他们绕一圈佛塔——“好,旅游完毕!”

表面上看来绕一圈好像没什么,但实际上功德只有佛才知道。《贤愚经》中也说:“莫想善微小,无益而轻视,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小小的善根不要随便轻视,一滴水、一滴水地积累,最后也能盛满很大的容器。古人言:聚沙成塔,垒土成山,纳川成海,积善成德。功德要一点点积累,不可能立即就圆满一个成佛的资粮。读书也是从小学开始,慢慢才到博士生导师,不然你幼儿园还没有毕业就要当博士,还是有一点困难的。我们对自己的如来藏虽然要有信心,但也不能太傲慢了,小小的善法还是应该去做。三国时期的刘备在临终时,也曾告诫过儿子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所以你们平时不管在哪里看见佛堂、佛寺、佛像、佛塔,没有很多精力和时间的话,至少也要转三圈。有时候我们学院来一些考察团、工作组,有善根的人就建议:“我们光看一看大幻化网坛城不行,应该去转一圈,看看感觉怎么样。”然后在这边照个相、去那边照个相,无形中就带大家转绕了佛塔。世间人尚且如此,我们佛教徒就更应该重视了,自己有时间的话,还是应该念一些咒语,磕一点头,转绕佛像、佛寺。如果实在没有佛像、佛寺,也可以把自己请的佛塔作为转绕对境。

其实这样的转绕,印度很多大德非常重视。当年阿底峡尊者来藏地后,以仲敦巴为主的弟子问:“为什么在所有的功德中,你唯独对转绕非常重视?”阿底峡尊者告诉他们:“在世间有为善法中,没有比转绕

篇四:佛教法器

「卍」字——佛的标志

佛教中的「卍」字不仅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称为「吉祥海云相」,而且还是佛教建筑或器物上常用的装饰图案。从一定意义上说,卍字已经成了佛教的一种象徵。

卍字在梵文中作Srivatsalaksana,音译为「室利靺蹉洛刹曩」。北魏菩提流支在所译《十地经论》卷十二中,译此语为「万」字;而鸠摩罗什和玄奘都译为「德」字,取万德庄严之意。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六九三年)制定卍读「万」音,在宋朝人编的《翻译名义集》卷六中说「主上(武则天)制此文,着於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印度以右旋为吉祥,如礼敬佛或塔,要求右绕三匝;佛眉间白毫右旋婉转等。因此有人认为古来写作「卍」形有误,如《楞严经》卷一就有「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而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却认为应以「卍」为准。

从广义来看,卍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徵,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等国家中都有出现,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都使用。那麽,中国古代是否也出现过卍字图案呢?

一九八O年在青海民和县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卍字纹长颈壶。壶的周围有四个卍字形的图案,线条圆熟,勾画清晰。图案的空间位置分布均匀,不类草创之作。据一部反映我国观察彗星历史的科教影片的介绍,在一座战国时期的古墓中刻有星座的标座,其中彗星的标志即作卍字形状。

根据资料判断,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卍字形的图案出现。出土这种图案的地区十分辽阔,包括甘肃、青海、广东、内蒙等省区在内,说明在远古时代我国先民对这一神圣的符号并不陌生。中国卍字符号的出现不仅早於佛教的传入年代,而且早於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年代。卍字是我国先民自己创造的一种代表某种崇拜对象的符号,并非伴随佛教而来,也不是武则天制造的。至於近代德国的纳粹党即「国家社会党」的党徽「卐」字,由於「国家」和「社会党」的德文字头均为两S交错而成「卐」形。希特勒认为「卐」字象徵「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因而於一九二○年用作纳粹党党徽。应该指出的是,这与上述佛教的意旨没有丝毫的关系,要加以严格区别。

圣僧图(防火轮图):由海水、莲花、鸟、经书、宝剑等组成。系萨迦班智达创绘,意在不忘先贤的功德。

雍仲:符号为“万”字。吉祥如意的象征。

十象图(九住心图):由一僧人、大象、猴子、兔子和辅助图案组成。比喻学习佛法的九个阶段。

财神牵象图(阿孜热牵象图):由阿孜热牵一头大象在前引路。象征招财进宝、生意兴隆。

八吉祥物(八瑞物):由明镜、酪、长寿草、木瓜、右旋海螺、牛黄、黄丹、白芥子组成。

十相自在:由10个符号(3个图形和7个梵文字母)组成。具有最高的神圣意义与无比巨大的神秘力量。

八瑞相(八吉祥徽或藏八宝):传统吉祥图。有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金轮、金幢、宝瓶、金鱼组成。象征吉祥、圆满、幸福等。

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又称八吉祥徽,指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金轮、胜利幢、宝瓶、金鱼,是藏族绘画中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的装饰精品,多在壁画、饰品等中出现。

吉祥结:藏语称“白比武”。据藏传佛教的解释,它象征着有关宇宙的所有理论和哲学的《梵网经》,它还象征着佛陀之意,如果跟随佛陀—达磨之网,就有能力从生存的海洋中打捞起智慧珍珠和觉悟珠宝;

妙莲:藏语称“白玛”,它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被视为开悟烦恼的菩萨德性的象征。藏传佛教一般认为妙莲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它还代表佛陀的舌;

宝伞:藏语称“斗”。据《西藏佛教密法》伞原指印度,后来引申为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而被使用的遮阳物,当时也作为权威的象征。藏传佛教认为它象征着佛陀教诲的权威,也代表佛陀之头;

右旋白海螺:藏语称“东嘎”,又称法螺贝,佛教中以释尊说法声闻四方,如海螺之音。在西藏右旋海螺视作名声远扬三千世界之象征,也就是说它象征达磨回荡不息的声音,也代表佛陀之语,故法会之际常吹鸣海螺;

金轮:藏语称“阔罗”,又名。据《西藏佛教密法》轮是古代印度的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后来被佛陀用作一种象征物,意味着佛陀有关教法,即真理之训诫。藏传佛教认为,它象征着佛陀教义的传播;

胜利幢:藏语称“坚参”。据《西藏佛教密法》胜利幢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军旗,后为佛教用作对治烦恼得胜利之象征。藏传佛教认为它象征对治11种烦恼,修成正果的胜利,也代表佛陀之身;

宝瓶:藏语称“崩巴”,藏传佛教认为它象征着阿弥陀佛或花密,因而也象征着灵魂的永生不死,也代表佛陀之喉咙;

金鱼:藏语称“塞聂”,藏传佛教画中常以雌雄金鱼一对象征解脱的境地,又象征着复苏、永生、再生等。金鱼还可以认为是慧眼的象征,因为鱼的眼睛可以透视混浊的泥水。金鱼还代表佛陀的眼睛。

六长寿:传统吉祥画。由岩石、河水、柏树、老寿星、仙鹤和鹿组成。意为长寿、幸福。

妙翅鸟(鹏):由人、鸟和牛等多种动物结合而成。表示到达智慧彼岸。 祥麟法-轮:由法-轮和两只卧地麟组成。人们见此心中会生起慈悲之心而乐于佛法之事。

法-轮:圆形。分为装饰托法-轮和无装饰托法-轮两种,象征佛法传播永不停息。

坛城(曼荼罗):有圆形、棱形、八角形等图案,有木质、铜质、土质的立

体坛城。即请佛、菩萨、圣者所居之所。

智慧宝剑和经帙:组画。或宝剑在上经帙在下,或宝剑在左经帙在右。宝剑代表智慧,经帙代表佛法。

日月宝焰图:由太阳、月亮、火焰苗组成。太阳象征法身、月亮象征色身、宝焰象征双运。

异胜图:由雪狮、虎、龙、妙翅鸟组成。象征能够战胜四面八方的所有敌人。

和气四瑞图(敬长图):由大象、猴子、山兔、白松鸡(或鹧鸪鸟)和一棵古树组成。以表祥和、幸福。

生死流转图(六道轮回图):中央为三恶象征物,第二层为六道轮回,第三层为十二因缘苦行。描绘了人生过程中的种种行为,以示于教徒。

斯巴霍图(九宫八卦图):由上、中、下、左、右和文字六部分组成。视为吉祥伏妖、避除不洁的压胜之物。

国政七宝(轮王七宝):指金轮宝、白象宝、绀马宝、神珠宝、女王宝、主藏臣宝和主兵宝。为一种艺术品,绘于寺院等。金轮宝表示法-轮,白象宝表示佛法远扬,绀马宝表示吉祥,神珠宝表示智慧,女王宝表净乐,主藏臣表佛法如宝藏,主兵保护持佛法。

五妙欲供图:由铜镜、琵琶、香水、果实、绫绸组成。为供养佛的色、声、香、味、触。

七近宝(七珍):指的是宝剑、蛇皮褥、林苑、衣服、靴履、宫室、卧具,是轮王所用之物。

火焰宝(喷焰末尼):由火和宝物组成。象征消灾、吉祥。

六灵捧座(六拿具):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即靠背、有妙翅鸟1、龙女

2、神鲸2、孩童2、祥麟一对、巨象;下部即坐垫。由铜、木、泥塑等几种。 六舁座:是供奉佛像的宝座。座基上有狮子、大象、宝马、孔雀、共命鸟和力神。

熬鱼:由五种动物组成。见于寺庙建筑、壁画、唐卡、法器、雕塑中。 吉廓:寺院和佛殿门头上的装饰物(有头没手)。象征“避邪、御敌、招佛”。

八宝塔(八舍利塔):指的是善逝塔、菩提塔、吉祥塔、神变塔、天降塔、和好塔和涅磐塔。

玛尼堆:指刻有经文的石堆。见于山头、山口、路边、村口、神树旁、寺庙周围。

中柱:指佛塔和佛像中的中心柱,藏语称“索兴”。用料以紫擅最佳。

五佛冠:由五块塔状的木或纸、金属薄片制成,每片绘有一佛像或写有代表五佛的种子字。主要用于宗教法事。

钵(钵盂):比丘乞食用的。石制或铁制,色黑如鸦晴,形如半截禽卵。 供水杯(敬水碗):多用铜、银制作,还有铝、玻璃、我锑和不锈钢制品。

为7个一组,分别代表水、水、华、香、灯、茶、饭,是供佛的供品。

颅骨碗(嘎巴拉):密宗法器之一。只供于护法神殿和密宗师的禅房或密室内。系大成就的头盖骨所制。

胫谷号:系人的胫骨制成。在密宗活动中使用。末学专门搜集一些佛教特藏文献,欢迎师兄们分享

护身符:分为园、方、椭圆、菱形等。内有小佛像、经咒卷、圣药、高僧照片等。

长柄鼓(法鼓):法器之一。设于大殿中央左右两排。直径约70厘米,鼓柄长约80厘米。

神鼓:敬供佛的法器之一。置于殿顶平台。直径大小不一,以1.5 米的居多。法会之前和用茶时击鼓。

长号(大发号):用铜合金制成。通长3米左右,直径约25厘米。一般在法会时吹奏。号声浑厚、低沉、有力,可传数里。

唢呐:法器之一。在法事活动中使用。

曼札:见于佛像前的供桌之上。象征须弥山,饰有各种金属和珍珠。在法会中使用。

转经筒(转经轮):分为手摇转经筒、水力转经筒、风力转经筒和木制转经筒等几种。转动时必须从左至右。

天杖:密宗本尊手持之杖。长1.5—1.7米,用紫檀、黑柳木制成。分为上下两端。

禅杖(锡杖):出家弟子防身的工具。用铁和木棍制成。上端有4股或2股,并有钩有轮。

钹(铜钹):法器之一。直径约40厘米,为黄铜和其他金属混合而成。在大会中使用。有独特的打击法。

铙钹(扁钹):法器之一。铜制。在法会、诵经中使用。

佛珠(数珠):法器之一。由108粒大珠子和20粒进位记数小珠构成。用柏木、檀木、玉等制成。

金刚杵:密宗法器之一。用金、银、铜、铁、檀木制作,长8~20指。头有独股、三股、五股、九股不等。代表佛智,有不空、真如、智慧等含义。

十字金刚杵:密宗法器之一。用于法台桌帷、灵塔、寺庙建筑、法器和绘画之中。

碰铃:法器之一。分为藏碰铃、霍碰铃、印度碰铃、尼泊尔碰铃四种。铜制。藏碰铃分为单、双碰铃。单碰铃再午间使用,双碰铃用于早上得朵玛法事。

月刀:密宗法器之一。刀刃状如弯月,刀身有精美图案,刀炳为金刚杵。用铜、银、象牙、檀木等制作。只用于密法中。

斧钺:密宗法器之一。与月刀不同处是有长柄,柄位金刚橛。象征意义是斩断各种烦恼,守持修法,脱离轮回。

避邪铜镜(护身镜):直径约5厘米,厚约3毫米,呈凸凹镜状。为避邪护身之物。

金纲铃:密宗法器之一。口径一般为9~10厘米,柄长9~10厘米,铃高8厘米。一般为铸铃,上乘的为金、银、铜合金铸成,以铜铃居多。

金刚橛:密宗法器之一。分为铜、银、木、象牙、泥等几种。长10~50厘米。橛头为一尖三刃。橛柄雕刻有观音、明王等图案。意表忿怒、降服魔怪。 囊鼓:密宗法器之一。为双面小鼓,形状像“蝴蝶”,大鼓直径20厘米,小鼓8~10厘米。分为圆、椭圆、莲花形等,以圆形居多。其鼓梆由木质、骨质和玉石质。

牦纛:幡的一种。用黑色呢缝制,插于寺庙墙头,也用于法事活动。

福运幡(风幡):见于寺庙周围、神树、圣山、塔、圣迹等处。由红、绿、黄、白、蓝五色,悬挂于门前、墙头,以示招来福运。上印经文、真言咒语、俊马、龙、狮、虎和妙翅鸟、佛像等。拴挂福运幡就是祈祷万事如意、福星高照。

擦擦:用模型印制的小泥塔、小佛像。大者盈尺、小者方寸。题材有佛、菩提、度母、天王、金刚、高僧、塔等,十分精致。可用来做护神佛或愿供物等。

成就者脚印:制成就者在石头上留下的脚印。相传能传递成就者的信息,具有无穷的加持力,顶礼膜拜,能走好运,消灾灭难。

六字真言:指“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直译为:具足佛身、佛智的观音菩萨观照!看门人将它翻译为:祈祷内心的莲花盛开!用佛经的观点来讲,莲花具有五种德行:

第一个就是清净,出污泥而不染。

第二个叫做细腻,莲花很细腻,莲花的花瓣很细腻,摸起来就像很高级的丝绒那样。所以莲花有细腻的品质。

第三个叫做柔软,莲花有一个梗,但是他的梗是没有骨头的。

虽然很柔软,但是他不会折断,所以第四个品质叫做坚韧,莲花很坚韧。 第五个品质叫做芳香,一靠近莲花就可以闻到莲花的芳香。因为菩萨的心和莲花的心是一样的,所以菩萨才会坐在莲花的上面。藏民认为念诵多少万、亿遍后能积功德,得到解脱。

哈达:分为内库、阿喜和索南哈达三种。这是藏族人民表示友好、祝愿的一种标志,在节日、婚礼、庆贺、宗教等活动中广泛使用。

格萨尔艺人帽:用白毡缝制,高35~40厘米,顶尖下圆,顶插孔雀翎和雁绒毛,或插9面彩旗。正面有日月图案。系说(格尔萨王传)艺人的专用帽。 牦牛头:随处可见刻有六字真言和日月的牦牛头。成了一种藏文化的象征。装饰或供奉牦牛头,可消灾避邪。

吉祥斗(卓松切玛):用木质的广口斗式器具,主要在藏历年时使用。其大小不一,大者长60厘米,高25厘米;小者长35厘米,高20 厘米。上绘有花

篇五:索达吉堪布:金刚经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智悲云聚中,降下善说雨,

成熟诸众者,敬礼释迦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有人终生念此经,未知其义真可惜,

有人常为他人说,自未尝义真稀有!

其多汉文注疏本,我皆阅尽未满意,

故此发挥自智慧,撰著金刚经义疏。

蒙受文殊加持力,前人未解之深义,

或许此处已明示,具缘智者当细阅。

释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经论命名的方式有以比喻命名、以弟子请法而取名、以时间取名等共计八种。取名之必要在《楞伽经》中云:“若不立名称,世间皆迷蒙,故佛巧方便,诸法立异名。”为了便于分辨取舍,每一个法都有属于自己的名称。上根者,能依靠经论之名而知义,中根者可以依名解其大意,下根亦能依名查寻此书。此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藏文又名《般若之百颂》。般若是梵语,通常译经的时候有五种文不翻,此处般若有多种含义故不译,本经以金刚比喻般若智慧,般若波罗蜜是智慧到彼岸的意思,即依如金刚坚固的般若智慧,能摧毁我法二执,永出三界,到达智慧彼岸获得大安乐涅槃的果位。《摧魔金刚仪轨》中讲述金刚具有无坚不摧、不坏、不变等七种功德;内典中也说帝释天王手中持金刚与阿修罗战斗,此金刚是由一位仙人的骨头做成,能摧毁一切而不为他坏。同样,般若空性犹如金刚,能摧坏一切世间颠倒邪见执著,这些邪执却不能损坏般若智慧,真正有了般若正见,世间任何邪魔外道也不能动摇。 索达吉堪布著疏

这里宣说金刚般的智慧,也叫金刚心,如《大智度论》卷四五云:“一切结使烦恼不能动,譬如金刚山,不为风所倾动,诸恶众生魔人来,不随意行,不信受其语,嗔骂谤毁,打击闭系,斫刺割截,心不变异??诸虫采啮,无所亏损,是名金刚心。”

译者: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姚秦是中国古代魏晋北朝时,北朝十六国之一,国主姓姚,历史上称为姚秦,亦称后秦。三藏法师是指精通经律论十二部佛法并能弘扬者。鸠摩罗什,译成汉文曰童寿,指大师幼时即有长者之德。大师出生于古龟兹国(新疆)七岁出家,日诵千偈,十二岁即精通小乘教义,声名远播。后来又广学大乘,通诸玄义,有三果罗汉为大师授记:若三十五岁之前不破戒,大乘之法,将以他的力量广弘于震旦(汉地),但于自身无利。大师回答:只要使大法流传,众生觉悟,虽自身无益,苦而无恨。大师每次至西域诸国说法,诸王都长跪在座侧,请师登踏上座说法,前秦苻坚为得到大师数次兴兵,却未成功;吕光得大师后,因他不信佛法,对于大师种种虐待,师皆忍受。后来姚秦国君迎请大师至长安,集八百高僧于逍遥园(今户县草堂寺)辅佐其译经论九十八部,三百九十余卷。国君姚兴害怕法嗣无继,赐宫女,师不得已受之后,另行别住,每次讲经前都说“譬如臭泥之中生莲华,但采莲华,勿取臭泥”。有弟子想效仿大师与女人共处,大师即取针一把吞下说:“你们能不能吞下这些针,如果不能象我这样,怎么敢学我的行为呢?”大师临终时发愿说:如果我所翻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火化后舌头烧不坏,如果有错误,舌头就烧化。当他圆寂荼毗后,唯有舌头没有烧化,大师的舌舍利塔至今尚存。唐道宣律师曾经问天人,“为什么现在人都喜欢读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经典?”天人说:“鸠摩罗什曾任过去七佛的译师,他所翻译的经典,深得佛心,所以人们都喜欢读诵他所翻译的经典。”

本经有多种译本,三国时菩提流支、南朝真谛法师、隋达磨笈多、唐玄奘及唐义净都曾译过此经,总计六种。古今流传最广的当首推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译经的差别不外乎二因,一所依梵文版本不同,二义译与句译的不同。此经以大师真实语的加持,无幽不显,无微不彰,文辞简洁流畅,历代持诵者多有效验。

藏文译本前有“顶礼一切佛菩萨”的译礼句,这是藏传佛教释经的传统。藏地金刚手菩萨化身的藏王赤热巴巾曾规定:翻译三藏前都应加顶礼句,经藏以十方诸佛菩萨为对境做礼,律藏以释迦牟尼佛为译礼的对境,而论藏则以三世诸佛智慧的总集文殊菩萨为对境。译经前作译礼主要是为了遣除译经中的一切违缘,增上一切顺缘,亦为了遵循王规,明确属何部所摄。由此经的译礼可知《金刚经》归属大藏经的经部。

此文中间的三十二分品如“法会因由分第一”等,佛经原来中并不存在,是梁昭明太子后来所加。藏文译本中没有分品,其他的几个译本也是没有的。世亲论师的讲义有分品,江味农居士的讲义分为一百八十四品。另有人认为:佛经里不能随便妄加分别念,昭明太子因在经上加分品,故一直在受苦报。但此事难予定夺,法王如意宝曾说:“因果方面的问题很难以分析。”原则上,佛经不能加分别念,但在佛经里加许多凡夫人的分别语言会不会有一些果报,难以确定。另一方面,如果分品、略释、科判等的语言不能加,那么我们现在解释佛经时也会有些困难。如果不是故意对佛经作诽谤,在解释佛经时,加一些语言或科判,对理解原经文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样做可能不会有很大的过失。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是我亲眼所见、亲耳听闻的:当时,佛在祇树给孤独园的地方与上座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及大菩萨众共在一处。

佛经的缘起为表明佛说法的时间、地点及说法的因缘等。“如是我闻”是后来经典的结集者所加,释迦牟尼佛在《涅槃经》中开许阿难等弟子结集三藏,结集时可以于卷首加“如是我闻”,表明以下的经文由结集者亲闻,中间加问答者等联结语,末后加“天、龙、人非人等欢喜信受”此类语句。所谓佛经,有佛陀亲口宣说的,有佛开许后成为经文的,亦有佛陀加持而成的佛经。佛灭度后过十二年作了第一次佛经的结集,第二次结集是佛灭后八十年,第三次结集在一百八十年后,亦有说三百年后。关于三藏结集时间有很多说法,无论历史年代如何,经过这三次结集,三藏全部由文字表示出来并流传至今。三藏分别由多闻第一阿难尊者诵出经藏,持律第一优婆离尊者结集律藏,又由头陀第一大迦叶尊者结集诵出论藏。此处“如是我闻”显然是阿难尊者所加,由佛开许而成的经文。

佛教史上,对于佛的圣诞及成道说法时间有许多诤议。有说佛陀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入灭,也有资料说佛讲法四十五年,林林总总,众说纷纭,佛陀何年何月说此经均无明确记载,故说“一时”而未标明具体年月。另一方面佛在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当中为不同众生宣说八万四千法门,现不可思议大神通力,故说“一时”。道宣律师曾问献供的天人:“佛灭度后去往了何处?”天人答:“尊者问哪一尊释迦佛呢,佛正在为人说法,您是问法华会上的,还是涅槃会上的,还是华严会上的,无量世界有无量释迦佛三时说法,尊者问哪一位呢?”由此可知,此“一时”,非彼一时,法无定法,佛的境界非凡夫可以分别揣度。

此经的缘起依五圆满讲法,即本师圆满为三界教主,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境圆满为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眷属圆满为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及大菩萨众。藏文译本与义净译文皆有“大菩萨众”,憨山大师的《决疑解》也解为共大菩萨众俱。后代有说此经是为小乘比丘所说,实属谬误,此经不仅宣说小乘圣义亦具足大乘庄严之意;时间圆满为佛托钵,乞食之后;法圆满为本经所述般若藏甚深法义。

印度六大城市之一的舍卫城,是释迦牟尼佛宣说第二转般若无相法轮的地方,著名的祇树给孤独园就座落于此,这儿也是佛陀在神变月(元月一日至十五日)显示种种神通变化降伏外道六大本师的胜地。为了纪念这段历史,现在每年神变月,雪域明珠拉萨都会举行隆重的祈愿法会,色达五明佛学院也在这十五天中举行十万持明大法会。关于祇陀园的由来有一段典故:给孤独长者,看中了祇园幽静雅致的环境,就想买来供养佛及比丘们。祇园主人祇陀太子戏谑要求说:“听说您的钱很多,如果您能以黄金铺地,随铺多少就卖多少给您。”给孤独长者前世曾为罗西多施主供养过去六佛,所以今生有很殊胜的福报,他可以看见地下的宝藏并且能加持土石变成黄金。给孤独长者依其福报,用黄金铺地,太子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还剩一块时,对他说:既然您买地供佛,剩下的地不用铺了,让我也供养佛吧。给孤独长者后来迎请天人在这块地上建了一座经堂,故此园名为祇树给孤独园,一九九○年,我随上师如意宝去印度朝圣,黄昏时抵达给孤独园,当时那里没有寺院也没有城市,只是一片空旷,时过境迁,供养释迦牟尼佛的殿堂也不复存在,整个祇园在夕阳下显得苍茫而凝重。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当时接近午时用餐的时间,佛陀整理衣裳,仪容齐整后,庄严安详的持着钵盂,缓步入舍卫城乞食。

上午,世尊与诸眷属外出化缘,佛陀先整理了自己的衣服。衣,亦名福田衣,是出家人的法衣袈裟。做为修行人衣着应该齐整,只要不是为了打扮,威仪具足不仅不会让他人生邪见,而且可以引发世人的恭敬心与信心,使他们种下善根,佛陀如是注重威仪,后学的佛弟子也应该仿而效之。佛托钵是否如凡夫一般因饥饿而乞食?并非如此,释迦牟尼佛已圆满自他二利,成就正等觉的果位。佛安住虚空藏等持时,世间所有的财富可以圆满获得,而且佛可以运用不可思议的禅定力,使一物变多。在一次饥馑年,佛陀担心阿难尊者生在王族不能忍受饥饿,一天,佛给了阿难一粒青稞,阿难吃后,七天不觉得饥饿,也不用吃饭,阿难感觉很稀有并对世尊生起极大信心。佛的身体也与凡夫不同,《涅槃经》云:“如来之身非杂食身。”《秘密不可思议经》中也说佛身体无有内脏,犹如金丸。既然佛陀不需要饮食,为什么还要显现化缘乞食?大慈大悲的佛陀是为了使众生积累资粮,以给众生宣说佛法为目的而行乞食的。《法华经》中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以此因缘,佛在众生面前显现这些平凡的形象。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佛在舍卫城中挨家次第乞食后,回到祇树给孤独园,用完斋饭,又收拾衣钵。然后洗足,铺座跏趺而坐,安住于正念中。

佛制出家众以乞食清净自活,乞食应该“勿越贫而从富,勿越贱而从贵”,此即佛所显现的次第乞食。乞食具足持戒、修福降伏我慢、具足惭愧等功德,现代南传比丘还保持乞食的传统,早晨比丘们著衣持钵外出化缘,求福的施主们更是提早准备丰盛的食物等着供养,通常比丘会把满钵的食物带回寺院食用,中午就不再外出化缘。午食后,佛自己收衣、洗钵、洗足,然后住于正念。玄奘此处译文为“端身正愿住对面念”,义净译为“正念而住”,每次佛陀讲法前都安住于正念之中。修行人平常生活中身体端直很重要,斜着靠着等不良姿式会使气脉不通畅,健康和记忆力都会受影响,藏传佛教特别重视身体端正,强调看书、听法时都应端身正念而住。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尔时,须菩提长老从大众之中起立,以左肩搭袈裟,右肩袒露,右膝着地的方式,合掌恭敬请求世尊说法。

大比丘中为首的僧人或出家受戒二十年以上者称为长老。在般若经中,须菩提长老的名字常常出现,长老须菩提是金刚法会中最主要的一个人物——请法者。释迦佛为弟子传授大乘般若法门后,第一个开许须菩提传授,他是精通佛陀般若密义的大圣者。以前的一些论典中认为,须菩提形象上是小乘声闻,但实际他是文殊菩萨千百万化身的一位。此处玄奘译文前有:“时诸比丘来诸佛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具寿善现亦于如是众会中坐。”义净译为“时诸比丘来诣佛所,顶礼双足,退坐一面”,即当时大比丘及大菩萨们在佛前五体投地三门恭敬顶礼后,右绕佛陀三转,退坐一面。藏传佛教中人们无论转绕神山、佛塔或转经轮都必须右绕。右绕有修建的功德,左绕有毁坏的过失,只有笨波教徒才会左绕。而一些佛教兴盛地方的佛教徒左绕佛塔,这是很令人心痛的现象。经藏中专门有《右绕佛塔经》等佛经,讲述右绕佛塔的功德,作为佛教徒,基本的因果取舍的道理一定要懂,不然毁坏自己的善根是非常可惜的。印度请法时“偏袒右肩”或“偏袒一肩”是最尊重的礼节。出家人左肩搭袈裟,袒露右肩,左脚掌亦着地,合掌一心,以此方式恭敬的请法。

“稀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须菩提首先赞叹佛的功德:“真是很稀有!世尊,如来您以最殊胜的护念善为护念着大菩萨们,如来正等觉以最殊胜的咐嘱已经咐嘱诸大菩萨们。”

世间有很多大教主,但他们并没有使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而释迦牟尼佛真实饶益了一切众生,所以此时须菩提不得不赞叹,不得不感到稀有。如来是佛的十种名号之一,以佛的十种不同功德称佛为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随念三宝经》中对于每种名号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