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给史铁生母亲的颁奖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3:24:59 作文素材
给史铁生母亲的颁奖词作文素材

篇一:赞史铁生

赞史铁生

意志如铁胜残疾,信念似灯耀人生。

立言立德立榜样,文学青史葆姓名!

读史铁生·灵魂的事之随想

二十一岁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风华正茂的年龄,这个年龄有太多的梦想与渴望,需要我们去追求和拼搏。每个人都渴望上帝给我们一个健康的体魄,因为这是追求一切事情的前提。可就是在这个年龄,上帝仿佛特别光顾他,以后接下来的日子也是,他在医院里度过了他的二十一岁。尽管他是知识分子,是无神论者,但难免也在心里向上帝默默的祈祷着,因为每个人都有渴望生命的欲望、对生的渴求。

曾在住院过程中,一位医生主任的话对他受用终生,就是“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一句简单的话,在以后的若干年,当他频繁的对死神抱有过幻想时,这句话就会浮现在眼前。一个人慢慢地去做些事于是慢慢地有了活的兴趣与价值感。

人真的不能缺少友情,一旦失去友情的滋润,整个人也会变的落寞。从史铁生的身上,我更加感觉到

友情能把一个绝望的生命领出死谷,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在与一起插过队的朋友谈笑、唱歌时,他的意识里暂时会忽略死神的存在,起码对他心里来说是一种放松与安慰。当朋友走后,一种创作的欲望便开始萌生。他还是活回来了,我知道在他心里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他活下去,并且活得有价值。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徐志摩在这句诗中未必牵扯到生死,但在史铁生看来,确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在写作的生涯当中,他懂得了怎样去承受苦难,怎样用顽强的意志去体验生活。

在史铁生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我与地坛》,我想任何人读了以后都会感触很深。对一个残疾的弱者,一个为命运所胁迫而遭受苦难的人来说,最好的做法就是让他独自去一个僻静异于思考的场所,任凭他怎样地去拷问上帝的不公,释放自已内心的压抑与不快,在地坛里史铁生找到了自已的精神家园。其实在生活之中,我们每一人都需要一个能倾诉自已内心感受的场所或是精神寄托之地。在史铁生觉得,这座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他,等待他的出生,然后又等待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苦苦的历经沧桑的等待了四百多年,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其实谁都能明白,这座弥漫着沉静与宁静光芒的地坛触动了

他的灵魂,是他一直寻觅的内心寄托罢了。在这里史铁生悟出了许多道理:有关于生死的,有关于苦难的。 在这篇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句:在这十五年里,在园里不但处处有过我的车辙,在有车辙的地方也有母亲深深的脚印。母亲可以说是史铁生一生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在史铁生的心里,对母亲总有一种歉疚的情感。其实我们都能理解,一个活到人生最美好的年龄而突然失去双腿的人,内心的痛苦与失望无处去释放,有时候母亲只能成为接受牢骚的对象。其实殊不知母亲内心的苦只能咽在自已的肚里,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已,宁愿代替儿子去承受苦难。曾有好几回母亲来园子里找他,步履茫然又急迫。他看到了,但不知出于一种什么想法,让他决议不喊母亲,后来他在文章中写道,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男孩子的倔强与羞涩。但这只能给他以后的生活带来痛悔,母亲的猝然去世,这种内心的愧疚之感越发显得鲜明。母亲一生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豪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逝,在史铁生的心里印的很深很深。

是的,这座历经沧桑的地坛,蕴含着一份特有的安静与清纯之气,这个园子承载着史铁生太多的记忆:有纷乱的思绪,落寞的心境,有坦然的心魄,乐观的心境,也有史铁生全部的情感寄托,包括对母亲的思

念,对生死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总之,我觉得史铁生对地坛的感情没有谁是真正能够感受到的。

史铁生给人的感觉很真实、很坦然,他常常省察自已的内心,他的文字明净、不带有一点杂念,总给人一种淡淡的感觉,且能让人回味许久。

从史铁生的身上我们能感触得太多了。史铁生说过他喜欢霍金—-另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他用作品照亮了宇宙,而其实他照亮的是人类的心灵。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世间最为健全丰满的思想。

篇二:试谈史铁生散文中的母亲形象

试谈史铁生散文中的母亲形象

摘 要:史铁生在二十一岁那年双腿突然瘫痪,他是如何走出

心灵的深渊,而对于推动他重新一步一步构建自己的生命观与世界

观的力量,除了凭借他自身的哲学智慧与精神探索,还有其他动力

吗?“爱情”与母亲无疑是其中两个重要因素,尤其是母亲,在史

铁生选择写作、精神世界的构筑、“爱”的反思、“超越苦难”等形

而上的努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剖析“母

亲”这个在他散文创作生涯里时常出现的形象,是我们探究史铁生

思想轨迹的另一个重要维度。

关键词:史铁生;母亲;苦难;宗教精神;终极关怀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11)35-0003-02

史铁生在1972年左右双腿突然瘫痪,不得不从延安病退回北京(相

关内容见《我二十一岁那年》)。经历一年半的住院治疗,也经历了

精神的巨大危机之后,他开始在病痛中长期艰苦挣扎的生活。之后

他工作于街道工厂,画彩蛋和仕女图,业余开始文学创作(“一个

人,不管他曾经于死神的关系多么密切,如果现在他想活下去试试,

他总得做些事,否则不劳而食你会觉得羞耻,否则精神无以安顿你

会觉得时间漫长有如徒刑。”1979年史铁生开始在正式刊物上发表

作品,1985年之后他怀着人道主义的终极视点转向对人类困境与精

神的思考。那么,在1972年至1985年间处于人生低谷的史铁生又

是通过什么力量“超越”了“苦难”而豁然开朗的呢?又是哪些动

力推动他重新一步一步构建自己的生命观与世界观的呢?

史铁生由最初的关注自身的残疾到关注人类的残疾,由最初的接

受苦难到超越苦难,“对终极的发问构成了他与世界的根本关系,

也构成了他的写作的发源和方向”(周国平《读的笔记》),在这些

过程中他始终抱有终极关怀精神。他在写作之夜探寻人的精神和灵

魂的同时,也会怀想自己当初“走出心灵的深渊”的原因,胡山林

先生曾经归纳了五个方面原因:友谊、爱情、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对死亡具有的幽默态度、悟透人生是一个过程。笔者认为胡山林先

生忽略了在史铁生人生里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母亲对他的影

响。

在史铁生散文名篇《我与地坛》中,母亲是一位贯穿始终的人物。

他在《故乡的胡同》一文里也写过:“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

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

树。??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了我,几年后我的恋人也

远走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这里的

“她们”指的就是母亲与恋人,分别对照着母爱与爱情。“爱情”

与“残疾”两个词汇在史铁生后来的写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由

残疾走向爱情,这是史铁生的思路”。而母爱主要体现在史铁生作

于1984年的《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第一次盼望》等文以及

后来的《我与地坛》、《故乡的胡同》、《庙的回忆》等文章之中。从

这些文章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母亲这个角色在史铁生选择写作、精神

世界的构筑、“爱”的反思、“超越苦难”等形而上的努力中发挥的

作用与深刻的影响。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

抱着希望。”“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

瘫痪之初“我的脾气变得暴露无常”,“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

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

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合欢树》《秋天的怀念》里的

这些描写,勾勒的是一位卑微地祈求、默默地关注的母亲形象,是

一位执着地试图用各种途径各种方法传递生命火种的母亲形象。史

铁生后来在《对话四则》中说:“尝试也是一个有价值的过程。鉴

于我们的选择无论多么科学多么慎重,我们仍有失败的可能,所以

我们还是把注重点从目的移向过程。”这种“尝试”、看重“过程”

的态度,无疑不是当初她母亲一句句“推着去走走”的遥遥呼应。

他在《病隙碎笔》里强调“皈依并不是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

皈依是一种心情,一种行走的姿态。”“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

到天堂。”“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

是精神的恒途。”这种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进一步追寻,更是对“过

程尝试”的宗教式升华。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

为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

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

么。”史铁生后来明白:“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

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

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

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

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

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正是

洞彻了母亲的“受苦状态”,史铁生面对困境的思考更加深入了,

他在探索摆脱精神绝境的道路,后来他意识到不只是残疾人时刻面

临着苦难,所有人也都时刻面临着苦难(他悔悟到了自己母亲生前

隐忍的付出与受到的“苦难”绝不小于他的精神煎熬),他揭示出

人的三种根本困境,他找到了“宗教精神”,找到了“灵魂”,他发

现“爱的问题存在与否,对于一个人、一个族、一个类,都是生死

攸关,尤其是精神之生死的攸关”,因此他抱着“文学应当更多地

关怀人的精神问题亦即终极问题,文学的根,应当是与人类生命相

始终的根本困境”的信念,对人类的命运投以深切的关注。而这些

信念的根本动力,其中有一部分可不可以理解成来源于母亲生前对

他不求回报的付出与母亲默默承受的“苦难”呢?

史铁生接受了苦难,他在《我与地坛》里就说:“就命运而言,休

论公道。”在世俗和情感层面人们愤慨无比的所谓命运的不公平与

不合理,其实就是哲学上所谓的“差异”。人们希望没有差异,并

未消除差异而奋斗,然而可以想象没有差异的世界么?没有差异还

有世界么?“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

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史铁生还在《合欢树》

中写他坐在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迷迷糊糊地,

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他接受了母亲逝世的现实,他承认了“苦难”的既定存在,这种对

“苦难”的理解和化解,与他的哲学智慧、独特深刻的终极视角以

及他在精神领域的孜孜探索密切相关。他在《好运设计》里说:“所

谓好运,所谓幸福,显然不是一种客观的程序,而完全是心灵的感

受,是强烈的幸福感罢了。没有痛苦和磨难你就不能强烈地感受到

幸福??那只是舒适只是平庸,不是好运不是幸福。”同时他做到

了辨证地看待苦难与幸运,”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

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发现了命运的偶然性

与不公平性,也就解释了史铁生说的“所谓命运。就是一出‘人间

戏剧’需要各种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如

果把苦难称为炼狱的话,那么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必经炼狱,炼

狱不在终点上而在整个过程之中,这就是人生的真相,即所谓的‘本

真生存’。”

在接受、理解“苦难”的基础上,史铁生以“宗教精神”,“灵魂

篇三:史铁生笔下的母爱

史铁生笔下的母爱

史铁生,是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1969被安排插队,在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不幸的命运并没有停止,史铁生又被查出患有肾病,并发展至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他只能自嘲 “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把自己的写作与他的生命融汇在了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表达出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生命的苦难并没有打倒他,明朗和欢乐是他行文的基调,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因此,被敬为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受之无愧。在他短暂却很精彩的一生中,母爱呵护着他度过那段最难熬的岁月。于是,他用朴实的笔调将母亲的坚忍、伟大、平淡却真切和毫不张扬的爱一一表现了出来。

母爱有很多种,然而对身有残疾的儿子来说,母爱更显得伟大,伟大到倔强的史铁生不愿意坦然接受,甚至总是会有意无意地伤害到最亲最爱的她,但她却从来都毫无怨言、耐心呵护他的最爱的儿子。

地坛是座废弃的古园,园子已经荒芜得像一片荒草地,但对于双腿残疾,当时找不到工作,又没有好去路的作者来说是最好的避难所。在这里,没有世事的打扰、命运的纠缠。他感觉到只有这样的宁静之处,才是他的归宿,才是上帝对他的恩赐。在地坛里,只有昆虫,有花草树木的陪伴,可以闭上眼睛想自己的无奈。他想到最多的是死,想到了为什么要出生,想了好几年,直到有一天他恍然大悟:死是一件顺其自然而不是急于求成的事,只要想着怎么活着就行了。

母亲理解儿子的苦楚,对命运如此坎坷的儿子,从来没有要求,只有默默的关怀,每次儿子出去的时候,总是给他准备好东西,送到门外。作为儿子,直到有一次回去拿丢的东西,才知道母亲每次送他出门,都是目送着他远去,看着他,不知道是多久。很久以后,作者才明白,作为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是翻倍的,只是他当时只无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忽略了母亲甚至所有人的痛。

当年轻莽撞的他尝试着躲开母亲视野的时候,开始和母亲捉起了迷藏。地坛比他想象的大得多,母亲不知道走过多少焦灼的路,用他的话说,便是“我走过的地方,也都有母亲的脚印”,在不停地寻找着他曾经待过的那些地方。虽然他看到母亲无数次,但是他倔强得不愿意开口喊母亲,直到母亲找到他为止。

多少年后,他一直后悔自己当初的倔强莽撞,想告诉所有的孩子以后不要和母亲做这样的游戏,因为这样只会让爱你的亲人焦急,伤心。

来地坛里的有年轻的伴侣,有追逐梦想的人,有幸福的老人,也有不幸的人。一年又一年,来的来,走的走,唯有母亲的呼唤萦绕在作者心头。母爱总是陪伴在你的身边,随时告诉你回家的路。史铁生的母亲一直都在小心翼翼的呵护他那颗脆弱敏感的玻璃心。母亲也是一位漂亮聪明、热爱生活的知性女性,她热爱养花,却更爱她在最美丽的时光瘫痪了儿子,在儿子病后,她曾经侍弄的花草全枯死了;即使在医院明确表示她儿子的病目前国内外都没法治的时候,她还是不放弃的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母亲总可以找到稀奇古怪的偏方让儿子吃、喝、敷、熏,有一次作者的胯被烫伤,惊慌了好久,为此时时刻刻守在儿子身边。

史铁生母亲眯着眼在地坛找寻史铁生的场景,总是让我联想起朱自清散文中父亲去买橘子的蹒跚背影,也让我想起中学时,父母在忙完一天工作后来到房间在我额头轻轻一吻,并为我掖好被子的场景。没有一位母亲愿意自己孩子受伤,如果可以,母亲宁愿受苦受难的是自己,她多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快乐幸福的生活下去,没病没灾。我们应懂得、感恩母亲,没有谁生下来就该为我们承担苦痛。如果写作延续了史铁生生命的长度,那么,母亲无微不至却毫不张扬的爱必是加深了生命的厚度。史铁生曾一度沮丧低迷到谷底,拒绝了那时候对他最有诱惑力的“死亡”。是母亲,将这个在最富有青春梦想的年龄折断了双翅的天使拽回了人间。母亲用最朴实、最真诚的爱拯救儿子受伤的肉体和灵魂,让母爱的光芒成为引领儿子前进的灯塔。

篇四:七年语文学案

篇五: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曾自称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对于苏轼、史铁生乃至其他许许多多作家而言,正是所经受过的灾难,锻造出了他们超然世间的精神。也正是在这种精神哲学的指引下,他们的文章能够褪去浮华,震撼读者心灵,正如史铁生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时,授奖词所说:“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的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的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的唤起了我们对自身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

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

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

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

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

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

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是在21岁时双腿瘫痪的。就像文章中所写的那样,他那时心情无比地

糟糕和绝望。

比起邰丽华来,史铁生得以多享用了20年健全的生命,这是一件幸事。但同时,残疾对史铁生的打击又是那么突如其来,不像邰丽华她们,在不谙世事时就成为了残疾人,有一个慢慢接受的时间。在一个年少轻狂、风华正茂的年龄,陡然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打击,无异从天堂坠入地狱,无数梦想、无穷的雄心壮志,都化为

泡影,那种痛苦绝望可想而知。

当时,大夫告诉史铁生,他的病如果是肿瘤,可能还有的救,否则,这辈子就得准备在轮椅上过了。于是,史铁生整天用目光在病房的天花板上写两个字,一个是肿瘤的“瘤”,另一个字就是“死”。史铁生用这种方式祈祷,希望把这两个字写到千遍万遍,或许就能成真,不管是肿瘤还是死,都好。到后来,证实了他的病并非肿瘤之后,他就只写一个字了:“死”。

史铁生的病根是在18岁时落下的。那时他到陕西延川县插队,一次在山里放牛,遭遇暴雨和冰雹,高烧之后出现腰腿疼痛的症状。21岁时,史铁生因为腿疾而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这件事似乎再一次证明了生命的脆弱。只是一次淋雨,就无端瘫痪了双腿,让一个本来鲜活年轻的生命,

无比地接近枯萎死亡。

但是,生命却又总是在脆弱的同时展现出它的韧性。就如同在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生长着的地衣,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依然能够存活。尽管它的生长速度慢得惊人,几百年也长不到一个平方厘米,但它却实实在在地生存着,它生存的目

的就是不要死去,这是最基本的生命特质。

对于史铁生而言,虽然在瘫痪之初,死亡对于他那么具有诱惑,甚至于他每天早晨醒来,都因为自己依然活着而沮丧;但是,他依然活着。瘫痪后的最初几年,史铁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就像他文章里写的那样,暴躁易怒。为了逃避现实的世界,在正常人上班之时,他总是摇着轮椅,到那时还人烟稀少的地坛公园里去。自旦至暮,春秋往复,耗在这园子里。他去过了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

给史铁生母亲的颁奖词

他都在这园子里呆过。

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

我们可以想见史铁生那时的孤独苦闷,但是,不管活得多么艰难,多么痛苦,

生命却始终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死亡依然被一再耽搁。

所幸的是,在痛苦当中,还有亲友的爱在支撑他。母亲要他“好好儿活”的临终嘱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史铁生母亲的生命,因为儿子的残疾,也承受了无数折磨。史铁生瘫痪时,母亲已不年轻,为了史铁生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他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他治病上,

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每一回她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最终,却总

是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

最后母亲终于也绝望了。于是,每次史铁生要动身出门,母亲便无言地帮他上轮椅,看着他摇车拐出小路。每一次她都是伫立在门前默然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有一次,他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猝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没有能够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

岁。

史铁生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史铁生说,正是这样的爱,耽搁了他的死亡。

无论如何,既然活着,就不免就进入了另一些事情。就像小河里的水慢慢丰盈了,你难免就顺水漂流,漂进大河里去了,四周的风景豁然开朗,心情不由得也就变了。终于有一天,当史铁生又想到死的时候,心里说:“算了吧,再试试,何苦前功尽弃呢?凭什么我非得输给你不可呢?”这时候,他已经开始对死亡有一种幽默

的态度了。

启发史铁生的,是卓别林的一部电影,名字叫《城市之光》。片中女主人公要自杀,却被卓别林救了。这女的说,“你为什么救我?你有什么权利不让我死?”而卓别林的回答令史铁生终生难忘。他说,“急什么?咱们早晚不都得死?”这句话让史铁生心中怦然一动:是啊,咱们早晚不都得死? 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