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基层的泥土更芬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0:41:57 体裁作文
基层的泥土更芬芳体裁作文

篇一:泥土的芬芳

泥土的芬芳

“春天里,花占领了天空。每朵花,都有轻柔的翅膀,都有她的芳馨。”有谁看到花香下淡淡的泥土的芬芳?

-----<<梦>>

下了一夜的雨,干涸的大地用尽力气如饥似渴地吮吸着上天给予的恩赐。清早起来扑鼻而来的是泥土独有的清新气味,似乎一切又回归平静,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似乎白天的烈日炎炎显得那么的不真实。

“该死的天气,真的要把人晒化了,不就是一双匡威鞋么,至于唠唠叨叨一早晨么?”心里带着怨气在马路牙子上练着模特步打发时间。代沟就是我说我要买匡威,她说就是一双布鞋,有什么不一样啊!我们的世界怎么这么的格格不入呢。 心中的怨气始终不能随着身上的汗水蒸发殆尽,我加快脚步朝着匡威店走去。

“呵呵。。。。。。哈哈。。。。。。不走了。。。。。。”哪里来的怪叫声。循声望去,一个胖胖的女孩儿正一颠儿一颠儿,两只脚生怕会踩到地下的蚂蚁一样的姿势在费劲地向前挪步。脸上的五官抽搐的让我不敢正视再看第二次。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叫喊着什么,像是刚从外星回来。我忍不住好奇地停下了脚步注视着眼前这个异于常人的小女孩儿。“疼。。。。妈妈背。。。。”哇哇地又哭了起来。旁边有位中年妇女汗流浃背,分不清是汗水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在脸上肆意横流着“孩子,你再走几步。。。。”。

“小心!”我忍不住喊了出来。一个踉跄,那个小女孩儿要摔倒了,那个女人熟练地将自己的身体挡在了前面,女孩儿稳稳的趴在了坚实的却有些单薄的背上,似乎两人的重量应该调换个位置,才会让人看了没那么心疼。女人显出努力的神情,用尽全身的力气,不顾旁人的目光,坚定地向前走着,“孩子,我们回家。。。。。”背影就定格在了那一瞬间。 我转身向鞋店走去,为什么今天的路格外的远呢,怎么走都到不了。。。。。

“妈,我回来了,这是我给你和我爸买的布鞋,舒服也透气,而且也不贵,今天老北京特价。” “那也不便宜,你买上你爱穿的就行,我们这么老了,穿了浪费,我们穿什么都行,不要乱花钱。”今天的话怎么一点儿也不刺耳,这么的好听。

雨季要来了么?一夜的雨让人舒爽无比,让每一个毛孔都通畅,心里的土壤透出的芳香是生命的花朵,更是那淡淡无声的朴实的泥土的气息。

你闻到了吗?不过是泥土,却有着无敌的芬芳。

篇二:泥土的芬芳

泥土的芬芳 我常常想,既然“红梅”形容革命者的坚贞,“天平”诠释执法者的公正,“蜡烛”代表师者的牺牲......那么,是否有一个合适的词语,可以形容身居幕后,无私奉献的组工干部呢?在我也成为一名组工干部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泥土!因为孔繁森曾说过:老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被埋没的痛苦,要把自己当泥土,让众人把你踩成路就绝不会被埋没。组工干部们就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泥土特有的芬芳! 在我还未正式成为组工干部时,我所了解的组工干部是时间观念很“差”的人,通宵达旦忙加班、披星戴月来回赶;我所了解的组工干部是家庭观念很“淡”的人,一心牵挂公家事,难顾妻儿忘小家;我所了解的组工干部是自我意识很“弱”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周密严格的考察方案和纪律,昭示着公道正派的风范;那对贫困百姓的每一次慰问,讲述着公正无私背后的温情;那群策群力推进的每一项重点工作,彰显着团结拼搏的力量。 成为一名正式的组工干部后,春去秋来多少个夜晚,当家庭的温馨汇聚成海洋的时候,这里依旧灯火明亮,这明亮的灯火,见证着一个个伏案的身影,陪伴着一双双通红的眼睛;寒来暑往多少个假期,当亲人的埋怨泛滥成洪流的时候,这里依然大门敞开,这敞开的大门,注视着一个个匆忙的脚步,记录着一个个紧张的节奏。从傍晚下班后各科室的灯火通明中,我看到了什么是敬业;从一袋袋加班时的泡面中,我体会到什么是辛劳;从领导修改的每一个字句和标点中,我学会什么叫严谨,万众瞩目的台 1

前,听不到我们雷动的掌声;默默无闻的幕后,只看到我们忙碌的身影,我无时无刻被感动着,也在感动中提升着,我以能成为组工干部中的一员而感到无比骄傲。

组工干部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干部,标准应该更高、要求应该更严。围绕中心、服务大聚、争创一流、追求卓越,无论世事变迁,这是我们永恒的目标;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干,不管沧海桑田,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对已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 、对外平等,无论雪雨风霜,这是我们不变的诺言;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管苦辣酸甜,这是我们坚守的家园。 坚守党性、服务群众,因为有一种责任,叫做信念;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因为有一种付出,叫做无悔;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因为有一种精神,叫做勤勉。我们要汇聚力量、直面挑战,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儿,打开一个个新局面;我们要状态满弓、激情满格,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儿,通过一轮轮新考验;我们要咬定目标、专注执着,以“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韧劲儿,绘出一幅幅新蓝图;我们要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以“不经冬寒,不知春暖”的倔劲儿,赢得一次次新点赞。 旧的日历已经收起,新的目标就在前方。当太阳张开笑脸的时候,当月亮睁开眼睛的时候,在一个叫做“党员之家”的地方,在一个叫做“干部之家”的地方,在一个叫做“人才之家”的地方,在一个叫做“组织部”的地方,有一支年轻的队伍,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用汗水浇灌新的业绩,正在用心血抒写新的篇章。

2

乐为志士做人梯,阶阶磴磴向云霓,纵然百千足履后,化为红尘做地基。朋友们,我不是诗人,无法用最美的诗篇来讴歌我们的事业;我也不是歌手,不能用亮丽的歌喉赞美我们的工作,但是请相信,我们愿将自己化为一把泥土,用无限的热爱在平凡中默默的追求,用满腔的赤诚让生命里撒满芬芳。

谢谢大家!

3

篇三:让生命散发泥土的芬芳

让生命散发泥土的芬芳

作者:顾海兰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5年第04期

摘 要:生活是作文不竭的源泉,源泉丰富而不竭,溪水就能欢畅地流个不停。农村学生生活阅历简单,视野狭窄,提起作文往往总觉得无话可说。即使拼凑起来,也是内容空洞,味同嚼蜡。究其原因不是写作方法出现问题,而是写作内容出现障碍。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让它成为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生活体验,并为写作提供素材。

关键词:农村生活;乡土资源;习作素材;挖掘运用

朱熹的《观书有感》告诉我们:“要写出鲜活的作文,就得投身生活实践,只有亲身实践体验,获取的知识的过程更快乐,记忆更深刻。”陈鹤琴先生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教师要善于从丰富的乡土资源就地取材,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并深度挖掘积累素材,带领农村学生逃离写作选材困窘的境地。

一、开辟快乐农场,积累写作素材

陶行知先生认为:“鸟笼毕竟是鸟笼,决不是鸟的世界。”因此他主张扩大教育的范围,把鸟儿放到天空中去,而学校教育要把完整的社会生活向学生开放,与儿童的生活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现在的农村学生享受不到我们小时候挖野菜的快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辨别不了麦子和韭菜。

搬进新学校,崭新的教学楼,400米长的塑胶跑道,一切都是新的,唯独教学楼后的一片堆满瓦砾的空地显得很不和谐,施工方还没来得及种上草坪。在学习萧红的《我和祖父的菜园子》后,学生在文字中享受了萧红在祖父菜园子里的那种自由随性,那种无语言表的快乐,发出感叹:“顾老师,如果我们也有这么一片自由的天地,那该多好。”是啊,这钢筋水泥浇铸的崭新校园已经和城里的学校无异。在他们阅读的片刻,我俯视窗外,楼下那片垃圾地再次映入眼帘。我灵机一动,我们何不利用这片荒地,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既减少了种植草坪的费用,又为他们谋得一片天地,何乐而不为呢?

面对杂草砖头瓦砾,一直最能干的周磊(化名)发话了:“顾老师,不需要您老亲自动手,我们保证一个中午将它整理好。”午饭过后的休息时间,全班学生欢呼雀跃地奔下楼去。总指挥周磊分工安排,在我们的一亩二分地上忙碌开来。我这个“甩手掌柜”被他们冷落在二楼,考虑到安全问题,我还是下楼“观战”。半人高的杂草在空地上肆意生长,根已植入地下很深,想把它徒手拔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两个女生用小锹将根深挖,两个男生拽住根部,一起喊加油,草却纹丝不动,又一个男生加入拔草行列,这回,草根处终于松动。“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在号子声中,齐心协力,三个大男生将草连根拔起,但同时三个屁

股墩着地,摔了个大仰叉。其他观战学生哈哈大笑。建筑之后的地面,混凝土块、埋在地下半截的砖头……一锹下去,“咯噔”一声,原来地下还埋有一颗“定时炸弹”。突然,一声惊喜尖叫声传来:“顾老师,快来看那,我们挖到一个古董。”我哑然失笑,这群“小财迷”。他们小心翼翼拨开罐子旁边的泥土,待一点一点露出来,才发现是半个缸片,原先这片拆迁留下来的。尽管未能如他们所愿寻得一宝贝,但他们享受这过程的惊喜,期待的快乐。

奋战一个中午,地总算整理好了,尽管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尽管有两个女生的手因此受伤了,但阳光下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灿烂,他们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他们又开始着手商量种些什么。农村这个资源不缺,学生从家里带来了茄子苗,芋头苗,空心菜,香瓜子,花生……最后商定外围种一圈苗,中间种花生,这群机灵鬼,他们说,花生好种,易生长。最关键是快成熟时可以拔两棵出来尝尝,生的也可以吃,而芋头辣椒可不行。保燏(化名)和冯佳琪(化名)真是两个细心的小姑娘,不仅带来花生的种子,还向奶奶讨教如何种好花生,现场当起了指挥。男生负责边缘的种植并负责拎水浇灌,女生负责中间。在总指挥的安排下,女生一字排开,蹲着,倒退着种花生。用小锹的一个角挖个小小的坑,坑不可太深,太深的话,发芽不容易出土,也不可太浅,太浅的受不了阳光的暴晒,种子有被晒死的可能。两个小坑之间的距离大概十几厘米,前后两行之间也有十几厘米的距离。每个小坑只能放三四粒花生米,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虽然生长在农村,但学生从来没干过农活,蹲着做事其实是很累人的,大家忙得腰酸背痛,终于将花生种了下去。浇水的闪亮登场,大力士夏宇航(化名)从水池边拎来一大桶水,用勺子从桶里舀起一大勺水,对准一棵花生的坑倒下去,顿时傻了眼。花生在水的强大冲击下浮出泥土,仿佛冲他瞪眼睛。他调皮地吐了吐舌头,招来女生的一片抱怨声。看来浇水也是有一番学问的,不是光有力气就行。刚刚种下去的花生,只需要用一点点水滋润一下即可。那个冒失的小家伙,这回再也不敢大大咧咧,而是仔细耐心地将花生浇了个遍。

从那以后,学生休息时间全在菜地边转悠,俨然一个每天都要去巡视自己土地的“财主”。发现没浇水会及时浇上;发现有了杂草,不等我安排,已经将草拔掉。在他们的管理期待中,作物生长旺盛。种植的过程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体验到家长的不易,更加体会到要珍惜粮食。当他们亲手将成熟的花生从地下挖起、洗净、煮熟,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灿烂,全然忘记当初付出的辛苦。

有了亲身的经历,他们笔下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变得充满活力。一如他们在园子里种植的植物一样,迸发出勃勃生机。大自然做课本,让他们在愉悦的劳动中,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积累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为他们的写作提供素材。

二、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写作素材

乡土资源所涉及的内容是和学生生长和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的。教师应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生活的壁垒,采取有效措施把校内校外各种有用知识资源整合起来。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去增加学生的社会见识,力求课内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同时为学生的作文积累提供丰富的素材。

九华的地藏寺始建于南宋隆兴年间,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远近闻名,素有“去狼山烧香,不到九华地藏寺,功德只有一半”的说法。每年的两次庙会更是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人赶庙会,更有甚者,扬州泰州的香客会一大早赶上一两百里路前来烧香敬佛。作为九华土生土长的孩子,在襁褓里时便被家人抱着赶庙会,对庙会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学校跟寺庙仅有一路之隔,每逢庙会,汹涌的人流堵塞了校门前的马路,车流量特别大,学校从安全角度着想,都会在这两次庙会放假,为此九华的孩子会比其他学校的孩子多了两天假期。

又到了三月初八,学校照例放假。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庙会这个独特的自然资源好好利用,让它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让他们有所感有所悟。在让他们谈谈三月初八的感受时,最幽默的吴喆(化名)一言以蔽之:“上午欣喜若狂逛庙会,下午绞尽脑汁榨作文。”是啊,每次庙会,不变的作业就是写关于庙会的作文。“那庙会给你留下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精炼的语句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了:“人多。”“热闹。”“好玩。”“嘈杂。”一个个惜字如金。这样的感受,可想而知,写作文对他们而言就真是绞尽脑汁,也完成不了老师规定的三四百字的要求。“顾老师,明天别布置写作文了,让我们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天,好不好,好不好嘛?”“顾老师,您最好了,对不?”这群机灵鬼竟然给我来了颗糖衣炮弹。的确,当孩子们的玩被加上附加条件时,多了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玩也玩不痛快,还得惦记着下午在家熬作文。我佯装思考片刻,学生一个个眼神紧盯着我,生怕我宣布那个要写作文的噩耗。我顿了顿,清清嗓音,宣布:“明天没作业!”全班顿时沸腾了。“但老师有个要求,后天到校得跟老师聊聊你在庙会上的见闻。哪怕你观察到一个小贩是如何叫卖的也行。当然如果可能,可以在庙会上买买小盆景,来装饰我们的植物角。”“Ok,no problem!”看着他们欢呼雀跃的样子,想想写作文对孩子们来说是个多么痛苦的事情。

第三天的语文课,成了聊天课,主题就是庙会。首先是灵钰(化名)开头了。“顾老师,别提了!昨天我跟妈妈要了十块钱逛庙会,本来想买个小盆景带到班上来,没想到遇上了奸商!”她叹了口气,接着说:“我在卖盆景的地方,发现有一家的仙人球比别家的都漂亮,其他家的仙人球刺都是绿色,但他们家的针刺有绿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红色的,虽然价格贵点,但我觉得我要是带到学校来,大家一定会夸赞的。当我如获至宝地搬回家,等着妈妈夸有我眼光呢!爷爷首先泼了我一盆冷水,?孙女,你别买假了吧?仙人球的刺哪有红色的呀??爷爷的话给我提醒,我再仔细观察,发现那刺确实只有颜色,没有质感,再用手轻轻触碰,硬邦邦的,没有弹性,看着像塑料的。好事的妹妹拿来打火机点燃,靠近那刺,刺竟然融化了。天哪!我上当了!再将仙人球根拨开,惊讶地发现球体竟然是用一根竹签连着插在花盆里。我遇上奸商了!等我赶回庙会找奸商兴师问罪,可是已经人去摊空。哎,可怜我一世英名竟然毁在一个盆景上呀!”锦梅(化名)接着聊起来,“我昨天花了两个小时,注意观察了一个卖衣服的小贩。因为有点毛毛细雨,小贩无奈地望着天空,大约在盘算,今天如果天公不作美,雨一直下,逛庙会的人少了,生意会大打折扣。但摊位的租金得一分不少呀。他唉声叹气,这时,来了几个大姐姐。小贩的脸顿时阴转晴,满面笑容地迎上去,抖搂着手中的衣服,极力向那几个大姐姐推荐他的货。什么最流行的款式呀,最衬皮肤的颜色呀……唾沫横飞,当那几个姐姐摇着头要离开,他急了,又开出低价拉拢,最终成交,估计那衣服也赚不了多少钱,体会到他们赚钱的不易。”“我还要说……”那节课,我们在轻松的聊天氛围中结束。第二节课,我宣布,将昨天的见闻以作文的形式写下来。没有一个学生抓耳挠腮的,刷刷刷提笔就写。

有了这些生活经验的积累,写作过程也因此而变得愉快,学生不再是闭门造车,不再是无米之炊,他们的笔下流淌出许多精彩生动的文字。要让学生思如泉涌,涌泉的源头就是生活实践。我们必须将他们从封闭的校园课堂中解放出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他们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作文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教师要努力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乡土资源成为学生作文素材的源源活水。只有植根于乡土文化的教育,才更具有亲和力和生命力,因为它源于生活体验、源于真情实感。教师更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本地特有的乡土教育资源,努力让农村学生的生命散发出独特的浓郁的泥土的芬芳。

篇四:泥土的芬芳

泥土的芬芳

——学习曾建同志心得体会(演讲稿)

我常常想,既然“红梅”形容革命者的坚贞,“天平”诠释执法者的公正,“蜡烛”代指为师者的牺牲……那么,是否也有一个合适的词语,可以赞誉那些身居幕后、无私奉献的组工人?在了解了曾建同志的事迹后,我找到了答案—泥土! 孔繁森曾说过:老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被埋没的痛苦,要把自己当泥土,让众人把你踩成路就绝不会被埋没。曾建同志就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我们诠释着泥土特有的芬芳!

我所了解的曾建是时间观念很“差”的人,通宵达旦忙加班,披星戴月来回赶。曾建曾从事教育工作九年,九年来每天第一个走进办公楼的是他,最后一个离开办公楼的也是他,不到30岁就担任了这所全省重点中学的副校长,有着及其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我所了解的曾建是家庭观念很“淡”的人,一心牵挂公家事,难顾妻儿忘小家。在妻子的记忆中,结婚30多年来,女儿上下学,他从未接送过,亲人生病时,他也从未陪伴过”。

我所了解的曾建是性格脾气很“拗”的人,*******,*******。国有企业改革,别人躲都躲不及,可分管党建工作的曾建却主动请缨。峡江县企业改制不是一般的困难,每天一拨拨上访人员守在县委门口,曾建耐心接待,用诚心打动企业,用真心感动职工,最终啃下这块硬骨头。

我所了解的曾建是自我意识很“弱”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生命读秒的最后时刻—他记挂的不是自己,还是工作。2014年2月18日,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住院,但谁也没有想到:从那一天起,这个世界留给曾建的时间仅剩5天。也就是在这一天,家人、同事才知道他早

已身患重病。病榻前,面对这个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病人,伤心难抑的小妹哭骂:“哥哥是骗子、哥哥是骗子,这么多年,病这么重,却从来不告诉我们,就怕我们阻拦他工作!”要走的前三天,面对来看望他的市领导,他躺在病床上强撑着身体说的还是工作;要走的前一天,他脸色憔悴,嘴角还残留着血渍,他留给同事的是一句催促:快回去上班!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

李林森、王彦生、涂红刚、曾建,正是这许许多多可信、可靠、可敬又可亲的组工人事干部用坚强的党性将自己化成了泥土,铺成了路。这是一条承载着我们党发展和壮大的路,这是一条承载着人民希望和重托的路,这是一条承载着组工人事干部理想和信念的路。

我们学曾建,就要学他讲正气。把公道正派作为职业操守、立信之基、立身之本。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从实事干起。接好每一个电话,做好每一次考察,办好每一件事情。

我们学曾建,就要学他增才气。将学习作为知识脱贫、脱俗、脱愚的途径,作为成长、成熟、成功的阶梯。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不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做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

我们学曾建,还要学他养大气。待己大气、对人大气、处事更应大气。正确处理好个人、事业、名利之间的关系。时常想想我们工作是为什么,现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

能成为一名组工干部是一种荣誉、能在组工队伍中得到锻炼是一笔财富,能和这么多优秀组工干部为伍是一份责任。见贤思齐,我愿将自己也化成一把泥土,用辛勤的工作创造新的成绩,用无限的热爱在平凡中默默追求,用满腔的赤诚让生命里洒满芬芳!

篇五:在泥土的芬芳中展现个性

在泥土的芬芳中展现个性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作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农村学生,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他们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农村那美丽迷人的田野山川,讨人喜欢的家禽家畜,颇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日新月异的家乡变化,淳朴勤劳的父老乡亲,力所能及的劳动锻炼,愉快难忘的童年趣事……无不显示出农村作文教学独特的优势。在作文教学中,农村教师恰当地因地制宜,指导思想上始终把握这一点,同样也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平常诗意见文章

没有人比农村的孩子更贴近大自然了。春天万木争荣,鸟语花香;夏天瓜果遍地,绿树成荫;秋天硕果累累,五谷丰登;冬天银装素裹,碧水蓝天。日出日落,四季更替,花开花落,风景如画,带给孩子们多少欣喜啊!那些摸鱼儿、捉黄鳝、捕天牛、粘鸣蝉、扑蝴蝶、摘桑葚,带给孩子们多大的乐趣啊!这么美的景,这么美的事,难道不充满诗意吗?只是这些东西看多了,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了。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定会于平常处见诗意。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把两者相融就是观察生活。农村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要让孩子们平日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景和物,人和事,指导学生现场观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例如:状物写景,可从山川田野、家乡的特产和四季写:写人可从学校老师同学,邻居大伯大妈中选择;记事可从农家生活,农事活动入手。在他们的身边,常常有忙碌的身影,可让他们留心观察。例如,让学生回家跟妈妈做一件家务事,教师提示三方面的内容:(1)学做家务事的时间、地点、名称;(2)做这件事的经过、结果;(3)你学到了什么,妈妈的态度怎样?这种作文是教师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思考,将这个情景写出来——即情境作文。这种作文由于学生的参与和有意识地观察、记忆、思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于一言一动之微

基层的泥土更芬芳

,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要轻易放过。

厚积薄发作文章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作文更是如此,没有厚积之“累”‘也就无薄发之“美”!

1、广泛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俗话说“日积月累,方能生悟”。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广泛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不会写的困难。教师在语文教学

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及时向学生推荐一些符合他们口味,并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书籍,如:《小学生之友》、《童话故事》、《伊索寓言》等等;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自己喜欢的少儿节目,如《大风车》、《东方儿童》等,以达到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的作用。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读书积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读读物产生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所以在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的前提下,鼓励他们积累课文里或课外读物中的好词妙句、名人名言、精彩片断,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仓库的内容。

2、参与实践,充实生活积累。

常言道“言为心声”。没有经历,那么心声来自何处?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从劳动中吸取有趣的生活素材,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教师要带学生走向大自然,观看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观察蚂蚁搬家、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绚丽等。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种花栽树,游园踏青,参观访问,义务劳动,开展主题班会等。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充实的内心感受,怎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言?

异彩纷呈品文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 心理学家盖兹也曾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表现成功的欲望,尤其是小学生。一次展示,一句赞美,可能会让他们铭记终身,哪怕是一丁点的鼓励也会让他们激动好一阵子。

为此,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评价的标准要“因文而下”、“因人而异”。特别是面对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对其作文不能有“满山是石头,不知何下锄”之叹,而应本着“璞玉待啄”的宗旨。可对其书写的工整,错别字的多少,用词的准确和词句的通顺入手,作恰如其分的分析,捕捉其闪光点,提出修改意见,用饱含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习作劳动的喜悦。

每次习作之后,教师还应该抽时间在课堂上创设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首先是每个同学把这次习作中认为最得意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犹如“百花齐放”,然后,教师选最优秀的作文让大家一起鉴赏,评论长短,各抒己见,如同“百家争鸣”。这样,学生在互相激励与鞭策中增强了自信,激发了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该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舞台。第斯多惠说过:“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在学校里,教师可通

过校园佳作宣传窗、班级优秀作品展、学校广播站等为学生提供作品展示的平台;还可组织各种活动,如作文比赛、优秀作品朗读等,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还应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学生的作品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这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这样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和表现的机会,便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和社会的赞扬声中得到了力量,自然就会把作文当成一件乐事,就能越写越好,从而走出作文困境。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农村小学作文改革的路还任重道远。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累丰富咐的写作素材,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使学生思绪如泉涌,妙笔能生花,诚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