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张灵甫遗骨埋羊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32:21 高中作文
张灵甫遗骨埋羊圈高中作文

篇一:张灵甫将军遗骨被埋羊圈,法律对遗骨有哪些规定

张灵甫将军遗骨被埋羊圈: 法律对遗骨有哪些规定?

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 邓忠开

2012年8月,微博网友“沂河边的乌鸦”就曾发布消息说:“抗日名将张灵甫的遗骨,至今埋在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董家庄村一户村民院中,该处院落污秽嘈杂,张灵甫遗骨埋在羊圈下方,任由踩踏”。2015年1月21号,名为“74师师长张灵甫之子张道宇”的实名认证微博转发消息,并表示“多次前往沟通都是索要巨款”“近期前往,他们说要20万才让动土,如果鉴定不是他不管,如果是想要移走灵柩再谈再给多少钱。”

以上消息,一经媒体报道后,即引发网上网下一片热议,甚至有网友认为“该农户行为简直是敲诈”。本文对此暂且按下不表,现就遗骨在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作一探讨,以飨读者。

遗骨是特定物,目前我国法律对其法律性质尚未作出明确规定,遗骨本身的性质、权利归属等问题在认定上,依然模糊不明,但遗骨会涉及到死者亲属的哀思、悼念和一些民风民俗的相关问题。从所有权角度讲,遗骨应该属于死者近亲属全体共有,亲属对死者就遗骨进行哀思和悼念的权利是应该被尊重的。

《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及《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3条规定,公民、法人对于挖掘、发现的埋藏物、隐藏物,如果能够证明属其所有,而且根据现行的法律、政策又可以归其所有的,应当予以保护。很显然,此遗骨为埋藏物或隐藏物,但非国有,亦非此村民所有,如果经相关鉴定机构鉴定后,被证实羊圈下方之物确为张灵甫将军遗骨,那么,遗骨自然归属于张灵甫将军之子张道宇先生及其众近亲属。

《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物权法》114条规定,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发现隐藏物等的,可参照拾得遗失物相关规定处理。因此,此村民有返还遗骨的义务

至于返还遗骨所产生的费用,根据《物权法》第112条规定,拾得人享有必要费用返还请求权。拾得人对遗失物所支出的保管费、维持费、通知费等必要费用,有权请求权利人补偿。至于补偿多少,双方协商一致即可,听闻羊圈村民就张道宇想将父亲灵柩移走而讨价还价,如果说村民的要价在法律允许的适度范围内,虽然于道德有碍,但也尚属情有可原,并不违法。但如果索要数额远超“适度”范围,则于法无据,类似于“敲诈勒索了”。

因此,根据《物权法》112条及《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4条规定,如果村民漫天要价,权利人要求其返还而拒不返还,则有可能会因此而丧失必要费用返还请求权,甚至有被起诉侵权的可能。

张灵甫将军遗骨落到如此这般窘况实属阴差阳错,但提到遗骨就不妨说说侵犯死者名誉权问题。张灵甫将军是个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对其评价好恶非本文探讨范畴,但根据1989年4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亡人的名誉权应受法律保护的复函》的精神,任何人死后,其名誉权依法均受到保护。

历史跌宕,彼时此时,笔者建议所涉各方克制一己私利,尽可能在尊重死者

亲人意愿、尊重民风民俗、积极协商解决的前提下妥善处理此事。

(金牙大状律师网原创,欢迎转载,但需注明出处)

篇二:张灵甫之子:父亲遗骨被埋羊圈 农户要20万才让鉴定

张灵甫之子:父亲遗骨被埋羊圈 农户要20万才让鉴定

2015年01月23日 04:05

来源:华商报 作者:王蕾

原标题:希望有关部门帮助让父亲张灵甫魂归故里

1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现西安市长安区)东大村的著名国民党抗日将领张灵甫之子张道宇在微博中转发一则消息,消息中署名为“沂河边的乌鸦”的网友爆料称,“抗日名将张灵甫的遗骨,至今埋在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董家庄村一户村民院中羊圈下方”。 张道宇昨日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几年前已经与董家庄村沟通过鉴定尸骨一事,但在当时,当地想让张道宇出资为张灵甫在当地建造纪念塔,张道宇却想将父亲灵柩运回陕西。2014年年底再去交涉,院子的主人却表示,光鉴定费就要先交20万,让他非常难以接受。目前,张道宇给山东省委统战部门写信,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帮助自己让父亲魂归故里。

想把他送回家乡去送到陕西西安东大村那边

根据华东战史记录,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特务团将张的遗体埋葬在沂南县董家庄。到了1992年,张道宇的母亲王玉龄请山东人士寻找张的遗骨。此后,张道宇和母亲还去孟良崮遗址去祭奠过。虽然孟良崮离董家庄村并不远,但是王玉龄那一次却没有去董家庄村。此后,张道宇知道墓地在一户农家之后,自己回去看了看父亲。“当时很多人都知道埋在那里,我母亲没有去,我后来自己一个人去的。我的母亲也非常希望父亲能葬入祖坟。”

对于张道宇去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董家庄村一户村民院中想将张灵甫将军的尸骨迁回陕西西安东大村一事,张道宇表示:“我去过两次,2012年左右当地的人叫我过去,在一户农家的后院,据说以前是一个羊圈。他们说要我为父亲盖一个纪念塔,我说我没有兴趣将这个纪念塔放在那边。然后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关注抗战老兵团队的两位志愿者带我又去了一次,但是农户要求,如果要鉴定遗骨的话要20万元鉴定费。如果是我父亲遗骨的话,他们还会要得更多。那家农户说他有五个儿子,大儿子要盖房子,二儿子要结婚,三儿子又要干嘛干嘛。”

至于为何当时不想把纪念塔建在那里,张道宇说:“他们可以赚钱,但我说我没办法弄这个塔。今年是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想把父亲遗骨送回家乡去。送到陕西西安东大村那边,落叶归根,我父亲应该回去。我最近在那里建了个小型馆,也建在东大村,准备把他的一些文物也放进去。”

有关遗骸的鉴定,张道宇对华商报记者表示:“肯定是要鉴定的,国家有关部门来鉴定也是可以的,我自己鉴定也是可以的,为此我愿意花钱。

致信相关部门希望获得帮助

张道宇说他觉得这个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帮助。他说,自己已经和山东有关部门联系过,想让统战部门帮着办这个事情,或者请统战部门的朋友帮忙联系蒙阴的相关部门。根据山东方面的相关反馈,1月21日,张道宇按照要求,仔细地写了一封信。比如去年和谁一起去的董家庄村,墓地上有无建筑物等。

对于有媒体说的为什么不找中央统战部,张道宇说道:“我觉得就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落叶归根的要求,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件小事,所以就找了山东方面。目前,张道宇还在等待山东方面的回信,希望越快越好。“首先,今年5月16日是父亲去世的日子,自己想把他送回西安去。其次,自己为父亲建的小馆也是5月16日开,想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办了。”

华商报驻北京记者王蕾

篇三:抗日战争十大谣言之“名将”张灵甫

抗日战争十大谣言之“名将”张灵甫

【近日,张灵甫再次在网络上“走红”。1月22日,有媒体报道称“张灵甫被埋羊圈名将尸骨被践踏还被村民勒索20万”。23日,临沂市沂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对此作出回应,称各方面正规史料并未明确记载张灵甫的遗骸葬于董家庄村,董家庄村村民刘存林也不能确定自家院子的遗骸为张灵甫。

《环球时报》则发表徐焰将军的评论,指出将张灵甫拔高为“名将”是项庄舞剑。

观察者网在去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纪念日之际,发表系列文章澄清“抗战十大谣言”,其中就有《“名将”张灵甫》一文。今特重刊此文,以正视听。

“抗战十大谣言”其他文章,请点击专题链接。】 说到抗战,不得不提最近几年越炒越火的“张灵甫热”。对于稍微年长一点的人来说,张灵甫这个名字往往与《红日》等红色经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狡诈、泼辣的反派角色。但张灵甫这几年的大众形象却突然变得“伟光正”起来。为抗战“丢了一条腿”?妻子“通共”所以才“大义灭妻”?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你逗我玩呢吧!

张灵甫

不是说“打老婆的男人是人渣”吗?那杀老婆的呢?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灵甫是他的字,后来才变成他的名。这一改名源于一件杀人案——1935年,他一枪毙了自己的漂亮媳妇吴海兰。

张灵甫为何会杀害最亲爱的人,江湖上说法很多。有说张灵甫怀疑吴海兰给自己戴了绿帽子,一怒之下杀了自己的老婆。最近几年又有了新的说法:因为妻子涉嫌“通共”,“忠胜关羽”的张灵甫只能大义灭亲。但谁家老婆“通共”会闹得人尽皆知?如果吴海兰确系“通共”,张灵甫杀妻案何必要如此兴师动众?

如今,“打老婆的男人是人渣”几乎已经成为了网民——特别是女性网民的共识。至于杀老婆,那更是必须得予以“天诛”。据说张灵甫杀妻案案发之后,蒋介石一度暴跳如雷,下令严肃处理此案。但最后“蒋校长”还是看在张灵甫是黄埔毕业生的面子上决定干预司法运作,张灵甫最终被判10年徒刑。两年后抗战

爆发,正当用人之际,张灵甫被予以释放,命其“戴罪立功”。为体现自己已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张灵甫决定把自己的名和字换了个个儿。

出狱后,张灵甫投奔刚刚建立不久的新军:第74军。该军以俞济时任师长的第58师,以及由王耀武任师长的第51师为骨干班底。74军成立时,正好赶上了“8·13”淞沪抗战的高峰,该部随后也被急调至上海前线,张灵甫以第51师上校高参的身份随师部一同赶往上海战场。

这年头,基层军官也能当国军抗日十大名将?! 曾有一位学弟问我:“学长,知道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么?”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只能询问万能的百度——张灵甫的名字与他的上级王耀武并列,但不少战功更加卓著的国军将领未列入名单,当时我就震惊了。

随后我翻了翻各大论坛,想看看广大网民群众的意见,又被吓了一跳:“武超岳飞忠胜关羽”“泱泱五千年中华之第二完人”??张灵甫若泉下有知,不知是何表情。

王耀武任师长的第51师在淞沪抗战中确实发挥出色。这支部队非但在上海北郊的罗店等地屡屡击退日军的海陆空协同进攻,还多次主动出击。上海《申报》也在1937年9月29日报道了51师的战绩,并配发了师长

王耀武的照片。王耀武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

在今天一些张灵甫“脑残粉”所提供的“资料”中,张灵甫以第305团团长的身份亲自参加了51师在罗店的战斗,其风头甚至盖过师长王耀武。但据当时任51师第151旅旅长周志道的回忆,张灵甫是在1937年10月才由高参调任第305团团长,并未参加罗店战斗;在历史上,当时的张灵甫也只能以参谋的身份在师部通过报纸来了解前方的战况,焦燥地等待亲自率兵与日寇搏杀的机会。

终于到了1937年10月底,张灵甫等来了这个机会——他被任命为国民党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上校团长(关键词:团长),当时51师在罗店的战斗已

经基本结束,部队后撤到了离罗店以西大约7公里处的施相公庙、曹王庙地区。

305团这支新组建的部队表现极为出色,多次击退日寇的进攻,甚至还在某些时段敢于对日军发起反攻,张灵甫也一度跳出战壕亲自率兵冲锋。尽管如此,305团的力量无法与侵华日军相抗衡,张灵甫也终究只是一个基层军官,根本无法挽救上海失陷的命运。

随后,张灵甫和他的305团随51师参加南京保卫战。担任殿后任务的305团士气高涨,一度让日军感到非常头疼,但张灵甫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弥补整个战役中方决策仓促、部署紊乱、指挥错误的弱点,最终南京失陷,南京大屠杀成为中国历史上永久的伤疤。

此时,张灵甫在国民党军中的地位依旧无法与他的上级王耀武相提并论,哪怕在1938年10月,张灵甫在毙伤日军近万人的万家岭战役中发挥极为出色,那——也、不、行!因为他当时的职位是:51师153旅的副旅长。

1939年6月,蒋介石在重庆召见了51师师长王耀武,对他任师长期间的战绩大加赞许。此后,他接过了俞济时留下的74军军长的位置。74军随后顺风顺水,在三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中表现得极为出色。作为74军的指挥官,王耀武成为当时国内媒体的关注焦点,

篇四:抗日战争十大谣言之名将张灵甫

2015-01-27言兼有言如玉

近日,张灵甫再次在网络上“走红”。1月22日,有媒体报道称“张灵甫被埋羊圈名将尸骨被践踏还被村民勒索20万”。23日,临沂市沂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对此作出回应,称各方面正规史料并未明确记载张灵甫的遗骸葬于董家庄村,董家庄村村民刘存林也不能确定自家院子的遗骸为张灵甫。

《环球时报》则发表徐焰将军的评论,指出将张灵甫拔高为“名将”是项庄舞剑。 观察者网在去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纪念日之际,发表系列文章澄清“抗战十大谣言”,其中就有《“名将”张灵甫》一文。今特重刊此文,以正视听。 “抗战十大谣言”其他文章,请点击观察者网查看专题。

作者:言兼

说到抗战,不得不提最近几年越炒越火的“张灵甫热”。对于稍微年长一点的人来说,张灵甫这个名字往往与《红日》等红色经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狡诈、泼辣的反派角色。但张灵甫这几年的大众形象却突然变得“伟光正”起来。为抗战“丢了一条腿”?妻子“通共”所以才“大义灭妻”?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你逗我玩呢吧!

张灵甫

不是说“打老婆的男人是人渣”吗?那杀老婆的呢?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灵甫是他的字,后来才变成他的名。这一改名源于一件杀人案——1935年,他一枪毙了自己的漂亮媳妇吴海兰。

张灵甫为何会杀害最亲爱的人,江湖上说法很多。有说张灵甫怀疑吴海兰给自己戴了绿帽子,一怒之下杀了自己的老婆。最近几年又有了新的说法:因为妻子涉嫌“通共”,“忠胜关羽”的张灵甫只能大义灭亲。但谁家老婆“通共”会闹得人尽皆知?如果吴海兰确系“通共”,张灵甫杀妻案何必要如此兴师动众?

如今,“打老婆的男人是人渣”几乎已经成为了网民——特别是女性网民的共识。至于杀老婆,那更是必须得予以“天诛”。据说张灵甫杀妻案案发之后,蒋介石一度暴跳如雷,下令严肃处理此案。但最后“蒋校长”还是看在张灵甫是黄埔毕业生的面子上决定干预司法运作,张灵甫最终被判10年徒刑。两年后抗战爆发,正当用人之际,张灵甫被予以释放,命其“戴罪立功”。为体现自己已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张灵甫决定把自己的名和字换了个个儿。

出狱后,张灵甫投奔刚刚建立不久的新军:第74军。该军以俞济时任师长的第58师,以及由王耀武任师长的第51师为骨干班底。74军成立时,正好赶上了“8·13”淞沪抗战的高峰,该部随后也被急调至上海前线,张灵甫以第51师上校高参的身份随师部一同赶往上海战场。

这年头,基层军官也能当国军抗日十大名将?!

曾有一位学弟问我:“学长,知道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么?”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只能询问万能的百度——张灵甫的名字与他的上级王耀武并列,但不少战功更加卓著的国军将领未列入名单,当时我就震惊了。

随后我翻了翻各大论坛,想看看广大网民群众的意见,又被吓了一跳:“武超岳飞忠胜关羽”“泱泱五千年中华之第二完人”……张灵甫若泉下有知,不知是何表情。

王耀武任师长的第51师在淞沪抗战中确实发挥出色。这支部队非但在上海北郊的罗店等地屡屡击退日军的海陆空协同进攻,还多次主动出击。上海《申报》也在1937年9月29日报道了51师的战绩,并配发了师长王耀武的照片。王耀武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

在今天一些张灵甫“脑残粉”所提供的“资料”中,张灵甫以第305团团长的身份亲自参加了51师在罗店的战斗,其风头甚至盖过师长王耀武。但据当时任51师第151旅旅长周志道的回忆,张灵甫是在1937年10月才由高参调任第305团团长,并未参加罗店战斗;在历史上,当时的张灵甫也只能以参谋的身份在师部通过报纸来了解前方的战况,焦燥地等待亲自率兵与日寇搏杀的机会。

终于到了1937年10月底,张灵甫等来了这个机会——他被任命为国民党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上校团长(关键词:团长),当时51师在罗店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部队后撤到了离罗店以西大约7公里处的施相公庙、曹王庙地区。

305团这支新组建的部队表现极为出色,多次击退日寇的进攻,甚至还在某些时段敢于对日军发起反攻,张灵甫也一度跳出战壕亲自率兵冲锋。尽管如此,305团的力量无法与侵华日军相抗衡,张灵甫也终究只是一个基层军官,根本无法挽救上海失陷的命运。

随后,张灵甫和他的305团随51师参加南京保卫战。担任殿后任务的305团士气高涨,一度让日军感到非常头疼,但张灵甫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弥补整个战役中方决策仓促、部署紊乱、指挥错误的弱点,最终南京失陷,南京大屠杀成为中国历史上永久的伤疤。

此时,张灵甫在国民党军中的地位依旧无法与他的上级王耀武相提并论,哪怕在1938年10月,张灵甫在毙伤日军近万人的万家岭战役中发挥极为出色,那——也、不、行!因为他当时的职位是:51师153旅的副旅长。

1939年6月,蒋介石在重庆召见了51师师长王耀武,对他任师长期间的战绩大加赞许。此后,他接过了俞济时留下的74军军长的位置。74军随后顺风顺水,在三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中表现得极为出色。作为74军的指挥官,王耀武成为当时国内媒体的关注焦点,张灵甫也随之平步青云。1940年,张灵甫被任命为74军第58师副师长;1941年10月24日,他被任命为第74军第58师代师长;1941年冬,升任第74军第58师少将师长。(我们不要看王耀武!这不重要!)

王耀武

在此期间,张灵甫其部依旧表现出色。如在1941年上高会战中,58师就作为74军的“拳头”部队的身份出现。但张灵甫依然没有指挥战役的权力。1945年2月,张灵甫经老上级、第24集团军总司令王耀武和74军老军长俞济时的保荐,进入重庆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二期学习,直到6月18日毕业才返回湘西正在战后休整的74军,随后以第74军副军长的身份参加了湘西会战。此时的张灵甫才能在会战层面算得上关键角色。

总而言之,张灵甫在抗战的绝大多数时间段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军官,无论如何都不能算进“国军抗日十大名将”的行列中,或许在10后边加一个0才能上榜。抗战中,中国军队有无数这样普通的基层军官,但却很少人能享有和张灵甫一样的待遇。

张灵甫为抗战丢了一条腿?

一个在网上流传多年且广为人知的帖子这样写道:“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影视作品中恶贯满盈的张灵甫是抗战英雄。在长沙会战中,他率领敢死队

包抄小道,夜夺张古峰,为国军成功阻击日军立下汗马功劳。张灵甫还为抗战丢了一条腿。”

该帖流传范围极广,但无法掩盖它极为严重的史实错误。

首先,当时已经升任51师153旅副旅长的张灵甫确实奉74军51师师长王耀武之命参加了张古峰战斗,取得最终毙敌800余名的战绩。但这一战斗是在武汉会战序列而非长沙会战;

其次这一战役中,敢死队是在305团新团长唐生海的带领下。

至于张灵甫那腿伤,是在更晚时候的1939年南昌会战高安战役中受的。虽然张灵甫因此留下残疾,从此被称为“跛腿将军”,但伤势也并未重到“丢了一条腿”的地步。

“男神”之路如何铺就?

1939年冬天,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三厅第五处处长、《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在长沙编写了汇报剧《德安大捷》,在湖南巡回演出。或许是出于树立一个草根抗日典范形象的考虑,田汉没有将总指挥薛岳、74军长俞济时和51师师长王耀武等人的真名写入剧本,却将张灵甫设定为话剧的主人公之一。自此,张灵甫的名号第一次为普通国人所熟知,渐渐在湖南成为家喻户晓的“常胜将军”,这也是他在抗战战场上最为风光的时刻。

按说,军事历史圈是个极度阳盛阴衰的群体。但在张灵甫的粉丝中,有调查显示女性比例居然压倒了男性,达到六成之多。不得不承认,张灵甫的长相确实非常帅气,这为他吸引了很多异性粉丝,笔者甚至还听说过有女孩将自己的照片和张灵甫的相片PS在一起,当做婚纱照挂在闺房中的故事(……)。

要评选在女性群体的人气指数,张灵甫倒是绝对能排进“国军抗日十大名将”名单,长相更为粗犷的王耀武确实无法与自己的老部下相提并论。这个看脸的世界啊……

还有不得不说的是最近几年“果粉”的推波助澜。2005年左右,网络上国民党政权的盲目崇拜者突然多了起来。在他们的眼中,最后在孟良崮“杀身成仁”的张灵甫之所以是“英雄”,是因其内战中与人民解放军为敌;在内战中被俘虏,且在监狱中接受改造表现良好的王耀武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反面典型。考虑到“果粉”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逢共必反”的类型,他们几乎是出于本能地拔高张灵甫的历史地位,甚至不惜将他“神格化”;表现更加出彩的王耀武却被这些人给选择性遗忘。

就这样,张灵甫在网络上的历史地位:蹭蹭蹭——

篇五:你所不知道的张灵甫

你所不知道的张灵甫

近日,一则关于原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遗骨埋在山东沂南一农户羊圈的新闻引起了人们关注,并由此引发了张灵甫是不是“抗日名将”的争论。

在很多人心目中,张灵甫是一个骄横、暴戾、自负的形象,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华东野战军击毙,至今在孟良崮山顶一个山缝旁还刻有“击毙张灵甫之地”的字样。历史上真实的张灵甫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其死因到底如何?死后又被葬于何处呢?

最早听说张灵甫的名字还是几十年前,当时看了一部名为《南征北战》的电影,其中有个国民党军官“张军长”,据说此人的原型就是张灵甫。“张军长”的形象引起了我父亲的一段回忆,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时,父亲曾在临沂见过张灵甫,据父亲回忆,张灵甫不仅相貌堂堂而且治军甚严,他曾亲眼看见74师一士兵因欺压驻地百姓而被张下令当场枪毙,后来父亲曾多次谈及关于张灵甫的这一细节,言语中不乏赞叹之意。

据资料介绍,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生于陕西长安一农民家庭,陕西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后因无力负担学费而退学。从张的这段经历可以看出,张灵甫绝对不是出自一般农家,因为那个年代能够去省城甚至北京读书的至少是个小康之家,但也不可能是巨富,从他后来退学的原因看,张家在经济上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

从北大退学后,张灵甫与刘志丹等陕西青年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后进入第四期步兵科就读。在他们这一期同学中,有许多国共两党的知名人物,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刘志丹、林彪、张灵甫、谢晋元等,其余的大都是一些师旅级军官,军衔在一般在少将、中将这个层次。

黄埔毕业后,张灵甫进入国民革命军任职,从基层军官干起,直到最后的整编第74师师长。整编第74师的前身是74军,诞生于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时期,1937年8月,58师师长俞济时被任命为新组建的74军军长,该军下辖58师(师长冯圣法)和51师(师长王耀武)。74军创建之时,淞沪会战的序幕已经拉开,74军尚未来得及举行建军典礼便开赴淞沪战场,当时王耀武的51师在陕西还未归建。74军后来在抗战中功勋卓著,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多次挫败日军,素有“抗日铁军”之称。

张灵甫从建军之始便在74军任职,他的老上司、74军前两任军长俞济时和王耀武都很有名,俞济时曾任蒋介石的军务局局长,长期在蒋身边工作,1990年在台去世;王耀武后来曾任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在济南战役中被俘。1946年3月,74军改编为整编74师,张灵甫出任师长。1947年5月13日,第74师在山东孟良崮一带被华野主力包围,经过四天激战,全军覆没,后虽经重建,但战斗力已大不如前,在淮海战役中再次被歼。

张灵甫是抗日名将吗?

抗战爆发时,张灵甫的正式职务是51师153旅305团团长,后来在74军又相继担任了旅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等职,1945年2月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军衔。当时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分为正式军衔(叙任军衔)和职务军衔两种,正式军衔是国民政府任命的,其格式是军种+军衔,譬如陆军少将、海军中将等等;而职务军衔是军事委员会根据军官职务任命的,其格式是军衔+职务,譬如少将旅长、中将军长等等,职务军衔只是一种临时衔,随职务的变动而变动。张灵甫在抗战期间佩戴的少将军衔就是职务军衔,1945年被国民政府授予的陆军少将才是正式军衔,所以严格地说,张灵甫在1945年2月以前的军衔并非将官——从这个角度看,称其为“抗日名将”不太合适。

但我们常说的将军泛指军队中的中高级军官,张灵甫在抗战中长期担任师长、旅长,后来还担任过74军副军长一职,参加过许多著名会战,与日寇作战时还负过重伤,从这个方面讲,称其为“抗日名将”也未尝不可。不过我们常说的抗日名将一般指独挡一面的高级将领,譬如李宗仁、白祟禧、薛岳、陈诚之类的人物,再低一些的如张自忠、孙立人等人,张灵甫不论知名度还是战功与这些人都无法相提并论,综合这些因素,称张灵甫为“抗日将领”比较妥当。

死因之谜

关于张灵甫的死因,大陆方面的说法是“被击毙”,台湾方面的说法是“自杀成仁”,但据一些当事人回忆和学者研究,张灵甫之死存在着多种说法。

一、击毙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陈粟大军征战记》、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孟良崮战役》、《孟良崮战役资料选》以及公开发表的原华野将领回忆录及电影《孟良崮战役》、《红日》等都说张灵甫是被击毙或炸毙于山洞指挥所,这是大陆官方的正式说法,影响最大,流传也最广。“击毙说”最权威的出处是战后华野首长联名致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原文如下:

张灵甫遗骨埋羊圈

军委,刘邓:

一、据最后检查证实,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五十八旅旅长卢醒,确于十六号下午二时解决战斗时,被我六纵特团副团长何凤山当场击毙。当特团何副团长走近张灵甫等藏身之石洞,据师部副官出面介绍为张灵甫等人,现尚在俘官处可证。

二、另查出五十一旅旅长陈传钧、副旅长皮宣猷、五十七旅旅长陈嘘云、参谋长魏振钺、副参谋长李运良、五十八旅副旅长贺翔章、师新闻处副处长赵建功,均被俘,现在野战俘官处生活。

陈粟谭榘

三十日

这封电报说得很清楚,击毙张灵甫的是华野6纵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1949年后,何风山历任第63军187师师长、63军副军长、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天津警备区顾问等职,1980年代初期离休。但令人不解的是,何凤山写过很多关于孟良崮战役的回忆文章,但却从未承认过自己击毙张灵甫,不知这是什么原因?

二、自杀说。这是国民党方面的版本,主要缘于张灵甫的两封遗书。据张灵甫的黄埔同学、后来主持孟良崮战役善后工作的74师副师长邱维达回忆,5月16日下午,已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张灵甫在掩蔽部内写了两封信,一封给蒋介石,另一封给妻子王玉玲,写完后将其交给随从参谋杨占春保管。张灵甫给蒋介石的遗书大意是:“今战况恶化,饮水断绝,粮弹俱尽,全师孤悬,四面受敌。我与众将战到最后,为上报党国与领袖,下达士兵与部属,决心以一弹饮绝成仁,报效校长多年之教诲。”给王玉玲的绝笔信则这样写道:“十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日战况更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与仁杰(指副师长蔡仁杰)决战至最后,以一弹饮诀成仁,上报国家及领袖,下答人民与部属。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灵甫绝笔。五月十六日。孟良崮。”

杨占春后被华野俘虏,1947年冬,被俘的74师中下级军官被陆续释放,大部分又回到重新组建的74师。杨占春回南京后,将张灵甫遗书面交王玉龄,遗书原件后来被国防部史政局索去存档。杨占春一直跟在张灵甫身边,是张灵甫之死的直接见证者,他这样向王玉龄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张灵甫在洞内命令参谋处副处长刘立梓向他开枪,刘不肯,张灵甫说:“你是否还服从长官的命令?”刘答:“服从。”张灵甫说:“那我现在就命令你,向我开枪!”刘被逼无奈,举枪向张射击。接下来执行的是已负重伤的第58旅旅长卢醒,与此同时,副师长蔡仁杰也举枪自杀。

许多亲历过孟良崮战役的原74师官兵大都持此说。

三、被俘后被击毙。这个说法有两种版本,一是华野士兵为取其金表而将其击毙,此说没有事实作为依据,不足为信;第二个版本是张被俘后被一名对74师怀有刻骨仇恨的华野干部枪杀。

对于张灵甫被俘的情况,当时指挥部队攻入74师指挥所的华野6纵司令员王必成在回忆文章《飞兵激战孟良崮》中这样写道:“胜利了,我们的老冤家、死对头,终于被彻底歼灭了。但在庆贺大捷之余,也有点遗憾,那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死心塌地效忠蒋介石的?御林军?师长张灵甫,在被我纵特务团活捉之后,又被一名对他怀有刻骨仇恨的干部给打死了!”

山东省政协文史委主编的《山东文史集萃》中有一篇名为《张灵甫之死》的文章,也认为张灵甫系被俘后击毙:“确凿事实是先被俘后由我军一干部击毙。……当时对击毙张一事,华东野战军并未隐瞒、忌讳,凡是听过陈毅司令员批评那位干部会议的人员都知道此事。

第六纵队还遵照陈司令员指示,将违反俘虏政策,私自枪毙张灵甫的排长关了禁闭。”原6纵政委江渭清也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在孟良崮战役中,要说还有什么不足,那就是被我六纵特务团活捉了的张灵甫,却被一名对张灵甫恨之入骨的干部给打死了,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孟良崮战役距今尚不足70年,但张灵甫的真实死因却成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历史就是如此诡异和无奈。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