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琅琅书声去哪儿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27:32 体裁作文
琅琅书声去哪儿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琅琅书声 语文知音

琅琅书声 语文知音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1.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2.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

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3.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篇二:让琅琅书声重回语文课堂

让琅琅书声重回语文课堂

作者:臧芳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3年第01期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面对可亲的母语和佳作名篇,触摸和欣赏它的最好方法就是朗读。因为朗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抑制注意力的分散,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的重要尺度。可以说“琅琅书声”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也是新课标中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整体提高的需要。

一、努力营造一个朗读的氛围

在现实中,有些朗读教学常常流于形式,将朗读教学抽象化、简单化,甚至以录音来代替。这里,我且以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学中的一个片断设计,对如何有效地营造朗读的氛围加以说明。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重点体会这些语段描写的美景。

师:请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语段读一读,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春天那特有的美。此时此刻,如果你置身在这美景中,会怎样做呢?

这个片断的教学设计看似简单,但要让学生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春天的美,却不是一件易事。首先它主要取决于学生自我的感悟,心中有春天;其次在于朗读技巧的发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语音语态的综合运用。如果只是让学生粗粗读这么一两遍,学生的情感无火花迸出,朗读也不会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更是空洞无物。这样的文本解读是苍白的,学生成了“匆匆过客”。如学生读完《春》后会说:“我觉得这春草好顽强,勇敢地钻出来,又像孩子一样的可爱,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它生命力旺盛,一大片满是的。我好像躺在那草地上,清新惬意!所以?偷偷地?、?满是的?这些词,我会强调地读。”而这种感受又会引发另一种体验:“我读着读着,仿佛看到许许多多小草在和我们一起欢笑着,一起奔跑着,我也想打两个滚呢!”这是一种多么美的境界,这就是物我同一、物我相融的境界。读书到此方唯真!此时若让学生再去品读有关语句,则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就是感知文本,体验情感,是走进教材的过程,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因而,朗读氛围的营造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积极指导一些朗读的方法

朗读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应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因材施教,使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体会,读出自己的个性理解,感受阅读的快乐、文章的美感。

在教学诗歌《黄河颂》时,我是这样指导的:

师: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我们一起来吟诵诗作,感受那澎湃激昂的黄河情、爱国心。(这段激情洋溢的导语很能营造氛围)

师:首先听老师配乐范读(《黄河钢琴协奏曲》),听完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节,说一说你是怎样读的。

生1:我觉得朗诵“伟大而又坚强”应重读,因为这个短语开门见山表现了黄河的特点。 生2:我觉得“望黄河滚滚”的“望”应读重音,因为它统领了下面九句话。

生3:我觉得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这几个部分是在歌颂黄河。

我对以上学生的说法予以肯定,要求每个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朗读见解后,再大声朗读给同桌听,这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黄河颂》。

当然,在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很重要,假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在文中轻易找到答案的话,还让学生不断地读,学生的积极性就会下降。教师提问要一环紧扣一环,而且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提醒学生通过再朗读,品出新的想法。

三、尝试改变一点朗读的评价

平时的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在评价他人朗读时总是非常机械单调的几句“有感情”、“读出重音”等,缺乏在聆听他人朗读后自我内心真实感受的正确抒发,或是在听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理解后的深一层次的表达,所以课堂朗读评价也很讲究艺术。

朗读评价形式有师评、生评、生互评等,重在评价的语言表达方面,要引导学生立足于课文内容去评价朗读,眼前或脑海中是否出现什么画面,内心是否有共鸣。还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当成作者或课文里的某个人物,想象在当时的情景下有什么样的情感,再带着这种情感朗读有关文字;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朗读想象其中的画面,说出感受,这也是一种评价,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当然,教师必须自己先学会朗读,进而才有可能谈到培养会朗读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力求丰富自己的感情,锤炼自己的语言,沉淀自己的文学素养,用真善美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

(责任编辑陈剑平)

篇三:琅琅书声

? “琅琅书声”也需“鸦雀无声”

?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也要“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对感兴趣的人物与事件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等等。 “朗读是眼、口、目、脑并用的阅读活动,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默读是不出声的读,是眼、脑并用的阅读活动,默读的要求是?边默读、边思考、有一定的速度?”。默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它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思考,去体验、感悟、领会、内化课文内容。朗读犹如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但用得不好,也有可能成为“花样朗读”,本文试结合两个课例,探讨“?琅琅书声?的朗读教学就好吗、?琅琅书声?的背后也需要什么”两个问题。

案例描述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琅琅书声去哪儿作文)

案例一、《蚕姑娘》

首先教师导入课文,学生读课文,教师问:“蚕姑娘睡了几次?奇怪吗?”学生回答:“四次,奇怪”;其次教师示范读课文最后两段,再读第6段,要求学生读“词语”,自由朗读,要读出感情;教师再次示范朗读,学生再读,抽一名学生朗读,学生齐读;然后示范读“蚕姑娘”变成了“蛾姑娘”部分,读“变了,变了,变成……”一句,学生自由读,齐读,抽一生读,学生转身对着听课教师,打着统一的手势朗读,力求读出“变了”一句的惊喜的情感;最后,学生齐读全文。

案例二、《荷花》

首先教师出示一幅“荷花”图片,问“你看后觉得美吗?”导入课文;其次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荷花的美;然后要求学生齐读,问:“你读出它的美了吗?要把它的?美?的感情

读出来”;同时要学生找出文中哪些段落写了荷花的美?把你最喜欢的一句挑选出来,学生自由读,齐读;请一位听课教师读,主要侧重于“挨挨挤挤”表现了荷叶的什么?一句的感情,要求学生自由读、齐读;再次要学生勾画词语,如“嫩黄色”,教师示范怎么读“嫩”字流露的感情,学生自由读,齐读;最后请四位听课教师上台,配乐、分段朗读;学生配乐朗读,结束课文。

案例评议

两则案例,是“让琅琅书声浸润童年——语文学科主题教研活动”的呈现,教师充分地体现了“琅琅书声”的主题,教学的重点定位在“朗读”上,可谓是“岂一个?读?字了得”。对于两则案例,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首先,突出、强调了“琅琅书声”的教学。“朗读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是培养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因此,语文教学需要重视朗读教学。综观两位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朗读”做文章,教学重点是朗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 朗读的次数。课例一,“读”总共有15次以上,课例二,读也在16次以上,读的次数、频率可谓是充实,丰富。② 朗读的时间。两节课,教师示范读、学生读、包括听课教师读,以读为主线,以读为根本,充分保证读的时间。③ 朗读的方式。两节课,朗读主要的方式包括:教师示范读;学生自由读;齐读;听课教师读;分角色读,男生读;女生读;教师打着手势读;学生打着手势读,朗读的方式是“丰富多彩”。两节课都呈现出重视朗读,是为了突出活动的主题,是对当前朗读被“弱化”现象的纠偏,所以把朗读引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一片“琅琅书声”。

其次,“琅琅书声”的教学就一定合宜吗?综观两节课,不管读的次数,读的时间,读的方式如何,但我们要问,是否有了时间、次数、方式的保证,就一定能浸润学生的心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看问题并非这么简单。其一,一堂课40(45)分钟,学生不停的张

着嘴在那儿叽里呱啦的读,难道不厌倦吗?真的能浸润学生的心田,难道对一个句子反复地、不停地读、读、读,就真能读出它的情感,我们可能过于迷信古人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了。其二、课例《荷花》中,要求学生读出“嫩黄色”之“嫩”字流露的情感时,学生无法读出其情感,教师就不停地示范,要求读、读、读,但是否真读出它的情感,是要打上问号的。课例《蚕姑娘》中的“变了,变了,变成…….”一句,学生首先也是无法读出它所蕴藏的情感,结果,教师就示范、示范……直到学生读得有那么“一点儿”味道为止。教学中一味地“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什么什么的语气读出来”,让学生用特有的学生腔,齐声朗读的方法读,就能读出感情来吗?我认为体会到作者的感情与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是不一样的,这中间是怎么回事,原因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师,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读出感情来”,需要“教什么”。于是除了不断地提出“读出感情”的要求以外,便是要学生模仿教师的表演,把“琅琅书声”导向“纯技巧”“花样朗读”“形式朗读”“表演朗读”的泥潭,从而造成在课堂上,除了要学生读以外,似乎没有其他的路径,在“琅琅书声”“热热闹闹”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需要我们细细拷问。

最后,“琅琅书声”的背后也需要“什么”?“琅琅书声”的表象下,我认为丢失了“默读”即让学生自己去悟、领会、理解的关键环节。《课标》特别强调了要加强朗读,而且把它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中。阅读的方法除了朗读外,还有默读、精读、细读、浏览等,这些方法同样重要,强调阅读方法,归根结底是为了突出学生的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把握。如果在阅读中不去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感情,阅读的功能有可能会减少许多。所以我认为,“琅琅书声”也需要“默读”。两个课例,教师都把重心放在“有声”的读,而忽略甚或排斥无声的“默读”,其实朗读是“读——悟——读——悟”的过程。这就要留给学生自己去体会、揣摩、体验、理解的时间;需要学生静心读书,潜心读书,静思默想,有“含英咀华”,有“沉浸浓郁”的充分时间和空间。虽然鸦雀无声,或许比一节课都“琅琅书声”要实在得多,

学生的心灵更可能被浸润,其次,需要“悟”,即理解课文内容。要读出感情,首先要准确理解所读课文的感情。朗读需要理解,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朗读,就一定要与咀嚼词句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语言本身,认真揣摩、品味,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式。但在课例中,这样的时间几乎没有,所以才出现“嫩黄色”之“嫩”字的感情怎么也读不出的现象,而教师此时则是“示范后再读,再读”,却丢弃了让学生去亲近课文,去领悟理解课文的机会,在没有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又被教师拉上“硬生生”的朗读,结果,怎么也读不出“有感情”。显然,教师是在用“朗读”代替了学生的默读,代替了学生默读时的自己的体验与感悟。此外,朗读更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理内化行为,李顺先生说“语文是一种积淀”。因此,朗读教学始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熔“导、悟、练”于一炉。《荷花》中,安排听课教师上台分段朗读,其教学目的值得审议,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需要加以剖析。我个人认为,即使教师读得有多好,多有感情,但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种模仿的状态,它的落点很有可能是在表演,因为他把教师当道具用,是讲课教师表现给听课教师看的。

语文课堂,需要“琅琅书声”,但也需要“鸦雀无声”,以及“鸦雀无声”下的“涵咏体悟”,需要“琅琅书声”与“涵咏体悟”的完美结合。

篇四:琅琅书声中自有方圆论文

琅琅书声中自有方圆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云南 昆明 650031)

内容提要:结合自身开展经典诵读的切身体验,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开展经典诵读对于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有效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本着“细致”、“有序”和“激励”的原则,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最终帮助小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关键词:经典诵读;自律;培养;价值判断;行为选择;道德信念

注:此论文属于国家级课题《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ffb108119

【中图分类号】h019

斯蒂芬.康威说:“没有纪律的人只是情绪、欲望以及激情的奴隶。”的确,不懂得自律的人往往很难享受到掌握某种具体的技能所带来的快乐。自律能力的高低常常决定着小学生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水平,决定着他们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抓紧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让我们先来考察自律能力形成的心理机制。从本质上讲,自律能力是一种出自个体内心意愿的自觉行为。其形成往往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了解外部的影响和要求(他律),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二是将外部要求转化为自身内部的需要,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三是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表现出一定的道德自律能力(自律)。简

言之,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就是要解决如何让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的问题。

几年来,我校坚持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学生们通过诵读经典,受益匪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惊喜地发现:一群自律能力较差的孩子随着活动的开展竟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次偶然促成了我对利用经典诵读促进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思考。有几点心得总结于下:

首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从“细”,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建立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首要前提是要在孩子头脑中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而经典诵读正是帮助孩子们明白这个取舍标准的有效渠道。因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明确了建立规矩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一个“律己”的人首先要注重小节,要从小事做起。反之,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在《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启蒙经典中,教育孩子为人处世的警句可谓俯拾皆是。这些经典的教育指向性虽各有侧重,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细”处入手,和小学生的生活情境紧密相关。以《弟子规》为例,大到为人处世,朋友交游,小到站立坐行,吃喝拉撒都作了明确细致的要求。孩子们通过不断地诵读,懂得了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学??,这些训诫言语浅近、字字玑珠,孩子们慢慢地就会将其中的训诫跟自身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找到自己言行的准则。认识到这

一点,完全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有一天,一个孩子的课本被小朋友胡乱涂画,另有两个小女孩来向我“告发”说是我班一个叫小宇的男孩画的。小宇的确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孩子,打人,对人吐口水,翻别人的书包,随意破坏别人的学具,和小朋友的关系非常紧张。对他的教育可以说已成了我的头等大事,然而收效并不明显。现在听两个小女孩一说,我几乎立马就相信了。但我还是追问了一句:“你们是亲眼看见的吗?如果不是亲眼看见的可不能乱说啊!”本是不经意的一问,没想到旁边的一个小男孩突然冒出一句话来:“是呀!‘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此言一出,配合当时的场景真是贴切无比,两个“告状”的孩子一下就不作声了。我抓住时机,赶快表扬这个孩子,说他不仅《弟子规》读得好,还会照着做,真了不起!孩子们一听,个个神情专注起来。我又说:“为什么‘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呢?谁能讲讲这个道理?”孩子们高兴极了,马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当起“小老师”来。两个女孩脸红了,主动来跟我认了错,并向小宇道了歉。已经习惯了被同学申讨的小宇突然得到了真诚的慰藉,他的眼睛亮了。第一次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冒出一句话来:“老师,我以后一定做一个好孩子!”我听了真是欣喜不已!连忙说:“孩子们,小宇今天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相信他一定能够改正,对不对?”孩子们齐声答对。我说“这不就是‘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吗?”大家听了都笑出声来。 这件事发生以后,我第一次对经典诵读可能产生的作用作了认真

的思考,经典训诫何以能如此深入到孩子的心田?跟反复诵读强化记忆固然有关,经典与孩子们日常生活的细密联系更是其中机枢。这让孩子们觉得经典不是高不可攀的。另一方面,经典的细密性促使老师在讲解经典时也必须“细”。老师的细致要求会对孩子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第三个“细”表现在老师的价值评判越细致到位,越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得到孩子的响应。孩子们通过这样的诵读培养,逐渐获得了辨别是非美丑的内在心理尺度,从而形成了自己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培养学生自律能力奠定了的基础。

其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从“序”,有助于小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当一个孩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判断时,毫无疑问,培养其自律能力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说前一个环节还基本属于他律的范畴,那么强调经典诵读活动的“序”,就是要想办法让孩子们将外在刺激形成的价值判断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选择。

我总结的这个“序”表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内容层面的“序”,经典诵读的内容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由浅入深、合理安排,比如低段孩子长于背诵而理解力相对滞后,诵读内容就要浅显易懂,便于背诵。随着学生心智的逐渐成熟,再安排相应难度的文章。这样,他们的阅读兴趣较易保持。另一个层面的“序”体现在方法层面上,我带领孩子们诵读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首先要求读正确,其次要求会背诵,再次要求自己讲,(老师适当点拨),最

后结合身边现象评一评,可别小看了孩子们,当我把经典诵读的主动权给了他们后,孩子们热情高涨。有的孩子为了把意思讲明白,自己开始问家长,查资料??有的为了评一评别人,当一当小小评论员,开始关注身边的小事??在这读一读,背一背,讲一讲,评一评的过程中,全班孩子极易形成基本统一的认知背景和价值取向。如果有小朋友做事越出了规范,别的小朋友逐渐就学会了运用经典中的规范来进行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而这样的评价反过来又能让评价者形成一种行为的警觉。这样。随着这种自评和他评地日渐展开,一面积极的舆论之墙就在集体中建立起来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大家心里都有了底。渐渐的,即便是孩子个体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面对正反两种行为选择的时候,他也开始有了警觉,当这种警觉反复出现,且强度随着一次次诵读不断加深时,孩子极有可能就会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尤其是当这种选择适时的获得了某种外界的鼓励与嘉奖时,这种正确的行为选择就完全可能保存下来,这时的孩子就处在了一个自我管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上。

再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从“励”,有助于小学生坚持正确的道德信念。

有了正确的行为选择,接下来就要想方设法使之上升为孩子心中坚强的道德信念。因为孩子此时的行为选择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不稳定性,没有顽强意志力的支撑,自律只是一纸空文,而强大的内心,坚毅的品质固然离不开磨炼,但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实际,更

篇五:琅琅书声浸心扉 浓浓书香润童年

琅琅书声浸心扉 浓浓书香润童年

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读和写。读是知识的吸取,写是思想的表达。这两者正是语文工具性的具体体现。怎样达到读写的基本训练,让琅琅的书声浸润孩子的心扉,让浓浓的书香滋润孩子的童年呢?这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

一、阅读实践是凭借

多读可以从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和扩大语文阅读的数量两个方面着手。提高阅读质量,就是反复阅读课文数遍,以求加深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的思路及写作特色,达到牢固记忆;扩大阅读数量,就是扩大阅读范围,保证篇数,以求广泛涉猎,开拓思路,积累写作素材,不断丰富知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对于课文的广泛阅读

对于课文的阅读,有的学生不深入研究课文,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这样收获就不大;有的学生是完全沉浸书中,但又不能融会贯通,学得不够灵活。所以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勤于动笔,文章中的有些观点或关键性词句,可以用符号标出;结构比较复杂的文章,可以用简明扼要的提纲来概括内容;对佳句、警句作摘录,经常诵读;对文章的体会、看法作些批注。这样一面读书,一面动笔,可以牢固记忆,深入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课文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和方法,才能读出味道,体会语言的作用。因为一篇词语丰富、语言精练的文章,只有通过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才能把语言学到手,一旦需要这样语言来表达思想时,就会如江河决口、火山爆发,自然而又流畅了。

(二)结合课文,介绍有关文章和资料,扩大阅读面

讲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但只仅仅局限在对课文的讲解和阅读,有时还不够,还必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的文章和资料,以求不断丰富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先谈宋庆龄同志的个人资料以了解时代背景;教《菩萨兵》等有关长征故事时,参读《红军长征感人小故事精选》中有关长征的描写,以了解长征的意义;有些课文,根据课文的线索,搜集有关资料,以灵活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其有关知识;还有的课文,根据文章内容,绘制图片,讲析内容,既能扫除障碍起到直观的作用,又能触发学生学习兴趣。所有这些,既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达到了扩大眼界,丰富知识的目的。

(三)组织好课外阅读

要紧扣教材,配合形势选取一些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既有利于思想教育,又在写作上有所借鉴的文章或读物,推荐给学生,也可以在推荐时稍加评析,这样费时不多,收益却不浅。

什么样的课堂是好的?标准或许有很多,但一个重要的指标不能忽视,那就是学生一节课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15-20分钟。因为没有时间的保证,突出主体便是一句空话。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老师往往做不到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相当一部分老师总是一厢情愿地讲,生怕因为自己的不讲,学生就形成了知识缺陷。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数,它只有40分钟。

二、课内得法是根本

写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多写是对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强化训练。在教学的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做到:

(一)抓好教学计划中的作文,认真指导,保证数量,提高写作质量

加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具体内容,每学期先做总体安排,然后分阶段进行训练。 “2011年县小学五年级质量调研试卷” 作文的考查是想通过学生的答卷,考量老师课堂教学的质态,考量学生课堂训练的效率。从试卷中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还不够关注,训练的过程还不够有效,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作文中出现“抄袭课文”“特色不明”“语句不通”“层次不清”等本应在平时训练中进行纠正的问题。

小学语文是母语教育。母语教育的原点和基准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训练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前提,有研究表明,只有达成一定的训练量,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语文教师要有训练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二)结合课文进行仿写训练

在学了《第一次抱母亲》之后,安排学生写一篇记人记事的文章。具体要求是记一个你所爱的人,通过对人物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及周围环境描写表现出他(她)的思想境界及品质。学习《天鹅的故事》也让学生学习这一课中场面描写的方法,写一个类似的场面,把读与写自然地联系起来,既使同学们有文可仿,又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课外习得是关键

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在小学阶段,除了教给学生基础的学科知识外,更要教给学生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在目前新政背景下,学生在校外的时间多了,远离了教师的视线后,怎么有效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开展有质量

的学习,便更具有了现实意义。

语文学习方法有很多,单就词语的学习就有如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生活情境理解词语的方法,归类积累词语的方法,创设情境积累词语的方法,阅读作批注理解词语的方法等等。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的来说,改进语文教学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而多读多写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基本的途径。多读有利于学生熟悉和理解课文,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多写有利于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熟练运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多读多写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把学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参考文献:

[1]《读书要有味》刘敏编,江西教育出版社。

[2]《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丁有宽,人民教育出版社。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