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百色纳灵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29:31 体裁作文
百色纳灵洞体裁作文

篇一:百色旅游景点解说训练

《百色市旅游景点解说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 专业限选课

适用专业: 旅游管理

先修课程: 导游基础、导游业务、广西导游

后续课程: 专业课

总 学 分: 1.5学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采取学生模拟导游景点讲解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知百色市各主要景点景区,掌握景点讲解技巧,为今后从事导游工作特别是担任百色地陪或百色景点讲解员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百色市概况(1学时)

本章重点:百色市概况

本章难点:百色市概况

第二章 右江区景点解说与训练(4学时)

一、百色起义纪念馆

二、粤东会馆

三、百色起义纪念碑

四、澄碧湖风景区

五、大王岭漂流

六、江美德保矮马风情园

本章重点:百色起义纪念馆 粤东会馆

本章难点:百色起义纪念馆 粤东会馆

第三章 德保县景点解说与训练(2学时)

一、德保概况

二、德保矮马

三、老虎洞

四、德保吉星岩风景区

本章重点:德保概况

本章难点:德保概况

第四章 靖西县景点解说与训练(4学时)

一、靖西概况

二、通灵大峡谷

三、古龙山峡谷群

四、旧州风光

五、鹅泉风光

六、三牙山风景区

本章重点:通灵大峡谷 古龙山峡谷群

本章难点:通灵大峡谷 古龙山峡谷群

第五章 那坡县景点解说与训练(2学时)

一、那坡概况

二、吞力黑衣壮山寨

本章重点:吞力黑衣壮山寨

本章难点:吞力黑衣壮山寨

第六章 隆林县景点解说与训练(1学时)

一、隆林概况

二、隆林民族风情旅游区

三、隆林天生桥旅游度假区

本章重点:隆林民族风情旅游区

本章难点:隆林民族风情旅游区

第七章 田林县景点解说与训练(1学时)

一、田林概况

二、芩王老山风景区

本章重点:芩王老山风景区

本章难点:芩王老山风景区

第八章 西林县景点解说与训练(1学时)

一、西林概况

二、岑氏土司古建筑群

三、西林教案遗址

本章重点:岑氏土司古建筑群 西林教案遗址

本章难点:岑氏土司古建筑群 西林教案遗址

第九章 凌云县景点解说与训练(2学时)

一、凌云概况

二、纳灵洞景区

三、水源洞景区

四、茶山金字塔

五、“天下第一壶”

本章重点:纳灵洞景区 水源洞景区 茶山金字塔

本章难点:纳灵洞景区 水源洞景区 茶山金字塔

第十章 乐业县景点解说与训练(4学时)

一、乐业概况

二、大石围天坑

三、布柳河景区

本章重点:大石围天坑

本章难点:大石围天坑

第十一章 田阳县景点解说与训练(2学时)

一、田阳概况

二、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旅游景区

三、田阳国家农业科技园

本章重点: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旅游景区

本章难点: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旅游景区

第十二章 田东县景点解说与训练(1学时)

一、田东概况

二、田东十里莲塘

本章重点:田东十里莲塘

本章难点:田东十里莲塘

第十三章 平果县景点解说与训练(1学时)

一、平果概况

二、甘河—敢沫岩风景区

本章重点:甘河—敢沫岩风景区

本章难点:甘河—敢沫岩风景区

三、实践性教学内容

导游实训、考察(两周)

1.模拟导游景点讲解

2.节假日到景区实习

3.节假日跟团学习

4.景区(点)实地考察

四、主要参考书目

1.《广西导游》,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主编,广西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

2.《现场导游考试必读》,广西旅游人才培训中心主编,广西旅游局导游考证内部教材,2007年。

3.《导游口语技巧》,张舒哲、高娴子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

本大纲撰写人:李凯旋

篇二:百色市 百色市大学 百色市旅游景点

百色市介绍百色市名片 百色市名片百色市地处广西西部,百色地区中部,总面积 3.63 万平方公里,全地区辖 12 个县(市),183 个乡镇,云贵高原与 南岭丘陵的过渡地带,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上游,位于东经 106° ′-106° ′,北纬 23° ′-24° ′之间。西 07 56 33 18 部与云南相接,北部与贵州毗邻,东与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 365 公里,是滇、黔、桂三省中 心城市,是我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是一片洒满先烈鲜血的热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中文名称: 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外文名称: 行政区类别: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所属地区: 下辖地区: 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 政府驻地: 电话区号: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邮政区码: 百色 Baise 地级市 中国华南 右江区,平果县,田东县 百色市右江区向阳路 19 号 0776 533000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面积: 面积: 人口: 人口: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 机场: 机场: 火车站: 火车站: 车牌代码: 车牌代码: 广西西部 36200 平方公里 378.8 万(2008 年) 亚热带季风气候 百色田阳机场 百色站 桂L辖区:辖右江区、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田林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隆林各族自治 县、西林县。市人民政府驻右江区向阳路 13 号,代码:451000。拼音:Baise Shi。 百色市市区面积约 39 平方公里(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百色 城区只有 1.23 平方公里)。1997 年末全市总人口 315.2 万人,2000 年末总人口 364.1 万人,2006 年末总人口 378.8 万人。有壮、瑶、苗、回、彝、仡佬等七个 少数民族,其中壮族约占总人口的 80%,瑶族、苗族、回族、彝族、仡佬族约占 总人口的 6%。 清雍正八年(1730 年)置百色直隶厅。1913 年置百色县。 1983 年改百色 市。 年均降水量 1115 毫米, 年均温 22.1℃,1 月均温 13.3℃,7 月均温 28.6℃。矿产有煤、锑、锰、铁 、石 膏、滑石等 20 多种。可开发水能 18.94 万千瓦。林以松、杉、栎、竹为主。野生动物有穿山甲、山瑞、果子狸等。 有灵芝、黄精、首乌等药材。物产有甘蔗、八角、茴香、云耳、芒果、扁桃、茶叶、柑橘、龙眼、黄皮、板栗、红碎 茶。1929 年 12 月 11 日百色起义发生在该市。名胜古迹有百色起义纪念碑、百色起义纪念馆、清风楼、红楼、粤东 会馆、人民公园等。 百色市政府驻百色镇,沿公路、水路分别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 266 公里和 410 公里,水陆交通便利,是滇、黔、 桂三省区边缘区的交通枢纽,百色地委、行署所在地,为桂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百色下辖一区十一县,即右江区,平果、田东、田阳、田林、德保、靖西、那坡、凌云、乐业、隆林、西林县等, 其中有 10 个县曾被列为国家级特困县。为了改变百色贫穷、落后的面貌,勤劳、勇敢的百色人奉献了一代又一代人 的努力。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两次视察百色,他谆谆嘱咐:"发扬右江革命光荣传统,发愤图强,把百色地区建设 好。"总书记的话给百色各族人民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从 1997 年 11 月起,在百色 3.62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 了一场人畜饮水、村村通公路、茅草房改造、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和改善办学条件的大会战。历时三年,取得 了辉煌成就,缔造了新一代百色精神。百色市网络兼职群: 百色市网络兼职群:27452489

旅游资源百色地区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潜力巨大。象国家级景点——百色起义纪念 馆;省级风景名胜区--澄碧湖;凌云的纳灵洞、水源洞;靖西的通灵大峡谷;乐业的罗妹洞、布柳河、大石围天坑等, 构成了百色的旅游品牌线路。归纳起来为两坑二洞一河一湖,两坑即为大石围天坑、穿洞天坑,二洞为纳灵洞、水源 洞,一河指布柳河,一湖则指澄碧湖了。 百色山区面积大、森林面积大,生物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开发价值大 的特点。植物资源有 236 科、955 属、2775 种,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著名土特产品有:芒果、白 毫茶、八渡笋、八角、茴油、桐油、板栗、田七、蛤蚧、云耳、香菇等。 ,流入湖润台地。每个峡谷内荟萃了举世罕见的特高瀑布群、洞中瀑布、地下暗河、峡谷溪流、洞穴奇观、古石垒、 古悬葬、原始植被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乐业天坑群: 天坑群由方圆十多平方公里范围的数个巨大的天坑状溶洞组成。 最大的天坑“大石围”直径 500 多米, 深 400 多米,坑底有神奇的地下森林和地下河。其他的天坑,坑与坑之间有溶洞相连,非常罕见,所以被誉为“中华 一绝”。 另外还有: 古龙山峡谷漂流风景区 、大石围天坑、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 清风楼(红七军政治 部旧址)、 红七军军部旧址 、罗妹莲花洞、 天生桥 、 通灵大峡谷 、 德天瀑布、 黑水河、 绿岛行云 、沙屯叠 瀑 、 德天归春河界、 世界最绿最美的通灵大峡谷 、 旧州绣球一条街 、 百色起义纪念馆、 百色起义纪念碑 、粤 东会馆 、仙人桥 、 布柳河 、 凌云水源洞 、百色澄碧湖、田阳布洛陀遗址等景点。百色市网络兼职群: 百色市网络兼职群:27452489

篇三:广西百色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百色房地产市场调研

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第一部分 百色概况

一、城市概况

(一)地理位置

百色位于广西西部,辖12个县(区),183个乡镇,总人口365万。北与贵州接壤,西与云南毗邻,东与南宁相连,南与越南交界。

(二)人文景观

百色地区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但潜力不大。有国家级景点--百色起义纪念馆;省级风景名胜区--澄碧湖;凌云的纳灵洞、水源洞;靖西的通灵大峡谷;乐业的罗妹洞、布柳河、大石围天坑等,最出名的建立“邓小平足迹之旅”景点的建设。百色是一个传统的革命老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援越抗法,抗美,长期处在战争前线。

(三)行政区域

百色下辖一区十一县,即平果、田东、田阳、田林、德保、靖西、那坡、凌云、乐业、隆林、西林,其中有10个被列为国家级特困县。

(四)城镇人口

(五)气候

百色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典型的山区。总的气候特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作物生长期长,越冬条件好。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9.0°C 至22.1°C。

(六)交通

百色交通系统比较薄弱,南昆铁路开通,以货运为主。南昆高速公路百色----南宁段已经开始动工建设,其中百色到罗成口段约70公里06年通车,07年实现全线通车。

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百色建有许多水电站,但其发电主要输往广东,用于卖钱,本市电量供应不足,通过从贵州送煤炭到当地用于火力发电,主要支持铝业。

(七)城市规划与发展

2004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百色市政府提出了用10年时间把百色市建设成为“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新区向那毕张发展,市政机关也迁往该处。

至2004年,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全年城市(5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二、城市经济

(一)至2004年百色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三次产业全面发展。

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3.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增幅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比预期经济增长目标高1.3个百分点,为1998年以来最快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28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1.83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50.13亿元,增长15.8%。形成了以林地,矿产,旅游,生物四大经济支柱。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39.49比上一年增长6.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21.68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45万元。

2004年1_9月各市GDP及增长速度(万元,%)

2004年百色市产值(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及纳税大户有22家企业,主要为铝业、矿业企业。

2005年2月百色市工业经济呈现的六大亮点:一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首次分别突破100亿元,工业经济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二是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区第一,绝对值排在全区第四位;三是实现利润19.37亿元,仅排在柳州市之后,列全区第二位,实现历史性突破;四是申请的工业技改贴息及补助资金达137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工业技改项目的实施;五是招商引资也取得了突破,特别是在首届东博会上,百色市工业项目所签订的协议最多,金额最大;六是强优企业快速发展,亿元产值企业达25家,成为百色市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

居民的收入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缩影。2005年来,百色市区居民收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有了很大提高。调查显示,2月份百色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400元大关,达到1492.33元,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与上年同期比增长53.2%,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了60.6个百分点,是自1995年以来收入增幅最大的一个月度。据调查,二月份百色市区居民收入创新高,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大渠道收入推动:

1、工薪收入增长快速。工薪收入历来是居民家庭收入构成和增长的主体,因此,工薪收入快速增长成为本月市民收入创新高的主动力。调查显示,二月份百色市民人均工薪收入1260.15元,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79.9%;比上年同期提高603.09元,增长91.8%,其中工资及补贴收入增长了1倍。工薪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春节前后各种补贴收入增多,以及年终奖金兑现和集中发放;二是受上年地方增资政策的持续影响。

2、经营净收入增势强劲。随着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实施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已日益成为城市居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和收入的重要来源,突出表现为市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增长迅速,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据统计,2月份百色市民人均经营净收入66.30元,比上年同期提高37.95元,增长1.3倍;占家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

2.8%扩大到4.2%。

3、财产性收入成倍增长。财产性收入主要是指市民出让财产使用权而获得的利息、股息与红利收入及财产增值收益等。

篇四: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及资源保护开发途径——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及资源保护开发途径——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txt第一次笑是因为遇见你,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 前言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危机,全球兴起了保护人类自己生存环境的绿色浪潮。人们在厌恶城市噪音、环境污染的同时,更趋向于走向大自然、溶入自然,把旅游、学习、教育、休养寄寓于自然之中,于是,以“回归自然”为主旨的生态旅游应时而生。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明确指出生态旅游是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生态旅游已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方向。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是发展生态旅游新兴的一个典型。风景区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东南麓,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集“国际岩溶与洞穴探险科考基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于一体,经中国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学稳教授带领多国科学家全面科考得出结论,认为“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在世界上的自然景观中,具有稀少、奇特、险峻、壮丽、秀美、生态环境独特的旅游观赏价值,当居于世界旅游资源之首”。2003年10月1日,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正式对外推出,共有大石围天坑、布柳河、罗妹莲花洞、穿洞天坑、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火卖生态文化村六大景区建成同时开放。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建设与开发,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作为广西旅游业“第三极”的优势开始突显,旅游接待条件日趋成熟,旅客数量接踵而至,知名度日益提高,这主要得益于科学、合理的规划。 1、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 1.1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áin首先提出“生态旅游”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生态旅游概念才开始传入中国。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广大公众,认识和欣赏自然及文化遗产的旅行,保证旅游区不受破坏和污染,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详细划分,生态旅游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之分: 广义概念——注意人与环境的关系,不破坏污染环境,保证游区的持续发展的一切旅游活动,统称为生态旅游。 狭义概念——人们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接受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有其它传统旅游所没有的独特的特点。一是品位高,旅游者一般文化素质较高,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与人文知识;二是计划性强,旅游经营者一般是经过生态环境可行性论证之后,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参观旅游,以求获取大自然之知识、探索自然生态之奥妙;三是强调自然性,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四是重视环境保护,对环境资源进行非损耗利用,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生态安全性极强的游览方式。 1.2景区规划的含义 规划是对未来事务的合理组织与安排。应该说,旅游活动产生之初并无规划可言。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已经从城市拓展到乡村,旅游需要规划的思想开始为更多人所接受,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始深入发展。 旅游景区规划的对象从系统中的简单要素到整个复杂系统,规划的方法也由单一的美学形体规划方法,逐步发展为资源导向、市场导向和产品导向相结合,形体规划方法、经济理论、环境方法、数学模型方法等综合参与。不仅根据资源和市场进行调节,还充分重视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响应。当前,应用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旅游景区规划已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方法。 1.3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应包含以下基本因素 1.3.1旅游资源 景区规划,旅游资源是基础。当前,被誉为“阳光工程”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在人类价值取向、消费意识等呈现多元化趋势、个性化消费颇受青睐的情况下,旅游资源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海、陆、空无所不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已成为激活地方社会经济的“催化剂”。甚至在某些时期被认为是“穷乡僻壤”的贫困农村,如今借助其相对良好的生态资源,通过开展“农家乐”等活动,也使其成

为城里人热衷的度假胜地,比如乐业火卖生态文化村,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核心,要选择有意义的区域、有价值的自然区域、有特殊生物学、生态或人文价值的区域开展旅游。

1.3.2产业间的整合 产业间的整合,不仅包括旅游业同与其直接相关的交通、通讯、商贸等服务业规划的整合,而更强调提高旅游业与地方传统一、二产业的关联度。虽然建立产业链已是旅游界的共识,旅游业的发展因其乘数效应也会对传统产业起关联带动作用,但在旅游规划中还往往是就旅游谈旅游,对与旅游业直接相关产业的内在联系关注较多,而对于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地方传统产业升级、提高当地居民社会经济条件的具体措施探讨较少,缺少旅游业与当地社会经济融合的组织规划。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必须充分体现产业间的整合,同时满足游客、供给者、旅游地居民等多方利益,更符合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等战略目标。要有利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乐业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农业稳县,工业富县,科技兴县,旅游强县”,将“旅游强县”、发展生态旅游列为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强县富民的重中之重,并全面通过道路、交通、城建、旅游等部门之间的统一规划与整合。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产业间的整合是成功的。 1.3.3区域合作 发展旅游要树立大区域思想,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以旅游资源特色而不是行政区划为背景来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这既可以避免旅游业中“遍地开花”的低水平发展现象发生,还可以保持资源完整性,避免同类竞争导致的游客分流甚至是两败俱伤。虽然要突破行政区域进行具有资源特色的规划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区域协调加强优势互补已成旅游规划发展的一个方向。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在开发之初,就有意识的通过旅游组织社团和部门加强与田阳布洛陀壮族文化遗址、靖西通灵大峡谷、那坡黑衣壮、凌云纳灵洞、茶山金字塔以及百色澄碧湖等周边旅游景区景点的横向联系,2005年国家正式将百色列为全国“红色旅游”区之后,这种联系更加密切。 1.3.4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规划要有利于旅游景区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保护多了,影响旅游业的运转,不利于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多了,生态环境容易失衡,旅游资源就会面临灭顶之灾。因此,必须寻找它们的平衡点,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生态与经济双向良性循环的路子。要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未来状况予以充分重视,正确分析旅游景区各子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积极规划,长远打算。景区规划不仅要注重满足旅游者需求,还应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地方文化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到过大石围天坑景区观光的游客或多或少都有些遗憾,那是因为只能在天坑上边俯视坑里,无法下到坑底探个究竟,揭开“神秘之旅”的面纱。曾有有关部分和人员曾积极提出在大石围天坑修建地下通道或电梯,给游人提供方面之门,对此马上有专家学者给予了否定,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这种开发的破坏性远远超过了原始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应该保持现状,维护平衡。 1.3.5自主与配套开发的关系 乐业的生态旅游是一个大系统,各个景区子系统是这个大系统的有机组成,因此,任何子系统的开发都只能作为整个风景区的配套建设。尤其是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其中布柳河、黄猄洞天坑等景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上还是相当滞后的,地缘优势也不明显,总体旅游气候尚欠成熟。规划者也充分的意识到,应该把这些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作为配套乐业旅游开发的一部分,摆正配套开发(发展)与自主开发(发展)的位置。 1.3.6客源市场 客源,是景区规划的价值所在,没有客源,也无所谓规划,规划再也没有意义。要从开拓各类客源市场、扩大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范围出发,做好规划。 1.3.7规划组织部门的多元化 旅游涉及多区域、多产业,故在规划组织结构上也应多元化,由主要牵头单位组织多个规划部门共同完成,充分发挥科技、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民俗等方面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从规划到正式对外开放,得益于上至区党委、政府,下到百色、乐业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在决定开发大石围天坑群之初,自治区就决定由区副主席袁凤兰女士牵头主持规划。 1.3.8社会效益 规划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效益,理所当然,首先直接受益的当是经营者。当前,我国的旅游景区规划已经从城市发展到乡村、从大都市推广

到小乡镇,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居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相对优势资源但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来说,经济目标仍然是其制定旅游规划、发展旅游业的首要目标。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景区规划必须以当地社会、环境、经济的实际状况为依据,与地区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密切联系,使得通过发展旅游业能够切实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在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地方人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1.4旅游景区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1.4.1调查与评估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必须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价等前期工作,没有调查、评价,就谈不上规划。旅游业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产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气候、交通区位等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大力支撑。要认真调查地方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深入研究地方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同时,在规划的区域范围、促销市场等方面,尊重资源的完整性,深化区域合作,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石围天坑群风景区的资源调查与评价,一直是整个风景区规划的首要工作。在正式规划前,以朱学稳为首的国内外老家和学者就多次对大石围天坑群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科考、论证,也陆续发现了很多优势的自然旅游资源,比如乐业天坑分布数量世界第一、大石围天坑综合欣赏价值居世界第一、布柳河仙人桥跨度世界第一、百朗地下河系统规模世界第一、罗妹莲花盆单盆面积世界第一??等等,给以后的规划开发与发展定位提供了极其宝贵而充分的依据。可以说,这对于整个旅游风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起到了“成败”攸关的作用。 1.4.2突破局限,统一引导 从我国现有的旅游规划机构来看,隶属于各行各业,各有不同。不同的行业及专业背景使其旅游景区规划各有侧重。有侧重,就有偏重,有了偏生,就会产生不足。故在做规划时,必须统一引导,统一发展方向和目标。比如在做旅游景区规划时,加强引导专项规划研究,通过制定旅游景区规划对当地一、二产业的发展给予指导性意见,尤其是对于一些拥有一定的特色旅游资源、但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落后地区来说,通过旅游景区规划,整合地方资源,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开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把旅游业与地方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自2005年以来,乐业县组织部就组织开展“农家课堂”培训活动,对举办“农家乐”、“农业观光游”等旅游项目内容进行培训,统一规范与引导。目前,在乐业火卖生态文化村已开展有8处“农家乐”和1处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农家山庄”。 1.4.3整合空间,同生共荣 在旅游开发中,在行政区基础上进行的旅游规划常会破坏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引起同类旅游区间的竞争。但如果相关地区和部门能在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基础上实现协调与合作,则可以维护这种资源特色的完整性,互相促进,同生共荣。因此,进行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应该加强空间整合,通过区域合作变旅游地竞争关系为互相促进的互补共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各相关旅游区的共同持续发展。 当然,对旅游规划进行空间整合,并不是只求共性,不求特性。相反,共性与特性必须共存。只有区域间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共性,才具备整合的基础;同样,只有各区域间的旅游资源各自具有一定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性,才有可能激发游客的旅游动机,实现各相关旅游区间的资源优势互补、客源共享、共同发展。 2、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2.1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生态旅游资源”一词是随着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出现的概念,它既是以生态美吸引游客回归自然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客体,又是一个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物质基础。生态旅游资源是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吸引物,满足生态旅游者生态体验的、具有生态化物质的总称。杨桂华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美吸引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为旅游业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客体,其内涵包括4个基本点:吸引功能、效益功能、客体属性、保护需要。 2.2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途径 保护与开发,是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市场经济本身并不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相兼容。在生态旅游规划经营中,保护与开发是一对同时存在的矛盾双方,

稍微不注意,开发就成了破坏。2001年专家对大石围天坑群进行考察,发现了数量巨大的海洋动物化石群,这些生物显露在头一年修建通往大石围天坑景区公路边的崖壁上,成为一条独特的“化石长廊”,他们还惊奇的发现,这条公路铺设路面所用的石头也全都是开凿出来的古生物化石,成了一条不折不扣的“化石路”,经中方科学家对此化石群进行进一步考察,证实这是古生代二纪时期的腔肠类动物化石群,2.5亿年前这海拔1300多米的高山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如何解决、协调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既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日趋完善,从而实现经济与生态、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景区规划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保护与开发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规范景区规划。本文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是建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最佳模式之一。任何对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景区进行规划的行为,都必须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开发中必须有保护。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它们所共有的文化、历史和自然遗产,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不受破坏的自然能够保证资源永续,但却不能带来经济繁荣,故只有采取科学的经营管理对生态环境实施保护与开发,才是实现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 首先,景区开发与经营管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关键在于规划问题。规划不当,就会出现各种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在规划生态旅游景区时,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市场导向的原则,在深层次正确把握它,在具体操作中合适地应用它。这就必须做到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国许多生态旅游区,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意识、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由于旅游季节集中和景点(区)的集中,人满为患的现象已在一些保护区出现。加之一些风景区管理者的短视行为,为一时的经济利益驱动,借生态旅游之名,在自然景观中滥建人造景观,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修建公路,破坏了景区的环境。据报导,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加强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注重旅游者管理。生态旅游既是一种旅游方式,又是一种管理模式。学术界认为生态旅游者至少应具备两个特征: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为了享受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生态旅游者必须负有一定的环境保护责任。而目前不少人对此了解不够,在景区乱扔垃圾、乱涂乱画、乱踩滥踏。随着实践,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的真正含义。目前,因为考虑到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和资源自身的容纳极限,已有一些景区九寨沟等明确提出控制游人数量,减少开放时间。大石围天坑群风景区早在开放前期就提出“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印象,什么都不要带走”,以此对游人进行宣传保护生态资源。 最后,注重导游的重要作用。导游是旅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可以积极、直接地规范和引导游人的行为与活动。当前乐业旅游景区的导游素质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导游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一些导游除了把自然现象杜撰成神奇古怪的传说外,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生态资源保护的意义等讲解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加强对导游的素质培养,可以为保护乐业生态旅游资源提供较好的宣传窗口。 2.3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 2.3.1循环经济与生态工程 在一些地区目前实施的生态旅游开发,除了产品的推出,整体系统的生态旅游特征并不突出,给人感觉生态旅游只是一块招牌。原因在于:一方面生态旅游的开发缺少战略高度,另一方面则是生态旅游的开发需要正确的途径。当前,国家十分重视科教兴国,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突出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因此,要确保生态旅游战略目标的实现,其基本途径就是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 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都与消耗能源和资源关系密切。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

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不是要抑制旅游者的消费,而是注重提倡生态保护的理念,提倡合理消费,自觉注重消费过程中的环保;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使用绿色产品,如低能耗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等;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的行为;政府机构要发挥带头作用;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与此同时要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和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废弃物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在景区开发过程中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利用、节能设施的开发、绿色饭店的标准实施、饭店与景区污水的处理、污水回用技术的采用、生态步道的修建、无水生态厕所的建设、天然河流的保护、景区空气污染的控制、旅游区植被恢复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工程技术实施等。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结构与功能协调、系统优化、良性运转的生态旅游系统。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要以科技为支撑,加大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利用生态工程设计资源的配套利用,促进旅游活动的和谐美,最大程度减少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区域开发的战略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3.2深入开发,创新产品 规划的核心问题是要形成有特色的产品系统,要坚持深入分析旅游资源特色,采用大规模问卷的科学方法研究旅游者的心理特点、价值取向、消费水平等,还要考虑开发区居民的意见和参与程度。从现在的具体情况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旅游区已经非常有限,我们所面对的多数是旅游资源非优区,这就要充分发挥规划者的创造力,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一,挖掘非常规资源,对其环境中的大气质量、地表水质量、放射性辐射剂量水平、空气细菌含量、空气负离子浓度、植物精气含量等各项有益因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二,文化挖掘,对区域内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三,项目翻新,以市面上流行的产品,合理扩展而成。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就别出心裁,把攀岩与速降运动“搬”到天坑里,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天坑攀岩和速降基地,开辟了三条国家级攀岩线路和四条180米高的速降线路。 3、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3.1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与概念 人不可能离开环境而生存,人类生存活动与发展的空间有赖于环境的提供。19~20世纪,人类凭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盲目自豪的喊出了“征服自然”的口号。正当人类为自己的能力沾沾自喜的时候,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酷的现实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索——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持久发展。为了寻求环境与自然资源可承受的、生态与经济可协调的长期发展模式,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tfuture)一文。该研究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991年,国际生态联合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共同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专题研讨会,将可持续发展完整地定义为“能动地调控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系统,使之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受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1990年,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召开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旅游会议,明确定义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引导所有资源管理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需求,同时也能维持文化完整、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的旅游”。 3.2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过去,在以景观美学思想、产业思想、经济学思想等主导下的旅游规划中,旅游规模和旅游经营者的经济收益均大大增加,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资源、环境、生态和社会问题,使人们一度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困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在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生态旅游业的开发与建设也日益成为许多国家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的有效实施途径。 规划是为了发展,保护与开发也同样是为了发展。要使旅游长盛、资源永续,必须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生态与经济双向良性循环的路子,重视生态资源保护

篇五:利用百色红色旅游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优势

利用百色红色旅游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优势

摘要:红色旅游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历程中应运而生、壮大发展并逐步形成气候的。由于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使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字:百色;红色旅游;优势

正文:

百色曾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所遗存下来的红色旅游资源,是我们研究历史与学习的地方。

一.“百色”一词的由来 百色是由壮语中的原始村落"博涩寨"的称名而来的,意思是洗衣服的好地方。百色还被称之为"鹅城"。 百色市历史悠久。从1730年建城至今,已有280年的历史。在那毕乡、四塘镇的右江两岸的三、四级阶地上,先后发现采集到经过打工的砍砸。刮削、石核、手镐、石片等旧石器,证明了至少在几万年前,在今市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着。

百色古为百越之地。秦始皇在岭南置三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后,百色届象郡。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百色属桂林郡增食县地。唐朝,在今百色地置羁縻添州(州治在城南之古城角,今那毕乡大和村)、羁縻归乐州(今永乐乡境内)和武隆县地(今百兰乡及巴马县部分地区),属邕州都督府管辖。元朝,百色称天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分田州土州地设厅制,迁思恩府理苗同知驻百色,设百色厅,次年建城。这是百色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光绪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归流,升百色厅为百色直隶厅。民国元年(1912年),改百色直隶厅为百色府。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胜利,建立百色县临时苏维埃政府。1949年12月5日百色县解放,归百色地区领导(行署驻百色城)。1983年10月,百色县改为百色市。2002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47号):(1)撤销百色地区和县级百色市,设立地级百色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右江区。(2)百色市设立右江区,以原县级百色市的行政区域为右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向阳路19号。

1929年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了苏维埃人民政府,以“邓小平足迹之

旅”为精品的百色地区旅游业正在悄然兴起, 百色已开始成为我国继延安、井冈山之后的又一个具有革命老区特色的旅游胜地。 百色是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人文景观有以百色起义纪念馆为代表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以凌云弄福公路为代表的艰苦创业教育基地;有以靖西烈士陵园、十二道门为代表的国防教育基地等。自然景观有以百色澄碧湖为代表的湖光山色;有以靖西通灵大峡谷为代表的天下奇观;有 以凌云纳灵洞、德保吉星岩为代表的溶洞奇景;有以平果铝都为代表的现代工业观光基地。

百色有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全地区有壮族三月三山歌节、瑶族盘王节、苗族跳坡节、仫佬族种树节等20多个传统节日, 各民族群众穿红戴绿、披金戴银,对山歌、赶歌圩、演壮戏、跳芦笙舞等,充满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二.对“红色旅游”一词的理解。

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百色纳灵洞)

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

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

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

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

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

游活动。红色旅游是把

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

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

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

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果,即时观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是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红色旅游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最终造福于社会的良性之路,是党执政兴国的有利途径。

三.百色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百色市的地理位置优越,这是百色旅游在如火如荼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地处广西西部,总面积3. 63万平方公里, 全市包括 12个县(市), 183个乡镇,是广西最大的市。西与云南相接,北与贵州毗邻, 东与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 边境线长达 360. 5公里, 是滇、黔、桂 , 三省中心城市,是我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也是一片洒满先烈鲜血的热土和一座英雄的城市。现在百色的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根据百色市旅游资源普查,在实地考察199个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单位中,百色地区六大类旅游资源齐全, 拥有92个基本类型中的51个,基本类型覆盖度达 55. 4%。丰富、原始、独特、高品位、多样化是百色旅游资源的

主要特征。近几年来百色旅

游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已

开发的景区有百色起义纪

念公园、红七军军部旧址。

粤东会馆、澄碧湖水库风景

区、凌云茶山金字塔、大石

围天坑国家地质公园博物

馆、穿洞天坑、大石围天坑、

田阳布洛陀芒果风情园、靖

西通灵大峡谷、古龙山峡谷

群等景区。百色最近几年把

重点放在了红色旅游上面,

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直到现

在人们一想到百色旅游就

直接想到百色起义。2009

年,百色市以纪念百色起义

80周年活动为契机, 以红

色旅游为龙头,兴建、维修

和改造了以百色起义纪念

馆为核心,包括红七军军部旧址、政治部旧址、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以及红七军、红八军会师纪念馆等在内的历史遗迹和经典景区,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 2009年百色市共接待过夜游客人数突破 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43. 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3. 8%和46%。百色已开发形成以红色旅游为核心,绿色和古色文化、七彩民族风情、跨国边境、农业生态观光、乡村风情体验等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推出了邓小平足迹之旅、 大石围天坑群探秘游、 中越边境通灵,古龙山峡谷原始生态激情游,壮民族文化寻根问祖游四条精品线路。丰富多彩的形式又将百色旅游事业推向一个高潮。在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上,百色现有旅游饭店、宾馆 100多家,其中星级饭店近20家,有旅行社近20家(含旅游公司),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万人。近年来百色旅游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百色旅游起步较晚, 存旅游交通状况较差、部分景点可进入性不强, 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 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区域经济基础较差,人民生活水平低,游率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百色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旅游业的发展。 百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起步较晚,人才资源缺乏是目前制约百色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百色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狠抓旅游培训工作,通过岗前、岗后业务培训定期举办导游培训班,与百色学院、百色民族旅游学校等有关院校合作,通过开设大专、中专旅游班等方式, 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旅游人才,大大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和水

平。目前,全市有旅行社10家,旅游公司8家,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全市旅游业运行良好。但是这与目前百色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还相差甚远, 加快、加强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开发, 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和旅游从业人员,是百色市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百色红色资源的丰富性

百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市,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胜地。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数量繁多,资源禀赋高。在这,我们不仅可以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又可以增长我们对百色的认识,对革命的认识以及我们对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的学习,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

百色市市区最著名的3个红色景点,即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碑和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是百色旅游必到之地。《粤东会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百色起义纪念馆》,广西同类纪念馆中规模最宏大的。它是百色城一座标志性建筑,建筑面积5500多平方米,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迎龙山公园内,结构为馆园结合,园中有馆,馆寓于园,观中有游,寓教于乐的独具特色的体系!还有清风楼、岑氏古建筑群等人文景观等。

1929年1 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象在这里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新中国成立后,百色市又长期处在战争前线,上世纪50年代援越抗法,60、70年代援越抗美,百色市因此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资源,广泛分布于全市的8个县(区),类型有遗址、遗物、革命故事、歌谣、纪念建筑物等。红色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可塑性强。“百色起义”、援越抗弦战争及援越抗美战争等是我国不同时期的重要革命战争,它们本身包含着不同的精神内涵,既体现了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体现了坚强伟大的民族精神。同时, “百色起义”也是伟大的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所以,走进邓小平从事过革命斗争的百色市,不仅可以重温那段艰苦而光荣的革命斗争岁月,还可以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红色旅游资源与其它旅游资源组合度高。百色市一些红色旅游资源本身既是革命遗址,同时又是一处美丽的自然风景点,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旅游”资源厍然一体。另外,更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广压分布于各个旅席区之中,紧挨着其它高等级的旅蔚资源,如乐业的大石罔天坑群、靖两的古龙大峡谷、田阳的敢壮山布培陀文化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与返些商品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极大的促进了它的开发利用价值。

百色市的旅游资源清风楼、岑氏古建筑群等人文景观,特别是近来考古成果

显示,百色盆地是壮族古代文

明的摇篮,价值重大,借助红

色旅游形式,挖掘和保护文化

“活化石”具有深远的经济、

文化和社会效用。应该充分利

用“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蓝

色天空、古色少数民族文化”

等旅游文化概念,巧打“红色”、

“绿色”、“蓝色”、“古色”旅

游牌,把“红色旅游”与“绿

色旅游”、“古色民族旅游”“蓝

色天空”充分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景点,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各种需要,真正形成具有百色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例如:百色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气候,被称为“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靖西古龙山峡谷、澄碧湖等自然风光与民俗相结合,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巴马人长寿古之有名圣地,通灵大峡谷,始森林,古石叠、藏金洞、一线天、与恐龙时代同步生长的珍稀植物,摆渡鸳鸯潭、涉过芙蓉河、观地下河九叠瀑布奇景、游盘龙金洞仙境、穿越水帘洞等大自然奇景??是吸引海内外游客的法宝;天坑探秘游与红色旅游的合理结合更是百色的又一亮点。发展“红色旅游”、“边关风情之旅”、“民族风情之旅”及“地心之旅”,形成有效的“红(革命旅游资源)+绿(自然风光)+蓝(山水风光)+古(民俗文化资源)”的综合旅游发展模式,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百色原有特色。

百色历史悠久,山川秀丽。近几年来,百色根据山青、水秀、瀑雄、湖美、洞幽、坑神、崖悬、谷深和人文佳境等特点,大力开发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成功推出了邓小平足迹之旅、爱国主义教育之旅、天坑群之旅、峡谷群之旅、遗址群之旅、民族风情之旅、边关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百色红色旅游被列入了全国12个红色经典旅游区之一。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有:以百色起义纪念馆为代表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具有世界级科考价值和探险奇观的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景区,拥有中国单级落差最高瀑布和集最罕见的“三洞贯三峡”漂流奇观与原始森林为一体的靖西古龙山峡谷群景区,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景区,风光秀丽的澄碧河水库景区和以隆林、那坡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旅游区等等。这些旅游的规划无疑进一步促进了百色市旅游业的发展。

由于规模效应红色旅游吸引外来投资,拉动第三产业,拓宽致富门路。百色市旅游局党组书记车桂林说,红色旅游的兴起,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吸引了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第三产业、特色种养业等。由旅游带动了其他产业,如广东南海绍祥铝业公司总经理刘孟军在百色旅游时,发现这里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于是,投资3亿元创办亚洲铝业公司,在平果县发展铝材加工。随后,广东佛山劲达纸业、广东东送电力等公司,在百色的投资都在2亿元以上。而这些产业也被列入了旅游项目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旅游的发展。

百色,一座红色文化与自然文化丰富而独特的历史古城,正飞速的发展、腾飞,吸引着各方来客,已成为继桂林山水、北海银滩之后广西旅游新的一极。

五.百色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业品,也是一种教育活动。百色红色旅游的开发,不仅有着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更有着以历史鉴今、教育后代的深远意义。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佳结合点,它通过对革命圣地、革命纪念地等革命文物的旅游消费,以达到促使人们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促使社会经济发展等目的。红色旅游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通过红色旅游这一载体,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旅游的方式传送更广大的青少年,有利于引导他们了解近代中华民族的英勇事迹,帮助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