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悠悠田园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21:47 体裁作文
悠悠田园乐体裁作文

篇一:【对点训练巩固】2015高考语文总复习:8-1 人物形象]

板块一 人物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一二两句写的是隐者所处环境,远离世俗,清静幽远。三四两句写隐者的生活状态,足不出户,避世脱俗,随性自然。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悠悠田园乐

最爱东山睛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分析诗人形象的总体特征,可通过诗歌中的具体描写对此进行分析。从“只知”“忘寒”“最爱”几个词可看出,诗人因爱美景而不觉寒冷,表现出对东山雪景的异常喜爱。

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①、智老②,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 ①天经,姓叶,名懋。②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③禅伯:诗中指大圆洪智。④儒先:指叶天经。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诗的首联主要描写环境,后三联最能体现诗人的形象。颔联主要表现诗人的情趣高雅,颈联主要表现诗人珍视友谊,尾联主要表现诗人风流飘逸。

答案: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六)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 ①骎骎(qīn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

③④

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请简要赏析诗歌中“山客”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诗中的“山客”其实也是作者自己的写照。要概括“山客”的形象,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其居住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其起居生活有什么特点?

答案:在桃红柳绿的明媚景色中,在花落莺啼的宁静环境中,“山客”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一个热爱自然、淡泊名利、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山客”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山客”闲适恬淡的心态。

板块二 事物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了解“子规”的形象特点——叫声悲切,结合杜宇的传说有思念之悲,再结合本诗语境可概括出“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山泉”具有什么品格,需要逐句分析原诗,同时抓住关键词。首联突出山泉淡泊无名;颔联说它清澈可鉴,飞落如雨;颈联写它能使涧满池平;尾联赞扬它恬淡自守。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答案就宛然可见了。因为本诗是托物言志,“物”的品格清楚了,作者的“志”就容易推测了。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 ①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晚年闲居之时。陂,水池。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是韩愈诗中颇富情趣的小品,人们对诗意的理解诸说不一。请对第

三、四句中“杨花榆荚”的形象做分析,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劝勉说:劝人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多读书,以免像“杨花榆荚”那样白首无成。B.揶揄说: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C.怜惜说:“杨花榆荚”也是花。虽无大红大紫,亦有其可称道之处。D.哲理说:诗有寓意。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他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刻意在诗中描画出一个“杨花榆荚”的形象,以鼓励“无才思”者应有不甘落后,敢于创造的精神。“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岂不是诗人所鼓励的么?(以上所说,言之成理即可)

板块三 景物形象

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曲的最后三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曲的最后三句描写了大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等景物,都是秋天典型的意象。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深浓的秋意。作者因收到万里之外的家信,正做着回家的梦,但大雁的啼鸣、芭蕉叶上的雨声惊醒了美梦,于是倍感思家的愁情和归家无期的惆怅。

答案:诗中选取啼雁、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烘托出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愁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篇二:三四年级古诗

三年级上册

课文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唐,杜甫,《绝句》

唐,柳宗元,《江雪》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百花园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唐,罗隐,《蜂》

唐,王维,《鹿柴》

唐,孟郊,《游子吟》

元,王冕,《墨梅》

明,唐寅,《元宵》

三年级下册

课文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唐,王昌龄,《从军行》

唐,卢纶,《塞下曲》

百花园

唐,杜牧,《清明》

唐,颜真卿,《劝学》

宋,翁卷,《乡村四月》

四年级上册

课文

唐,刘禹锡,《望洞庭》

唐,元稹,《菊花》

唐,张继,《枫桥夜泊》

篇三: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一)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阻遏 悠闲 寒噤 绥靖

仄歪 央告 拂晓 颤巍巍

瓦砾 地窖 簌簌 疮低眉顺眼 生死祸福 绘声绘色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触目伤怀

月明风清 名副其实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骇人听闻 情有可疤

赃物 箱箧 制裁 雳

肃穆 荒谬 健忘 屑

掳走 惶急 诘问 尬

渴慕 孤孀 烦琐 躇

交卸 奔丧 狼藉 跚

颓唐 赋闲 烦躁 躬

荒僻 塌败 取缔 凼

滞笨 愧怍 接济 髅

呵斥 焦灼 颠沛 嘘

吊唁 伎俩 噩耗 绉绉 二:抄写下列成语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荡然无存

张皇失措 转弯抹角 锐不可当

连声诺诺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霹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二)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琐阻 a yōu 闲 寒 jìn suí jìng

尴Za 歪 yāng告 fú 晓 颤wēi wēi

踌瓦 lì 地 jiào sù sù chuāng bā

蹒zāng物 箱qia 制cái pī lì

鞠肃mù 荒miù jiàn忘 su? xia

凹L? 走 huáng急 ji? 问 gān gà

骷渴mù 孤shuāng 烦su? ch?u chú

唏交xia 奔sāng 狼 jí pán shān

文Tuí 唐 fù 闲 烦zào jū gōng

荒 pì tā 败 取 dì āo dàng

Zhì 笨 愧zu? 接 jì kū l?u

Hē 斥 焦zhu? 颠 pai xī xū

吊yàn jì 俩 a 耗 文zhōu zhōu

二:抄写下列成语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荡然无存

张皇失措 转弯抹角 锐不可当

连声诺诺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生死祸福 绘声绘 荡胸生曾云, 。会当凌绝顶, 。

7、国破山河在, 。感时花溅泪, 。

烽火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 。

8、存者且偷生, 。夜久语声绝, 。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怀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三)

1、青青园中葵, 。阳春布德泽, 。

常恐秋节至, 。百川东到海, 。 少壮不努力, 。 2、东皋薄暮望, 。树树皆秋色, 。

牧人驱犊返, 。相顾无相识, 。

3、木落雁南度, 。我家襄水曲, 。

乡泪客中尽, 。迷津欲有问, 。

4、八月湖水平, 。气蒸云梦泽, 。

欲济无舟楫, 。坐观垂钓者, 。

5、昔人已乘黄鹤去,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6、岱宗夫如何? 。造化钟神秀, 。

9、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触目伤绿, 。

谈笑有鸿儒, 。无丝竹之乱耳, 。

南阳诸葛庐, 。孔子云: ?

10、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 ,

香远益清, , 。菊之爱, 。 11、大道之行

也, , , 。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四)

1、 ,朝露待日晞。 ,万物生光辉。

,焜黄华叶衰。 ,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2、 ,徙倚欲何依。 ,山山唯落晖。

,猎马带禽归。 ,长歌怀采薇。

3、 ,北风江上寒。 ,遥隔楚云端。

,孤帆天际看。 ,平海夕漫漫。

4、 ,涵虚混太清。 ,波撼岳阳城。

,端居耻圣明。 ,徒有羡鱼情。

5、 ,此地空余黄鹤楼。 ,白云千载空悠悠。 ,芳草萋萋鹦鹉洲。 ,烟波江上使人愁。 6、 ,齐鲁青未了。 ,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归鸟。 ,一览众山小。

7、 ,城春草木深。 ,恨别鸟惊心。

,家书抵万金。 ,浑欲不胜簪。

8、 ,死者长已矣。 ,如闻泣幽咽。

9、 斯是陋室, 。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无案牍之劳形。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

10、 予独爱 , ,中通外直,

, ,亭亭净植, 。 11、忽逢桃花林, ,中无杂树, , 。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五)

21课 重点词语

1.缘(沿着,顺着)溪行 2.落英(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 3.渔人甚(很,非常) 异(惊异,诧异)之 4.复(继续,再)前行 5.欲(想要)穷(穷尽)其林

6.仿佛(隐隐约约)若(好像)有光 7.初(起初)极狭 8.豁然(宽阔明亮的样子)开朗 9.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10.桑竹之属(类) 1 1.阡陌(田间小路)交通 12。鸡犬相闻(可

以相互听到) 13.黄发(老人)垂髫(小孩) 14.为具言(详细地说出)所闻 皆叹惋(感叹,惋惜) 15.余人各复延(邀请) 16.便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路 17.处处志(动词,做标记)之 18.诣(到)太守 19.寻向所志(名词,标记)遂(终于)迷 20.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往 21.未果(没有实现) 22.寻(不久)病终 23.后遂(于是)无问津(问路,津,渡口) 一词多义

1.为 武陵人捕鱼 2. 舍 便船 (丢下) 3。 寻 不足外人道也(对,向) 屋 4.乃 见渔人乃大惊 (于是) 5. 遂 遂于外人间隔(于是)

6. 之 忘路之远近(助的) 渔人甚异之(它,指代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古今异义

1.芳草 古义 鲜艳美丽 今义 多指味道鲜美

2.阡陌交通 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 指各种运输业和邮电业的总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妻子和儿女 今义 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 指没有出路的地方

4魏晋 古义 不要说,不必说 今义 关联词语,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同 5.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不值得 今义 不充足 6.便扶向路 古义 沿着,顺着今义 扶持 7。 古义 隐隐约约 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 好像 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古义 邀请 今义 延长,延伸

课文理解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7.“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8.“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同时也为渔人出而复寻,“不复得路”,埋下伏笔。)

课文中的成语

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办

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无人问津 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问津,询问渡口 怡然自乐 鸡犬相闻,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落英缤纷

多词一义,延 要(通“邀”) (邀请) 云,道,言,(说 ) 咸 皆 (都)

22课 重点词语

1.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淡笑有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3.住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4.可以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5.无案牍(官府公文)之劳形(使身体劳累。形,身体)6.可爱者甚蕃(多) 7.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濯(洗涤)清涟而不妖(妖媚) 8.中通外直(中间空,外面直)9.香远益(更加)清 10.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植(立) 11.而不可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焉(语气助词) 12.予(我)谓(认为)菊 13.陶后鲜(少)有闻 14.宜(应当)乎众矣

一词多义

鲜 陶后 之 水陆草木 (助词,的)

芳草鲜美(鲜艳) 独爱莲之出淤泥(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远 香远益清(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距离长)

古今异义

1.无案牍之劳 古义 身体 今义 形状,样子 2。乎众矣 古义 应当 今义 合适,适当 3.亭亭净 古义 立 今义 种植

课文理解

(陋室铭)主旨句(中心句):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具有画龙点眼的作用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表现陋室主人交住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住来无白丁

表明陋室主要品行高尚,情趣高雅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与“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相对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住来无白丁。 (爱莲说)全文的中心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表现主人不爱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莲之爱,同者予何人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

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比喻君子的特立独行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3课 重点词语

1.为(做,这里指雕刻) 2.宫室 罔不(无不)因(顺着)势象(模仿,这里指雕刻) 3. 贻(赠)余核舟一 4.盖(表示推测的名首语气词)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气词 ) 5.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又)奇(零数) 6.高可(大约)二黍许(上下) 7.启(打开)窗而观 8.峨冠(高高的帽子)而多髯(胡子) 9.东坡石手执(拿着)卷 10.如有所语(说话) 11.其两膝相比(靠近)者 12.佛印绝(极)类(像)弥勒 13.矫(举)首昂视 14.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15.诎(同屈,弯曲)

16.珠可历历(清清楚楚)数也 17.其船背稍(稍微)夷(平) 18.钩画了了(清楚明白) 19.而计其长曾不盈(满)寸 20.盖简(挑选)桃核修狭(长而窄) 一词多义

可 高可二黍许(大约) 奇 明有奇巧人(奇异的)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为 为宫室(雕刻) 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一方,一头) 中轩敞者为舱(是) 视端容寂(端正,正)

古今异义

1.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 靠近 今义 比较,对比 2。高可二黍古义 大约 今义许可,可能 3.而计其长不盈寸 古义 竟然 今义 曾经 4。盖桃核修狭者为之 古义 挑选 今义简单

默写重点第二至四段填空

24课 重点词语

1.讲信修(培养)睦 2。故(因此)人不独(唯独,单独)亲(以….为亲)其亲(父母) 3.矜(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老而无子)独(幼而无父)废疾者(残疾人)皆(都)有所养(供养) 4。男有分(职业)女有归(女子出嫁) 5。货恶(憎恶)其弃于地也 6。谋闭(奸邪之谋)而不兴(发生) 7。盗窃乱(造反)贼(害人)而不作(兴起)故外户(大门) 一词多义

1.亲 故人不独亲(以。。。为亲)其亲(父母)

2.谓 是 (叫做) 3。 修 讲信睦(培养) 4。 兴 谋闭而不(发生) 予谓菊(认为) 盖简桃核修狭者(长) 水波不兴(起) 5.独 矜寡狐(老而无子的人) 6。乱 盗窃贼而不作(造反)

故人不独亲其亲(唯独。单独)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战乱)

课文理解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对应的是 “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治国之道:选贤举能 人际关系:讲信修睦

课文默写填空 25课 重点词语

1.岱宗(泰山的尊称)夫如何 2.齐鲁青(山色)未了(不尽) 3.造化(指大自然)钟(聚集)神秀 4.阴(山的背面)阳(山的南面)割昏晓 5.荡胸生曾(通“层”)云 6.决眦(眼角)入归鸟 7.会当(终当,终要)凌决顶 8.浑(简直)欲不胜簪 9.暮投(投宿)石壕村 10.老翁逾(越过)墙走(跑) 11.吏呼一何(多么)怒 12.三男邺城戍(防守) 13.死者长已(停止)矣 14.惟(只有)有乳下孙 15.出入无完裙(泛指衣服) 16.急应(应征)河阳役 17.犹得(还能够)备晨炊 18.如闻泣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课文理解

(望岳)文中哪句诗体现了作者的伟大胸怀(远大志向,胸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 (春望)文中哪句诗是见景伤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哪句诗体现作者思念亲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石壕吏)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第5单元通假字

21课:见渔人乃大惊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22课:通假字:可爱者甚蕃(蕃通繁,繁盛众多.) 23课:1.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 3.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简同拣,挑选)4.舟首尾长八分有奇(有通又) 5.右手攀右趾(攀通扳,往里拉.) 6.甫 通父,男子的美称

24课: 1.选贤与能(与同举,推选,选举) 2.矜寡孤独(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25课:荡胸生曾云 (曾通层,层层)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六)

一、《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阅读(文章参见语文阅读)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___________(2)若既不出户 户:___________ (3)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虽:___________

2.下列语句中“之”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

A.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怅恨久之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所谈的是为学之道,你从中得到哪些学习上有益的启发?

二、《田园乐 王维》阅读

田园乐 其四(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参考译文: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

绿色。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孩子们天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

一切都是那么纯朴,没有一丝矫揉造作。这是多么惬意自然的风光啊!融入这样的景致和生活中,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心灵随之平和宁静。

26.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27.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田园乐 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了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18.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分)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1分)

四、不计人过

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①

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②

,入朝堂,有朝士③

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

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

,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皆服其量⑥

注:①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②参政知事:副宰相。③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④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⑤穷问:彻底追究。穷,穷尽,完结。问,追究。⑥量:度量,气量。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喜记人过.( )②是.

小子亦参政耶( ) ③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④蒙正遽.止之( ) 13.下列句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A同列 ②蒙正遽止之.

B朝士姓名

篇四:高三语文古诗文答题模式

读懂诗的操作方法

1、注意利用题目与注释

2、抓住直接表情的词或句

3、把全诗默读两遍,先有个总体印象,弄清大意。

4、注意打通句间联系,整体把握全诗情感。

5、多省略、倒装与跳跃。

A、 补出省略成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调整倒装: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合理想像,连缀画面,把握事件: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6、抓景物特点与人、事——抒发什么感情

7、多读多积累

常见提问及答题思路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用自己的话言再现面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

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

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

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闲适、恬淡)

(顺其自然)(放松闲适)的山居意境

问:诗歌后两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具体说明。(3分)

第一步:描绘情景,第二步概括特点, 第三步,点明所寄之情。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特点?

解答分析: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1.常用修辞手法:(1)比喻。(2)拟人。(3)夸张。(4)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

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5)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2.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借景抒情: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托物言志,如《孤桐》、《石灰吟》

3、写作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

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等。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5)用典。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示例:主要用了反衬(更有特色)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

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共性(借景抒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整体语言风格)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多用典故、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

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 怨 盖嘉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示例: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

女子的纯真矫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

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叙事,时间地点,人物描写)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想象,虚写,心理描写)

1、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简析“抱膝(清冷团缩、呆坐)灯前影伴(陪伴)身”

一句(诗人形象描写),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全诗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

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

此诗的佳处,正在于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

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每句均可,后两句也可。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

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

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示例: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

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朦,想看又不愿

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就一句或一联设问型

提问方式:某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某句好在哪里?

【结尾句】 黄 鹤 楼 崔颢(仕途失意之时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时光飞逝,沧桑巨变)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感慨、遗憾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空旷寂寥之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问: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诗写得好,好在哪里?

2、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此联相同,请选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案示例】①“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表达了乡关何处、

归思难禁的愁绪。(或由景生情,见“日暮”、“烟波”之景,抒发了“乡关何处”思乡

之愁。) 以直接抒情的词句“乡关”“愁”收束全诗,使全诗在感慨时光飞逝、沧桑巨变

的同时,增加的全诗的情感内涵,使全诗的悲凉色调更加浓重。

2、举关望明月,底头思故乡。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首句】

杂诗六首(其一)海淀 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①。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放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注①北林,出自《诗经》,常用来指忧伤之地。

(1)“之子”是不是指诗人自己?

(2)赏析起笔两句“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的妙处。 ..

【过渡句】

19、八声甘州 柳永(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萧条悲凉)。渐 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①知我倚

阑干处,正恁②凝愁。

注释:①争:怎么。②恁:这样。

①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答:【 】【 】

A.全词上阕描写登临所见之景,下阕抒写怀远思归之情。

B.“一番洗清秋”意思是雨后秋天傍晚清朗得如同洗过。

C.“苒苒物华休”意思是一切欢乐美好的过去都结束了。(物华,美好的景物

D.“何事苦淹留”意思是为什么要长久地在异乡停留呢。

E.“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意思是多次错过辨认远方归舟。(多次错把它当作是词人的归舟 ②上阕“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写登临的名句。有人说:“此语于诗句不

减唐人高处。”(见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请简要分析这几句词的艺术特点。(4分)

答:“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描写了秋风逐渐寒气逼人,山河一片萧条冷落,落日的余辉照着高楼的景象。(1分。解说形象内容)词人登高远眺,视野阔大,景物描

写气象开阔,笔力雄劲,(1分。鉴赏风格意境的特点)以融情入景(或“情景交融”)的

手法,(1分。分析艺术手法)抒发了怀乡思亲的无限愁绪。(1分。明确思想感情)

(3) 请对加线语句进行赏析。

(A 先译句意,点明乡愁主旨。B 作用承上启下:上登高远望,意境悲凉,下思乡之情)

【关键句】 遇旧友

吴伟业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乱离①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注:①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问: 请简析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答案模式](1)解释句子本身的意思。(2)内容上的作用。(3)与内容主旨勾连,说表达效果上的作用。(4)思路结构上的作用。(注意诗句位置)

[答案示例] (4分)这两句强调了“离乱”,交待了相逢的背景,(1分)表明了相逢的不易,(1分)突出了相逢的惊喜。(1分)给相逢之喜增加了悲凉的色调。(1分)(具实际灵活处理)

第六种模式:对比鉴赏型

提问方式:请指出两诗在内容上(或写法上)的相同与不同。

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

解答分析:两首诗对照阅读,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比较:

(1)所写内容的同与异。(2)所抒感情的同与异。

(3)所用手法的同与异(包括修辞的方法、观察的角度等)。 (4)语言风格的同与异。

【答案模式】相同点:(1)明确要点,结合诗中词句;(2)??

不同点:(1)明确要点,结合诗中词句;(2)??

①内容的同与异(局部)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问: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答案示例】相同点:A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B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a、词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诗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②内容的异同(全诗的意境、情怀)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案示例】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鹤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③比写法的

篇五:中考课外古诗阅读及答案3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2011?湖州市)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⑴.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

⑵.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3.(2011?金华)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⑴.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⑵.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4、(2011?玉溪)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ì,牵连。 ②浑:简直。

①诗中描写诗人搬家时 的心情。

②请从写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

5.(2011?嘉兴)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⑴. 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2011?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7.(2011?兰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⑴.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⑵.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8.(2011?肇庆市)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

⑴.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

⑵.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2011?济宁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 ,表达了诗人的 。

10(2011?江西省)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⑴.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⑵.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

11.(2011?兰州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①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

⑴.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⑵.“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12(2011?台州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⑴.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⑵.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13(2011·泸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⑴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⑵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答案】(1)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 (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

【答案】(1)逐 移(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

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诗句近乎俗语,但情理兼备,意境高雅,读来如饮醇酒,满口生香,使人仿佛正在欣赏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

译文: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刚才他钓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准备在荻花中生火准备煮鱼吃。

【答案】⑴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⑵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 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答案】(1)依恋(不舍、挽留)(2)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移家别湖上亭》,唐代诗人戎昱于搬家时所作。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全诗如童话般的意境。抒写了诗人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答案】①依依不舍(或留恋)

②这句诗用拟人(或衬托)的写法,形象有趣地写出黄莺连连向我挽留啼叫,使“离情”的表达更加深刻。

【答案】⑴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⑵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答案】(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三个要点,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答案】⑴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 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意思对即可)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情感、志趣,意思对即可。)

【答案】⑴落日、绮霞、远山、青草 ⑵.通过描写晚春江上明丽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思念友人的感情。

【答案】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 怀乡、思友

【答案】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

⑵.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大意相同即可)

【答案】(1)镜中看(2)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答案】(1)①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②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意对即可)(2)①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②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