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汤姆叔叔的小屋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4:20:34 作文素材
汤姆叔叔的小屋ppt作文素材

篇一:汤姆叔叔的小屋

篇二: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一)

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我们同情黑人的遭遇,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作者:

斯托夫人,19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坚定的废奴主义者。她1811年出生在美国中部一个基督牧师家庭,自幼目睹黑人奴隶悲惨的生活遭遇,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婚后,她在丈夫的鼓励下,从事文学创作,1852年,写成《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小说深刻地揭露了美国南方奴隶制度的残暴,激起了美国人民对蓄奴制度的极大义愤,从而成为1861年南北战争的导火索之一。林肯总统曾戏称斯托夫人是“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妇人。”

主人公简介:

1、汤姆:

谢尔比先生家的黑奴。因主人欠债而被卖掉,后几经转卖,落到了残暴的庄园主雷克手中。汤姆因拒绝说出逃亡奴隶的下落,遭雷克毒打致死。汤姆叔叔忠诚、善良,笃信上帝,但他逆来顺受,不知反抗,这是他性格的弱点。

2、伊娃:

汤姆叔叔的小友。她在一次旅途中偶然结识了汤姆,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伊娃善良、纯洁,能够不含任何偏见,平等地对待黑奴。伊娃小小年纪便因病死去,但她的善良却感动了每一个人。

3、伊利莎:

谢尔比先生家的女奴。面对生活的不幸,不同于汤姆,她毅然选择了一条奋起抗争的道路,带上儿子逃亡加拿大。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她和丈夫、儿子一起,终于获得了向往已久的自由。

4、黑利:

残忍、奸诈的奴隶贩子。他通过转手奴隶贸易,来获得暴利,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惜拆散他人的家庭逼死人命。他满口人道主义,却干尽伤天害理的勾当。

5、雷克:

美国南方大庄园主的代表。他残暴、刻薄、经常毒打奴隶,雷克买下汤姆后,不满汤姆的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痛下毒手,打死汤姆。最后,雷克罪有应得,被卡西吓死。 小说概述:

伊丽莎携子逃亡,汤姆被卖到“河的下游”去

赛门·勒格里正在殴打汤姆叔叔。小说开始于肯塔基州农场主亚瑟·谢尔比正面临着将因欠债而失去其田地的困境。尽管他与她的妻子(埃米莉·谢尔比)对待他们的奴隶十分友善,但谢尔比还是决定将几名奴隶卖给奴隶贩子来筹集他急需的资金。被卖掉的奴隶有两名:其一为汤姆叔叔,一位有着妻子儿女的中年男子;其二为哈里,是埃米莉的女仆伊丽莎的儿子。埃米莉并不喜欢对这个主意,因为她曾经对其女仆许诺说,她的儿子绝对不会被卖掉;而埃米莉的儿子乔治·谢尔比也不愿意让汤姆离开,因为他把

汤姆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追捕伊丽莎家庭,汤姆与圣克莱尔一家的生活

在伊丽莎逃亡途中,她偶然遇见了比她先一步逃走的丈夫乔治·哈里斯,他们决定前往加拿大。然而,他们却被一个名叫汤姆·洛克的奴隶猎人盯上了。最后,洛克与他的同伙诱捕了伊丽莎与她的家人,这导致乔治被迫向洛克开枪。担心洛克死掉的伊丽莎,说服了乔治,将这名奴隶猎人送到了附近的贵格会定居点以接受治疗。

回到新奥尔良后,圣克莱尔与他的北方堂姐奥菲利亚因对奴隶制的不同见解而发生了争吵。奥菲利亚反对奴隶制度,但却对黑人持有偏见;然而,圣克莱尔则却认为自己没有这些偏见,即便他自己便是一位奴隶主。为了向他的堂姐说明她关于黑人的观点是错误的,圣克莱尔买入了一名黑人女孩托普西,并请奥菲利亚去教育托普西。

在汤姆与圣克莱尔一同生活了两年后,伊娃得上了重病。在她死之前,她在一场梦境中梦见了天堂,她把这场梦告诉了她身边的人。由于伊娃的死与她的梦境,其他的人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奥菲利亚决定抛弃自己从前对黑人的偏见,托普西则说她将努力完善自己,而圣克莱尔则承诺将给予汤姆以自由。

汤姆被卖给了赛门·勒格里

在圣克莱尔履行他的诺言之前,他却因为介入一场争斗而被猎刀刺死。圣克莱尔的妻子拒绝履行其丈夫生前的承诺,在一场拍卖会中将汤姆买给了一名凶恶的农场主赛门·勒格里。勒格里(他并不是当地出生的南方人,而是从北方来的移民)将汤姆带到了路易斯安那州的乡下。汤姆在这里认识了勒格里的其他奴隶,其中包括埃米琳(勒格里在同一场拍卖会里买到了她)。当汤姆拒绝服从勒格里的命令去鞭打他的奴隶同伴时,勒格里开始对他心生厌恶。汤姆遭受到了残忍的鞭笞,勒格里决意要压垮汤姆对上帝的信仰。但汤姆拒绝停止对《圣经》的阅读,并尽全力安慰其他奴隶。在种植园期间,汤姆认识了勒格里的另一名奴隶凯茜。凯茜先前在被拍卖的时候,曾被迫与她的子女分离;由于不堪忍受另一个孩子被出卖的痛苦,她杀死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

在这个时候,汤姆·洛克回到了>故事中。在被贵格会教徒治愈后,洛克发生了改变。乔治、伊丽莎与汤姆在进入加拿大后获得了自由。而在路易斯安那州,当汤姆叔叔对上帝的信仰就快被在种植园中遭受的折磨所击垮时,他经历了两次梦境——一次是耶稣,而另一次则是伊娃——这使得他决意保留自己对基督的信仰直至死亡。他鼓励凯茜逃跑,并让她带上埃米琳。当汤姆拒绝告诉勒格里凯茜与埃米琳逃往何方时,勒格里命令他的监工杀死汤姆。在他垂死时,汤姆宽恕了两位监工野蛮殴打他的行为:受其品格的感召,这两人都皈依了基督。在汤姆临死前,乔治·谢尔比(亚瑟·谢尔比的儿子)出现了,他要买回汤姆的自由,但却发现这已经太迟了。

最后的片段

在乘船通往自由的路上,凯茜与埃米琳遇见了乔治·哈里斯的姐姐,并与她一同前往加拿大。曾经有一次,凯茜发现伊丽莎便是她失散已久的女儿。而现在他们终于重逢了,他们前往了法国,并最终抵达了利比里亚——一个容纳前美国黑奴生活的非洲国家。在那里,他们又见到了凯茜失散已久的儿子。乔治·谢尔比回到了肯塔基州的农场,释放了他全部的奴隶,并告诉他们,要铭记汤姆的牺牲以及他对基督真义的信仰。 启示:

一位黑人奴隶在善良的东家的照顾下,幸运地得以培养出高贵的品性,对基督的虔诚激励着他热情满怀地去面对一切,无论是生活的苦难,还是心灵的苦闷,一本破旧的《圣经》寄托着他全部的生活希望,至少,此时的他是最为快乐的。

然而,命运并不会因为人们善意的而美好的愿望而存在,它向这个无比诚实的可怜人露出了狰狞的牙齿。随着东家债务的紧逼,他不可避免地一步步走上了被随意买卖的

凄惨道路。部分人的法律规定了他们的奴隶身份,也注定了他们的悲惨命运。在任何一种可能的变动下,奴隶们都是处在被践踏的位置。

艰难坎坷的劳动生涯中,又是上帝的召唤慰藉了他的灵魂,这也是他唯一的精神家园,除此之外,他别无所有。善良和关怀在沉重的黑暗下显得脆弱无比,理性的光辉也只能照亮身边的一点温暖,只要一阵阴风吹来,这点光芒也会消失,通常就是这样。 然而,坚忍的人终将获得拯救,谁也无法阻挡住自由的心灵飞向天堂。那种圣洁的苦难的光辉将把每个信念崇高的追随者引渡到幸福的彼岸。

苦难似乎与美好一样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面对黑奴们身受的困境,忍不住心头也要一阵阵的颤栗,而在汤姆、乔治、伊卡琳娜、谢尔比太太、哈里斯太太等人颂赞上帝、拯救灵魂时,同样的感觉也传遍了全身。的确,人们能够指望任何别的什么吗?除了自己。

当苦难来临时,人们大都选择了逃避或是要求别人来承担。而在幸福面前,人们却选择了独享。难道这就是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使然吗?共患难而不共富贵,无形中似乎历史向我们证实了这一铁的法则。灵魂深处的温情日益退缩。蒙蔽了心灵的视线,我们还会为什么而感动吗?

上帝活在人们心中,我们就是上帝!在汤姆无比虔诚的祈祷中,我们看到了这一点。从他坚定的信念中,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最终他拯救了自己,灵魂与上帝同在。毫无疑问,有希望且满怀希望的人永远是幸福的!

让我们为拯救属于自己的灵魂而努力终生吧!

评价: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胜利。

--美国著名诗人 亨利·郎费罗

《汤姆叔叔的小屋》搅动了美国表面的艺术,顿时引起一场骚动,并宣告一个特殊时辰来临。

--美国学者 詹姆斯

斯托夫人所作的《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另一译名)描写了黑奴受地主虐待之苦况,辛酸入骨,读者为之泪下,于是激起南北战争,而黑奴才获得自由了。 --著名作家 苏雪林

第一次听到了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黑奴吁天录》,美国南部黑奴们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勇敢抗争的故事,心激动不已,紧握着眼泪湿透的手绢,在枕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寐。

--著名作家 冰心

《黑奴吁天录》最早是由清代的文学家林纾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

我的感想:通过看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真善美,也可以看到人性的(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汤姆叔叔的小屋ppt)邪恶,汤姆叔叔,这位一生信仰基督的教徒,他至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信仰,他一直心存善良,无论他与谁在一起,他都是这样。相信一切都会是美好的。黑奴,这是很长时间永恒一话题,奴隶制社会,对黑奴来说,生活在炼狱煎熬之中。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死亡反而是一种解脱。面对苦难,汤姆叔叔坚强的品行让我佩服,他的乐观精神让我敬畏。

怀着那份对汤姆叔叔的同情,我们也许只能祝愿他在天堂一切都好,苦难已经结束,希望黑奴能够真正得到属于他们的幸福与自由,希望奴隶制度不存在的同时能够给与黑人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斯托夫人一百多年前写的这本剧作对于当时的社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引发了南北战争。同样的,今天,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的意义也是深远的,他让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中,一切自由的取得都是不容易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伟人给我们留下巨作,也留下了深深的思考,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苦难,做一个像汤姆叔叔一样坚强的人,面对苦难的人生,心中永远不放弃对生活的勇气,做一个乐观的人。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和知识,吧黑奴作为交易是一种可耻的行为,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我们要勇于面对。最后祝愿一切都好。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二)

最近和班里的孩子们一同阅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重温了这部令人难忘的著作。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小说。由于影响巨大,并被认为是刺激18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

由于成书时间较早,书中没有明确提出废奴的问题,但是书中描写了大量南方奴隶主的暴行,令人敬佩的是书中还有大量关于人性、信仰、世界等问题的深刻思考,正是这个原因,使这本书区别于别的同类题材作品。

1、关于信仰

对于信仰,我想说几句题外话,在别的文章里我也讲过我对于宗教、信仰的观点,第一,我非常尊重有信仰的人(我是指那些真的有信仰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人),我认为有信仰的人是非常勇敢的,是勇于将精神理想化,是用自己的日常行为时刻实践信仰的勇者,这是很难的,至少我目前做不到,因此我非常尊重这样的人。第二,关于宗教,一提到宗教,有人马上就认为那是迷信,而这种人往往才是真正的迷信啊。什么是迷信?连人家在说什么都不清楚就断然下迷信的结论,说这话的人不就是迷信吗?结论可以下,但前提是你必须充分了解你要下结论的那件事,那个结论真的是你自己的判断。基于这个原因,如果你不了解宗教,无论你多么排斥宗教,请你口下留德,慢下结论,等你了解了宗教再下结论不迟。

好了,在《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个作品中谈到了很多涉及宗教和信仰的问题,例如汤姆叔叔这个人物,就是一个极其虔诚的基督徒,提到基督徒这个词,在《纯粹基督教》这本书中说过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讲基督徒也好,讲绅士也好,其实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含义,说某人是个真正的基督徒,也许你的意思仅仅是想表达这个人是个大好人,说某人是位绅士,其实也许他根本没有贵族血统,而仅仅是举止得体而已。而作品里的这位主人公确实是位真正的基督徒,恐怕我们用再苛刻的标准来衡量他,我们这位汤姆叔叔也无愧于基督徒这三个字。汤姆叔叔是个怎样的人呢?善良、纯朴、正直等等类似的词可能对他都适用,而这些美德都来自于他的信仰,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对这个悲惨世界的怜悯,这对于一个黑奴来说真的太不容易了,简直难以置信,要知道,身为黑奴就意味着愚昧和无知,当然这不是他们的错,还有每天繁重的劳动,所有这些都会让一个正常人憎恨这个世界,做为一无所有的人,随时都有可能自己被卖掉或者孩子、老婆被卖掉的人,做为像狗一样完全属于主人的人,做为一个在社会上毫无希望的人,很多黑奴实际上已将自己放弃,放弃了做人的权利,当然也就放弃了信仰的权利。而汤姆叔叔却很幸运,他的第一位主人是个仁慈的奴隶主,这使得汤姆叔叔有机会接触到基督教。在此我不对某个具体的宗教进行评论,我对所有宗教都持敬畏的态度。对于汤姆叔叔个人而言,基督教就是这个苦难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哪怕是读一读圣经,都成了他最快乐的事。不知道大家读过圣经没有,我认为汤姆叔叔对美的感受还是超乎常人的。福音书中很多句子都被汤姆叔叔用笔画下来,而汤姆叔叔原本是不识字的。

汤姆叔叔可以说是当时黑奴阶层的一个特例,肉体上绝对的服从(例如:他的第一位主人由于债务原因要把汤姆卖掉,对于汤姆来说真是妻离子散啊,而汤姆并没有逃跑,甚至没有一句怨言。汤姆叔叔的第三位主人千方百计虐待他,而他还是忠实的劳动。)

和精神上绝对的独立(例如:汤姆叔叔地三位主人要汤姆做监工,汤姆敢于抗命,甚至到死也不屈服。)也许只有信仰可以解释。

汤姆叔叔做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就像基督当年做的那样,无论自己处境如何,都能爱人,都能真诚的帮助需要的人,这就是汤姆叔叔人性的闪光点,也是全书最感人的主线。他是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信仰,他在精神上绝对是自己的主人。反观自己,我自愧不如,不要说实践信仰,有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是正确的事情也会由于种种原因不做或者装做不知道,无论信仰那种宗教,这都是不够格的,因为我没有成为我的主人,是我之外的种种在左右着我。

2、关于人物

小说有两条故事主线人物,一是汤姆叔叔,二是伊丽莎,伊丽莎与汤姆叔叔在小说开始都在肯塔基州农场,二人都是黑奴,二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不同的是他们在面对妻离子散(主人要卖掉伊莉莎的儿子和汤姆叔叔)这个问题时采取的行动,一个绝对服从,一个携子逃亡。

汤姆叔叔无疑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但此小说做为又一个女性作家的作品,文章中有大量女性人物的描写,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和《飘》一样,女性形象成了全书歌颂的主题。作者认为只有女性的母爱精神才能拯救当时的美国。

在这里我想说两位女性形象,首先是伊娃,当汤姆叔叔被轮船运送到新奥尔良的途中,伊娃进入了故事的叙述中。当这名5、6岁的小女孩落水后,汤姆叔叔将她救了起来。伊娃恳求她的父亲买下了汤姆,在跟随圣克莱尔家来到新奥尔良后,汤姆成为了圣克莱尔庄园的一名马车夫。不过,汤姆在这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天使般的伊娃一起度过的。

伊娃经常会谈论一些爱与宽恕的话题,她甚至说服了固执的奴隶女孩托普西,让她相信她也应该得到爱。伊娃也曾试图去感触她那坏脾气阿姨奥菲利亚的心。这个小女孩的形象让我想起了《飘》中的梅兰,同样是柔弱的女性,同样有着充满爱的眼睛,同游有着一颗高贵而富有基督精神的心。这样的人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对身边的人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力。

书中的伊娃与同龄的孩子一样充满幻想,可爱调皮,和同龄人不同的是,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她拥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对真理、理想世界的渴望,使她区别于别的孩子,也区别于很多同时代的成年人。有时候孩子是真正的勇者,而且比成年人要勇敢的多,他们更能勇敢的直面自己的心,比如伊娃的父亲,就是个非常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他是继承了庄园财富的奴隶主,另一方面他为南方奴隶制度感到深深的羞耻,然而他一直无法面对自己,无法勇敢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放奴隶,最后是在女儿和汤姆的不断影响下,促使他重新信仰基督,直面自己的心。

第二位女性形象是伊莉莎,她与伊娃不同,我们从伊莉莎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和母性的伟大,而伊娃给我们带来的是神性的震撼。一个黑奴如果成为妻子和母亲,恐怕是最痛苦的事情,黑奴没有做为人最基本的权利,她的一切包括孩子都是奴隶主的,而做为母亲,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白人卖掉是何等痛苦和愤怒,书中常常出现一句话来形容这种心情--“真恨自己生在这个世界上”。于是,伊莉莎在主人卖掉孩子的前夜,她携子逃亡。读到这里,我再次感叹这个世界看上去有多光明,实际就有多么黑暗。

伊莉莎通过种种努力,终于在好心人(贵阁会)的帮助下逃到了加拿大,最终获得了自由、丈夫和孩子,拥有了一个自由人的幸福生活。在逃亡途中,伊莉莎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冬夜中狂奔,遇到奴隶贩子的追捕后,竟然带着孩子跳进冰封的俄亥俄河,而且奇迹般踏着一块块浮冰奔过对岸,这一幕让狡猾而凶残的奴隶贩子也不禁惊叹不已。

篇三: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主要人物的分析

摘要:《圣经》对西方生活及文化的影响至深,《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托夫人也深受其影响。本文以《圣经》原型及基督教义精神为基础,先试图分析斯托夫人所处的年代背景及她创作这部小说的意图,再分析小说中的几类人物形象,如汤姆叔叔、小伊娃、及几位虔诚的基督教徒母亲。通过对这些人物特点的分析,以及所表现的基督精神,揭示这部小说中强烈的宗教理念。

关键词:圣经;基督教;人物特点

ABSTRACT: The Bible influences western life and culture deeply. Mrs. Stowe (1811—1896) the author of Novel Uncle Tom’s Cabin is also influenced by it. On the basis of Bible, the autho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s of times and the purposes she composes it, and analyze several characters, such as Uncle Tom, Little Eva, Eliza and some pious Christian mother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se persons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characters in Bible to reveal the Christianity in this novel. At last, the author explores Mrs. Stowe’s solution to institution of slavery and the results. However, in her times, her non—resistant policy to topple the slavery fails completely. KEYWORDS:Bible; Christianity; Personal character

一 简介

(一)写作背景

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对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圣经》属于

希伯来文化中的著作,并且在世界文学作品中亦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圣经》被分为两部分:《旧约》和《新约》。该著作渗透着希伯来文化的本质。在十一世纪中,希伯来人开始变得繁荣,并且占有着大面积的土地;与此同时,他们不断传递着本土的文化让基督教成为了那个时期最为有影响力的宗教。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作家根据《圣经》内容进行改编又撰写出无数不巧的著作。

哈里特.比特斯托夫人(1811——1896),一位19世纪的美国女性作家,也

深受《圣经》一书的影响。斯托夫人出生于在一个受世人尊重的家庭。她的家庭由于以下人物事迹而变得世人尽职。牧师莱曼是她的父亲,由于支持废奴主义,并且曾担任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中车道神学院主任一职等经历,为大家所熟悉。

她的丈夫卡尔文埃利斯斯托是神学研讨所中一位重要教授。她的两个兄弟亨利和

爱德华,都是被封为牧师。她的姐姐也是积极学习知识文化是女性教育上的先驱。

她一家人都反对募集奴隶并且都是著名的废奴主义者。

成长在一直信奉基督教的家庭中,让她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并且成为了一名

虔诚的基督教徒。家庭对奴隶制度的反对也让她一直拥有着反对奴隶制的信念。

她站在世人面前并大声呼吁大家应该废除奴隶制。斯托夫人深爱自己的宗教并对

它深信不疑,她集中全力去解决社会和道德上所存在的问题。受《圣经》的影响,

她坚信:世人从一出生就是平等的,并且他们应该享受自由,这些让她强烈反对

违背《圣经》宗旨的奴隶制。根据《圣经》一书的阐述和见解:世人从一出生就

是平等的,并且他们应该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自由。她一直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一

些可以改变奴隶生活的事情。为了让自己对奴隶制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她甚至亲自跑到南部去看着那些生活凄惨的奴隶们。斯托夫人被无数反对奴隶制

度的先人事迹所深深的影响和激励,特别是1950年“逃亡奴隶的行为”的颁布(该

法律主要是允许南方奴隶主到北方自由州追捕逃亡的奴隶)。斯托夫人受《圣经》

中思想的影响,她认为人的灵魂从出生下来就是平等的,他们有权追求并享受属

于自己的自由,这一思想的影响及自己对废除奴隶制这一事件的坚定不移,让她

决定通过撰写一篇可以鞭打,并让世人清晰认识到奴隶制的黑暗的小说。于是就

这样,基于对基督教的虔诚信仰和对废除奴隶制事件的深信不疑等思想背景和当

时的社会情况下,铸造了举世闻名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

(二)故事概要

汤姆是肯塔基州市,奴隶主乔治谢尔比先生的一名奴隶。汤姆信奉基督教。

有一次谢尔比先生决定把汤姆,和另一位女奴及其儿子卖掉作为债务的抵押。听

到这个消息后,他的妻子伊莉莎迅速携子逃亡。然而,汤姆却甘心地被乔治谢尔

比先生卖给一个叫海利的奴隶贩子。最终,汤姆又被海利卖到了新奥尔良。

在驶向新奥尔良的船上,汤姆救了一位名叫伊娃的小女孩。于是小伊娃的父

亲圣克莱尔带着感激的心情买下了汤姆。在圣克莱尔的家里汤姆幸福的生活了两

年,后来和小伊娃成为了好朋友。但当小伊娃和她的父亲死后,汤姆的命运有开

始发生了戏剧性转折。他被小伊娃的妈妈带到拍卖市场并且开始进行拍卖。最终,

汤姆又被奴隶主勒格里里买回去。勒格里里不仅对待他的奴隶及其残酷还伴有严

重嗜酒的毛病。最终,汤姆因为保护两名女奴而被勒格里抓了起来,最后不幸的

是恶毒的勒格里把汤姆殴打致死。在汤姆死后死后,他主人(乔治谢尔比先生)

的儿子——乔治.谢尔比得到了种植园,有了经济基础后用了一大笔金钱买下了

汤姆的身体。 在乘船通往自由的路上,凯茜与埃米琳遇见了乔治·哈里斯的

姐姐,并与她一同前往加拿大。曾经有一次,凯茜发现伊丽莎便是她失散已久的女儿。而现在他们终于重逢了,他们前往了法国,并最终抵达了利比里亚——一个容纳前美国黑奴生活的非洲国家。在那里,他们又见到了凯

茜失散已久的儿子。乔治·谢尔比回到了肯塔基州的农场,释放了他全部的

奴隶,并告诉他们,要铭记汤姆的牺牲以及他对基督真义的信仰。

二 人物性格分析

斯托夫人塑造了多个栩栩如生且拥有与众不同性格的角色。她塑造的这些

人物中有着白人和黑人,贵族和奴隶等参与,他们有的善良有的残酷。我们从斯

托夫人塑造的这些人物性格可以发现:斯托夫人提倡着人之间的平等,反对着种

族歧视。结合斯托夫人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当时一些人特别是白人认

为:黑色肤色的非洲人拥有不良的品格,如邪恶或者异教教义。然而,斯托夫人

却认为那些歧视奴隶的人群,其实是受当时的社会风气蒙蔽了他们内心最真实的

想法。斯托夫人认为对奴隶的歧视的人群实事实上已违反了他们内心最真实想法

和内心所崇尚和追求的精神。从今天来看:在一定程度上,黑人的言行举止及思

想要比那些诡计多端的白人奴隶主单纯的多。

基督教对斯托夫人产生的深受的影响,让她一直秉持这样的理念:人自呱呱

坠地起就应该平等而又自由地享受着生活。基督教对在她所描述《汤姆叔叔的小

屋》主要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着基督教的影响。斯托夫人通过对《汤姆叔叔

的小屋》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形象进行描述,以揭示这部小说中的基督教理念。

(一) 善良虔诚的汤姆叔叔

《汤姆叔叔的小屋》一小说中的主人公汤姆叔叔是一个对主人忠诚,正直善

良的奴隶。在谢尔比庄园,他从小侍奉主人,后来成了主管。由于他注重道德修

养,品德高尚,附近的黑人都把他当作他们中的一个牧师。善良的品质,和对基

督教虔诚的信仰一直被大家广传。汤姆是一个虔诚的基督信徒,受于该身份的影

响,让他在很多方面都像极了耶稣。他不断原谅那些因反对他的所作所为而做错

事的人,他还在紧要关头及时向上帝求助解决问题。

斯托夫人成功又形象地把汤姆描绘成一个虔诚的基督信徒。让我们通过《圣经》来将汤姆和耶稣进行比较发现汤姆的经历和耶稣的经历极其相似。首先:汤姆和耶稣都是被熟人出卖。耶稣是被他的门徒犹大(对金钱非常渴望)背叛;而汤姆则是被他的主人乔治谢尔比先生(一位及其缺钱去偿还债务的奴隶主)所叛卖。第二:即使两人在当时社会下强大巨大的压力,他们依然对上帝非常虔诚从不放弃这一信仰。当耶稣将死时,士兵们都挖苦地评论他,他们大叫:“基督的国王”。他们敲打着耶稣的脸,但是,政府人员并没有抓捕耶稣,但是耶稣别无选择最终不得不被定在十字架上。当耶稣知道自己将死时,他并没有抱怨反而向上帝祈祷。汤姆亦是面对着与耶稣相似的情境。在勒格里的庄园里,汤姆并不愿意兜卖他的朋友,因此他受到了极其残酷的遭遇。他并不放弃并且对看守人员进行反复说教。他说:“我交在你手里的是我的精神!你曾经救赎过我,耶和华诚实的神!”即使两位看守人员差点把汤姆打死,他仍然原谅了他们还为他们祈祷。就这样,汤姆的坚持,及他的祷词和他的善良最终感动了勒格里里面的两位监察员。之后被被动和受启发的他们再也不想伤害汤姆了,但是勒格里对此并不满意,直至折磨致死。尽管汤姆被打的几乎失去生命,他仍不抱怨什么。然而,勒格里并不能理解汤姆。然后汤姆看向他的主人,并且说:如果你们生病,或者处于困境,或者将要离世,我可以拯救你们,我可以牺牲我的血液给你们;如果你们想要取走各自的灵魂,我也将会放他们自由,因为上帝把这些都交给我了。上帝不要让这及其的罪恶接触你们的灵魂!它们的伤害力将远远大于我对你们的伤害!你们尽情的释放自己的残忍一面,我的问题将很快结束;但是你们若不知悔改,你们的灾难将永远不会结束!最后,如果相信耶稣是救世主,他就会在任何时间、地点收到耶稣的救助。第三,汤姆和耶稣都被尊敬他们的人所救赎。亚利马太人约瑟,耶稣的一位秘密信徒。在耶稣死后他偷偷的取走了耶稣的身体,然后根据犹太人的葬礼风俗,他脱去耶稣那亚麻布制的衣服以取香料以代之。汤姆被他以前的主人儿子——乔治谢尔比所拯救。乔治谢尔比因为汤姆的信仰而喜欢他,所以当汤姆被卖走时他就发誓一定要找到他。然而,当他发现汤姆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汤姆已经快要离世。出于一直对汤姆的极大尊敬和同情,乔治把汤姆的身体取走并且决定要高雅的埋葬。更为重要的是,汤姆的性格和耶稣几乎一样。当耶稣看到那些违反道德的人士,他会替他们惋惜,帮助他们,并且治愈他们。他的

内心可以原谅任何人,任何事。他向人们传递着基督教义。汤姆的形象是一位显而易见且拥有黑色肌肤的基督教徒。无论他的邻居肤色如何,他对他们都充满关心和爱。在该小说中,汤姆也被刻画为其他奴隶们的领导者。在谢尔比的房子里,汤姆叔叔在处理邻居们涉及到宗教有关事宜事时,都是以一种家长的形象身份解决难题。汤姆因其与他的同伴相比拥有着:一种更为强大、自然并有组织的士气和宽广的的胸襟及其完美的教化理论,让他被大家尊称为牧师;他简单而又热诚的劝告风格可以更好的启发别人,在祷词演说中他也最为优秀。作为最为虔诚的黑人,他“祈祷一直等到”。当他在圣克莱尔家时,遇见了一位让人心疼的老奴隶普尔。普尔一生都在侍奉她的女主人。她喜欢喝牛奶但是她的女主人却拒绝为她买牛奶,她唯一的孩子也因饥饿而活活饿死。孩子的死亡让普尔开始沉溺于酗酒,精神也变得错乱。汤姆非常心疼她。他帮助她提篮子,并为她传递福音。汤姆经常给别人有着继续活下去的信念。他鼓励着普尔,并对普尔说:我们都是别人眼中的穷人!但是从没有告诉我们耶稣是多么的爱我们,甚至可以为我们而死吗?他们从未告诉你我们最后都可以进入天堂并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吗?

汤姆不仅爱着黑人,也同样无私的爱着白人。当他的第一人主人打算把他卖掉时,他无任何怨言。当他在第二任主人家里工作时,他经常劝告圣克莱尔先生不要去那些庆祝性舞会。为了让圣克莱尔正真记住他的劝告,汤姆甚至跪下双膝恳求圣克莱尔不要去那些寻欢作乐的欢宴。

当汤姆躺在他的病床上时,他对乔治.谢尔比说:你们都不知道,我非常喜欢梨子!我爱自然界的每个生物——没有为什么,只是爱!哦,乔治先生!成为一名基督教徒是多么荣誉的事啊!谁又能把我们和基督分开?从以上的种种事迹中,我们可以得知和总结出:汤姆和耶稣非常相似。汤姆他是基督教中上帝和爱的化身。

就像耶稣一样,汤姆经常原谅那些无论是对他好或凶恶的人。汤姆原谅了他的第一任主人并对他说:“上帝一直都知道我身上有污点,一直都会知道。当他被勒格里鞭打时他说:你是个不幸而又痛苦的人!你们做不了任何事!我将用我的灵魂原谅你们一切行为!耶稣原谅那些背叛他的人,他认为那些背叛者都是无辜的,并要求上帝不要惩罚他们——降灾难于他们。

尽管汤姆非常服从他的主人,但是他仍有区分是与非的意识和标准。如果主

篇四:《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英汉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对比 美国体育运动词语对美国英语的影响及语用分析 论美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A Study on the Methods of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剖析《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意识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 从《基督山伯爵》看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 当代中美青年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论学生角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转换 中西称谓文化的对比研究 《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圣经原型解读 浅论康拉德《黑暗之心》中的女性形象 从习语来源看中西文化之不同 会话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 星巴克的成功之道 探析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风险 《美国悲剧》中的对比手法运用研究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商务谈判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汉译 英汉死亡委婉语对比研究 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大学文化差异 从翻译目的论看归化异化的互补性 浅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自由 论《红字》里“A”字的象征意义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 中美家庭变迁的对比研究 突破桎梏——《紫色》的生态女权主义视角解读 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二重世界 英国历险小说《所罗门王的宝藏》 《身着狮皮》中的话语、移民与身份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 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规避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看《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剖析简?爱性格的弱点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 概念隐喻在英语专业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无尽的欲望致使毁灭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

43 从人类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44 从《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中狼的意象比较中西方生态意识

45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

46 论《动物庄园》的反讽艺术

47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

48 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

49 Tradition and Beyond—Reading The Diviners as a Bildungsroman

50 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51 泰戈尔诗中自然物意象研究

52 《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

53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

54 任务型教学中策划对高级英语学习者写作任务完成效果的影响

55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

56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解读歌王迈克尔?杰克逊的艺术影响

57 生态哲人约翰?斯坦贝克

58 Sino-US Cultural Differences——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APPLE and OPPO 59 尤金·奥尼尔《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人物刻画的反讽手法

60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汉语数字成语英译策略研究

61 《沙漠之花》的女性主义研究

62 《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语用分析

63 浅析《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精神隔绝主题

64 从英汉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65 合作学习法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个案研究

66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Skopostheory:A Case Study of The dventures of Tom Sawyer

67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68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69 中美文化差异对外贸谈判的影响

70 从《胎记》中阿米那达布的人物分析看人性的原始表达

71 美国英语新词汇特点

72 从依恋理论看《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悲剧性格的形成(开题报告+论) 73 《白象似的群山》中话语权利争夺探究

74 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白

75 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76 朗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77 The Influen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ranslation

78 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

79 商务英语谈判的翻译技巧

80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

81 《呼啸山庄》中哥特式风格的表现

82 Metaphorical Analysis of Polysem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83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84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分析

85 高低语境交流模式对国际商务谈判模式的影响

86 《愤怒的葡萄》的生态主义分析

87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88 极限环境中的善与恶——浅析《蝇王》中的主要人物人格结构

89 在概念整合理论下探讨英语复合词教学

90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差异研究

91 An Analysis of Catherine in A Farewell to Arms

92 试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主人公性格异同点

93 血性意识—D.H.劳伦斯的自然主义爱情观

94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扮演

95 现代爱情的另类表述—解读《暮光之城》主人公爱德华和贝拉的爱情

96 《红字》的悲剧成因分析

97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98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othic Literary Tradition in Jane Eyre

99 Interpretation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emporal Aspect by Comparing Lin Shu’s Translation of Uncle Tom’s Cabin with Later Translator’ Versions

100 从容?重生—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人物心态

101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02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

103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104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Nonverbal Privacy

105 论<<禁食与欢宴>>中乌玛的觉醒

106 试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

107 Using Maslow’s Hierarchy Needs Theory to Analyze Sister Carrie’s Destiny

108 The Application and Value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to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ETL) in Middle Schools

109 从追求走向幻灭与死亡——谈马丁伊登的美国梦

110 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

111 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112 浅析英诗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丁尼生《鹰》的不同译文比较

113 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14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旅行主题分析

115 不同的阅读任务对高中生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116 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117 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

118 中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119 英语新闻标题的前景化

120 中美称赞语的对比分析

121 目的论与对外传播翻译

122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之原由

123 《冰与火之歌》的人文主义分析

124 美国个人主义和中国集体主义的对比与分析

125 从引进好莱坞大片看中国意识形态转型: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

126 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礼貌策略

127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128 紧身胸衣和缠足:十八世纪欧洲和中国女性的社会角色解释

129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

130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当代启示

131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

132 On the Functions of Metaphor in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

133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134 “冰山理论”在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135 The Proble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demark Transl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136 风筝在《追风筝的人》中的象征意义分析

137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

138 《飘》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139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140 反讽艺术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应用

141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142 Comparison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 and Western Christmas Da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ays of Celebrations

143 简爱性格研究

144 浅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145 《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

146 孤独的灵魂—简评《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克兰德

147 解析《紫色》中妇女意识的形成

148 论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49 从《变形记》透视家庭环境对塑造儿童健康心理的影响

15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urtesy Languag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151 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探讨

152 分析《傲慢与偏见》与《简爱》中觉醒的女性意识

153 American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s Viewed from Two Movies Mulan and Kung Fu Panda

154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155 《诗经》与《圣经?雅歌》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

156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

157 浅析《时间机器》的反宗教主义

158 美国梦的迷失—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159 《名利场》中女性命运对比

160 中英习语文化异同及其翻译

161 超市价格策略的比较

162 鲁迅对翻译理论的重大贡献

163 元认知策略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164 A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 with Numeral “San”

165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矛盾情感

166 对当今中国大学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方法的观察和思考

167 爱伦坡的分析方法在“厄舍屋的倒塌”中的应用

168 浅析英语交际法教学及其运用

169 解读《呼啸山庄》中三种悲剧性的爱情

170 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网络聊天室会话的含义

171 An Archetypal Study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72 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

173 Comparison between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in Language Expression 174 中英文化差异对成语翻译的影响

175 索尔贝娄《挂起来的人》的存在主义解读

176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

177 论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

178 字母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179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分析

180 成语中的文化特色及其翻译

181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隐喻的语用功能分析

182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183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

184 《白雪公主》的后现代主义创作技巧

185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186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苔丝》

187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越狱》字幕翻译的研究

188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

189 An Ecocritical Analysis on Lady Chatterley’s Lover

190 从社会语用学角度分析《雷雨》中的称谓语

191 认知语境对文学文本翻译策略的影响

192 “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开题报告+论) 193 不同的音乐折射不同的文化

194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

195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

196 解读《紫色》中的妇女主义

19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198 析《虹》中的象征意义

199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200 Financial Translation Industrialization

篇五:汤姆叔叔的小屋 (2)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与《他们眼望着上苍》

中的对比看黑人民族意识发展历程

翟小娜1 康霞2

(1河北金融学院 2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摘要:通过对《汤姆叔叔的小屋》和《他们眼望着上苍》两部不同时代特征下的两位女性的黑人文学作品的对比,探讨美国黑人在历史上所承受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及随着历史的进程他们的民族意识的唤醒和民族美感的树立进程。 关键词: 汤姆叔叔的小屋;他们眼望着上苍;对比

1863年从法律意义上赋予了黑人自由,然而一百多年过去,黑人依旧生活在贫瘠的深渊,依旧遭受着各种不公平的待遇。美国黑人在经历了百年的压迫和奋斗之后,开始考虑着黑人民族的发展,考虑着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此背景下,黑人文化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思潮。一面深刻地批判奴隶制带给奴隶的无法弥补的痛苦,种族主义隔离下的黑人底层生活,另一方面却鼓励黑人发现自身的民族之美,强调本族文化和发觉本族的民族意识。这两种思潮通过《汤姆叔叔的小屋》和《他们眼望着上苍》淋漓尽致地反应着美国黑人的美国梦。

一 斯陀夫人与赫斯顿的对比

斯陀夫人在美国东北部长大,但在辛辛那提生活了一段时间,这段生活使她对有关奴隶制度的两派观点有所认识,而她自己坚守要废除奴隶制度,而她创造《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让广大的北方读者理解废除奴隶制的必要性。赫斯顿年幼时举家迁到一个完全由黑人组成的城镇生活,在那的生活对她对农村黑人民间传说的广泛研究做了基奠,而她本身拒绝屈从于传统的性别差异模式,《他们眼望着上苍》以南方乡村为背景,重点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主人公对独立自主的寻求,主人公对于自己的黑人身份并不在意,而是在意自己的梦想的追求,这里我们看不多太多的种族歧视,更多的是作者对于美国黑人身份的重新定位和探索。

二 主题思想的对比

为了揭露奴隶制的罪恶,斯陀夫人用大量德尔篇幅剖析了奴隶制的各种形式。谢尔贝和圣克莱尔这样的奴隶主原本体面正派,即使他们所谓的仁慈也隐含了奴隶制固有的罪恶,随着汤姆的生活,斯陀夫人终于撕下奴隶制仁慈外衣,向读者展示了奴隶在残暴的奴隶主手下的悲惨生活,在奴隶制下,年轻的姑娘可以被卖来卖去,黑人像动物一样被奴隶主鞭打虐待,作者运用极具震撼力和道德及其败

坏的实例,发自肺腑地呼吁人们反对奴隶制,她将汤姆的仁慈善良和雷格里的阴险罪恶形成对比描写,读者可以看出奴隶制带给奴隶情感和身体上的巨大创伤是奴隶主永远无法理解的。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通过对黑人文化特有的研究和独特的黑人用语描述了黑人们在生活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她的作品中没有过多地批判奴隶制以及种族歧视,而是将这些认为是人类文化进程的一部分,她没有区分黑人与白人的区别,而是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她最终的目标是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确定她的身份,寻求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正如小说中在对珍妮的审判结束后,珍妮得到的是白人妇女的安慰却遭到黑人朋友的鄙视,这里的种族主义是作为一种文化建构起来的,这种文化建构是一种自由漂浮的力量,不管黑人还是白人,任何软弱的人都会受之影响,并从属与它,赫斯顿认为人类的服色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只能是天生的不同而已。如果说斯陀夫人是对种族主义的批判家,那么赫斯顿就是对黑人本族文化的颂扬者。两位不同时代的女性代表了美国黑人在对自己身份确定过程之中的挣扎与进步。

三 男性和女性的对比

19世纪后期女权运动风起云涌,《汤姆叔叔的小屋》在此之前面世,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是早期女权主义思想的代表作,作品中的女性富有道德心、责任感、机智勇敢—这方面她们远胜于男性,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理想化的女性:完美的母亲和妻子,她们努力拯救道德品质比自己逊色的丈夫和儿子,例如雷格里的母亲、伯德太太和伊莉莎,作者运用肯定、颂扬的笔墨描写了这些黑人女性,尤其在伊莉莎这个人物身上特别突出,小说似乎认为女性天生具有一种辨别善恶的感觉,由此可以产生出由女性固有的道德智慧所引发的一种社会变革力量。作者似乎希望女性读者能够与这些饱受创伤的女性人物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她们的丈夫、兄弟、父亲和儿子转变观念。然而在斯陀夫人所生活的时代,人们不愿意把女性和男性同等看待,所以在这部小说中,女性人物是来督促男性人物的行为,而没有让女性人物获得绝对的权力。在赫斯顿的小说中,她直接确立了男性和女性的本质差别,男女彼此需要对方的某些东西的思想在通篇小说中反复出现,正如珍妮一样,她寻求一个能够完善她的人生、补足自身缺失的男人,洛根、乔迪和茶点都试图在他们与珍妮的婚姻中满足自己的各自需要,洛根将女性当成“世间的骡子”,乔迪将女性当作自己的附属品,茶点将女性当成精神伴侣,然而赫斯顿更加强调女性的自豪和反叛意识,当男性不触及她们的梦想时,女性可掌控自己的意志,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战。正如珍妮寻求爱情的最终目

标:从周围的世界中得到启迪,并与之合为一体。

四 宗教力量的对比

斯陀夫人清楚她的读者大多笃信宗教而且是清教徒,因此她在作品中极力证明奴隶制与基督教的道德原则水火不容,在整部作品中,一个人越是笃信宗教就越加反对奴隶制,伊娃是小说中道德最完美的白人形象,她从不区分白人和黑人,相反,道德败坏、没有宗教思想的雷格里却以一种近乎亵渎神灵、邪恶残暴的方式实行奴隶制,小说中将基督教建立在博爱原则的基础上,这种博爱的思想若付诸于实践就不可能存在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的情况。在雷格里的庄园,汤姆坚持基督“爱你的敌人”的思想,最终战胜了奴隶制,在他面临的每一次毒打面前都拒绝放弃自己的宗教思想,他被雷格里及其手下的人活活打死,而临死前宽恕了他们,他以这种方式成为一名基督教的殉葬者,成为黑人和白人共同的行为楷模,汤姆的故事在另一方面又为通过基督教的博爱改变奴隶制指名了道路。小说中将超自然的、包括神灵的情节运用到反对奴隶制度上,例如,在伊莉莎跨越俄亥俄河的时候,为了挽救自己的孩子,她毫不畏惧,飞身从一块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这时她被赋予了一种“上帝给与走投无路这的力量”,当汤姆的信仰在万般折磨下将要开始动摇时,他看到了充满宗教色彩的幻境,使他坚定了信念。超自然的宗教力量为众多反对奴隶制的人提供了有力的力量,同时也对实施奴隶制的人起到了震慑作用。在《他们眼望着上苍》中,上帝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此处的上帝不同于《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犹太教与基督教中的上帝,这里的上帝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散播四方的力量,是遍布世界的圣神力量,它们美不胜收,又暗藏威慑,赫斯顿在小说中收集了美国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黑人乡村神话和民间传说,她在小说中展示的许多神秘主义思想—对死亡的拟人化、太阳神的观点、将地平线视为尘世边界的思想,这些从另一面表达了她对黑人乡土文化的颂扬,她将宗教的力量民俗化。

五 写作手法的异同

两部小说中同样使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汤姆叔叔的小屋象征着一种永恒的纪念,时刻提醒人们汤姆作为奴隶时所遭受的各种痛苦,小屋还成为一种隐喻,象征着汤姆叔叔宁愿挨打致死被杀害也不愿出卖其它黑奴,象征着他对基督教的博爱和忠诚的教义。因此这里浓缩了小说的重大主题,既象征着奴隶制的破坏力,也象征着基督教的博爱战胜奴隶制的力量。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象征手法是伊莉莎跨越漂满浮冰的河水的场面,从河面的南岸跨越到北岸象征了在戏剧性的一瞬

间逃离奴隶制,奔向自由的过程,俄亥俄河是法律认可的南北分界线,小说中人物的跨越意味着她从蓄奴州跨进非蓄奴州,在跨越冰河的过程中,伊莉莎所面临的危险以及成功跨越所需要的勇气,代表了黑奴在投奔自由的征途上面临的危险及他们的英雄气概。斯陀夫人在小说中采用了两种描述线,一个写奴隶制的故事,讲述汤姆在受压迫的苦海中越陷越深,另一个是逃亡的故事,逃亡向北推移,终点是获得自由的加拿大,相反描述奴隶制的故事向南推移,汤姆叔叔惨死在路易斯安南州雷格里的庄园,那里以农业为主,地处美国的最南端,地理位置的差异也顺应了作者的写作手法,并用对照的观点表述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他们眼望着上苍》中,作者将珍妮的头发作为黑人妇女反抗传统束缚的象征,首先,它代表了黑人妇女的独立和对狭隘的社会行为标准的反抗,小说开始借助居民的议论表明像珍妮这种年纪的妇女留着披肩发有失体统,但珍妮拒绝屈从于他们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这些辫子具有一种体现典型的男性力量与能力的作用,它模糊了性别之间的界限,这对男性的统治地位起到了威胁作用,再者,因为珍妮的头发是直的,这便也成为一种白人的象征,正是因为她的直发和她所具备的其它白种人的特征,帮助她打破了传统的对比,既白人胜过黑人,男人超过女人的观点。除此之外,赫斯顿借助梨树与地平线,蜜蜂与梨花的相互作用,使读者见证了大自然瞬间的完美结合,在小说的其它部分,珍妮一直追求这种理想中的境界,地平线代表大自然遥不可及的神秘感,一种使人渴望与之交流的神秘和欲望,小说的结尾,珍妮并未沉浸在丧夫之痛,而是使自己的内心进入“像大渔网一样”的地平线,这表明她已经与自然界建立起了一种她毕生追求的和谐之中,她发现了自己民族个性美,树立了自己的独特民族意识。另外,飓风代表了一种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与飓风的抗争反映了小说的中心冲突,在被一种令人困惑、不可预知的力量包围之下,珍妮用近似宗教虔诚般地力量寻求自己的位置,但一切事物只能在暴风雨面前俯首称臣,它是摧毁一切事物和引起混乱的力量,这种力量没有良知,随意且不公平,正如小说中,飓风所象征的各种力量,洛根、乔迪坚信的教条,特纳太太的种族主义,伊顿维尔男人们的性别歧视,流言飞语充斥的门廊文化,这些就像飓风一样让追求独立和梦想的人痛苦不堪。然而对抗这种邪恶,作者采用了一种联合亲密的力量,茶点和珍妮的婚姻代表了这种最亲密的力量结合,互助互爱成为他们婚姻的核心,他们的结合代表了珍妮在精神上追求的最终答案,这种结合使她能够大胆地面对暴风雨,并在暴风雨和后来的冲突中得以幸存。在这个充满混乱与动荡的时代如何才能幸存下来?在此奋斗中需要的是

人人的联合力量。这里赫斯顿激发了美国黑人的民族团结意识。

两部作品同为两位女性的作品,但在美国黑人身份上描写迥异,也代表了19世纪到20世纪美国的黑人在争取民族独立中不断前进、不断融入主流社会的文化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佐拉·尼尔·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王家湘译,北京:十月出版社, 2000年.

[2]毛信德.美国小说发展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

[3] Harrie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2003年.

翟小娜(1981- ),女,河北蠡县人, 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研究生, 河北金融学院外语教学部, 讲师。

康霞(1981- ),女, 河北沧州人, 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研究生,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讲师。

邮寄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恒祥北大街3188号河北金融学院外语教学部 邮政编码:071051

联系电话:13513225317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