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读史记,谈司马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34:43 字数作文
读史记,谈司马迁字数作文

篇一:读《史记 项羽本纪》谈司马迁写人艺术

4、阅读《史记 项羽本纪》,谈谈司马迁的写人艺术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从《史记 项羽本纪》中可得出司马迁以下几种写人艺术

一、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写人

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即能反映历史的风云变幻,又能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写项羽,司马迁选择了

巨鹿之战

鸿 门 宴

垓下之围

这三件事,反映了项羽创造辉煌、抉择失误、走向末路的人生三部曲,也写出了悲剧英雄项羽英勇善战、不善权谋、至死不悟性格特征。

二、利用尖锐的矛盾冲突写人

在鸿门宴中,不仅写活了项羽,也写出了刘邦的老练权变,张良的沉着冷静,樊哙的忠勇无畏,范增的阴险狠毒,这种写法又能在一件事中写许多人物,达到一石数鸟的艺术效果。

三、通过典型化的细节写人

司马迁写人物很生动,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项羽本记》中关于项羽瞋目镇敌的细节描写,最能表现这位英雄豪杰叱咤风云的威势和气概。

六、引用谣谚写人

用《垓下歌》作为项羽英雄末路垓下之围的序曲,抒写了英雄末路之悲与儿女情长不免英雄气短的一面,呜咽悲慨,凄凉动人。

十、正面评述,画龙点睛

司马迁对项羽的直接评述《自序》:“秦失其政,豪杰并起,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下非之。”

篇二: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

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

五(2)班 刘泽丰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这篇课文讲了 司马迁受父亲司马谈的临前嘱托,要完成这部史书。司马迁很认真的去写。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降落到他身上。司马迁为了一位将军辩护,却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后,受了酷刑。但是,这些伤痛并没有阻止司马迁写史记的进展。经过了13年的奋斗,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司马迁以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谈迁,就是重于泰山的人。

在明末清初,浙江有一位史学家——谈迁。他从小立志要写一部史书。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6次修改,完成了一部52万多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但是,就在书稿即将复印的前一天晚上,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了他家,只见家徒四壁,以为锁在竹箱里的是珍贵的财物,遍整个箱子偷走了。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这么大的一击,深深地打在谈迁的身上。他茶饭不思,决定重新撰写这部史书。他为了让书的内容更加完备、翔实,就到了许多地方寻访,广泛收集前朝的逸闻。他穿着一袭破衫,四处奔波。又经过了多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精彩。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是啊!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更大更突出的成就!

篇三:就《史记》来透视司马迁的生死观

读史记 谈司马迁

就《史记》来透视司马迁的生死观

作者:贾娟娟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第05期

摘 要:自古以来,关于人的生死问题就引起了无数人的思考,由此引出的对待生死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西汉时期,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实,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本文试结合史料对司马迁的生死观作进一步分析,认为《史记》中所体现的司马迁的生死观包括: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生死观;弃小义,雪大耻,隐忍就功名的生死观;急流勇退得长寿的生死观;反对追求长生不死的生死观。本文通过研究这个课题,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提高自身的人生价值。

关键字:《史记》 ;司马迁;生死观

自古以来,关于人的生死问题就引发无数人的思考。先秦时期,儒家重仁义,轻生死,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提出“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则提出舍生取义说。道家则是求养生,主张趋利避害,消极对待人生。这就导致了儒道两家对待生死的不同看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经过秦朝和秦汉之际的社会变革,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促使人们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改造与融合,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西汉时期,司马迁受到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他对生死的独特看法。

一、司马迁的生平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左汾翊夏阳人,一说是龙门人。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接任太史令。公元前99年,因“李陵事件”,触怒汉武帝,遭受宫刑,在狱中继续编写《史记》。公元前96年,获赦出狱,任中书令。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对后世影响巨大,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史记》中体现的司马迁的生死观

司马迁作《史记》,其中每一个人物形象,虽是客观事实,但其生死形象艺术的体现,除了基于史实之外,更多的是赋予了司马迁本人的主观思想,渗透了他对生死透彻的感悟。所以我们在评析《史记》中的人物形象时,都是在读司马迁本人。

(一)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生死观

《史记》中充斥着一股蓬勃的道义精神,这也是司马迁的文化人格在作品中的折射。舍生取义者,他们从容赴死,只为成就心中的“义”。这种向死的冲动在《史记》的见证下,成为生命抉择类型的主流意识,并且被人们所倡导。

1、为守节而死

在《田儋列传》中,田横拥立田荣子田广为齐王,自己为丞相,决断一切大小事务。后因误杀刘邦谋士郦食其而被汉军击败,退守海岛。刘邦称帝后,派人招降田横,许以王侯。田横却在进京途中选择自杀。田横死前谓其客曰:“横始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且吾烹人之兄,与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纵彼畏天子之诏,不敢动我,我独不愧于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见我者,不过欲一见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阳,今斩吾头,驰三十里间,形容尚未能败,犹可观也。”[1]其门客五百人闻横死,皆自杀。他为维护自己的尊严,不愿称臣受辱。司马迁对这种宁死不屈的刚烈性格极为叹服,称赞说:“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2]

2、为维护尊严而死

《李将军列传》笔下的李广,不愿面对刀笔之吏而自杀。在元狩四年时,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本为前将军,卫青却要他出东道,李广因此而迷路,最终被责且被逼对簿公堂。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3]遂引刀自刎。司马迁记载李广死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3]可见司马迁对李广的死极度惋惜。

3、为未能实现抱负而死

屈原一生忠贞爱国,却遭到同僚的暗算,君主也疏远他。当他的理想伴随着祖国的被攻而破灭时,他选择了自杀, 以这种形式来消解自己理想的孤独。这样,死亡反而成了生命的一种光辉的组成部分,而生命力方能如此蓬勃。对此,司马迁给予了至高无上的评价:“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4]

(二)弃小义,雪大耻,隐忍就功名的生死观

司马迁赞扬志大功高者,也欣赏隐忍就功名的志士,并尽力歌颂他们不死小义,成就大业的功勋。司马迁笔下有众多忍辱求生的形象,他们视死如归,只为了实现生命中的某种目的,当目的达成以后,他们可以从容赴死;有的却忍受着身体摧残带来的耻辱与创伤,实现内在自我生命的完整;或隐忍待功名,以实现人生的不朽价值。

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5]司马迁“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5]

司马迁写道:“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

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5]司马迁作为历史中忍辱偷生的代表,把《史记》中的这些人物形象的光芒,都成功勾勒出来,彰显了人物的性格光辉。

(三)急流勇退得长寿的生命观

重生者、养生者,乃欲得长寿者。他们同样追求功名利禄,只是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生命,当所得之物可能会危害自己的生命时,他们就会选择避祸。

范蠡,就是一个贵己重生的睿智之人。当初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 范蠡提出“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6]的策略,与越王勾践入吴作人质两年;归国后帮助越王勾践最终灭掉吴国,使越国称霸。越王表示要与范蠡平分越国。但范蠡深知“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6],越王只能共患难,不可同享福。范蠡在越王有难时,不离不弃;却在越王称霸,得以享尽荣华富贵时,决定退隐政治而从商。他说:“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己施於国,吾欲用之家。”[7]于是他“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適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7]最终身家竟达巨万。范蠡贵己,所以甘愿舍身侍奉于吴,为得就是雪耻复仇以完善“名”;重生,所以功成名就后,甘愿舍弃可能带给他危险的功名利禄而急流勇退,可谓智者。

(四)反对追求长生不死的生死观

中国人普遍重“生”,由此导致人们渴望长寿,而长寿的渴望又导向“不死”的观念。到了战国后期,这种追求不死的热情,被付诸于行动。司马迁在《封禅书》里就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到秦皇汉武时期,这种追求达到顶点。

汉武帝“尤敬鬼神之祀”[8],他一心求仙,想长生不死。武帝宠信的方士,著名的如李少君、少翁、公孙卿等。汉武帝听信公孙卿说仙人好居楼房,故:“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仙之属。”[8]由于皇帝求仙、求不死药的强烈的热情,才会有众多的方士以能求仙、得不死药为由,获得封官拜爵及荣华富贵。

三、结语

司马迁以《史记》向世人说明了他的生死观:可以珍视生命但不能苟全性命;可以慷慨赴死但不能随意放弃生命。生命的意义在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司马迁生死观的核心之所在。无论是那些为理想和道德而慷慨赴死的义勇之士,还是那些能够忍辱成就功名的英雄,他们都值得崇敬,都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无论是从容赴死还是隐忍坚持,他们都值得得到后人

的赞扬。司马迁赞扬为气节礼义献出生命的人,但他更乐于赞扬那些甘愿忍辱以图后发的坚韧之人,他的生死观是辨证的,在当时儒家临辱死节的思想占主流的背景下,他的这种观点无疑是进步的和有深远影响的。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田儋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 张大可.史记论赞辑释·田儋列传赞[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3]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6] 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7]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8] 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篇四:论司马迁人生价值观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

分校(工作站) 中共宁陕县委党校

专 业 行政管理

学 号 1461001414234

学生姓名 张远林

2014年 7月

【摘 要】 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的人格名扬千古,司马迁的文章为旷代雄文,司马迁的一生发愤著史,经历磨难仍不放弃,为中华文明有史可查,源远流长做出了重大奉献,为三秦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史记》 贡献 人生价值观 人生态度

论司马迁人生价值观

一、从司马迁的人生经历,谈司马迁的人生态度

司马迁的一生是磨难的一生,是发愤的一生,是贡献的一生,虽经磨难毅然不倒继父志著通史。“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可见司马迁对后世影响至深,贡献之大。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其对司马迁的评价之高,赞赏之最。

(一) 继父志,任史官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的遗志,当上了太史令,开始从皇家藏书馆中整理选录历史典籍。司马迁的祖先并不十分显要,其家族世代掌管太史

的官职。但是司马迁和他的父亲都以此为荣,在他们的心目中,修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他们为此奉献了自己一生的精力。司马谈一直准备写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在父亲的直接教导下,司马迁十岁时便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他又跟着董仲舒学习《春秋》,跟孔安国学习《尚书》。司马迁学习刻苦,进步非常快,极有钻研精神。司马谈病危时交代儿子一定不要忘记自己一生的希望写出一部通史,"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司马迁低着头,流着泪,悲痛而坚定地应允道:"儿子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我一定完成您的志愿。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著。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手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

(二) 直言受宫刑

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 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处以宫刑,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司马迁坚定的毅力顽强的精神为《史记》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为后世价值贡献无可限量。

态度决定一切,行动成就未来,司马迁这位世界文化名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在大是大非面前政治立场坚定,为人刚正不阿,在苦难面前毅然不倒,坚持初衷,最终留给后世的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司马迁

的人生态度决定着他的成就,苦难与辉煌并存,能否有坚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考验着当时正经历苦难的司马迁,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是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支撑着司马迁完成了旷世之作《史记》。

二 、从司马迁的著作谈司马迁的人生理想

(一) 著史理念

司马迁的不幸遭遇,没有使他倒下。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否认主宰人之天,提出了以人为本探索天人关系的杰出思想,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说明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是重视人的价值的新观点。其著史力求真实准确,其思想具有当时的先进性,为后世研究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 著史的辩证思维

司马迁在<史记>中揭示了事物之间特别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对立面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伴随的关系,相互转化的趋向及其内在的原因,并以相对而非绝对的观点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社会风俗、政治形势、学术思想等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体现出对<老子>、《易传》以来辩证思维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司马迁摒弃了<老子>贵柔守雌、以退为进、以不争为争的偏颇之处,弘扬了<易传>阳刚、进取、积极、有为的精神,体现出独特的魅力,其辨证思维具有当时的先进性和进步性。是当时古人先进思想的代表者,鲁迅先生评价其《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评价了其著作。

(三) 著史的结构

钱谦益在《物斋有学集》中说:“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他认为司马迁创立的五体结构,成为历代史学家编史的样本,司马迁开创了史记五位结构的先河,成为历代史学家编史的样本,为后世所效仿,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的写作风格开创了著史的先河。《史记》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是留给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

篇五:我从《史记》看司马迁

安徽大学《二十六史》选讲

期末论文

——我从《史记》看司马迁

姓名:陈坤

院系:法学院

学号:K11014109

联系方式:

18788835751

我从《史记》看司马迁

摘要

《史记》是一部在中国史学界和文学界都举足轻重的伟大著作。它反映了我国汉武帝之前三千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历程。其作者司马迁更是继承并发展了前代各种史书的优点,建立了全新的体系,被奉之为中国正史“二十五史”之首!司马迁本人忍辱著史也成为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典范。对于司马迁,几千年来,似乎人们对他都是投之以钦佩、赞赏的目光,然而我个人对于司马迁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关键词:《史记》司马迁激励典范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终其一生,作《史记》,开创纪传体通史,使之成为后代封建正史的典范。全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130篇,上启炎黄下至汉武,洋洋洒洒五十余万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1]

在司马迁的笔下,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游侠,都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司马迁著史,被认为是最权威的,史料的真实性,他本人的客观公正性都成为后世的楷模,司马迁写人,人物是活着的,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当然,我从来不去怀疑人们对于司马迁的崇高赞誉,我也绝对相信太史公是能够胜任后世的这些赞许的。但是我却不禁要问:“如果说太史公笔下的史是最权威的,那么他的史料又来自哪里,文景以来之事尚可访寻乡老,而那百年千年前的史料在那没有高科技的时代不也只能是来自于对以往史料的总结吗?而太史公笔下的人物又真的如史记中所载的那样吗,倘

若属实,为何在《孝武本纪》中对于这个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帝王却只是一个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迷信方士的形象呢?史学界认为我们看到的《孝武本纪》并不是司马迁的原文,而是后人补著的。那么如果司马迁对于汉武帝的记叙属实,汉武帝能够接受司马迁笔下的英雄项羽、无赖刘邦、诛刘吕后又岂会不能接受一个雄才大略的自身形象呢?其次,后人补著的《孝武本纪》,可以说得上是史记中对于人物刻画最不全面的一篇了,为何会被后人所接受?最后,即便说当初的《今上本纪》被武帝所毁,那以司马迁死谏的执着情操,会不留手稿而任其毁于世间?然而史书中也并没有关于汉武帝因《史记》而降罪于司马迁的具体记载。”

从轩辕到汉武,3000余年,却仅有十二篇本纪,项羽就是其中之一。司马迁给出的理由是“秦失其道,豪桀并扰;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下非之。作项羽本纪第七。[2]”也就是虽无帝王之名,却行帝王之权。吕太后入本纪理由也有点类似,说实话在这一点上我就不怎么赞成。从史学家的尊重历史的精神来看,历史就是历史,当过一天皇帝就是皇帝,没当过哪怕位再高权再重自然都不能算,虽说项羽确实行使过军权,但是却也仅仅只有分封诸王这么一次,前期受命怀王,后期楚汉相争,各行其是,可以说是天下两分,将项羽入本纪多少是有僭越之嫌,而这种思想与当时儒家礼教的主流思想是相违背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司马迁笔下对于项羽是极富同情的,是悲剧英雄的代表人物。或许更是这种同情与惋惜才是项羽入本纪的重要原因,倘若如此,那么司马迁在一本正史中注入如此之重的个人情感,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司马迁笔下有一个重要人物自然就要数汉高祖刘邦了。司马迁眼中刘邦

的形象似乎并不好。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两件事,第一,在睢水之战大败后,刘邦携妻女逃走,由于人多超重,马车过慢,刘邦将两个孩子扔下了马车以便自己逃走。《高祖本纪》:“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于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3]”这个事件对于刘邦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但是我不禁要质疑这件事的真实性。这件事情是颇具戏剧化的,其可疑点有二,其一,这件事情是不是存在?其二,这件事是不是如司马迁所说的如是者三?其实我们如果要常理来想一想,这个情节应该是存在很多问题的。第二件事就是在《萧相国世家》中谈及韩信被诛后,刘邦赏金银家仆给萧何,萧何为表衷心,做下了故意收受贿赂等事情之后,司马迁用了四个字描述刘邦的反应——“上乃大悦”[4]。区区四个字,可以说能看出司马迁对于刘邦这种小人形象勾勒的十分清楚。

很多人都说司马迁笔下的刘邦是一个流氓无赖,贪财好色,卑鄙无耻的小人。对此,我更是不以为然的,在高祖本纪还是汉初其他人的传记中,对于刘邦的一些词句确实能够得出上述的一个刘邦形象,但是历史上的刘邦真是如此吗?仅仅凭着善于用人能够让萧何、曹参、陈平、张良、韩信等人为其所用?萧何、曹参等人给人的形象都是十分正直的,试问他们又岂会与一个流氓无赖为伍呢?对于历史上的刘邦,一定是少不了后世开国君王所有的雄才大略的,当然他的对手是项羽,或许他的心里十分清楚,只有在自己那种所谓的外表之下才有可能打败项羽。

司马迁留给后世的除了那部惊世之作以外,最能够让后人若有所思的恐怕就是他的遭遇了。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武帝大怒,司马迁却认为李陵乃是忠义之士,投降匈奴一定只是权宜之计,而并非真心投降。为此触犯龙鳞,

以“诬上[5]”之罪被捕入狱,当处死刑。然而在武帝时代,死刑犯可以以金赎刑或者宫刑免死,司马迁秉性耿直,两袖清风,肯定是拿不起钱财的,为了那部旷世之作得以完成,司马迁只得接受宫刑,而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尤其是对饱读诗书的文人来说,绝对会是奇耻大辱。

司马迁自己曾说:“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满腔抱负,自视甚高位列于士大夫之中的司马迁在自己的“才”和“命”形成了极大的悖反之后是深感锥痛的。于是他似乎获得了一种新的认知,看待事物,看待人物,看待历史,都开始以社会底层饱受歧视的眼光,于是《史记》终于诞生了!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是读史了?以社会底层的眼光,以悲天悯人的心态吗?当然不是,也不应该是。史者,实也!人类发展不管到了那一阶段,都必然的存在他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它的主流是在进步,我们都应该承认它的进步性。在封建时代,史官的责任就是执笔书实,“赵盾弑其君”、“崔抒弑其君”,区区十个字,却葬送了五名史官的性命,但是这并不能抹杀掉他们的责任心,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臣死谏,武将死战,这是封建时代官员的最高信条。而司马迁呢?可以说他并没有做到这些。在他的笔下,没有了汉武帝的追逐匈奴的丰功伟绩,也没有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雄才大略,有的只是那个好大喜功、迷信方士的冷酷帝王。的确,汉武帝存在他所说的缺点,但是那不是他的全部,那更像是任何一位封建皇帝都无法摆脱的魔咒。对于汉武帝,或者说对于他刘家的天下,司马迁或许失去了自己心中的是非标准,他已经不可能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上来记录当时的一切,他内心的时代天平早已倒向了那些需要怜悯的人。

有人说,司马迁是千古名臣,忠义之士。说实话,我不敢苟同,因为我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