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不说话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2:33:30 字数作文
不说话的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不说话的朋友

【教学内容】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九课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他们的作用,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让学生正确认识公用设施遭受破坏这一现象,在为“朋友”说话的过程中,激发他们保护公用设施的情感,初步形成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的公德意识。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指导学生调查生活中有哪些公用设施,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了解这些设施的作用及使用情况。

【教学过程】

一、说我认识的“朋友”

1.同学们,通过课前调查,你知道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大家交流。(谜语、儿歌、图片、描述等)指名交流后,其他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学生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3.同学们了解得真多,老师也想把自己了解到的和你们分享。电脑演示:公路、电话亭、路灯等画面,你能说出他们的用处吗?

小结:是呀,所有这些东西对我们都很有用,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可真像是我们的“朋友”。(板书)

4.这些“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公用设施(板书),你能告诉大家什么是公用设施吗?

5.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脑示小资料)小结:正像同学们说得一样,公用设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朋友”。

二、我为小区请“朋友”

1.瞧!这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小区,我们来当一回小设计师,为小区请进一些不说话的朋友,愿意吗?

2.我们分小组合作设计,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图片在小区规划图上贴一贴。哪一组到上面来?

3.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提示学生:有些朋友的图片老师没提供,可以写一写、画一画。)

4.交流: ①上面的一组先交流:请了哪些“朋友”?为什么请这些“朋友”?②其他组补充。

5.同学们,你们真行,为小区请进了这么多的好朋友,假如你就生活在这种公用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区里(脑示现代化小区图),你感觉如何?

6.小结:看来,这些“朋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方便。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朋友”吗?

三、我替“朋友”说说话

1.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脑示椅子、路灯、公用电话被破坏的画面),你看椅子、路灯、公用电话,他们都受到了伤害,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画面呢?

2.(脑示一组画面)我们身边竟然有这么多“朋友”受到了伤害,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3.看到我们的这些朋友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同学们感受强烈,都有很多话想说,可是我们的朋友不会说话(板书),假如,你就是受伤害的椅子、路灯、公用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

4.交流。(学生替“朋友”说说话,师给说话的同学戴上“朋友”的头饰)

5.大家畅所欲言,为这些受伤害的朋友说出了心里话。让我们再一起听听一个有关窨井盖的真实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6.小结:多么触目惊心的惨剧呀,多么沉痛的教训啊!伤害了朋友,就等于伤害了人类自己。

7.此刻,看着朋友们伤痕累累的样子,听着他们令人心痛的话语,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8.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珍爱这些不说话的“朋友”!(乐声起 ,师生、生生手拉手和着音乐唱: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们大家手拉手。你来帮助我,我来关心你,我们大家是朋友!)

篇二:不说话的朋友

《不说话的“朋友”》的教学与评析

教学任务分析

《不说话的“朋友”》是苏教?中图版三下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他人》中的第3课。根据课程标准对本主题的阐述:“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这一课教材共安排了五个方面的内容:“认识我们的‘朋友’”、“我替‘朋友’说说话”、“看望不说话的‘朋友’去”、“怎样与‘朋友’相处”、“我为‘朋友’做点啥”。本节课是第1课时的教学。

学生学情分析

从课前的学生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大多熟悉身边的公用设施。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对这些设施的作用,以及与人们关系的充分认识,有意关注与关爱公用设施的意识和行为比较薄弱和缺乏。因此,本课教学首先注重爱护公用设施的自觉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激发,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爱护公用设施的行为。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公用设施,知道什么是公用设施。

2、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人为破坏公用设施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危险,知道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

3、激发学生愿意爱护公用设施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公用设施的公德意识。

教学准备

1、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课前的实地调查活动,调查自己身边公用设施的使用情况和保护情况。(表格见“附录1”)

2、教师前往各公共场所,调查身边的公用设施,采集素材。

3、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身边的“朋友”——公用设施

1、同学们,大家身边一定有许多好朋友吧,今天,老师请了一些特殊的朋友来和大家见面,瞧,他们来了!

——课件出示GIF动画:(红绿灯、电话亭、邮箱、垃圾箱、喷泉等)

你们叫得出他们的名字吗?

(学生说一说课件中出现的公用设施的名字。)

2、像这样的朋友,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

(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

3、小结:像这些朋友一样,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服务的设施,我们统称为“公用设施”。

[评析:认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基础,学生如果指认不出身边的公用设施,就难以理解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不到它的作用,也就难以产生爱护公用设施的意识、情感和行为。教师首先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明确概念,提升认知。]

二、感受“朋友”的作用

1、这些公用设施每天环绕在我们身边,一定带给了大家许多美好的感受吧!那就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具体地向大家夸一夸你熟悉的公用设施。

(1)指名夸一夸

(2)小组内夸一夸

[评析: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带进课堂,使课堂与生活融为一体,并采用“夸一夸”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公用设施的作用,促进了情感的生发。]

2、小结拓展:是啊,正是因为他们的默默付出,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快乐,更加美好,你们看,他们就像好朋友似的每天围绕在我们身旁

——课件出示:配乐《永远是朋友》播放学生常见的公用设施,进一步感受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快乐。

3、揭题:你们看,尽管他们不会说话、默默无闻,但却是我们缺一不可的生活伙伴,是他们带给了我们精彩、美好的生活,可以说,他们是我们最最忠实的——“不说话的‘朋友’”。

[评析:教师提供的贴近生活的画面、录像是对学生生活视野的拓展。方便的设施、抒情的优美旋律、再加上老师动情的导语,与学生日常的生活感受交叉呼应,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感受到:公用设施是默默为我们服务的不说话的“朋友”。]

4、缺失唤醒:在美美地享受着他们带来的方便与快乐的同时,不知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假如有一天,我们失去了这些不说话的朋友,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怎样呢?

(学生交流。)

三、体验“朋友”的烦恼

1、想到这些,有的同学不免感到非常担心。那么,同学们,你们的担忧是不是杞人忧天、毫无道理呢?不是的。事实上,我们的朋友生活得的确并不安全,有的正遭受着人为的破坏。

课前,大家进行了实地调查,你发现身边的哪些不说话的“朋友”被无情地伤害了?

(1)学生汇报课前调查所得

(2)教师随机补充自己调查到的情况,课件出示:破橱窗、断椅子、坏电话亭、扁垃圾箱、碎地灯

[评析:真实,是一切教育的灵魂。本课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同时又注意结合反面事例进行警示教育。从缺失情境的唤醒,到生活调查的呈现,那些虽不和谐但却真实的生活场景激起了学生的不满,甚至愤慨,更令他们感到公用设施的不可缺失,激发了他们的责任心与爱心——不说话的朋友需要我们的关爱。]

2、这些不说话的朋友一旦被破坏,轻则,带来不便、难看;重则,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你听——点击播放《窨井盖的哭诉》录音(详见附录2)

(1)同学们,听到这样的悲剧发生,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学生畅谈看法、教师反馈。)

(2)小结:小小的窨井盖被盗,夺走的竟是年仅5岁的孩子可爱的生命!

[评析:这一真实的典型案例有强烈的心灵冲击力、震撼力。而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呈现这则实例,也为后续的角色扮演、换位体验作了铺垫。]

3、看到我们的朋友生活得这么不安全,听到那么多不说话的朋友遭受破坏的事例,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学生交流感受。)

四、我替“朋友”说说话

1、可惜我们的朋友不会说话。现在让我们来扮演角色,替这些不说话的朋友说说心里话,好不好?

假如现在,你就是被砸碎的路灯、被踢扁的垃圾箱、被损坏的公用电话亭,或是其他受伤害的朋友中的一员,你最想对大家说什么?

2、先和小组内的小伙伴互相说说,再说给大家听。

(学生进行角色换位说话展示。)

3、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替我们的朋友说说话

(1)分组合作演小品

(2)指名小组上台演一演

(3)师生互动评议、谈感受。

[评析:有了“我们是朋友”的情感基石,再以儿童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换位体验和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替“朋友”说话、为“朋友”伸张正义,在角色换位中,学生获得了感性的但又是深刻的体验,唤醒了自己更感染了同伴,促进了爱护公用设施的公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五、质疑延伸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究竟该怎么与他们相处?我们又能为不说话的朋友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评析:教师注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在公德意识培养的基础上,进入第2课时具体行为方式的学习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附录1:

实地调查表

选择你身边最熟悉的公共场所(可以是学校、生活小区、公园、马路、菜场等)去实地观察公用设施吧!(可以与小伙伴一起,最好有家长陪同,格外注意安全。)

附录2:

《窨井盖的哭诉》(录音材料)

我是一块不起眼的铁制窨井盖,降临人世之后,我一直被安排在一条大街的窨井上,担负着铺路石的使命。每天许许多多的人从我身上踩过,虽然工作又脏又累,但我知道我是有用的。可我不知招谁惹谁了,也不知那茫茫夜色中的黑影究竟看了我哪点好,把我揪了起来,卖到了废铁收购站。我哭着闹着想回去,可那贪心的家伙却喜滋滋地数着钱,头也不回地走了。

几天后,我听路过的人说,就在我被偷的第二天,一位名叫小云的小男孩跟爸爸妈妈一起上街散步,他一个人欢快地在前面跑,一点儿也没注意脚底下的大窟窿,结果掉进了窨井里。虽然小云的爸爸妈妈马上跳入窨井去寻找,但怎么也找不到可爱的孩子。等到数百名官兵和群众赶来,打捞了(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不说话的作文)很长的时间,才找到了小云,可年仅5岁的小云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如果当时我还坚守在岗位上,这样的悲剧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的呀!

评析:

“爱护公用设施”这一教学主题,对于品德课老师来说其实很熟悉,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特色是重视情感体验,抓住“朋友”这一个移情性的情感体验点来展开教学。力图以“朋友”关系的体悟为切入点,以活动深化体验为重点,唤起学生爱护公用设施的意识。

我们在这节课中看到,老师引导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去认识、了解、关心另一个“朋友”——公用设施。从“认识这些特殊的朋友”到“了解朋友的作用”,从“感受朋友的烦恼”到“我要替朋友说说话”,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安排合理,结构清晰,情感激发层层推进,从实际教学看,学生对活动的投入度高,情感表达真切,因此,较好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注重通过情感体验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培育道德情感,促成道德行为。一直是德育课程教学非常强调的。怎样切实有效地开展情感体验活动,怎样激发和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品德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我想,关于这一问题,通过这节课可以给我们以下五点启发:

1、抓住恰当的情感体验切入点。

在这节课中,“朋友”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体验切入点。因为公用设施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我要关心他们;因为这些“朋友”不会说话,所以,我来替他们说说话。

2、创设适当的情感体验情境

在这节课中,老师创设了“夸一夸身边的公用设施”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公用设施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和他们的作用,自然而然地体验到它们是我们不会说话的“朋友”。

在此基础上,又创设了缺失情境:假如没有了这些朋友,会怎么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公用设施”的不可或缺。这样,使“朋友”的关系真正深入人心。

篇三:一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一、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作文、作文,难死小人!”“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些,成了某些学生的口头禅。其实啊,作文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作文与说话本是一回事。人,每天都要说话。人们平常说话时,何曾有为难、发愁或劳累的感觉呀?作文呢,其实就是说话,只是不用口而用笔罢了。对此,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换句话讲就是把嘴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就是作文。所以,凡是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作文。因为平日说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说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写。

1、 说什么就写什么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像百花筒,像七彩阳光。校内、校外,同学们聚集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说话,都说一些什么内容呢?无非是向别人讲述自己每天或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把自己用口说的这些内容,改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就是作文。换句话说,同学们作的哪一篇习作,能离得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所感呢?例如学生习作《自画像》:

我姓王,名鑫。“王”就不用说了,是爸爸传下来的姓。“鑫”呢,从字体上看是三个“金”字落在一起,也许是爸爸妈妈希望我长大了当“大款”。

我现在已经度过了

十二个春秋了。

我长得不算好看,大脸盘,一双不大的眼睛,高鼻梁。我的优点很多,但最大的优点就是争强好胜。

记得那是在上学期,我参加了中心校举办的作文选拔赛。那时,我满有把握,心里想:肯定能被选上。可是,事实却与我想的相反,我落选了。当消息传来的时候,犹如晴天霹雳,在我的头上炸响。我放学回家,实在是控制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妈妈见我哭得如此伤心,问明了原因,说:“这说明你作文水平不高。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嘛!这次失败了,我们还有下一次的机会。以后的机会还多着呢!”我听了哭着说:“失去了这次机会,恐怕小学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说着,我又哭了起来。

我的缺点也不少。上课的时候,我经常搞小动作、说话。就因为这个,老师时不时地盯着我所在的这一片。有时候,我上课说话,老师还把我叫起来。因为有这个毛病,我感到很烦恼。我有意克制自己上课不说话,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嘴巴老想说。

同学们,你们对我有些了解了吧!对我有什么看法,请快告诉我。

点评:这篇短文就是小作者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向新任课教师介绍自己时说的话。

课下,她把自己说的内容用文字详细记录下来了。瞧,这不是一篇十分优秀的习作吗?同学们不妨也试一试,先向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笔来把自己的“像”画下来。

【思考练习】

(1)为什么说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文章?

(2)先向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笔来把自己说的话记录下来

2、要说真话,写真话

平常,同学们凑在一起,总要说真话,说自己的心里话。

除非想有意欺瞒对方才说假话。说假话、谎话不好。为什么要说真话呢?说真话,说发自内心的实在话,怎想的就怎说,这是一种良好的品格。也只有说真话、实在话,别人才爱听,才能感动他人。说假话、谎话,心口不一,让别人厌烦,不能感动自己,又岂能打动他人呢?作文的目的,无非是要别人了解自己,表达自己喜怒爱憎的思想感情,进而感染、打动读者。因此,作文也一定要写真话,写实在话,写自己的心里话,不能说假话、谎话。这是作文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例如:学生习作《我眼中的爸爸》:

天底下,我最不欢迎的就是爸爸,因为跟他在一起,我处处不痛快。就拿这个星期天的事来说吧。我家对门的戴云哥哥参加山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回来了,得了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妈妈兴致勃勃地把奖牌拿来给家里人看,只见那闪光的金牌和银牌,系在鲜红的缎带上,沉甸甸的。全家人都替他高兴,我更是佩服极了。妈妈顺手把三枚奖牌挂在我的脖子上,爸爸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儿子,好不好看?”我羞红了脸忙点点头。爸爸忽然让我把奖牌送回去,我拿着奖牌往外走,心想,爸爸肯定又有什么阴谋,要不然不能让我这么快就送去。果然不出所料,我一回来,他的脸色已晴转多云。只听爸爸说:“超超,你看了这些奖牌有什么感想?”你看看本来高高兴兴的事,又弄这么复杂,让我谈什么感想。戴云哥哥从小爱好体育,又受训练多年,我和他是井水河水两回事,哪有什么感想。可我又不敢不说,只好说:“向他学习呗!”爸爸脸一沉说:“就这么一句?不行,去屋里好好想想!”我憋了一肚子气又不敢违抗,只好像士兵一样绝对服从命令,进自己的屋“好好想想”。再说家里每天刷碗、倒垃圾,本来是妈妈全部承包,无怨无悔。可是爸爸却偏偏让我干,他和妈妈袖手旁观,还不时地挑毛病,说什么从小就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他平时爱给我买书,我是很欢迎的,可是我读完了,他却要我讲给他听,或给我提出书中的问题,稍有疏漏,就又遭顿训斥,说什么要认真看书,勤思考,不能看热闹。再比如,在家做作业,随便轻松一下,可爸爸却不让,“玩就玩,写就写,要讲效率。”

嗨!反正他都有理,处处跟我过不去。就连玩,我也玩不好。记得有一次,爸爸带我到烟台山公园玩,本来玩应该是很开心的,可是爸爸一在就不一样了。他给我讲烟台山的来历,

讲灯塔的用处等等。我必须得认真地听,因为爸爸随时会考我。所以他带我去玩,就和上课一样得全神贯注,这能叫玩吗!

爸爸不让我痛快的事情太多了,几乎天天都有。

哎!什么时候我才能欢迎爸爸呢!

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真话,写真话。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直言不讳地道出“天底下,我最不欢迎的就是爸爸”;然后,便讲述爸爸“处处让我不痛快”的事例;结尾,再次强调“什么时候我才能欢迎爸爸呢”。透过小作者这些真实的心里话,一个在生活中事事注意培养教育儿子的严父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尽管小作者可能一时还没有认识到父亲的这些良苦用心,还没有体会到父亲那滚烫的情怀,误解了父亲;可是小作者勇于说真话、写真话,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思考练习】

(1)作文,为什么要说真话、写真话?

(2)以《××,我想对您说》为题,向父母或老师写一写心里话。

3、怎么说就怎么写

人在平常说话时,除要有意模仿他人之外,一般都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此,由于性别、年龄、性格、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所致,所有人说话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说话的个性和“棱角”。这就好比人的长相,是各有特别之处的。个性、特点,这就是美,是不分优劣的。作文呢,也是如此,提倡嘴上怎么说,手就怎么写,即“我手写我口”;写自己想说的话、爱说的话,不说空话、套话,不刻意追求、模仿他人说话的腔调儿。这样,由于写了自己想写的情景,说了自己喜爱说的话,贴紧了现实生活,抒发了真情实感,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就容易做到内容具体;生活气息浓厚,语句表达顺畅,有特色。可以这样讲,“解放”自己的口和手,着眼于现实生活,紧紧贴近生活的脉搏,随心所欲,怎么说就怎么写,平日爱怎么说就怎么写,充分体现自己的语言个性,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秘诀”。例如学生习作《爱唠叨的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她什么都好,就是有一条:爱唠叨。这也是我和爸爸最受不了的。

“何扬!”妈妈看到闲极无聊的我大声说道,“我跟你说过多少次

了,有空儿多读会儿英语,放假多少天了,英语书连摸都不摸,开学以后??”“又来了,真烦,我去还不行吗!”我小声嘟囔着,不情愿地走进了小屋。“还有你,何新,星期日一大堆衣服不洗,还看电视!去,快去!”“哎呀!知道了!知道了!”爸爸也放下遥控器急忙朝洗衣机走去。

我们家就是这样,我和爸爸总是受“老妈”的压制。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只好默默地忍受她那喋喋不休的唠叨。

有一次,我正在玩游戏机,妈妈干完了活,走进了大屋。“又玩上了?”我感到势头不对,回头一看妈妈的脸:这张脸拉得老长,眉毛也由“10

点 10 分”变成了“11 点 5 分”。“刚开始玩,不过 10

分钟,再说,作业也做完了。”我试探道。“我最反对你玩游戏机了!玩游戏最费眼睛,你的视力是5.3,应该好好保护。再说你有空干点什么不好,看书、画画、打球,非要玩游戏?”

我虽然有自己的一大套反驳妈妈的话,只是不想听她那无休止的唠叨,无奈只好将游戏机关上。

妈妈平时还非常爱干净。只要她回家时看到家里的“脏、乱、差”

现象后,就一下子变脸且把矛头指向我和爸爸:“我一不在家,你们就把家里折腾得乱七八糟,还得我来收拾。”我们立即放下手中的事,一边忙着答应,一边以“每秒 120个动作”的速度收拾家务。

说起来也怪,唠叨是不爱听,可是听惯了不听还不行。长时间的家庭生活已经把“妈妈”和“唠叨”融为一体了。如果没有“唠叨”就没有妈妈,如果没有“妈妈”就没有“我们这个家”。看来唠叨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唠叨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我爱我的妈妈,我爱她那喋喋不休的唠叨。

点评:读了这篇习作,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的语言非常随便,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我和爸爸总是受‘老妈’的压制。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张脸拉得老长,眉毛也由‘10点 10 分?’变成了‘11 点 5 分’。”“我们立即放下手中的事,一边忙着答应,一边以‘每秒120个动作’的速度收拾家务。”“说起来也怪,唠叨是不爱听,可是听惯了不听还不行。”也正是因为语言这样随便,文章才显得这么生动,

耐人寻味。

【思考练习】

(1)作文,为什么要提倡怎么说就怎么写?

(2)以《那次,我真的很____》为题,写一写自己当时高兴、生气或委屈的情景。要求平日怎么说就怎么写。

篇四:不和陌生人说话作文

你好,陌生人!

在美剧的《欲望都市》中,波特曼小姐被车撞到,昏迷在地。当一位男士前来问候时,她却妖冶地睁开双眼,说:“你好,陌生人!”

这样超现实的美妙邂逅也许只能在电视剧里出现了。自小到大,家长们总是一遍遍地叮嘱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大街上的每一个人也无不全副戒备,厚厚的围巾,深黑的墨镜,下面是一张张谨慎的脸和一双双狐疑的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世界成了一个全是窟窿的蜂窝,仿佛每走一步都会遭遇陷阱,每说一句都会受到欺诈了?

为什么我们举步维艰,像林黛玉初进贾府,不肯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 不要怪人们都胆小猜疑,实在是人情薄,世情恶。君不见接陌生人电话被诈骗,扶倒地老人被讹钱,女大学生坐上黑车被杀害?在这样的情形中,谁还敢和陌生人说话? 可是奇怪的是,在先秦时期却有“夜不闭户”,老子所称颂的“鸡犬相闻”,东北大荒原上人们对待陌生人热情得如同家人一般??既然曾经的我们能对陌生人敞开心扉,为什么今天的我们却要全身戒备?

徐志摩说:“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我想把它改成“你以为我满腹鬼胎,我以为你居心叵测”。重点就在“以为”二字。

但也有人说,如果没有那些欺诈、罪恶的频频发生,我们又怎会缺失互信,充满猜疑?对此却可以反问,哪个时代没有欺诈?哪个时代没有罪恶?又为何是我们不敢和陌生人说话?

究其原因,其实恶人恶事总是存在的,只是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了解社会阴暗面的渠道更多更便捷了。人是喜欢夸张和渲染的动物,正如史学家顾颉刚在《古史辩》中说:“传说的时代愈后,传说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同样道理,现在的人们把各种渠道得来的坏人坏事反复咀嚼、传播、夸张、渲染,故事的中心人物也就“愈放愈大”,这个社会仿佛也就愈加不安全了。

归根结底,“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句当代的警世通言其实也没有那么神圣和不可违背了,它只是当代人自我加工的杰作。没有必要警备全开,要知道网络越普及,坏事就会显得越多,但实际上,这世上还是好人多。

南京财经大学给新生布置的作业很好,卸下围巾,脱下墨镜,热情自然地说一句:“你好,陌生人!”这大概不仅是美剧中艳遇的开始,更是人与人增强互信、共筑和谐的开端!

篇五:父亲节作文:父亲,你为什么不说话?

父亲节作文:父亲,你为什么不说话?

上中学的时候,放学回来,被一算命先生缠住。说我鼻直口方,天庭饱满,将来必有成就之类。年轻人怎经得起如此夸大,便停下听他摆布。记得算命先生说:父在母先亡,说我命里克父云云。回家便告诉了父亲。父亲淡淡一笑,我看到他笑的显出一丝勉强。

父亲是善良的人,做人厚道,与人处宁愿自己吃亏,邻里没有人不说父亲是个好人的。父亲平日话不多的,但他也很风趣,爱开玩笑的,脸上总挂着和善的笑容。父亲儿女心很重,家务活在多,他的工作在累,从不让我们伸手做家务。父亲没文化,他唯一的希望是我们都成为文化人。他常给我们讲得只一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父亲的命运是坎坷的。父亲出过二次工伤,都是从四五米高的脚手架上甩了下来。那时我们儿女尚小,当得知消息,都吓得只会哭。在医院抢救,母亲不让我们去看,让我们安心读书,她把悲伤留给自己。当父亲好转了,我们才去医院看了一次。那时父亲在病床上躺着,看我们来了,脸上依旧是那慈爱的笑容。临走,他让我们把所有送他的水果、灌头之类全带回家,说他不能吃。回到家中,母亲才告诉我们:是你父亲舍不得吃。儿女们后来知道,是你放心不下儿女,才从鬼门关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父亲退休后,家境已经不错,儿女们都工作了。但父亲闲不下来,他做起了个体流动滩。那天下着雨,父亲背着一整包衣物,回来的途中倒下了,但他坚持着不知怎么走回家中。等把父亲送到医院,父亲才微微挣开眼睛,轻声对我说:“眼睛发胀,头好痛。”我拉着父亲的手告诉他“你闭上眼,医生已经在治疗。没关系的”。CT做下来了,是脑出血,这是父亲第一次中风,我也接到了第一个病危通知书。尽管病危,我相信父亲一定能挺过来,因为父亲是山,山是坚强的,山是压不倒的。那时哥哥在外地工作,日夜陪护自然我一人承担。医生说:病人很痛。我听到父亲轻声哼痛。医生说:病人会烦燥不安,可我看见父亲虽然疼痛难忍却总显得那么安祥。医生说:危险期要一个月左右,可能有后遗症,可能站不起来了。于是我每天按摩和帮助活动父亲的胳膊和双腿。父亲终于又坚强地活过来,病情也有了好转,可以吃东西了。那天我激动的从上千米远的饭店端来一只甲鱼,怕汤水洒泼了,我双手捧着盆子地走到病床。端到父亲面前,我的胳膊已经麻木。父亲坐起来,连汤都喝完了。第二天,妈妈对我说:父亲不吃甲鱼的,看你端得那么辛苦,才吃下去的。父亲终于好了,父亲也终于站了起来,像往常一样可以活动。

可几年后,父亲终于第二次中风,再也没醒过来。看着父亲安睡的样子,见他脸上胡须很长,可能好几天没刮了,我便买来剃刀,把父亲脸上的胡须刮得干干净净。这也是我最后能为父亲做的。

父亲走了,那样突然,那样安祥。可留给我的却有一个永远的心痛。母亲告诉我:他是想你呀,你怎么这么多天不回来看看。是的,当时自己在事业上遭遇最大的波折,没时间也不愿意把痛苦的脸带给父母看,所以足有一个月没

回来看望。母亲说:父亲早晚都会在阳台看很久,见不到你,回到屋中只是叹气。父亲从不拜佛的,母亲信佛,以前就从九华行宫请来开过光的菩萨供在家中,知道我的遭遇,父亲便每天下脆,叩三首,把头叩在地上能听到响声,然后上香。他唯一的乞求是盼望儿子平安呀。那天早晨,就是上香后感觉不舒服,然后便倒在了床上,永远没有在醒来。

父亲啊,你想儿子了,为什么不打电话叫我一声。父亲啊,是儿子不好,命中果然克你呀。父亲啊,你为什么不说话?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