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刘蓉的父亲教导儿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0:19:06 小学作文
刘蓉的父亲教导儿子小学作文

篇一:2014-2015海淀 七年级上期末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精校版

海淀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 文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帘:独特的形象、美好的感情、灿烂的智慧,无不令人陶醉。童话的王国里,围绕一件井不存在的新装,愚蠢虚伪的君臣们上演着一场滑稽(jī)的丑剧,散文的天地间,冬.

天的济南那贮(chǔ)蓄着暖暖春意的一池绿水,传递着作者的脉脉(mài)温情;小说的世界中,平桥村老老..

少少对迅哥儿的热情与优待,表现出平桥村纯朴好客的民风;古诗的词句里,一幅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带给人奋发进取的别样秋思……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甲】(汲取 积攒)着思想情感的营养,我们的生命得以优雅地成长,正可谓“ ”。读书吧!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是【乙】(不言而喻 一览无余)的。让我们在浩繁的卷帙(zhì)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阅读中,我们生命的枝叶细滋慢长,我们思想的蜂蝶轻.

飞漫舞。当阅读成为持之以恒的行为时,我们就会轻而一举地拥有一个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脉脉(mài) 细滋慢长 B.贮蓄(chǔ) 轻飞漫舞 ....

C.滑稽(jī) 持之以恒 ..D.卷帙(zhì) .轻而一举 .

2.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积攒 不言而喻 B.汲取 一览无余 C.汲取 不言而喻 D.积攒 一览无余

3.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腹有诗书气自华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文段涉及的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秋词》——刘禹锡——唐代

C.《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现代 B.《社戏》——鲁迅——现代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5.学校为新建成的图书馆举办对联征集活动,下面对联中最恰当的一副是(2分)

刘蓉的父亲教导儿子

A.虚心竹有低头时,傲骨梅无仰面花。 B.中外名书藏满架,古今精品聚一楼。

C.心如秋夜潭中月,文似春天雨后花。 D.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6.周六上午,你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仰慕已久的作家林木子先生签字售书活动,而你的好朋友好不容易买到了两张门票,邀请你去看球赛,你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见面的机会,下面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我有比看球赛更重要的事儿,就不奉陪了,你自个儿去吧。

B.我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林木子先生的签字售书活动,就不去看球赛了。

C.你应该和我一起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的签字售书活动,这比看球赛更有意义。

D.谢谢你!但我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林木子先生见面的机会。让咱们的好朋友陈成和你一起去看球赛,行吗?

7.古诗文默写(共8 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分)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奇》)(1分)

(3)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1分)

(4)郦道元《三峡》中描写猿啼回声在空旷山谷久久不绝、悲哀婉转的语句是“ , ”。

(1分)

(5)王湾《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____ ,__

”。(2分)

(6)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常常用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 , ”表达对远方

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的祝愿。(2分)

8.名著阅读(共5分)

为了倡导同学们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学校图书馆开展“推荐最感动我的一本书”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我推荐____(作者)写的《 》,书中主要的文学形象是 。(3分)

(2)概括叙述最感动你的—个情节。(2分)

答:

二、古诗阅读(共3分)

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第9-10题。(3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本诗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冰冷的露水打湿桂花之景象,暗示了望月之夜所处的季节。下面诗句不能..暗示季节的一项是(1分)

A.草色遥看近却无 B.秦时明月汉时关 C.映日荷花别样红 D.霜叶红于二月花

10.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但月的空明皎洁却跃然纸上,你是从诗中哪个词语感悟到的?后两句

抒发了望月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文言宜阅读(共12分)

(一)阔读《梵天寺木塔》,完成第1l—l3题。(8分)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A.患其塔动 患:_ ___ .

C.盖钉板上下弥束 .盖:____ B.故如此 . 故: 伏: D.人皆伏其精练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翻译:____

13.请用原文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以及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4分)

答:____

(二)请从下面甲乙两个选段中任选其一,仔细阅读后完成第14—15题。(共4分) ....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予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节选)

14.对上面语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学习需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否则将学无所成。

B.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具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C.教师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习要主动,举一反三。

D.学习要从了解孝悌、谨慎、信实、博爱、好仁这些基本知识开始。

15.阅读下面的一则语录,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看法。(2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_ ___

①②③④⑤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

⑥⑦⑧⑨⑩日广。每履之,足苦蹶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

为?”

(节选自刘蓉《养晦堂诗文集》)

【注释】①养晦(huì)堂:刘蓉居室名。②弗(fú):否定副词,没有。③辄(zhé):就。④旋:徘徊。 ⑤浸淫:渐渐扩展。⑥苦:苦于。⑦踬(zhì):绊倒。⑧既久:长久以后。⑨顾:看见。⑩治:治理。

14.下列选项中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径尺”意思是坑洼直径一尺,写出坑洼大,为后面写刘蓉的表现作铺垫。

B.“足苦踬焉”是说刘蓉多次被室中坑洼绊倒,表现他起初对坑洼很不适应。

C.“既久而遂安之”表现了刘蓉因为摔得麻木了而感觉不到室中坑洼的存在。

D.“顾而笑”这个细节表现出刘蓉父亲对儿子行为感到好笑又有些许责备之意。

15.你如何理解刘蓉父亲的话?结台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阅读《家之脉》,完成第16-19题。(15分)

家之脉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只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3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该开始告剐黑暗,踏上智慧人生的征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卫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甩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宇,字是..

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素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6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婚丧大事时,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进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他们都没有任何文凭,我只是高中毕业)。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13岁那年,礼拜五晚上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50余里路程步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看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误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看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退回蒋村——正在写作《白鹿原》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于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给3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的创造权利,却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11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作者陈忠实 有删改)

16.文章主要记叙了爷爷、父亲与“我”三代人培养下一辈读书受教育的事情。仔细阅读文章,概括相关文段的

17.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第②段“我”将孩子所写的“汉字第一画”视为“生命中光明的开启”,说明在作者的心中,文化知识对孩子具有开启智慧人生的巨大作用。

B.第③段“规矩”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书上用毛笔抄写的一行行粟子大的字,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美观。

C.第⑥段写儿女提不起毛笔写字,再不能为村人写春联,导致邻里关系冷淡,作者对此深感遗憾和失望。

D.第⑨段写父亲空闲读小说与戏本的行为,表现出父亲对文化知识的热爱,这也是当年爷爷重视孩子念书学文化的结果。

18.第⑦段画线句子是描写父亲雪天给“我”送干粮的情形。联系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作用。(4分)

答:

19.文章题目“家之脉”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或名人的事例,简要阐述“家之脉”对一

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150字左右)(5分)

答:

五、作文(45分)

(一)根据情境,接要求写作。(5分)

20.学校将开展“走近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你所在的初一(3)班班主任将学校制定的日程表交

给你,并要你上网查询实践日的天气情况,然后为初一(3)班拟一个通知发到班级公邮里。(要写清楚通知的内容,语言准确得体,不超过200字)

“走近国博”社会实践活动日程表(2015. 12. 19)

一周天气预报

通 知

初一(3)班

2015年12月l7日

篇二:海 淀 区 七 年 级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练习

海 淀 区 七 年 级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练习

语 文 2015.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帘:独特的形象、美好的感情、灿烂的智慧,无不令人陶醉。童话的王国里,围绕一件井不存在的新装,愚蠢虚伪的君臣们上演着一场滑稽(jī)的丑剧,散文的天地间,冬天的济南那贮(chǔ)蓄着暖暖春意的一池绿水,传递着作者的脉脉(mài)温情;小说的世界中,平桥村老老少少对迅哥儿的热情与优待,表现出平桥村纯朴好客的民风;古诗的词句里,一幅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带给人奋发进取的别样秋思??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甲】(汲取积攒)着思想情感的营养,我们的生命得以优雅地成长,正可谓“ ”。读书吧!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是【乙】(不言而喻 一览无余)的。让我们在浩繁的卷帙(zhì)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阅读中,我们生命的枝叶细滋慢长,我们思想的蜂蝶轻飞漫舞。当阅读成为持之以恒的行为时,我们就会轻而一举地拥有一个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脉脉(mài) 细滋慢长 B.贮蓄(chǔ) 轻飞漫舞

C.滑稽(jī) 持之以恒 D.卷帙(zhì) 轻而一举

2.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积攒 不言而喻 B.汲取 一览无余

C.汲取 不言而喻 D.积攒 一览无余

3.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腹有诗书气自华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文段涉及的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秋词》——刘禹锡——唐代 B.《社戏》——鲁迅——现代

C.《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现代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5.学校为新建成的图书馆举办对联征集活动,下面对联中最恰当的一副是(2分)

A.虚心竹有低头时,傲骨梅无仰面花。

B.中外名书藏满架,古今精品聚一楼。

C.心如秋夜潭中月,文似春天雨后花。

D.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6.周六上午,你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仰慕已久的作家林木子先生签字售书活动,而你的好朋友好不容易买到了两张门票,邀请你去看球赛,你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见面的机会,下面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我有比看球赛更重要的事儿,就不奉陪了,你自个儿去吧。

B.我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林木子先生的签字售书活动,就不去看球赛了。

C.你应该和我一起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的签字售书活动,这比看球赛更有意义。

D.谢谢你!但我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林木子先生见面的机会。让咱们的好朋友陈成和你一起去看球赛,行吗?

7.古诗文默写(共8 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分)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奇》)(1分)

(3)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1分)

(4)郦道元《三峡》中描写猿啼回声在空旷山谷久久不绝、悲哀婉转的语句是“ , ”。(1分)

(5)王湾《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 ”。(2分)

(6)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常常用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 , ”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的祝愿。(2分)

8.名著阅读(共5分)

为了倡导同学们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学校图书馆开展“推荐最感动我的一本书”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我推荐____(作者)写的《 》,书中主要的文学形象是 。(3分)

(2)概括叙述最感动你的—个情节。(2分)

答:

二、古诗阅读(共3分)

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第9-10题。(3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本诗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冰冷的露水打湿桂花之景象,暗示了望月之夜所处的季节。下面诗句不能暗示季节的一项是(1分)

A.草色遥看近却无

B.秦时明月汉时关

C.映日荷花别样红

D.霜叶红于二月花

10.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但月的空明皎洁却跃然纸上,你是从诗中哪个词语感悟到的?后两句抒发了望月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

(一)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第11—13题。(8分)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A.患其塔动 患:

B.故如此 故:

C.盖钉板上下弥束 盖:

D.人皆伏其精练 伏: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翻译:

13.请用原文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以及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4分) 答:

(二)请从下面甲乙两个选段中任选其一,仔细阅读后完成第14—15题。(共4分)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予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节选)

14.对上面语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学习需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否则将学无所成。

B.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具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C.教师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习要主动,举一反三。

D.学习要从了解孝悌、谨慎、信实、博爱、好仁这些基本知识开始。

15.阅读下面的一则语录,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看法。(2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②得,辄③起绕室以旋④。室有洼,径尺,浸淫⑤日广。每履之,足苦⑥蹶⑦焉。既久⑧。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⑨而笑曰:“一室之不治⑩,何以天下家国为?”

(节选自刘蓉《养晦堂诗文集》)

【注释】①养晦(huì)堂:刘蓉居室名。②弗(fú):否定副词,没有。③辄(zhé):就。④旋:徘徊。

⑤浸淫:渐渐扩展。⑥苦:苦于。⑦踬(zhì):绊倒。⑧既久:长久以后。⑨顾:看见。⑩治:治理。

14.下列选项中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径尺”意思是坑洼直径一尺,写出坑洼大,为后面写刘蓉的表现作铺垫。

B.“足苦踬焉”是说刘蓉多次被室中坑洼绊倒,表现他起初对坑洼很不适应。

C.“既久而遂安之”表现了刘蓉因为摔得麻木了而感觉不到室中坑洼的存在。

D.“顾而笑”这个细节表现出刘蓉父亲对儿子行为感到好笑又有些许责备之意。

15.你如何理解刘蓉父亲的话?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阅读《家之脉》,完成第16-19题。(15分)

家之脉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只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3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该开始告剐黑暗,踏上智慧人生的征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甩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宇,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6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婚丧大事时,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进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他们都没有任何文凭,我只是高中毕业)。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13岁那年,礼拜五晚上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50余里路程步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看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误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看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退回蒋村——正在写作《白鹿原》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于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给3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的创造权利,却

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11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作者陈忠实 有删改)

16.文章主要记叙了爷爷、父亲与“我”三代人培养下一辈读书受教育的事情。

A.第②段“我”将孩子所写的“汉字第一画”视为“生命中光明的开启”,说明在作者的心中,文化知识对孩子具有开启智慧人生的巨大作用。

B.第③段“规矩”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书上用毛笔抄写的一行行粟子大的字,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美观。

C.第⑥段写儿女提不起毛笔写字,再不能为村人写春联,导致邻里关系冷淡,作者对此深感遗憾和失望。

D.第⑨段写父亲空闲读小说与戏本的行为,表现出父亲对文化知识的热爱,这也是当年爷爷重视孩子念书学文化的结果。

18.第⑦段画线句子是描写父亲雪天给“我”送干粮的情形。联系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作用。(4分)

答:

19.文章题目“家之脉”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或名人的事例,简要阐述“家之脉”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150字左右)(5分) 答:

五、作文(45分)

(一)根据情境,接要求写作。(5分)

20.学校将开展“走近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你所在的初一(3)班班主任将学校制定的日程表交给你,并要你上网查询实践日的天气情况,然后为初一(3)班拟一个通知发到班级公邮里。(要写清楚通知的内容,语言准确得体,不超过200字)

篇三:2013模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译文

1.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他白白杀死了骆驼结果还是要打破瓮才能取出粮食,不加思考的听信别人的话,结果白白损失了东西还未达到目的,所以会被人耻笑。

2.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上涨的厉害,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下水游泳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擅长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很多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乏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就淹死了。

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请求让自己来医治,可是国君的近臣说:“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将反而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很生气,扔掉他手中的石针,说:“君王与同懂得医道的人商量这件事,与不懂得医道的人商量会破坏了这件事。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则是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会导致亡国。”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但是却)下笔千言,(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

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吕蒙为吴国效力后,吴国的主公孙权劝他学习,吕蒙于是以《易经》为主,看了很多的书籍。有一次他在孙策家里喝酒喝多睡着了,忽然在梦中将《周易》背诵了一遍,然后突然醒了过来。大家都问他怎么回事。吕蒙说:“我梦到了伏羲、文王、周公和我谈论国运兴衰的事情,日月运行的道理,都非常的精妙,我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只有背诵这篇文章罢了。”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战国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术。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比赛之时他多次改换马匹而多次都落在王子期后边。襄主说:“你教我驾车的技术,一定留着一手,没有完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只是您在使用的时候有问题。不管驾驶什么车辆,最重要的是,马套上辕,要跟车辆配合稳妥;人赶着马,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跑得很远。现在,你在我后面,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了上来。其实,驾驭(引导)马匹长途竞争,不跑在前面,便是落在后面。而你的在前在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顾得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吗?这就是你落在后边的原因了。”

7.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低头苦读,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时就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的越来越大。每经过它,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一天,刘蓉父亲来到这个房间和刘蓉说话,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打理好,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哎!习惯对人的影响很大!原本踩在洼坑处很不习惯,时间久了就习惯了,以致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反而有障碍,不习惯了。所以君子学习时,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要慎重的对待,培养良好的习惯。

从前,有一位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进入海中打捞沉香木。累积了很多年,才得到一车(沉香木),把它运回家。他到集市上去卖沉香木,因为沉香木价格昂贵的原因,最终没有人来买。过了许多天,他还不能卖出去。他心中产生疲劳厌烦的情绪,把这看成是一种苦恼。他看到别人卖木炭,时常能很快地将木炭卖出去,就产生了一种想法:不如把沉香木烧成炭,这样就可以很快卖出去了。他于是把沉香木烧成木炭,前往市场卖木炭,结果还不能卖到半车木炭的价钱。世界上的愚蠢的人也像这样。

陆少保,字元方(陆少保)曾经 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家里人要把房子卖了换钱,买(房子)的人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买(房子)的人听到(他说的话)后,立刻决定不买了。子侄们埋怨了他几句,陆元方说:“不这样,就是欺骗对方了。”

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重,传命召见当时还在成都的诸葛亮。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如果我的继承人刘禅能够辅助的话,就辅助他。如果他不具备君主的才干,你可以自己取代他的帝位。”诸葛亮哭泣着说:“我当用尽自己辅助的能力,献出忠君不二的气节,一直到死!”刘备又下诏书命令刘禅:“你和丞相一起处理事务,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他”。

在江边的私塾教书,每逢清爽的秋天,早晨常起来欣赏竹子。这时,白茫茫的烟雾、太阳的影子、露水的白气,都在树枝与密叶之间飘浮流动。于是,胸中情致勃动,就有了作画的兴致。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于是赶快取砚磨墨,展开了作画用的纸,趁着高兴落笔作画,尽情的挥毫,迅即呵成了一幅图画。这时,笔下所画出来的竹子又不是脑海里映现的竹子了。总而言之,立意要在下笔之前决定,这是不变的法则;而情趣却在技法之外,这是随机的灵感。唯独作画是这样的吗?

曹操的一副马鞍,放在马厩中被老鼠咬了个洞,管马房的小吏害怕被处死,互相商议想主动向曹操自首请罪,但仍担心不免一死。曹冲(曹操幼子,有才智)知道后,就对他说:“不急着禀告,等三天再说。”之后,曹冲用刀把衣服戳了个洞,看起来好像是被老鼠咬的,然后穿着去见曹操,一脸愁苦表情。曹操问他原因,曹冲说:“听人说衣服若是被老鼠咬破,就会倒霉,您看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一个大洞,我担心会倒霉。”曹操说:“那是迷信,别放在心上。一会儿,马房小厮进来向曹操报告马鞍被老鼠咬坏的事,曹操笑着说:“衣服在人身边,都还会被老鼠咬破,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竟不追究此事。

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石头青绿,陡峭如刀削,达不到寸肤(长度单位)的宽度,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游人们有的人坐,有的人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恍惚就像牛鬼蛇神等各种怪诞形象,不知该怎么描述。这时已经半夜,山鬼呼啸、老虎嚎叫的声音,就像在床边一样。大家相互仔细看着对方,胡子眉毛头发汗毛,全都竖立起来了,就好像鬼一样。

鲁恭担任中牢令,注重用道德来感化人民, 不采用刑罚的方式。袁安听说以后, 怀疑这不是真的,暗地里派人前往看看核实.那个人跟随鲁恭行走在田间小路,一起坐在桑树下,有野鸡跑过,停在他们身旁,旁边有个小孩,那个人问“:你为什么不抓它?”小孩说:“野鸡还在孵小鸡,不应该捕捉”。那个人感到惊讶起身,和鲁恭告别说:“我之所以来,是想观察一下您的政绩。现在蝗虫不侵犯中牢县境,这是第一个让人惊异的地方;您连鸟兽都能感化,这是第二个让人感到惊异的地方;小孩子都有仁慈的心,这是第三个让人惊异的地方。我在这里住得久了,只会打扰贤明的人罢了。我会赶紧回去,把这些情况都报给袁安听的。”

今天我来的时候,遇见有个人要出远门,他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你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你的马再好,但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他说:“我的盘缠多。”我说:“你的盘缠再多,但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这几样东西越好,反而会离楚国越远罢了。

篇四:营口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4-2015营口市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帘:独特的形象、美好的感情、灿烂的智慧,无不令人陶醉。童话的王国里,围绕一件井不存在的新装,愚蠢虚伪的君臣们上演着一场滑稽(jī)的丑剧,散.

文的天地间,冬天的济南那贮(chǔ)蓄着暖暖春意的一池绿水,传递着作者的脉脉(mài)温情;小说的..

世界中,平桥村老老少少对迅哥儿的热情与优待,表现出平桥村纯朴好客的民风;古诗的词句里,一幅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带给人奋发进取的别样秋思??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甲】(汲取积攒)着思想情感的营养,我们的生命得以优雅地成长,正可谓“ ”。读书吧!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是【乙】(不言而喻 一览无余)的。让我们在浩繁的卷帙(zhì)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阅读中,我们生命的枝叶细滋慢长,我们思想的蜂蝶轻飞漫舞。当阅读成为持之以恒的行为时,我们就会轻而一举地拥有一....个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脉脉(mài) 细滋慢长 ..

C.滑稽(jī) 持之以恒 .. B.贮蓄(chǔ) . 轻飞漫舞 . D.卷帙(zhì) . 轻而一举 .

2.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积攒 不言而喻 B.汲取 一览无余 C.汲取 不言而喻 D.积攒 一览无余

3.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腹有诗书气自华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文段涉及的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秋词》——刘禹锡——唐代 B.《社戏》——鲁迅——现代

C.《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现代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5.学校为新建成的图书馆举办对联征集活动,下面对联中最恰当的一副是(2分)

A.虚心竹有低头时,傲骨梅无仰面花。

B.中外名书藏满架,古今精品聚一楼。

C.心如秋夜潭中月,文似春天雨后花。

D.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6.周六上午,你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仰慕已久的作家林木子先生签字售书活动,而你的好朋友好不容易买到了两张门票,邀请你去看球赛,你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见面的机会,下面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我有比看球赛更重要的事儿,就不奉陪了,你自个儿去吧。

B.我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林木子先生的签字售书活动,就不去看球赛了。

C.你应该和我一起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的签字售书活动,这比看球赛更有意义。

D.谢谢你!但我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林木子先生见面的机会。让咱们的好朋友陈成和你一起去看球赛,

行吗?

7.古诗文默写(共8 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分)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奇》)(1分)

(3)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1分)

(4)郦道元《三峡》中描写猿啼回声在空旷山谷久久不绝、悲哀婉转的语句是“ , ”。(1分)

(5)王湾《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 ”。

(2分)

(6)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常常用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 , ”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

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的祝愿。(2分)

8.名著阅读(共5分)

为了倡导同学们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学校图书馆开展“推荐最感动我的一本书”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我推荐____(作者)写的《 》,书中主要的文学形象是 。(3分)

(2)概括叙述最感动你的—个情节。(2分)

答:

二、古诗阅读(共3分)

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第9-10题。(3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本诗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冰冷的露水打湿桂花之景象,暗示了望月之夜所处的季节。下面诗句不能暗示季节的一项是(1分) ..

A.草色遥看近却无

B.秦时明月汉时关

C.映日荷花别样红

D.霜叶红于二月花

10.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但月的空明皎洁却跃然纸上,你是从诗中哪个词语感悟到的?

后两句抒发了望月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

(一)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第11—13题。(8分)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A.患其塔动 .

B.故如此 . 患: 故:

盖:

伏: C.盖钉板上下弥束 .D.人皆伏其精练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翻译:

13.请用原文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以及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4分)

答:

(二)请从下面甲乙两个选段中任选其一,仔细阅读后完成第14—15题。(共4分) ....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予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节选)

14.对上面语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学习需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否则将学无所成。

B.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具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C.教师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习要主动,举一反三。

D.学习要从了解孝悌、谨慎、信实、博爱、好仁这些基本知识开始。

15.阅读下面的一则语录,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看法。(2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⑤⑥⑦⑧⑨⑩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蹶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节选自刘蓉《养晦堂诗文集》)

【注释】①养晦(huì)堂:刘蓉居室名。②弗(fú):否定副词,没有。③辄(zhé):就。④旋:徘徊。 ⑤浸淫:渐渐扩展。⑥苦:苦于。⑦踬(zhì):绊倒。⑧既久:长久以后。⑨顾:看见。⑩治:治理。 ①②③④

14.下列选项中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径尺”意思是坑洼直径一尺,写出坑洼大,为后面写刘蓉的表现作铺垫。

B.“足苦踬焉”是说刘蓉多次被室中坑洼绊倒,表现他起初对坑洼很不适应。

C.“既久而遂安之”表现了刘蓉因为摔得麻木了而感觉不到室中坑洼的存在。

D.“顾而笑”这个细节表现出刘蓉父亲对儿子行为感到好笑又有些许责备之意。

15.你如何理解刘蓉父亲的话?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阅读《家之脉》,完成第16-19题。(15分)

家之脉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只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3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该开始告剐黑暗,踏上智慧人生的征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甩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

当先生先得写好宇,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6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婚丧大事时,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进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他们都没有任何文凭,我只是高中毕业)。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13岁那年,礼拜五晚上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50余里路程步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看我走过来,肩

篇五:九层之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子曰师说丨曹雅欣

春天,是开始耕耘的季节,是开始积累的时节。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也多次提到事物的重要开端以及积少成多的意义。

比如,2014年3月27日,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说:“法国有一句谚语: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中国也有一句古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同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习大大谈到改革问题时提到:“我们推进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其中同样的一句古语,习大大在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考察时又强调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出自《老子》。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生长而成的;九层的高台,是从土堆的积累砌筑而起的。

这两句话的下一句,就是大家更为熟悉的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漫长的路程从脚下开始出发,远大的目标从当下开始行动。

这些话都是喻示着,做事要脚踏实地,成功要重在累积。

而习大大引用的另一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也是出自《老子》。天下难事的完成,要从易处开始做起;天下大事的成功,要从细节开始着手。

这些话都是在说明坚持积累的重要、强调渐进发展的重要,它们也都是出自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

老子的思想,总是反其道而行之,往往偏重去论述世间容易轻忽的部分:

比如,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当旁人以威猛力量为强的时候,他看重的是以柔克刚的力道;

再比如,老子说“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当世界以炙手可热为尊的时候,他强调的是抱朴守素的无为智慧;

又比如,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当人心总是以获取更多为上的时候,他认可的是冲淡谦下的处世艺术;

更比如,本文论述的这两句话,当人们以高大雄壮的结果为叹的时候,老子关注的是从细微开始的出发点、从量变到质变的渐化过程。

所以在中国文化里,道家的理论对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一种必要补充,甚至,是一种“反者道之动”的反向智慧。正因此,儒道两家才如阴阳互补式的、平衡着中国社会的文化结构。

(二)

由小及大、由易及难、由简及繁、由量变及质变,不管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还是“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都在提醒人们:关注微末之功、注意细节之要,保持积累的耐性、怀有踏实的心态。

到了清代,文学家刘蓉《习惯说》里的一篇记叙文,还是在谈论着这样的道理:

刘蓉少时学习,俯首读书、抬头思索,推敲道理时,常在屋内踱步环绕。而他这间书屋的地面上有一处直径一尺的洼坑,每当刘蓉在屋里踱来踱去的时候,都会被这坑洼之处磕绊一下,但他也习惯了这处地面上的缺陷,即使坑地越来越大,也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有一日,刘蓉的父亲来到他的屋子里,看着奋力读书治学、苦思经世致用的儿子,笑问他道: 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室都治理不平整,还冥思苦想着去治理家国天下事?

刘蓉书写的原话是:“一室之不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蕴煜录夜俊闭饩浠昂罄囱荼涑晌颐浅L降模阂晃莶簧ǎ我陨ㄌ煜拢?/p>

刘蓉把年少时的一件日常小事记录在他的著作里,是他真正领悟到了“小中藏大”的道理。——能力是从身边小事开始锻炼的,道路是从脚下步伐开始迈进的;同样,问题是从细枝末节开始扩散的,灾难是从蚁穴小洞开始溃败的。

这就像是东方古话说的“风起于青萍之末”,也像是西方理论说的“蝴蝶效应”。 (三)

其实儒家教导人们的修炼成功人生的法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暗含了“大事从小处开始”的道理。

“修身”,是从自己身心这一个基础点开始修行;一己之身成功,再去扩展治理家庭;一家之治成功,再去扩散服务社会、再去扩大治理国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顺序的递进,就是脚踏实地的出发,就是点滴积累的过程;这份理想的完成,就是由小及大的辐射,就是积土成山的结果。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源于偶然,所有的成绩都不缺长久付出。

见微知著,永远不要轻视任何力量的萌发,风波的汹涌是从暗流涌动乃至惊涛骇浪; 水滴石穿,永远不要忽视任何力道的囤积,水流的澎拜是从空山滴沥汇至汪洋浩瀚。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