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筑梦2008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0:30:48 初中作文
筑梦2008初中作文

篇一:筑梦2008纪录片分析

纪录片《筑梦2008》分析

陆承万

新闻10--1班 1017010112

摘要: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成为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地。那时候我们才小学四年级,家里还没有电视,看不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虽然7月13日没有因为申奥成功而兴奋不已,睡不着觉,然而第二天,邻居的伙伴们就把这个举国聚焦的大事告知于我。那时候我就想:要是有一天能到北京去看一看该有多好啊,九年后,2010年考上了大学,我终于有机会去到北京了。我实现当时的梦想花了近十年的时间,《筑梦2008》,创作耗尽七年的汗水,然而,我们都是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关键词:梦想 时间 2008

梦想需要时间去成长,需要汗水去浇灌,需要辛勤去铸造。《筑梦2008》,用七年的时间积累、等待、化作现实。

纪录片《筑梦2008》,从2001年申奥成功入镜,历时七年,拍摄完成,这部影片记录了中国人民期盼奥运、准备奥运的过程,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四组故事——洼里乡的拆迁户、国家女子体操队小运动员的选拔、跨栏运动员刘翔、奥运安保特警训练,采用多线故事交叉并进的结构,用丰富鲜活的人物、细节,编织出一幅中国人民构筑奥运梦想的动人图景,展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口号的具体实现,将时代特征和人物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下面我们主要从主题、叙事技法和编辑三个部分对这部影片进行分析。

一.主题

《筑梦2008》通过时间顺序记录和叙述奥林匹克体育馆的设计、施工、竣工,穿插洼里乡高挂兰一家的生活状态(三代定居于此----搬迁----新的生活),国家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训练生活,著名运动员----刘翔的成长及备战情况,特种部队的反恐日常训练图景,中国这些故事的积累,发展和穿插叙事最后以开放式结尾,提升整个影片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真切的反映了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对象征着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盛会的全民参与和倾情奉献。

二.叙事技法

成功的故事及叙事方法,是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影片在展现宏大的时代特征的同时,又深入描摹丰富鲜活的人物和细节,有很强的趣味性。

影片开篇就以事件开始,运用声音先入的方式,通过奧主委宣布北京申奥成功,众人庆祝欢度的场景表现申奥成功的事件,这也是故事的由头。接下来以高桂兰一家的故事,从侧面反映我国人民积极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过程。01年的洼里乡还是北京周边的农村地区,为了奥运场馆的建设,他们不得不离开住了几代人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他们搬家之前高桂兰的儿媳妇只是大着肚子,到影片结尾处她的孙女都六岁了,可见片子拍摄时间之长。

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过渡十分流畅、自然,每一处衔接都似乎是预先埋下的伏笔。无论是

从高桂兰家的情境过渡到,城市建设、鸟巢设计,还是从雅典火炬传递过渡到讲述刘翔的故事同时引出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身影,都是一样过渡自然,在事情进展的每一个阶段,又会提到几个完整故事的不同阶段,能够保证故事的完整性。

由高桂兰一家的故事引出“鸟巢”的设计和开工,更加具体可感,贴近生活。从2002年奥组委面向全球征集奥运会主会场设计方案开始,摄制组就跟踪拍摄了“鸟巢” 从创意到参加竞标、乃至整个建设过程,见证了科技与人的伟大力量。

关于刘翔的记录也是这部片子的故事板块之一,从电视上显现他在雅典比赛的场景过渡到训练现场的方法很好,这个镜头不仅把刘翔带到观众的眼前,同时,也把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身影呈现在大家面前。

七年间,记录刘翔初出茅庐到在国际体坛上崭露头角,见证女子体操运动员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其间,有辛酸有泪水,有伤痛也有成就,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我国体育运动的一步步发展,全民对于体育运动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我国实力在一步步增强,全民素质的提升。

为了保证奥运会的顺利进行,硬件设施在不断建设、完善,参赛选手也在筹备过程中层层选拔,而且,后期保障和后勤培训工作也在同时展开,涉及到安全保障、环境监测、交通管理、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务等等。

从中选取了最具视听震撼力和观众吸引力的安全保障部门作为重点故事来表现。英姿飒爽的特警,经过一项项体力、脑力的严格训练,在未来的奥运会举办期间,与可能出现的恐怖分 子斗智斗勇,但是,其中的训练耗时十分长,把教练员对于新队员的训练 场景展现给大家,让我们了解到了特警的生活训练状态,觉得特警训练也挺有意思,并不是那么神秘,这使得影片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更强。

影片表现故事的方式,包括采访、旁白和字幕等。列如,在挑选女子体操运动员的时候就运用了旁白讲述的方式,很多场景则运用字幕的表现方式。采访的时候,记者以不出境的方式来提问,表现的重点对象是运动员,采访受伤躺在床上的乃若愚就是这样。片子拍到最后,故事还在发展,所以运用开放式的故事结尾方式来结束影片。

三.编辑

通过时间线来串联整部片子,连接板块式的阶段故事,使得人们能够追寻事情发生的年份,同时又给下一部分留下悬念,而故事的发展有越来越靠近2008年,连接了前一段故事,便迫不及待的先要往后看,想知道后面的事态和变化形式。片子结构紧凑,衔接自然,细节表现较到位,编辑比较成功,很好的反映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末尾,运用字幕和音乐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随着时间的流逝,08梦想已经实现,《筑梦2008》给我们留下的将是一段美好的历史,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记忆,更是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的一个印记。

篇二:《筑梦2008》影评

《筑梦2008》影评

这部影片定名为《筑梦2008》,因为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以实际行动构筑自己的奥运梦想,因为影片记录的核心事件是构筑2008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因为几代中国人的奥运梦想将随着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的完工和投入使用而实现,这里是中国人的奥运梦想开始的地方,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即将实现的地方。

一部短短的纪录片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记录所有事件,只能有所取舍地表现一些事件。影片仅选取了其中的五条线索: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竞赛、评选及建造的过程,奥林匹克中心区一户普通人家高大妈一家、跨栏运动员刘翔、中国女子体操队三个性格各异的运动员、一组特警战士对奥运的期待和付出的努力。

作为一部跟踪拍摄事件进程的纪录片,编导无法对事件进行安排,尤其是像筹备奥运会这样的宏大事件,只能根据事件的进程选择拍摄对象,预测可能发生的事件。筹备奥运会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可以说是修建主体育场。修建奥运主体育场是影片关注的最重要事件,是五条线索中的主要线索,其他线索均紧密围绕这一事件展开。最早出场的是高大妈一家,这是面临拆迁的两千多个家庭中的一个家庭,老少两辈人发表了对拆迁的不同看法,老辈人觉得故土难离,年轻人希望生活发生改变。接着出现的是一个女子体操队的训练现场,影片重点跟踪记录了三名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再接着出场的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冠军刘翔。影片最后出现的线索是“一群特警”。

五条线索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交织,紧密围绕构筑“鸟巢”这条中心线索。因此,影片在组织素材方面给人感觉是松而不弛,散而不乱。在这五条线索之外,影片还穿插了表现奥运会徽评选揭晓、吉祥物评选揭晓、奥运会志愿者宣誓与接受培训、等,但是这样的场面在影片中持续的时间很短。

影片特别注意各条线索之间的关联,以及这些线索与插入事件之间的关联,比如在奥运会会徽评选揭晓这个短暂的插入场面之后,紧接着将镜头转向拆迁户高大妈家,一家人边看会徽揭晓的电视节目边讨论拆迁的事情。不过所有线索最终都归拢到“鸟巢” 。影片中的五条线索在时间上是平行的,每条线索都要选择合适的拍摄时机和事件。 影片以简为美的一个表现是几乎没有使用任何特技以及其他花哨的手法,而是以简单朴素的记录呈现事件进程。另一个表现是尽量使用中全景镜头拍摄场面段落镜头,以保证镜头的完整性,很少使用特写镜头,以避免给人以过于零散的感觉。

影片十分注意把握叙事节奏,由缓而疾,张弛有度,五条叙事线索渐次叠加,相互交织,有条不紊。片头过后,最早出场的是拆迁户高大妈一家,紧接着出现的是国家体育场所在地以及征集设计方案的场面,而后是体操运动员出场,然后刘翔出场,最后一条线索即“一群特警”。但是,所有线索紧密围绕“鸟巢”这个中心线索。影片还通过动与静的关系调节影片的节奏,在这部影片中动与静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外部事件与人物心理的关系。为了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访谈

的应用非常重要。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若想深入了解访谈对象的内心,访谈者必然要与访谈对象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

对于纪录片来说,最能够打动人心的是真实,而时间则是真实最好的见证。作为一部官方纪录片导演顾筠恰当的运用了时间的客观性,让影片透露出真实的质感。,《筑梦2008》没有给人以惯常的空洞感和说教感,它不是展示,而是呈现。最令人澎湃不已的莫过于“鸟巢“的形成。从构思、讨论、落实方案、动工、修改、落成,它的成长牵动着万人的心。鸟巢是和平与回归的象征,届时将容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一同欢畅与奥运盛典之中,所以,它包含的梦,是每个人都有的梦。鸟巢共有24跟大柱子支撑,在每一根强度弯曲钢筋之间,它没有用上一颗铆钉,全靠焊接而成。一个完美的建筑理念,活生生地被人们化为现实。多个国家地区的努力贡献,鸟巢已经以优雅动人的姿态展现给世界。这个过程,在影片的镜头控制底下,恰到好处的灵动起来。慢剪接的变化,把一种梦境般的氛围铸造成现实的感觉,十分切合”筑梦“这一主题。可以说,这个故事的确支撑起影片,支撑起其他的故事,也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无论如何,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强大的中国,一个令人骄傲的民族,一个梦想的圆满。

计算机学院

*******

篇三:筑梦2008

《筑梦2008》的分析与评价

---------中国人伟大智慧与坚韧毅力 纪录片《筑梦2008》采取多条线索交叉并进的结构,用五个故事编织出一幅关于中国人民准备2008年奥运会过程的图景,展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口号的具体实现,既有宏大的时代特征,又具备丰富鲜活的人物和细节,体现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它不仅展现了普通市民、建筑师、运动员、教练、安保人员等各类人群实现各自梦想、筑造中国人共同的奥运梦想的过程,它同时也承载了摄制组全体创作人员的梦想做一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关于奥运会筹备过程的最好的纪录片。确实,《筑梦 2008》让我们深刻的看到了它的成功与辉煌。让我们不仅为迎来的2008奥运会兴奋不已,还让我们看到了为了让奥运会在我们国家圆满的成功,我们中国人付出的努力。同时,我们也深深的鉴证了我们中国人伟大的智慧,和超乎一般的坚韧毅力!让我们为我们的国家感到万分的自豪!《筑梦 2008》历经七年的拍摄,七年的拍摄时间不仅仅是获得了长度,而用它丰富的线索和内容获得了广度,用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细节获得了鲜活度,用梦想的主题和构筑梦想的努力付出获得了深度。

一 、“ 筑梦2008 ”概说

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此后不久,新影厂就成立了《奔向2008》摄制组,计划拍摄一部反映中国人民期盼奥运会、筹备奥运会过程的纪录片

拍摄之初,影片取片名为《奔向2008》,意在表达一种追求的过程。后来又更名为《2001+7》。但这个片名不够通俗亲切,也没能贴切反映出影片的内涵。在电影局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摄制组吸取意见,将片名最终确定为《筑梦2008》。 “筑”与“梦”,从动作和目标两个方面表达了这部纪录片的内涵与精神。“梦”,从大的方面讲,就是中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想;从小的方面讲,这部纪录片中每一个人物,身份背景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各自的梦想和为之倾力奋斗的目标。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无数个小梦想,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中国人民百年奥运梦想的壮美图景,正好体现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口号。

“筑”,则是一个动作,一个奋斗的过程。它既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为。它为观众勾画出了一幅众人齐心、构筑梦想的动人场景。当每个人物内心的梦想经过自身努力终于筑成的时候,中国人民的百年奥运大梦想也成为了现实。 “筑梦”的过程历时七年,最终将在北京奥运会圣火点燃的那一刻实现。

二 、理性思维与理想艺术完美结合

真实与纪实是纪录片的艺术特质。《筑梦 2008》是无容置疑作者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的创作素材,以非虚构的方式创作。从而,《筑梦 2008》也体现了纪实的美学风格。即真实的表现了奥运会全国上下各个单位的准备工作,又在创作也投入了情感和评价的完美过程。这样的创作,作者不仅对客体进行了照顾,又与欣赏者进行了交流。生动的使纪实风格上升为一种思维的品格。使观赏者透过纪实看到真实的奥运前夕准备情况,透过真实看到全国上下人民的思想。

纪录片,本身总是记录关于他人的,记录的行为是在呈现他人的过程中呈现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这就是纪录片作者要面临的最大考验。但是,《筑梦 2008 》中就是很好的做到了“旁观”。作者在拍摄中做到了旁观,不打扰,不介入的表现要表现的真实。比如,小运动员奥运前夕的准备训练。作者就很好的拍摄到了现场的严谨而又紧张的气氛,而作者却没有达到在场甚至是介入的效果。同时,在搬迁群众2008年新生活的拍摄上,作者又很好的做了适当的介入。所以,有时候介入客观的现实生活也是必要的。这样的纪录片在创作上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使作品呈现出恒久的魅力。

三 、选题所体现出的价值标准

作为纪录片的创作,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拍什么”?而《筑梦 2008》让我们看到它的选题是多么的到位,在2001年7月,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以此为起点,旨在纪录中国人民期盼奥运会、准备奥运会过程的纪录片《筑梦2008》就此应运而生。在这长达七年的创作中,作者不但确定了精彩而深刻的题材,从中又积攒了大量的素材来记录奥运会来临的那一刻,我们所有人做出

的不懈努力。

我们知道,选择好的题材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基础,所以《筑梦 2008》选定了一个正确的题材就已经等于它在创作上成功了一半。从中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判断所体现出的较高价值。

1、 史料知识性。我们都知道纪录片界有一句话,叫做“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在面对中国申办奥运会这么重要而又光荣的历史一刻,记录下来的历史意义和后人参考价值也是无容置疑的。而如今,除了纯历史的记录,我们拍摄时也应当注重知识与科技,这样才更加符合时代的特征。所以,在《筑梦 2008 》中不断体现在筑鸟巢时所用的科技与精确的数字来说明。从而凸显影片拍摄的价值。

2、 社会普遍性。纪录片的另一个价值评判标准时看选题是否具有普遍性。在《筑梦 2008》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仅展现了普通市民、建筑师、运动员、教练、安保人员等各类人群实现各自梦想、筑造中国人共同的奥运梦想的过程,它同时也承载了摄制组全体创作人员的梦想。这部纪录片真实而又客观的饭赢了这些人群面对中国奥运会所共同关注以及付出的努力。那么,她至少从选题上就是正确的。

3、形象趣味性。纪录片是通过各种媒体面对受众的,因此受众欣赏需要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纪录片的价值。而《筑梦 2008》的创作者在题材的选择上就挖掘了其蕴含的审美趣味,已得到受众的欢迎和欣赏。如:在表现运动员做准备的时候,选了爱哭的小运动员,这不仅证明了小运动员们也是个正常的小孩子,更说明了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不禁使观众感动。这就正好体现了纪录片的题材特征-----形象趣味性。

4、突破常规。在纪录片中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常常会习以为常的展示社会上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是,这是一种主观色彩极其强烈甚至是居高临下,强加于人的创作观念。在《筑梦 2008》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并不是用个人的价值观去判断审美趣味,而是代表了大多数观众的需要和期待去拍摄。这样,才使纪录片富有意义和丰富的表现力。

四、 精细的创作准备与导演工作

《筑梦 2008》获得如今的成功成绩,和创作班子的努力分不开,同时他们抓到了记录片的精髓,对要拍摄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熟悉,才能拍出如此成功的作品。首先,它在选题上做了充分的理解,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欣赏。它把文化的观点、平民视点、受众视点、营销视点及国际交流视点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故事的线索,是中国影史上首次使用故事片多线式叙事结构的纪录片。五条叙事线索渐次叠加,相互交织,有条不紊。片头过后,最早出场的是拆迁户高大妈一家,紧接着出现的是国家体育场所在地以及征集设计方案的场面,第8分钟体操运动员出场,第21分钟刘翔出场,第33分钟才开始出现最后一条线索即“一群特警”。但是,所有线索紧密围绕“鸟巢”这个中心线索。这样的故事表现手法及线索的运动,一方面是北京奥运会进程的不断加快,一方面是如高大妈、刘翔、体操小运动员、特警队员甚至包括瞳瞳等个体人物的描述。虽然不是故事片,却在奥运这个大环境下把人物性格刻画的异常鲜活。

在《筑梦 2008》中,创作与拍摄过程中在对主题校正中就进行了思考,它表现的很好,既面向了生活,又面向了受众。同时也考虑了深刻度,也考虑了接受度。所以,获得了成功,再次,我们在主题与时代,主题与生活真实中要特别的重视。首先,它做到了使主题与时代挂钩。我们知道,所谓纪录片的意义就是要好看又要深刻,而深刻的东西应该是关注我们的历史,关注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筑梦 2008 》做到了这一点!而深刻的东西正是主题的内涵之所在,正是时代的主流追求。接着,在对客观生活的反映上,纪录片动态影像和声画并茂的优势,是真实成为纪录片经典定义中不可缺少的词汇。围绕生活,创作者要思考如何在纪录片中不断发展,运用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告诉我们讲述故事的原委和安排。在主题层面上还要给观众留下一些回味的空间。

同时,我们还要分析下《筑梦 2008》纪录片中所出现的拍摄手段。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真实的记录生活过程。在其中,片中很好的运用了长镜头拍摄宏观场面,鸟巢的建设,体育馆内运动员训练的地方等一些大场面的拍摄。这样可以使记录生活的流程更加完整,特别是对来龙去脉都得到了清晰的交代。这样长镜头的运用也展示了可观时空,彰显了事物本来面目,以及所处环境氛围和节奏。同时,片中所表现随着奥运会一天天临近,鸟巢从奠基到架构钢结构,

从合拢到支撑架卸载,气氛越来越紧张。体操运动员和刘翔由最初的封闭训练,到走出训练场进入选拔赛现场,特警也是从封闭训练逐渐过度到实战演习。高大妈从家庭走上街道,义务地为奥运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的儿子和儿媳加入了首都百万奥运志愿者的行列,就连她的孙女瞳瞳也跟着妈妈参加了奥运英语培训班。其中制造的氛围和节奏感,制造的悬念,调动观众的情绪。另外,片中所设计的长镜头具有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表达人物内心情绪的功能。比如,空旷的运动场馆,表现出当时运动员啊准备奥运会的紧张。鸟巢的建设,表现了工人的辛苦,以及科技的发达。特警们的训练,表现了他们辛苦等等。长镜头的包容性很大,给人思考天地的功能,我可以这么去分析创作者,你也可以换种思维去分析。

五、巧妙的结构安排

结构即是布局谋篇的总设计。拍《筑梦 2008》这部片子用了7年时间,剪辑过程应该是机器艰难的过程,而结构清晰构想。纪录片一般都是比较沉闷的,但是为了打破沉默,提高收视的效果,就应该更加的注意结构技巧的问题,就想《筑梦 2008》中出色的结构,绝不会然人觉得沉闷,在看似客观,平静的外表后面,肯定有巧妙的匠心,才有可能获得震撼人心,抓取注意的效果。《筑梦2008》中,导演顾筠选择了“一座建筑、一个家庭、一条跑道、一屋子训练器械和一群特警”来结构本片, 从结构上观察,它更像一个“风车”,有主体、有侧重又有辐射面,编导将时代特征和人物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一座建筑”特指2008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筑梦2008》及时记录了主体育场建设的几个关节点:“鸟巢”方案的评审、钢架构的合拢,以及支撑架的拆围,几代中国人的奥运梦想随着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的完工而实现,同时也见证了科技与人的伟力;“一个家庭”这个段落,记录了洼里乡的一个拆迁户拆迁前的顾虑、搬家时的留恋、婴儿出生时的喜悦、孩子七岁生日等重要日子里的真实情景,表现普通人家对新生活的期待和“识大体”的品格;“一条跑道”关注的是“飞人”刘翔,鲜活的影像揭开了他神秘而又枯燥的训练生活;“一屋子训练器械”把镜头对准了在体操训练器械上腾跃的女孩子,以及她们伴随着希望和失落的成长历程;“一群特警”则形象地展示了特警的钢铁意志是如何炼成的。一座建筑、一个家

篇四:《筑梦2008》观后感

观《筑梦2008》有感

今天观看了纪录片《筑梦2008》,讲述的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背后的故事,从北京被确认为29届夏季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开始,与奥运有关的人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从奥运会主会场选址到主场馆全球招标到主会场“鸟巢”的搭建,从居民搬迁到成为奥运会志愿者,从会徽发布到吉祥物发布,从跨栏运动员刘翔的日常训练到体操运动员的训练,还有安保队朱队长和他的队员们的训练故事......

不得不说的是“鸟巢”的诞生。鸟巢是由赫尔佐格、卡梅隆以及中国建筑设计院合作完成的,从众多优秀竞标作品中脱颖而出,生来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以及国际性。其选址在北京的中轴线上,与古老的北京中轴线的古代建筑遥相辉映,这块地址涉及到将近三千户居民的搬迁工作,整个儿的搬走了一个小镇,可见鸟巢建造前期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了。另外我们知道鸟巢是整个的钢结构,整个纵横交错的线条非常复杂,所以对钢材料的特性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当时国内并没有符合条件的特种钢材,还是后来的一个钢铁厂经过技术攻关才轧制出符合条件的钢材。然后是钢结构的吊装,重达几百吨的钢构件需要严丝合缝的对接到一起,最多的一块钢结构有14个对接口,吊装难度可想而知,当时每天需要吊装两到三块,而之前国内并没有哪个企业可以达到这个强度,这项工作大大的提高了国内企业和工人的技术水平。电影中还讲到最后将鸟巢四大部分焊接到一起,对温度和风力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在气象部门的建议下,选择在凌晨两点半开始施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鸟巢并不是一座孤零零的建筑,其背后有力学、材料学、美学、民族学、风力学、地质学以及各种学科、各种工艺的大融合,需要多方人员的密切合作才得已建成,说他是一座人类智慧的结晶也不为过。所以现在站在鸟巢前,在赞叹这座精美绝伦的建筑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赞叹支撑其背后的精神,那是艰苦奋斗,精益求精。

电影中还讲到跨栏运动员刘翔的日常训练,是的,110米栏,一个运动员可以十几秒就能完成,但其训练的时间,多到我们想不到。一个运动员背后,还有教练员甚至教练组、营养师、按摩师、技术分析师等众多工种人员的保障,运动员我们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在其背后的一个体系队伍,有着严密的科学分工和精细人员配备,往大了说,那代表着国家力量。更让我震惊的是体操

运动员,这是我们的一个传统强项项目,但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天然构造不同的原因吗,显然不是。我们的体操国家队队员都是十岁左右的时候入选的,十岁啊,还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她们就远离父母,成年累月的在北京集训,生活上也是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国家队之所以称之为国家队,不是因为舒适安逸,而是因为国家队队员的训练量是省队的几倍。她们在教练的教导下从事高强度高难度的体操训练,还要承受残酷的赛制淘汰机制,这些本不该是她们承受的。还有一个叫乃若愚的运动员,在国家队为奥运会训练了四年,就为08年奥运会拼搏的时候却不得不因为训练受伤导致股骨头坏死而退役,忘不了她回家养病时看到队友在赛场上的完美表现时的表情,虽然训练很苦、很累,但她们都一心想上奥运会为国争光,并为那一刻不断努力着。那句歌词唱得好,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他们是伟大的追梦人。还有刘翔,可以说是背负了全国人民的期待,他太想拿到这块在家门口的奥运会的金牌了,他的那种为国争光的心态应该是不亚于我们任何一个人。就是这些不服输的运动员们,成就了我们52枚金牌的辉煌,让五星红旗在奥运会赛场52次升起。

片中还讲到奥运会中的安保力量,朱队长的反暴恐小组。其实特警也是人,也会有七情六欲,也会有恐惧的东西,但是因为职责所在,他们需要抛弃七情六欲,需要战胜自己的恐惧,他们要达到如果有需要,他们就会随时出现在需要的地方。他们为奥运熟悉奥运场馆,进行各种各样的爬高、高空垂降、枪械训练、合作反恐......硬是将血肉之躯打造成钢铁之躯,这背后的汗水,唯有他们自己知道。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筑梦2008)

还有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他们之中不乏老年人,他们依然有着为国家服务的热情,加入志愿者大军,甚至在广场学起英语,这个场景真让人感动。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对国家的多深的爱啊,但我知道,在他们心底,更多的是自豪,是对国家富强的自豪,是为自己能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自豪,他们是幸福的。后来我们的志愿者队伍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好评,据说后来2012年伦敦奥运会还来向我们专程学习志愿者的经验。奥运会志愿者,好样的!

当然,纪录片给我们展现的仅是奥运会的一角,在许多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肯定还有千千万万的为着奥运会服务的片段,但正是这些个奥运片段逐渐拼凑出了我们伟大的奥运精神,那就是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

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的团队精神。奥运人用自己的行动创建出一个奥运精神,然后又用这个精神影响了更多的人,并向世界奉献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现在走在国家体育场,走在奥林匹克公园,感受这雄伟的工程,更感受这次盛会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产,那种国家自豪感真是洋溢在脸上,体味在心中。感受着这满满的正能量,默默告诫自己,在这伟大奥运精神的鼓舞下,努力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篇五:观筑梦2008有感

观《筑梦2008》有感

文:蒋牧曦

智能1401

41411027

这是一部讲述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的纪录片。纪录片是一种很直白的记录性陈述,不需要太多花哨的剪辑,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它只是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来给你讲述一段故事。

这部纪录片的开头,以北京普通居民为切口,以小见大,通过他们一家人在七年间的变化来体现北京这座城市变化和人们对奥运会逐渐临近的心理变化,再拎出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群,通过他们对奥运会所作出的努力来体现整个中国人民一起筑建这个梦想的决心。看到了今天的刘翔,看到了七年前还在参加奥运会选拔的江钰源和邓琳琳,成败得失其实就这么一瞬间的事情,并不能代表什么,而我们在努力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却尤为珍贵。

为了备战奥运会的女子体操,20名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小队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进行艰苦的训练,她们早起晚归,每天都是高强度的训练,承受着超出她们这个年龄不应该承受的心理压力和肉体劳累。她们普遍都是10几岁的年龄,为了那个共同的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梦想坚持着。

2008北京奥运会的“100米跨栏”的比赛,刘翔意外因伤退出,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这场令整个中国翘首以盼的比赛,我想许多中国人都做过各种各样的幻想,无论幻想成功与失败,都不会想到是以今天这样的方式结束!这一刻,我想大部分人的心里是沉重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然而这部《筑梦》里面刘翔和他的教练为了这一次的北京奥运会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那么多针对性的练习,分析,思考,一天一天,一年一年,随着纪录片从01年到08年,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瞬间,但他们这些为了梦想而努力的人为了这一刻付出了多少?纪录片里刘翔的教练孙海平曾说:“如果刘翔能在北京奥运会上拿到奖牌,那是他最大的荣耀。”这部片子不是让我们看到站在领奖台是荣耀,而是让我们看到背后的艰辛和汗水。

“筑”与“梦”,从动作和目标两个方面表达了这部纪录片的内涵与精神。

“梦”,从大的方面讲,就是中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想;从小的方面讲,这部纪录片中每一个人物,身份背景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各自的梦想和为之倾力奋斗的目标。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无数个小梦想,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中国人民百年奥运梦想的壮美图景,正好体现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口号。

“筑”,则是一个动作,一个奋斗的过程。它既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为。它为观众勾画出了一幅众人齐心、构筑梦想的动人场景。当每个人物内心的梦想经过自身努力终于筑成的时候,中国人民的百年奥运大梦想也成为了现实。“筑梦”的过程历时七年,最终将在北京奥运会圣火点燃的那一刻实现。“筑梦”,相对于2008年奥运会的华彩乐章而言,是情感的叠加,是张力的累积,是不可或缺的段落。

纪录片《筑梦2008》采取多条线索交叉并进的结构,用五个故事编织出一幅关于中国人民准备2008年奥运会过程的图景,展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口号的具体实现,既有宏大的时代特征,又具备丰富鲜活的人物和细节,体现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纪录片中许许多多的个体,不管是运动员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不同职业不同理想的人都在这七年间见证了北京奥运会这个中国人百年梦想的逐渐实现,无论贡献大小,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梦想里的一部分。而那些站在最前线,付出巨大努力的人,他们筑建这个梦想的过程就是无比伟大的,我们应该为他们喝彩!

无论如何,2008,我们看到了一个强大的中国,一个令人骄傲的民族,一个梦想的圆满,也推荐大家去看看这部纪录片,静静聆听一段七年来的筑梦历程~~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