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国信心中国力量歌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4:37:00 字数作文
中国信心中国力量歌谱字数作文

篇一:2014,激扬中国力量

2014,激扬中国力量

我们走进了又一个朝气蓬勃的清晨。2014的到来,是又一页日历的翻过,也是新一章历史的书写。

2013,中国人怀揣满腔的改革期待,感奋崭新的改革图景。中央吹响集结号,中国改革再出发。2014,中国人将焕发更大的改革热情,创造更多的改革红利。一种更为充沛的力量在涌动,在凝聚,在激扬。

这力量,源自民族梦想的引领。

“中国梦”的民族宏愿,已推涌起中国人心底里最炽热的情怀,提升出老百姓生活中最美丽的憧憬。它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不是一种浪漫的想象,它是从辽阔的大地上蓬勃生长的希望的升腾,是从深邃的历史中奔流而来的精神的汇聚。

这梦想,将催促我们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倾注丰润的价值滋养。自然,历史并未终结。我们并未一劳永逸地解决时代的课题,并非一成不变地应答人民的期待,并未一马平川地铺设发展的大道。我们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现代化的行进中,道路还在开拓,理论还在发展,制度还在建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不仅需要负起历史使命:如何顺利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崛起和人民幸福?我们还当解答明日之问:将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发展空间、生存环境和圆梦机会?

这梦想,将催促我们从僵化思想观念的禁锢和极端功利主义的崇拜中解放出来,建树起价值的支撑,从而在物欲的弥漫中眺望精神的灯火,在困难的重负中贯注前行的动力,在时尚的裹挟中拥有自强的定力。一个摆脱了精神萎靡、崇尚着奋斗品格的民族,方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拥有光明的前途,赢得世界的尊重。

这梦想,将催促我们从改革年代滚滚向前的潮流中,举世瞩目的辉煌中,更多地关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关注弱势群体的艰难生存。我们应当明白,“中国梦”的价值支点和本质依归是“我的梦”,是要解放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鲜活的梦想,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这力量,源自社会变革的激荡。

坐标轴上看世界。在应对呼啸而来的金融危机冲击中,力量在重组,格局在转换,规则在演变。全球视角看中国。我们面临连续高速增长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亟应消解刘易斯拐点影响,摆脱比较优势困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挑战倒逼转型,转型呼唤改革。2014年,注定是在历史上留下深深改革印迹的一年。社会共识着改革的基点,明晰着改革的焦点,振奋着改革的亮点。

同时,我们也当清醒,改革还有不少疑点要辨析,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宅基地能否自由买卖?小产权房能否就此走进阳光地带?改革还有许多难点要突破,如什么样的制度笼

子才能有效约束政府权力?如何破解比利益固化、阶层固化更严重的机制固化?改革还有一些痛点要化解,如政府简政放权中的富余人员何处安置,资源价格改革中的弱势群体利益如何保障?

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同样需要民众创造。民众的期待和利益是改革最根本的指向,民众的支持和实践是改革最坚实的基础。改革需要政治智慧,同样需要破冰勇气。

寻找改革的动力,正在于勇敢地打破制度性的束缚,激发民众的热情和意愿,顺应民众的选择和创造,保障民众的尊严和权利。改革需要战略定力,同样需要风险意识。我们不能盲目冒进,但也不能犹疑动摇,更不能倒退回潮。循此,改革将接续最丰沛的地气。 这力量,也源自全民创新的潮动。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洗礼、经济转型的等待和煎熬,众多的中国企业正急切地行动起来,努力从多年来政府主导生成的政府依赖、小农心态孕育的小富即安和一夜暴富诱惑的投机文化中挣脱出来,去开拓希望的新路。新一轮改革蕴涵的发展取向,正是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的思维和创造的活力。

政府简政放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保障公平竞争,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实现政府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思维的根本转换……无疑,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调动和催生经济内生力。 瞩目2014年的地平线,正冉冉升起一缕缕温煦鲜亮的创新的曙光:国际化企业在茁壮成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全球布局中分享成本红利、结构红利和风险红利,成为撬动中国发展新转型、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新生力量。

低碳型产业正引领风骚,新型能源,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一个个“生态产业园”“环保科技城”气象更新。互联网经济已赫然崛起,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打开了改变世界的一扇扇机会之窗,演绎出日新月异的企业价值革命、商业模式革命和产业业态革命。

梦想激扬着我们的力量,改革解放着我们的力量,创新强盛着我们的力量。转型的中国就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巨轮上的每一个水手,心中都有一个发动机。把十三亿个发动机全都启动,传递的,那将是何等动听的交响;展示的,那将是何等豪迈的壮行!

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

中国乡村正经历一场传统向现代的深刻转型。

“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在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中开始了加速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的构思,在更为宏大的空间中加快二元体制的变革;“美丽乡村”的指向,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统筹中兴起又一波乡村文明建设的潮头。

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我们还当有更深层的叩问,和更长远的追寻。

首先,我们应当跳出城市与乡村“两极化解读”的话语陷阱。

城市文明是先进的,是一个现代性的符号;乡村文明是落后的,是一个过去时的遗迹。这一两极化解读,已深深嵌入社会意识的思维框架,而它又全然是一个被集体误读被舆论因袭的错误认知。由此,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型,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似乎就是用城市形态改造乡村形态,用城市文明覆盖乡村文明。

其实,这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沉淀,是长期城市倾斜政策的路径锁定,是单线进化论和经济决定论思维的必然结果。

乡村与城市,本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自有其不同的运行路径和发展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追求城乡一样,不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而是要尊重不同的文明,顺应不同的规律,走出一条生态、生产与生活契合,自然、文化与历史和谐的城乡差别化互动型协调发展道路。从文明的演进看,我们不可以割断历史;从社会的变迁看,我们也不可能消灭乡村。

令人警醒的是,正是两极化解读的错误认知,已经造成了一些地方将农村现代化简单等同于农村城市化的实践误区。

本来,中国的城市化跃进已经显露其种种弊端:政府强势主导,投资强力驱动,热衷跑马圈地,盲目贪大求洋,结果千城一面。如今,当乡村发展执意从这一城市建设模式中寻求灵感和摹本时,其种种弊端便肆意地向乡村污染、扩散。

于是,我们看到,当初的“新农村建设”,在不少地方止于单一地改善村容村貌的新村庄建设,流行为涂脂抹粉的政绩展示;后来的“新型社区化”,有不少官员盲目照搬城镇小区建设模式,以大拆大建开路,撤村并居驱赶农民上楼,演变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当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能否摆脱路径依赖,充分尊重乡村文化特色,尊重村落布局特点,尊重发展阶段特性,激发那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栖居诗意?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城市本质的回归。乡村,让城市更向往。这是乡村魅力的解放。

乡村的魅力在自然生态。人们在与乡土的厮守和融入中,感受着土地的博大与包容,体验着生活的质朴和厚重。上海作家王安忆有一篇纪念陕北作家路遥的文章,忘不了其中的一个细节:“当我们闻说陕北的贫困闭塞之时,就对路遥提出这样一个科学大胆的建议:为什么不把人们从黄土高坡迁徙出去?这话其实是刺伤了路遥的心,他呈现短暂的一怔,然后脸上露出温和宽容的微笑。他说:这怎么可以?我们对这土地是很有感情的啊!初春的时候,走在山里,满目黄土,忽然峰回路转,崖上立了一枝粉红色的桃花,这时候,眼泪就流了下来。”那是在人生的峰回路转之中,一枝永远可以湿润我们心灵的桃花。

乡村的魅力在历史记忆。千百年来形成的村落空间,建筑风格,镌刻着一圈圈生命的年轮,印载着一个个家族的谱系。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它是我们生长的摇篮,也是我们立人的基石。

乡村的魅力也在文化认同。礼失求诸野。“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乡土人情,村规民约,生活智慧,草根信仰,传递着乡土的道德规范和交往规则,馈赠给我们宝贵的价值资源和心理归依。

“美丽乡村”的建设,就是让乡村更像乡村,让文明照耀文明,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焕发其独特、永恒的魅力。

当然,文明的进步需要回望,也需要前瞻;需要汲取,也需要创造。

市场经济的侵蚀,核心人群的外流,发展主义的泛滥,还有人口和资源日益严重的危机,村庄边缘化、空心化日益加剧的趋势,都给乡村文明的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记得住乡愁,不是一味地沉湎于牧歌式的怀旧和幻灭性的伤逝。“美丽乡村”建设的旨归,绝非去孤独地株守每一个空心化的村庄,也不是简单地还原每一份从前的模样,而是要从乡土文化中汲取传统营养,从城市文明中吸纳现代元素,塑造崭新的村庄形态。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自然有村落民居的科学规划,也当有乡土文明的开发传承,还得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切入,努力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可以是政策指引的政府领建,也可以是资本下乡的村企共建,但都应是尊重农民意愿尊重乡土传统尊重自然生态的自主性建设。

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

不是现代的城市文明,也不是传统的农耕文明,而是在汲取和创造中的新乡村文明。 政务诚信 一马当先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特别提出政府要以身作则,带头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提高决策透明度,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这就抓住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因为,政府的行为对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以,政务诚信建设必须一马当先,并且要抓实抓好。

不可否认的是,政务诚信问题不是第一天出现,在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政府失信问题不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政府权力运行机制不透明,公共权力“跑冒漏滴”,不良公职人员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二是一些部门办事流程冗长,关卡林立,服务意识淡薄,部分群众和企业把与一些政府部门打交道当成负担,不敢接触、不愿接触,但又不得不接触;三是一些权力部门存在乱决策、瞎指挥的行为,政策朝令夕改,口头承诺变成“空头支票”;四是一些部门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数据失真后,不能正确对待社会的批评监督,找理由搪塞,想办法诿过,千方百计辩解,甚至用虚假信息来误导社会公众。这些现象或问题的存在,加剧了全社会对诚信问题的焦虑。

令人欣慰的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政务领域内的诚信建设,从落实“八项规定”到反“四风”,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修订法律法规,从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等,下猛药、出重拳、治根本,人民群众拍手称快,这也给社会信用

体系建设树立了榜样,带来了新风。

政务诚信建设既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维度,其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务必须诚信,已成为社会共识。在政务系统内,人们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改革正在不断推进。 这是一个重要的建设窗口期,需要治标治本一起抓,从根本上促进政务诚信建设不断完善。

政务公开透明是政务诚信的基石。公开透明一直以来是人民群众对行政权力运行状态的一种要求,也是政务环境建设、加强权力监督的主攻方向。近些年来,各地各部门围绕政务公开想了不少办法,做了不少探索,有些改革举措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赢得了群众支持。比如审批流程公开,随着各地政务大厅建设的推进,集中办公、网上审批、串联审批、留痕监督等,已经成为政务审批中的一种常态化流程和机制。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减少了环节,节约了时间。同时办事群众或企业能够知晓审批事项的进展,对批准或不批准的理由能够充分了解,审批的可信度大大提高。

当然,目前的政务公开程度离人民群众的要求,离监督的需要,离取信于民的宗旨,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设置隐形门槛、过度收费和公开领域还不够宽、情况还不够细等方面,这些都是下一步不断完善公开程序和内容的主攻方向。

依法依规是政务诚信的保障。政务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无论是决策管理,还是行政执法,全体政务人员都必须有强烈的法治意识。政务行为要越来越多地靠法律法规来约束,大大减少用红头文件来管理政务活动的行为。

审批活动中,是批还是不批都要有法律政策依据,那种靠“拍脑袋”审批,靠“走后门”入围的做法,是对政务诚信最大的戕害;执法活动中,是罚还是不罚,是罚多还是罚少,都必须有明确的依据和公开的尺度,如果“打招呼”就能不罚款,或吃顿饭就能少罚款,那就严重地损害了法律的尊严,也破坏了公平的规则;监管活动中,是松还是紧,为什么松、为什么紧,如果不是在规则的框架下来掌握,而是凭监管者个人喜好,那么就容易造成松紧变形,出现人情监管等问题。因此法规和纪律是政务活动中带电的高压线。当前,公务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政务活动的依法依规问题还需要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全社会来监督。 深化改革是政务诚信的关键。从过去出现的一些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不难看出,政府还是揽了不该揽的权力,管了不该管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政务失信的问题就容易发生。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经过数次行政审批改革,权力开始逐渐被放到制度的“笼子”中,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边界日渐清晰起来。

加强全社会的诚信建设,政府部门既要做好诚信榜样,又要搞好诚信管理,让群众对政府有信任感,对社会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政务诚信建设一马当先,那么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就必然会迎来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

篇二:2013热词_为中国力量“点赞”

2013热词 为中国力量“点赞”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4年第01期

站在2014的门槛前,回望2013的中国,有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奏全面深化改革交响乐,有“八项规定”重树党政清廉之风,有一批贪官落马彰显反腐“零容忍”决心,也有依然不断的安全事故……种种让我们或温暖或焦灼的意象,在这一年流行开来的各种热词中闪闪烁烁。

在这样的背景下,细品《咬文嚼字》编辑部日前发布的“2013年十大流行语”,颇有些五味杂陈。“中国梦”“光盘”“倒逼”“逆袭”“土豪”“女汉子”“点赞”“奇葩”……字里行间透出的,是公平与正义的时代呼声,希望与焦虑的轮番登场,喜悦共忧患的艰辛行进。

年度流行语中,“中国梦”排名第一,入选理由是,“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民的风格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日渐成为主流政治话语之一。“中国梦”的提出,是顶层设计,亦是呼应民心、关注民瘼。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共同”二字让人温暖。只有尊重每一个人平凡的梦想,欣赏每一个人微小的成功,倾听每一个人恳切的呼声,把草根的梦想从“土”里挖出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才会拥有磅礴的推进之力。这样的顶层设计与草根吁求相呼应,触手可及,可亲可爱可信可敬,方能进入流行语范畴。

接下来的几个流行语,则仿佛是民间社会对脚踏实地践行梦想的不同呼应。“光盘”行动,与“八项规定”几乎同时流行开来,携手抵制“舌尖上的浪费”。据调查,全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就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相当于倒掉上亿人一年的口粮。一粥一饭、一丝一缕,不仅事关个人的温饱,更事关大众的福祉。从上到下,“光盘”流行,追求简朴的同频共振中,折射的是观念之变、风尚之新。

当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用改革的力量,通过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享有发展成果,百姓也用“倒逼”和“逆袭”两个热词,表达草根民众通过个人努力,用积极方式调整社会利益格局的渴望。在这样一个奋斗的时代,草民可以“土”,也可以“豪”;姑娘是“女性”,却也能拥有独立自强的“汉子”气概。有这样的底气与志气,粉丝的“微”能量不输“大V”,草根可以通过点滴的“微”努力,改变自己、改变环境,进而改变社会。 面对这样一个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奇葩”时代,面对上下同心、实现梦想的不懈努力,面对周急济困、挺身勇为的好人善举,面对从网购到大数据的一系列惊喜,人们手指如飞地“点赞”,抱团取暖、彼此欣赏与喝彩,构建一个温暖、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

流行语反映的是一代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社会心态。不禁想起,仅仅在七八年前,由于反感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撞击,一些地方曾经立法禁止网络语言。现在,则出现了主流政治

话语进入民间语境,网络流行语向主流媒体甚至官方文件渗透的迹象。这样的良性互动,这样的凝聚共识,正是改革正能量得以激发、中国力量得以汇聚的重要平台,且让我们在“点赞”中,共同奔向新一年的起跑线……

(来源:《人民日报》)

篇三:聚中国力量谱精彩华章

聚中国力量谱精彩华章

物换星移,时间的巨掌轻轻推开2016这扇窗户,2015秒成历史。2016年,对中国而言,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一些曾是改革难点始终推之不动的领域,开始破冰化冻,改革终于昂首走到深水区,触及利益更触及灵魂——中国,站在了凤凰涅槃的又一个历史风口。

观察中国,离不开世界的坐标。

今后的历史学家,走笔至2015年的世界,必定少不了琢磨各国民众心目中这样一些关键词:德国的“难民” ,从2015年9月开始登上全球媒体要闻版,3个月内涌入的百万难民,在背负历史歉疚的德国人那里,不仅是重新站上道德制高点的渴望,更引发德国社会民意分裂、执政党支持率下降的忧患;希腊人则还在发愁挥之难去的“危机”,财政赤字、退出欧元区到没有退欧而受到严格紧缩政策惩罚,高达26%的长期失业率使国民没有了过圣诞节的心情;日本民众用13万张投票选出一个“安”作为年度汉字,首相安倍倒是挺美,以为他强行推进的新安保法案,真让民众“安”了,而清水寺方丈却一语道破:这个字体现了民众对生命安全的担忧;同样为安全焦虑的,还有大选在即的美国,他们念兹在兹的,则是“枪”, 这一年,美国发生了354次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462人死亡,《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联合民调显示,对安全的担忧已成为2016年大选选民最关心的议题之一,超过1/4的人担心自己和家人成为恐怖袭击的受害者??

而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机构联合选出的年度词汇则是“廉”。这一年中国反腐成效斐然,落马“苍蝇”和“老虎”数量破了天荒,今年9月皮尤中心进行的民调显示,84%的受访中国民众认为,官员贪腐是“重大的问题”,44%认为腐败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决策层辣手抓反腐倡廉,深孚民心??

我们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这样一个中国。惊涛拍岸,形势严峻,挑战和机遇并存,危机和希望同在。中国则在迎难而上,保持发展定力,坚定惠民信念,结构调整勇于爬坡过坎,高奏全面深化改革交响乐,重树党政清廉之风,一批贪官落马彰显反腐“零容忍”决心。

2016年,国际局势依然纷繁复杂,恐怖主义阴魂不散,世界经济依然处在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显。但是,“十三五”蓝图已经绘就,全面深化改革方略已定,谋篇胸有成竹,布局落子有力,背靠30余年改革开放积累的发展动能、良好韧性和丰富潜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将逐一化为机遇。

作为“十三五”的开局年,辞旧迎新,更是推陈出新——大局已定,关键在于落实;稳中求进,关键在于推进;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关键在于创新。开放倒逼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中国要用改革创新解决所有堆积的历史与现实问

题、体制与机制障碍。经济改革将继续向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动大手术,完成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更从“需求侧”向“供给侧”奋力转身,用新理念、新业态、新技术引领新需求,激发新动力,从根本上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金融改革助力人民币“入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之后,作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之后“入篮”的第五种货币,人民币成为全面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里程碑,正如“入世”倒逼了国内政府和企业改革转型,新的一年,“入篮”也将成为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相关主体加速创新的动力;此外,还有行政审批改革把权力关进笼子,商事登记改革让证照分离,司法改革给法官尊荣感、对冤假错案终生追责,教育改革向高考探进、更让城乡学童有更公平的教育跑道,生育制度改革终结独生子女时代、为缓解老龄化社会助力??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巨细靡遗,在全领域次第铺开,民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亦成“新常态”——种种让我们或温暖或振奋或焦灼的新气息、新意象、新梦想,将在这一年闪闪烁烁,引人入胜。

随手拈来一个传说中的新现象,所谓政府机构和传统业态工作人员的辞职现象。如果这真的成“潮”,倒是令人期待。1992年,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影响,纷纷主动下海创业,涌现了一批成就斐然的现化企业家。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借反腐倡廉、深化改革之东风,或许也将涌现一批“16派”企业家、“16派”科学家、“16派”双创风流人物呢!

面对这样一个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面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面对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不懈努力,面对从网购到大数据、从国产大飞机上天到“二胎”落地的一系列惊喜,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手指如飞“点赞”,而要从坐而论道到奋起创业,从冷嘲热讽到理性批判,从事不关己到彼此喝彩,唯有良性互动,方能凝聚共识,激发改革潜能,托举中国力量,让崭新的2016,成为中国史册上又一个精彩华章??

篇四: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

作者:NFS

来源:《汽车与运动》2008年第12期

和大众汽车这样的巨头相比,国内的奇瑞汽车更像是“土八路”。近10年来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拼搏。让更多的中国人开上了汽车,那现在的奇瑞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1.5L的旗云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奇瑞汽车具有国内车企中最为完整的生产线,旗下产品不下十几种。可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在马路上看到的奇瑞轿车基本上还是QQ和旗云。这两款销量最大的奇瑞车在广大消费者中为奇瑞树立起了“亲民、实用”的形象。

在QQ和旗云的冲击下,国外汽车企业不得不选择了降价的策略,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实惠的选择。从这一点上来说,QQ和旗云功不可没。如果要探究奇瑞未来的产品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就要从现在我们手上的旗云开始研究。

成长的道路上

在外形上,旗云延续了一贯的家族特征。和老款1.3L和1.6L排量的旗云相比,新款1.5L车型的视觉差异很小,只有车尾的“1.5”和“ACTECO”字样揭示出了这款车的身份。对于忠实的奇瑞支持者来说,这是好事。毕竟,旗云已经在消费者中树立起非常好的口碑,如果新旗云在外观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很难会有人将老款车型的诸多好评和新旗云联系起来。反观国内轿车市场,在市场上很成功的车型(比如捷达、桑塔纳)都是这么做的。

在车型的整体做工和漆面质量上,新诞生的1.5L排量旗云并没有作出什么改进,依旧是大家印象中的水平——算不上精致但绝对实用。反正这也不是新款旗云改进的目标,奇瑞实在没有必要为了提高漆面质量而去增加新车的售价。在上市之初,旗云正是凭借同级别中很高的性价比吸引了人们去选购。几乎所有旗云的消费者都是为了家用而选择这款车的,如果新旗云为了提升视觉品质而去增加售价,相信消费者们是很难买账的。

品质升级

在消费者对驾驶品质日益挑剔的今天,旗云对自己的驾驶舒适性进行了较大的提升。和第一代旗云“仅仅能开起来”的评价相比,新旗云的改进可谓是翻天覆地。

作为国内为数极少的坚持自己开发发动机的厂商,奇瑞为这款车配备了全新研发的

SQR477F 1.5L ACTECO发动机。作为刚刚赢得2008年度“十佳发动机”的新秀,SQR477F综合采用了奇瑞在发动机技术领域的诸多先进技术。在汽车制造上,最考验技术积累和加工能力的领域就是发动机的开发。很高兴奇瑞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将ACTECO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稳定的动力系列。

1.5L ACTECO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80kW,比上一代的1.6L发动机多出9kW,最大扭矩则和上一代的1.6L发动机持平,仅仅小了1Nm(1.5L发动机最大扭矩140Nm)。对于这样的改变,不止是我们,所有支持奇瑞的消费者们都会感到鼓舞——53.3kW/L的升功率已经迈入国际发动机行业的主流,完全可以和丰田那样的国际巨头进行竞争。看来,新旗云的提升是“由内而外”的。

除了动力上的很大提升,新旗云也在驾驶品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踩下离合,轻轻推动变速器的手柄,“咔嗒”的声音干脆地传入耳中。在我的记忆当中,奇瑞汽车的手动变速器从来没有如此清晰、舒适过。抬起离合器,初段较小的阻力很容易就让我找到了离合器的接合点。这是一项很重要的革新,开手动挡奇瑞的消费者终于不再需要用左脚去摸索结合点了,手动挡的驾驶变得异常轻松、舒适。

当然,改进后的旗云也并非没有缺点。在变速器由3挡换到4挡的时候,挡杆经过空挡位置没多久就到了4挡上——4挡行程有些稍短。初次接触的时候,我还有意加大了手上的力度,但手心传来的坚实触感肯定了上面的判断。此外,5挡的行程又似乎稍大了些。

从人机工程学上来说,手动变速器的每个挡位应该拥有不同的行程,这样可以让右手轻松地完成换挡任务。当然,这样的指责对旗云来说过于苛刻,我们当然不能拿一种最理想、最完美的驾驶感受来苛求这款中国本土诞生的车型。事实上,旗云的驾驶舒适性已经远超同价位的国产汽车。就连高速行驶时的静谧性,也通过在发动机舱加装隔音棉而提升很多。 还可以期待更多

经过两天将近600km的测试,装备1.5L ACTECO发动机的旗云交出了6.7L的油耗成绩,这其中就包括了高速公路、市区道路和性能测试的工作状况。这么看来,说新旗云的经济性已经达到这一级别车型的第一集团,一点也不为过。

整体上来说,旗云已经成为奇瑞旗下最具舒适性与便利性的车型,我们很难对这款车挑出一些显著的毛病来。即使在市区道路的驾驶上,提升驾驶品质后的手动挡旗云也可以像自动挡车型一样轻松穿梭。

篇五: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

——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第四集)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30日 15 版)

【解说】

西方学者曾把中华文明视为早熟的文明。

这种早熟的中华文明如黄河长江,源远流长、海纳百川,给中华民族注入了一种特殊的力量,那就是:不管遇到多大的灾难、险阻和变故,民族在血浓于水的情感下终归会团结一致,国家在匹夫有责的召唤下终归会和谐统一,社会在共享太平的引领下终归会繁荣富强。 这就是中华民族强劲的内生动力——中国力量!

鸦片战争以来,正是这种中国力量,引导着这个东方大国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演绎“东方巨人”的奇迹: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脊梁,挺直了赳赳胸膛;中国人民的身躯,展现了健壮体魄。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绽放出时代光华,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东方醒狮”以豪迈的气概,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中国信心中国力量歌谱)

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力量是厚积薄发的力量,是和平共处的力量,是和谐发展的力量。

【同期声】习近平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解说】

“来之与民,回之与民,与民同乐,与民同心。”

毋庸置疑,中国力量,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不论是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还是创新和完善社会制度,靠的都是人民的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每个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也就拥有了个人梦想的广阔空间。

凝聚中国力量,基础是经济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发展,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迸发力量的生动体现,都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国人民大团结力量的生动体现,都是从实践创新到理论创新的生动体现。

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字幕: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字幕: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再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字幕: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阔,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越来越升华,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越来越清晰。

据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2012世界贸易报告》显示,在2012年全球商品贸易排名中,中国出口第一,进口第二,进出口位列第一。

【采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

中国的现代化一定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才有可能解决资本主义从工业革命以来,不能解决的社会分化、差距变化的这些基本问题。最具中国特色的,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一定和中华文明、中国伟大复兴是紧密联系起来的。

正如毛泽东在1956年所预言的:进入21世纪,中国将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解说】

2013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指出,中国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无须讳言,中国经济列车高速运转背后,所必然派生的矛盾与弊端也日渐显现:一方面,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亟待应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企业投资效益下降,新兴产业尚未形成真正的增长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亟待开启。

今天之中国,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耀眼光环下,站在历史更高起点上的深化改革愈发艰难。这种困局,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资源、环境、生态,处处都是民生;投资、消费、结构,时时都有变数。

历史同时又给予中国开启了另一扇千载难逢的时间窗口:中国仍然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内驱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清醒地分析了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指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控经济全局,采取果断举措,确保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新闻播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今天上午在上海浦东外高桥挂牌成立。

【解说】

上海自贸区探索仅限定企业“不能做什么”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将更多的主动权、决定权交予企业和市场。

审批制度改革是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简政放权的同时,政府监管思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宽进严管”、“加强监督”,扭转政令不畅的“堰塞湖”现象,克服拖延应付和打折扣、搞变通的慵懒行为,让市场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让政府管理更加到位,努力营造各类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采访】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张卓元

按照三中全会的《决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所有的企业都在公平的竞争中,来优胜劣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自然地会使得整个企业也好,社会也好,都是要靠技术的进步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那么这样的话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够落到实处。

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把过去手伸得太长的收回来,把过去做得不够的补上去。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一个竞争性的现代市场体系,然后呢,形成一种商业环境,这种环境就是大家都靠创新驱动发展,谁创新搞得好,发展就快,它就占优势,谁创新搞得不好,在竞争中就会失败。

【解说】

天下之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中国改革涉入“深水区”,亟待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攻坚克难。

影响中国发展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

历史命门决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座部分仍然是“三农”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投资与消费需求。未来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1.2个百分点,将再有2亿多农民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1.6亿农民工,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按较低口径,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也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2011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比约为3.3∶1,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合理转入城镇就业和生活,其收入和消费必然明显增加。同时,人口城镇化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载体,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目前大约占23%,在此基础上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20年努力达到40%以上,由此,可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到6亿人左右。

确保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使中国经济未来10年仍将处于上升通道。

【采访】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 潘云鹤

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把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的过程,充分地利用好我们国家的教育现在取得迅速的发展这样一个成绩。根据教育系统的统计,我们国家现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和中学、中专、中等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加起来,从农村来的大概已经达到900万人,像这些人实际上是给我们的城镇化、我们的工业化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所以对我们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够实现高水平有非常大的好处,如果我们教育搞得更好的话,那么我们的城镇化能够更加顺利。

如果我们中国不仅搞城镇化,而且也搞新技术革命,并且把两者结合起来,那么中国的新型的城镇化一定可以对世界的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解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凝聚中国力量,就要继续实施文化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和人才的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文化力量是实现中国梦强大的助推器。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的联系正日趋密切,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利器,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和作用也更加凸显。

党和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全面推进,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确保人民享有愈来愈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提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软实力。

党中央确立“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科技机构、研发部门、高等院校良性互动、创新发展。华为,一家靠2万元起家的民企,如今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销往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的人口,其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显示,其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昂首进入全球顶尖科技公司的第一方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明确要求,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梦想,其根本宗旨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共同幸福。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加健康、更加和谐、更加安全、更有尊严的生活,让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价值追求。

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导向,需要不断改善民生。

习近平强调:“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务必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务必使全体人民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实际利益,不断造福人民,才能凝聚强大的力量。

凝聚中国力量,需要构建公平正义、机会均等的社会大舞台。

【同期声】习近平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解说】

“三个共享”的理念,点明了凝聚人民力量的根本前提。公正、公平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中国梦的魅力,就是让人人看到希望,人人有奋斗舞台,汇聚起每个人最大的正能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