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0:21:26 体裁作文
篇一:澎湃新闻网是谁办的 澎湃新闻网背景揭秘
澎湃新闻网是谁办的 澎湃新闻网背景揭秘 澎湃新闻网(ThePaper.cn),总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率属于上海报业集团,是一家于2014年6月上线的中国新闻门户网站,也是东方早报的一项新媒体计划。多发表该网站记者撰写的原创新闻文章,并为其他网站所转载。 2014年6月初,新浪微博曾传言上海东方早报将进行一项新媒体计划,一家新的新闻网站已经上线。但东方早报回应传闻称,网站暂未上线,目前处于内测阶段。6月下旬,澎湃新闻网的主页已经能在搜索引擎中搜到,主页标题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并在新浪微博注册了账号,但并未发表任何文字。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网指出,这可能是上海报业集团乃至中国大陆新闻界的改革和转型。
经过十年树立的东方早报品牌,在转型路上开始脱胎换骨,这是她为自己的新媒体取的新名字。同属上海报业集团,跟何力的“界面”类似,这是一个极具胆色的项目——澎湃新闻网。“澎湃新闻“,口号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澎湃会有网页、Wap、APP客户端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已经做出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微信公共账号,如中国政库、中南海、打虎记、人事风向、一号专案、舆论场、知道分子等。
内测阶段
2014年6月10日中午,有媒体报道东方早报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已经低调上线。东方早报新媒体项目负责人王国培否认了上线的说法,他向搜狐传媒证实,“澎湃新闻”还处在测试阶段,只做了域名切换。而且“已经切换一阵子了”,但是要上线“还要一阵子”。
澎湃新闻的网站确实内测痕迹严重,比如网页上方的通栏广告显然只是个样子,而下方的广告位干脆直接用“广告”字眼显示。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输入“澎湃新闻”,还查不到这一网页。
搜狐传媒查询发现,澎湃paper的微博名称也已经改成“澎湃新闻”,上面仅仅发布了一条微博。此外,搜狗微信搜索也发现了与澎湃新闻头像和名称一样的微信,但微信中没有进一步的内容发布,仅仅在功能介绍中标明:“澎湃新闻的用户进行沟通与互动的地方”。
据悉,澎湃新闻在人员配备上非常强大,未来这个项目团队大概会达到近400人,在外国相继也会配备属于澎湃的摄影师。
在搜狐传媒参加的一次活动中,王国培称,澎湃创办初期的商业压力不是很大,因为初期已经有大约三四个亿元的投入。对于初期三四亿元的资金预算来源,王国培表示一部分来自政府,还有一部分来自财团,而成本花费主要方面是在全国主要城市铺设自己的记者(这部分记者其实也要服务于东早的报纸)。最终新媒体项目澎湃成行的话,“大约需要三四百人的样子,所以现在非常缺人。”
面世谋划
“澎湃”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根据上海报业掌门人裘新的构想,该集团未来的新媒体战略将集中于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依靠海量用户来获取广告收入;第二种是面对窄众人群,以高度专业化的内容和精准服务获得用户付费收入。采用第一种模式的就是《东方早报》的“澎湃”项目,第二种模式则涉及仍在筹备中的《上海观察》和《界面》两个项目。
“澎湃”项目从筹备之时起,就获得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它所依靠的是上海报业集团,这个带有浓郁党报性质的国有媒体大鳄;另一方面,《东方早报》凭借揭露乳业中的三聚氰胺等重磅报道,已同财新、南方报业等一起,成为新闻业的标杆。
可见,上海报业希望借“澎湃”等项目,实现多个维度的突破。首先是模式上,按照裘新的思路,“澎湃”要成为“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分辨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此次发布的澎湃App,就设计了“提问”和“跟踪”两大功能,前者帮助读者发问,后者则便于读者对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相关阅读并长期跟踪阅读。不过这些模式和功能上的创新是否成功,最终衡量的标准还在于能否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是否会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而读者的“提问”能否顺利内化成新闻生产的一部分,不仅依赖于用户的活
跃度,更在于采编人员是否拥有主动性,以及管理团队是否针对这个环节设置了恰当的考核机制。
上海报业在资本结构上的突破也值得关注。据了解,“澎湃”项目的初期投资达3至4亿元。其中一部分来自政府,一部分来自财团,联想旗下的弘毅资本此前就传出参股的消息。此外,“澎湃”的核心成员还实现了对项目的持股,这在其他媒体项目中并不多见。据了解,上海报业下属的另一个新媒体项目《界面》还找到上海本地两家券商入股。不得不说,多元的股权方式是上海报业新媒体项目的最大突破。这种股权模式上的突破并非一时兴起,在裘新年初的发言中就曾提到,报业集团在未来资本构成上,会考虑吸纳文化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等共同进入;在制度安排上,也会考虑采取核心团队出资持股,设计股债结合的结构安排等等。
当然,多数人关注的,还是上海报业在盈利模式上的探索。探讨这个问题前,首先要明确的是上海报业的自身定位。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徐麟曾表示,上海报业集团以统筹经营为主要职责,负责制定集团整体发展战略以及国有资产经营、运作。可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才是该集团的首要任务。上海报业旗下拥有地产、上市公司等资产,未来这些资产显然将承担更多的盈利任务。
对于媒体业务的经营,裘新曾有过明确规划,即报纸经营将面临“第三次销售”,前两次销售分别是“卖报纸”和“卖广告”,第三次销售则是“卖服务”。针对这种转变,上海报业旗下媒体转型的任务就是,如何发挥传统媒体社会资源丰富、信息流汇聚、公信力强等核心优势,在纸下线下布局垂直产业,把服务卖给读者,把读者变成客户,最终形成一座挖之不竭的金矿。这样来看,在上海报业集团的布局中,“澎湃”这类新媒体平台未来起到的作用就是汇聚用户资源,承担集团盈利的“中端”而非“末端”环节。
或许,对于媒体行业来说,上海报业集团无论能否成为一个转型范本,本身都是伪命题。因为它拥有的特殊背景,为它提供了商业媒体为之艳羡的资源优势,否则我们很难想象,在平面媒体日渐式微的当下,“澎湃”项目还能顺利地获得三四亿元的投资。那么,“澎湃”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美国知名的媒体作者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在《真相》中曾写道,未来新闻消费者对新闻的需求将集中于八个主要功能:鉴定者、释义者、调查者、见证者、赋权者、聪明的聚合者、论坛组织者以及新闻榜样。这些功能恰好与裘新对“澎湃”的定位相吻合。在这样一个传媒业“最坏的时代”里,分辨事件中的真相和谣言,依旧能够成为上海报业集团改革执行者的核心目标之一,确实难能可贵。
篇二:澎湃新闻:互联网+媒体 吸引100万用户的新媒体之路
澎湃新闻:互联网+媒体吸引100万用户的新媒体之
路
这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中国每一条地铁上,人们低着头拿起手机,开始了新一天的准备工作,他们或打游戏,或上社交app,或流量新闻资讯网站。
谁都不想错过这个市场,包括传统的媒介。在第五次媒介革命中,手机由于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同以广播、电视为主的电子媒介相比,手机更方便携带。在2014年的6月,《东方今报》的新媒体——澎湃新闻诞生了。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在2015年,有54.9%的用户根据新闻客户端浏览新闻,社交应用作为新闻渠道的比例达到17.7%,视频应用的比例占12%,传统媒体电视则占13.5%。
传统的门户网站,其消息源来源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通过“复制、粘贴、改标题”
等方式将新闻推送给用户,而澎湃新闻有一只强大的采编团队,是由《东方早报》原采编团队为班底构成,其报道内容的相对权威和可信度被转移到了互联网平台,传统媒体凭借原有的生产优势进一步提升基于数字技术的内容生产规模。
在澎湃新闻的手机客户端,以时事、经济、思想、生活四个大型板块为主,下面设置了中国政库,舆论场,打虎记,自贸区连线,社论,艺术观,有戏,运动家等将近50个子板块。澎湃新闻的口号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与今日头条等以渠道为主的新闻应用不同,这是一个主打“内容”的应用,围绕这些板块,根据新闻价值,新闻热度综合进行排列,进行了一次类似于传统报纸的排版工作,可以避免一味的求新求快。
分析澎湃新闻的盈利模式,前文说到了澎湃的延续了传统媒体《东方早报》主打原创内容,其原创度之高,范围之广是其他走渠道的应用所无法相比的。要养活这样一个庞大的队伍自然有相应的盈利模式。
走“高大上”新闻的澎湃,其受众以政界工商界、学者、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这些专业化、精英化的人群来吸引相应的广告投入,根据媒体报道来看,“澎湃新闻”的初期推广效果很不错,下载量已经过100万,微信订阅突破10万。
数据参考来源于看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全媒体出版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篇三:澎湃新闻:用互联网思维做新闻
澎湃新闻:用互联网思维做新闻
作者:栗子桥
来源:《科技传播》2015年第07期
摘 要 媒介融合的时代要求传统媒体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转型。报网融合下的澎湃新闻并不是《东方早报》的附属,而是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作为独立品牌运营。澎湃新闻内容生产时奉行“原教旨主义”和“网络化生产”的特征,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让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中。但是澎湃深度原创内容的生产带来用户的同时,也到来了风险,澎湃对新闻的报道还需要解决速度的问题。此外,澎湃新闻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产品营销推广,但是澎湃的“社会精英”受众定位使得盈利模式的探索具有了挑战性。
关键词 澎湃新闻;互联网思维;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6-0018-03
“媒介融合”的浪潮给传统媒体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传统媒体纷纷着手拓展新媒体项目。苹果与默多克新闻集团合作推出了《The Daily》却惨遭失败,转型的《纽约时报》电子版付费模式遭遇受益困境,这些蜕变遇阻的先锋让传统媒体不得不思考到底该如何转型。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澎湃新闻”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出了一次尝试。
1 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
“媒介融合”在数字技术、经济水平和受众需求得以发展背下应时而生。它意味着传媒行业、电信行业、IT行业,从内容生产,到网络渠道再到终端服务的融合。其间又牵涉进了其他的行业和机构,如终端生产企业,网络硬件生产企业,相关规范制定组织与团体等等。媒介融合之后,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东西。
当下,“媒介融合”已被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8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指导意见》。 “媒体融合”首次以国家战略高度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此外,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已到6.32亿,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达更是达到5.27亿,占比83.4%;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网民比例稍稍下降,分别为69.6%和43.7%;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首次超过传统PC端,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1]
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革新,在2014年9月13日举行的“中国网络媒体过去与未来研讨会”上,东方网总裁徐世平发表观点称,当下所有的传统媒体,甚至包括很多新闻
网站面临着历史性的尴尬,面临着全面的生存危机,必须战略性放弃才能实现历史性转型。而新闻网站转型关键靠人,做新闻必须讲互联网思维。[2]
审视当下的新闻网站与商业门户网站的发展现状会发现——诸如“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旗下的新媒体依托于传统新闻媒体,继承了丰富的人力和品牌资源,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政府支持与采编权的赋予,但是同台竞技诸如“网易”“新浪”等市场化网络化运营的商业新媒体却取得更高资金回报。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认为,并不是互联网淘汰了哪家媒体,而是这家媒体不接受互联网,不把互联网当成工具与本行业结合起来,最终真正能淘汰它的只不过是另一家接受了互联网的
媒体。
“适者生存,不适者亡”,在“历史性的尴尬时刻”,面对机遇与挑战,“媒介融合”成为媒体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选项,手握资源优势的传统媒体,必须着手思考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转型。 百度CEO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概念,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3]互联网思维无非就是专注产品与服务的极致加上优秀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互联网思维下的转型要求新闻媒体将新闻平台当作产品运营,在运营过程中,将新闻内容、受众定位、用户体验、盈利模式、营销推广纳入一个体系内进行思考。
2014年7月22日上线的澎湃新闻,隶属于上海报业集团下的《东方早报》,传统媒体运用互联网思维的转型尝试。
2 澎湃新闻的报网融合
2013年10月,上海报业集团成立,新媒体业务被定位为重点发展和攻克方向。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ThePaper)作为上海报业集团的一个重要新媒体产品正式上线。澎湃新闻 “立志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搭建一个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复旦大学朱春阳教授称赞澎湃新闻称为“时政类报纸新媒体融合的上海模式”。
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说:“传统媒体拥有巨大的政府、企业、社会等资源,传统媒体本身无论如何是消化不了这些资源的,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而这些资源完全可以输送到新媒体中来。[4]”对澎湃新闻来说,报网融合意味着《东方早报》原先在采访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共享至新媒体。澎湃的采编团队直接来源于《东方早报》,并做出了一定的人员招募。澎湃新闻与《东方早报》采访队伍共享,统一供稿。
孟波认为看来某些传统媒体在报网互动时的逻辑往往是反方向的,期望网站能够为报纸带来新的用户和客户,而澎湃在报网融合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的是如何把传统媒体的优势输送到新媒体上,澎湃新闻不是《东方早报》的附属,而是以一个独立品牌运营[5]。因此澎湃坚
持“网站优先供稿”的原则。二者后期编辑团队分开工作,网络编辑与报纸编辑互补参与对方流程。
3 互联网思维下的终端融合
互联网思维下五大关键词之首既是“便捷”,“信息的获取更捷”要求澎湃新闻的多终端多平台融合。
澎湃新闻目前全面覆盖网页版、手机移动客户端、wap网页版,微博、微信账号同步运营。通过多终端多平台的融合尽可能布局更多的受众。并且这些端口均由同一个团队完成,这样既减少了人工整理成本费用,又保证了多终端平台的风格和认知的统一性,有利于培养受众稳定的阅读习惯。[6]在网页和客户端布局上,澎湃一改以往新闻网站和客户端的分条布局,而采用卡片式布局,网页版图片+题目+摘要,客户端图片+标题,使得界面形成视觉冲击力,清晰简洁,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
4 互联网思维下的内容生产
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内容,一是要符合用户需求,二是要将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中。而对于新闻产品内容来说,用户需求主要体现在新闻专业素养以及用户个人兴趣之上。因此澎湃新闻致力于搭建一个兼具新闻生产“原教旨主义”和“网络化生产”的混合特征的新平台,这个平台是是集结了专业新闻组织和网民智慧而形成的新闻聚合平台。[7]
一方面,网民的参政议政的热忱让对网络新闻报道“专业性”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另一方面,碎片化信息带来的冗余感让读者渴求对现象的深度解读。受众的“知情”需求转向了“求知”需求,互联网思维让澎湃精准抓取用户需求,它将《东方早报》的“严肃大报”的风格延续到新媒体平台。坚持“原教旨主义”—— 将新闻与评论分开,活跃的时政新闻与冷静的思想分析并重,在提供消息的同时也提供意见。
《令政策的平陆往事》一文让澎湃打响了“原创深度”内容的招牌。澎湃依托上海报业集团,在权威解读和深度报道上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澎湃虽然定位于时政新闻,内容却不仅局限于此,涵盖体育、经济、生活等方面。这些内容被分为49个标签,诸如“舆论场”“打虎记”“一号专案”的时政栏目外,也有“运动家”“10%公司”“私家地理”。澎湃的新闻解读取材于时下大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和敏感事件,并且能做到反应迅速、保持中立立场、不故意回避矛盾和冲突,它对既有的互联网时政报道格局形成了一股强大冲击力,表现出上海媒体少有的报道空间和观点取向,与民间舆论场形成良好互动[7]。
澎湃为了满足用户“个人兴趣”,澎湃增加“追踪”和“定制”功能,使用户能持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澎湃鼓励用户参与到产品的生产中。澎湃深知通过自己的内容团队并不能生产出足够的优秀内容,因此采取非常开放的态度,接受所有时政思想类优秀内容团队的各种形式的合作。澎
湃希望打造一个“开放的内容平台”,“成为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 ”,它希望把专业团队和网民力量整合起来发挥作用。澎湃在新闻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开放 “热新闻”与“热追问”两个栏目,让用户就新闻疑点质疑追问,并与专家一起探讨新闻答案。“你的疑惑总有人解答,你的回答总有人注目。”[8]
在内容呈现方式方面,澎湃利用网站的多媒体呈现优势,在报道形式上,根据新闻内容采用适当的表现形式——文字、视频、图片、数据图。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闻的每条新闻均会配以相应的图片。
但是,澎湃在内容生产仍然暴露出一些出问题。
据统计,澎湃新闻每日的原创率在35%到52%之间[9],澎湃被称为具有“鸡血”精神的团队,它在新闻生产上相比于商业网站的“工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依靠“手工作业”,使得澎湃的生产面对着成本高昂,内容创作、稿件水准、质量把控上是否稳定可持续的问题。除了原创质量与数量的采编压力外,澎湃不得不考虑当下的“原创内容”是否确保用户的黏附度,面对着“原创内容”被其他网站模仿和复制的风险,这意味着澎湃面对着用户随时被引流的风险。2015年1月1日,澎湃发表了反侵权声明,是着手反击无授权而随意转载的第一步。
此外,除了深度报道之外,澎湃的内容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即时新闻转载和报道,和新闻素材的再整合。但是澎湃在新闻报道速度上却呈现稍稍的滞后,比如说“考研人数下降”新闻:凤凰网与12月27日凌晨一点半发布信息,澎湃于27日8点发布,“我国增加尼泊尔援助”新闻,凤凰网与27日凌晨5点半发布新闻,澎湃于11点11发布新闻,“江苏整顿出国游”,江苏新闻网于26日14:58发布新闻,澎湃于26日22时发布。
5 互联网思维下的营销推广
互联网思维要求对产品进行营销推广。澎湃新闻部署了一系列营销推广活动。
澎湃影响力最大的营销活动非发刊词莫属。2014年7月22日,澎湃CEO邱兵的《我心澎湃如昨》发刊词以爱情故事讲述情怀的故事,在朋友圈和微信上引发病毒式的传播,这种话题营销,为澎湃节省了三五十万的费用 。
澎湃新闻上线之前,就开始通过微信公共账号传递着自己的声音,诸如“打虎记”“舆论场”等,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澎湃是积累了半年左右的公号矩阵,然后慢慢改进,汇聚成一个app和网站,这些公众号的传播为澎湃新闻的上线加温预热。
此外,澎湃在营销品牌时避免带有“上海”地方名称的品牌取名,取用“澎湃”二字,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澎湃新闻将营销推广植入新闻报道中,诸如“澎湃新闻表示”“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这样的词汇植入在新闻中。澎湃在推广方相较与传统的媒体投入巨大,“澎湃新闻”上线伊始,便在苹果App store作为优秀产品被推荐,并且在360、腾讯、豌豆荚等安卓市场名列前茅无不与之相关。
6 互联网思维下的受众定位与盈利模式
新媒体如何盈利?这点是互联网思维下必须考虑的问题。《纽约时报》电子版希望以用户付费来创造收益,它推出付费文章,对重磅新闻、专栏文章进行收费阅读,但是根据2014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不难看出新媒体能否靠“收费”盈利,还有待更多的商榷——该季度数字版收入占比仅为21%。
首先,澎湃上线之初获得了不少的关注,但是澎湃的时政新闻报道是因为当下的“反腐”的大背景而获得了关注,还是时政新闻的本身的价值被挖掘真正挖掘发挥出来,这点也有待时间的检验。
澎湃的“时政新闻”的定位无法使其很好的延伸线下产品销售环节,于是澎湃仍然依靠“优质内容→积累用户→二次贩卖→广告收入”的收入模式盈利。上海报业集团的社长裘新提到“三次销售”——不仅拘泥于曾经传统纸媒的“卖报纸”和“卖广告”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资源,在报纸以外布局垂直产业,把服务卖给读者,力争把读者变成忠实用户。按照上海报业集团的综合营销策略,澎湃在销售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汇聚用户资源,做好综合营销里的中间环节。可见,澎湃的自身内容定位和在报团系统中的定位决定着把握“用户”或是“受众”资源对澎湃盈利的重要性。
澎湃将受众定位于“时政爱好者”,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诉诸于60和70后的“情怀”。澎湃将受众偏向于社会权贵阶层、精英人士、财富人群,但是从目前的网民年龄分布来看,30岁以下网民占比达到57.2%[10],这一点导致澎湃新闻网站的用户流量属于“小而精”,澎湃不得不思考高质量的流量带来的广告投放能否比大规模流量带来的广告投放更具有效益。而且澎湃网的用户流量很大程度来自于移动客户端,而非pc网页版,但是移动客户端的广告投放将会大大影响用户体验。
7 结论
运用互联网思维,澎湃新闻在报网融合、终端融合、内容生产、营销推广、受众定位、盈利模式做出了一些革新——澎湃新闻与《东方早报》资源共享,并且作为独立品牌运营,在新闻内容生产时奉行“原教旨主义”和“网络化生产”的特征,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让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中。但是澎湃深度原创内容的生产带来用户的同时,也到来了风险,澎湃对新闻的报道还需要解决速度的问题。此外,澎湃新闻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产品营销推广,但是澎湃的“社会精英”受众定位使得盈利模式的探索具有了挑战性。运用互联网思维,传统媒体能否成功转型,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篇四:澎湃新闻陷入两难是“命中注定”?
澎湃新闻陷入两难是“命中注定”?
这个夏天,凭借一连串针对国内反腐大案的深度调查报道、直切政治核心群体的专题话题,以及不断被抛出的颇具亮点的交互式内容产品,立志于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的澎湃新闻,正在中国新媒体阵营中迅速蹿红。
立处上海的澎湃,引人瞩目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这个举止不 俗的新媒体试验品,所改造的对象,其实是一家“官媒”身份的都市报,即上海报业集团的《东方早报》。而这场改造,也受到了上海当地以及中国政府宣传部门的 重视,他们交给澎湃的核心任务就是:如何在数字阅读环境下继续占领舆论阵地。
然而乘风破浪的日子并不长久,8月的最后一周,也是就在澎湃产品正式宣布上线刚满一个月之际,它便接连遭遇有关立场和底线的责难。由此,外界对于澎湃的关注,也进入到一个关键性话题:澎湃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表现犀利举止,还能维持多久?
8月25日,先是一篇名为《澎湃的翻译可信吗》的文章在微 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被大量转发。该文出自一个笔名叫五月花号的人,文章首先发布于他的微信自媒体平台,其中列举了澎湃新闻在对《经济学人》封面特写文章 《中国想要什么》(原标题为:“What China Wants”)的翻译稿件中,多次删节原文中对中国的负面描述。比如译文在保留有关中国领导人“已经在设法解决国内变革与稳定之间的巨大矛盾”的表述之 后,删除了随后一大段关于中国民粹主义日趋抬头的警告。然而,原文中上述两部分内容实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且作者更希望强调的,恰恰就是这句话的后半部分。 因此,五月花号批评澎湃的这种选择性翻译是“肆意扭曲,借翻译的口,说自己的话”。
就在同一天,翻译风波尚未平息,一个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的思想智库——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在其官方微博——“思想火炬”发贴说,“针对澎湃新闻开通以来的一系列不当做法,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 门及时提出严厉批评予以纠偏,并明确要求包括新媒体在内的所有新闻媒体都要‘一个标准、亮明底色、筑牢底线’。”尽管这条言辞激烈且批向明确的微博在发布 数小时后,就被作者删除,但鉴于其微博的官方身份,该消息还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发生在同一天的这两次对于澎湃新闻指名道姓的责难,角度却是如此大相径庭。夹处其中的澎湃,并没有对任何一方的指责做出公开回应。但这或许也证实了之前部分媒体同行对于澎湃的一种形象比喻——它注定要扮演一个两面派。
“在中国从来就没有放开搞新闻一说。其实我们一直被盯得很 紧。”一位澎湃新闻的中层人士如是说。出于对自己的保护,这位接受采访的中层人士要求在报道中匿名。他坦言,现阶段还在努力适应新媒体报道节奏的澎湃,无 论是选题方向或是对价值立场的把握上,确实“还比较粗糙”。这位中层人士还证实,8月末“上级领导”针对澎湃“底色和底线”问题的严厉批示确实存在,而澎 湃新闻时不时会收到来自监管层要求删除报道的指令,但他并不清楚迄今有多少篇文章被要求删除,也没有给出具体的例子。无论是对媒体从业者还是监管层来说, “底色和底线”几乎是一条只可意会、却人人皆懂的微妙标准。 澎湃新闻7月23日宣布“上线”,直接以一个网站加一个移 动新闻客户端产品为平台,对外发表各种报道。在澎湃问世之前,新媒体阵营的生力军,主要是一些科技和商业博客,以及依托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一大批自媒体。这 些小规模的新媒体产品,从监管的角度讲,甚至不具备从事原创新闻报道的完整资质。
澎湃新闻的血统却比这些草根新媒体要“高贵”很多。从产权 结构和监管体系上说,澎湃新闻的控股股东,是去年10月刚刚完成整合、对转型新媒体领域雄心勃勃的上海报业集团。这就是为什么澎湃敢于在报道内容的选择 上,率先深入到能攫取更多读者注意的“时政”领域,并提出要为读者“提供最活跃的时政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这一选择,帮助澎湃在创立之初,就在整个 新媒体阵营之中显得卓尔不群。
澎湃在筹建阶段的负责人王国培,数月前曾对搜狐网表示,澎 湃初期已经落实到位的投资就高达3亿到4亿元。其浩浩荡荡超过300人的创业团队中,有接近六成的员工源于《东方早报》的业务核心层。这家创立于2003 年的都市类报纸,尤其见长于时政和文化领域的报道,它用了十年的时间已经在业界以及读者中积累了足够的公信力和专业口碑。比如《东方早报》曾经是2008 年秋天首家揭露中国婴幼儿奶粉遭遇三聚氰胺污染的媒体。显然,获得资金支持的澎湃,继续选择以高人力成本来维持高质量的内容产出。
这些因素的叠加,成就了澎湃的信心和野心。但是,业界始终是以一种复杂的心情来看待澎湃的诞生和壮大。
“相比于网络上那些低成本和粗制滥造的自媒体产品,澎湃的 出现,是中国第一家以新媒体平台来提供高质量严肃新闻内容的平台。现在传统媒体人人都在谈转型,澎湃如果做得不错,那对大家肯定是一种借鉴。”《财经天 下》主编李翔所表达的这段期待,代表了一批传统媒体运营者的心态。他们自身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并希望自己的媒体能保持住较高的内容品质,于是乎,以
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或多或少都盼望澎湃能探索出一条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过渡转型的平稳出路,若真的如此,那么对整个行业其实都有参照效仿的价值。 从开局来看,澎湃的诸多尝试确实都做得可圈可点。比如,在产品仍处在闭关研发的阶段时,澎湃的内容生产部门就已经按预设版块,打造了多个有意不亮明澎湃原创身份的神秘的微信订阅号。利用这些免费的社交媒体渠道,澎湃接连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深度调查报道,例如:《少年余刚》、《令政策平陆往事》。由此成功地实现先声夺人,不断催化读者对于澎湃这个尚未浮出水面的新产品的好奇心。
经过数月的预热,直到7月下旬,澎湃新闻以CEO邱兵的一篇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正式亮相。面对周遭众多如困斗兽一般的传统媒体和各种生存前景并不明朗的新媒体产品,邱兵却风轻云淡地借用描述一段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校园爱情轶事,毫不掩饰地大谈对新闻理想的坚守。
这样一种事关理想的表态,很自然会被视为是对读者的一种精彩承诺。谈新闻理想,就是谈专业主义操守,特别对于一个时政新闻平台而言,会更加强调其报道内容的严肃性以及公正客观,而这一媒体从业理念显然是为了充分迎合读者需要。
审视澎湃新闻过去两个月发表的一大批采访深入的报道,的确没有回避敏感题材,保持了很高的媒体锐度,迅速树立了一定的公信力,这让外界进一步会去乐观猜测,澎湃或许真的具备一定谈理想的资本和勇气。
澎湃也因此获得不错的高开局面。据前述不愿具名的澎湃中层人士称,澎湃针对苹果移动设备的新闻客户端在上线首日就获得六万名用户的下载。在不断刷新的应用下载量排行榜中,澎湃新闻一直排在新闻类应用的前二十位以内。 “在这样的媒体环境里,敢于选择继续前进的是英雄,不必过分唱衰。”一位署名为NobitaLee的网友在苹果应用商店针对澎湃新闻的手机客户端产品发表评论如是说。
然而澎湃新闻身处的现实却是:它不仅要面对读者,还要面对 其政治上的“生身父母”——各级宣传监管部门。后者对其提出的放心标准则从来都很明确,据前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澎湃新闻内部人士所透露,即国家文化安全与 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通过其微博对外所描述的那样:要言论可控,要“亮明底色、牢固底线”,并能够有效地引导舆论。
回顾过去一个多月以来澎湃新闻的“每日头条”,可以不断看 到,澎湃一方面不遗余力地跟踪反腐进展,力争多推出独家深度调查报道的同时,另一方面也
会常常追随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央媒的宣传重点,比如对于8月 17日在香港发生以反“占中”为主题的“和平普选大游行”,澎湃以数篇报道和当日的头条位置给予了详尽报道,而针对此前有香港78万民众参与的支持民主的公投活动以及要求普选的7·1大游行,澎湃的报道多为直接转述政府的否定之意。
一篇由记者网发表的原创报道中提及,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澎湃内部人士接受该网站邮件采访时曾表示,澎湃想扮演的角色,是“温和的建设派“——批评,也建设,听民意,但不迎合。
由此可见,澎湃本并不愿意成为被夹击的角色,反而希望可以 具有同时影响两方面的能力。但是,一方面要谈理想、谈市场化运营,一方面又要做喉舌,这几乎是整个中国媒体业都无法摆脱的一种生存现状。而这种生存状态一 旦延续至传播速度更快、效果更广且信息高度透明化的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中,只会让媒体活得更加纠结。五月花号抨击澎湃在翻译外媒稿件时存在自我审查,而很多 为澎湃获得公信力的深度调查报道又从网间消失——其实就是这种现状的最真实写照。
尽管如此,不少媒体人士依然判断,官媒已经站在了转型的风口,这或许是读者利益与监管利益历史上最为协同的一段颇为难得的时间窗口。
2013年10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 团两大集团合并而成上海报业集团。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不足一年就已经先后关张了包括《新闻晚报》、《天天新报》以及《房地产时报》三份报纸。上海报业集团并 没有公开解释报纸关张的原因,但从集团领导的多次表态可以看到,面对经营业绩持续跳水的纸媒,运用新的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集团战略发展的 重中之重。上报集团在新媒体领域试水的项目除了澎湃,还有本周上线公测的界面,后者是一个融合了新闻资讯、电商和社交媒体等多门类的财经类新媒体。上海报 道集团在其官网上介绍说,目前集团已经拥有10家具有新闻登载资质的网站、18个App应用以及50多个微信公众帐号。
“澎湃”尚在一纸文案的阶段,就已经进入政府宣传部门的视 野。澎湃新闻的“政治父母”那时候已经清醒认识到,舆论阵地从日渐势微的纸媒向新媒体转化的迫切性。韩正于今年5月,曾前往上海报业集团及下属媒体机构, 进行了长达三天半的现场调研,再次对上海报业集团提出了“要打造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报业集团、率先实现向新兴主流媒体集团转型”的要求。 7月18日,澎湃新闻在其网站上报道了一则“中国互联网大总管鲁炜现身澎湃” 的消息。正文内容仅有一张照片: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中,鲁炜对着一台电脑的显示屏在研究着什么,身边围站着一圈陪同者。鲁炜身兼中宣部副部
长、中央网络安 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以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三项职务,他的到访,对澎湃以及媒体同行来说都显得意味深长。而这篇报道比较值得玩味的部分, 是澎湃新闻将鲁炜的身份,带有调侃意味地描述为“中国互联网大总管”,这在中国国内媒体中是史无前例的。
鲁炜在7月中旬亲自视察澎湃一事,经由澎湃自己对外披露, 也似乎是进一步给了外界一种信号:作为政府有意要重点培养的新媒体产品,澎湃至少在短期内遭遇的“框框”应该会比做报纸要少很多,特别是现阶段,就算其政 治父母,也会同意说澎湃第一步任务应该是先培养读者基础,用能吸引眼球有冲击力的作品赢得读者认可,特别是要追求在高层次读者的影响力。
“相比于北京和广州的媒体来说,沪媒长久以来都是比较听话的,”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魏武挥分析说。他认为,对比几个有全国覆盖影响力的一线城市和直辖市,整个上海是目前在监管层看来最具备实施媒体改革、完成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这一重任的城市。
“澎湃现在对突发抓得很及时。原来做报纸会有明确的政治禁 区,框框还是更多一些,有一些文章就很难刊登。做新媒体会好一些,就算有做喉舌的要求,标准也是比较笼统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媒体高层人士所做的 这番解读,其观察基础建筑于多年来媒体运营者与“上面监管层”之间长期保持着一种很微妙的关系——抓与放之间,没有明确的标尺界限。
更明确的信号,出现在8月中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 组,于8月18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亮明了中国政府最高层对于媒体转型的态度:改革的目标就要“适应 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从而也预示着一场由政府自上而上驱动、以官媒为主体的新媒体改革已全面启动。人民网 以及新华传媒等传媒个股都在这条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股价持续上扬。
“你在政策的风口上,利用好了政策,对一个产品来讲,就是成功了一半。”财经专栏作家、新媒体产品“赞赏”的创始人陈序认为,媒体在中国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受政府宣传部门管辖,所谓新媒体改革,注定是一件自上而下被决定的事情,而一批国有性质的媒体会把握这个时间窗口。
在这个夏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先是翻译风波,再是政府层面的点名批评,目睹澎湃连续遭遇的这一切,也许是因为早已经看惯了媒体受监管的风风雨雨,所以业界仍普遍相信,讲求生也好、博弈也罢,澎湃的生命力依然旺盛。
“具体的(监管)操作,每天都在千变万化。如果我是宣传部 的负责人,培养澎湃这样的媒体,的确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因为所谓‘占领主流舆论阵
篇五:澎湃新闻8.20
东方早报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情况介绍
一、项目介绍
“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澎湃新闻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主打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生产并聚合中文互联网世界中优质的时政思想类内容。同时,澎湃新闻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致力于新闻追问功能与新闻跟踪功能的实践。
澎湃新闻有网页、Wap、App客户端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
已经做出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微信公共账号,如中国政库、中南海、打虎记、人事风向、一号专案、舆论场、知道分子等。
二、资金及投入
初期投入大概在三四亿(东方早报新媒体中心执行总监王国培确认)
资金预算来源,一部分来自政府,还有一部分来自财团(覆盖金融服务全产业链的金融国资平台、国内著名的产业投资基金,以及中国领军的新媒体企业。包含联想旗下的弘毅资本的身影,还有BAT(百度 阿里 腾讯)三个互联网大鳄) 目前成本花费:主要方面是在全国主要城市铺设自己的记者(这部分记者其实也要服务于东早的报纸)。
三、目前情况
1、时间及产品
网页版: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网页正式上线。
安卓版本更新至V1.1.2
APP版本更新至V1.0.6
2、内容特色
(1)时政报道为主
作为中国首个主打时政与思想的新闻产品,澎湃的内容主要围绕政治展开。 比如有定位反腐报道的“打虎记”栏目,专门报道中央政治局常委动向的“中南海”
栏目,主打法制报道的“一号专案”栏目,主打
食品安全报道的“知食分子”栏目,主打港澳台报道的“港台来信”栏目等等。澎湃新闻意图在可控范围内,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对政治的关心与好奇。(2)重视思想争鸣
在澎湃,有包括赵鼎新、张悦然、叶兆言、孙甘露、査道炯等各个领域的大家开设的个人言论栏目,进行理性的探讨和辩论。
(3)文风通俗个性
通俗,就是一看就懂,用最基本的语言和词汇来叙述新闻。个性,就是摒弃固化枯燥语言,使语言充满活力。澎湃新闻希望创新的文风使读者能够轻轻松松看懂新闻,体会到文字的快感。
(4)开放的内容平台
澎湃新闻采取非常开放的态度,接受所有时政思想类优秀内容团队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因此,在澎湃新闻客户端,用户几乎可以看到中文互联网世界中最优质的时政思想类内容。
3、产品功能
(1)新闻追问
澎湃新闻可以针对每一条新闻提出自己的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晌什⒒竦闷渌没У慕獯稹U庖换ブ绞绞沟糜没Э梢哉嬲炼镣该恳惶跣挛拧U庖还δ苌杓剖沟门炫韧耆吒擦舜车男挛派绞胶托挛判翁M保灰没苌鼍实奈蚀穑涂梢员缓A坑没Э吹健?/p>
为了最大程度的鼓励用户进行追问与回答,澎湃新闻客户端特地设置了一个热门追问页面,优质的追问与回答将在这里得到展现。这个页面只需在主页左滑即可进入,预计将成为与主页有同等阅读率的页面。
(2)新闻跟踪
新闻跟踪,拒绝烂尾新闻。
很多情况下,一个新闻事件并不是一次报道就完结,它还有很多后续进展。比如马航事件,它的每一个进展都牵动着万千读者的心。因此你可能有这样一个需求:对于一个自己关注的新闻事件,可以及时而不遗漏的知道它的每一步
进展。
新闻跟踪功能就是针对这一需求而设。你在读完一篇报道之后,如果觉得对此新闻事件或话题感兴趣,可以通过新闻跟踪按钮轻松跟踪该新闻。当该新闻有新的进展时,系统通过标签关键词会自动将新的进展报道推送到你的跟踪中心。
(3)最便利的分享
澎湃新闻客户端将分享功能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便利化,澎湃的文章页下方就有固定的显化的微信转发按钮,可以直接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同时,在文章的结尾处,也有微博和微信的转发按钮。在澎湃新闻客户端分享文章可以“少点一次”。
(4)清晰简洁的内容架构
澎湃的内容结构设置非常简洁与扁平:内容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类似于自媒体的栏目,他们组成一个规模庞大、分类清晰的订阅池。用户可以订阅管理这些栏目,只有自己订阅的栏目内容才会出现在自己的首页,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首页。
四、运营方向
区别于“上海观察”窄众化、精准化、形成付费收入的方向,“澎湃”将定位在大众化规模化,从而吸引广告收入。
五、人员制度
架构:整个澎湃项目背后是东方报业公司,直属上海报业,与东方早报,在架构上其实是平行的关系。
所需人员:大约需要三四百人(已在东方早报、视觉中国以及各大招聘网站广发招聘启事)
尝试设计股债结合的结构安排。在创业前期,各方股东以股债优化结合的方式向项目公司支撑,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绩效标准时,按约定初始发起股东与核心团队共享发展红利(裘新)
六、运营谋划
“澎湃”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根据上海报业掌门人裘新的构想,该集团未来的新媒体战略将集中于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依靠海量用户来获取广告收入。
“澎湃”项目从筹备之时起,就获得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它所依靠的是上海报业集团,这个带有浓郁党报性质的国有媒体大鳄;另一方面,《东方早报》凭借揭露乳业中的三聚氰胺等重磅报道,已同财新、南方报业等一起,成为新闻业的标杆。
上海报业希望借“澎湃”等项目,实现多个维度的突破。
首先是模式上,按照裘新的思路,“澎湃”要成为“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分辨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
上海报业在资本结构上的突破也值得关注。据了解,“澎湃”项目的初期投资达3至4亿元。其中一部分来自政府,一部分来自财团,联想旗下的弘毅资本此前就传出参股的消息。此外,“澎湃”的核心成员还实现了对项目的持股,这在其他媒体项目中并不多见。在裘新年初的发言中就曾提到,报业集团在未来资本构成上,会考虑吸纳文化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等共同进入;在制度安排上,也会考虑采取核心团队出资持股,设计股债结合的结构安排等等。
在上海报业集团的布局中,“澎湃”这类新媒体平台未来起到的作用就是汇聚用户资源,承担集团盈利的“中端”而非“末端”环节。
六、目前上报集团新媒体方向
1、老平台改造(解放网、文汇网、新民网)
2、借力大平台,与百度的合作,与腾讯合作的大申网
3、探索新平台,分别是上海观察项目、东早澎湃项目、以及界面项目。
三个项目一条主线,“一定是围绕内容原创这个核心能力去做,一定是基于模式和规律的探索进行布局。”
附:
上海报业集团对2014年三大新媒体产品的定位(来源上报集团2014年工作会议 裘新讲话)
东早《澎湃The Paper》,它从一张传统报纸出发,做一个原创的、互动的、严肃的、有思想和价值观的、针对都市中高端人群的政经类新闻产品。作为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它将重点分辨事件中的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增强社交属性和粘性,优质评论和互动会转化为内容在首页呈现。如果未来它的收入至少不亚于其所依托的一张报纸母体的广告收入,那就是一种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
《上海观察》是一款只在互联网上发行,以用户收费为盈利模式的资讯类深度阅读产品。它把上海本地的党政干部、城市利益相关者和关注上海的境内外人士作为目标用户,旨在主流价值观主导下生产适合互联网环境下读者需求的内容,提升党报在主流读者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界面》是一个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它为个人及机构投资者提供具备影响资本市场能力的内容。产品包括新闻网站、移动客户端、微博和微信产品、定制信息产品以及信息推送产品。在此基础上,打造基于用户的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和财富管理终端。未来,《界面》还将以资本为纽带,引领行业整合,迅速在资讯服务、数据服务、交易服务、投资者关系等领域完成布局,最终建成类似“彭博”定位的金融媒体电商。
除了上海观察、澎湃、界面以外,上报集团还有几个小型项目投入。
文汇报获得了700万左右的投入,打造立体报纸、百日千里APP,前者借助二维码,在报纸上实现视频功能,并已经组建与之配套的视频团队,后者则与大学机构合作,面向上海地区大学生推行一个健康类APP。
新民晚报获得了6-700万的投入,做包括新民网、社会化媒体和app的移动集群。它旗下的“侬好上海”微信公号目前已经积累订户6.5万,号称汇聚了三观相同的上海人进行本地服务。英文报纸上海日报也获得了500万的投入,改造既有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