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我爱这土地无忧无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1:21:57 作文素材
我爱这土地无忧无虑作文素材

篇一: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识记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4.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关键诗句的理解

2.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一、二两节诗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在这和平幸福的年代,你快乐吗?除了衣食无忧,我们还有精神上的愉悦。幸福之余,遥想为我们争取这份和平生活时,我们的祖国母亲承受了多大的屈辱,我们的祖国大地经受了多么严酷的打击,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和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要热爱养育我们的这块土地,自称是“悲哀诗人”的艾青,为我们唱出了他对这块土地感情,今天就让我们来拜读他的这篇诗作《我爱着土地》。

(板书:我爱这土地艾青)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

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解题,背景介绍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四、朗读指导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第一步:教师范读;

第二步: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参考: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三步:学生自由朗读,探讨本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第四步:朗读练习,推荐2—3名读的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五、讲解分析

(一)、概括两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二)、赏析第一节诗

1.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

回答:“土地”就是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预示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2.诗中三个“这”字所指代的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三个“这”字分别指代后半句的中心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字与题目中的“这”字呼应,强化了“鸟”与“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关系,突出了鸟儿护卫祖国的主动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3.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回答: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突出了鸟儿的“爱国者”“吹号者”的形象:歌唱“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即是虽然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做为一只在炮火中力薄势单的鸟儿,却勇敢地护卫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不但不会弃之而去,而且为它的解放加油呐喊;歌唱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就是在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满腔怒火地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呼号礼赞,目的是等到“无比温柔的黎明”来到的那一天。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回答:“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

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5.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地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回答: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三)、赏析第二节诗

问: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一节诗是会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1.揭示全诗主旨。2.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3.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四)、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疑问(每小组选一人,班上交流) 注意被传诵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

沉。”

(五)、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假如────────我

歌唱 爱

∣ ∣

──→土地(祖国)←────—

(六)、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

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

(七)、作业布置

课后思考练习一、二、三。

《我爱这土地》学案

土地,万物生长的根基,所有生灵的母亲。曾有人掠夺它并百般蹂躏它,也曾有人捍卫它并为它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激情。

目标就是航标。亲爱的同学你的求学之舟可一定要有航标,这样你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越行越远。

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供你参考:

1. 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我爱这土地无忧无虑

4、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

5.理解关键词句,理解一、二两节诗之间的关系

好的学习方法如同给你安上了飞行的翅膀,你能在求学的天空飞得更高更远。试试吧。

建议你本课采用以下学习方法:诵读法、自动探究和合作交流法

一、那人——初识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三、那时——了解背景

篇二:历下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师生共用版)

语文模拟试题

九年级复习阶段验收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完整、清楚。

3.本试题包括四个大题,22个小题,全部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按要求默写。(6分)

A、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B、(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陶渊明《归园田居》)

D、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E、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F、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作答。(4分)

据悉,2011年6月京沪高铁全线通车后,济南将?跑步?进入?高铁时代?。此外,

今年济南将继续推进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力争相关规划尽早获批。

京沪高铁将于今年6月中旬开通运营,建成后将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和

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成为连接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三大经济圈的大动脉。

作为处于中心位臵的特大城市、五大始发站之一,济南市的发展将高铁开通驶入快车道。届

时,从济南西客站乘高铁列车,到北京只需1.5小时,到上海只需3.5小时。这将有力带动

整个区域及周边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升级。

B.上面新闻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选用适当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进行修改。(2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3.名著阅读。(5分)

他又感到头晕,可是他竭尽全力拽住了那条大鱼。我把它拉动了,他想。也许这一回我

能把它拉过来。拉呀,手啊,他想。站稳了,腿儿。为了我熬下去吧,头。为了我熬下去吧。

你从没晕倒过。这一回我要把它拉过来。

但是,等他把浑身的力气都使出来,趁鱼还没来到船边,还很远时就动手,使出全力拉

着,那鱼却侧过一半身子,然后竖直了身子游开去。

?鱼啊,?老人说。?鱼,你反正是死定了。难道你非得把我也害死吗??

照这样下去是会一事无成的,他想。他嘴里干得说不出话来,但是此刻他不能伸手去拿

水来喝。我这一回必须把它拉到船边来,他想。它再多兜几圈,我就不行了。不,你是行的。

他又自言自语说: ?你永远行的。?

A.选文出自 (作者)的小说《老人与海》,文中的“他”指的

是 。(2分)

B.结合选文中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他”的性格特点。(3分) ..........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18分)

(一)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4.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的“改”字妙在哪里?(3分)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

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

①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

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

②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

③④⑤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

⑥⑦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臵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

⑧⑨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今论

功而请宾,曲突徙薪者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注释】

①害:嫉妒,怨恨。②过:拜访。③傍:同“旁”,旁边。④突:烟囱。⑤嘿(mò)然:不说

话的样子。嘿,同“默”。 ⑥息:同“熄”,灭。⑦灼(zhuó )烂者:被火烧伤的人。灼,烧。

,没有。

6.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臣 闻 客 有 过 主 人 者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①臣之妻私臣 私:__ ______ ○2乡使主人听客之言 乡:___________ ..

8.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时时而间进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C、皆以美于徐公 骈死于槽枥之间 ..

D、主人乃寤而请之 何陋之有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曲突徙薪”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11.说话是一门艺术。请从甲、乙两文找出一条值得你学习的说话技巧,并简要分析这样说的好处。(3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37分)

(一)超级细菌离我们有多近

① 2010年8月,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家医院证实:一名曾在巴基斯坦因车祸、并在那里接受短暂治疗的比利时男子死亡。医生没有透露死者的身份,只说他在巴基斯坦医院治疗时,感染了一种可怕的细菌。强力抗生素——黏菌素的使用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②不久,英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公布:一种名为?NDM-1?的基因,能够进入到一些细菌内部,使细菌升级为超强抗药性细菌,这种细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 ③?NDM-1?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近?

④在地球上,细菌比人类诞生早,数量更为庞大。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细菌一直与我们相伴相随,一刻也不曾远离。在曾经的记忆中,细菌带给我们疾病、灾难、悲伤。至今,它仍在带给我们痛苦。人类一直都在想各种办法对付细菌。

⑤20世纪初期,一种新药的诞生让全人类忘情欢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它挽救了无数伤口感染、几乎失去生命的伤员;它控制住了鼠疫、霍乱;让痢疾不再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让淋病、梅毒等传染病根除;让原本许多致命的感染性疾病不再可怕。它让世界上的人们眼前一亮,特别是医生们,他们找到了救星。它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0年,功不可没。

⑥它就是青霉素,一种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一张战胜细菌的王牌,世界上最早的抗生素。随后,各种类型的抗生素紧随其后,造福人类。只是那时没有人会料到,众多抗生素的身后竟然会出现一个如此可怕而强大的报复者。

⑦自从抗生素面世,人们开始对抗生素过度迷信。目前,全球滥用抗生素现象非常严重,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抗生素俨然成了治病的?万能药方?。作为严格管制的处方药,在美国?买抗生素比买枪还难?,可在其他很多国家,买抗生素却跟买糖果一样容易。

⑧人们不合理的使用和滥用,细菌们就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救赎?和?自我改造?。弱的细菌被抗生素灭门了,而扛下来的细菌?百炼成钢?,被人们锻炼得越来越难对付,并终于成为让人瞠目结舌、无法用药物控制的耐药菌,也就是我们说的?超级细菌?。?超级细菌?并非单指?NDM-1?,那些所有不惧怕抗生素、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都被专家们形象地比喻为?超级细菌?。它们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具有超强的杀伤力,而是它们对杀菌药物——抗生素具有超强的抵抗能力。

⑨人们逐渐认识到,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科学合理地使用,就能为人类造福; 。

⑩据悉,目前这种携带NDM-1基因的新型?超级细菌?已经蔓延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并且已有因感染该细菌而死亡的病例。

(11)但这并不是人类第一次遇到?超级细菌?,历史上最著名的?超级细菌?当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MRSA)。自从1961年出现后,MRSA就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每年有数十万人因此而住院治疗。1997年,MRSA的变种在纽约被发现。病人感染后后果更为严重。

(12)如今,?超级细菌?的名单正在变得越来越长。与?超级细菌?之间的斗争,人类将有更漫长的路要走。

阅读全文回答:超级细菌是什么?文章开篇就写了一则因“感染 了12.

一种可怕的细菌”而死亡的病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3.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第⑨段横线处填写一个合适句子,使之与原文内容相吻合。

(2分)

14.文章第④段“人类一直都在想各种办法对付细菌。”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对付”....而不用“应对”, 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

15.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分)

16.阅读原文,结合下面这则材料,用亲切的语言劝诫那些喜欢用抗生素的人们慎重使用

抗生素。(60字左右)(5分)

材料:中国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在德国,最常用的药就是土霉素,给药时病人能口服的就口服,不能口服的才肌肉注射,很少静脉给药。而国内动不动就用上先锋

(((芳草斜阳

文/轮子 从内容理解、表......

效果等角度,品①那个时候天空很高远,洁净而澄碧。(A)很空灵,就像划过了一声小鸟的脆啼。...

大地辽阔。一马平川,远方还悠远地传扬着牧马人的歌声。

②那年我顶多五岁,一个不知烦恼忧愁的年龄。然而,令母亲忧虑的是,我竟 不会说话。我非常想开口。可是,总像有什么堵住嗓子,无法出声。在苍茫的草原上,我就像粒小黑点,整天无忧无虑、无声不息地玩耍着。一天,在大人们赶着羊③那是一条精灵似的美丽溪流。溪水柔美,溪中砾石粒粒可数,草原上的神灵——金灿灿的太阳——在我的脑门上方宁静地照耀着。溪水流向何处?亮晶晶的波群远出时,我独自一人离开帐篷,沿着一条小溪不知不觉地走远了。 光诱惑着我走向远方,溪水里的五彩石、小虾米早已让我忘掉了一切。 ④后来,走得倦了,我上了一个山岗。极目远眺,这才发现已经迷失了我的家园、我的兄长和亲爱的母亲。一阵忧急,我流下泪来,喉咙里发出了哭音。我开始往回走,可是,先前并不在意的溪涧岔道已经让我茫无头绪。 ⑤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岗,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坡岭,徒劳的奔徙逐渐击溃了我的意志。那天特别漫长,中午时分,我在饥饿、惊吓与疲倦中睡在了一个小山岗上。 从意义和作用.....⑥黄昏时分,我醒了过来,触眼的是芳草青青、斜阳凄迷。眼看雾ǎi 降临,我

一阵心悸,不自禁地在草原上狂奔不止:妈妈,你在哪里?哭声穿透草原上空,我.注。 相信母亲定会听见儿子的呼唤。砾石啃咬着我的脚趾,草秸划破了我的脚掌,但所: 有的疼痛并不能阻止我的奔走,即使绊倒在地摔得头破血流,也阻止不了我奔向母亲。

⑦眼看斜阳一点一点地退隐,我心急如焚,却又手足无措。(B

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一如一棵孤立无助的小草。柔风吹拂着我,余晖吻着我的泪水。我双眼凝望着太阳消隐的方向,惊心动魄,凄厉地喊出一声?妈——妈——? ⑧许多年以后,这一声惊世骇俗的呼喊仍会穿透时空而来,让我的双眼情不自禁地爬上泪花。有谁能相信,一个从来未曾说话的小孩子,能在瞬间之内从心灵处爆发那声至热至切的呼喊! ⑨就在那声呼喊之后,奇迹出现了。母亲出现在数百米之外的一个小山上,那正是夕阳消隐的方向。斜阳把母亲的身影长长地打在草原上,母亲飘拂的长发、披

散的衣襟、挥动的双手一瞬间定格成了儿子永远的风景:芳草,你能报尝得了母亲的三春晖吗?斜阳一如母亲,将她毕生的精力与关爱,倾注于儿女……从那以后,我居然就能很顺利地说话了。我相信,那是灵魂的力量。

⑩10年后,母亲去世了,再10年,我流落到了远方。当我每次归家时,总要去看看母亲的坟茔。那个长满衰草的小小的沙堆,一如母亲风干的躯体,孤零零地守望着草原上一茬又一茬的芳草,一度又一度的斜阳--------

1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情不自禁( ) 雾ǎi( ) .18. 文章以“芳草斜阳”为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篇三:八年级语文区单元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B

6、示例:(1)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2)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3)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4)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7.①祝贺乔迁之喜,并提出轻点关门的请求。②完成父亲的遗愿,感谢一年来“我”一家人对患病父亲的关照。(意思对即可)

8.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意思对即可) 9.给邻居增添麻烦,心里很过意不去。(意思对即可)

10.李先生夫妇为了更好地照顾患心脏病的父亲,甘愿住在“既潮湿又脏”的一楼,这一片孝心使“我”感动。(意思对即可)

11.李老先生是一个对大家多年的照顾心存感激、知恩图报的人。(意思对即可)

12.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

13.主人示意它要在家里看护主人的孩子。 14.因为孩子仍然在睡觉,而且摇篮也已经翻在地上。

15.领主没有看到孩子,看到狗的满嘴血迹,以为狗吃了孩子。 16.心如刀割,捶胸顿足,懊悔万分。

17.忠诚与相互信任(言之成理即可)。

八年级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1.D 2.A 3.参考:绿荫把夏天的门打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打开了;真诚把爱的门打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打开了。4.(1)席慕蓉 纪弦 (2)象征 对友谊对真情的赞颂(3)艾青 《我爱这土地》《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4)秦朝 孟姜女哭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5)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 5.搔痒痒 捶背背 按摩摩

6.通过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7.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8.昙花如恩师一样性格寡言,“我”能够与之沉默交流;本来对花树没有期待的“我”意外发觉昙花已经垂首含苞了。

9.因迸发出生命的全部活力而无比灿烂,同时也因步入生命终点而转瞬即逝。

10.①要点有:它的才情志业极端隐蔽;它极端美丽;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

②表达作者对人生价值的独特感悟和理解(答成“恩师的精神品质将一代代传下去”也可以)。 11、生命是美好的,也是多彩的,生命应该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应该像昙花一样,花期

虽短,却尽情绽放,充满活力,把最美的一面留给人们,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1

八年级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1.B 2.A 3略 4略 5.B 6、去掉“经过” 去掉“粉” 7.(1)宁静平和(幽美) (2)展示人物活动环境特点;衬托人物美丽和充满母爱的性格(心灵)。

8.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大意对即可)

9. (因为已经长大而独立,)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母亲等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机会。

10.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 (1)(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2)因为那些夜晚月色美、情感美,

11“轻轻”写出了儿子抱着母亲时动作的轻柔以及那种生怕有所闪失的心理,表现出对母亲的敬重、体贴??( 符合题意即可 )

12、原因是 (1) 没有想到母亲是这样瘦小、虚弱; (2)成人后“我”从来没有这样亲近过母亲,这一抱,我重新感到了一种幸福,一种甜蜜。

13、抓住“衰老”“虚弱”“瘦小”“散乱苍白的头发”等来描写。

14、 C 1 5.喜欢。因为“我”对母亲的孝顺、对母亲有真挚的情感。

八年级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1、CD2.A 3.B 4.不正确B

5示例:希望是生活的航标,指引了多少前进的方向。6 、杨志 李逵 《三国演义》

7、④ 初中生科普阅读的现状 重视科普阅读的措施

8、(1)科普阅读是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

(2)少儿时期通过阅读科普读物培养起的兴趣爱好和获得的知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3)通过科普阅读,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9、(1)博览、泛取,收开卷有益之功。

(2)没有“闲心”去品味科普的清新与芬芳的初中生 丰富的科普读物(知识)

10、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提示:就一般情况而论,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的高低是有联系的,但在某些时候或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请注意“有时”二字。如果认为科学精神与知识水平高低完全没有关系,则不给分。)

11、如:增添更多的科普读物,介绍最新科普读物,提供科普信息,举办科普读物讲座等等。

12、总 即使 也能 要 还

13、“借花献佛”比喻拿别的人东西做人情。联系上下文,用在这个场合,意思不准确。

14.?√ ②√ ③√ ④ × ⑤√

2

⑥ √ ⑦ √ ⑧× ⑨×

15.B 八年级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 A

6.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

7.B(A以游踪为线索;“痛斥了权贵对但丁的迫害”应为“颂扬了但丁的丰功伟绩”。 C是将“人物介绍”穿插在“游记”中,“语言华美”错,本文语言质朴。 D最主要的原因是但丁深邃的思想,即追求知识和美德,为爱和理想而创作)

8.他从此可以开始自由地追求知识和美德;从此可以开始旅行、观察、思考,游历意大利,认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为他将一生的经历和思考倾注于《神曲》的创作作了充分的准备。

9.特征:忧郁而深邃。含义:忧郁,但丁对世界人民没有摆脱悲惨的遭遇,心含愁苦; 深邃,但丁因思考生命的意义、国家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而流露出的精神、气质等。

10.(1)告诉读者但丁虽出生卑微,命运坎坷,但写成《神曲》,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流芳百世,表达了作者对但丁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2)明确的目标(信念、追求等)、顽强的毅力(执着的努力、奋斗等)、人生的价值等。答案示例: ①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拼搏浇灌出缤纷的生命之花。

②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③坚定前行,为大众利益不懈奋斗的人,历史会记住他们。

11、万分难过 解脱轻松

12.(1) 我并不是恶作剧,真心想给老师吃颗糖,却不知道里面是块肥皂泥(2) 我以为在老师受伤的心里,又插上了一刀,为此内心一直有“痛”(难过、愧疚)。13.这句话通过细腻的神态描写,表现了老师的生活处境之艰难和对“我”的感激之情。“呆滞”“冷漠”,两个词,暗示老师遭受折磨后精神委顿;“生出光来”, “哆嗦着,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生动地表现了老师渴望温暖,内心激动,欲语难言的表情。(意对即可)

14. 我给老师吃糖,使老师感受到非人日子里人世间爱的温暖;老师面对坎坷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给了我生活的勇气。

15. D

八年级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1略2.D3.D4.B5.D(北宋改为南宋)6、C7略 8、①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②又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形象,更感觉远不如徐公美。9、①齐王位高权重。②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害怕齐王 ③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10.从侧面反应了邹忌才干11.以小比大,以家比国,从日常小事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诚恳委婉,令人易于接受.12、①人贵有自知之明 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③批评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13-15l略

16.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17运用细柳营与霸上、棘门军对比及描写细柳营严明的军纪上,来侧面烘托周亚夫的形象。

18军士戒备(“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军纪严明(先驱、天子不得入??)军令畅达(将士言必说“将军有令”“将军约”)周亚夫言行(见天子,持兵器,行军礼)文帝的称赞(此真将军矣)19.表现了文帝是善识人才,不拘于小节,心胸大度的明君

3

八年级第七单元参考答案

1-3略4.C 5.B 6.D 7-9.略10.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11.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与祥和。(言之成理即可)

12.这说明在陶渊明心目中的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言之成理即可)

13略

14.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

另一方面也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与远大抱负。

15.A 16.崖—涯 辉—晖 耀—曜 饥—讥 壁—璧 17.从白天到夜晚 由远及近

18.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各1分)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1分)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19.C

20.⑴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

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⑵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来表达这快乐的,是太守啊。2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间也。

22.山水之乐、四时之乐、为百姓之乐而乐。

八年级综合参考答案

3C 4B 8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9“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

10. (1)要通邀 邀请 (2)类 (3)不要说、更不必说 (4)答应、听从 11.(1)村里的人们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2)这个人想过来住,能够容留他吗?

12.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13.这两段文字描写的都是幸福、祥和、富足、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古人渴望生活在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理想社会。

14、幸福无处不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幸福。(大意对即可)

15、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忧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1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告诉读者,一个人即使在最艰难的境况中也可以拥有幸福。

17、不能删去。因为开头段是为了引出“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观点,并自然过渡到“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这件事。

18、“略”。

4

篇四:九年级诗歌阅读

九年级现代诗歌阅读

(九上、九下第一单元)

中考考点

中考对现当代诗歌的考查点主要有:

1、品味新诗语言的含蓄、精练。

2、理解新诗运用的表达技巧,如联想、想象、象征、对比、托物言志等。

3、把握新诗的主题或诗人的思想感情。

4、初步鉴赏新诗。

5、体味新诗含蓄,深刻的意蕴。

点石成金

1、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2、知人论世,把握旨趣。

3、抓住意象,体味意蕴。

4、合理想象,分析形象。

5、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解题技巧

具体解题时,还需注意:

1、依据题干,细读原诗,综合思考,防止片面。有些考查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类考题,答题时,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

2、细看搭配,明确需要,注意表达符合语境。现代诗歌同样讲究语言的锤炼。所以遇到考查学生运用词语能力的题,既要看词语的搭配,又要看表现手法的需要,还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

3、紧扣主题,寻找矛盾,领悟意象,辨析真伪。现代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答题时宜先找出矛盾选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的形象特点,辨出真伪来。

复习范围:1、《沁园春?雪》2、《雨说》3、《星星变奏曲》4、《外国诗两首》5、《我爱这土地》、《乡愁》,6、《我用残损的手掌》,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8、《祖国》、《黑人谈河流》。

复习要点:

一、文句采撷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

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6.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7.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8.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9、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10.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蛔在草茸茸的山上呜叫。

11、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3、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14、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拟人)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比喻)

15、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二、课文理解(主旨提炼)

《沁园春?雪》: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抒发诗人对祖国热爱的情感对革命前景充满激情的展望,赞美无产阶级革命英雄,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情

雨说:这首诗借春雨之口,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孩子们的温柔亲切的爱意,他希望孩子们能够自由快乐地亲近自己、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

星星变奏曲 : 表达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对理想(光明)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外国诗两首》:1、描绘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

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2、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逸宁静的心境。

《我爱这土地》运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形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为祖国竭尽忠诚和无私奉献的心愿。

《乡愁》一诗借“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运用虚拟的手法,对沦陷区和解放区的现实事物作了直观式的细节描绘,在对比中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解放区的觉悟向往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本诗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意象,描摹了祖国苦难的历史和现实蓬勃的发展,抒发了诗人与祖国荣辱与共、血肉相连的感情,赞扬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的《祖国纪事》杂志。诗人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诗人明确否定了沙皇统治集团所宣扬的那种虚伪的甚至反动的爱国主义。诗中指明真正的爱国主义是同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分不开的,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黑人谈河流》这首诗通过具体描绘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反映了黑人种族悠久的历史,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从而唤起了黑人争取自由的热望和为美好未来而斗争的信心。

三、阅读重点:

(1)标题含义。(2)作者、背景。(3)抓关键词,领会诗意。(4)通过意象、理解意境。(5)象征、对比、比喻。

四、练习

(一)课内。《我爱这土地》(课文略)

(1)仿照例句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例句——然后/我死了。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诗中的三个“这”分别指代什么?有什么作用?

(3)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以及“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节诗的大意。

答案:

(一)课内(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三个“这”分别指代后半句的中心语“土地”“河流”“风”。“这”字与题目中的“这”字相呼应,强化了“鸟”与“土地”、“河流”、“风”的关系,突出了鸟儿护卫祖国的主动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3)“土地”象征着多灾多难的祖国。“河流”“风”和“黎明”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河流”“风”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代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解放区。

(4)这节诗以一只鸟对土地的歌唱和眷恋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篇五:成语、诗文

(二)成语一--九年级成语

六年级成语(208个)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左冲右撞 意味深长 庞然大物 奇妙无比 不拘一格 悬崖峭壁 惹事生非 寝不安席 思绪万千 可想而知 水落石出 百折不回 心惊肉跳 自言自语 自作自受 大吃一惊 流连难舍 身无长物 溜之大吉 十指连心 怒目而视 兴高采烈 和蔼可亲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纷至沓来世外桃源 饱经风霜 浴血搏杀 暗无天日 独具匠心 脍炙人口 拔地而起 刻骨铭心 铺天盖地 养尊处优 肃然起敬 落荒而逃 见微知著 不知所措 郑重其事 一清二楚人声鼎沸 侃侃而谈 数一数二 标新立异 精益求精 铺天盖地 不可思议 从天而降 抑扬顿挫 千方百计一反常态 引人入胜 阳春白雪 千峰万仞 略胜一筹 崇山峻岭 零七八碎 美不胜收 满不在乎 积劳成疾 赞不绝口 衣衫褴褛 惊弓之鸟肃然无声音容笑貌 百炼成钢 独出心裁 古为今用 肃然起敬 聊以自慰 风雨同舟 相依为命 哭笑不得 为所欲为 古色古香 笔走龙蛇 亭亭玉立 炯炯有神 专心致志 万象更新 重于泰山 天涯海角 风华正茂 随心所欲 无依无靠 欣喜若狂 一如既往 娓娓动听 发愤图强 举一反三 截然不同 怒气冲冲 臭味相投 囫囵吞枣 焦躁不安 长途跋涉窃窃私议 余音绕梁 不同凡响 窈窕淑女 兴味盎然 无缘无故 张灯结彩 轻于鸿毛 闻所未闻 出人意料 载歌载舞 荒无人烟 成群结队 猝不及防 身临其境 坚持不懈 实事求是 随心所欲 聚精会神 无拘无束 张冠李戴 漫不经心 大摇大摆无言以对 不落窠臼 别具一格 返朴归真 风华正茂 语重心长 哄堂大笑 精兵简政 卓有成效 目瞪口呆 千钧一发 无忧无虑 浩浩荡荡 锲而不舍 戛然而止 集思广益 各抒己见 优哉游哉 震天动地 一清二楚 马马虎虎 恍然大悟 久别重逢 震耳欲聋 无影无踪 不解之缘 雕梁画栋 巧夺天工 雅俗共赏 美不胜收 响遏行云 熙熙攘攘 汹涌澎湃 忐忑不安 邯郸学步 舍本逐末 意想不到 惊心动魄 蜂拥而至 铺天盖地 死得其所 游手好闲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饶有兴趣 莫名其妙 知足安命 聊以自慰 无拘无束 若无其事 十全十美 滔滔不绝 夜以继日 坚持不懈 哄堂大笑 前仰后合 群策群力 革故鼎新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一模一样 遮天盖地 郑重其事 不毛之地 欣喜若狂 风华正茂

震耳欲聋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出人意料 理直气壮 从容不迫 目瞪口呆 饶有趣味 莫名其妙 从从容容 无缘无故 语重心长 邯郸学步 甘拜下风 丰富多彩 万贯家财 郁郁寡欢 七年级成语(116个)

各得其所 喜出望外 自作多情 形影不离 不求甚解 小心翼翼 混为一谈 恍然大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宽宏大量 独具慧眼 蛛丝马迹 滚瓜烂熟 整装待发 得意洋洋 洗耳恭听 持之以恒 鸦雀无声 温故知新 花枝招展 呼朋引类 忍俊不禁 仙风道骨 瘦骨嶙峋 头晕目眩 心惊肉跳 高不可攀 海枯石烂 变化无常 丝丝入扣 弱肉强食 惊慌失措 昂首阔步 遥遥相望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不可救药 神通广大 踉踉跄跄 眉开眼笑 塞翁失马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来势汹汹 亦步亦趋 扑朔迷离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当之无愧 马革裹尸 锋芒毕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截然不同 锲而不舍 迥然不同 慷慨陈词 气冲斗牛 一如既往 群蚁附膻 惹事生非 杂乱无章 不见经传 义愤填膺 博学多才 一拍即合 寻欢作乐 忘乎所以 密密麻麻 不约而同 和蔼可亲 刮目相看 叹为观止 大彻大悟 参差不齐 悲欢离合 叱咤风云 浑身解数 息息相通 坚持不懈 千辛万苦 风餐露宿 精疲力竭 毛骨悚然 闷闷不乐 耀武扬威 洋洋自得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畏缩不前 念念有词 语无伦次 精打细算 芸芸众生 卷土重来 死得其所 养精蓄锐 头晕眼花 齐心协力 勇往直前 斩钉截铁 迫不及待 孜孜不倦 梦寐以求 刚愎自用 妄自尊大 进退维谷 一尘不染 略胜一筹 眼花缭乱 石破天惊 面面相觑 相得益彰 旁观者清

八年级成语(100个)

锐不可当 转弯抹角 月白风清 张皇失措 荡然无存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生死攸关 低眉顺眼 风尘仆仆 穷困潦倒 长途跋涉 巧妙绝伦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周而复始 销声匿迹 相安无事 天衣无缝 束手无策 在劫难逃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气息奄奄 变化多端 日薄西山 若有所失 鸡零狗碎 从容不迫 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别具匠心 迥然不同 井然有序 销声匿迹 相安无事 无动于衷 始料不及 为所欲为 深恶痛疾 抑扬顿挫 油腔滑调

翻来覆去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无可臵疑 黯然失色 不可名状 风云突变 落英缤纷 期期艾艾 拖泥带水 海誓山盟 长吁短叹 盛气凌人 沧海桑田 鼠目寸光 目空一切 莫衷一是 胸有成竹 不容臵疑 慷慨大方 一视同仁 任劳任怨 引经据典 龙吟虎啸 肃然起敬 囊萤映雪 随机应变 油嘴滑舌 一马当先 顾名思义 逢场作戏 八面玲珑 看风使舵 左右逢源 孤陋寡闻 人情世故 知书识礼 永志不忘 平淡无奇 油然而生 不屈不挠 海誓山盟 长吁短叹 不自量力 相形见绌 无与伦比 相辅相成 众目睽睽 心安理得 逍遥法外 深不可测 随声附和 无可奉告 叶落归根 九年级成语(80个)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弥天大谎 恼羞成怒 兼而有之 孤军奋战 重蹈覆辙 大惊小怪 涕泗滂沱 气吞山河 自知之明 化为乌有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十拿九稳 根深蒂固 持之以恒 轻而易举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 咬文嚼字 豁然贯通 因小失大 开卷有益 怀才不遇 为民请命 埋头苦干 恃才傲物 对答如流 唯唯诺诺 挖空心思 精忠报国 起承转合 地灵人杰 茶余饭后 污言秽语 君子固穷 断壁残垣 影影绰绰 一气呵成 妙手回春 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 天伦之乐 望眼欲穿 吹毛求疵 奄奄一息 一泻千里 周而复始 遮天蔽日 袅袅婷婷 山崩地裂 百思不解 隐姓埋名 乐此不疲 心如铁石 万劫不复 鸡犬不宁 有口皆碑 睡眼惺忪 怡然自得 蹑手蹑脚 怡然自得 囫囵吞枣 鳞次栉比 顶礼膜拜 鬼斧神工 玩物丧志 夜郎自大 崭露头角 捉襟见肘 壮志凌云 脍炙人口 河东狮吼

(三)经典诗文大赛诵读推荐篇目(试用)

六年级(1—123篇)

116.《论语》12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117.《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18.《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巳矣。) 119.《礼记》一则(虽有佳肴)

120.《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

121.刘禹锡 《陋室铭》

122.范仲淹 《小石潭记》 123.周敦颐 《爱莲说》

七年级诵读经典诗文推荐篇目(1-160篇) 124.毛泽东 《忆秦娥 〃 娄山关》 125.鲁迅 《 自嘲》 126.余光中 《乡愁》

127.冰心 《成功的花》 128.《诗经》《采薇》

129.《乐府诗集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130.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31.王维 《山居秋暝》 132.李白 《月下独酌》 133.杜甫 《登楼》

134.杜牧 《秋夕》 135.白居易 《望月有感》

136.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37.晏殊 《浣溪沙》 138.柳永 《蝶恋花》

139.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 140.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41.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42.赵师秀 《约客》 143.岳飞 《满江红 》

144.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145.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146.李清照 《醉花阴》 147.《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148.陆游 《诉衷情》 149.曹操 《龟虽寿》 150.范仲淹 《苏幕遮》

151.李商隐 《无题 其一》 152.李煜 《虞美人》 153.纳兰性德 《长相思》 154.《礼记。虽有嘉肴》

155.《论语》节选(《述而》《学而》)

156. 孟子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57.诸葛亮《出师表》节选(从”亲贤臣,远小人…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

年矣”)

158.柳宗元 《小石潭记》

159.荀子 《劝学》节选(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托者,用心躁也) 160.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节选(从”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八年级诵读经典诗文推荐篇目(1-198篇) 161.毛泽东 《浪淘沙 北戴河》 162.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163. 席慕蓉 《乡愁》

164.汪国真 《假如你不够快乐》 165.艾青 《我爱这土地》

166. 北岛 《回 答》

167.朱自清《匆匆 》 节选(从“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但是新来的日子的

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68.诗经 《木瓜》

169.张九龄 《望月怀远》 170.杜秋娘 《金缕衣》 171.杜牧 《题乌江亭》 172.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173.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174.曹操 《短歌行》

175.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176.杜甫 《登高》 177.李商隐 《锦瑟》

178.冯延巳 《谒金门〃风乍起》 179.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180.苏 轼 《江 城 子》 181.李清照 《一剪梅》 182.陆游 《书愤》 183.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184.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 185.韦庄 《菩萨蛮》 186.白居易 《忆江南》 187. 柳永 《雨霖铃》 189.孟子 《民为贵》 190. 诸葛亮 《诫子篇》

191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192欧阳修 《醉翁亭记》 193.范仲淹 《岳阳楼记》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