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李白饮酒诗主题的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19:50 小学作文
李白饮酒诗主题的理解小学作文

篇一:浅论李白饮酒诗的思想内涵

浅论李白饮酒诗的思想内涵

吴淑娜

(2006011344)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中文系 贵州都匀 558000)

[摘 要] 李白爱诗若痴,爱酒成狂,既具有侠客豪饮之风,也不失文人品茗之气。他经常醉着,却睁着一双世事洞明的眼睛;他就这么喝着,激扬文字中流淌着指点江山的豪情。

[关键词] 李白 饮酒诗 思想内涵

On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Li Bai's poems of drinking

Wushu Na

(2006011344)

(Department of Chinese qiannan normal college of nationalities Duyun558000 Guizhou)

[Abstract] Elsie Li Bai crazy if love wine into a frenzy, with both booze knight of the wind, the gas can serve as literary tea. He often drunk, but a pair of Dreams of the wide open eyes; so he drank, Jiyangwenzi flowing pointing in the country's pride.

[Keywords] Li Bai Drinking Poems Ideological content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与饮酒最早的国家之一,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国,也有四千多年诗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诗与酒结下了难解之缘。文人中,好酒者向来不少。饮酒在文人中被视为高雅之事。提到文人饮酒,我首先想到了诗仙加酒仙的李白。李白的酒量,他醉酒时的天才创作,都是唐代诗人乃至历代中国诗人中少有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襄阳歌》)“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赠内》)这就是酒仙李白的自画像。李白的一生离不开酒,酒已经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

【1】是酒中仙。”有了酒,天子在他眼中也就那么回事。李白高兴了要喝酒,难过了也要

喝酒;和朋友在一起时要喝酒,闲居无事时也要喝酒;有钱时要喝酒,没钱时典当衣物也要喝酒;白天要喝酒,晚上也要喝酒。喝酒让他喝出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喝出了“酒仙” 和“诗仙”的美名,但也喝出了达官显贵对他的蔑视,最终喝得被罢官,下狱,流放。总之,酒与李白的生活密切相关,他的一生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李白这儿,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酒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让他过着“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生活,逍遥无比。以至“李白斗酒诗百篇”成了中国人心目里一个最为动情和完美的故事。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从古至今,李白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总与酒、诗有着不解之缘,然而,真正将诗、酒、诗人三者融为一体的,当推李白的饮酒诗。这些“醉人”的诗篇,或抒发豪情壮志,或揭露世俗黑暗、或反映仕途险恶、或体现困顿中的矛盾心理??那么,李白的饮酒诗究竟有哪些思想内涵呢?本文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热爱祖国,歌颂河山 李白24岁出蜀的时候就写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将自己目睹的高山大川、名城古迹大量纳入诗中,形象地记录了盛唐时期祖国山河的自然风貌,体现了诗人鉴赏自然美的卓越能力和对祖国山河、对生活、对大自然地热爱。《梁园吟》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2】云: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这首诗一名《梁苑醉酒歌》,写于天宝三载(744)诗人游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带)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时候。梁园,一句梁苑,汉代梁孝王所建;平台,春秋时宋平公所建。这两个遗迹,分别在唐时的大梁和宋州。李白是离长安后来到这一带的。三年前,他得到唐玄宗的征召,满怀理想,奔向长安。结果不仅抱负落空,立脚也很艰难,终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新唐书》本传)。由希望转成失望,这在一个感情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心中所引起的波涛,是可以想见的。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这一转折中产生的激越而复杂的感情,真切而又生动形象地抒发出来。我们好像被带入天宝年代,亲耳聆听诗人的倾诉。

从开头到“路远”句为第一段,抒发作者离开长安后抑郁悲苦的情怀。离开长安,意味着政治理想的挫折,不能不使李白感到极度的苦闷和茫然。然而这种低沉迷惘的情绪,诗人不是直接叙述出来,而是融情于景,巧妙地结合登程景物的描绘,自然地流露出来。“挂席欲进波连山”,滔滔巨浪如群峰绵亘起伏,多么使人厌憎的艰难行程,然而这不也正是作者脚下坎坷不平的人生途程么!“天长水阔厌远涉”,万里长河直伸向缥缈无际的天边,多么遥远的前路,然而诗人的希望和追求不也正象这前路一样遥远和渺茫么!在这里,情即是景,景即是情,情景相生,传达出来的情绪含蓄而又强烈,一股失意厌倦的情绪扑人,我们几乎可以感觉到诗人沉重、疲惫的步履。这样的笔墨,使本属平铺直叙的开头,不仅不显得平淡,而且造成一种浓郁的气氛,笼罩全诗,奠定了基调,可谓起得有势。

接着诗笔层折而下。诗人访古以遣愁绪,而访古徒增忧思;作歌以抒积郁,心头却又浮现阮籍的哀吟:“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渌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咏怀诗》)今人古人,后先相望,遭遇何其相似!这更加触动诗人的心事,不禁由阮诗的蓬池洪波又转向浩荡的黄河,由浩荡的黄河又引向迷茫不可见的长安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一声慨叹含着对理想破灭的无限惋惜,道出了忧思纠结的根源。短短六句诗,感情回环往复,百结千缠,表现出深沉的忧怀,为下文作好了铺垫。

从“人生”句到“分曹”句为第二段。由感情方面说,诗人更加激昂,苦闷之极转而为狂放。由诗的径路方面说,改从排解忧怀角度着笔,由低徊掩抑一变

而为旷放豪纵,境界一新,是大开大阖的章法。诗人以“达命”者自居,对不合理的人生遭遇采取藐视态度,登高楼,饮美酒,遣愁放怀,高视一切。奴子摇扇,暑热成秋,环境宜人;玉盘鲜梅,吴盐似雪,饮馔精美。对此自可开怀,而不必象伯夷、叔齐那样苦苦拘执于“高洁”。夷齐以薇代粮,不食周粟,持志高洁,士大夫们常引以为同调。这里“莫学”两字,正可看出诗人理想破灭后极度悲愤的心情,他痛苦地否定了以往的追求,这就为下文火山爆发一般的愤激之情拉开了序幕。

“昔人”以下进入了情感上剧烈的矛盾冲突中。李白痛苦的主观根源来自对功业的执着追求,这里的诗意便象汹涌的波涛一般激愤地向功业思想冲刷过去。诗人即目抒怀,就梁园史事落墨。看一看吧,豪贵一时的魏国公子无忌,今日已经丘墓不保;一代名王梁孝王,宫室已成陈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也已早作古人,不见踪影。一切都不耐时间的冲刷,烟消云散,功业又何足系恋!“荒城”二句极善造境,冷月荒城,高云古木,构成一种凄清冷寂的色调,为遗迹荒凉做了很好的烘托。“舞影”二句以蓬池、汴水较为永恒的事物,同舞影歌声人世易于消歇的事物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点染得十分浓足。如果说开始还只是开怀畅饮,那么,随着感情的激越,到这里便已近于纵酒颠狂。呼五纵六,分曹赌酒,简单几笔便勾画出酣饮豪博的形象。“酣驰晖”三字写出一似在同时间赛跑,更使汲汲如不及的狂饮情态跃然纸上。

这首诗,善于形象地抒写感情。诗人利用各种表情手段,从客观景物到历史遗事以至一些生活场景,把它如触如见地勾画出来,使人感到一股强烈的感情激流。我们好像亲眼看到一个正直灵魂的苦闷挣扎,冲击抗争,从而感受到社会对他的无情摧残和压抑。

二、借酒传情、以诗会友

酒是一种古老而文明的饮料,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种特殊食品。它给人们的作用很多,其中用来传载感情、媒介友谊,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经常性的行为。李白借酒传情,以诗赠友,丰富了他饮酒诗的思想内涵。这些诗大都表现了他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和浓厚友谊。如《金陵酒肆留别》【3】: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此诗描写了诗人与金陵子弟分别时饮酒的情境,刻画了离别时难舍难分,借酒浇愁的心情。末尾发问,让离别的悲酸淡淡表现出来。作者把他与朋友分别的感情比作是滚滚江水已是奇,而与东流水比长短,更是出人意料,令人叹服,表现了诗人对金陵子弟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4】又如《哭宣城善酿纪叟》云: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

这首五绝是李白在宣城,为悼念一位善于酿酒的老师傅而写的。事本寻常,诗也只寥寥数语,但因为它以朴拙的语言,表达了真挚动人的感情,一直为后人所爱读。纪叟离开人世间,引起诗人深深的惋惜和怀念。侍人痴情地想象这位酿酒老人死后的生活。既然生前他能为我李白酿出老春名酒,那么如今在黄泉之下,还会施展他的拿手绝招,继续酿造香醇的美酒吧!这看去是诗人一种荒诞可笑的假想,然而却说得那么认真、悲切,使读者在感情上容易接受,觉得这一奇想是合乎人情的。接着,诗人又沿着这条思路想得更深一层:纪叟纵然在黄泉里仍操旧业,但生死殊途,叫我李白如何能喝得到他的酒呢?想到这里,诗人更为悲切,为了表达这种强烈的伤感之情,采用设问句式,故作痴语问道:“老师傅!你已经去到漫漫长夜般的幽冥世界中去了,而我李白还活在人世上,你酿了老春好酒,又将卖给谁呢?”照这两句诗的含意,似乎纪叟原是专为李白酿酒而活着,并且他酿的酒也只有李白赏识。这种想法显然更是不合乎情理的痴呆想法,但更能表明诗人平时与纪叟感情的深厚,彼此是难得的知音,现在死生分离,是多么悲痛啊!。

李白蔑视王候公卿,对市井平发亲近热爱。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诗人喝醉了酒就在街上市民家睡觉,天子叫他也不理睬,这说明他与平民有浓厚的交情和友谊,要不然他怎么会如此呢。《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赠王伦》也是此类作品。通过以上略作分析,李白对朋友的情,对平民的饮酒诗里表现得特别突出。酒成了他缔结感情和友谊的纽带,诗人浓郁的“酒情”一直为后人所欣赏。

三、情系天下、借酒销愁

虽然李白曾写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诗句,但是李白大多时

篇二:李白饮酒诗的审美特色

相思湖学院 06汉语言文学班 钟小丽

李白饮酒诗的审美特征

摘 要

本文将讨论李白的饮酒诗诗当中的审美内涵,包括在其饮酒诗中体现的人性的美、人格美、和社会美与理想美,分析其饮酒诗的意境美,并探究产生这种审美内涵的原因。

关键词:李白;饮酒诗;审美特色

一、绪论

酒自被人类酿造出来始,在历史的长河中就飘满了芳香纯美,令世世代代的人们心醉,无论是普通的老百姓,还是那些文人墨客,都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闻够了酒香,酒也在不负众望之中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酒能给人以情感的慰藉,激发亲朋故友间的温馨与欢乐。“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刘伶《酒德颂》)“圣贤既以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李白《月下独酌》)①“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孟浩然《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客中作》)酒还能激发文人的豪情壮志,淋漓尽致地表现一个人的率真天性、狂放的人格。曹操的“煮酒论英雄”,关羽的“温酒斩华雄”,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武松的醉酒景阳冈打虎,都是以酒为媒,借酒成事。

在千年尘封的典籍中就因为有酒的滋润而芳香四溢。“酒能给人以刺激,有兴奋提神的功效,能使人摆脱世俗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能使人吐所吐之言,怒所怒之事,抒所抒之情,从而达到飘飘欲仙的神奇境界”。②酒之功效促之于文,在我国文学史上,酒与文人相关的数不胜数,特别是在诗歌史上。如晋代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白乐天,宋代的苏轼等等。而同时兼具诗名,酒名当属第一的,要数唐代的大诗人李白了。李白乃是时时饮,处处饮,而他一饮,诗也就成了。正如杜甫对他的评价一样“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酒仙”对于李白来说,当之无愧。李白把酒当做自己的知己,古人有“士为知己者死”,而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③可以说是为知己而死。李白爱诗,也爱酒,诗酒与他已经融合

在一起了,他把诗酒风流发挥到了极致,这绝不是一般的酒徒能相提并论的,李白好酒,好其潇洒,好其飘逸,甚至浪漫得有点让人有飘然若仙之感。诗与酒的亲密交融,在一俯一仰,一舞一歌之中,就让我们窥见了他隐含在里面的纯美,让我们嗅到了半个盛唐的繁荣与诗人本身显现出来的人性生命价值中的本真美,李白的诗酒美名华丽了整个盛唐。

李白的诗,虽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几乎篇篇有酒,但是写到酒的地方也着实不少,据郭沫若统计,他说李白的诗“说到饮酒上来的有170首”。李白的诗约有一千多首,说到酒的就占了六分之一,可见李白的饮酒诗数量是可观的。王安石也曾说“李白诗近俗,人易悦故也;白识见污下,十首九说妇人与酒。”④虽然有贬低李白之意,但也从另一面反映出了李白饮酒诗中的份量。从这些饮酒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酒文化对于李白的创作是有很大的影响的。酒能把人带入一种摒弃世俗纷扰和功利烦扰的迷狂状态,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正如戴叔伦在他的《醉中作》所说的“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酒能给人欢乐和温馨,但是对于李白来说,他更能激起悲天悯人的天性良知、忧国忧民的悲剧意识、愤世嫉俗的正义感、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壮志未酬的挫折感、人生几何的迟暮感以及对于友谊的渴望与追求。酒给予的是情感的慰藉、精神的释放,它使平时被压抑的纯真人性骤然复归,失去的童贞再现。神清气爽,物我合一。它使人忘却仕途的坎坷,人情的冷暖,仿佛一步跨入了极乐世界。情感的郁积像一座突然喷发的火山一样倾泻而出。此乃“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一杯未尽诗已成,颂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古月下传觞》)。

二、李白饮酒诗体现出的人性本真美

美学所关注的是人的生活,关注的是人的生活的感觉方面,是人的审美体验,和这种审美体验所把握的“活的形象”;关注的是审美体验对人生意义的把握。在李白的饮酒诗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他诗中所蕴含的审美内涵。他的饮酒诗让我们走进了他的生活,体验出了人性情感中的本真美,他的人格魅力,而在现实生 活无法让我们实现理想抱负的情况下,怎样去把握对于自己人生的价值,如何去建构自己的心灵世界,如何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人类三大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在文学史上,这三大情感都是我们

歌颂的永恒的主题。亲情是血与爱的源泉,真真切切,却又清清淡淡,无论走得多远都有温暖和牵挂;爱情是缘与份的空间,有一天也许也会变为亲情;友情是心与心的交接,用温暖编织真诚的梦,拥有友情的人是幸福的,因为它是你心灵的慰藉。

在李白的饮酒诗当中,有许多是描写着友情,亲情的诗,而这些诗又是从侧面反映了这种情感。他往往没有从正面去描写他如何与朋友的交情深厚,而是借助了酒,而这就往往又是在与朋友别离时出现,以酒送别,朋友则以酒致谢意。如果你对你的朋友是真诚的,是知己,是你心灵的慰藉的话,那么当友人将要离开时,是何等的伤感的。曾经心心相惜的朋友,这一别不知道何时才会在一起交心,在一起狂饮,也许这一别就是永远。所以在朋友离开时,酒这种带有别离意味的东西,不只是为了单纯的排遣,还因为内心充满了离愁别绪,内心充满着不舍,但又有许多的无奈。“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蓬飞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李、杜于李、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相识并订交。尽管其年龄既不接齿,声望亦不比肩,却一见如故,结为莫逆。翌年,李、杜携手同游齐鲁,游罢,分别于鲁郡东石门。朋友即将远行了,离思萦怀,情难自抑,依酒而歌,这一别“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呢,那就“醉别复几日”吧。过不了几天就要分道扬镳了,那就开怀痛饮吧。用这酒把这离愁别绪冲淡一些。因为情真,意也就真,心就会痛多几分。李白不能把这份真压抑在心里,所以他要借助一样东西,来把它释放出来,这就是酒,而他要把这份情抒发出来,就借助了诗。酒是生命的表现形式,而诗是生命的内核。诗与酒的交融,汇成了人性情感的本真,熔铸成了别样的审美意境。“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坐惜故人去,偏令游子伤。离顔怨芳草,春思结愁肠。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南阳送客》)故人离去,愁肠百结,唯有以薄酒相送,情意致真之人才会“临岐空断肠”。而另一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这首诗没有从正面写到酒,但是,我们知道李白与村人汪伦建立的深厚友谊,也是源于酒,汪伦常常用美酒招待李白。虽然汪伦不是一位文人墨客,但是,确是一位能以真诚来招待李白之人,能与李白狂饮之人,能让李白暂时忘掉隐痛之人。故而李白才能吟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对于汪伦之真回报也是至真。再如“秋风吹胡霜,调此檐下芳。折芳怨岁晚,离别凄以伤。缪攀青琐闲,延我与此堂。君为长沙客,我独之夜郎。劝此一杯酒,岂唯道路长,

割珠两分赠,寸心贵不忘。何必儿女仁,相看泪成行。”(《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在这秋风吹,胡霜落,花折凋落,凄清的夜晚里,两位异乡之客的友人,即将分别远行。在这时刻,只能相互对饮,彼此劝慰“劝此一杯酒,岂唯道路长。”人在自己最信得过的朋友面前,才会表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只有心心相惜的朋友,才会肆无忌惮,才会让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眼泪,变成“相看泪成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山中,两亲朋密友共同把酒畅饮,共谈心迹,万丈豪情,那是一幅多美好的画面啊!但他注定要与友人聚少别多。所以在一次次的远行前,他都要畅饮一番,“玉瓶沽美酒,数里送群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广陵赠别》)只有酒才能暂时解掉这种离愁别绪,也更期待下一次的相聚“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蒿阳》)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征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是李白即将离家赴京时所写的一首诗,“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这不仅点明了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而且,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显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李白素爱饮酒,这时更是酒兴勃然,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神情飞扬,颇有欢庆奉诏之意。显然,诗人的情绪感染了家人,“儿女嬉笑牵人衣”,此情此态真切动人。饮酒似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继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一边痛饮,一边高歌,表达快慰之情。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这样,通过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几个典型场景,把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表现手法,用“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满怀希望和急切之情。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首诗因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义。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是一个性情中人,在即将离家的时刻,应该是充满伤感的离愁别绪的,因为要离别自己的妻子儿女,要远走他乡了,但是李白的这次离开是带着他的理想和政治抱负离开的,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还是兴奋的。兴奋到“呼童烹鸡酌白酒”,酒在这种时候是缺少不了的。李白忧愁的时候需要酒来消愁,开心的时候也需要酒来助兴,酒在他的生命里面就像是永远也无法摆脱掉的“兴奋剂”,当然他也不想摆脱掉。这也就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李白,他的快乐是袒露的其苦恼也是真实的,他是天然去雕饰,不做作,不伪装,心口一致。正如王安石评价道:“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⑤

“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务酒钱。江东风光不借人,枉杀落花空自春。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丈夫何事空啸傲?不如烧却头上巾。君为进士不得进,我被秋霜生旅鬓。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单儿唾廉蔺。匣中盘剑装醋鱼,闲在腰间未用渠。且将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醉后赠从甥高镇》)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绪。本想借酒浇愁的,无奈无钱买酒。看看身上闲置的佩剑,还不如拿来换酒,还可以与自己的从甥一醉方休呢。李白在自己的亲人面前,没有掩饰自己窘迫,而是大胆的说出来,他的率性,他的狂放在自己的亲人面前毫无保留,通体透亮。 李白是个飘零之人,难得与自己的亲人相聚,当然是要畅饮一番了。一个聚少离多的飘零之人,他一次次送别亲人,“秦地见碧草,楚谣对金樽。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予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踌躇紫宫恋,孤负沧州言。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送别亲人归来,心中无限怅惘。在自己不得意时,亲人远离,而这一别也不知何时是归期,只能是“把酒尔何思”。另一首也表达了此种亲人离别伤感之情 “吾家青萍剑,操割有余闲。往来纠而邑,此去何时还?鞍马月桥南,光辉歧路间。贤豪相追饯,却在栖霞山。群花散芳园,斗酒开颜离。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送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一次次的离别,都不知“此去何时还”,而在每次别离时都要狂饮一番“斗酒开颜离”,在酣畅淋漓的时候离开,“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也许这样才是最好的吧,当清醒时,记住的只是大家在一起的酣畅淋漓,心中也许就不会那么

篇三:浅谈李白饮酒诗中诗性与政治梦想的尴尬

浅谈李白饮酒诗中诗性与政治梦想的尴尬

姓名:朱冬旭

摘 要:李白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在诗歌发展的长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诗仙”的传世美名。人们都知道太白在诗坛上的不朽,并且以为他的不朽就是他的渴望。然而,事实上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罢了。太白一生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鸿图大愿。只是让人叹惋的是在盛唐如此灿烂的政治舞台上却没有他的一席之地。诗仙是太白的荣名也让后人受惠无穷,只是冷落了他的鸿图大愿。在太白自己的诗性构成和盛唐那个特定的历史大环境中的政治生态下却藏着太白独自享有的尴尬。

关键词:盛唐;诗酒结缘;诗性;政治生态;尴尬

诗歌在我国唐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可以说诗歌成为了唐代最显著的文化标志之一,故有“唐诗”一词。而太白在唐代诗坛的出现更加有力的推动了盛唐诗歌走向成熟,并且留下了大量不朽的诗歌作品,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历史文化,更诠释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太白在诗坛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需要我们过多的阐述和证实的,我们不是目击者但却是受惠者,我们喜谈、吟诵他的作品就是明证。然而,我们都知道他是名震宇内的诗人,却不是人人都知道他想成为一个“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①的时代英雄,济世救苍生的政治家。太白的一生是追求梦想的一生,是执着的为政治梦想奋斗的一生。只是“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天意使然,人愿何奈!终于,我们知道太白是一位诗人,一个本能的诗人,也是一个不甘心的诗人。

一、简说太白思想及经历

当太白二十四岁心怀梦想出蜀去实现其宏大的政治理想的时候,他也带着上天赋予他的诗才及与生俱来的诗性诗心和政治规划,历游各地、拜谒王侯,盼望着通过贵人举荐后而“一举致卿相”。

在这途中还上演了一段美满的婚姻,太白同前相许圉师的孙女结成连理。我不否认他们之间有着让人羡慕的爱情,但谁又能排除太白在其中掩藏着的政治规划呢!然而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是:太白遍游大江南北,拜谒王侯。期间,“731年,是时,玄宗颇任宦官,高力士尤得宠信,四方表奏,皆先呈力士,往往决之,权倾内外”②这样的形势其实为太白的失意埋下了一定的伏笔。而“732年,开元二十年,壬申十月,玄宗出巡,诏命巡幸所至,有贤才未闻者举之”③。这种举用方式又为太白的政治梦想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733年李白作《赠崔侍御》“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此时的太白,自信豪放、畅谈心志。玄宗734年二月征恒州张果先生,授银青光禄大夫,亲问以治道神仙之事。此时玄宗已不如前期问贤以用,励精图治,而是关心神道之事,同汉代文帝“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样一种政治环境又加上太白不摧眉折腰的傲骨,如何轻易登上政治舞台呢?

太白的入仕路线即拜谒王侯,直到太白42岁时,即公元742年,在吴筠等人的举荐下,玄宗皇帝诏太白入长安。这是太白第一次走向大唐的政治舞台,白以为此次机会就踏上了梦寐以求的仕途。在南陵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太白从724年出蜀至742年得以入京,此刻心中何等兴奋!苦等18年,太白热情不减当年,这又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豪气!

此时,有人替为政治“痴狂”的诗仙高兴欢呼,但有人也为他担心,因为他是诗仙!有颗不染一尘的“诗心”。而那个盛世下耀眼的政治大舞台上却覆盖着太白无法适应的“空气”。744年,“白自知不为朝廷亲近所容,遂于三月上书请还山。玄宗以其‘非廊庙器’赐金遣之”。⑤白的一腔热血可往何处洒、满腹苦楚更向何人诉。

其后,李白对“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打定,海县清一。”依然一往情深。梦想的火花在一个诗人的心中又怎会轻易熄灭

呢?

在漫长的历游中,直到755年安史之乱后,永王李璘讨伐叛军,向李白发出了邀请:“756年,九月,永王璘领四道节度使,镇江陵??岁暮永王璘辟书数至,白几经犹豫,终于决定下山八幕”⑥这是太白第二次政治尝试,然一个杰出诗人的政治选择也带着感性色彩,李璘为唐肃宗追讨而死,最终太白也被流放,其后遇赦,他对于政治理想依然执着,只是“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二、太白诗酒结缘

太白对政治理想狂热追求的同时,又屡受挫折,情何以堪!“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太白不仅是诗中英雄,更是酒中豪杰,在面对挫折时,太白是潇洒的、是大气的、是让人叹服的!当人生失意,建功无门的时候,他选择诗酒相伴,在此也不否认太白在人生得意中也选择诗和酒,然而这更能说明诗气之浓之重,诗心之深之固。

在太白的世界里诗酒结缘不算什么意外的事。在魏晋时代,文士们把饮酒当作挑战君权王道,否定虚伪礼数,高扬人格独立为核心的新的人格模式的一种抗争武器。这饮酒便具备了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功能。太白的饮酒又如何挣脱这种特定的酒文化的束缚呢?然而太白的酒遇上太白的诗,便把酒带有的刺激感、麻醉感和迷狂感巧妙的同太白可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歌结合。诗可言志传情,酒可以延伸诗感,让人进入醉态,“让人消愁旺胆,煽情生幻,超脱世俗利欲和礼法的束缚,打破常规,达到一种高纯度的精神自由,于畅怀通智,幻觉狂舞之际,思绪飘忽于天地之间,出入于古往今来,在失衡中捕捉奇妙的平衡,无序中捕捉本质的有序,从而达到一种酒、诗、生命大激荡和大融合的境界。”⑦

所以,诗歌在抚慰太白和体现太白价值的同时,酒也增强了太白诗歌的张力和弹性。诗中饮酒,酒里作诗是太白生命感觉的所在和生命体验的扩展。故通过太白的饮酒诗我们更易明白其生活的真实和内心世界之间挣扎的那份坚持,坚持中养成的诗性。

三、太白不可模仿的诗性

太白的诗是常人学不会的,对于太白而言吟诗是一种本能,里面没有夹杂着太多人为的东西,这种本能便是天赋之诗性,这种诗性中有太白式的浪漫、天真和大气。

(一)浪漫诗性

太白的浪漫,别人学不会,或悲或喜。这种浪漫不是简单小情调,也不是取悦别人或是自己的行为方式,而是面对人生的大欢乐,大悲苦的一种人生态度,是太白作为一个诗人不变的气质,是天赋诗性的一部分。

在大欢乐面前,如出蜀漫游18年后,经吴筠举荐(另有一说是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极力引荐)玄宗召太白入长安,此时太白已年过四旬,称不上年轻,而立之年早过,但是太白对于政治是痴狂的,是一往情深的。玄宗下诏入长安,这是太白日思夜想的,尽管他时有隐逸之心,然而这种隐逸也只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入世手段。在此刻无异于人生“四大快事”之一,久早逢甘霖的大欢乐,大喜悦。太白于南陵高呼“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而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酒,在喜悦的时候喝下放大了喜悦,刺激了生命的感觉,打开了一种体验生命的空间。只是面对18年逝去的岁月,除了诗酒作伴,支撑其独立的精神空间外,太白是受伤的。然而无论何时,只要给太白一个“支点”他或许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在喜讯的刺激下,太白的生命激荡,初酿新酒的香浓更增添喜悦的气氛,本来无法抑制的喜悦,更一发不可收。平日里的小鸡啄食成长,好像也是为现在这一刻而准备,18年的辛酸无影可寻。饮酒高歌,即便已近黄昏,依旧争光耀眼,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买臣晚成,会稽妇愚,然终成正果,而今我辞家入长安和买臣晚成不正如出一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浪漫又如何能割开自信呢?那一声大笑里有狂喜、有辛酸、有痛楚、有不愿示人的脆弱,正如一则寓言:真正的乐观是水壶屁股被烧的通红,嘴里却哼着小曲。真正的浪漫又怎能没有乐观的精神品质呢?

在《月下独酌》中更有一种无奈之下生成的自娱自乐,浪漫可以把苦酒变得甘醇,浪漫可以把苍白变得色彩斑斓。当太白在庙堂中不被亲近所容时,是痛苦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良辰,美景,好酒,然只可独酌,庙堂之中纵使有千斤美酒,万首好诗,太白是孤独的,那个盛唐只有一个太白,这个庙堂只有一个太白,因为只有一个诗仙,一个如此诗心诗性的诗人。浪漫有时可以无中

生有,即使是无中生有也那么具有生命力,那么具有感染力,生命在这一刻更丰富,在这一刻更飘逸更清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起酒杯,邀月共饮,豪情可动明月,大气可破霄云。酒入豪肠,诗酒无双,无人伴我共饮,这又何妨?月已探首,影已着地,三杯两盏,人生无常,一种大自信、大孤独、大智慧酿成一种太白式的豪情与浪漫,虚实并进,醉醒同行,生命感觉在这里打破单调的生命形态,诗心得以释放,诗性得以张扬。“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面对孤寂,太白不是麻木的,也不是安于孤寂的,而是与月共饮,共醉共醒,寻求摆脱孤寂。然而,太白意识中月也不足道,影随我而动,太白时醉时醒,想要超越现实的孤独和寂寞,面对大孤独、大寂寞,他是无奈中显潇洒的,“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一个“暂”字尽显无奈,然后,一个“行乐”、一个“及春”又于无奈中见其潇洒。无奈是一种超越孤独的“信号”,若太白安于那种远近不容的孤独状态之中,无须用一个“暂”字,而后要“行乐”而且又要“及春”,这不是贪图享乐,而是一种自我放松或者一种自我释放,如饮酒、作诗,对于那时的现实局面,我们更可以理解为一种蓄势待发。“伏久者,飞必高”这种“行乐”是一种不易被常人识破的“伏”的过程。它也是一个摆脱现实孤独的一个过程。这亦突出太白式的浪漫的至高境界。

浪漫不是一种简单的情调,一个诗人的浪漫更不是一种调解生活的小趣味,而是太白渗透于诗的一种价值方式,也是太白诗歌的一种风格。

(二)诗性天真

太白的诗才还有一种核心的东西——诗性天真。一个优秀的诗人也会是一个天真未泯的人,甚至可以说天真不是孩童的专利,也是诗人诗歌才华的构成因素,天真这一种状态更易接近事物的本真状态,可以透过繁琐的世俗世界构建一种意识系统中的世界的存在状态,也容易打破传统的过于生硬的社会环境的存在状态。天真对于一个诗人而言是灵魂一样的东西,是对生命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感觉及反映,并非是世俗过滤,通过礼法教化过的东西,是外部生存环境给人的一种最直观的感觉,这也是一种艺术感觉。

如太白的《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起初咋看便以为是要及时行乐,然我看这其中有一种前导后致的关系在里面,同时还包含了太白的一种人才观。人生得意才能尽欢,因为“得意”、因为“使寰区大定,海县

篇四:李白饮酒诗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自遣

【内容】:

对酒不觉瞑[1],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月下独酌

【内容】:

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内容】: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行路难

【内容】: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内容】: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送别

【内容】:

斗酒渭城边,

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

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

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

新月到应圆。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山中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

【内容】: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前有樽酒行二首

【内容】:(其一)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 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 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磋砣。 君起舞,日西夕。

当年意气不肯倾,白发如丝叹何益。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南陵别儿童入京

【内容】: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客中行

【内容】: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金陵酒肆留别

【内容】: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广陵赠别

【内容】: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把酒问月

【内容】: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篇五:李白诗歌主题与酒之关系小议

李白诗歌主题与酒之关系小议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李白诗歌主题与酒之间的密切联系。指出李白诗歌以酒为载体,抒发自己的故乡情浓、朋友情切、谪仙情痴。并指出与此同时表现了李白消极避世思想倾向。但同时也点明蔑视权贵,与命运抗争,乐观进取的精神,在李白诗中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mes of the poems by Li Bai and wine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means by which the poet concoyes his strong longing for home,the sincere friendship which he had to his friends and his disappointment with the society.It is pointed out in the paper that Li Bai tended to passively retreat from the dark society,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made clear that the poet's despising attitude towords the influential officials,his struggle agginst the fate, and optimistic spirit of keeping forging ahead also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Li Bai's poems.

关键词:李白诗 主题 酒 谪仙归隐 蔑视权贵 乐观进取

key Words: thepoems by Li(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李白饮酒诗主题的理解) Bai, theme, wine, retreat from the society, despise the influential officials, optimistic

“酒与中国古代侠文学密切相关,酒激英雄胆气豪;酒壮侠勇醉时佳;酒引侠情酣正浓。酒文化在其丰厚的物质层面上,持久地洋溢着一种昂奋的精神价值,其与侠的特定情形气质合拍,互动并予以极大的烘托渲染;侠借酒气,酒助侠情,

更突出了侠之自身类型化了的男子汉品格,使整个侠文化系统中的粗豪之气更加雄浑粗犷,且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结合自身而不断体验重温①。”这是王立教授对酒与侠文学密切关系的深刻阐释。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大诗人,虽然他算不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侠士,但他的诗歌却凭借了酒的熏染,万古流芳。杜甫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来描绘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翻开这位谪仙人的诗歌,一股股浓香的酒气扑鼻而来。酒是他生命的源泉,是他诗歌的灵魂。酒助他的诗兴,“斗酒诗百篇”,酒后的他,诗兴更浓,文思更畅。但文思和诗兴并没有帮助他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也没有让他“扶摇直上九万里”。他一生仕途坎坷,政治失意,经常怨愤填胸,借酒浇愁,在酒醉中求得心灵的慰藉也就在所难免了。“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恐怕这就是李白沉湎酒中,嗜酒如命的原因吧? 李白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诗歌。这些作品中,有壮丽的山光水色,有朋友聚散离合的喜忧,有归隐与出仕的矛盾挣扎……品读李白诗歌,酒渗入了多种主题的表达之中,我们不妨选取部分加以体味。

一、 酒引故乡情浓

思乡是古典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自古以来,中国人深厚的黄土情结和家国不分的文化传统,是这一主题得以繁衍延续的根源。翻开古典文学作品,便会发现无数的文人骚客给我们留下了思乡的绝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诗经·东山》);“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於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王粲《登楼赋》);“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南朝·齐 谢朓);唐代高适有“遥怜故人思故乡”(《人日寄杜二拾遗》)??屈原的“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

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哀郢》),则以写鸟、狐等也眷恋故乡来表明思乡是生物的本质。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在李白的笔下,我们同样可以读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洒脱放荡不羁的李白,一生以天地为逆旅,漂泊海内如转篷,浓重的乡情时常侵扰着诗人的心灵深处,但诗人毕竟是一个豁达之人,对故乡怀念的深情由饮酒变得强烈,也由饮酒变得洒脱。“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酒醉之时,放任自己恣意一醉,即使身处他乡也不会感到与自己的故乡有什么区别了。一反客寄他乡的生活怨沉之调,唱出了豪放的离歌,恰恰是作者难能可贵的乐观、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

二、 酒助朋友情切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哭宣城善酿纪叟》),生死之间,句短情长。当然其中也少不了酒仙的狂傲!“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离开长安后游梁宋时始遇杜甫,二人“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后又在东鲁同游。本篇为两人别后不久所作。鲁酒是香醇的,李白却无心饮用;齐歌是悦耳的,但被思友深情缠绕的李白却无心去聆听,这样便更加重了抒情的分量,与好友分别,不知何时相逢,孤寂之中,自然倍觉友谊的可贵!而“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春风柳丝,侍女殷勤劝酒,而诗人与朋友都因即将分别而惆怅不已,面对朋友深情,诗人将别意与流水相比,情深可见。另外,在怀友诗中也不乏壮志难酬的慨叹,如“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寒夜独酌怀友,酣畅之时抒发万古情怀——怀才不遇之情;忧谗畏讥之

愤;忧国忧民,壮志难酬。

三、 酒兴谪仙情痴

李白在《对酒忆贺监二首》中说:“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以仙称李白,实际具有三种不同涵义。一是就其容貌举止和文才而言,是说李白其人看去像仙人,并具有超凡的文学才能;二是就其诗歌风貌而言,谓其诗歌飘逸奔放,如仙人之摆脱拘束;三是就其诗歌的思想内容而言,谓其诗歌内容多描写神仙和仙境,有超尘出世之想。其中第三项和李白诗歌的隐逸出世思想关系最为密切②。宋代以来,称道李白诗歌风貌如仙者络绎不绝。如王安石:“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引《遁斋闲览》)又如沈德潜:“太白(歌行)想落天外,局自生变,大江无风,波涛自涌,白云卷舒,从风变灭。此殆天授,非人力也。” (《说诗啐语》卷上)这些均道出了李白诗歌区别于其他诗人作品的最大特色,飘逸奔放,来去无踪,不受拘束。在《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中,李白以“黄河如丝天际来??石作莲花云作台”,写出黄河的奔腾冲泻之势及华山的峥嵘秀伟,驰骋想象,使山河更具神采。而末句“玉浆傥蕙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则写出朋友元丹邱或许能蕙爱故人(李白自指),饮以玉浆,使他能飞升成仙。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则道出李白主张最好到名山求仙的思想。因而“五四”以后,胡适强调李白诗歌咏醉寻仙、隐逸出世的一面,认为这是李白诗歌思想内容的主流。胡适强调:李白是个出世之士,“天上谪仙人” 。这一点是我们读李白诗歌的人不可忘记的。他的高傲、狂放,他的飘逸的想象,他的游山玩水,他的隐居修道,处处都表现出他出世的态度。应该说这是较为中肯的,因为李白诗歌中最具艺术特色和感染

力的作品,多数是表现求仙纵酒、遗弃世俗内容的诗篇。“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写出了山居之乐,忘机之乐,有“谪仙人”的豪放飘逸个性。《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散发弄扁舟”,则写出了诗人放浪形骸的不羁之态,也写出了谪仙人超逸、飘然出世的风貌。

当然,在这种洒脱的同时,也表明了李白的消极避世态度。在《月下独酌》中“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怀才不遇知音稀,只有醉中与天上仙境相约遨游。“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化用曹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不如趁着今月普照之时而对酒当歌,及时行乐,基调是低沉消极的,但它融激情、哲理、想象于一炉,深刻地影响了后人的创作,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便可为证。

尽管在酒醉的诗篇中,诗人写下了亲情,友情,流露出谪仙归隐,及时行乐的消极避世之念,但是倾泻在诗人笔下的蔑视权贵,与命运抗争,乐观进取的精神才是占主导地位的。建功立业和求仙饮酒遗弃世俗这两种倾向在李白身上表现得都相当强烈,而且贯穿了他的一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又志尚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指出李白既追求饮酒取乐和神仙,又企慕建显赫功业。否则,他便不会在得知自己被玄宗招纳时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欢叫!也不会在备受排挤时,仍然相信“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英”。

《行路难》虽然也写“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的极度不平之绪,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为全诗定下了乐观向上的基调,充分体现了诗人与世抗争,“欲将以有为也”的不屈精神。在《梁甫吟》中诗人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