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人性丑恶的一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3:32:03 体裁作文
人性丑恶的一面体裁作文

篇一:丑陋之下的人性美

丑陋之下的人性美

——浅谈雨果笔下加西莫

多的艺术形象

美与丑只是一个概括定义,多美是美,多丑是丑,是没有具体的一个标准。美是建立在丑的对比基础之上的,相反丑也是相对美而言的,是对比产生的概念。《巴黎圣母院》整部小说充满了美与丑的鲜明对比,显露出真实的人性。

加西莫多是法国作家雨果在他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是小说人物圆心结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他虽然不是中心人物,但是是一个人物亮点,同爱斯梅哈尔达共同演绎了一段最净化人心灵的故事,加西莫多是一个“美”形成的关键形象,也是除女主人公外作者又一精心安排的人物,他是一个很普通但典型鲜活的角色,进一步把小说推向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果是在今天的电影里,就是一个最佳配角。然而,加西莫多离奇怪异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美与丑的关键艺术所在。

加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里的一个敲钟人,其相貌既丑又怪。一张畸形的大脸,四角形鼻子,嘴巴又像马蹄形,宽大粗厚眉毛还是红色的,一只左眼几乎要眯着了,右眼又被下垂肉瘤遮住着,参差不齐的牙齿还由一颗漏在外面,粗大的嘴巴,下巴像是分叉一样,还是一个驼背,两条腿向外撇,一跛一瘸,耳朵也由于长期的敲钟变聋了。他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遗弃,从小就奠定了一个孤苦可怜的人。后来是

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洛德把它捡回圣母院养大的。一直以来克洛德就是加西莫多心目中敬仰的养父,在加西莫多成长的岁月中对养父充满了感恩之情。在克洛德遇到围攻和挑拨时,加西莫多奋勇冲上前去保护和他所不了解的“坏人”格斗。他也不分青红皂白去帮养父去抓爱斯梅哈尔达,反而自己被卫队抓捕。这一系列事件说明加西莫多对养父克洛德的忠诚和屈从,过着惟命是从,逆来顺受的奴仆生活。因为他地位底下,相貌丑陋,不得不远离世间人群,一个人住在没有人间温暖的钟楼。他还在愚人节的一天被推举为“丑人王”,因为他实在是太丑了,世间在再难找到的。像这样的人生就被赋予了生命的特殊内涵。

上帝用七天创造的这个世界是没有绝对不幸的,赋予每个人的也至少还会保持平衡。加西莫多虽然外表极其丑怪,但是有着一颗仁慈、友善、朴实的心。他从小饱受磨难和欺凌,在社会中几乎没有任何用,被社会歧视着驱赶着。就连乞讨的生活也会被淘汰。但很幸运他成长在了圣母院,生活在神的庇护之下,心灵也受到神的洗礼。他只是一个敲钟人,每天向人间传播上帝的福音,而这在他心中是一份神圣的职责,不是敲钟那么简单,他的钟声带着上帝的的祝福,这也是最适合他的职业。像他这样一个在世俗中最容易迷失自己的人。也能得到了自己人生位置和生命活着的意义,他也有一颗向往生活的心,是一个朴实、忠厚、善良的人。他不会去偷抢欺诈,也不会陷害别人。因为他的无知和对养父的屈从他去抢爱斯梅哈尔达,他知道这样是不应该的,也因为这样加西莫多被抓,在被用刑时饥渴的他又得到爱斯梅

哈尔达喂的水,心里充满的感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抱,他心里永远铭记着。当爱斯梅哈尔达被陷害送上刑场时,加西莫多英勇冲入人群将其救出,安置在受到宗教犯规庇护的的圣母院避难,并且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保护,使副主教的霸占企图未能得逞,摘给她喜欢的花,又送来食物,还帮她去寻找她心目中的“太阳”法比。在流浪人得知爱斯梅哈尔达的避难权被取消,前来围攻圣母院就他时,阴险的副主教趁乱将她劫出,并威逼她屈从自己,遭到拒绝后便把爱斯梅哈尔达交给追捕官兵送上绞架,副主教得意的站在圣母院楼上观看行刑时,让加西莫多看穿她是被自己一直崇敬的副主教所害时,便愤怒地把他扔下楼顶摔死,最后加西莫多在悲伤中潜入公墓自尽于爱斯梅哈尔达的尸体旁边。这虽然是一个悲剧,但是再现了人心险恶的的坏人和心地善良的好人真实的一面,加西莫多似乎所有的丑陋外表都体现在他身上,这是很不幸的一面,而在这丑陋表面之下,他显露出来的是人性高尚的美,相对副主教、卫队队长法比是一个生命亮点,是一个虽然淳朴但流露出生命价值的真正的人性。

雨果笔下花了不少功夫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人民,加西莫多是一个最具典型的人物形象。他虽然衣衫褴褛、举止粗野,尽受社会的遗弃和排挤,在他不幸丑陋的外表下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拥有远远胜过那个似乎文明统治、所谓讲教养的的宫廷与教会的美德。他善良勇敢、互助友爱和舍一为人的人性美德是不幸生命里的最灿烂光芒,读懂雨果这一最具浪漫特色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心灵震撼,洗礼净化人性,丑陋之下坚强的美德值得我们深思。

篇二:如何拯救被掩藏的人性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论文

如何拯救被掩藏的人性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 录

内容提要????????????????????????2

关键字 ????????????????????????2

一、现实生活中关乎人性的争辩的案例分析?????????3

二、如何看待人性的善恶?????????????????4

三、发展善的人性,拯救忽略的人性的措施??????????5

如何拯救被掩藏的人性

内容提要:物质生活的提高,确并没有带来思想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关注道德,追求高尚情操,更有甚者,素质低下得让人难以接受。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慢生活被绑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张面具,看不清真假。人性本善,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只注意到人性的黑暗面,我们又该如何拯救被掩藏的人性?

关键字:人性 拯救 善 恶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就有“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分歧。“性善论”即人性本善,一个罪大恶极的人无论犯了多少错,他本性是善良的,找到他心中的善,便可改过自新。“性恶论”即人性本恶,人生而有欲,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膨胀,需要越来越多的尽力去填充,去满足。

“人性是丑恶的,它贪婪自私、急功近利、喜新厌旧、猜忌犹疑,而且随着年龄和遭遇,一层层变化、一层层染色,染得连自己都不一定认识。但是相对地,人性也有善良的一面。你受伤,倒在地上,在太平岁月,总有人来救你;你饥饿,寸步难行,在年丰岁月总有人来助你。”刘墉先生在《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如是写道。这就是人性,在善良的一面还加了“太平岁月”和“年丰岁月”两个条件。那么当今社会,人性又演变成了什么样?人性的善和恶哪一面占上风?我们

是否有必要看清人性的本质?只有结合现实社会的情况下才能明白人性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

一、现实生活中关乎人性的争辩的案例分析

对于药家鑫一案,人们熟知。可是,有谁能真正的看清这个案件,谁能真正公平的评价这个案件?不少这样人反思:是社会的黑暗,教育的弊端,把涉世不深的药家鑫推向绝路。社会的黑暗不正是人性的扭曲吗?看见跌倒的老人、小孩不敢扶,怕被讹;看见失物不敢捡,怕被诈;看见行乞的人不敢赠予,怕被骗。我们还能做什么,还会做什么,还敢做什么?教育的弊端,是的,中国现在的是应试教育,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给磨灭了,只知道机械性的学习,接受填鸭式的教育。进入大学就感到和以前有巨大的落差,成绩已经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学生优异与否的标准。但是,教育体制是这样,既然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只能去适应,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增强能力。

民众总是盲目冲动,不管事情经过是怎样的,他们都会随大流,不管对与错。本来药家鑫不会立即执行死刑,只是迫于舆论压力,提前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管怎样,都是对他的谴责,他确实犯了罪,逝者已逝。可是,孙妙家人又要求药家赔偿,由最开始只想着尽快为死去的妻子讨个说法,义正言辞的拒绝药家的赔偿,加速了药家鑫的死亡,而现在在执行死刑后又要求赔偿,这何尝不是人类的劣根性。这种举动就像是对那些赞扬孙妙家人的群众一巴掌,不过,生活所迫也无可厚非。

所以人性就这样,你以为是善时,它会狠狠地扇你一巴掌,露出

它丑恶的一面,可是,你以为是恶的时候,你又可以透过恶,看到人性的善。正因为人性的矛盾让人们无法分辨它的善恶,只能通过表面看其本质。但是,多少人因为表面的假象受骗,产生错误判断,对人性失去了希望。

二、如何看待人性的善恶 人,毕竟是人,每个人都有人性,人性的善恶由谁评判?他人还是自己?当然,人是为自己活的,他人的看法有用但不起决定性作用,重要的还是看你的本心。发自内心的善便是善,恶便是恶。是由自己评判的,结果如何,由自己决定。

国人的劣根性在于,冲动盲目而不自知,冷漠围观发表不满却不敢行动。鲁迅先生曾经这样描述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确,国人总是这样,在别人遭遇灾难的时候往往会先幸灾乐祸,然后伸出援助之手。那么该说他们是好还是坏?好与坏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一念之间便可以决定善恶,旁人也没办法有多大的影响,是否帮助,别人无法决定,所以,别人就没有什么资格进行评判。自私,也要有自私的资本——先保住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保不住,那自私给谁? 评价人性,就看它的善恶,过程也好,结果也罢,都只是客观存在,重要的是你的内心有没有善的念头,只要有,就算仅为一念之间,也说明了你拥有善,并没有为社会的黑暗所磨灭。说到底,就是你还有善念,还可以回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只有有人性就还是人,就还活着。不过,对于只剩恶念的人来说,活着的意义不大,至少对他人的积极影响不大。

篇三:揭露人性丑恶的五大心理实验

揭露人性丑恶的五大心理实验

发表者:何日辉 651人已访问

心理学家认为,当你触及他人思想的时候必须格外小心,因为你永远也无法肯定你将会发现些什么。多年以来,就这一课题的大量心理实验已经得出了惊人的结论。

请注意,我们所要讨论的对象并不是那些间歇性精神病患者;事实上,我们所说的正是您。以下这些实验的结果将不言自明:

实验五、阿希的从众实验(1953年)

实验步骤:心理学者阿什(Solomon Asch)曾作了一系列用以验证从众效应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可令所有读到它的人都为之沮丧不已。

受试者们被告知,他们将与另一部分人一同参与某项视力测试,随后将出示一些图片,并要求各自回答一些十分容易和显见的问题。这个测试的陷阱在于,除受试者本人之外,房间里还有其他实验合作者共同进行这一测试,他们将按照要求给出显然错误的答案。那么,在大多数人都犯了再明白不过的弱智错误时,受试者会与其他人给出不同的结果么? 实验结果:受试者们要求回答的“难题”可参考下图所示

他们所需做的仅是指出右侧中的哪一条线段与左侧的线段等长。你看,阿什所提的问题远未达到什么设计下一代空间站的那种难度。说实在话,一个能在这种类似线段长度的问题上答错的人,除非是你当天早上服用了两个剂量的迷幻药,还把它擦在了眼球上(当然这将会引发其他更为可怕的“试验”,我们略过不谈)。

然而遗憾的是,当看到参与测试的其他三个人给出错误的回答时,32%的受试者也给出同样错误的答案,即使线段长度的差别达到几个英寸也依然如此。三人成虎的谚语无疑得到了验证。

结果分析:试想一下,当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那么黑白分明、显而易见的时候,这个32%的比例将会上升到多少。即使我们没听懂一个笑话,我们也更愿意跟着大多数人一起笑起来;当我们发现自己不被大多数人认可时,我们更倾向于怀疑自己的观点。小学时我们所经历过的同龄人的竞争压力和“勇敢地做你自己”之类的鼓励,仿佛都不知所踪。

“嗯,我应该是一个叛经离道的独行者,这样挺好。”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总是这样说。当然,也同样是我们当中的每个人,下一步的举动就是观察其他“独行者”所做的事?? ??然后,确保自己与他们所做的完全一致而不相违背。

实验四、好撒马利亚人实验(1973)

实验步骤:如果你没有听过“好撒马利亚人”(the Good Samaritan)这一《圣经》故事,在此可以简要介绍如下:一个犹太人被强盗打劫而身受重伤、躺在路边,有祭司和利未人路过却不闻不问,惟有一个过路的撒玛利亚人不顾隔阂,动了善心帮助了他,故事借以表明鉴别人的标准是人心而非身份。因此,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C·丹尼尔·巴特森(C. Daniel Batson)希望对宗教信仰在助人行为上的影响进行测试。

他们的受试者是一组神学院学生,其中的一半给予“好撒马利亚人”的故事并要求他们在另一所神学院里布道,另一半则要求在同一地点对就业机会的问题进行布道。

作为额外的变量参照,受试者被要求在不同的时间内到达布道的地点,因此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可能在路上会显得匆忙。

同时,在到达指定地点的途中,受试者将会经过一个瘫倒在小巷中的路人,看上去急需帮助。我们可能会认为达利与巴特森仅是就一些助人的随机现象作测试,但研究资料表明这位可怜的路人是事先安排好(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人性丑恶的一面)的,并且表现得十分逼真。

实验结果:相比那些准备演讲就业机会问题的学生,被给予“好撒马利亚人”故事的学生并没有因为寓言的教育意义而更多地伸出援手。真正起作用的因素竟然是他们在路上究竟有多匆忙。

事实上,假如时间紧迫,仅有10%的学生会停下来提供援助,即使他们即将布道的话题是停下来给予援助是多么地重要。然而平心而论,如果你在课上迟到了,教授会相信“路上我不得不停下来帮助一个受伤的旅客”的借口么?很可能不会,除非你能出示那个人沾满鲜血的衬衫作为证据。

结果分析:正如我们喜欢开玩笑时所说的那样,一个反同性恋的男议员可能被发现与一名男子共浴爱河,呼吁环保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 Gore)可能拥有一所能耗不菲的宅第?? ??而事实上,我们这些普通的民众与政客一样伪善。毕竟,与面对一个浑身散发恶臭甚至淌着鲜血的流浪汉相比,面对一众听者高谈阔论应该帮助陌生人显然更加容易。因此,即使指出他们的虚伪也是一种虚伪。

假如你认为这些研究结果仅限于伪善的神学院学生,那么请看看新闻。还记得数年前,照相机拍下至少12辆车拒绝搭载躺在路边的受伤女子那一幕么?

也正如这些学生那样,他们总会有感到迫不得已的地方。司机或许还感到庆幸,因为自己仅仅是拐个弯路过她,而不是像车祸惨剧中那样压扁她。

实验三、旁观者冷漠实验(1968)

实验步骤:在1964年的一起女子谋杀事件中,新闻报道称,有38个人亲眼目睹或者听见案件的发生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比伯·拉坦纳(Bibb Latane)希望通过研究验证,当人处于群体环境中时,是否就不愿意施以援手。

这两位心理学家邀请了一些志愿者参与了试验。他们告诉受试者,鉴于会谈可能涉及极 其私人化的内容(诸如讨论生殖器的大小之类的话题),因此每个人将被分隔在不同的房间,仅使用对讲机来相互沟通。

在会谈中,一名参与人员将假装突然病发,当然这可被其他受试者所听见。我们并不完全确定此通话传达给他们的信息是对方发病,但我们确保诸如“噢我的癫痫发作了”之类的话将被受试者听到。

实验结果:当受试者认为除发病者外,他们是参与讨论的唯一一人,85%的人会在对方假装病发时自告奋勇地离开房间去寻求帮助。与另一个人进行一次非常私人化的会谈(再次强调,很可能提及生殖器官大小等问题)已属十分不易,相比之下,假如在剩下的时间里被迫一个人自言自语仅仅是可悲而已。但不管怎样,有85%的人愿意帮助;这一结果还不错,不是么?

但实验还没有结束。当实验环境发生转变,受试者认为还有另外四个人参与讨论时,只有31%的人在对方发病后寻求帮助,剩下的受试者猜测会有其他什么人去照顾此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多多益善”这种词汇失去了其真意,更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多多益死”(人愈多的情况下,就有愈高的概率死于发病)。

结果分析:由此推及,在紧急情况下,假如你是当事人身边的唯一一个人,你参与援助的动力将大大增加,你将感觉到对此事具有100%的责任。然而,当你仅是10个人中的一个时,你将只感到10%的责任;问题在于,其他每个人也只感到10%的责任。

这便给我们之前的例子提供了解释。假如受伤的女子躺在荒无人烟的高速公路旁,原本视若无睹的司机可能更愿意停下来帮忙。题外话,当然他们也可能更愿意弃之不顾,因为他们知道无人在旁监督(这与本实验的受试者不同,因为至少受试者知道有人在记录和分析他们的举止)。

又或许,这个问题也可被归结于我们能为自己找到借口的合理性。我们会说,“显然,这条道上总会有人路过去救她的”。抑或,“显然,保护环境总会有人去做些什么的”或者“显然,鲨鱼总会饱的,所以到某个程度就不会吃他的”。我们只是需要为自己的不作为找一丁点的借口而已。

实验二、斯坦福监狱(1973年)

实验步骤: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希望研究监狱生活如何影响其中的警察与囚犯。这听起来够愚蠢的;问题在于,那会有什么问题吗?

津巴多将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改建成了一个模拟监狱。仅通过报纸广告而来的志愿者均通过了身体健康和心理稳定测试,这些测试在筛选监狱实验的受试者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些受试者都是男性的大学生,被随机分布12名狱警和12名囚犯。津巴多自己也希望参与到实验中去,并且自己任命自己为监狱总监。此模拟监狱的实验仅仅持续了两周。 是的,关于这一点绝不会有任何问题。

实验结果:每个受试者都花费了一天左右的时间来适应这种生活,并开始变得疯狂。仅到第二天,囚犯便在这个人为设立的监狱里发起了冲突,用床铺在牢房里设立障碍并讥笑狱警们。看到这一情形,狱警仿佛找到了向囚犯开火(事实上使用灭火器替代)的绝佳借口,嘿,见鬼的为什么不这么干?

至此开始,斯坦福监狱已经真的见鬼了,在这一地狱里日复一日地上演。一些狱警开始逼迫囚犯裸睡在水泥地上,并以限制浴室的使用作为特权(常常被剥夺的特权)相威胁。他们强迫囚犯做羞辱性的训练,并用双手去清洁马桶。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囚犯”被告知他们有机会被假释、但假释申请又被驳回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有简单地要求终止这见鬼的实验。请记住,他们绝对没有因法律上的原因而被监禁,这仅仅是一个角色扮演的实验。这意味着,他们将继续赤身地坐在自己的排泄物上,头上套着袋子。

有50名以上的非实验人员参与观察和关注这一监狱,然而道德的审判却从未遭到质疑,直到津巴多的女友克里丝蒂娜·马丝拉(Christina Maslach)提出强烈抗议。仅在此后6天,津巴多便终止了这一实验(几位“狱警”对此表示失望)。如果你想要称赞巴丝拉是这一见鬼实验中唯一一位理智的人的话,那么你还应该知道的是,后来她便嫁给了策划这一实验的津巴多。

结果分析:这一结果表明,扮演囚犯的角色预谋造反,扮演狱警的角色则开始变得具有暴力倾向。难道说是因为扮演被暴动折磨的狱警们都是混账,不问情由地把人随意摆布吗?科学研究表明,假如角色互换,你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

正如它所验证的那样,这通常是出于对方反击的恐惧使得我们对我们的人类同胞百般折磨。当我们比某些人拥有绝对权力或来自上级的空头支票时,阿布格莱布监狱(译者注:虐俘丑闻,某些囚犯曾被迫要求裸身堆叠成金字塔状)光突突的“金字塔”都会恪遵。呵呵,假如这是在一伙越战时期的嬉皮士大学生,那么这绝对会见鬼地发生在你的身上。 实验一、米尔格伦实验(1961年)

实验步骤:当屠杀犹太人的纳粹追随者在纽伦堡审判中遭到起诉时,许多被告的辩护似乎围绕着“我

不是真正的凶手”这样的论点,认为“事实上,我只是单纯服从命令”。因此,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希望就受试者对权威人物下达命令的服从意愿进行测试。或许你会以为,他只是向受试者询问?噢,那可不行;那还不够残忍。

与你所想象的不同,在米尔格伦所组织的实验中,受试者被告知将扮演“老师”的角色,所要做的是给隔壁房间的另一名受试者进行记忆力测试。事实上“另一名受试者”是由实验人员假冒的,这一切只是米尔格伦布置的一场局。

受试者还被告知,只要对方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他将按下一个按钮,控制器将使隔壁的“学生”受到电击。此外,一名身穿实验室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将在旁边作指导和监督(必须指出的是,并没有真正的电击发生,当然受试者并不知道这一情况)。

受试者相信,电击以45伏特开始,一旦作答错误,电压值将随之提升。受试者每次按下按钮,“学生”将在隔壁房间发出尖叫声,请求受试者停止测试。

那么,你可以预测一下实验将如何进行下去么?

实验结果:在实验进行到某一程度(如电击330伏特)时,许多受试者表示开始感到不舒服,并质疑是否继续实验。然而,穿实验室工作服的工作员对每一次的暂停请求都鼓励他们继续。在得到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的保保证后,大多数的受试者都选择了继续,提升电击电压,给予受害者一次又一次的电击。一些受试者则在听到“学生”的尖叫声后紧张得笑了出来;因为当电流传向另一个人的躯体却无能为力时,恐怕笑是最好的良药。

最终,隔壁的“学生”会开始痛苦地敲打墙壁,恳求检查自己的心脏状况。在电击继续提升后,来自“学生”房间的声音将突然消失,以暗示他已经死去或者失去知觉。假如你必须给出猜测,此后有多大比例的受试者将会继续给予电击呢?

5%?10%?

在“学生”可能已经陷入昏迷或者死亡的情况下,约61%至66%的受试者选择继续实验,直到电击达到最大电压450伏特。重复的实验研究表明了同一的结果:只要实验室里的那名工作人员认为没有问题,受试者将无意识地对一个无辜的陌生人施加痛苦。

大多数受试者在电击达到300伏特之前都不会提出质疑或反对,0%的受试者在此前要求停止实验(请注意,在某些情况下100伏特的电压就足以使人丧命)。

结果分析:你可能更乐于认为自己是一个自由思想的捍卫者,但是归根结底,关键还是在于“那个人”的想法是否足以令你坚持,这是源于身后的“那个人”总会令你坚持那些想法,即使那只是一个身穿实验室工作服的人——试想假如他身穿着制服或者佩戴着徽章将会如何。

查尔斯·谢里丹(Charles Sheridan)和理查德·金(Richard King)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实验,但对受试者的要求变为,一旦某只幼犬做出不当举止即给予电击。与米尔格伦实验不同的是,这种电击是真实的。实验结果表明,26名受试者中有20位达到了最高电压值。

几乎高达80%。请想象一下,当你漫步在购物中心时——你周围有80%的人都愿意对一只小狗施以极端酷刑,只要一个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的人要求他们这样做。

篇四:一部剖析人性的力作

一部剖析人性的力作

——影片《人证》评析

《人证》是20世纪世界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亚洲电影之一,在当年的世界电影排名中排第二位。对于我们大多数的80后、90后来说或许有些人知道《草帽歌》,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的出处正是《人证》(日本)这部影片。 《人证》这部影片之所以会在世界电影史上有较高的影响,是因为在这部影片中,对人性的刻画可谓是细致入微,对当时日本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人性有着深刻的挖掘和体现。而影片中最让人为之动容的“母子之爱”,让观者不禁对母性又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影片主要围绕着一个黑人乔尼·海瓦特不远千里由美国来到日本却被人杀害这个案子而展开,在调查这个奇异的案子的过程中,逐渐地将名服装设计师、国会议员的妻子巴山公子、日本警官栋居、美国警官肖福坦涉及进来,并成为引导剧情发展的主要人物。可以说,在这部影片中,每一个出现的人物与这三个人有着间接或直接的联系,而这三个人之间亦有关联。他们的人生都深深的受二战的影响,在内心中永远的留下了伤痛。如日本警官栋居当年亲眼目睹自己的父亲欲救被驻日美军纠缠的巴山公子而惨遭美军杀害,其中一个美军的右手背上有一块似蛇一样的刺青,这个画面永远的定格在了幼小的栋居的脑海中,恰巧与他合作的美国警官肖福坦就是当年右手背上有刺青的那个美军,不难想象在栋居与肖福坦合作的过程中内心该是多么悲愤与矛盾。剧中有一场戏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便是栋居在肖福坦的帮助下察明了死者乔尼的真实身份及其到日本的目的之后将要离开美国的前一天晚上,在大家都在举杯欢庆之时,难忍心中悲愤的栋居朝向了镜中的肖福坦狠狠的开了一枪,起初看这个镜头,观众似乎认为栋居疯了,作为一名警察,怎么能如此糊涂、如此大胆地在公众面前开枪打死与自己合作的而且是美国的警官,令人不寒而栗。而之后镜子破碎撕裂的声音和画面让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下来,也让观众看到了希望,人性还是善良的,在面对杀害自己亲生父亲的仇人面前,栋居仍能不失自己作为警察的职责,用强烈的理性战胜了心中的悲愤,在矛盾中选择了宽恕没有杀害肖福坦并最终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可以说栋居这个人物是人间正义、善良、大爱的象征,是人性中美好一面的代表。他坚守自己作为一名警察的职责,不畏惧权威,思维缜密、机智果敢。在面对巴山公子的儿子恭平撞死人一案时,对于对方身份地位、背景的显赫没有丝毫畏惧,并且自觉从同事手中接下这个案子,可以看出他坚守岗位、为人嫉恶如仇、正直勇敢的一面。当然,片中对于人性的刻画不止栋居这一个。在死者乔尼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被母亲抛弃的孩子对母亲深沉、真挚的爱;在美国警官肖福坦的身上可以看出二战时美军的残酷冷血、麻木不仁,这一点从肖福坦作为警官在本可以逮捕罪犯的情况下仍然眼睛眨也不眨一下就将其一枪毙命便可以看出人性中的冷血;而从恭平的父亲即巴山公子丈夫身上则反映了当时日本贵族阶级的腐败、肮脏;而被恭平撞死的直海又代表了当时日本中下阶级女性的生活状态,她与武治在电影开始的时候作为死乔尼的目击者出现,曾被记者采访,从采访中武治说她是自己的妻子便不难看出两人非正常的关系,这也是导致直海消失了半个多月才通知警察的原因,因武治害怕两人关系曝光使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迟迟不肯站出来说明情况,从这里则体现出人性中不忠、自私、虚伪可耻的一面,等等。这些可以说是人性中丑恶一面的体现。

对于影片的主人公巴山公子,我在反复观看影片之后觉得她是一个罪恶、狠毒、贪慕虚荣的同时却又是一个可怜的善良的母亲。她即是善良母亲的代表,却又是罪恶凶手的代表。对于她我不想说的太多,因为她的人性过于复杂,想说的太多。我想在片尾处最后两场戏中对于她会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妻子的不容易。如果不是受二战的影响,她的人生会是平凡而美好的。可是,偏偏在她最美好的年纪面临着二战的炮火,在被一群军人强暴之后悲痛的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威利和儿子乔尼;在欲跳桥自杀之时遇到了解救自己而后成为自己的丈夫;而在功成名就之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名誉却杀死了千里迢迢来寻找自己的儿子乔尼;在得知儿子恭平因撞死人要去自首后却劝儿子逃往美国最终导致儿子的死亡??从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位可怜又可恨的女人。就像在颁奖台上满含泪水的她面无表情地对台下嘉宾悲伤地说着:“我想做好事,但做错了??现在我的孩子死了,已经失去了我的草帽,所以,给我这个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不要这个奖,但愿、但愿我的孩子能回来。”一样,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即将临近疯狂的女人内心深处还是有人性的,在她的内心深处是深深爱着她的两个儿子的,只是她爱的方式不对,她选择的方法不对。不禁为巴山公子这个人物产生同情而又憎恶的矛盾感情。

总的说来,人身上所具备的人性特点在这部影片中通过一个奇异的谋杀案在侦察过程中涉及到的各色人物织成一张“人性之网”,将人性的弱点、坚不可摧等等的方面作了集中的体现。看了之后不禁让人感到震撼,同时电影中穿插的二战中美军对日本人民残酷的恶行也让人感到战争的可怕及对人性的摧残与扭曲,使经受战争的人民的心灵遭受严重的创伤久久乃至一生都难以磨灭和修复。

电影虽老,但却是永恒的经典之作。是一部剖析人性的力作。

2011-6-7《影视与写作》

观电影《人证》的影评

篇五:欲望 : 时代与人性的另一面

欲望 : 时代与人性的另一面

———试论张炜小说中的恶魔性因素

陈思和

内容提要 恶魔性是指人性中有一种阴暗的因素 , 以创造性与毁灭性同时俱在的狂 暴形态出现 , 常常被正常道德观念理解为 “邪恶”, 但在社会发展中又是不能忽视 的人性因素 。本文主要以张炜的三部小说《蘑菇七种》、《外省书》、《能不忆蜀葵》 为例 ,

间层面 、直接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复杂状 况而发出的心声 ,以及作家个人所特有的思想探索

一 、为什么要用恶魔性因素来

解读张炜的小说

想到这样一个题目 ,是来源于一篇论述德国作 家托马斯·曼的小说《浮士德博士》的论文

与人格冒险 。由于这样一些因素的怪诞显现 ,其遭 到误解以致引起争论都是正常的 。但是我仍然以为 这两部作品对张炜来说是重要的 ,它们不是张炜向 新的创作高峰过渡的标记 ,而是文学直接面对当下 生活的血肉相连的展示 ,并在展示中隐含了传统的 批评术语所无法涵盖的新因素 。生活中无法命名的 东西应当先由文学来命名 ,对此评论界可以用各种 术语来命名它 ,而于我来说 ,为论述的方便 ,则借用

现成的英语 demonic 的中译 :恶魔性 。

,从德国

文学以致欧洲文学传统中提炼出来的恶魔性因素 , 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中国当代文学中有没有可能反 映出世界性的因素 , 能否体现出中国作 家 在 全 球 性格局下达到与外国作家的同步性思考 ,以及何以 显现世界性因素的本土环境特点 ,都是我所关注的 领域 。为此我曾尝试将恶魔性因素移用到中国当代 文学研究 ,首先是讨论“文革”题材书写中的恶魔性 因素 ,进而要讨论的是全球化历史进程 中 的 恶 魔 性因素的特征及其相关问题 。

近几年张炜连续创作长篇小说《外省书》和《能 不忆蜀葵》,引起的争论非常激烈 ,我发现这些争论 与其所批评的对象中 ,隐含了批评者对某些张炜的

与《浮士德博士》的主人公一样 《, 能不忆蜀葵》

传统风格 所 不 能 涵 盖 的 新 的 因 素 的 陌 生 感 与 焦 虑 感 ,那包括了作家超越现实的政治层面和自然的民

·62 ·

的主人公也是一位被誉为天才的艺术家 ,他同样有 一个象征性地把自己灵魂抵押给魔鬼的奇遇 ,由此 使我联想到西方文学中浮士德式的追求模式 ,再由 此上溯到《外省书》两位主人公的怪癖性格 ,用恶魔 性因素来给这种怪诞性格以命名是可以成立的 。这 个概念还可以从《蘑菇七种》的“文革”书写中延伸过 来 ,构成一个完整的“文革时期的夺权斗争 ———改革 开放时期的自我释放 ———全球化时期的欲望追求” 的欲望三部曲 ,完整地演绎出中国式恶魔性因素的 发展轨迹 。讨论这些行为心理或多或少都碰触到一

·62 ·

些概念 ,诸如疯狂 、原欲 ( 里比多) 、破坏欲 、原罪感 , 等等 ,美国心理医生 《、爱与意志》的作者罗洛 ·梅曾 说到心理治疗中命名的重要性 “: 我们依靠命名 ,直 接地面对了病魔的世界 。医生和我站在一起 ,在这 个炼狱中 ,他知识比我丰富 ,他知道更多的魔鬼的名 字 ;正因为如此 ,他就能在技术上充当我的向导 ,给 我指引下地狱之路 。在某种意义上 ,诊断可以被看 作是现代人大声叫出暗中作祟的魔鬼的名字的一种 方式 。”命名是为了更好地面对 ,所以我把张炜 、阎 连科等 作 家 创 作 中 的 某 些 性 格 命 名 为“恶 魔 性 因 素”,也正是鼓励了这种面对恶魔性的必要勇气 。

因为读者对张炜的阅读期待有所不同 ,他的每一部 创作都引起过激烈争论 。但我以为 ,前一层面是社 会环境与社会教育造就的张炜人格的自觉投射 ,表 达了知识分子精英批判的立场 ; 而后一层面的民间 世界更能体现张炜的阴柔含蓄的艺术风格 ,他毕竟 是一个属于大地的民间歌手 ,有一种与现实世界格 格不入的民间因素制约着他的创作倾向 。而恶魔性 因素则是在这两个层次以外的第三个层次 ,代表着 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我研究当代文学中的民间 形态时 ,一直有个很难说清的感受 ,我觉得民间世界 本来不是给作家提供与现实社会尖锐冲突的战场空 间 ,它是一种自在的世界 ,与现实世界并存而又格格

二 、张炜小说里的恶魔性因素

———原欲诸种

考察古希腊有关文献中“恶魔性”一词的复杂含 义 ,大致可以肯定 , 个反面的词 , 别 , 。它神通广大 ,常常 在人们理性比较薄弱的时候推波助澜 ,构成对社会 某种文明秩序或正常权威的颠覆 ,其颠覆对象包括 社会意识形态的正统性 、社会伦理道德的制约性 ,以 及对自然界规律的神圣性 ,在这种强烈的颠覆动机 里仍然包含了创造的本能 。罗洛 ·梅把“恶魔性”定 义为 “: 能够使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 功能 。性与爱 、愤怒与激昂 、对强力的渴望等便是例 证 。它既可以是创造性也可以是毁灭性的 ,而在正 常状态下它是同时包括两方面的 。”如果以这样的 标准来解读张炜小说中的恶魔性因素 ,我觉得应该 以张炜在 80 年代创作的中篇小说《蘑菇七种》为开 端 ,90 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外省书》和《能 不 忆 蜀 葵》为主体 ,综合地探讨张炜小说中的“原型的欲望” 以及恶魔性的因素 。

欲望三部曲是我对张炜的这三部作品的艺术概 括 “, 欲望”在张炜创作中是一个不自觉的隐形结构 。 在显形层面上 ,张炜是个持二元论的作家 ,政治为中 心的现实层面和自然为中心的民间层面始终交织在 他的艺术世界里 ,常常各不相容 。在描写前一层面

不入的空间 ,因此它保存了许多现实世界所不容的 审美因素 ,同时也显现了个人性自由发展的理想所 在 ,它的许多怪诞和狰狞现象显示的另一种粗糙的 生存方式 ,只是证明了多种生活方式都有存在的合 理性 ,而不是要彼此取而代之 。所谓的“民间理想主

,张炜的义”的乌托邦性质也往往体现在这里《九月

寓言》在这一特征上表现得非常出色 。而恶魔性因 素则是另外一个显在的精神审美空间 ,它不回避现 实世界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和残酷性 ,或者说 ,它本身 就是来自现代文明推进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同时又 是以毁灭性的姿态表现了生命意义的对立和文明制 度的精神反抗 。张炜对现代性的质疑态度和对生态 环境的关注 ,以及对民间藏污纳垢审美精神的融会 贯通 ,都引导了他倾向于对恶魔性因素这一精神领 域的发掘和表现 。但要指出的是 ,关于恶魔性的审 美因素及其精神构成在中国当代文学中还远远没有 充分地展开 ,阎连科与张炜的小说所呈现的恶魔性 因素都仅仅在 原 欲 ( 原 型 的 欲 望) 的 层 面 上 有 所 涉 及 ,还没有达到西方现代文学具有的令人颤栗的深 刻程度 ,诸如“恶”的人性因素 、罪感与忏悔 、复仇与 恐怖 ,等等 。阎连科与张炜所不一样的表现在于 ,阎 连科创作中对恶魔性的表现有所自觉 ,他的许多好 小说都是鬼气缠身 ,意象惊人 ;而张炜创作中的恶魔 性因素则是无意识的流露 ,我们读张炜小说时 ,发现 恶魔性因素往往是破碎的 、混乱的 、复杂的 ,但又恰 恰是从这些不自觉的流露中 ,我们似乎更加清楚地 看到了恶魔性因素的原始的状态 。

的《古船》《、家 族》里 , 民 间 层 面 退 出 了 他 的 艺 术 视 野 ;而表现后一层面的《融入野地》《、九月寓言》等 , 美丽的大地哲学又淡化了现实层面的严酷斗争 。正

《蘑菇七种》“: 文革”时期的权欲斗争及原欲的

雏形

在张炜的小说系列里 ,较早地体现恶魔性因素

·63 ·

文学评论 2002 年第 6 期

的是一部怪诞的中篇小说《蘑菇七种》,这部小说不 仅比较早地体现张炜的民间追求 ,而且处处着墨于 恶怪意象的描写 。小说开始第一段就这样写道 :

叫“宝物”的是一条丑陋的雄狗 ,难以驯化 。 它的品行实际上更接近于狼 。给他取名字的人 是这方世界的君王 ,叫“老丁”。它从小就皮毛 脏臭 ,神气凶悍 ,咬死了很多同伴和猫 。 ??很 多人想打死它 ,都没有得手 。可是老丁的话它 句句听 ,二者之间心心相印 。 这段描写已经把恶犬宝物的魔鬼性凸现出来 ,

再配上一个诡计多端的主人 ,仿佛是浮士德主仆的 出巡 。恶犬宝物横行森林中了蜘蛛的剧毒 ,神智昏 迷中却看到了人世间恐怖的恶毒景象 ,结果被唱进 民间歌谣里 “: 毒蘑菇演化出的故事万万千 ,俺宝物 也略知一二三 。”故事所描写的时间背景是“文革”, 叙述语言 、故事细节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 。那个 ) 对立的 独立王国 ,

终于堕落为一个小丑 ,与小六殊途同归 ,综观老丁的 欲望原型 :权欲 、性欲和物欲 ,正好应对了古希腊文 献中有关恶魔性的三种诠释 ,包含了原欲的基本雏 形 。蘑菇既能养人又能毒人 ,蘑菇七种其实也是象

“宝 人理会 , ,却受到了包括恶狗

物”在内的树林众生的拥戴 ,由此建构起一个神话般 的民间世界 。小说里最精彩的一幕是总场派工作组 下林子调查 ,树林里的枯木朽株一起努力演化出种 种凶相 ,把他们吓得狼狈鼠窜 ,赶出了树林 。故事发 展荒诞不经 ,叙事视角忽人忽狗 ,却把“文革”中司空 见惯的基层夺权运动写得出神入化 。

“暮色苍茫 ,树影如山 ,宝物出巡了”,这既是神 话的开始 ,也是欲望的发端 。真正“出巡”的当然不 是一条狗 , 而 是 恶 犬 宝 物 的 主 人 、森 林 里 的 君 王 老 丁 ,恶犬只是他内心世界的恶魔性的向外投射 。他 横行森林却义薄云天 ,为了保持森林君王的地位 ,使 出全部权术来与场部指定的组长小六作惊心动魄的 斗争 ,最后利用神巫力量把小六置于死地 。这场斗 争若发生在正常社会必定是惨烈酷劫的冤假错案 , 而发生在民间的魔幻世界里却变成魔鬼玩弄的一场 恶作剧 。而且可笑的是 ,老丁的对手小六其实早已 放弃争夺权力之心 ,是因坠入了情网而丧魂落魄 ,才 被落井下石惨遭横死 ;可是“英勇无敌 ,威震四方”的 君王加恶魔老丁也因为失恋而形容憔悴无计可施 ,

体裁作文